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植物知识全知道-“水上恶鬼”水葫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884年,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国际棉花博览会,客商云集,人们看到水域内漂浮着葫芦状的绿色植物,其上绽开的蓝紫色花,非常美丽,于是带回本国养殖。100多年后,这种植物遍布全球,成为暖地水域中最常见,也是最声名狼藉的植物,它就是被称为“水上恶鬼”的水葫芦。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所以也称水葫芦。

    水葫芦具有极强的无性繁殖本领,在生长过程中,身体不断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块“断肢”都能迅速生长发育成完整的个体,据监测数据显示,一株水葫芦能以每8个月繁殖6万新株的速度生长。它们在风和水流的作用下,不断扩大着自己的领地。当人们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时,水葫芦已经成灾。1895年,这种水生植物在佛罗里达的圣约翰斯河上产生了一块浮在水面上长达40公里的厚厚的“垫子”,严重阻碍了河流的运输。这种危害很快遍及美国南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尽管水葫芦在美国南部水域已经露出了狰狞面目,却没有引起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重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水葫芦又被相继引种到了亚洲和非洲。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水葫芦猛烈增殖,致使尼罗河流经苏丹和埃及的河道几乎完全堵塞,窒息了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蚊蝇则大量滋生,疟疾、脑炎等疾病流行,航运严重受阻,灌溉也无法进行。当地居民恨透了这种霸占水域的外来强盗,称它为“水上恶鬼”。

    可是,水葫芦就真的那么讨厌招人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吗?不是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对水葫芦有了全新的了解。

    据美国核处理专家的研究,水葫芦膨大呈球形的叶柄是一个绝妙的净化装置,球形叶柄的纤维网能吸附核电厂排放的放射性废水,污水流经水葫芦的“过滤器”,放射性污染物的强度大幅度削减,因此,随着核电的广泛开发和利用,水葫芦将是最忠诚的伙伴。

    水葫芦不仅能净化污水,它含有比萝卜、菠菜等传统蔬菜更高的蛋白质、脂肪和纤维,是优良的粗饲料。马来西亚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水葫芦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食用,其味清香爽口,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水葫芦还是一种很好的造纸原料,由于水葫芦的资源丰富,生长迅速,采收容易,价格低廉,用它造纸可以降低成本。英国于1978年提出一项国际性利用水葫芦的计划,并邀请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和马来西亚等国参加,印度主动要求承担造纸的研究。据1996年5月报道,印度海得拉巴地区研究所,已用水葫芦的叶片生产出写字纸、广告纸和卡片纸。据调查,印度至少有400万公顷水面生产着水葫芦,以平均每公顷产50吨计,则为造纸工业提供了2亿吨造纸的原料,若这2亿吨原料用上一半,成品率按10%计算,则可生产1000万吨纸。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六大危机之一,“绿色能源”的利用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攻方向,水葫芦宽大的绿叶,活像一个硕大的太阳灶。据测定,一公顷水面的水葫芦,每天能生产1.8吨干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能产生660立方米的沼气,相当于250公斤的原油。

    水葫芦阻塞航道,破坏灌溉,引起水灾,迫使人们背井离乡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开发、利用和研究这种南美野生水草——水葫芦的崭新时代已经来到了。

    知识链接

    1901年,水葫芦作为花卉引入我国,20世纪50~60年代作为猪饲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推广。近年来,告别了粮食短缺的农民不再打捞水葫芦,同时工业化使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程度提高,水葫芦因此迅速蔓延,泛滥成灾。所以,把水葫芦变废为宝也是我国科学家面临的课题之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