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把坚定文化自信贯穿党的思想建设全过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流意识形态进一步巩固,主旋律更加响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也得到继承和发扬,全社会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可以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更加强烈,我们要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纯学理问题,而是一个事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前途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大问题。”[100]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必然要求把文化自信纳入思想建设的布局之中。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我们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先进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富有革命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革命文化,成为党顺利完成各个时期艰巨任务的重要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充分挖掘并坚守我们的文化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出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101]

    (一)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102]“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03]。“三个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经验总结,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进步和伟大成就,是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当前国情的深刻把握、对中华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群众福祉的责任担当。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开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过五年多的实践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行,把“三个自信”转化为实际行动。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推进,中央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扩展了对“三个自信”的认识。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7日,他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贵州代表团,在与代表一起审议时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5月17日,他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再次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4]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又加以阐释,“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05]。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从“三个自信”的提出,到发展和丰富为“四个自信”,显示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自信的构成、地位和价值进行评析,“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06]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也可以为当前思想文化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延续下去,我们只有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弘扬和繁荣中国文化,才能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以说,“四个自信”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国家自信、民族自信、政党自信基础上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和谋划,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党在思想和理论建设领域的新判断和新认识,这一论述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干劲。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

    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52万亿增长到80万亿,稳居世界第二。思想文化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107]。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的实践也一再证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将会贫乏,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可能有进步。如果我们在经济壮大的同时,缺失文化自信,我们的民族精神也将失去活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不但要有坚定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更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他多次强调文化同国家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源源不绝的精神食粮和前行动力。民族复兴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互相促进的结果,没有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累积,没有优良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曾经以灿烂的文明雄踞世界东方,近代以来,随着晚清政府的没落和无能,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侵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一度被视为中国落后的根源,我们的文化自信逐渐丧失掉了。今天,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文化的自信也变得更加重要,建立在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基础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扩大,中国文化也将走向世界,我们的文化成果、价值理念都会深入人心,广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认可。

    中国共产党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价值追求和文化魅力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其所建构和追求的理想是对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守和承诺,也是对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务实推进。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是在新中国60多年的探索,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民族自强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建构起来的,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文化守望。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不同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还是文化的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引领力直接决定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和坚实支撑。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聚共识的磅礴伟力。同时,文化自信也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坚实支撑。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在面对西方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扩张的形势下,中国需要以文化自信为前提,引导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展现具有主体性的自身文化形态和价值理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会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也必然为我们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文化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也愈加凸显。

    (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科学地论证了文化产生的原因,说明了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揭示了人类在什么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性质的文化的历史规律,并且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文化功能在于造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的理解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他们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来考察文化,揭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具有不同性质和特征的文化。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通向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108]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文化发展的轨迹,科学地分析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到根本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9]当代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部署并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这些都深刻反映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发展思路的转变与经济层面的进步相互作用,共同编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画卷,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巨大进步的现实反映。从内容上看,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传承,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从理论层面看,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拓展和发挥。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深层次归依还是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用深沉的文化情怀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革命、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满怀信心地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自信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将失去深厚的土壤,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选择和创造性发展,才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得以挖掘和发扬,形成文化信仰的磅礴力量,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当前,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勇气推进理论创新,厚积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为新的伟大实践提供指导。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与文化的时代创新,形成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使理论、制度与实践在新时代中助力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的发展,为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胜利提供精神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提出的文化自信理论以绚丽的成绩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性,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内容。

    (四)增强“中国精神”的世界影响力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而且是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蕴含在具有博大智慧、宽宏气度、多彩神韵的中华文化之中,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当前中国文化不断发挥影响并走出国门,文化自信也彰显出“中国精神”的风采和力量,中国文化愈发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面向全世界寻求发展与合作。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取得累累硕果,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下,外来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进入将更加强劲,包含“西方模式”“西方价值”的文化也不断进入国内,对中国文化自信带来挑战和压力,这需要我们在新时代中更好地坚守我们的文化防线,以更精致的文化产品表现我们的价值和理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反映到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中。

    “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之中、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是在中国快速崛起过程中所迸发出来,具有很强民族集聚、社会动员作用和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吃苦、任劳任怨、善良平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是中国跨越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是对“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坚守,“中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不断弘扬光大。如果说“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的话,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中国魂的守护者,缺乏文化自信就谈不上弘扬那种让中国人自强不息、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当前,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肩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和使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沿着“中国道路”砥砺前行,汇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凝聚力。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髓,这一文化精髓都是本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本民族独有的标识,也是民族生存繁衍的根与魂。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而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如既往地进行,中国的文化也开始走出去,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长达五千多年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之林的瑰宝。习近平也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10]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国的精神和中国人的风貌,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大对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互鉴之中展示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应该说,文化繁荣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精神支柱,这个支柱越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越稳健。我们以实际行动构筑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也展示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我们深信,中华民族基于文化自信的智慧伟力必然会在新时代中借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在世界范围内释放,为破解人类共同发展的一些难题提供有效的答案,中国的文化思维和文化成果将会闪烁出“中国智慧”的光芒。

