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中原十八年-戏剧人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与河南豫剧三团团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汪荃珍相识,是缘于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现代豫剧《香魂女》。我记得那是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应河南文化厅领导之邀,到郑州去看豫剧《香魂女》的彩排。彩排地点好像是在三团的排练厅。那晚我看得很兴奋也很满意,导演和演员对原作的理解和表现超过了我的预想,尤其是女一号——扮演二嫂的演员,在扮相、唱腔和对角色心理的把握上,非常出色,彩排结束后,我高兴地先走到那位演员面前向她表示祝贺,文化厅的同志在一旁向我介绍说,她叫汪荃珍……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

    后来豫剧《香魂女》在中国第六届艺术节上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一举获得艺术节大奖,一下子填补了河南省戏曲无全国性大奖的空白,作为主角的她功不可没,河南省人民政府对她通令嘉奖并记大功一次,社会上一时对她好评如潮,我当然为她高兴。再后来,她多次晋京演出《香魂女》,我每次都是热情的看客,和她就逐渐熟悉了起来。

    汪荃珍能在豫剧《香魂女》中有精彩的表演,成为众人交口称赞的表演艺术家,并不是偶然的,这来源于她在豫剧表演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跋涉和追求。当年,十三岁的她怀抱着对戏曲艺术的热爱,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后,刻苦学习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功。晚睡早起,听看记仿,学得如痴如醉;唱作念打,一招一式,习得认认真真。五年间,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不敢稍有松懈。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时,十八岁的她不仅迎来了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年华,而且在戏剧表演事业上也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她成为了河南省实验豫剧团的演员;再后来,她成为河南豫剧一团的演员,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在豫剧一团这个名震中原的集体里,她悉心向前辈和同行学习,在艺术上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先后在舞台和荧屏上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形象丰满的戏剧人物,为自己赢得了无数的观众,也为河南省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6年,香港举办“首届中国地方戏曲展”,她领衔主演《香囊记》,饰演周凤莲取得很大成功,被誉为“亚洲最佳女旦角”。她在一团先后主演过《穆桂英下乡》《破陈州》《拷红》《八件衣》和《凤冠梦》等剧目,受到广大观众和前辈艺术家的一致好评,成为豫剧艺术大师常香玉的得意门生。1989年她调入以演现代戏闻名全国的河南省豫剧三团后,又先后主演了《成龙梦》《儿大不由爹》《村官李天成》《女婿》和《刘青霞》等现代剧目,塑造了一批当代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受到了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真心喜爱和热烈称赞。

    获得成功的汪荃珍并没有躺在业绩簿上,她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决心把自己的艺术追求建立在宽厚的知识基础之上。她报考了戏剧表演专业的研究生,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并于2005年顺利毕业。毕业不久,她在三团出演大型现代豫剧《风雨故园》中的女主角朱安,成功塑造了鲁迅夫人的形象,并因此获了第十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此后,她的影响溢出中国大陆,先后到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把豫剧的影响扩展到了世界上更多的地域。经过多年来的学习和艺术实践,她的舞台演出经验日益丰富,无论是演青衣、闺门旦、花旦,还是演刀马旦和帅旦,她都能游刃有余;无论是演古装戏还是演现代戏,她都能演出彩来。她在表演上追求自然、质朴、大方、飘逸的艺术风格,善于准确把握人物心理和性格,并根据人物特征设计形体动作,表演分寸适度得当;她在唱腔上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科学地运用现代发声方法,吐字不死不飘,行腔声情并茂,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华丽明快、韵味浓郁、刚柔相济、细腻委婉的演唱风格。如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豫剧表演艺术大家,成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领军人物,成为振兴和发展河南戏曲事业的将帅之一。

    作为她的一名观众和朋友,我为她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厚重的中原文化里,戏曲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离不开戏曲文化的繁荣。愿汪荃珍能在今后的岁月里,用她艺术大家的影响和努力,更快地推动河南戏曲艺术取得更骄人的实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