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基于和谐社会的视野-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当前最重要而又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向经济、网络、心理等领域拓展,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整合功能的发展。

    第一节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实践,必然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当前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

    一 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的系统化了的思想理论体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故步自封的,它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革新。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必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即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中国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今国际国内的这些变化,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必须用更加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根本趋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才能体现时代性。只有充分体现时代性,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如果看不到这些变化,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就不能发展,甚至会被时代淘汰。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根本在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因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与时代发展息息相通,是时代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二)认清发展趋势,把握规律性

    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和发展,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本质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与党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出并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研究和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重新恢复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赋予这一思想路线“解放思想”的时代内涵,提出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解放思想,同时强调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根据和目的,从而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到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精神实质上来。江泽民同志从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特征出发,强调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并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思想与行动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一个总体要求。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就是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不断深化对党的领导规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三)坚持发展要务,富于创造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对于推进我们的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和社会和谐,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从平均主义分配向按劳分配与按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演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发展的交会点上。面对这样复杂深刻的历史性大转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任务极为紧迫和艰巨。我们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而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富于创造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俱进,富于创造性,是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因循守旧等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相对立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俱进,富于创造性,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转变思想作风,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才能冲破各种落后的条条框框和旧的思想观念的藩篱,开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性实践的新天地。

    二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实现路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总体要求。因而,要按照这个总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和发展。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统一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在指导实践发展的同时而又不断发展自身中,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统一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民族化和世界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吐故纳新,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能故步自封,既要不断审视自身又要关注现实,要在吐故纳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更新。如对于某些由于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过时、过空的理论要加以抛弃或订正;要着力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总结新的原理、理论与方法等。二是民族化和世界化互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根据时代特征、历史条件和各民族、各国家具体的国情和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时空位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民族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扎根生长,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世界化。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不断地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中不断走向世界、影响全球,同时又使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得以深入、细化,得以发展、创新。

    (二)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各种思想文化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其他诸派文化;二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如洋务思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等;三是域外传入的各种思想文化,如基督教思想、新自由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然而,在这多元文化背景下该如何合理地继承和借鉴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呢?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诉过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他说,我们是立足于现代的中国,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国,这叫“古今中外法”。这种“古今中外法”分开来说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从意识形态的多种样态中分析其属性、作用等方面的联系性,从异中求同,即从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寻求共同点,来把握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发展的延续性。我们也可以从意识形态的整体发展中来认识不同社会、国家意识形态性质、内容的区别性,从同中求异,即寻求不同之点,来把握意识形态发展的阶段性与差异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继承方法,目的应放在“用”上,即对外国,“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古代,“以今为主”,“为今所用”。所谓“用”,不是机械搬用,原样套用,而是要对借鉴的内容进行改造,使其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用。对古代内容的采用,关键是要结合现实推陈出新;对国外内容的采用,关键是要结合国情,使之“中国化”。只搬古董,不为今用,是古教条;照搬洋人,不为我用,是洋教条。古教条、洋教条都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145]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46]

    (三)既要有本土关怀,也要有全球视野

    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当下,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置身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既要有本土关怀,着力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也要有全球视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我们既不能像儒学复归论者那样满足于保存普遍性中的特殊性,也不应该毫无选择地照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我们应当对整个全球化的发展有所作为,应当在以主导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进行自我认同的同时为全球化做出建设性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因而,在发展战略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要立足于本土,也要积极向国际领域拓展,既要为中国的民族经济、传统文化面向世界的发展提供动力,也要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国际领域拓展,应该做到:第一,要主动走向国际意识形态舞台,敢于向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意识形态话语作正面交锋。这既有利于适应、掌握、驾驭世界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最新特点,也有利于为我所用,通过吸收新的理论资源来丰富、发展自身。第二,要利用现代传媒特别是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媒介传播,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第三,要积极抵制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殖民与意识形态渗透,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安全。[147]

    第二节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域拓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域拓展,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时空范围的扩大,向相关领域增强辐射和影响,探索新的作用方式,以保证和推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条件下,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向经济、网络、心理等重点领域拓展的任务。

