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梦-人非草木身随愿 千古风流梦悠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早膳的时间到了,窈窕、淑女、歌舞、昇平四个美女嘁嘁喳喳、嘀嘀咕咕地来了。

    她们姐四个见到了牡丹姑娘,“呼啦”一下子围了上去:

    “牡丹,你真幸运,第一次见到皇上,就得宠了。”

    “我们这些在宫里靠了十几年的,都难得见到皇上一面啊,甭说临幸了。你怎么这么有福啊。”

    “以后,我们姐们就借牡丹妹妹的光了。”

    “牡丹,你发达了,不能忘了我们这些姐们啊!”

    牡丹被这四个美人姐姐你一言我一语,问得张口结舌。趁着姐几个说话的空当时间,牡丹问道:“四位姐姐说什么呢,什么是得宠啊,什么叫临幸啊?我和皇上什么都没做,开始是皇上睡觉,我给皇上倒水、扇扇子、赶蚊虫。半夜了,皇上醒了,就去看书、写字,我稀里糊涂地睡着了。天亮了,我看见皇上还在看书,皇上看了好多好多的书啊!姐姐,你们说,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

    “哈哈,哈哈,牡丹妹妹啊,你还想瞒着我们姐妹吗?你和皇上在一个屋里,住了这一宿,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呢?”

    这时,牡丹才明白过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说:“求几位姐姐了,皇上真的没有和妹妹做什么!”

    “牡丹妹妹啊,你和皇上做不做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你是皇上的人了。”窈窕姐姐这样说。

    “怎么?你们也说我是皇上的人了呢?纳兰大人这样说,皇上也是这样说。姐姐们告诉我,我怎么是皇上的人呢?”

    “漂亮的牡丹妹妹啊,你真是好命!就等着跟皇上一起,回宫里当你的娘娘吧!”淑女不无嫉妒地说。

    “姐姐瞎说什么啊?皇上怎么能要我当娘娘呢?我爹妈还不知道呢!”

    “哈哈,哈哈,哈哈……什么都别说了,快去吃饭吧,一会儿你什么都知道了。”

    牡丹和几个姐姐一起,心不在焉地吃了一点饭,稀里糊涂地想着:自己真的会当娘娘吗?怎么能当娘娘呢?

    这时候,纳兰大人吃完了饭,走到牡丹身边,叫道:“牡丹姑娘,你跟我来屋里一趟。”

    “纳兰大人,什么事啊?您说吧!”

    “走吧,到皇上的屋里去说吧。”

    到了皇上住的行宫大套间客厅,看见皇上还在看书。

    牡丹和纳兰给皇上施了礼,皇上说:“牡丹姑娘,你在这间屋里侍奉朕一宿,尽管朕和你并没有做什么,可是,这也说不清楚了。为了你的一生和你们家里的名声,朕准备把你接进宫里。你愿意吗?”

    牡丹这时才抬起头来,把坐在对面的皇上看了个一清二楚:他一身丝毫也没有与他占据王位不称之处,威武雄壮,身材匀称而比普通人略高;五官端正,两眼大而有神,鼻尖稍圆略带鹰钩状,虽然脸上有天花留下的痕迹,但并不影响他英俊的外表。

    在山沟里长大的牡丹姑娘,还真的很少见过家里以外的男人。在牡丹的心目中,爸爸黄大龙,哥哥玉树、玉德,还有三个干哥哥建庄、建业和建功,是自己见到过最帅的男人,可这位皇上,比爸爸更年轻、更潇洒、更帅气、更有风度……

    “皇上,我不知道怎么当娘娘啊!我还能当娘娘吗?”牡丹毕竟是个十六岁的山沟姑娘,自己连找主、嫁人的事都没有想过,没想到这突如其来的入宫当娘娘的美事,竟然轮到了自己的头上。

    “朕接你入宫以后,慢慢就会当娘娘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请皇上和纳兰大人,和我爸爸和我干爸商量吧,我听他们的。”牡丹真是个聪明、伶俐、孝顺的姑娘。

    纳兰性德说话了:“牡丹姑娘啊,我昨晚已经和你爸爸、你余爸爸说过了,他们当然愿意你进宫去侍奉皇上的。”

    “不过,你现在还不能入宫。因为……噢,对了,我还没有告诉纳兰,佟贵妃生的皇八女,还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朕是在坝上的时候,接到的密报,谁也没告诉。太皇太后也不知道,她要提前回去,朕就允了。想必已经回到了宫里。现在,正和佟贵妃一起伤心呢。”

    纳兰这才明白,皇上和牡丹姑娘同在一屋,没有临幸她,原来是皇上心情不好啊!“皇上,臣建议您,暂时先不要忙着回京城了,就在兴州这里休息休息,让牡丹陪您几天吧!您看,这牡丹姑娘,是不是正符合美女的十大标准呢?”

