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时开始,我向往日后能有一个书房,一个专门藏书、看书、写书的地方。但这愿望在那个年头显得很奢侈,我只是想想而已。
我真正拥有自己的书房是在1990年。第一次坐在小小的书房里的感觉真是难忘,那其中有自豪、有惬意、有舒畅。哦,我到底有了一间专门放书和看书的房子,有了一个暂时忘掉世俗烦恼的空间,有了一个安安静静思索和写作的地方。
调京之后,我的住房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书房的面积也扩大了。遗憾的是,因为藏书增加的速度也在加快,书柜更多了,房子依旧嫌小。如今,我的书房因摆不下更多的书柜,我只好在地上堆书,一摞摞的书堆在书房里,把有限的空间弄得更小了,使得我在书房穿行时得随时小心碰倒书,用于走路的通道其实只有几十公分宽。由于拥挤,找一本书得惊动许多书的邻居,会耗费很多时间。
于是就生了新的期盼:能有一间更大的书房。我曾在电视上看见过作家李敖的书房,那间书房的宽敞令我羡慕极了。我想我将来的书房最好也能有六十到八十平方米,让我能放下二三十个书柜,使我所有的书都能分类存放;书房里能放下一个宽大的书桌,让我能摆上电脑写作并可以在桌上练习书法;书房里最好还能放下一把躺椅,供我写累的时候半躺在那儿看书;最好还能有一辆像酒店给客人送饭菜的那种小推车,让我把一些当下最需要看的书刊放在小车上,我可以推着它们到我想坐下阅读的地方。
这希望显得有些过分了。实现它肯定很难。不过想一想还是可以的,人是需要用希望来支撑自己的一种动物,有点希望不算坏事。
我一直以为,书都是写作者心血的结晶——当然,那些以赚钱为目的兑了大量水分的书不在此列——应该妥善保存,你不接触它也就罢了,你一旦把它弄到了你的手边,你就该善待它。而且只要你善待了它,它通常是会给你回报的,会多少给你一些知识、智慧和才华。人给书一个好的栖身之处,实际上是在为人类的经验和知识寻找一个存放处。社会上的图书馆,我们家庭里的书房,其实都和保存粮食的仓库一样,是我们维护正常生活不该缺少的地方。
当然,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书房给我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便,但同时也是囚禁我们的地方。当我们长久地在书房静心读书写作时,那模样是和囚徒一样的,只是这属自愿囚禁,是自我为了寻找更大的精神自由而甘愿进行的囚禁。
不知道世界上的第一个家庭书房是哪位人士建立的,不管是谁,我都对他怀着深深的敬意。他先于所有人知道在自己的家里应给书籍一间栖身的屋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没有对书的深爱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识,作为一个后人,我对他满怀敬佩。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相信我的书房会更加宽敞,我藏书的地方会更加可心,我身边的书们会得到更好的款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