    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拓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于促进社会内部各系统、各要素达到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优化状态,包括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等。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向社会经济领域广泛而深入地拓展,彻底摆脱自身的滞后性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面对这一新要求和新课题,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发展的方式,以增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拓展面临的现实课题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拓展,面临着适应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引导和促进市场经济科学发展以及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课题。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适应经济社会体制转型的课题

    改革开放推动的经济体制转变正在引发整个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与整体转型,即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伴随的,还有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继续全面、深入、快速地展开,包括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刻转变;过去的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快速转变;收入分配制度除强调过去的按劳分配外,同时强调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由经济转型促动的社会转型也在全面迅速地展开,即当代中国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新型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快速地演变与发展。经济社会体制的快速转型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不断调整或创新。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莫里斯·博恩斯坦所指出的:“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作为其文化支撑,相应的任何经济体制的变革也必然伴随着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或整体性转换。”[148]然而,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呈现出滞后性的特点,也就是自身的变化发展跟不上经济社会体制的变革与调整。比如法制信用体系不健全;一些旧道德旧观念不符合时代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不够,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等。因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快速转型,相对滞后的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适时地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促进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课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随着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发展和广泛竞争,随着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组织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趋复杂和突出。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深刻改变了我国旧的利益格局,收入分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发生了明显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利益冲突加剧,一些地方的干群矛盾和一些单位的劳资矛盾紧张,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愈益频繁。另外,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贪污腐败、奢侈浪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犯罪活动猖獗等不良现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明显增多。这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深入拓展,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必需的法制道德规范和观念以及利益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动力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风气,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课题

    经济全球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推进,这一方面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先进科技、学习与吸收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又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挑战与风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原有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下吞占我国大量的市场份额和丰厚利润,也把本国的经济矛盾和市场风险扩大到我国范围内,还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通过经济合作、贸易往来、人员培训等渠道,利用互联网、媒体、影视、书籍等工具,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地向我国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冲击。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杰姆逊所指出,现在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可以将自身的意识形态看作一种占优势地位的世界性价值,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编码在整个文化机器中,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文化则只能被动接受,他们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意识形态受到不断渗透和改型。因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如何发展自身、增强功能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大课题。

    (二)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式

    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领域拓展,就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企业文化吸引力与竞争力,引导大众,整合利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1.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新观念又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提供了思想元素。我们可以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纳入意识形态创新之中。比如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价值观、道德观、利益观、法制观、权利观以及自立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等,都可以科学地纳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之中,实现意识形态内容创新。另外,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还必须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思想精华与优秀文化成果。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同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丰富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要批判性地继承祖国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最后,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借鉴和吸收各国尤其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2.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另一条重要路径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指出,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实践经验也证明,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有明确的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有员工共同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制度、仪式和习俗。这种无形的企业文化,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将企业内各种力量凝聚、整合于共同的价值理想之下,来齐心协力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放眼未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兴衰成败愈来愈取决于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企业中的每一件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微观文化体系,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历史性、意识形态性、具体性等特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有效提升我国企业的软实力与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构建这种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时,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管理理论,广泛吸纳世界各国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预测未来风险,引导大众消费,整合多样利益,保障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迅猛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的加快推进,随着社会利益分化与市场主体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愈来愈多,也愈来愈复杂。这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发挥科学预测的功能,对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以指导人们抓住、把握和利用发展中的机遇,防范、控制和规避发展中的风险,保障经济的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进行风险预测,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一是因果分析预测,即按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知因测果或倒果查因。二是历史引申预测,即以时间序列所能反映的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进行引申外推,预测其发展趋势。三是系统动态预测,即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数字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研究复杂的经济系统,进行动态预测。四是直观判断预测,即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状况进行判断和预测。

    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迅猛推进,不仅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难以预测和控制的风险,而且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或意识形态,主张人们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与消遣,追求消费的时尚性、炫耀性和奢侈性,并通过大众传媒等中介不断地煽动大众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强烈的消费欲望,诱导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扩张自己的物质欲求。然而,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和人均收入都还比较低且又极不平衡,加上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下,如果任由这种消费主义蔓延和扩散,势必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不仅会大大滋长人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纵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作风,而且会严重加剧我国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进而危及我们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因而,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积极地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大力提倡一种节约、适度、合理、健康、生态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并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及时地加以纠正和消除。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要正确引导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更要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体制转变加快,我国社会出现了分化发展加速的态势。首先,人民内部之间利益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其次,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和重组,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格局正在形成,不同社会阶层、社会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日趋复杂。这迫切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新整合不同利益,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谐一致。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利益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分层整合,就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按照不同要求、从不同层面进行利益整合。二是规范整合,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与法制规范对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控制与整合。三是强制整合,就是迫使那些异质的利益观念和行为改变其倾向性而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涵化、认可和接受。

