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梦-景山花园名品种 黄白红蓝落兴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康熙二十三年的春节,古城兴州的人们过得丰富多彩,从来没有过的喜庆热闹余娘娘和头等皇粮庄头余道宽的家里,更是过了一个前所未有、令人羡慕的大年。内务府派人提前送来了各种年货,庄头府内,悬挂了几百个大红灯笼,使古城兴州在节日的氛围中更加红火。正月初十,受礼部尚书的差遣,宫廷戏班来了几十号人,在兴州唱了几天大戏。当地的人们组织了十几档的花会表演,二贵摔跤、高跷、中幡、跑驴、旱船、大秧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宫廷乐师和乐工们,还从京城带来了道具,教给庄头府的十几个庄丁和村里的年轻人们,表演了黄白红蓝八旗军人的盛装表演。

    兴州的男女老少,第一次全方位了解了八旗的黄、白、红、蓝。

    过了“二月二”,年味淡了,冰融了,雪化了,开河了,人们又开始下地,张罗着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

    三月三,苣荬菜钻天的时候,纳兰性德派人给余道宽送来一封亲笔信。道宽启封见信如下:

    道宽兄台钧鉴:

    一别半载,想必兄台一切安好。本该在春暖花开时节亲奉御旨前往兴州,护送并移植牡丹花。然询详情,得知牡丹适宜秋季栽培,秉承圣上旨意,中秋酌办。因公务繁忙,不再赘述,就此止笔,顺颂安康。

    纳兰性德 敬上

    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初一

    道宽看完信,掐指一算:“好啊,还有不到六个月,我们就等着吧。”

    热情招待并送走了信使,道宽就继续忙活起了庄头的事情。

    忙忙碌碌的几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八月十七那天,纳兰性德大人亲自带着几名侍卫和内务府御花园的花匠们,送来了裹得严严实实的牡丹苗。

    到了兴州,纳兰性德和御花园的工匠们,才感觉到了这里与京城的气候差别。

    一等花匠那敬臣师傅对纳兰大人说:“这里的气候,和盛京差不多,比北京还是晚了至少一个节气啊。我们还是把花栽上,缓过苗来,提前做好御寒保暖,秋末冬初,不能把花苗冻死。”

    “这些牡丹可都是景山牡丹园的名贵品种,在景山都是开得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移栽到兴州,要确保成活啊!你是行家,你说了算,我们都听你的。”纳兰大人这样告诉那敬臣师傅。

    那敬臣师傅带着几位花匠,选择了行宫门前最朝阳、背风的地方。让庄丁们挖了四个三尺多深、三尺见方的大坑,往里回填了一尺多厚的羊粪掺加了河淤土,又掺加了一些锯末。然后,按照从西到东的顺序,小心翼翼地把黄、白、红、蓝四株牡丹栽了下去。

    他们又在兴州住了几天,一直观察着这几株宝贵的牡丹。那师傅还精心教给姚黄娘娘和家里人,怎么样侍弄牡丹花。

    那师傅说:“牡丹花在中原地带,都是秋天栽植。可是,塞外栽植牡丹花,还没有先例,恐怕难以过冬。现在栽下去,只要成活了,就要按我说的要领去做才行。明年可能开不了花,过了今年这个冬天,明年春天能返青,估计后年就开花了。至于能养活多少年,我还真的说不准呢。中原地区有些牡丹可以生长几十年,上百年的也有,不过太少了。”

    姚黄和家人们,记下了侍弄牡丹花的技术要领。

    花匠那师傅对牡丹情有独钟。他还给兴州的人们讲了一段神奇的关于牡丹花神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河北省柏乡县有个乡村,名叫北郝村,村民在村西建了一座寺庙,人称弥陀寺。寺内僧人多达百余人。他们虔心礼佛,每日诵经祝祷,为民祈福。寺内香火很盛,极其灵验,附近百里的人们都到寺里来拜佛。