    “嗯……这个,这个……就这样吧!”皇上在犹犹豫豫之中,还是愿意留下来住几天。

    “那好啊,牡丹姑娘,从现在开始,你就陪着皇上吧!你暂时不能和皇上一起回宫,明年,我派人来接你。”

    “走吧,牡丹姑娘,陪朕出去走走。去看看你们兴州的风景,去兴州河里钓钓鱼。”

    “好啊,皇上!牡丹以后就是皇上的人了,您吩咐就是了。”

    纳兰、曹寅、王公公和牡丹一起,陪着皇上出了行宫大院。

    一路走着,一边聊着。牡丹越来越放松了自己的心情,也敢和皇上有说有笑了。牡丹笑着说:“皇上,昨晚用膳的时候,几个姐姐讲的牡丹故事真好,我太喜欢了。不过,我还知道一个白牡丹的故事呢,您想让我讲给您听听吗?”

    “太好了,原来牡丹姑娘肚子里还装着好故事呢,昨天晚上,朕怎么没有想到让你讲呢。你说话的声音、口齿、吐字,比她们强多了。朕喜欢听你说话。你这会儿就给朕讲讲吧!”

    牡丹姑娘用塞外兴州一带特有的纯正语音,给皇上讲起了从小就听奶奶讲了不知道有多少遍的老故事——

    说的是唐朝的时候,武则天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

    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凉亭、小桥、长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的美丽;偶尔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撒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武则天看得入了迷,没想到雪后的景色竟是如此壮丽。

    突然,她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

    武则天真是高兴极了!禁不住吟诗一首,抒发她的喜悦情怀。随同赏花的嫔妃们一看太后如此欢喜,都争相给她敬酒。

    这时,有个妃嫔说:“武后,梅花再好,毕竟是一花独放。如果你能下道圣旨,让这满园百花齐开,岂不更称心愿吗?

    另一妃嫔摇摇头说:“如今严冬寒月,梅花开放正适时令。若让百花齐放,需等来年春天。”

    武则天听罢哈哈一阵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竞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嫔们看她已有几分醉意,劝说道:“武后,时辰不早,快快回宫歇息了吧。若还想观赏,待明日一早再来。”

    武则天由宫女搀着回到宫里。但她酒兴未消,仍想着让百花斗雪竞放的事。

    于是,她让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当即手握霜毫,蘸饱浓墨,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写完了,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宫女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上苑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大家赶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对策。

    桃花仙子胆最小,瑟瑟缩缩地说:“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

    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说:“是呀!咱们还是早做准备,提前开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有几分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地?姐妹们,咱们不能从!”

    众花仙听牡丹仙子这么一说,都觉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则天的残暴,又都犹豫起来了。

    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说:“好姐姐,你听我的话,咱们还是顺从了吧。武则天杀人如踩死个蚂蚁,何况咱们这些娇弱的花体呢?”

    不少仙子接着说:“姐姐,开也是这一次。不然会大祸临头的。”

    牡丹仙子倔强地说:“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骨硬志坚,看她能奈我何?”

    这时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众花仙看牡丹仙子的决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开花去了。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她穿衣起床,坐在镜前让丫环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万岁,上苑的百花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想想昨晚写出的诗,只不过是“酒后戏言”,没想到百花真的奉旨开放了。

    她急忙走出皇宫,来到上苑。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李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簇,绚丽多彩,争芳斗艳。灿烂的朝霞映着花朵,皎洁的白雪衬着绿叶,随风摇曳,时俯时仰,婀娜多姿,妩媚动人。这时,满朝文武百官都纷纷跑来,观看稀罕。

    武则天面对众卿,得意忘形,迈着大步朝一片光枝秃杈的牡丹走去。她一看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生。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还如何临朝执政?况且对着这些文武百官,岂不有失脸面?她越想越恼火,破口大骂:“大胆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说罢,愤然而去。

