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植物知识全知道-“五谷之贵”话小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资源。人类历史上哪些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最大呢?据统计资料显示,有20种植物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排在第一位的是小麦。

    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植物的统称,通常专指人们广泛种植的小麦,它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所谓颖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也是禾本科特有的果实类型。颖果这一名称得自小麦的花被,它不同于其他有花植物,小麦的花没有明显的花被,花萼退化为颖片,花瓣退化为稃片,成熟的小麦果实中颖片会包裹在种子表面,故而得名。除了小麦之外,许多禾本科植物的颖果被人们当作粮食使用,如水稻、大麦、玉米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每枚颖果中仅有一枚种子,果实发育成熟后,颖果的果皮不开裂且与种皮高度愈合,难以分离,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将颖果直接称为种子。

    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在西亚和西南亚一带,至今还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节节麦。栽培小麦是人类对野生小麦长期驯化的产物,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西南部地区最早驯化了一粒小麦。这种小麦有很多小穗,但每个小穗只结一粒种子,“小麦”即由此而得名。后来,一粒小麦与一种杂草杂交,产生了二粒小麦,产量也随之提高。以色列西北部、叙利亚西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发源地。此后,二粒小麦与一种叫“粗山羊草”的植物经过杂交,形成了今天的栽培小麦。

    栽培小麦产生后,从西亚、中东一带向西传入欧洲和非洲,向东传入印度、阿富汗和中国,又经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15~17世纪,小麦传入南、北美洲。18世纪传入大洋洲。

    我国的小麦最早出现在3000多年前,也就是商朝中晚期,但当时的小麦种植并不是十分普遍。到了汉代,战国时期发明的石转盘得到了普及推广,人们可以把小麦磨成面粉了。此后,小麦开始大面积普及。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小麦是温带性作物,适应性较强,因而分布极广泛。在我国北方、南方,平原、高原,冬季、春季都可种植,在夏涝地区可早收避灾,具有一定的稳产保收特点。现在,我国的小麦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5,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1/7,是仅次于稻谷的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卵磷脂、蛋白酶、淀粉酶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小麦的胚芽,犹如一个营养素的宝库,在每百克小麦胚芽中,含蛋白质27.9克,脂肪9.7克以及丰富的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胆碱。中医认为,小麦具有清热除烦、养心安神等功效,小麦粉不仅可厚肠胃、强气力,还可以作为药物的基础剂,故有“五谷之贵”之美称。

    知识链接

    哪些粮食为“五谷”,我国历史上的说法并不一致。一种说法是指黍、稷、菽、麦、稻;另一种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豆。如今,“五谷”已泛指各种主食食粮,一般统称为粮食作物,或者称为“五谷杂粮”,包括各种谷类、豆类、薯类及其他杂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