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梦-乾隆置县命滦平 石固松青扬美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余姚黄,这位没有名分的“娘娘”走了,连同她的“娘娘梦”一起埋到了东沟门的老阳坡脚下,带到了阴曹地府。

    她走得是那么的无可奈何,那么的凄凄惨惨,那么的无声无息。

    兴州的乡亲们知情的并不多。

    有的人只知道姚黄姑娘死得很坦然,没有受一点罪,没有给爹妈和家里人添麻烦,那是她的祖辈和她修来的福、积来的德啊。

    可是,有谁更比她的妈妈了解她呢?

    牡丹的妈妈金枝,泣不成声,死去活来:“我闺女的苦处有谁能理解啊?她是娘娘的身子丫环的命啊!她已经是皇上的人了,可是皇上一去不返再也没有见到她。她生不能是皇上的人,死也不做皇上家的鬼啊!她活着不能再嫁人,别的男人谁也不敢再娶她了。她死得不明不白啊!她是伤透了心肝肺才死的,又有谁知道我闺女内心的苦处呢?”

    金枝妈妈急得快要疯了。

    在商量牡丹姑娘丧事的时候,人们为选坟地的事,费了心思。因为她是死在了娘家的姑奶子,不可能进入黄家或是余家的坟地的。最后只好在老家东沟的一处阳坡黄土地,选了一个茔地。余建庄让自己的大儿子给牡丹姑姑当了干儿子,扛了姑妈的灵幡。

    按照满汉都能接受的民间习俗,埋葬了牡丹姑娘。

    兴州的人们迎来了一个冷飕飕的春天。

    本来,建庄哥哥想把那株黄牡丹花移栽到妹妹的坟前,这也不让妹妹枉叫几年“姚黄”。

    可是,事与愿违,花园里返青吐芽的花花草草睡醒了的时候,唯独那株黄牡丹却永远地睡过去了。

    “那株黄牡丹怎么会和妹妹一起睡不醒了呢?!”建庄站在妹妹坟前,久久地发愣。

    建功和二菊,这时候只会哭着给姐姐烧纸,不知道该做点别的什么了。

    金枝妈妈隔三差五就来闺女的坟前,烧几张纸,哭诉一番:“闺女啊,我苦命的孩子!你一个水灵灵的黄花大姑娘,什么样的好男人不能嫁啊,偏偏让千年不遇的皇上给看中了,真的娘娘没有当上,几年之间,把你的小命给搭上了!爹妈把你养大,不图牡丹闺女带来什么荣华富贵,就盼望着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个一男半女,死了以后,也有人给你上坟烧纸。现在可好,我这一把年纪的老妈,反倒要给你上坟了啊!我死了以后,还有谁来给你烧纸呢?这是什么世道啊?我闺女死了,那株黄牡丹也死了。干脆,闺女你也别再叫什么姚黄了。”

    从此往后,人们就把牡丹姑娘的坟叫“娘娘坟”了。

    黄家和余家的侄孙们,逢年过节,都要到这个坟头来上坟,烧上几张纸。

    康熙皇帝御赐的黄、白、红、蓝四株牡丹,先死了最东边的蓝的,又死了最西边的黄的。这时候就剩下了中间一红一白两株,相依为命地挑战着风霜雨雪、春夏秋冬。

    此时此刻的康熙皇帝在干什么呢?就在兴州的余姚黄死了的当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皇帝主持在北京的海淀修建了第一个皇家园林——畅春园。

    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向东逐渐倾斜。西郊一带正处于西山山脉与平原的交接处,地多丘陵,地下水源十分充足。元明清时期,这一带多泉多溪,远衬苍翠西山,层峦叠嶂,碧水澄澈,青山秀丽,有似江南水乡,塞外绿洲。京城的文人墨客经常到此游玩唱和,留下了大量称述此地风光之美的诗文。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用“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诗句来吟诵西郊山水。

    曹寅曾忘情地写下“雁被西风驱遣,人被西山留恋”的佳句。

    学者吴长元在《宸垣识略》一书中描写这一带:

    流泉满道,或注荒地,或伏草径,或散漫尘沙间。春夏之交,晴云碧树,花香鸟声,秋则乱叶飘丹,冬则积雪凝素。

    十分形象地描写出了这里景自天成、怡人心神的旖旎风光。正因为如此,这里就成为当时在京城营造园林的首选之区。

    远在辽金时代,当时的皇家贵戚就已经在此地修建离宫别院,作为他们游玩息憩之地。在玉泉山下,辽代建有行宫,金代建有离宫芙蓉殿,元代建有昭化寺。

    从明代开始,除了皇家贵戚继续在此大规模修建离宫别苑以外,当时的达官显宦和文人学士也开始营建自己的私家园林。到明代中叶时,北京西郊一带的园林日益增多,渐具规模。

    在这些众多的私家园林中,最享盛誉的当数武清侯李伟所建的“清华园”和著名书画家米万钟所建的“勺园”。

    清华园又被时人称为“李园”,被誉为“京师第一名园”。园主李伟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的父亲,官封武清侯,权倾朝野,炙手可热。因而他的清华园就建造得规模宏伟,堂皇富丽,与其身份十分相符。

    清华园园域十分广阔,方圆达十华里。并引西山泉水,汇为园中湖泊,水面占了园林面积的大半。

    《明水轩日记》中说:“清华园,前后重湖,一望漾渺,在都下为名园第一……若以水论,江淮以北,亦当第一也。”

    可见,当时在建园造景时,就已经充分利用了当地水源充足的有利条件。

    园中楼台亭榭一应俱全,登上园中楼台西望,便可将西山秀色饱览无余。

    园中除了大量从产石名地灵璧、太湖、锦川运来的各种怪石以外,还有柳堤二十里,名花千万种,“牡丹以千计,芍药以万计”,有柳堤花海之誉。

    像这样的私家园林,就其规模之大和景物之美而言,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

    可惜的是,明末清初,由于兵事连绵,这座名园也随之荒败废弃了。

    畅春园是康熙皇帝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它的前身,就是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清华园。风雨百年,如今除了残余恩佑寺和恩慕寺两座山门外,畅春园昔日盛况早已杳然无踪。

    康熙在这个地方修建“避喧听政”园林,自有他的道理。

    臣下们这样恭维皇上说:“谈历史,追溯源流,畅春园的前身清华园最晚建于明万历十年,比勺园还要早;论地位,畅春园是皇上为自己在京西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御园’,而其他几座都是皇亲的‘赐园’,等级规格明显低好多;说影响,畅春园在当时和后来的影响也是其他几座园林所无法比及的。”

    康熙就是与古来的历朝历代皇上不同,他有他的雄韬大略。尽管他对远在兴州的余姚黄不再理会和提及,或许有他的难言之隐,或许是他一刀切断了儿女情长。但是,他对本朝二十二年起始的木兰秋狝定制,却是坚决执行的。

    这就是他“万里长城不及众志成城”的统治理念和手段吧。

    康熙再也没有到过兴州,他却在离兴州不远的“南线”,修御道、建行宫,显然是为了他的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第二次以后的木兰秋狝,他选择了另一条路线,是有意还是无意要绕开兴州呢?

    因为这时候的康熙皇帝,发现了一个风水宝地,叫“热河”。

    康熙离开兴州后的半生,从南线御道先后多次路过今天的滦平县(当时还没有这个县名,是他的孙子乾隆命名),或北赴木兰围场,或东走承德。据有关资料记载,康熙途经这个县多达九十余次,累计驻跸超过五百天。他在此期间,不仅要随时处理政务,同时还要射猎习武,还留有一些诗篇。

    可是,他怎么就再也没去兴州呢?他真的就把余姚黄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喀喇河屯行宫,因多尔衮的得势而兴建,后又因多尔衮的倒台而颓废。中年以后的康熙,不再故意回避这个地方了。在喀喇河屯行宫,康熙作诗《山庄夜雨听溜声》——

    临流震耳似惊潮,滚滚泠泠眺绮寮。

    夜色初分秋景霁,风声已送积霖飘。

    皆因百壑归来远,非是孤川自去饶。

    何比长江无弃物,小河水涸岂容桡。

    在喀喇河屯行宫旁边有一座穹览寺,康熙吟诗《穹览寺偶成》:

    塞北钟声久不闻,梵音列刹共氤氲。

    雨花柏树同僧老,开世瞿昙永法云。

    在常山峪行宫,康熙看到了充满乡野魅力的田园风光,作诗云:

    南北连山色,东西接路程。

    有轩真可憩,无牗不含清。

    远听禽鸣薮,遥看鹿食苹。

    偶因吟旧句,仍复发新情。

    康熙四十年,他第一次到热河这个地方,没有做更多地停留,但是被这里的自然环境所吸引,他告诉群臣:

    “朕感觉热河这个地方有四个显著的地理特点。第一个特点,这里是一个盆地,四周是山,犹如众象朝揖,就像各个山峰都来向这个盆地的地方朝拜一样,所以万象引领,众象朝揖。这样一个环境就很符合朕的心理状态。大清,那是唯我独尊,天下都要朝中。这个地势非常好。第二个特点,地势很高,秋高气爽,气候凉爽,适合于避暑。因为北京是内陆地区,夏天很热。第三个特点,这个地方离北京不远,各省督抚大臣有关国家政务的奏折,能够很快送来,所以在这个地方总理万机,处理国家的政务,与宫中无异,就像在北京的皇宫里边一样,比较方便。第四个特点,就是这地方当时是蒙古的游牧场,很少有人,当时只有热河上营、热河下营很小的村落。所以,这些地方只有很少的农田,也没有村庄,只有这两个很小的村庄,也没有很多人。如果在这个地方大规模地修建行宫和避暑城,既不会侵占民田或者民居,而且这个地方有武烈河,有沼泽,有平地自然环境,选景可以有广阔的空间,便于大规模地营造皇家的园林,有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地势天成,一个最优越的条件。具备这四个方面好的条件,朕要亲自主持,修建行宫。”

    康熙振振有词,侃侃而谈。

    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热河行宫初具规模。

    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烟波致爽 芝径云堤 无暑清凉 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 万壑松风 松鹤清樾 云山胜地

    四面云山 北枕双峰 西岭晨霞 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 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 风泉清听

    濠濮间想 天宇咸畅 暖流暄波 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 莺啭乔木 香远益清 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 云帆月舫 芳渚临流 云容水态

    澄泉绕石 澄波叠翠 石矶观鱼 镜水云岑

    双湖夹镜 长虹饮练 甫田丛越 水流云在

    三十六这个数字有着特殊的含义。道家讲大天之下有三十六洞天,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因此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庄的三十六处景观,就是依附三十六洞天。此外,还有七十二福地,也是神仙住的地方。

    三十六景已经形成,宫殿区也已建成了。初建时,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是称为“行宫”。从康熙四十八年(1708年)起,正式称为“热河行宫”。

    这年夏天,有“一代大手笔”之称的大臣张玉书随康熙皇帝来热河行宫。六月十一日,赐游行宫内东北一路;六月二十八日,赐游西北一路。张玉书游后有感,奋笔疾书,写下了堪称第一篇“山庄游记”的《扈从赐游记》,文中描绘了热河行宫风光,对此盛赞不已。

    从北京御花园移栽而来的名贵花草树木,把个行宫映衬得生机盎然。遗憾的是,牡丹花在这里总是难以存活,栽了一茬又一茬,“牡丹园”一直冷冷清清。而百里之外的兴州,那一红一白两株牡丹,却是顽强地活着,年复一年,花开花败,见证着兴衰。

    后来,宫廷画师冷枚,奉康熙皇帝之命,创作了大幅国画《热河行宫图》,艺术地再现了康熙时期热河行宫的全貌。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热河行宫初具规模,蔚然壮观。

    康熙皇帝为正宫题写了“避暑山庄”匾,并亲自写了《避暑山庄记》——

    金山发脉,暖溜分泉;云壑渟泓,石潭青霭。川广草肥,无伤田庐之害;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之功。自天地之生成,归造化之品汇。朕数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丽;两幸秦陇,益明西土之殚陈。北过龙沙,东游长白;山川之壮,人物之朴,亦不能尽述,皆吾之所不取。惟兹热河,道近神京,往来无过两日;地辟荒野,存心岂误万几。因而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则窍崖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借芳甸而为助;无刻桷丹楹之费,喜泉林抱素之怀。静观万物,俯察庶类;文禽戏绿水而不避,麀鹿映夕阳而成群。鸢飞鱼跃,从天性之高下;远色紫氛,开韶景之低昂。一游一豫,罔非稼穑之休戚;或旰或宵,不忘经史之危微。劝耕南亩,望丰稔筐筥之盈;茂止西成,乐时若雨旸之庆。此居避暑山庄之概也。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比兴,不可不知。人君之奉,取之于民,不爱者,既惑也。故书之于记,朝夕不改,敬诚之在兹也。