    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丛中。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只烧得牡丹噼噼啪啪乱响。牡丹仙子看着一片牡丹将毁于一旦,禁不住滴滴泪垂,悲愤万分。

    正当午时,大火燃尽,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内侍禀报武则天:启禀万岁,牡丹已焚烧成灰。

    武则天怒气未消,恶狠狠地说:“连根铲除,扔出御花园。”

    牡丹仙子姐妹五人出了御花园后,大姐说:“各位姐妹,我已经有些岁数了,不能和你们一起上路,远走他乡了,我就在这长安城中,找一户普通百姓家住下了。”

    各位姐妹与大姐道别后,一路东行到了洛阳,二姐说:“我已经体力不支,我就在此地选择一户官家落下吧。”

    三位姐妹与二妹道别继续东行,来到了山东菏泽,三姐看中了这里有大片肥沃地块,开心地选择了一个富户田中落了根,并交代两位妹妹,说再向东就是大海了,你们向南去吧!

    两位妹妹一路南行,老五白牡丹桀骜不驯,孤傲自立,既不愿意与达官贵人为伍,也不愿意亲近普通百姓,来到了安徽巢湖银屏山,感觉风景优美,又有银屏峭壁,纵身跳到悬崖之上落户生根。

    只剩下四姐一人孤身南行,到了福建福鼎县落到了一户农家。

    白牡丹落到了银屏峭壁上,却不知道峭壁下,还有一个洞,叫仙人洞,洞中的吕洞宾正在此修炼。从一开始的两人水火不容,到后来,引发了两位神仙间感情纠葛故事。

    老人们传说,银屏峭壁上白牡丹,花开五朵则五谷丰登,花开四朵则四时吉泰。花开得早,朵数少,必有旱灾;花开得迟,朵数多,必有涝灾。

    讲到这里,牡丹姑娘笑着问:“皇上,您相信吗,这牡丹花会这样神奇、有灵性吗?”

    “哈哈哈哈,应该是吧!朕也听说过是这样的。”

    “真有这样的事啊!我还以为是说笑话呢,原来牡丹花真的这样。”牡丹姑娘一边说着,一边陷入到了想象之中。

    “牡丹姑娘这样喜欢牡丹花,明年春天,朕派人接你进宫,你可以天天去御花园赏牡丹了。朕再派人给你家里花园移栽几株,怎么样?”

    “太好了,谢谢皇上!”牡丹姑娘高兴得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皇上转过身,对着纳兰性德说:“纳兰记住,明年春天,给牡丹姑娘家里的花园移栽几株牡丹来。”

    “臣遵旨!”

    忽然,纳兰性德想到了一个问题:“牡丹姑娘,你是汉族人黄大龙的女儿,是正白旗人余道宽的干女儿,你还不是满族人,不是我们旗人。想进宫,还不行啊。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请皇上给你赐个旗人的名分。”

    皇上也听到了这句话,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牡丹姑娘,是汉人黄家的女儿,又是旗人余道宽的干女儿,朕就给你赐名叫余姚黄吧。”

    “余姚黄?太好了,皇上!一举双得,不失牡丹本意,还兼有余家、黄家的姓氏。皇上真是圣明!”纳兰性德就是会阿谀奉承啊。

    “牡丹姑娘,从今天起,你就叫余姚黄了。你知道姚黄是什么意思吗?”曹寅凑了上来。

    “我记不清了,以前听说过。曹大人给我讲讲,好吗?”

    “好啊,我给你讲讲这姚黄魏紫的故事吧!”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这话的确不假。然而,在洛阳牡丹中,姚黄和魏紫却是最好、最奇的两种名花。

    据说,在宋朝的时候,邙山脚下有个名叫黄喜的穷孩子,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只有他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黄喜为人忠厚,又有良心,由于家里穷,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卖钱过日子。每天天一麻麻亮,黄喜就拿起母亲为他准备好的干粮袋往扁担上一挂,手提柴刀告别母亲,就快步如飞地进山了。

    在上山必经的山坡路上有个石人。这石人究竟是怎么来的,当地人没有一个能说得清楚。

    自从黄喜第一次上山看见它后,便每次上山都要与它打照面。离石人不远,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黄喜上下山时,经常在这里解渴、洗涤。

    山泉旁边长着一棵绽放紫花的牡丹。这株牡丹长在这里究竟有多少年了,当地人也没有一个讲得明白。反正黄喜第一次上山时,它就长在那里了。与每天一样,黄喜总是早晨第一个来到这里,然后他不失童趣地从扁担上取下干粮袋,往石人颈脖上一挂,说:“石人哥,吃馍吧!”