    一天拂晓时分,寺内一个和尚起床后,开始打扫庭院。忽然眼前一亮,和尚抬头望去,只见一男一女牵手而来,男的俊俏潇洒,女的貌美如仙,身着红衣,欢喜无限,一声不响地进入弥陀寺,在他们身后,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打扫的和尚大吃一惊,急忙奔回僧房,唤醒众僧,并将看到的说给他们听。众僧人听到有这样的奇事,纷纷跑了出来,遍视寺院,却找不到这对男女的踪影。有仔细的和尚看到北殿台阶下面的土壤有松动迹象,大家围在那里,不一会儿,一株牡丹、一株芍药破土而出。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的人就都知道了。无论是村民还是寺里的和尚,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觉得这件事十分蹊跷,大家都涌到弥陀寺来看这两株花,两花紧紧相挨,相依相伴。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猜测这两株花来自哪里。有的猜测说,这一定是一对花仙恋人,受天规所限不能成夫妻,于是偷偷地来到人间,甘愿做一对平平凡凡的夫妻。众人认为这个说法合情合理。又有人不禁问道,天下这么大,灵山异水也不少,这两株神花为何单单要来弥陀寺安家。和尚们说道,这一对花仙之所以来这里安身,一定是看上了咱们这儿是块风水宝地,所以到这儿来生长繁殖,这是要与咱们共享宝地的福气啊。于是,村民们都跪倒在地,迎拜花神。然后,便精心侍候,修畦儿的修畦儿,扒垵儿的扒垵儿,各使一点力,自出一分心,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然而心里却甜滋滋的。

    说来也奇怪,在村民和僧人的精心照料下,两株花竟迅速生长起来,不到几天时间,就又往上长了二三尺高。在那扶疏的枝叶间,有很多花骨朵。又过了几天,花朵绽放,花红胜火,花大如盘,浓香四溢。从此,神花驻足弥陀寺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古老的槐阳大地,千里之外的人也纷纷来观看、拜佛、祈福。

    就在那师傅栽种黄白红蓝四株牡丹的这几天里,纳兰大人还给余、黄两家的人,讲了很多满族崇尚黄、白、红、蓝的传说故事。纳兰大人先给大家讲了“从龙入关”的神奇故事。

    其实,“从龙入关”,是八条小龙的传说。起初,这八条小龙都自以为是,经常打闹,相互不服,很不团结。

    这件事很快被掌管五界的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认为小龙们这样争斗有伤天地间的和气,并且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玉帝想要重罚这八条小龙。这时一位天使站出来说:“这八条小龙并没有做什么大坏事,只是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看不如给他们派一件任务,让他们合力完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行了。”玉帝听了点了点头,同意了天使的提议。

    他立刻把这八条小龙召来,向他们宣布:“最近地上的人告诉我,太阳和月亮经常一起出、一起落,影响了大家的作息。人们都很不舒服,同时这也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人们向我建议,把太阳和月亮分开。听说你们很能干,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你们八个,希望你们齐心合力,一起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等你们完成了,我一定好好奖赏你们。”这八条龙听了玉帝的话,都格外高兴,毫不推辞地就把任务应承下来。

    接到任务后的八条小龙,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个个想争头功。一会儿这个来,一会儿那个上;一会儿搬月亮,一会儿挪太阳,大家一开始都以为这件事在自己看来简单得很。可是费了很大的劲儿,流了很多的汗,太阳和月亮依然纹丝不动。追太阳时月亮跟着跑,追月亮时太阳紧步跟,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了,可是太阳和月亮依然在天上,仿佛在嘲笑他们。大家非常焦急,气得抓耳挠腮,却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这时,老龙王走到他们面前,非常生气地责问:“玉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一天已经过去,你们却什么都没做出来。给我说说,为什么你们不能完成任务?”

    小龙们七嘴八舌,一起抢着说:“太阳、月亮太重了,我们都使尽了力气,一直跟在太阳和月亮的后面跑,却总追不上;即使跑过了他们,也没力气拦下,所以他们到现在还在一起。”

    龙王听了,又问道:“那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追的呀?”