    4.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规范和秩序,积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和道德经济。要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包括法制环境、信用环境、道德环境等。首先,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健全的法制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可以直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规范经济行为,调节利益冲突。其次,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也离不开信用和道德的支撑。作为一种价值规范体系,信用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法制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良好的信用和道德就不会有健全、有序的市场经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与市场秩序和规范相违背的问题,如造假售假、不讲信用、垄断霸市、哄抬物价、短斤缺两、权钱交易等,已经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备的法制体系,也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价值规范体系。这迫切需要我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制体系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规范和秩序。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自身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亟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创造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法制规范体系。二是坚持和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方针,使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开展以德育人与以法育人相统一的公民教育,培养每个公民遵守国家的法纪与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义务与道德责任,在全社会形成守责守法、守信守德、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149]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网络领域拓展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15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继续稳超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国家域名总数达1470万个,三项指标均稳居世界排名第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用户的极速增长,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虚拟的网络社会已经形成。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在时空上的延伸,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已经把网络社会看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自然也要注重网络社会的和谐创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网络领域拓展。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网络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交锋、冲突的重要“战场”。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更加频繁,形式更加多样,冲突的范围和主题更加广泛。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各种意识形态在网络上都会反映出来,而且,网络与各种社会思潮相结合,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网络意识形态”变体,如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民族主义、网络女权运动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的激烈交锋和冲突,往往会引发不同网络主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摩擦和争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网络领域拓展,难免会面临极为复杂而严峻的挑战,尤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西方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加剧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语言、思想、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在客观上,这是由西方国家在经济、文化和技术上的优势地位所决定的。西方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明显处于领先位置,这为其意识形态具有全球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西方国家在思想文化上也占据优势。尤其是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不仅彰显出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也彰显出强大的文化国际影响力,也就是所谓的国家“软实力”。在当今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不遗余力地利用全方位的优势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对有着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进行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网络文化渗透。这些主客观因素综合在一起,使互联网成了西方国家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扩张的强大武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网络领域拓展,必须积极迎接来自西方的文化挑战与意识形态渗透。

    2.网络上思潮迭起,冲击和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网络上非主流的社会思潮形形色色,既有左右倾向的,也有灰色的。右倾的思潮主要是崇尚西方自由、民主,反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非议中国文化传统。它主要表现在经济上鼓吹私有化,政治上鼓吹自由主义,文化上鼓吹民族虚无主义。“左”的思潮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怀疑。它主要表现在怀恋过去,对改革开放不满,利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主张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无论“左”的还是右的思潮,都会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151]互联网除了有一些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东西外,绝大多数的信息是不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而是商业的、娱乐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影响着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网络上的芙蓉姐姐、凤姐、马诺、郭美美等娱乐化、庸俗化现象,对人们的主流价值观易造成侵蚀和扭曲。

    3.网络上海量的灰色信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削弱作用

    当前网络上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污秽信息、盗版信息、虚假信息、失真信息、过时信息和错误信息等,造成了严重的信息污染。这些灰色的信息,具有范围的模糊性、发布的自由性、数量的无限性、更新的即时性、收集的便利性等特征,难于受到严密控制,而又不利于网民的健康发展,往往误导网民的心理,污染社会空气,干扰社会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淹没、淡化和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如有人通过微博、QQ群及手机短信等形式传播不少有关“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的信息,挑拨民族关系,煽动公众情绪,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经有关部门查明,此信息是河南省洛阳市一李姓男子故意编造并通过手机短信散布传播的,郑州市某公司女职员戚某将收到的手机短信谣言转发到QQ群后在互联网上扩散开来。网上流传的所谓“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黔西部分乡镇儿童被抢劫盗肾”、“海南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等信息,经查证也均属编造。[152]这些网络灰色信息的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与精神文明环境易造成不良影响。

