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家风-焦裕禄带来的福祉:后焦裕禄时代的兰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政治明星县的现状

    习近平同志任党的总书记后,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选择联系兰考县。2014年3月18日,他参加了兰考县委常委会的扩大会议,并在会上发言,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几十年来,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中,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记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兰考后不久,一些大的企业开始到兰考踩点。与此同时,省里面也在开会研究兰考的贫困问题。

    2014年6月18日,兰考县接待办忙碌不堪。第一批到来的客人是财神,是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领导以及全省各地支行行长来到兰考参观考察。在副县长杨志海的带领下,这些金融界的精英到了兰考县堌阳镇,与当地的20多名乡镇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他们愿意在资金方面帮助兰考的中小企业。

    而同一天,由时任省委书记的郭庚茂带队、河南省各厅局一把手参加的兰考经济发展把脉团和支援团到来。县委书记王新军和县长周辰良全程做导游,他们恨不能向每一个到来的人陈述兰考这么多年来重复着的发展难题。

    第二天,省委书记主持了一个对话性质的座谈会,先由兰考县的书记和县长来介绍一下兰考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失败的项目以及发展的障碍,然后由各个厅局的负责人给出合适的药方。

    省委书记开篇便给兰考的发展定了位,说兰考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兰考在全国的知名度,以及政治地位相比较,是有差距的。

    是的,截止到2014年,兰考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兰考县的GDP为193亿元,按照当地公布的全县人口83万计算,人均GDP仅为2.3万元,与周边县相差甚远。不仅仅是人均GDP的差距,兰考一直顶着“国家级贫困县”这顶帽子。

    兰考的地理位置并不差,陇海铁路几乎穿城而过,南邻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和106国道在集聚区内交会;距京广铁路、京九铁路、郑州国际机场均一小时路程,距连云港4小时路程。然而,这些地理优势这么多年来并没有把兰考拖出持续贫困的怪圈。

    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联系点,兰考不能一直戴着这个贫困县的帽子。要发展,要找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仅仅2014年6月,省委书记、副省长以及中信集团董事长等人便密集到访兰考。

    省委书记郭庚茂带着各厅局一把手看完以后,对兰考的要求是:三年实现脱贫、七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要按照这样的目标去考虑问题、安排工作。李克则希望通过将开封建设成为新兴副中心城市,进而辐射兰考发展,为此将安排1500多亿的资金进入开封。

    中信集团董事长刘志强则率领100多名中信公司人员到达兰考,探讨与兰考展开资本合作的可能性。随后,中信信托、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高管也先后密集到访兰考。

    省委书记郭庚茂也在6月19日的座谈会上提到,要将发展农村金融,作为撬动和改变兰考经济的重要支撑。他这样说:“兰考作为贫困县,如果发展成为先进县,不但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而且实现了焦裕禄同志的梦想,是焦裕禄精神的物质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

    二、兰考如果实现城镇化达标,一定需要产业支撑

    2015年2月4日,经有关部门联审和专家评审,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试点自2014年底开始,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在这第一批公布的试点地区里,河南有4个城市入选,其中就有兰考县,其他几个地区分别是洛阳市、新郑市和禹州市。

    而根据文件精神,如果要达到城镇化的要求,兰考县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需要达到39.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7%;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

    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分析这次入选的兰考县时说:“兰考的任务很重,需产业支撑。”

    在张占仓看来,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无非是“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兰考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河南10个直管县(市)之一,但工农业基础薄弱,还要推动城镇化。有了强劲的产业基础,才有可能推动城镇化,所以,兰考的任务很重。

    是啊,城镇化,如果没有大的企业入驻兰考,兰考这种农业经济依赖型的县域,恐怕需要很多年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

    是啊,只有大企业才能真正地让农民进城工作。于是富士康进入了兰考县。《大河报》2016年1月20日有一个大标题报道富士康科技园落户兰考的消息:《兰考县2015年引29个过亿项目,富士康等企业落户》。