    小龙们回答说:“我们是独自去追的。等累了,后面的再接上去,继续追。”

    老龙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骂道:“你们怎么这样笨啊,虽然拥有法力,却连世上的凡人都比不过。他们都清楚,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办成大事!现在你们各自为战,当然会失败了。你们要吸取刚才的教训,团结起来,一起完成这个任务。”

    听了这番话,小龙们幡然悔悟,纷纷表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联结到一起,组成了一个金字形,齐心协力,像个巨大的楔子一样,插入太阳和月亮之间,终于完成了任务。

    完成了任务之后,他们八个也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纷纷落到了地上。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刮起了一股大风。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这八条龙的身上,每个龙的身上都有一块布。这八块布有四块是纯色的,分别是黄色、白色、红色和蓝色。另外四块布中,黄、白、蓝三色布边上各镶了一道红边;红色布边上则是一条白边。

    到了明代末年,在东北地区崛起的后金王朝,将这八块颜色不同意义非凡的布作成旗标,就成了八种不同的旗色,也就是后来的八旗制度。八旗就是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以及带有四条镶边的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

    后金将领们在这些旗上各绘一条小龙,同时还绘上云彩、火焰等来突出和象征。

    八面旗,旗色不一,就有一个排序先后的问题。从大清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时期起,就逐渐形成了“尚黄”的传统,当然这与汉族礼制有很大的关系。

    明末,后金作为明王朝的属国,多次朝贡,在这过程中努尔哈赤目睹了明王朝在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都要“设黄麾仗”,皇帝衮服“玄衣黄裳”。所以,慢慢地,他也受到了启发,开始以黄色为仪制典礼中最尊贵的标志和象征。每逢出征时,努尔哈赤出兵的仪仗都是“汗张黄盖……敲锣鼓而行”。举行祭天仪式的时候,他的依仗队也是“执黄盖”。

    在努尔哈赤看来,黄色,已经被定为尊贵的帝王颜色的象征。满族的礼制尚色习俗,按其所崇尚的程度和所体现的等级进行排列,依次为黄、白、红、蓝。

    紧接着,纳兰大人又给大家讲了一些有关康熙平时学习的事,特别是他对西方科学文化的钻研和研究。大家对这些都很感兴趣,很快就听得入了迷,对当今天子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他渊博的知识、精明的治国理念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只听纳兰大人讲道:

    当今的天子康熙皇帝,是一位圣明的天子,也是一位多寿的皇帝。他从小就对各种有益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满族的八旗,康熙领悟到了很多治国的大道理。

    康熙皇帝多次强调:“黄白红蓝,是由四种颜色组成的八种旗帜。东南西北,代表了四个方位。泱泱大清,就是要把这四面八方聚拢到一起。那样,东西南北中,紧握在大清,就无往而不胜了。”

    因此,他不仅努力钻研汉人的学问,从中学习礼乐文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而且在西洋科学传入中国之后,他也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对其所代表的科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自己曾说过,自己之所以能认识西洋科学,是因为耶稣会的传教士南怀仁神父和杨光先的比试。

    这次比试,主要是由天文学的问题引起。

    康熙皇帝重用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人,让他们按照西方天文学所取得的成果制定出了新的历法,这自然遭到一些保守派人士的反对和阻挠,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人就是杨光先。这个人对历法知识一窍不通,却盲目排外,不但写出了《辟邪论》等文章来驳斥西方历法的荒谬和不合时宜,而且还屡次向康熙上书,污蔑汤若望等西洋传教士意图不轨,居心叵测,他言辞激烈地指出需要将天主教信徒“灭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甚至荒谬地向康熙提出:“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朝廷的官员们虽然大多数都不懂得西方天文学,但是他们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都有维护本国传统文化的爱国偏见,哪怕这些民族文化是错误的,他们也认为应当严格遵从。

    那些钦天监的官员们更是目高于顶,平时傲慢得不得了。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和地位,生怕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西洋传教士所否定,更怕那些西方人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对沿袭已久的天文历法进行订正,显得他们无所事事,一窍不通。所以都公开支持和袒护杨光先。

    只有几个处事公正而德高望重的大臣根据多次的验证结果慎重提出:按照欧洲传教士制定的天文历法推算表进行计算,结果常常和观测到的天文现象精确一致;与此相反,那些钦天监的官员们,根据传统流传下来的天文学知识进行的推算,结果常常是错漏百出,让人哭笑不得。