    (二)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网络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式

    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社会,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网络领域拓展,应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和方式。当前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保持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根本思想保证。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153]为了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样,在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上也必须如此。当然,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在指导实践发展的同时而又不断发展自身中,才能真正实现。在当代中国,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在网络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推进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方式

    首先,要不断发展网络主导意识形态理论。在虚拟的网络社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主导意识形态应当根据信息社会形势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创新网络主导意识形态理论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吸取古今中外一切合理的因素,正确回答和解决信息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其次,要加强引导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网络社会中各种思想、观念精彩纷呈而又鱼龙混杂,而网络舆论对整个社会舆论的形成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因此,牢牢把握住互联网上的舆论导向,对整合、引导网上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就显得至关重要。最后,要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信息化网络化。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否则是很难做好的。”[154]

    3.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宣传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155]当前,大力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党的理论、宣传、文化等部门要从主观上高度重视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要切实承担起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二是要大力加强网上理论阵地的信息资源建设,不断丰富网上理论阵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大力开发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在内的信息资源,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数据库已是当务之急。三是要建设各式各样有影响的网站,建构多层次的意识形态平台。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要重点开发著名网站,并着力提升网站的吸引力,从而不断扩大和巩固互联网上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

    4.加强网络管理与监控,确保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要立足国情,借鉴世界各国的有效做法,认真探索和遵循互联网发展的规律,改进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1)树立我国意识形态的信息安全意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竭力控制其他国家的信息资源、信息产业、信息传播和信息安全,为其实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便利。我国必须树立意识形态的信息安全意识,牢牢掌握信息监控权。(2)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互联网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传媒工具。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相应的管理技术也要跟上。(3)加快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保证网络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必要加强网络立法研究,及时完善法律条文,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以保障互联网安全健康地运行。我国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网络发展条约和协议的制定,改变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网络游戏规则的不平等局面。[156]

    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心理领域拓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57]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因而,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心理领域拓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要求和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心理领域拓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而社会深刻转型所带来的观念冲突、道德失范、价值多元化等也直接影响人们的个体心理,这就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心理领域拓展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1.部分社会成员对现状不满,陷入失落迷茫的心理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这突出地表现为,社会公正的具体状况就总体而言不容乐观。社会成员在发展机会、收入分配、权益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公,同时改善社会公平状况的政策措施也不到位。因此,社会弱势群体普遍感到不满。这种社会不公与利益失衡是导致当前心理失衡、社会心理不稳定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客观存在的不公造成人们物质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主观攀比的心理更导致精神上的失落和迷茫。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自身和他人的比较,对比后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或生活处境低于他人的对应水平,从而形成心理落差,认为自身利益被侵占、夺取,就会产生怨恨与不满,这也就是相对剥夺感。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状况客观上与少数富人形成鲜明对照;另一方面,不断扩张的社会经济总量和持续的增长速度唤起了多数公众的内心生活期待。这种由富裕阶层较高的经济生活水准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以及内心更高的生活期待,会引发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群体的高期望、高失落感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并且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相对剥夺感不断发酵而迅速膨胀,由此可能诱发仇富、对抗社会等不正常社会心理。还有些社会成员感觉“己不如人”、“今不如昔”,顿感前途渺茫,因此意志消沉,信念动摇,这种消极心理的泛滥,势必造成人心的离散,致使社会丧失凝聚力和向心力,难以形成社会合力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2.社会焦虑心理严重,人们普遍浮躁,急功近利

    心理学的依恋理论指出,当人与依恋的对象间的依恋关系不稳定或失去依恋时,人就会焦虑。社会心理学则借用此理论来说明原来紧密依恋的人际关系由于各种原因日渐疏离而产生的心理现象——社会焦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生活舞台和交往范围十分狭窄,人们习惯于依赖家庭,依赖组织,依赖国家。社会转型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强了经济生活领域的横向联系,人们的生活舞台从家庭、工作单位扩展到广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个人对国家和集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破除。随着经济体制、人事制度、住房、医疗保险及教育制度各方面改革的推进,个人独立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多,个体风险骤然猛增,社会改革的不确定性和个体风险的难以预测使个人在面对未来时难免焦虑。这种紧张心理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社会张力,最终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对社会造成破坏性影响。在紧张焦灼的心理压力下,被时代抛弃的焦虑感不断煎熬着人们,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病。面对众多的机会选择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不少人迷失了方向,相当一部分人随波逐流,目光短浅,处处想走捷径,整个社会缺乏耐心和恒心。若任其发展下去,社会心态极易走向偏激,这最终会破坏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稳定环境。

