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基于和谐社会的视野-参考文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10.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

    1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

    12.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华网,2013。

    13.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14.郑永廷等:《宗教影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5.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6.郑永廷等:《主导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

    17.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8.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9.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20.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

    21.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2.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陈晓明、周宏、孙强:《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4.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5.尹树广:《国家批判理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工具论,结构主义和生活世界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6.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曹长盛等:《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28.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29.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0.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1.朱育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情态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2.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33.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4.朱晓慧:《哲学是革命的武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

    35.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36.郭文亮:《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37.黄传新、吴兆雪等:《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8.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9.周琪:《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0.阎志民:《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学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41.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2.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沈阳出版社,2004。

    43.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44.王绍臣:《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5.吴建国:《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46.郭太风:《文化的主流与支流》,学林出版社,2002。

    47.花建等:《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8.金振邦:《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9.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0.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

    51.朱旭东:《全球化历史进程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52.黄育馥:《信息高速公路与两个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3.杨立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纲》(上、下),红旗出版社,2000。

    54.王霏:《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5.曹泳鑫、赵平之:《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6.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

    57.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8.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9.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人民出版社,2006。

    60.金民卿:《大众文化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61.陆扬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

    62.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1。

    6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64.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65.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6.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7.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68.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69.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2005。

    70.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

    71.俞思念:《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人民出版社,2006。

    72.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73.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4.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5.王岗峰:《走向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6.漆玲:《和谐社会思想的由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77.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8.黄小寒:《世界视野中的系统科学》,商务印书馆,2006。

    79.吴树青:《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0.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81.彭劲松:《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分析》,人民出版社,2007。

    82.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3.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4.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人民出版社,2002。

    85.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6.徐大同等:《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7.梅荣政、张晓红:《论新自由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9.刘大椿、段伟文:《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90.吴江:《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略考——儒家学说述评》,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91.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92.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3.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4.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

    95.彭冰冰:《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意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6.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人民出版社,2011。

    97.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8.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99.周民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

    100.李朝祥:《嬗变与整合: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101.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0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9。

    10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

    104.〔美〕塞缪尔·亨廷顿等:《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新华出版社,2004。

    105.〔美〕英克尔斯:《意识形态与社会变迁》,沙亦群译,巨流图书公司,1973。

    106.〔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07.〔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下),徐昌翰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8.〔美〕迈克尔·H. 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褚律元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109.〔英〕安东尼·D. 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1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11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错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

    112.〔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3.〔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徐海铭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14.〔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5.〔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1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117.〔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郭于华、李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8.〔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进——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19.〔德〕格拉德·博克斯贝格,哈拉德·克里门塔:《全球化的十大谎言》,胡善君、许建东译,新华出版社,2001。

    120.〔英〕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沈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21.〔德〕海因里希·贝克,吉塞拉·希密尔贝尔:《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吴向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性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2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5.〔德〕 D. 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6.〔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127.〔英〕约翰·B. 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译,译林出版社,2005。

    128.〔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第二版),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29.〔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0.〔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3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

    13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133.〔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34.〔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35.〔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36.〔英〕富勒:《科学的统治:开放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未来》,刘钝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137.〔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新华出版社,2002。

    138.John C. Oliga. Power, Ideology, and Control.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1996.

    139.Bhikhu Parekh.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London: Croom Helm Ltd, 1982.

    140.David Morriee.Philosophy, Science and Ideology in Political Thought.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Inc., 1996.

    141.J.McCarney. The Real Word of Ideology.Brighton: Harvester Press, 1980.

    142.Leon Bailey.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Social of Knowledg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1996.

    143.Lacau. Political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 London: New Left Review, 1977.

    144.Tim Dant. Knowledge, Ideology and Discourse: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