    “避暑山庄”,从此正式得名。

    康熙四十年以后,又有九位妃嫔为康熙帝生下子女十一人,其中满洲籍的妃嫔三人,生育子女三人;汉人妃嫔六人,生育子女八人。由此可见,康熙当时已对汉籍妃嫔有“宠幸”高的趋势了。若再看看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后宫中生育情况,竟发现只有五位妃嫔为皇帝生下子女五人,而其中汉籍妃嫔占四人,生子女亦有四人。

    可见,这一阶段的康熙对汉族女人已经宠爱有加了。她们并非汉军八旗,而是清一色的江南女子。

    康熙教训他的儿孙时,一再提到要“清心寡欲”与“寡嗜欲所以养精”,而这些养生之道,似乎他自己根本没有实行。直到晚年,他仍不断地召江南美女入宫,并为他生下子女。

    他三十岁时,对兴州民女余姚黄的一夜风流、一掷千金且又一去不复返,足以说明了他随心所欲、喜新厌旧的做派。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间,皇帝的亲信之一,当时任职苏州织造的李煦,突然进呈一份秘密奏折,折中报告:“王嫔娘娘之母黄氏,七月初二忽患痢疾,医治不痊,于七月十四日午时病故,年七十岁,理合奏闻。”

    康熙帝看到这份秘折之后,只批写了:“知道了,家书留下了,随便再叫知道吧!”

    意思是说:“你李煦呈上的秘报知道了,王家的家书暂时留下,等以后再让她(王嫔)知道吧!”

    这位王娘娘曾为康熙帝生过儿子,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王娘娘当时约二十岁。

    康熙帝曾在康熙二十三年与二十八年南巡江浙,是他六次游玩江南的头两次。

    他每次南巡都经过苏州等江南名城,从王娘娘所生皇子的出生时日看,王娘娘可能是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

    原来,这位王娘娘的生母家姓黄,住苏州境内。这件事涉及宫闱秘闻,只有由李煦这样的亲信官员向皇帝报告了。

    如果纳兰性德不是突然离世,帮助余姚黄走进内宫,当上嫔妃,不亚于江南美女的塞外姑娘余姚黄,何至于过早地死去呢?

    康熙六十一年秋天,皇上到南苑打猎,正在玩得尽兴的时候,突患风寒。冬子月初七,起驾回到畅春园养病。御驾畅春园疗养一段时间,还可以主持冬至的祭天大礼。头几天,吃了药,发了汗,皇上感觉身上轻松了许多。到了十二,病情加重了。皇上感觉不妙,下旨派人去召集八位重要的皇子来畅春园。

    当夜,七位皇子赶到了,只有四子胤禛第二天中午才到。

    当晚戊时,戎马倥偬、叱咤风云、一统江山、文韬武略的康熙皇帝驾崩了!

    这时,只有七个皇子和隆科多在场。就在大家乱作一团的时候,隆科多站了出来,说:“皇帝有遗诏,让皇四子胤禛继承大统。”就这样,胤禛继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一朝,只有十三年。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

    雍正为巩固皇位,严厉打击朋党、政敌。雍正有兄弟多人,雍正对部分兄弟予以坚决打击。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胤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讨人厌)”;皇八子胤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俎上冻鱼)”;皇十二子胤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

    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便以九十二大罪名,令其自尽。

    隆科多是皇亲贵戚:他的姑母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他的姐姐是雍正养母孝懿皇后。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唯一的传诏大臣。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雍正五年以四十一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雍正皇帝虽说为了登上并巩固自己的帝位用了许多残忍的手段,但以治国而言他是一个出色的帝王。他承上启下,使清朝的盛世能够从父皇康熙一直延续到儿皇乾隆时期。

    雍正十一年,把“热河”改成“承德”,也就在这一年设置了承德厅。在乾隆三十七年,承德就升为府,管辖六个县。

    但是,在避暑山庄和木兰秋狝方面,雍正皇帝没有做出什么新的贡献。

    他不知道北京——承德之间有个兴州,在兴州有父皇的“编外娘娘”余姚黄,更不知道兴州有父皇御赐的牡丹。

    雍正十三年,皇帝暴死,弘历继位,年号乾隆。

    康熙修成畅春园以后,此后的雍正和乾隆便以此为基础营建圆明园和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漪园建成,便形成了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和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圆明园、清漪园等庞大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的庞大宫廷园林。

