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应当从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提升党员人格等方面入手。

    一、修好共产党人“心学”,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性修养的第一课,也是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的首要任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根和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堤坝和防线,坚定理想信念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其理想追求,理想奋斗目标是一个政党的安身立命之本。凡是有坚定理想信念追求的政党必定能凝聚党心人心,赢得民众,赢得尊重。反之,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就注定是一盘散沙,其生命力也注定不会长久。

    共产主义不仅是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远大目标,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共产主义成为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并从未放弃。陈独秀、李大钊等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引导众多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克服艰难险阻凝聚在一起,缔造了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是党壮大的保障。在党发展的各个时期,理想信念激励着共产党人艰苦斗争,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不断取得胜利,党员队伍也由最初的50多人壮大到现在的8900多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理想信念是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理想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在党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共产主义理想将始终是我们的总目标,引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134]。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定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90多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其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灵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是因为其坚定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稼先等两弹元勋和谷文昌、焦裕禄、甘祖昌、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全心为民,都是因为其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根,是共产党人的本。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古人说:“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135]。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决定人生方向。理想决定方向,信念产生力量。从对人的影响看,首要的是决定人的努力方向。党员干部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追求目标,执着进取、持之以恒,方能日有寸功、日有寸进。理想信念成就人生价值。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事业追求,体现不同的人生价值。人的追求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只谋自己的利益,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较低境界;二是谋部分人的利益,为他人活着,这是较高境界;三是谋所有人的利益,寻求人类解放之道,这是最高境界。共产党人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以为全人类谋取幸福为远大目标,正因为有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才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决心,而共产党人只有在实现以上目标追求中其自身人生价值才得以体现。理想信念影响人生幸福。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收获什么样的幸福。人的幸福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纯粹的自我认同;二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认同;三是社会和更多人们的认同。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在获得最广大人民认同的同时,也得到自我认同,收获人生幸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样,我们的事业是永久的,高尚的人们将为我们的事业洒下热泪。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奋斗的动力之源。理想信念是思想力,体现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一是目标激发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现实的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广大党员对党的奋斗目标有清醒认识,从而能自发产生动力、奋力追求。二是价值追求动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等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树立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驱动每一个党员把个人的活动置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并为实现党的理想、实现党和人民的利益付诸实际行动。三是意志增强动力。共产党人是有“红色基因”和理想信念的特殊群体,理想驱动意念,意念催发意志,共产党人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具备超乎常人的强大的精神意志。我们党之所以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常人看来不可能的奇迹,就是因为理想信念坚定,在敌人和困难面前展现出强大的意志力量。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烈士忍常人所不能忍;和平建设时期,坚定的共产党人吃常人不能吃的苦,都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指引所产生的强大意志力,是一般人所难以体会的,却是真实的具象的。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是吃苦,忍受敌人的酷刑甚至残酷的刑罚是吃苦,共产党人扎根基层也是吃苦。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所铸就的强大的意志力的具体表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人们都说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其实这个“特殊材料”不是别的,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思想之堤

    理想信念越崇高,自我要求越严格。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根源在于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思想之堤随之崩塌。从理想信念坚定性的角度看,可把党员分为三类:一是“软骨症”人,随波逐流,见风使舵,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思想上缺乏定力。二是投机分子,完全以个人为中心,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做,思想上容易病变。三是有真正理想信念的人,因认同党而聚集在党的旗帜下,把自己完全交给党的人,可以为党牺牲一切,思想上最为坚定。党员干部不能做第一类人,要警惕第二类人,做好第三类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一些人那里,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精神空虚,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有的信念动摇,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在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

