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中原十八年-发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人说,人的出身实际上是有印记的,不管你后天如何消除那印记,但有经验的人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对这话生了怀疑就是在见了发祥的时候。发祥是我军校里的同学,在最初那段相识的日子里,他那白净的面孔,异常整洁的衣着,讲究的发型,相当标准的普通话,儒雅的笑容,总之,那风度、气质,使我断定他是书香门第出身,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不仅我一人这样认为,别的同学也私下这样议论。那时我们都已届中年,眼睛看人不能说没有经验,然而我们都错了,发祥其实是一个汉中地区农民的儿子!

    看来,什么事情都有例外。

    我和发祥相熟起来,则是因为一篇稿子。一日,他交我一篇小说稿,是一个中篇,说是他妻子写的,让我看看给提提意见。我读后觉得文笔不错,情感真挚,但略显散一些,建议改改再投。由此,我们的交谈多起来,我方知道他的爱好在书法、绘画方面。他常于课余时间练书法、绘画,床头柜上、床板底下都摆放着写字作画的用品。学校每次举办书画展览,他的作品是都会入选参加的。我曾看过在我们学员队会议室悬挂的他的书法、绘画作品,那些作品已显示出他的功力不浅。他的字要比画更强一些,笔力遒劲、挥洒自如,带着一股气势,看后让人有一种心中块垒得以化解的快感。

    我和发祥相处,他给我印象最深之处,是他的为人诚挚平和。我从未见他对同学盛气凌人、强词夺理、蛮声争执,他动怒的时候,也不过面孔发红不出声罢了。他对同学们的帮助,向来是诚心诚意而不声不响的。我们就学的西安城,是他们陕西人的省会,他熟人多些,我们同学中间有谁需要他帮办什么事,只要说一声,他从未拒绝,总是尽力去办。我去过他的家里,他对妻子、儿子也如平日待同学,十分平和,很少高声训斥,是妻、儿尊敬热爱的丈夫和父亲。

    我是很乐意和发祥在一起的,自己也是农民出身,身上也沾染了小生产者家庭出身的人常有的那些毛病,诸如狭隘、自私、短视、拘谨等,我很希望自己和他在一起受其潜移默化影响从而像他一样,在待人接物、在风度气质上有一个大的改变。但职业使我们分开了,他如今在一家报社分管一个部门的工作,虽然不在一处,但他的言行举止对我的影响会是长久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