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段》研究读本-附录Ⅱ延伸阅读书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著作类参考文献

    1.〔苏〕А.В.阿尼金:《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丁祖永、胡汉英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安徽劳动大学《西欧近代哲学史》编写组编:《西欧近代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3.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空想社会主义(初稿)》,1977年。

    4.北京大学《欧洲哲学史》编写组:《欧洲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5.北京大学哲学系:《欧洲哲学史(讨论稿)》(下),1972年。

    6.北京图书馆马列著作研究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译文综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7.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下),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8.〔德〕比尔:《社会主义通史》,嘉桃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

    9.陈林、袁霞:《恩格斯传》,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0.陈仲明,罗虔英:《合作经济学》,永安:中国合作经济研究社1947年版。

    11.《傅立叶选集》第1—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苏〕伏兹涅辛斯卡娅:《西方伟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观点》,群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3.〔美〕霍尔索夫斯基:《经济体制分析和比较》,俞品根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英〕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1卷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者1789—1850年》,何瑞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5.黄楠森、庄福龄、林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16.何文治主编:《道德建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华南师范学院等八所高等师范院校编:《简明政治经济学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8.吕红平、陈胜利、石海龙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论生育文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

    19.〔德〕克莱恩:《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到巴黎公社之前》,熊子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波〕科拉柯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马元德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21.《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编写组:《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2.〔苏〕列·伊利切夫等:《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程代熙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3.〔苏〕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第3卷,郭从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

    24.《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5.《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4、8、37、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第1版。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3、5、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8.〔德〕梅林:《德国社会民主党史第1卷现代科学共产主义1830—1848》,青载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29.〔德〕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0.〔波〕明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谢孟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31.〔苏〕蒙让:《爱尔维修的哲学》,涂纪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32.〔苏〕纳尔斯基等编写:《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贾译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3.彭治平等编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思想讲解》,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4.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世界幼儿教育史》(上),刘翠荣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5.〔波〕沙夫:《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郑开其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36.〔美〕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焦国华、韩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7.〔德〕施托贝尔格:《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吴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38.〔苏〕塞姆柯甫士基:《社会主义的必然》(下),刘沁仪译,上海:春秋书店1930年版。

    39.七省区八院校教材编写组编:《科学社会主义原著简明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40.〔日〕山内房吉:《社会思想解说》,熊得山译,上海:昆仑书店1929年版。

    41.孙伯鍨、金隆德、任吉悌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2.谈敏:《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德〕维纳·洛赫:《德国史》(上),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教研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年版。

    44.〔法〕维拉尔:《法国社会主义简史》,曹松豪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45.〔法〕维克多·孔西得朗:《社会命运》(下),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6.〔美〕威廉·邓宁:《政治学说史》(下),谢义伟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47.〔苏〕沃尔金等:《论空想社会主义中》,郭一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8.熊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恋爱、婚姻和家庭》,北京:红旗出版社1982年版。

    49.汪子嵩等编著:《欧洲哲学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0.吴德勤、夏耕编:《新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吴黎平:《社会主义史》,上海:上海南强书局1930年版。

    52.熊子云:《马克思主义形成史》,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53.肖灼基:《马克思青年时代》,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4.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5.余其铨:《恩格斯哲学思想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6.杨永志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7.杨剑秀:《社会问题研究》,上海:现代书局1929年版。

    58.毅耘:《欧洲哲学简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9.〔苏〕亚历山大洛夫:《西欧哲学史》,王永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60.朱庆葆、王月清主编:《建党大业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知识问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1.朱新繁:《社会革命思想与运动的发展》,上海: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版。

    62.〔日〕猪木武德:《经济思想》,金洪云、洪振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63.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出版问题的言论》,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6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同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65.中央党校图书馆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注释选编》(上),1973年。

    66.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7.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8.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编:《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69.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系资料室:《关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70.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年表》,1982年。

    二、期刊类参考文献

    1.陈启源:《论马君武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初步评介》,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2.葛斯:《“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威斯特伐利亚汽船〉杂志》,载《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3年第1期。

    3.杭州大学政治系《科学社会主义讲话》编写组:《科学社会主义讲话》,载《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3期。

    4.李红军:《对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几点思考》,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32期。

    5.李杰、张蕾:《恩格斯中期的史学思想》,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6.陆梅林:《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载《文艺研究》1981年第3期。

    7.徐洋:《德国学者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的现状和历史》,载《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5期。

    8.姚顺良:《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中的主导作用——析广松涉“恩格斯主导论”的文献学依据》,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9.于乐军:《恩格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观点辨析——兼与俞吾金教授商榷》,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0.叶卫平:《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全面论证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载《世界历史》1987年第2期。

    11.朱进东:《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基础批判》,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2.祝大征:《恩格斯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