    从这些年查处的腐败分子来看,其违法违纪大多都是由于丧失了理想信念。有的带头攻击党的领导人,有的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有的公开求神拜佛,搞所谓“圣水灌顶”,还有的完全丧失了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例如,周永康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非法利益,直接或通过家人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帮助亲属、情妇、朋友从事经营活动获取巨额利益,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本人及亲属收受他人大量财物;与多名女性通奸并进行权色、钱色交易。周永康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极大损害党的形象,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极其恶劣。令计划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利益,本人或通过家人收受巨额贿赂;违纪违法获取党和国家大量核心机密;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本人及其妻收受他人钱物,为其妻经营活动谋取利益;与多名女性通奸,进行权色交易;对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力敛财牟利负有重要责任。令计划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极大损害党的形象,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这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背离党和人民的不归路,其根本原因在于完全背离了党的理想和信念。

    还有一些腐败分子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专注于迷信,沉溺于所谓风水、玄学等,闹出很多笑话。例如,山东省农业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单增德一心想着依靠“大师”指点升官发财,结果被一伙骗子骗得团团转。单增德非常迷信,经“高人”指点,他把自己的办公室布置成“靠山向阳”的模式:把办公桌放在办公室入口旁,正对着窗户,自己出入虽然不方便,但办公室正好对着窗外阳光,美其名曰“向阳”;然后再在座位背后的墙上挂上一幅山水画,又所谓“靠山”,满脑子升官发财。一伙骗子正是抓住他既迷信又贪婪的特点,骗走180万元人民币。2008年夏天,单增德的情妇谢某某前往泰山烧香,“巧遇”一位“大师”。经“大师”指点,得知北京有个叫“张新政”的人,能帮单增德当上莱芜市长。谢某某信以为真,把“大师”的话告诉了单增德。彼时,单增德任莱芜市常务副市长,正想着要更进一步。“张新政”肯定地告诉他:给一笔钱,具体怎么办不用管,三个月内肯定让你升官!单增德居然信了,对“张新政”有求必应,结果不仅未能如愿当上市长,还被骗走180万元。

    这些人大搞迷信活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信念。这些人嘴上说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在行动中却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坚持科学无神论,这是关乎党员干部世界观的根本问题,也是党章精神的“原教旨”。我们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建立的政党,唯物主义是我们的基本原则。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和唯物主义立场,就决定了我们与迷信思想是水火不容的。否认物质第一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寄希望于鬼神庇佑自己,无疑在内心深处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还强调实践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汲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而非来源于烧香乞灵、求神拜佛、迷信“大师”那一套。党员干部在世界观问题上不坚定并非小事,它将直接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的错位。一些党员干部,背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沉迷于封建迷信的花言巧语,价值观混乱,六神无主,自欺欺人,毁的是思想,乱的是心性,最终消弭了党性,与党章精神背道而驰。

    关于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应当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心,相反,应当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念和信仰。

    其次,这些人还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心。共产主义是人类前途。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细心审视,迷信思想往往要么主张末世论,要么主张轮回说,否认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搞迷信活动的腐败分子,从思想深处抛弃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视远大理想遥不可及,把个人享受、“官运亨通”视为终极目标。共产党的干部不信共产主义而信鬼神,必然带来两大观念上的“错乱”。一是价值观错乱,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畏途、视为人民服务为难事,庸政、懒政大行其道,党性丧失、纪律突破、作风败坏,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样子。二是权力观错乱,不再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再爱岗敬业、奉献群众,而是用公权力为迷信活动开方便之门、为个人腰包招财进宝。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

    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就立即冲上去,这样的检验很直接。和平建设时期,生死考验有,但毕竟不多。当然也不是不能检验。那就主要看干部能否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这样的检验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然而,近些年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台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台下丧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信心。有的公开宣传西方新自由主义,有的迷恋国外的月亮,宣称什么西方制度好,有的人在中国心在洋,搞举家移民,搞“裸官”。2014年,“裸官”成为被重点整治和清理的对象。全国多地开展了对“裸官”清理的行动,在中央的两轮巡视中,清理“裸官”也是重点。广东在清理工作中发现“裸官”2190名,866名拒绝接回家人的“裸官”被调岗。还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混日子,没信心,得过且过,消极应付,这其实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的表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理想信念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要看这一条。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保证政治正确和政治坚定;要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三)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正所谓“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136]。党员干部应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研读经典理论著作。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员干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