    接着,他又走到山泉旁边,捧起几捧泉水浇在紫牡丹根部,说:“牡丹姐,喝水吧!”之后,黄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黄喜已长成了一个健壮、英俊的大小伙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卖柴,勤劳朴实,心地善良。

    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样,砍完柴后,来到石人面前,取下挂在石人脖子上的干粮袋,笑嘻嘻地说:“石人哥,你不吃馍,那我可吃啦!”吃过后,他又走到山泉边喝了几口泉水,接着又给紫牡丹浇了几捧泉水,然后再挑起柴担下山去。

    这天黄喜砍的柴特别多,远看就像挑了两座小山,连扁担都压弯了。

    走了没多久,他感到有点累,便傍着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担歇息一会儿。

    就在这时,一名姑娘从山上走下来,当走到黄喜跟前时,竟主动地提出要帮他挑柴。这下搞得黄喜很不好意思,一个大男子汉,怎好让一个年轻娇美的姑娘家挑这重担呢?便连连摆手不同意,急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姑娘见他窘成这样。不禁笑了起来,接着不由分说,便上前把柴担抢了过来,挑起来就往山下走去。不知怎么的,黄喜在后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这样,姑娘一口气将柴挑到了黄喜家。这时,黄喜母亲正在灶前做饭,见到儿子领回一个美貌的姑娘,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她连忙把姑娘让进屋里,又是让座,又是倒茶。但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来到自己家一样,袖子一卷,就下厨房,相帮老人一道生火、擀面,什么活都干,一刻也不闲,把黄喜娘弄得欢喜极了。

    饭后,黄喜去集市卖柴。黄喜母亲就拉着姑娘的手说起家常来。姑娘说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听了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妇了。她将这心愿对姑娘一说,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

    从此,紫姑就在黄喜家住了下来。紫姑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她绣的牡丹活灵活现,就像真的一样。黄喜上街卖柴也顺便带点牡丹花刺绣去卖,总是一下子就被人买去。

    这样过了一阵子,家境逐渐好了起来。

    于是,黄喜母亲就催他俩早日把婚事办了。但紫姑却劝她不要着急,说再等一会儿,等到自己到黄喜家满了一百天,就正式结婚。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紫姑有一颗宝珠,整天都含在嘴里,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为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边那株紫牡丹。

    自从她踏进黄喜家愿作他家媳妇后,她就不仅自己含,还叫黄喜与她轮流含。她还一再叮嘱黄喜只可含着,不能咽下,否则,两人就不能结为夫妇。黄喜便问紫姑这珠子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她说它能提神强身,砍柴、挑担就会不感到饥饿和劳累。

    为了试验一下这颗宝珠的妙用,有一天黄喜砍的柴特别多,但他挑在肩上竟不觉得重,很轻松地便挑下了山。因此,他认定这果然是颗宝珠,每天都记得要含一含,而且,他还在心里默记着天数,一待含够一百天,便好与紫姑成亲了。

    时间日复一日过去了,黄喜含珠已含了九十九天,再过一天就将期满了。这使他兴奋不已,满怀喜悦地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第二天,黄喜仍与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当他走到石人面前时,竟喜不自禁地对石人说:“石人哥,我明天就要与紫姑成亲了,你为我高兴吗?”

    说完,他对石人笑了笑,又来到泉水边,想把这喜讯也告诉那株紫牡丹听。但他一想又不对了,自从与紫姑相识后,他就没再在这山泉边见到那株紫牡丹。当时他还以为是谁把它挖走了,心里好几天都不高兴。现在他又想起了这事,不禁脱口问石人知道不知道他那牡丹姐姐究竟给谁挖走了?现在何处?

    没想到他这一问后,石人居然说起话来,说:“就在你家里!”