    随着热河行宫和避暑山庄的建设进程,北京到这里的二十多个行宫,也在陆续修建之中。

    乾隆三十七年,承德升为府,管辖六个县。

    后来的滦平县境内的清朝行宫,多达九处。除了早期的兴州、喀喇河屯两处行宫,还有蓝旗营、桦榆沟、王家营、鞍子岭、常山峪、两间房和巴克什营等七处。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做出了三件和兴州特别是今天的滦平县有关的历史大事件。

    第一件大事,是改“喀喇河屯厅”为“滦平县”,归承德府管辖。

    乾隆皇帝考虑因喀喇河屯濒临滦河,而滦河经常发生水患,他说:“滦河无患,万民平安。滦河,是福是祸,都关系到这里的十万民众生死存亡啊!这里就改叫滦平县吧!”

    “滦平”县,从此在中国的历史和版图上,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和“户口”。县城,就在多尔衮开辟的喀喇河屯。

    第二件大事,是给多尔衮平反昭雪。

    这一年,乾隆皇帝多次阅看实录,认为多尔衮“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下旨“平反昭雪,还其原爵”。

    这才让多尔衮,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多尔衮是大清帝国的实际创建者,乾隆帝为他重新作出评价,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但乾隆多心,避免日后惹起宫廷是非,上谕中说:“为后世征信计,将从前关于此事之上谕,均不得载入国史。”于是有关多尔衮的档案概行销毁,以至《八旗通志》中的多尔衮传,记他死后的事也只寥寥数笔,后人很难弄清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之事的本来面目。

    多尔衮得祸的原因,史书归罪为他想当皇帝。

    乾隆帝以为,这是“诬为叛逆”。

    他明白,中国历史上那些当了皇帝的人,包括他的父亲雍正帝在内,在他们没有当皇帝之前,有谁没有想当皇帝的念头和动作?

    想当皇帝的人,为什么当了皇帝就没有罪,没有当上皇帝就有罪呢?问题就在于做皇帝的怎样对待反对派。

    多尔衮“初称摄政,次称皇父,继而称圣旨”,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没有称谓的皇帝。但多尔衮“无成谋,拥戴者骎骎,骑虎难下”。这是认为,多尔衮不是毁于政敌,而是拥戴者拍马招摇所致。

    多尔衮死后,他在以往的一片“皇父之恩浩荡”的呼声中败下阵来。对于反对派,如果多尔衮能像李世民收用魏徵那样,那就称得上胸有成谋了。或者退一步说,他生前能在反对派的挑剔监视下,严于律己,谨慎从事,与朝廷大臣之间的距离不要拉得太远,反对他的人就不会那样蜂拥而上,以至于让他死无葬身之地,造成全局的败亡。

    乾隆皇帝不是没有想到,皇祖父顺治对多尔衮是怀有仇恨的,其中有多种原因。

    多尔衮是想当皇帝的,暂时没当皇帝只是策略而已,这对当时的小皇帝是个寝食不安的威胁。

    顺治五年十一月,他凭借自己的权力,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用皇帝的口气批文降旨。

    当时人写的《汤若望传》说:“他穿的是皇帝的服装。”

    顺治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他操纵追封自己的生母、努尔哈赤的大妃纳喇氏为太皇太后,他自己完全以皇帝的面目出现。

    顺治十二年,顺治对诸王大臣回忆当时的事说:“那时多尔衮王摄政,朕只是拱手做点祭祀的事,凡是国家的大事,朕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朕报告。”多尔衮一旦机会得手,亲自登上皇帝宝座,没有任何理由排除这种可能。

    逮杀豪格后强占他的妻子,是多尔衮引起顺治愤怒的一个焦点。

    顺治元年四月,以往支持豪格的正黄旗头子何洛会,向多尔衮告发豪格图谋不轨,说豪格后悔当初在继位大事上有失谋算。其中有一句侵犯多尔衮的话说:“我豪格恨不得扯撕他们的脖子。”

    多尔衮以“诸将请杀虎口王(豪格)”为理由,企图谋杀豪格。由于他的同胞弟弟顺治小皇帝哭泣不食,才得以免死。

    顺治五年,反对豪格的人建议将他处死,多尔衮假装说:“如此处分,实在不忍!”便将豪格幽禁起来,等于判了无期徒刑。

    数月后,豪格就不明不白地死在狱中。

    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强迫豪格的福晋(妻子)博尔济锦氏做自己的妃子,又害怕此事贻笑后人,秘密布置大学士刚林在史档中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娶皇嫂孝庄皇后,使顺治对多尔衮的恨达到了顶点。