    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首先,通过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党员干部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其次,加强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理解。党员干部应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局势,思考我们党的发展方向。最后,不断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研究深度,同时还要继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还要坚持学做结合。通过学,实现思想上的改造;通过做,达到行动上的纠偏。

    一要“真信”。对党员干部来说,组织上入党不难,但思想上入党不易。要做到三点:一是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学习党章作为基本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不断领悟参透,深化对理想信念的认识。二是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澄清模糊认识,剔除错误认识,纠正认识偏差,做到与党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三是持续用理想信念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二要“实做”。理想信念不能只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要做到三点:一是把工作放在全局中去审视和谋划,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分清轻重缓急、有力有序推进,掌握工作主动权。二是做到敢于攻坚、迎难而上,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三是搞好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根据实际谋实策、出实招。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抓落实,把本职工作做到位。

    三要“严守”。党员干部要端正心态、摆正位置,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做到自省自警、谨言慎行。要把制度红线作为拒腐防线,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做到该有的环节一个都不少,该守的规矩一条都不破,用“铁规矩”打破“潜规则”。要划清公私界限,摒弃私心杂念,主动接受来自上级与下级、党内与党外、组织与群众的监督,做到不因私利抛公义、不因私谊废公事。

    二、修好共产党人“心学”,必须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

    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党的执政之基的内在要求。共产党人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长城”,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引路之灯、自信之源。

    (一)共产党人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抵御各种外来风险的“思想长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深刻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之中,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导致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化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分化和不平衡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使得集体主义、理想主义、道德主义等主流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个人主义、实利思想、拜金主义等观念迅速萌生,整个社会的世俗化、功利化、个性化、自由化倾向明显增强,价值观领域的多元冲突日益鲜明。党员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拜金,功利主义与庸俗文化都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造成了冲击。因而,一部分共产党员在面对多元价值的选择和不同价值观的交流交锋之时,就有可能陷入信仰的虚化、价值的迷茫。

    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价值迷茫。面对市场经济、世俗社会的考验和挑战,面对价值观领域众声喧哗、竞争交锋的复杂局面,重申共产党人价值观,铸牢抵御各种风险的“思想长城”,是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必然选择。正所谓“打铁必须自身硬”,共产党人要时刻警醒自己,通过不断的道德修养、自我净化,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把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作为终身追求,不管走多久都不忘记共产党人为什么出发,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管遇到什么挑战都要勇于做“时代的劲草、真金”,筑起抵御各种外来思想风险的“思想长城”。

    (二)共产党人价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党章开篇明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的价值观,是衡量一个政党先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对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守,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始终站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上,始终为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而获得了领导国家和社会的执政资格。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源自于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但是,曾经的胜利、历史的选择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问题。执政党的合法性,是以其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执政能力为标志的。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资格是源自于人民的选择,能否长期执政还是取决于人心向背,关键在于“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归根结底,执政党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认同。“代表人民、服务人民”的共产党人价值观,是赢得民心继续获得执政合法性的执政基础。

    (三)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2017年3月印发的《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等共产党人价值观。

    一是忠。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强调要忠于党、忠于人民。

    一方面,忠诚是无数共产党人用信仰和理想、生命和鲜血淬炼的核心价值,成为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入党誓词中明确指出:永不叛党!这既是一个党员的入门基本功,也是一个党员终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入党时一腔热血,可一遇到艰难险阻就背叛革命、背叛事业、背叛党。有的人奋斗了一辈子,可是到最后甚至临死前,晚节不保。可见忠诚不是随随便便说说而已的。在各个历史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信仰而牺牲,为使命而奉献,为忠于党和人民而履职尽责、鞠躬尽瘁。而那些落马的腐败分子,归根到底就在于摈弃了忠诚这一核心价值,以致腐化变质。

    另一方面,忠诚具有纯粹的、具体的、无条件的特性,具有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实际行动的坚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对忠诚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在对党忠诚问题上,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纯粹。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要求县委书记首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强调“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要求全党同志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这些要求,尽管是对不同群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的,却对“忠”这一核心价值的内涵进行了明确和拓深。