    当时的康熙皇帝,恰值年轻有为的时刻,看到这种情况,在六部召开了一个临时会议,大臣们一致要求皇帝作出决定,支持中国天文学。年轻的康熙皇帝并没有轻率做出决定,他果断表示既然有纠纷,就要先把事实真相弄清楚,这样才能少犯错误。他宣布了自己的意见,谕令公开让南怀仁和杨光先破例参加临时会议,然后当众垂询二人,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天文学观点拿出证据来,看哪一方更能让人信服。这个时候的杨光先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他哪里懂什么天文学,那些钦天监的大臣自然也提不出有力的证据;南怀仁这时则遵循皇帝的圣意提出公开进行一场比赛,谁对谁错自然一目了然。于是康熙决定赐给双方每人一个高大的日晷,让两人当场测定日晷的投影在第二天正午时到达什么位置。

    杨光先自然不敢对康熙的提议有不同意见。南怀仁将日晷小心安放好后,就开始进行精确的计算,标出了第二天正午时日晷投影的位置。杨光先手忙脚乱,最后也在日晷上标了一个位置。到了第二天正午时,大家看到南怀仁所标的投影位置没有一点差错,再看杨光先标的投影,完全是胡乱标上去的。并且他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怎样计算才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从这件事情中,康熙皇帝看到了西洋天文学的先进之处,对杨光先等人进行了批评,而对南怀仁神父则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后来又有几次,康熙皇帝谕令钦天监的大臣和西方的传教士分别用中国天文学和西洋天文学的推算方法来推算出日蚀和月蚀发生的时间,以证明何者能够更为精确。为了显示仪式的隆重,当进行实际测量时,康熙召来礼部官员、朝廷显要和值得信赖的元老,让他们一起观看,并谕令务必向他本人报告测量的真实情况。最后的事实证明,测量的结果总是和西洋天文学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康熙皇帝命令采用顺治帝时代汤若望神父翻译的西洋历法。

    从这几次的比较中,康熙皇帝逐渐意识到了南怀仁、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本人也对西洋数学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南怀仁神父给康熙皇帝详细讲解了主要天文学仪器和数学仪器的用法,并为了这一目的亲自编写了相应教材,两个人在人前是君臣关系,在私下里则是师徒。

    然而因为吴三桂发动的三藩叛乱,康熙皇帝不得不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平息叛乱上,暂时中断了初期的数学研究工作。一系列政治大事件接踵而来,让人烦恼不已,康熙皇帝的政务日益繁忙起来。但是只要稍有闲暇,他就认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后来叛乱终于平定,战火不再,国内安定下来。康熙皇帝又有了大量学习的时间,此时他比以前更加热心地努力学习西方科学。

    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有几位西方传教士进宫和出宫,并由上驷院准备良马专门负责接送,有两位知识丰富的内庭官员协助准备上课使用的文稿,还有一些书吏们将文稿誊写清楚。每天传教士在宫里向康熙皇帝讲授这些文稿时,皇帝都听得非常认真、仔细,不错过每一个字句,听完课后还要反复练习,亲自动手,遇到什么不理解的当场就提了出来。康熙皇帝甚至这样说,他打算把那些数学定律从头至尾阅读十二遍以上。就这样,通过几个月的刻苦努力,康熙皇帝熟练地掌握了几何学原理,进步非常大,有时他看到某个几何图形时,就会在心里把有关该图形的定理及推理过程论证一番。

    为给康熙皇帝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精明的传教士将数学定律翻译出来,并用满文写成文稿,供康熙皇帝学习。除了每天要上的这些规定课程之外,康熙皇帝还学习并掌握了主要数学仪器的测量用法、比例规等画图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一些几何学、算学的主要原理。

    在学习并充分掌握了这些几何学原理之后,他又热切希望学习当时最热门的应用几何学,康熙传旨让西方传教士们用满文编写一本包含应用几何学原理及习题的课本,并请来当时精通这门学问的人给他作专门的讲解。除此而外,康熙还下旨命令当时从比利时来华传教的安多神父用汉文编写一本算术和几何计算问题集,并要求这本习题集是中西方同类著作中内容最为丰富而翔实的一部。

    纳兰大人又讲了康熙对西洋观测仪器的使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西洋传教士曾给以前的顺治及现在的康熙进献过一些观测和测量仪器。康熙从库房里将这些尘封的仪器取出来,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耐心琢磨这些仪器怎样使用。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康熙皇帝还动手自己制作一些仪器,并对这些仪器非常喜爱,小心护理,而且还经常取出做实地勘查,从中学习测量的方法。尽管这些仪器非常沉重,给内务官增加了不少负担,但他们看到康熙高兴的样子,就非常乐于做这件事,并且抢着背仪器。

