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逝后,邓人感其功德,遂在百花洲畔建祠以纪之。近千年间,花洲书院累圮累修。光绪三十一年知州叶济重修书院,更名为“邓州高等小学堂”。今日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即由此发展而来。
为承先人文化遗产,扬范公忧乐精神,自公元2002年始,在两任市委、市府领导下,得崔振亭、刘朝瑞、李国忠、刘新年、刘树华等主政者全力支持,以政协主席杨德堂为主任之修复委员会,率一批仁人志士,殚精竭虑,多方筹资,精心组织,对花洲书院行全面修复。此一德政工程得社会各界并贤达名流鼎力相助,或建言献策,或慷慨解囊,或题赠墨宝。
此次重修,其工程规模为史上最大,历三年方告竣。总投资一千四百余万元,构仿古建筑四千平方米,辟江南园林百余亩。葺修了春风堂、藏书楼、范文正公祠、景范亭。移建了庑房六间及石坊、石亭各一座。重建了春风阁、览秀亭、文昌阁、范公井亭,百花洲及洲上之菊台、嘉赏亭。整修城墙城河六百米。又以杏山之石叠山造峰,新建了石桥、门楼、照壁及亭榭轩舫十六座。为丰富书院历史文化内涵,又筑范仲淹陈列馆、中国书院博览馆、姚雪垠文学馆、邓州名人馆,建范仲淹诗文碑廊、中国书法大观碑廊、邓州古碑廊、名人咏邓州碑廊。
修复后之花洲书院坐北朝南,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大门位于景区之南,依次为石坊、范公桥、门楼。过门楼沿城墙东行百米,拾阶而上“书山一览”台,登高望远,书院全貌尽收眼底。台东为春风阁,台西为览秀亭,台北正对书院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大门、棂星门、春风堂、先圣殿、万卷阁及左右堂庑。西部为范文正公祠和名人馆。东部百花洲园林分南北两区,南由万寿山、五峰山并亭、馆、轩组成园中园;北由三岛组成百花洲主体。湖中莲花争艳,岛上亭台相连。沿洲北长廊东行,可登上城墙。城头建仓颉亭,向南隔文昌阁与春风阁遥遥相望。城墙上松柏森森,墙内曲流潺潺,墙外碧水环抱,真乃一处绝美人文景观。如此功德千秋之业,不可无记。受家乡父老之嘱,谨叙其缘南始末,权为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