    二是公。公道、公正、公心,成为共产党员的价值信守和基本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对“公”这一核心价值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和明确要求,主要体现在: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这些论断和要求,充分彰显了“公”这一核心价值对共产党人的影响力、约束力。

    一方面,“公”体现在共产党人的价值信念上,就是一心为公、为民造福,践行党的宗旨。90多年来,共产党人秉持这样的信念与情怀,把人民的幸福始终放在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出“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有“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情怀,要“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凡此,皆彰显“公”这一核心价值的情怀与力量。

    另一方面,“公”体现在共产党人的价值准则上,就是公正办事、公道用人,恪守党性原则。毛泽东曾为自己定下“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谷文昌“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当他发现县委机关食堂炊事员给自己的小儿子多打了点菜,从此便禁止孩子到食堂买饭。中国共产党正是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标注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气质,无数共产党人正是以公心、公正、公道筑就了一个个丰碑。

    三是清。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清正、清廉是信念,更是守则。“清”这一价值,融合了共产党人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精神文脉,清正廉洁的思想境界与价值操守,融合了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的治政施政要求。

    一方面,“清”体现为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崇高情怀。194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延安的见闻,改变了他的看法:“我曾亲眼见到总司令朱德自己装了饭,和勤务兵一起狼吞虎咽,吃了个饱。”在重庆,蒋介石请他吃了一顿800大洋的盛宴。在延安,毛泽东则用亲手栽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宴请他。他当时就感慨:“得天下者,共产党也,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今天,我们已经告别那种极度贫困的年代,但艰苦奋斗、节俭持家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凡此,皆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清”的红色基因。另一方面,“清”体现为清正、清廉、清明的政治操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从严从细管党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作风建设这个环节突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全面强化党内监督,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使一大批违规违纪问题得到纠正,一大批“老虎”“苍蝇”受到惩处,党内清风正气不断上升,歪风邪气受到极大遏制,党心民心受到极大振奋,从根本上讲都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清”这一核心价值的深刻坚守,集中体现了对清正、清廉、清明价值准则的全面校正。

    四是实。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实事求是”深刻的内涵。

    一方面,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在革命岁月,我们党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在建设年代,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探索走自己的路。在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实”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方向、价值导向、工作取向。体现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就是以“实”为信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以实事求是为灵魂和精髓;体现在政治伦理准则上,就是求真务实、崇尚实干,恪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念,坚守“三严三实”准则,从严上要求、在实处着力,注重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体现在行动取向上,就是重实际、求实效、鼓实劲、出实招,注重兢兢业业勤政实干、脚踏实地勇于担当。

    五是明。中国共产党人以洞明世界大势、洞明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洞明自身建设而立身,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前行,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其成为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实现“内圣外王”的关键路径。

    “明”体现在修养之道上,是一种党性锤炼。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明”的核心价值内化为共产党人的自我约束、自我修养,主要表现为: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自知之明、兼听而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杜绝刚愎自用;勇于自我革命,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致力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明”体现在治理之道上,是一种进取精神。首先是时刻对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予以深刻洞察而葆有的那么一种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人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而是既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富有强烈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等忧患意识。1949年,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深刻指出:“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使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永不自满,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其次是时刻对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面临的风险挑战予以清醒认识而葆有的那么一种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在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强调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重视基层探索实践,始终注重加强学习,不断为中国这艘巨轮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这种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使我们党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保持着旺盛的改革创新精气神。

    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实践中坚持和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从而对全社会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党员干部以真诚而坚定的价值担当引领社会风气,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有效方式。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王进喜、焦裕禄,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孔繁森、谷文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价值追求,他们身体力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感动和教育了无数人,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使得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全体成员崇敬和追求的价值观念。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思想长城”,不但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也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三、修好共产党人“心学”,提升党员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