    孝庄皇后是皇太极的妃子、顺治皇帝的生母,蒙古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多尔衮不放过寡居深宫的皇嫂孝庄太后,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多尔衮是个好色之徒,他一共娶了多少个王妃妻妾,没有史籍能够说得清楚。他的原配福晋也叫博尔济锦氏,刚刚去世,他很快就强占侄儿豪格之妻为妾。后来,还屡在朝鲜境内选美,又在八旗区域搜娇,至于汉家小姑娘,更是任他随意糟蹋。

    但是乾隆在为他平反、肯定他功绩的同时,又把很多相关资料销毁了,导致后世对清初史料研究的困难。

    乾隆做的第三件大事,是给余姚黄赐予荣誉称号。

    那一年的夏天,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期间,接见了新任的承德府和滦平县的官员,听说了圣祖康熙爷当年驻跸兴州与兴州第一任皇粮庄头余道宽的干闺女余姚黄的事后,为余姚黄的节烈行为而感动。

    于是,乾隆皇帝欣然命笔题写了“石固松青”四个大字,下令内务府拨付专项银两,在兴州建造贞节牌坊,以纪念和弘扬这种精神。

    时隔八十七年,兴州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辉煌,“娘娘坟”的土堆又大了起来,红白两株牡丹花开得更艳丽了。

    余道宽的后人们,把当年康熙皇帝没有题写匾额的行宫叫做“保稼堂”。后来又建起一座“观音寺”。

    从此以后,兴州在康熙八景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大牌楼”、“新牌坊”、“保稼堂”和“观音寺”四景。

    好山好水好景色,红白牡丹靓兴州。

    继兴州、喀喇河屯之后的第三处行宫——“热河行宫”而演变成的“避暑山庄”也越来越美丽风光了。

    这样一个盛大的皇家园林,占地五百六十公顷,面积是北京颐和园的二倍,是北京北海的八倍。

    避暑山庄分为两大区:宫殿区和苑景区。

    宫殿区在南部,是清代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大典、会见外国使臣的地方,也是帝后居住的地方,建筑古朴威严、雄伟壮观。

    苑景区在宫殿区北面,包括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三部分。湖泊区碧波粼粼,洲岛桥亭错落掩映;平原区绿草如茵,古木参天;山峦区奇峰迭起,幽谷深峡。

    在避暑山庄外围,分布着十二座大大小小的寺庙,这十二座寺庙中的八座属于北京理藩院管理,所以这十二座寺庙被统称为“外八庙”。分别是:须弥福寿之庙、普弥宗乘之庙、溥仁寺、殊像寺、普宁寺、安远庙、普乐寺、普佑寺、溥善寺、罗汉堂、广安寺、广缘寺。

    在避暑山庄里,康熙皇帝修了三十六景,乾隆皇帝又修了新的三十六景:

    丽正门 勤政殿 松鹤斋 如意湖 青雀舫 绮望楼

    驯鹿坡 水心榭 颐志堂 畅远台 静好堂 冷香亭

    采菱渡 观莲所 清晖亭 般若相 沧浪屿 一片云

    萍香泮 万树园 试马埭 嘉树轩 乐成阁 宿去檐

    澄观斋 翠云岩 罨画窗 凌太虚 千尺雪 宁静斋

    玉琴轩 临芳墅 知鱼矶 涌翠岩 素尚斋 永恬居

    乾隆皇帝在他的诗中写道:“已是洞天传玉简,得教福地续琅书。”意思是说:康熙已经修建了三十六洞天传后,他要在修三十六景,以符合七十二福地这样一个数字。

    康熙四十二年,兴建山庄以后,他每年都先到山庄,再到木兰围场。乾隆从乾隆六年开始到避暑山庄,住上二十天到一个月左右,再到木兰围场去。当时有一个传教士叫马国贤,在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修成以后,康熙就让他来画这个避暑山庄的三十六景。

    因为当时天气很热了,康熙在消夏的时候,窗户都打开了,所以马国贤在画这个景的时候,在外面透过窗户多少能看见屋子里边康熙的情况,他写了一本书,叫《供奉清廷十有三年记》。他说在没有进行典礼的时候,皇帝在山庄里头,除了太监和他的嫔妃、宫女,他很少看见其他的人。

    所以说皇帝在某种意义上也还是比较孤独的。

    乾隆在山庄的生活,那就比康熙豪奢得多了。

    因为乾隆时期,是康乾盛世发展的顶峰。乾隆在位的时候是清王朝最繁华、最富庶的时候,也是最强盛的时候。

    乾隆每天沏茶的水,是专人从荷花的叶子上收集来的露珠。可以想见,要收集这样一滴滴的露珠,供他煮水沏茶,需要多大的人力啊!

