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刘秀走,吃住全有!这口号出自久远的汉代先民之口。
打过潼关去,灭掉李隆基!这口号来自遥远的大唐王朝,出自安禄山集聚在洛阳的反叛军队。
归顺金兀术,猪狗不如!这是宋朝的中原人喊出的。
密植深翻,小麦亩产三万三!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大跃进”时响彻在中原田间的口号。
时代变了,口号也在变。
如果你今天有机会走进中原,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河南人,如果你没有因为那些流传全国的丑化河南人的虚构故事而带着偏见,如果你愿站在中原大地上侧耳细听,你会隐约听到又有三个新的口号在空中飘飞:
到外边去——
做有产者——
学会快乐——
声音出自一些年轻的喉咙。他们的声音也许会让你的心为之一动。
如今,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和小镇上,年轻人见面,打招呼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出不出去?抑或是:啥时出去?一些年轻人常会禁不住问自己:出不出去?
出去,到外边的世界里去闯荡,正变成一股风在许多年轻人的心里鼓胀。这里的到外边去,既包括去外村、外镇、外县,也包括去外州、外府、外省、外国。
到外边去的途径有哪些?
首选是考学。考上大专去府城,考上本科去省城,考上研究生去京、津、沪、渝,考上托福去外国。到那里去展开自己的人生,去寻找幸福的生活。
小辉第三次走进考场时,照例是7月的一个上午。他在座位上坐下那阵,还能感觉到两个沾有泥巴的腿肚在打战,他知道这是因为紧张。如果今年再考不上,家里就没有再供他续读的能力了,那通过考学走出乡村到外边去谋生的愿望就很难实现,数年的努力便会毁于一旦。他吁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还好,考卷发到手后,他的心竟自动定了下来,几年的苦读使这些试题都已经看不出难度。考试全部结束时,他的心里已有些把握,但他不敢让自己高兴,直到郑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发到了他的手中,他才敢让自己仰天长叫一声:嗷——他在郑州大学的东门外告诉我:我不会再离开郑州了,我一定要学出点真本领,我会在郑州这个城市里站住脚的,我一定要干出点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来!
见到小尹是在北京一家农贸市场的菜摊上。我从他的菜摊上买了几根黄瓜,讲价的时候,我们彼此都听出了对方是河南人。他告诉我,他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来北京打工,一时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先来这儿卖菜,边卖边打听招工的消息。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说:我们先租一间小房子住,然后打工赚钱,总有一天,我会在北京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会变成正式的北京人!他还告诉我,他已经和他的妻子说好,三十岁之前不要孩子,他们要先创业后养子。小尹走的是第二条路:卷上铺盖外出打工。这也是到外边去的最简便的法子。
还有一条到外边去的路就是当兵!在庐山顶上一棵造型奇美的松树下,一个年轻的河南籍士兵告诉我,他出来当兵,能当上军官自然好,提升不成,他复员后也不会再回河南老家,他要在九江找点事做,最终在这儿安下家。九江给人提供的机会总要比自己的村子多,他坚信自己最终能在九江获得成功。他还笑着说,当年,中国革命是从江西起步走向胜利的,我也要从江西起步走向我人生的辉煌之点。
千百年来,有一条古训一直在中原乡间代代相传:金坑银坑,不如自家的穷坑。可今天,这古训的影响力已微乎其微,年轻人都开始相信幸福在别处、在外边、在城里,他们甘愿背井离乡去四处寻找。
到外边去,已经成了响彻在年轻人心中的口号。
一个国家人口流动量的大小,也是衡量这个国家文明和开放程度的一项指标。
做有产者!这是又一群年轻人的口号,这口号主要飘响在中原一些城市的上空。
曾几何时,有资产、有资本被视为一种耻辱,有资产的人被视为另类。可如今,在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南阳、信阳这些城市里走动,你会碰到许多正做着富有梦的年轻人,和他们聊天,你会发现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怎样挣一份家产,做一个真正的有产者,把日子过得殷实富足起来。年轻人聚在一起,互相间常问的问题是:开没开公司?炒没炒股?买没买房子?有没有汽车?最近又赚了没有?
小方是从卖羊肉烩面发起来的。他家住在临街的一栋楼房的一层,是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他腾出其中的两间开了一个羊肉烩面馆,他擀面、切肉、炖肉,妹妹端饭、收钱、擦桌子,也就是两三年时间,他就攒下了一笔钱。接下来,他停了烩面馆,租房开了家美容美发店,这下子赚钱更快,两年下来,可就买了一套高级公寓。现在,他已是一家妇女儿童用品公司的老板了,上下班开着自己的奥迪轿车,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西装穿得板正笔挺,是一个像模像样的有产者了。
小安是四处向朋友告借之后才走进股票市场的。他的运气还算不错,一开始便没有失手。他知道自己输不起,所以死记一条:不贪多。每次一有小赚他就抛。小赚积起来,也就慢慢地多了。钱多了,他也仍然谨慎小心,一次也不大意,照旧是一有小赚就出手,从不摆财大气粗的谱。股票市场上的人很少知道他也是富人,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把一栋别墅买到了手,人们这才惊呼:看不出这小子也是有产者了!
小宫原是一家小学的音乐老师,钢琴弹得还算可以,当然,离钢琴家的称呼还有很远的距离。她原本很安心于这样的教师生活,准备不久就找一个丈夫结婚过寻常的日子,可那股要当有产者的呼声渐渐使她的心也活了起来。她开始在课余时间办了一个钢琴辅导班,收了三个学生。她自己也没想到接下来会有那么多的人来报名,没想到愿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的人家那样多,尽管她把收费标准提得挺高,她的辅导班里学生的人数还是在不断增加。到后来,她灵机一动,干脆开了个钢琴学校,又雇了一些琴师来当教师。眼下,她也拥有了宽敞的公寓和轿车,成了地道的有产者。
一个国家的有产者越多,才会越加安定和祥和。
“学会快乐”这个口号,最初只在中原一些城市的年轻人中流传,后来渐渐向乡下漫开,也为许多农村的年轻人所认同。
小邱家在郑州,他最喜欢在一天的忙碌过后,吃过晚饭与女友一起去打几局保龄球。他在一家保龄球馆买有月票,晚饭后挽上女友去到球馆,边和女友说笑边打球,球技不断提高,和女友的感情也不断升温。他说,每晚打完球,出一身大汗,洗一个温水澡,和女友甜甜蜜蜜地亲吻告别之后上床睡觉,特别快乐舒服。
小董家住豫西南农村,除了种责任田之外还开了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子,他对自己的夜生活也做了快乐的安排:平常看看电视里的连续剧,来了牌友和棋友就打打扑克下下象棋,有时几个爱哼豫剧的朋友凑到一起,就让会拉弦子会敲梆子的把家伙拿来,在弦乐和梆子声中高腔大嗓地唱几段豫剧——“薛仁贵征东”或是“寇准背靴”,直唱得众弟兄哈哈大笑,而后,带着满怀的快乐去睡觉。
今天,不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年轻人大都已经懂得,人活着,能不能活得快乐,客观环境固然重要,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自己。有的人家产百万仍活得郁郁寡欢,有的人手握重权依然少有笑颜,有的人名满全国还整日四处抱怨,这都说明能不能快乐地活着和个人的心态调整有关。学会乐观地快乐地活着,会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会延长寿命,会使人的生命过程显得更有意义。也正是因此,许多年轻人都赞成这个口号:学会快乐!都注意去寻找快乐的助手,安排快乐的活动,培养积极的情绪。
但愿中原的年轻人都能活得快乐!
一个国家快乐情绪的人越多,这个国家才会越有前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