    党性修养的核心在于人格提升,修好共产党人“心学”,应当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人格和政治人格。

    (一)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

    党员道德人格,是党员在践行道德修养时体现出的基本人格要求,即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形象,体现的是党员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或称社会形象,这种形象无论其是党员与否,都会体现出来,是社会对其认可与否的重要尺度,也就是说一个党员的道德人格的高下决定社会对其认可程度的高低。道德人格也是人性高下的基础。

    党员政治人格,是党员在组织内活动中或在政治性社会活动中体现出的党性要求,表征党员的政治形象和基本的政治素养和修炼等,或称党员形象。政治人格的高下决定其政治形象的高下。某种程度上决定党性的高下。

    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员的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关系反映了人性与党性的关系,反映了做人与做党员的关系,体现出人品与党品、人格与党格的区分和不同的价值取向。

    党员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相对分离的一面。既有趋向一致的一面,也有价值乖离的一面。但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处理得好,两者的关系不仅相互交融而且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人性与党性的分离,党员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乖张。

    能否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取决于党员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有真诚的为民情怀,是否有坚如磐石的坚定意志,等等。

    从党员修养的角度来看,党要求一个党员既要有政治担当,也要有道德品行,要加强道德修养,这其实就是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双重要求,或两重人格的塑造。因此,处理好党员的这两个人格的关系不仅是党自身主张和要求的需要,更是共产党员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

    从公众的视角来看,公众审视一个党员,不一定注重其政治主张,而更注重其道德品行与是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为此,党员既要满足其在公众面前的良好形象,也要满足党员在党内自身的要求。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看,党员的道德人格更有一种文化担当情怀或文化历史意蕴。中国传统文化既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也注重把个人道德修养推己及人,个人道德修养成为儒家理想实现的基础和原点。因此,党员不能把自己独立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外。同时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一种政治理想,儒家政治理想与道德人格的塑造实则紧紧连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137]。这是党内思想教育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行为要求。提升党员意识和党的意识,尤其是党内党外的身份意识,要求共产党员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员与党、个体与组织、民主与集中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但要服从党和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拥护党的事业发展,始终保持对组织的绝对忠诚,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夙夜奉公,更要善于敢于对危害党群关系,损害人民利益等不良现象和社会风气亮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138]为此,首先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敢于善于勇于向政治不坚定、阳奉阴违等不良党员干部和现象亮剑。其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内团结,敢于善于勇于向一言堂、独断专行、官僚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言行亮剑,维护党内团结,汇聚党的力量。其三是坚持正面正派正气,始终把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敢于善于勇于向社会歪风邪气、错误言行、贪污腐败等现象亮剑,做到“三严三实”,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奢侈浪费,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中央八项规定,永葆党的健康与活力。其四是要始终维护党的形象和自身党员形象,传播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过程中维护党的形象,在修身做人、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中维护党员形象。

    (二)提升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

    要注重发挥党员自身人格魅力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提升党员的人格。所谓人格魅力,是人的思想、信仰、形象、气质、品德、学识、能力等先天条件积淀和后天条件汇聚而成的对他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引导力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知名度、美誉度的有形的存在和无形的表达。充满“人格魅力”的党,可以凝聚人心、领导国家和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直至实现终极奋斗目标。充满“人格魅力”的党员言可以服人、行可以率人,进而在社会中对人民大众的思想教育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党员的人格魅力不是上级提拔出来的,不是父母生出来的,不是媒体包装出来的,而是在追求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优良作风、坚定信仰、渊博学识、高尚品格等被人民群众所接纳、所认可中形成的。党员的人格魅力提升的核心是提升党员的政治人格,是我们党有效开展服务群众的除行政权力、党纪法规等硬手段之外的软实力,更能使我们的服务群众工作静水流深,为群众所认可并真心跟党走,共赴中国梦。