    他为什么要喝这个露珠呢?

    乾隆很讲究,他说:“这个水越清就越好。渣子少,这水就清。”

    他把全国著名的水都做了比较,有无锡的惠山、杭州的虎跑、济南的趵突泉、北京的玉泉山的水。他派人收集起来,用很细的戥子来称。比较的结果,能够比北京玉泉山的水更清的只有两种水,一种就是荷花上面的露水,还有一个雪水。

    “夏天没有雪水,朕就只能喝露水了。”这真是皇帝的选择!

    他喜欢吃福建的鲜荔枝。成千上万里以外,运来的鲜荔枝很难保鲜。除了用驿站快马不分昼夜之外,还要把荔枝都浸在蜂蜜里头。用蜂蜜把荔枝浸泡起来,快马加鞭从驿站日夜兼程赶到北京或是承德。

    乾隆时期,所有宫殿和山庄各个景观所陈列的玉器、竹器、漆器、古玩,一共是七万多件,可见避暑山庄里边有多么的豪奢。

    最能体现豪华场面的,是阴历的八月十三乾隆皇帝过生日。

    乾隆皇帝的七十大寿是在避暑山庄过的,那可是全国最隆重的大事情啊,叫“万寿节”。王公大臣和各地的督府都得向皇帝送厚礼。在古北口至承德的御路上,运送礼品的大车来来往往,每天都有上千辆。

    乾隆生日之前,英国的马嘎尔尼要来了。这是英国第一个派到中国的使团。

    乾隆决定在避暑山庄接见马嘎尔尼,就安排在万树园。

    英国当时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要派这样一个庞大的使团,打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大清国。

    当时,大清的对外贸易就限制在广州一个地方。一口通商,而且实行行商制度。外国商人到中国来做买卖的时候,都必须住在行商里头,不能和中国商人直接交易。他们运来的货物,要通过行商来卖,他们需要买中国的丝、茶、瓷器,也要通过行商来给买过来转过去。

    英国人急于要打开中国的门户,就由英王派出这个最高的政府团,到中国来,跟中国的最高当局,跟皇帝直接谈判,希望中国能够把天津、舟山、宁波等这些地方都开放成通商口岸,而且希望满足一些有关通商的条件和要求。

    马嘎尔尼要到的东方大国,而且当时西欧人对中国了解很少,认为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亚洲也很强大。因此,这个特使经过很严格的挑选。

    马嘎尔尼当时是驻俄国的公使,有丰富的经验。

    马嘎尔尼来了以后,当然就是要吹嘘英国的伟大、强盛,还带了大批礼物,有天体运行仪、地球运行仪等。其中特别带了一艘“狮子”号军舰的模型。

    这种军舰,是英国当时最先进的军舰。

    马嘎尔尼把这个礼物送给乾隆的时候,特别附了一个说明书。说明书上竟然写的是“英国——欧洲头等强大的海上国家,海军特别强大,被称为海上之王。现在特使所乘的这个座船就是狮子号。把它的模型奉献给中国的皇帝,上边有英国最先进的机器、设备、火炮。每一个细微部分,都可以从这个军舰上看见英国的战斗力。”

    这是在向大清吹嘘它的军事力量,想在军事上给中国一个威胁。

    乾隆知道英王派出这样一个使团就非常重视,当时负责谈判的是和珅。

    和珅坚持要“让英国使臣给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一定要按照中国的礼节”。

    英国人坚决反对,说:“如果行三跪九叩大礼,就表示英国成了中国的臣子了,臣服于中国了,英国不可能臣服于中国,绝对不能行三跪九叩大礼。”

    和珅也不让步,双方就僵持到这个问题上了。

    英国人就提出一个方案,说:“我们此行还带来了英国国王的画像,是准备送给乾隆皇帝的。如果你们一定要坚持让我们行三跪九叩大礼,那么,中国人也要派出一个跟我的身份相等的大臣,最好是您和珅和大人,向我们英王的画像,行三跪九叩大礼。”

    和珅多聪明啊,当然不同意:“中国的大臣只能向皇帝叩拜,怎么能向外国人叩拜呢?”