    在“百度兰考吧”,常常会有人发帖问富士康招工开始了吗。一旦有贴出富士康招工的帖子,便会有大量的人询问工资待遇,也会有在外面打工的兰考年轻人在“百度兰考吧”里回复帖子,说一旦富士康在兰考招工,他们就回到家乡。

    像富士康这种大型的制造型企业进驻兰考,对兰考以及兰考周边的年轻打工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他们不用出远门就可挣到在大城市一样的工资。而富士康大规模建厂房,招工,会很快促使兰考扩大县域规模,加快城镇化的发展。

    而对于服务企业,兰考县委特别设立了一个公共服务办事大厅,这是新的行政服务模式。县里让涉及项目建设的10个局委各派一人常驻服务大厅,由局长授予办事全权,使企业与部门内部流程“零接触”。现任县委书记蔡松涛说,旧有的行政审批本身关卡重重。运行中,“权力蛋糕”又被分切给各个科室,相互扯皮推诿,抬高了审批成本。值班负责制度的“影子局长”则省了很多道中间环节,直接在大厅里过流水线,不但节约了办事人员的时间,也杜绝了暗箱操作的不正之风。

    在这个服务大厅里,只用7天时间,兰考县五农好食品公司总经理李俊立就通过向县扶贫办申请从银行拿到了80万元贷款。尽管要捐8万元用作扶贫基金,但他仍很高兴,他对采访的记者说:“以前直接从银行贷款太难,灰色成本也很高。”这是兰考探索的“杠杆扶贫”模式。政府从扶贫专项资金中拿1000万元作为风险金存入银行,而银行则放大10倍额度贷款给企业。受贷企业由派驻贫困村的115个扶贫工作队推荐。企业将贷款额的10%作为扶贫资金,带动贫困户脱贫。而这一模式的首创者——中国证监会派驻兰考县的挂职副县长杨志海说,该模式核心是用行政信用、干部信用化解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而真正的“杠杆”是兰考的严实的干部作风。

    三、脱贫后的兰考,外出务工潮转变成返乡创业潮

    “别看我的厂子小,一天能为100台古琴提供琴弦,雇用的6名工人全是村里的贫困户。”徐二排是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的一位乐器制作师,也是回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10多年前开始跟着别人学做琴弦,做了几年后发现,这个行当前景好。”徐二排说,当时兰考的古琴生产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却没有一家企业生产琴弦,所有琴弦全靠外地进货。2010年,徐二排回到家乡,创办了兰考第一家琴弦厂。

    和徐二排一样,徐平卫也是这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今年39岁的徐平卫,也是堌阳镇徐场村的村民。10年前,他一直在上海的一家乐器厂打工。后来技术越学越好,他便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

    一开始,规模小,他也没有想过向政府申请贷款。这两年,徐平卫的厂子走向了正轨,也有了数十名工人。2015年开始,政府陆续给徐平卫提供了30万元无息贷款。利用这笔资金,徐平卫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目前,徐平卫的工厂一年制作古筝3000多台,年产值100多万元。

    “以前有产品也走不出这个村,现在都不够卖。”徐平卫说,除了无息贷款,政府修通了路,还对企业进行免费的电商培训,打开产品的销路和渠道,如今公司六成以上的产品都是通过电商销售。“从春节到现在都没有休息过,订单太多了。”2017年5月20日,面对新华社、大河报等一群记者的采访,徐平卫的汇报透着一股喜悦。

    像徐平卫这样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在兰考已成一种现象。作为人社部等10部委确定的“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兰考也是省人社厅确定的“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试点”。

    走进徐场村看到,几乎每一处院落里都“隐藏”着一个民族乐器加工厂。遍布徐场村的50余家乐器作坊吸收了村里大量的劳动力。民族乐器生产的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160余人,年产值达9500万元。