    二、文化自信底气十足

    文化自信需要有底气,文化底气越足,我们对文化自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就越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所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既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又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客观现实。

    (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所在,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和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如团结统一的家国意识、仁德兼备的心性境界、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舍生取义的义利观念、自强不息的拼搏意志、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是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现实的生动反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活力,是维系我们民族血脉的重要纽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1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永世屹立、锐意前进的后盾,也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基石,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骨气和底气。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注重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在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诸多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思想,安民富民、惠民利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启迪,为我们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对文化的自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传承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仁爱、民本、守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除了这些内核思想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处世原则,“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的高尚情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无不体现了我们对是非曲直、美丑善恶的道德评判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华文明还具有的独特而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内容,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传承,至今仍具有深刻影响。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112]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作品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个性和魅力,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当前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把中华文化的魅力延续下来,把中国文化的根脉留住,用创新的成果滋润涵养博大精神的中华文明。

    (二)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源泉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那么革命文化就是文化自信之“本”,我们的文化自信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才是文化自信的最重要支点。近代以来,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改变中国落后被挨打的现实,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才找到一条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正确道路,不惧艰险、披荆斩棘,以崇高的使命、大无畏的勇气以及巨大的牺牲铸就了革命精神,这种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可以说,当前中国文化是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的特有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坚定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厚重深沉的革命内涵。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革命胜利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选择,革命的理想信念和文化内容是我们取得各个阶段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撑,为中国人民提供勇往直前的动力支撑,激励着我们对理想和目标的不懈坚持和追求。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从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从雷锋精神到焦裕禄精神,再到抗洪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都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是新时期的精神旗帜和文化精髓。坚持文化自信必然要求坚持革命精神的自信,永续我们党的革命精神。

    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2013年7月,他在西柏坡调研时就讲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毛泽东在西柏坡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如何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非常深远。他要求全党同志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都不能丢掉。”[113]

    我们的文化自信除了来自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外,还来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源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最主要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结晶,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14]我们要积极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增强文化创造活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有极大提高,正是我们不断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方向,我们愈发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三)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实践支撑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给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和文化人不断创作出优秀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书写多彩中国、进步中国、团结中国的美好画卷,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朝气蓬勃的未来,增添了人民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着眼于建设文化强国,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政策和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的环境,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和明显进步。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和践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稳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文化改革成绩斐然,为稳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一批优秀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我们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力度,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持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和行动,营造了全民参与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良好环境,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核心价值观意识。目前,凝结着全社会广泛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步深入人心,在社会生活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文化民生短板逐步补齐,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基本保障。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大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明确了政策导向,优化了产业环境,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也明显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年增大。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密切相关,正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建设呈现新面貌新气象,文化整体实力和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明显提高。

    三、在增强共产党员文化自信中加强思想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革命文化为根基,用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神激励全体党员奋发向上,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努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115]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以文化自信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一)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时代条件和当时人们认识水平局限的制约和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继承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不断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特点和时代要求进行取舍,不能一股脑儿全都拿到今天来照搬照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16]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且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我们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我们也必须面对客观环境的变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117]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简单否定,也不照搬照抄,要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局相协调。我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牢固树立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认同中华文明的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信念。要加大整理、开发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力度,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普及推广和传承保护,使之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播载体,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道路”、体现“中国价值”,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要深挖中国文化的深度,为发展好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输送不竭的资源。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发展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加大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转化力度,自觉加快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解读和研究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为文化自信增添力量。

    (二)在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优秀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弘扬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各个阶段的胜利,就在于有着坚韧执着的奋斗目标,有着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尚情怀,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甘于奉献,舍生取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文化体现,正是因为革命文化所迸发出的力量,鼓舞党带领人民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向前的保证。我们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就要通过对中国革命历史、优秀代表人物的精神和人格力量等资源的发掘,阐释并宣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艰辛历程的价值认同。

    中国共产党有着良好的红色基因,我们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文化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把坚定理想信念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当前,我们传承革命文化,搭建好传承红色基因的平台,巩固革命文化宣传,把红色基因渗入党员干部的血液,使革命文化浸入党员干部的心扉,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政党自信。“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长期奋斗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党,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善于与时俱进的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时代条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118]

