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到哥伦布-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花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天(4月26日)下了课正准备和谢老师回家,李老师忽然打来电话说,他刚刚在学校网站上看到消息,本校的泰坦魔芋花开放了,要不要去看看?

    我很好奇为什么要专门去看一朵花?虽然我很喜欢花。

    李老师说,这花可不一般那,在全美国也就只有三十五所大学才有,他们学校这个,是培育了十年才开花的。昨天开的,已有2千多人去参观了,今天还可以参观一天,明天就谢了。

    我一听马上就来劲儿了:去去去,当然去。

    我从一本科普杂志上了解到,这一奇特的花卉,是意大利植物学家Odoardo Beccari于1878年在苏门答腊岛西部的巴里散山脉中发现的,他将它的种子寄往了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在那里。一些全世界最顶级的园艺师花了11年的时间才使这种植物开了花。除了很难被培育外,泰坦魔芋花的气味也是臭名远扬——每当佛焰苞张开,露出深紫色的内表面,里面半隐半现的小雌花便会散发出一股像腐烂的尸体一般的气味。这可以吸引它的传粉者:吃腐肉的甲虫以及食肉蝇。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朵。这一珍稀植物虽然是雌雄同株,却又必须异花授粉,一般能活40年左右,在它的生命期内只开两三次花。

    有意思的是,OSU这株泰坦魔芋还有个名字呢,叫伍迪。

    我看介绍说,它是从三天前的23日下午开始散发臭味的,随着时间推移愈来愈臭,仿佛一堆垃圾在烈日下暴晒多日后散发的味道。下午时工作人员发现有苍蝇开始围着花苞打转了,到晚上苍蝇已经成群,果然,夜幕降临时,它开放了。第一天去看它的人,充分体验了它的恶臭,每个人的面部表情都有点儿扭曲,想微笑表达惊喜又忍不住皱眉。

    我和谢老师在李老师带领下,来到OSU的生物科学系的温室,果然有很多人在排队观看。还好我每天都揣着相机到学校,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也可以拍片和大家分享了。当然,其特殊的气味无法分享,刚才百科知识说了,这花不仅体积大,味道也大,臭不可闻,故名尸体花。但我觉得尸体花太难听了,还是叫大臭花比较好。

    不过我们去时,已经是开花的第三天,最臭的时期过去了,至少我在室内没有被臭晕过去,仅仅闻到一点点味道。花朵也没那么鲜艳了,但还是有不少苍蝇在飞舞。不过参观的人里没有一个作捂鼻子动作的。我仔细看了介绍,这朵大臭花是2001年播种的,2002年发芽。到今年才开放,整整10年,真不易!花朵的块茎重47磅,块茎的直径长16、5英寸。整个花朵大约有三米高。介绍里恰恰没写高度,也许是很难丈量,我是根据旁边站着的人判断的,比我差不多高一倍。

    花朵外部是绿色的,内里是紫色的,有些像紫色金丝绒。中间的花蕊像一根擀面棒长长地伸出,黄色的。因为太高,看不到花中心,工作人员就在花朵背后切了一个小窗口。我用相机拍了以后再放大,看到里面排列着一粒粒的暗紫色的像小葡萄一样的东西。

    真是神奇的花朵啊。到美一个月,就遇上了这么稀奇的植物开花,而且这花的花期很短,只能开放两三天时间,一旦结束生命,那巨大的肉穗花序就倒塌了。我却亲眼目睹并拍下了珍贵的照片,真是幸运。

    有意思的是,此后一个月的某一天,5月27日,李老师在网上看到新闻,中国的第一朵大臭花也开放了,在北京植物园。中国这一棵的名字叫牛魔王。

    在国外,每一朵泰坦魔芋花的开放都是重大事件,有植物爱好者甚至会坐飞机赶去参观的。但北京的这朵不知是不是因为宣传不够,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不过,牛魔王还是引来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家斯蒂芬。伯莱克莫尔。

    这位植物学家说,泰坦魔芋花是极少数具有超凡魅力的巨大植物之一,能够与在物种保护与公共意识方面得到极大关注的大型超凡魅力动物媲美。对我来说,它便是植物园中的大熊猫。

    伯莱克莫尔不仅观看了牛魔王的开放,还采集了它的花粉,准备寄回爱丁堡,和他的研究团队一起,尝试着为他们种的一棵泰坦魔芋花授粉。也就是说,中国这棵大臭花还有了跨国婚姻。

    在取走花粉之后不久,这棵牛魔王的短暂一生也结束了。当它倒塌时,植物园里培养了它多年的女植物学家掉下了眼泪,因为这朵花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

    我曾经写过一篇热爱植物。现在对我来说,不是热爱,而是崇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