    为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兰考县政府在财政资金、税收、普惠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针对小微企业用款急、额度小、贷款周期不一、难以提供有效抵押物等实际问题,兰考县帮助企业申请低息或免息的“金融扶贫”贷款。

    “稳定的就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一个有力的抓手。”兰考县副县长王彦涛介绍说,近几年,兰考县在政策上求突破,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深入开展。

    “村里628口人,有一半都在当老板,本村的劳动力不够用,还吸引了周边300多个村民就业。”徐顺海说,现在徐场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琴,以前村里人均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3万多元。

    徐场村的乐器产业也对周边村产生辐射带动效应,现在很多村都在发展古琴产业。“我们在进一步扩大泡桐种植面积,已经建设一个以乐器生产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实现有序经营和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副县长王彦涛补充道。

    据了解,兰考县共有农村劳动力31.7万人,转移就业19.6万人,其中省外就业6.5万人,省内、县外4.5万人,县内8.6万人,人均月收入2800元左右。作为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兰考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上,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目前,兰考县农民工返乡创业6821人,创办实体6145个,创业带动就业6.5万人,外出务工潮正转变为返乡创业潮。

    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兰考县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县、乡、村三级创业服务体系。“如今,兰考县在产业布局上做到县、乡、村三级产业错位经营,全县上下呈现出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互补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兰考县领导李明俊说。

    在乡镇产业园方面,已形成了红庙镇门业产业园、南彰镇板材加工产业园、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园、东坝头乡木制品加工产业园、谷营镇香菇种植产业园、阎楼乡高效农业产业园等6个返乡创业特色产业园,共有创业者63人,带动378人就业,投资规模3100多万元。在村级产业发展层面,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堌阳镇徐场村(民族乐器专业村)、三义寨乡蔡楼村(养殖专业村)为代表的32个各具特色的创业专业村,共有创业者230人,带动3280人就业,总投资1.2亿元。

    未来三年,兰考县还将在政策上继续寻求突破,支持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兰考县政府已设立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规模为每年500万元。同时,在财政资金、税收、普惠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助力返乡创业经济实体上规模、上档次,带动更多群众稳定脱贫奔小康。

    四、兰考成为中国首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

    自从2014年5月,习近平离开兰考以后,兰考县成为中国财经类新闻报道的头条常驻名词。截止到2016年12月,已经有光大国际、恒大集团、格林美、富士康等近40家企业入驻兰考投资,投资规模超200亿。河南省内,雏鹰农牧、牧原股份两家上市公司在兰考县成立产业扶贫基金,总规模100亿;森源电气49亿承建兰考县光伏扶贫项目。

    2016年国庆节期间,笔者回到兰考县采访扶贫的项目。在南丈镇圈里村的一位杨姓五保户家里,院子里用钢架结构架好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已经搭建完毕,正等着专业验收机构来验收。村支书正在给贫困户的邻居们做工作,要将邻居家院子里的几棵树砍了。而贫困户家里建好的这座太阳能发电设备将和全县的发电设备合流,贫困户不但家里用电免费,也会得到每年5000元的电费分红。这是项目帮扶,给贫困户分一个可以每年挣钱的项目,让他们彻底脱贫,是兰考精准扶贫的一个项目。而投资这一项目的公司正是森源电气公司。

    201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同有关部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南省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这意味着,兰考正式成为我国首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

    那么,普惠金融究竟是什么?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表示,普惠金融就是针对弱势群体,提供可负担成本的金融服务。他继续解释:所谓“普”,就是指机会平等,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务。因此,小微企业、农民、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以往缺乏能力来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是普惠金融所关注的重点。而“惠”就是说,普惠金融不会像以往的金融服务那样,风险越高,利率越高。普惠金融不会设定很高的利率,而是衡量发展水平、发展程度确定一个可负担的成本。只有“惠”了,“普”才可以真正实现。