    文化之火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更有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当前,我们的革命文化正在充分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繁荣发展,支撑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我们的革命文化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指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担当新使命,必须传承发展党的优秀文化,以创新发展党的优秀文化为契机,投身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传承无止境,创新更是无止境,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应将革命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将之融入党的思想建设之中,坚持在文化的扬弃中树立对党的优秀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坚定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做到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遵道厚德、自强自立、诚信敬业、天下为公等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党的优秀文化引领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要汲取世界其他政党先进的治党理念,加强融合创新,不断提高党的优秀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三)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9]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强大的重要性。我们已经具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但是我们的文化还不够强,只有把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植根于国家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才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大基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指引,有主旋律和正能量的鼓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步伐不断加快。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建设步入新阶段,我们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方面与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仍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建设文化强国,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产品,最根本的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坚持并完善党领导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巩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统筹推进文化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的协调发展,补齐文化建设短板,提高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力,增强党对舆论引导的有效性。要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话语体系建设,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强化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积极拥抱“互联网+”“文化+”发展态势,培育新型文化产业形态,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引擎作用,不断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繁荣文艺创作,推出一大批讴歌党和祖国、讴歌人民和英雄的作品。文化的作用是引导人、激励人。我们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需要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顽强的意志、更加不懈的努力。要通过文化强国建设,增强中华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展现出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在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政治文化既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存在于政党组织和政党活动之中。政党的指导思想、路线纲领、奋斗目标、制度规范、价值观念、作风习惯等都是政党政治文化的表现,党内政治文化渗透于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党建格局中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都蕴含着党内政治文化因素,受到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在从事党内活动、履行党员义务和权利时,都受到一定政治文化观念支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思想和文化风格。

    中国共产党经过9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包含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内的思想体系,它直接反映党的革命属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表现出的思想引领和氛围感染深刻影响到党的各级的组织和全体党员。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仅要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而且要从更深层次方面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先进、健康、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既表现和反映党的整体,也存在和表现在每一个个体即共产党员身上。我们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首先要从党的整体政治文化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党的奋斗目标、路线纲领贯彻落实好,在党的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组织行为上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和领导干部个体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者,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感染者,党员个体对党的认识、认同和态度,直接反映了党员内心深处的政治立场、政治倾向、政治信念,影响和制约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和政治规范。由于时代变化,党员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思想教育的灌输虽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党内政治文化更能发挥出“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发挥文化的特有感染力,通过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来熏陶党员、塑造党员、凝聚党心。

    如果说文化是对信仰的虔诚,那么自信就是植根于灵魂的坚守。共产党员要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这是我们在发展健康党内政治文化之中所要做到的首要事情。无论是革命时期的党内叛徒,还是新时期违反“四风”的干部、各种贪污腐化分子,其违纪违法的根本原因是丧失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动摇了对党的宗旨的笃信、背叛了党的革命精神。当前,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形势依然严峻,党员干部受到的干扰和诱惑较多,党内政治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党内外各种不良现象侵蚀到党员的正确认知,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和新考验下,能否坚定对党的政治文化认同,直接决定一个党员的合格与否。为此,我们广大党员要带头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自觉远离各自宗教迷信思想,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党章党纪党规作为行为规范的重要遵循,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坚守作风底线,弛而不息反“四风”,要带头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厚植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土壤,加强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熏陶,党员干部要自觉同党内各种不良倾向和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主动抵制错误言论,积极发挥党员的民主监督作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新发展党内政治文化,不断提升党内政治文化的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彰显红色自信、文化自信和政党自信。

    创新案例

    树立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湖南师范大学外语学科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人文素养偏低、知识面窄、跨文化能力弱,一直是国内外语类研究生培养中的短板。自2012年以来,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从培养顺应“大国外交”、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合格人才的目标出发,就研究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从三个层面展开设计,并在实践中进行多方面的切磋琢磨。

    在顶层设计上,凸显外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全培养过程,并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以提升外语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鉴别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围绕加强中外优秀文化教学这一要点设计课程体系,保证文化教学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升跨文化能力。同时分阶段施教,在硕士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术视野及研究能力;博士阶段则着力引导其开展特定文化现象及文化传播过程的创新性研究。在实践设计上,以灵活多元的形式,开展多层次实践。充分利用“麓山外国语言与文化论坛”等校内实践平台,隆平高科、湖南省外事办等校外实践基地,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等跨国交流机会,引导研究生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锤炼跨文化能力,将“文化自信”贯彻到专业活动和中外交流之中。

    经过多年实践,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不断积累经验,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台、两度、三型、三化、四驱”。“一台”,就是以文化为核心搭台,充分利用中外交流活动中的各项资源,优化各类交流平台,创设“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实践途径,为研究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铺砖砌路。“两度”,即围绕中外优秀文化设立专门课程、学术讲座和交流项目,重视对比研究和交流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研究生对中外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水平,避免浮泛褊狭。“三型”,即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实现通识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三型”合一,保证学生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外语专业与相关专业知识,并具备创新能力,进而成长为永不落伍的高级实用人才。“三化”,即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既要引导研究生专注于专业性强的实践与研究活动,深化专业水平;又要注意区分硕士生与博士生、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避免同质化;同时,在完成基础教学之后,开展贴合国家或地方实际的特色化教学和实践,避免宽泛化带来的脱离具体实际的弊端。“四驱”,即教学、实践、交流、科研的“四驱”联动。以“通识教育”驱动研究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以实践活动驱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以跨国交流和联合培养驱动深度理解和广泛习得,以专门研究驱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智库建设。

    可以说,在多方面多维度的努力之下,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文化自信的外语类研究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已经趋于成熟。

    (光明融媒记者禹爱华 通讯员蔡颂)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年4月21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