    3.不少社会成员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认同危机

    在我国经济社会急速深刻转型的过程中,不少社会成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认同危机,这主要表现为:(1)政治认同危机。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它包括阶级认同、政党认同、政治理想认同、政治思想认同、政治制度认同等。据调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许多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部分社会成员向往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大认可,等等。这表明,当前我国社会成员群体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2)民族认同危机。民族认同最重要的就是要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国门,使得不少社会成员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难以建立起民族认同,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在逐步消减,在某些社会成员身上甚至已经丧失殆尽。(3)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今天的许多社会成员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或怀疑或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怀疑和漠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4)自我认同危机。自我认同危机意味着自我身份感的丧失,即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这将严重影响社会成员的自我评价、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许多社会成员对生活缺乏应有的进取心、责任心和荣辱心,对人生方向与信念归属感到迷惘困惑,从而使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失去了动力和方向。

    (二)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心理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式

    我国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以及社会利益分化,加剧了人们社会心理的失衡,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对这些社会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合理、有效的引导,势必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积极面向社会心理领域,探索和发展新的作用方式。

    1.及时掌握社会舆情,科学引导社会心理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处于深刻历史变革中的中国,开放空前扩大,现代传媒迅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密切,观念和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加上自主、自由增大,社会每时每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制造舆情流量,并使之不断扩充、加速,人人都生活在舆情的氛围之中。社会舆情能对社会各种问题作出灵敏的反应,及时表达人们的各种意向、心态、呼声。因此,从掌握舆情入手,能及时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和社会心理,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阶层、各集团的意见、要求和愿望,并根据舆情的性质、走向和强度,及时进行引导,如对偶发舆情进行趋向引导,对偏激舆情进行正向引导,对争端舆情进行化解引导等。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果对舆情不能及时掌握和引导,舆情有可能积累和激化甚至转化,即非政治性舆情的积累、激化,可能转化为政治性舆情,而政治性舆情如果不及时引导,势必导致局部动乱。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高度正视社会心理领域,对社会心理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时了解、掌握,并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社会舆情,运用相关的社会意识形式进行引导,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

    2.改进宣传教育工作方法,有效实现心理转化

    在全球化、信息化、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建设,比过去时代复杂得多。一方面,社会的开放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社会信息的不断流变以及社会的竞争发展为人们选择思想观念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人们独立性、自主性的增强以及社会民主的发展,也为人们自主选择思想观念,确立理想信念创造了主观条件。由此,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接受各种意识形态与思想观念的现象,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认可与接受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这种个体差异性常常是在个体的经验、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建设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讲理论、原则和概念,只注重认知问题,而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把抽象、原则的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人们可以接受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如通过讲清理论的现实性、价值性,激发人们接受理论的热情和愿望;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其他意识形态理论的多角度、多侧面比较,帮助人们在反复辨别、评价中选择;通过有效运用理论的生动、具体事例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使人们确认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158]

    3.要着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也就不同。人民内部矛盾的形成、发展和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状况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越高,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就越容易。因此,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共同的目标和意志,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改革,才能逐步避免或减少一些根本利益一致而具体利益相异的矛盾;只有用道德手段规范、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注重把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才能在人民内部真正形成平等、团结、互利、友爱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是由个体心理组成的,因此优化社会心理必须端正国民的个体心理,要着力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着力优化个体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公正环境

    舆论宣传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巨大,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强化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的指导作用和凝聚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使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形成思想共识,以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然而,不容乐观的社会公正现状是造成社会心理失衡、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走出社会心理困境,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刻不容缓的事情。一方面,要尽快培育出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积极有效地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充分的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等。这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走出国民心理困境,优化社会心理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侧重,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展的路径与方式。