    徐诺金说,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放在兰考,给河南带来的,将不仅仅是“开天下之先”的名头。《方案》提出了10大任务、27条措施,将针对兰考农业基础设施创收、农民工转型、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重大问题,探索金融创新。其提供的经验,将在全国进行推广。徐诺金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兰考是中央高层非常关心的地方,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获批,其意义可能不亚于当年邓小平在南方画的一个圈。

    五、焦裕禄纪念馆的午餐

    2016年11月初,笔者和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的馆长陈百行约见。

    在焦裕禄的纪念碑那里,来自浙江温州的数十名乡镇党委书记正在举行献花圈的仪式。正是早晨8点多钟,广场上有奔跑的孩子。

    对于兰考本地的居民来说,焦裕禄陵园是县里的公园。到了晚上,跳广场舞的群众占据了陵园的各个小广场。

    我和百行兄见面忆旧,他和我是中学同届的同学。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兰考教书,然后一个机缘调至焦裕禄纪念馆。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不让我走,说是吃陵园的员工餐。我也想体验一下焦裕禄精神具体灌溉下的焦裕禄纪念馆员工们的午餐,便应下了。

    然而,午饭前,他因有紧急的公务被叫走了。我和他的同事一起去小餐厅里吃饭。馆长也好,员工也好,每一个人都是10元钱的标准。那天中午的菜是萝卜丝炒粉条,每个人两个馒头。两个馒头如果不够吃的话,还可以再取,菜也是。

    有员工给陈百行打好了菜,取了三个馒头放在他的饭盒上。说是打了电话,他晚一会儿回来吃。

    之所以特别写到这个细节,是因为,外面是兰考宏大而热烈的建筑场景。兰考县城近几年变化很大,西区的绿化,街道的修建,公园和人工湖的建设,都达到了现代化城市的水平。老百姓正在享受着焦裕禄带来的福利。

    而焦裕禄的子女们却并没有因此获得福利,他们先后离开了兰考。还有一个,因为焦裕禄的先人后己、勤俭节约的精神,在焦裕禄纪念馆工作的我的同学陈百行,即使是县委书记给他特权,他也不敢在焦裕禄纪念馆这样一个地方大吃大喝。

    2016年12月20日,兰考县政府向河南省政府递交了申请书,申请脱贫摘帽。2016年12月28日至2017年1月1日,河南省组织由专家组成的两个核查小组分赴兰考和滑县,走村入户,开始为期5天的脱贫摘帽省级核查,以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退出贫困县标准符合国家要求,顺利完成脱贫摘帽。

    当年焦裕禄为了拯治兰考的灾害和贫穷,累死在了兰考。在他去世53年的时候,兰考终于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不但要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根据兰考的战略部署,兰考将来可能会成为县域经济中富裕的城市之一。而所有这些福利,并不是因为兰考县的资源丰富,而是因为他——焦裕禄——的恩泽。

    兰考的人民都念焦裕禄的好。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的焦桐公园里,有一个叫魏宪民的老人,每天一上班就拿着扫帚去看护这棵泡桐树。他退休了,没事做。这棵树是焦裕禄亲手植下的。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两年,留下过一张照片就是和这棵树的合影。所以,这棵树的所在地成了老百姓纪念焦裕禄常来的地方。

    也有外地人慕名来看这棵树,这个时候,魏宪民就会热情给他讲解,他年轻的时候跟着焦裕禄干活的事情。

    老百姓怀念他,是因为他为老百姓做了事。这是最朴素不过的道理了。老百姓认为:国家现在给兰考这么多补助,这么多的优惠政策,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所以老百姓就说,焦裕禄即使去世了,还仍然为兰考人民谋着福利。县城的公园每多一个,道路每加宽一次,老百姓都会说一句,感谢焦裕禄啊。

    这就是后焦裕禄时代的兰考。历任兰考县委书记都比其他县的书记的规格高一些;但是,到兰考当书记,除了政治上的荣誉感,也要接受别的县委书记没有的监督。谁让他们的前任有一个老书记叫焦裕禄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