    皇帝有时候外出时,就带上这些仪器,或者用它们来测量山的高度,或者用来丈量两地的距离,有时也测试河水有多深,这些仪器的使用,纠正了不少以前的错误,使得一些数据更精确。

    法国传教士刚来北京时,给康熙皇帝进献了两件天文仪器。这是由当时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学者所发明的最新测量仪器,可以精确观测到日蚀和月蚀,也可以用来观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不断变化的几颗行星的运动状态。看到这样的科学仪器,康熙皇帝很高兴,详细了解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和规则,并让人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搬进自己的内室里,安放在御座两旁。不仅如此,康熙对法国传教士带来的各种艺术品也非常喜爱。

    过了不久,朝廷里的王公大臣都听说了康熙对进献来的两件天文仪器赞赏有加,他们不断派人搜罗这些仪器,不惜花费重金买来献给康熙,取悦于皇帝。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能把这些古怪的仪器送给康熙,就能让皇帝高兴,甚至给自己加官。

    有一次,康熙出外巡幸回宫后,看到了用当时新兴的铜版印刷出的解剖图和相关的一些说明文字,以及附在书后的十几个重要的解剖学定理,立刻神为之夺,被这些东西强烈地吸引住。他立刻下旨从宫中挑选一个高明的画师,让他暂时放下正在进行的工作,对这些解剖图进行描绘。

    康熙皇帝对西欧的科学技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由于他所接触的西方人士大都是一些传教士,如南怀仁、汤若望、朗士宁等,都是一些富有知识的传教士,在他们的熏陶下,慢慢地,他对西方的宗教也产生了兴趣。他从南怀仁神父那里了解到天主教的一些基础知识,又找到了一些介绍天主教的书籍,这些书包括利玛窦的《天主实义》,康熙对这本书非常喜欢,放在自己的身边,一有空就翻阅。

    后来,康熙下旨允许外来的传教士在皇宫内自由传播宣讲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且还肯定了天主教的价值。

    对于传教士,尤其是给自己上课的南怀仁神父,康熙皇帝非常敬重,从最初接触他时就已经表现出了对他非凡才能和渊博知识的激赏之情。

    纳兰大人在兴州,给余家、黄家的人,特别是给余姚黄讲了这些有关满清和康熙皇上的事,让他们和她,对这位皇上,更是顶礼膜拜了。

    还是余道宽和黄大龙与众不同。他俩把去年秋天,领内侍卫大臣佟国维来送床时说过的话,和纳兰大人学说了一遍。也让纳兰性德绞尽了脑汁。

    他怎么也想不到,皇上的这个老丈人,竟然提前做起手脚来了。

    纳兰大人毕竟聪明过人。他对余道宽、黄大龙和余姚黄说:“看来,这位佟大人是别有用心啊!你们不知道,皇上已经失去了两位皇后了。现在,内宫里主持三宫六院事物的是佟大人的女儿佟佳氏。她也是皇上的亲姑舅表妹,年前刚册立为皇贵妃,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当上皇后。就在去年夏天,皇上木兰秋狝的时候,佟佳氏生的皇八女夭折了。她急得死去活来,整天疑神疑鬼。可能是她和她的父亲,密谋了这送床的一幕啊!”

    “原来是这样啊!”余道宽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要坑了我的闺女吗?”黄大龙急了。

    “纳兰大人,请您帮帮我吧!我该怎么办呢?皇上是天底下最大的官了,难道皇上还怕佟家爷俩吗?”余姚黄,更加担惊受怕了。

    纳兰性德琢磨了一会儿,说:“我考虑,还不至于那样吧!等我回去,再和皇上说说,不能让皇上不管余娘娘啊!不过,皇上今年要南下巡察,现在正在准备呢。我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姚黄娘娘和你们度过这一关。实在不行,就让姚黄去参加选秀。选秀这事,归户部管。户部尚书也是皇上的亲信,会帮助你们的。”

    “那一切就拜托纳兰大人了!您真是我们两家的大恩人啊,我们祖上积德,今生有缘,遇到了您这位贵人。您的大恩大德,容我后报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