    这又不行了,又僵持住了。

    和珅同马嘎尔尼从北京谈到了承德,快接见了,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和珅问:“你们见英王的时候,行什么礼?”

    马嘎尔尼说:“我们行的是单腿下跪。”

    最后就达成协议,用单腿下跪这样一个形式,来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

    乾隆在生日的头两天,在万树园接见马嘎尔尼。

    这一天,马嘎尔尼身穿盛装,早早地在万树园等候。

    马嘎尔尼使团一共有八百多人,有化学专家、天文专家、军事专家等,在万树园一起给大清乾隆皇帝单腿下跪行了见面礼。

    为了把康雍乾盛世展现在世人面前,乾隆皇帝下令:“让英国佬看看我大清的八旗军威,看看我大清的民族气魄,看看我大清的社稷江山!”

    和珅陪同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参观了避暑山庄内的八旗军:“八旗兵是我大清国统治的基础,宫廷对京师八旗的管理尤其严格,制定了种种制度约束八旗兵丁的行动,使八旗兵成为维护皇权统治的忠实武装。为了保持八旗制度的军事职能,八旗兵丁常年坚守在皇宫之内,不得自由出入。八旗营房制度有十条:旗人不准私自远出,不准经营商业、与民人争利,不准与民人交产,不准与民人通婚姻,读书者不得染名士习气,旗人禁止以诗文标榜,联络交通,旗人女子禁效汉人装束,旗人女子未经选秀不准私自定亲,旗人不准卖场以及登台演戏,旗人圈地不准增租夺佃。”

    “那么,京城之外呢?”马嘎尔尼问道。

    和珅自豪地答复:“北京城外的八旗营房的营门每天早晨五点开门,晚上九点关门,有事外出者要开路条,不能自己离开营房四十里,除了上述的行动有十不准以外,在思想言论上还有‘八议之典’:一、不准议论宗室的人;二、不准议论天子的故人或者长期怀念的人;三、不准议论对国家有功的人的高低;四、不准议论贤明闻世的人;五、不准议论有才能的人;六、不准议论勤奋不懈的人;七、不准议论高官高位的人;八、不准议论外藩王公等国宾。”

    和珅接着介绍说,违反上述规定,轻者则传入档房杖责若干;旗人逃亡要报清吏司,上报刑部署;而重大罪案报内务府按“大清律法”判刑,刑制有五种:一、笞刑,用小竹板鞭打十至二十;二、杖刑,用大竹板鞭打六十至一百;三、徒刑,发本省驿传一至三年;四、流刑,发放远地终生不得归来;五、死刑,有绞刑和斩首两种。旗人犯罪要刺字,八旗人犯罪要把字刺在肩上。

    马嘎尔尼又问:“我们西方国家听说你们中国的满族人,享有很高的特权,成了特殊公民。和大人,您怎么解释呢?”

    “我们大清实行的是民族融合政策,满族和所有的民族,是一家人。朝廷对满人有规定,罪有十恶,犯者不赦,所谓十恶不赦的内容如下:一、谋反,图谋造反者不赦;二、谋大逆,图谋毁宗庙、山陵宫殿者不赦;三、谋叛,图谋叛国者不赦;四、恶逆,殴打谋杀父母兄弟者不赦;五、不道,杀人、肢解、放毒者不赦;六、大不敬,偷供品、渎父母、怠亲王者不赦;七、不孝,辱骂丈夫(妻子)的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尚在时分财、分家,或不朝夕奉养,或在父母丧中大摆婚嫁宴乐,穿着艳服或隐匿父母之丧而不举哀,或伪称祖父母、父母死亡者不赦;八、不睦,谋杀堂兄弟,诬蔑堂兄弟及妻或夫者不赦;九、不义,杀害本州县父母官,吏卒杀害本部五品以上长官者不赦;十、内乱,奸淫远近亲属者不赦。”

    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国,被和珅在英国人面前的一番讲解和炫耀,真的展示得淋漓尽致、尽人皆知了吗?大清的江山社稷,真的会坚不可摧吗?

    口外的兴州,西距北京三百多里,东离承德不足百里。

    那里的人们和那两株牡丹,静静地观望着大清朝的走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