    黄喜大吃一惊,一边后退,一边惊问石人怎么会说话。

    这时,石人就对他说,那个紫姑就是紫牡丹变的,她是个花妖精,要你含珠子是要吸干你身上的精血、元气,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你就将没命了。

    对石人这番话,黄喜不大相信,他觉得紫姑不会害他,但他又想到那株突然失踪的紫牡丹,心中也不由有些害怕了。黄喜便再三追问石人说的话是不是事实,石人仍一口咬定是事实,并对黄喜说:“你要活命还来得及,那就是回家后把那颗珠子吞下去就行了。”

    黄喜是个忠厚老实之人,他对石人的话信以为真,一回家,紫姑又要他含珠子,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珠子咽下去了。紫姑一见,脸色立刻就变了,人也差一点晕倒。黄喜娘连忙搀扶住她,并连声追问儿子这是怎么回事?黄喜是个孝子,也从来不知道说谎话,他便将石人不久前讲的话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出来。

    听了这么一说,紫姑什么都明白了,原来黄喜上了石人的当。接着,紫姑一边哭,一边讲真情。

    原来,那石人是个石头精,它见紫姑貌美,便起意霸占她为妻。紫姑不从,石人仍死死纠缠她,但因紫姑有那颗宝珠增加法力护身,故石人只得无可奈何。而且,只要紫姑、黄喜含这颗宝珠满了百天,结为夫妇,那石人就更无计可施了。但现在黄喜已将宝珠咽下了肚,不仅紫姑失去了护身之宝,而且黄喜也将死去,这样,石人就可施妖法胁迫紫姑从他了。

    一听此话,黄喜大梦初醒,后悔不已,满腔的悲愤更促使他要找石人去拼命。这时,紫姑便指点他带上利斧去,要一下将石人头劈开,再将头中一部无字天书取出抛向空中,那时,天神就会惩罚石人。

    于是,黄喜马上提起斧头就上山。到了石人那儿,他用尽全身力气朝石人头上劈去。劈开后的头中果然有本无字天书,黄喜取出书就用力朝天上抛去,顷刻间,头顶就出现一道闪光,接着一声霹雳,将石人击得粉身碎骨,七零八落。

    这时,黄喜肚中的那颗珠子开始作怪,烧得他心里十分难受,就像一团火焰要从咽喉中冒出来。他赶忙喝了几大捧山泉,但仍烧得难受,无奈,他只得纵身跳入泉水中。没想到他只在水面上打了个旋,便立刻被水吞没了。

    不一会儿,紫姑也从山下跌跌撞撞地赶来了。她一见黄喜已投身山泉,便也跟着跳了进去。

    一段日子之后,这山泉旁边突然长出了两株奇异的牡丹,一株开黄花,一株开紫花,争奇斗艳,相互辉映,人们闻知后,都纷纷上山来观看、欣赏,都说这是黄喜和紫姑的化身。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山泉边的两株牡丹分别移植到了洛阳城里姚家和魏家的花园里,从那以后,人们便管姚家的黄牡丹叫“姚黄”,而将魏家的紫牡丹叫“魏紫”。一直到现在,这两种牡丹还是洛阳牡丹中的极品。

    听完了故事,牡丹姑娘不好意思了:“我就是一个乡间民女,哪有大人说的那么好啊!”

    “余姚黄,你就不要考虑那些了。朕看你好,你就是好。”

    “就是啊,您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民女了,您是皇上的女人了。窈窕、淑女、歌舞、昇平,你们快过来伺候余娘娘吧!”曹寅也来了个顺水推舟。

    四位美女带着羡慕掺杂嫉妒的目光,应声过来了。

    皇上一行在村边、河边转了一个时辰,都有点累了。王公公喊来了步舆,皇上毫不犹豫地把姚黄姑娘拉了上来。别人,也都陆续坐上了马舆或是骑上了马。他们出了这条沟,到十几里地外的喇嘛洞玩了一天。午膳和晚膳,都是行宫的差役们送来后,在野外用的。

    一天下来,姚黄姑娘和皇上,形影未离,已经如胶似漆了。

    圣驾一行回到兴州行宫,已经天黑。王公公和歌舞、昇平、窈窕、淑女四个宫女姐妹,陪伴着皇上和姚黄进了皇上的寝室。王公公给屋里点上了几根蜡烛,四个宫女轻轻地收拾了一下房间,然后,就站在一旁,等候发落。