    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但这种价值目标能否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则需要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充分发挥。所谓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就是一定的意识形态作为一面旗帜,为一定的社会或国家进行政治目标导向和社会价值导向,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符合目标的引导并对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阻滞。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提出新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提出的总体要求,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头脑,在全社会确立具有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在社会成员中树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引导先进文化,营造和谐舆论,培育文明风尚,形成和谐社会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1.向广大群众阐明和谐社会的本质与规律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的系统化了的思想理论体系。它能够而且也必须向广大人民群众阐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与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和谐社会就是在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关系融洽和谐、有机统一的社会,是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并“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59]。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努力促进人与社会的自由自觉、全面和谐发展,这也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意识形态只有向全体民众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及规律,才能把民众心中企盼但又模糊含混的思想意识,通过整合、加工,以科学理论的形式,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描绘灿烂的美好前景,从而吸引民众的注意,焕发民众的激情,鼓舞民众的斗志,以引领和团结广大民众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而奋斗。

    2.帮助人们树立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新的目标定位,又体现出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取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显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其中,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当前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应定位在实现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社会认同上,围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目标,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成员中的心理认同,帮助人们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发展的路径

    1.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

    在我国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在社会价值导向与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协调中,应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原则不动摇。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与个体的多元价值取向同时并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任何社会都有代表这个社会统治阶级利益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是这个社会统治阶级为了调节各利益集团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而倡导的一种社会价值目标,它对各种非主流的价值观念进行统摄和抑制,起着稳定社会、保证方向的作用,具有理性的、自觉的、全局的性质,往往是一元的。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个体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社会地位,往往从各自所处的利益关系中确定和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带有感性的、自发的、局部的性质,通常又表现为多样性。主导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之一,有了多样性,社会才有活力。同时多样性必须以主导性为前提,有了主导性,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才不会偏离正轨。然而,基于当前我国主体利益多样化的格局,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声音渐行渐起。这种主张代表着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和他们的政治诉求,其实质是要否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它的严重后果已经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显现出来,因而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导向功能必须坚决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培育广大民众价值认同

    从理论上说,意识形态能否成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价值支撑,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与价值规范作用,最终取决于这种意识形态是否真正体现了这种社会制度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从现实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追求突出体现在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一旦意识形态背离了这个根本价值追求,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它就无法获得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认同和支持,也就不可能成为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前进的力量。因而,意识形态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共同价值导向和价值规范应落实在主导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成员中的价值认同上。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社会个体合理的、多样性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文关怀,注重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意识形态只有凸显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主体的能动性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坚定他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普遍认同。

    3.对社会发展进行科学预测

    科学预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抓住发展的机遇,排除发展的风险,争取发展的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更要消除对未来的无知程度,自觉地进行预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根本任务就是研究人与社会发展的本质关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利用规律,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对象的发展趋势,引导人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社会实践。因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担当着对人类社会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对未来状况作出预测,揭示其发展趋势的任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预测,是我们进行正确决策、争取发展主动,取得预期成果的前提,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要求。过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是运用正面宣传、灌输和反面批判、斗争的方式实现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能简单地搬用过去正面灌输加反面批判的方式进行意识形态导向,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预测功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预测功能是面向未来的,但它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植于历史,立足于现实。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必须对预测对象的历史与现状有透彻的了解,要掌握大量的资料并能够进行科学分析,否则,预测就会陷于主观的臆测。[160]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功能的发展

    不断化解社会冲突与对抗、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除了依靠经济、行政甚至军事等力量的协调和控制以外,还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调控功能。所谓意识形态的调控功能,是指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领域、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矛盾与冲突的调节、控制作用,其目的是使社会秩序保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框架之内,把矛盾和冲突限制在相对稳定的秩序之内。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功能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功能提出新要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调控功能之所以要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的分化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个体之间在利益、关系以及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功能提出新的要求:

    1.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和谐社会绝不是无矛盾、无冲突、无变动的社会,而是一个能不断化解矛盾和冲突从而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和谐的良性运行、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加速分化发展的态势,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在利益、关系以及观念上的矛盾与冲突。其中,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基础和根源;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是表现和关键;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是实质和核心。在社会生活中,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会不同程度广泛存在,它是一种局部的、具体的、暂时的矛盾和冲突形式。如果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得不到调控、化解,或不断增加、激化,就会上升为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在复杂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中,往往会夹杂着情绪、情感、道德、价值取向等因素,甚至伴有观念的冲突。因而,关系的矛盾与冲突要比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复杂、持久。关系的矛盾与冲突的化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的关键,因为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和保证,而关系的矛盾与冲突的存在和激化,是引发其他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引发思想观念冲突的根源。思想观念的矛盾与冲突,既可能由利益矛盾与冲突、关系矛盾与冲突引发,也可能由对立的文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取向所导致。观念矛盾与冲突不管发生在什么层面,涉及的内容往往具有全局性。因而,思想观念的矛盾与冲突比其他两种矛盾与冲突更复杂、更深刻、更持久,调节起来也更困难。不断控制和化解上面这三种形式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功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2.有效维系社会团结和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有效促进社会团结、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法国社会学大师涂尔干认为,和谐社会应是“有机团结”的社会。没有社会团结,就达不到社会和谐。所谓社会团结,是指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协调一致、相互结合的关系,主要强调社会的一致性和结构的整合性。而意识形态对于相应的社会共同体的团结、统一是一种强有力的黏合剂。正如安东尼奥·葛兰西所说,一个政党要靠争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成为一个“历史集团”,从而使社会成为统一体,所以,“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161]。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功能,应善于把党的思想理论通过执政党成员的示范行动转化为社会的主流行为规范,进而对社会多样化的行为发挥引导与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一致的社会行为;应着力营造健康、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合理规范社会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在人们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发生之前,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和调控,尤其要把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消除在发生之前,并防患于未然;应积极地从更高层次上引导人们选择一种更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为社会营造出和谐、正义、团结的环境,积极抵制一切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严格控制社会震荡和骚乱。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功能发展的途径

    1.对思想分歧的有效整合

    由于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来,人们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上升到世界观与价值观高度,就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则。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多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则下,用一种主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疏导和引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则。当前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新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从两方面来进行重点整合: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市场体制下,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是一种必然现象,但不能就此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现象。因为在这些多元的思想观念中,有些是有利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有些则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稳定的。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有效整合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思想分歧、矛盾与冲突,把复杂而多元的思想观念引导到主导意识形态上来。二是建立平等、和谐的语境。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人格上得到尊重,全体社会成员在一种平等的语境下进行交流沟通。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努力营造出平等、和谐、文明的社会交流环境。

    2.对舆论宣传的正确引导

    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舆论宣传引导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舆论宣传引导正确,能够激发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能够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社会共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舆论宣传导向错误,必然会扰乱人们的思想,误导人们的行为,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动荡和灾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公平正义、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社会舆论氛围。因而,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赋予舆论宣传工作以新的时代内容。在舆论宣传导向上,应以亲切的话语构建和谐,以和谐的方式感动人心。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和要求。同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各方面的思想动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3.对社会心理的不断升华

    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是不同发展水平上的社会意识,二者各有不同特点但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社会心理是人们由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直接作用而产生的社会情绪、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的总和,并成为一定社会中那些历史共同体所固有的精神基础。意识形态则是在社会心理中沉积、提炼出来的思想理论形式,它通过反映与之地位相似的人们的愿望,阐明群体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使每个成员从中体会到个人与阶级、个体与群体间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唤起人们强烈的聚合心理。同时,它通过阐明共同信念与奋斗方向,将聚合心理转化为统一行动,达到该阶级有效的社会调控和社会管理的目标。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努力促进人们对社会共同利益的认同,引发不同社会个体心理的自觉调整,把人们的心理引导和升华到有利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向上来。为此,社会主义意识形要努力渗透于社会心理之中,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动机、心理定势、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进而把盲目的社会心理不断提升到理性层面,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从而消除社会心理障碍,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62]

    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把人们的思想、意志、利益、关系较好地协调起来,把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力量都集合在党的思想旗帜下,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这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所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力量、利益、关系以及思想文化的聚合作用、统领作用,其目的是使社会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社会共同体。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提出新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它具有最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其“社会水泥”的整合作用是巨大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社会的多样化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我国社会利益不断分化、多元文化相互冲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有效整合多样化的利益