    姚黄看见几位站在那里,也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就温和地说:“你们几位也累了一天了,没有什么事,就回去歇着吧。”

    王公公先开口了:“我等着给皇上沐浴呢。”

    窈窕、淑女四个姐妹也小声说:“我们等皇上办完公事才能下去的。”

    “这里有我呢,就不劳你们了。我什么事都干得了,你们放心去吧!”姚黄说。

    “那就有劳余娘娘了。”王公公和四个姐妹,静悄悄地退出去了,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房间里就剩皇上和余姚黄两个人了,谁也不说话,静极了。只有那几根蜡烛的火苗在跳动着,就像此时此刻余姚黄的心。

    余姚黄,这个乡间民女,意识到了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儿。

    她的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她感觉到自己手心里的汗出了很多。

    皇上,坐在案子前,敞开着衣襟,看着白天放在那里的奏折。姚黄想,应该帮助皇上洗洗澡,因为这一天,皇上身上出了很多汗。

    这时,皇上批完了奏折,就要休息了。当皇上要脱衣服的时候,她又迟疑了。从小长大,她还没有看见过男人的赤身裸体。眼前的这个男人,毕竟不是一般的男人,他是当今的皇上啊!该怎么办呢?她小心地说:“皇上,您洗澡吧!我……”

    皇上看出了余姚黄的心思,笑呵呵地说:“不好意思了吧?没关系,朕洗朕的,你洗你的。”

    “您是皇上,怎么能让您自己洗呢?我给您洗吧!”

    “那好啊!你先给朕洗,过一会儿,朕给你洗。”

    “我是一个乡下的闺女,怎么能让皇上给我洗澡呢?”

    “朕喜欢你啊!你比朕宫里的嫔妃都可爱。在宫里,有人侍奉朕的饮食起居。在这里,就没有那些讲究了。姚黄姑娘,不要不好意思啊!”

    “是真的吗!皇上是真心喜欢我吗?”

    “朕怎么能和你说假话呢?朕是真心实意的。脱衣服吧,朕和姚黄一起洗澡。”

    擦着、说着、摸着、颤着,姚黄的整个身体,贵妃出浴般地展现出来。

    皇上好像在欣赏着、把玩着一件精美的玉器,不,应该是一尊晶莹剔透的冰雕!

    博学多才的康熙,忽然想起了辽代佞臣南院枢密使赵王耶律乙辛为了陷害正直的萧皇后而命人作的乱情诗《十香词》。那词写的不正是我眼前的美人吗?

    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芙蓉失新颜,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

    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安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

    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销魂别有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合装;无非瞰沉水,生得满身香。

    姚黄似乎感觉到皇上的呼吸加快了,身体靠近了自己,她的眼睛闭上了,她的脑子里呈现出一片空白……

    “皇上啊,我是一个农家女孩儿,我的心,我的身体,都给了您,可是,还不能马上入宫。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您了,怎么办呢?”在皇上温暖的怀抱里,余姚黄发出了她内心深处的缠绵和期盼。

    “姚黄不用担心,朕会让纳兰性德去找户部和内务府,安排你选秀入宫的事的。朕也不会忘了你的。”

    “皇上可是金口玉言啊!如果我怀了龙种,您可要尽快接我入宫啊!”姚黄让皇上压得更紧了。

    “那是当然的。如果你怀了朕的种,就不用参加选秀了,朕会派人直接接你入宫的。”

    无比开心的皇上,在这凉爽宜人的夜半,搂着一个情窦初开、如花似玉的美人,不知胜过宫中寝房欢愉多少倍。

    第一次身体接触了男人,并且是当朝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皇帝,姚黄姑娘算是彻底敞开了心扉、敞开了胸襟、敞开了情怀。

    余姚黄像在梦里一样,神魂颠倒。她一会儿如醉,感觉当女人真好,飘飘欲仙,让自己飘起来的竟然是当今皇上,御赐的温柔;一会儿如痴,从来没有尝到过的那种滋味,更是妙不可言。

    皇上在罕见的、漂亮的、妙龄的小脚女人身上,释放了积蓄已久的能量,觉得胜过和后宫那些女人的每一次临幸的狂躁和发泄,倍感浑身轻松,得心应手,神清气爽。

    大清朝康熙皇帝和民女牡丹姑娘,就这样在兴州留下了一段千古风流佳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