    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大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追求的是大一统的所有制与分配方式。这种高统合、低分化的状况无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多样利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出现了丰富多样、分化发展的加速态势。一是社会结构分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市场体制下,新的组织形式不断出现,这使我国原来相对单一的社会阶层发生变化,发展出了多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二是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差距拉大。随着市场体制竞争的展开,社会资源的分配与流向产生不平衡现象,不同的阶层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个体之间收入与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所有这些分化发展态势,都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反映和折射出来,即出现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的多样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面对分化发展态势,探索新的整合方式以增强整合能力。当前建立一个畅通、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整合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就显得极为紧迫。我国应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和作用领域,整合各种价值主张和思想意识,引导社会成员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理性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先进文化、创建社会和谐的正确轨道上来。

    2.合理整合多元化的文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文化领域同意识形态领域基本同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文化领域无须整合。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文化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开发,一方面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不同程度泛起。二是外来文化的涌入与激荡,一方面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外来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三是以经济生活为内容的消费文化,以休闲活动为内容的旅游文化、娱乐文化等,形式多样地迅速发展。因此,我国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分化发展态势:一是文化组织、文化机构、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复杂多元的文化网络,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严肃文化与消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互动并存的文化局面。二是文化价值取向多样化。各种文化团体、文化组织以及个体,有尊崇传统文化价值的,也有追求创新文化价值的;有开发本土文化价值的,也有偏向外来文化价值的;有坚持主流文化价值的,也有专注于世俗文化价值的,其价值取向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对这种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现实,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整合方式,增强文化整合能力,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发展的方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方式的发展,其宗旨就是既要为分化发展提供保证和条件,又要使多样化发展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协调一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对经济、文化领域的分化发展,必须采用新的整合方式,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发展。

    1.分层整合方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分层整合是为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而采用的按不同要求、从不同层面进行的整合。分层整合主要包括:(1)具有广泛性特征的民族文化整合。民族文化整合是一种最广泛、最基本的整合,它以热爱祖国、归依民族、遵纪守法、讲究维护公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等内容为要求和基础,允许个人对不同文化进行选择、排斥和修正,允许有不同文化价值取向。(2)具有先进性特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包括观念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和行为整合,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保证我国社会整体的社会主义性质。它主导、制约着文化整合和文化系统。(3)具有超越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整合。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整合是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更高层次的整合,它是我国倡导、发展的整合方式,它以信仰共产主义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要求,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服从国家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需要,是一种具有现实超越性的整合方式。在以上三个层次的整合中,民族文化整合是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是重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整合是方向。这些不同层次的整合,满足不同层次人的思想文化需要,共同担当维护稳定、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任务。

    2.规范整合方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整合方式,就是通过制定、实施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制度,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制约、惩罚的整合方式。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加快民主化与法制化的步伐,制定、实施必要的制度、规则,是现代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保证。意识形态领域虽然多以理论、观念形式面向社会,但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与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观念的宣传与教育,它既对文化、科技、信息、传媒进行价值主导与观念制约,又以其为载体得以具体有形的显示。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定制度以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整合,既十分必要,又完全可能。因为制度是社会价值标准的物化体现,表现为群体共同政治、道德观念的衍生物。制度一经确立并执行,就具有规范、整合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制度化规范,一方面使社会成员在思想和行为上有遵循准则,另一方面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连续性和认可性,凭借其社会的合法身份而保持一致性与权威性。这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充分发挥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就有了制度的保证。

    3.强制整合方式

    意识形态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就是迫使那些异质的观念和行为改变其倾向性而为这个阶级的意识形态所涵化、认可、接受,就是对社会个体思想与行为的同化和支配。阿尔都塞对此曾强调:“意识形态并不是供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不管人们是否愿意,他们都得接受。谁不与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认同,谁就不可能进入这个社会,所以,意识形态是通过强制的、无意识的方式为社会成员所接受的。”[163]因而,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对思想多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事实,决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批判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同时批判自己的错误,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的一致性和批判能力。同时,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统一民众政治倾向和思想观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控制力与整合力。因而,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反对所谓意识形态中性化、淡化、边缘化倾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的批判、宣传、教化方式。[164]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