    习近平早在《之江新语》中就曾指出,“人格魅力是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139]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在内政外交的工作中,展现了极强的“和善亲民、务实重干、博学睿智、沉稳坚毅”的人格魅力,不但推动了国家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也树立了中国的大国新形象,呈现了大国外交新风貌。要发挥党员自身人格魅力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党员首先要修德养正,要不断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明德惟馨,握瑾怀瑜,一身正气。培养高尚的情操,才会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在此基础之上,就会形成正能量的示范引导作用,就会使人见贤思齐,皆为修德养正之行,形成“德不孤,必有邻”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做人民的勤务员。党员的身份是人民给的,党员干部的权力更是人民赋予的,那么就要求党员要饮水思源、涌泉相报,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角色和工作基本指向,做到清正廉洁、以俭养廉、以俭养德,在提升党性水平同时提升道德品格和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通过务实、踏实的工作来赢得他人的认可、同事的认可尤其是人民群众的赞誉和大家的信任,如此以往,党员的人格魅力自然会流露在为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最后,人格魅力的形成和完善,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人格魅力才会绽放光芒,为人民群众所乐见,才能更好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140]“全党同志都要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贡献。”并明确指出“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141],否则会出现“政治立场”的危机,“政治人格”的扭曲。党员的政治人格是党员党性的根本属性,是党对党员的政治品性这一固有本性和特有属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142],提升党员的政治人格,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每个党员终生必修课,这个课题直接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关系党的成败兴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第一条就是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143]。这是当前对党员政治人格的新要求。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144],那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首先要定位明白,明白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人民公仆,而不是人民的“老板”和“主人”,明确自身定位,主动为人民服务,主动走在群众的前列,发挥公仆本色为民谋福利。其次,要政治明白,明白党执政、党员入党、党员干部从政是为了什么、为了谁,做到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任何情况下不迷失方向,为人民利益奋斗拼搏,真正赢得人民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人格的培育与完善。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国之大德。诸子百家也提出了很多个人道德人格培养的优秀思想。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145]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个人品德修养,不断完善道德人格。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46],为党员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为党员提升道德人格指明了方向。

    道德人格是经过长期的过程才形成的,一个个体从出生成长到最终进入社会都要经历道德教化、道德实践、道德人格形成的过程。道德教化就是家庭社会对个体的一种教化,而个体把这种教化形成的道德观念付诸社会生活加以印证,终将形成个性化主体化的道德观念,并用这种道德观念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实践活动,这就是道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主体个体化的过程,换言之,对大多数个体而言,在加入党组织之前,其道德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很难改变,而这种道德人格的高下将决定其政治活动中的一切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党员是否理想信念坚定,是不是忠诚于党,是不是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等,其实早在加入党组织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一个道德人格高尚的人,一旦选定加入党组织,他是不会做出背叛组织的行为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党的领袖尽管出身好(如向忠发)或理论知识水平高(如张国焘等),却背叛了组织,这不是由其理论水平或知识水平决定的,而是由道德人格决定的。因为这些人加入党组织本身就是随大流或带有个人的投机性质的,一旦形势不利,随时可能背叛组织。革命战争年代相对而言比较好检验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和平建设年代尤其是在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时期如何检验这种道德人格呢?这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有章可循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其实就是从道德人格的检验、修炼等方面给出了答案。例如,做人要实,怎样才是做人要实?实在,老实,实事求是,等等,都是实的要求。对党忠诚老实,不仅是一个政党对其成员的基本的原则纪律要求,也是一个人做人的起码的要求。所谓作奸犯科、耍小聪明等都是道德人格不健全或有缺陷的表现。这些行为虽是小恶,但如果遇上大是大非,终成大恶。所谓“不拘小节,终酿大祸”,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人格形成后虽然很难改变,但是如果党内政治生态比较好,也就是如果制度健全,各种纪律的权威高,这种道德人格的缺陷或不健全就不容易发挥其负面效应或作恶的机会比较小。而一旦党内政治生态比较差,道德人格不健全的人就会兴风作浪,搅乱乾坤。为此,从党建的角度而言,首要的是如何约束道德人格的缺陷,制约道德人格不健全的人少作恶,少干或者不干坏事。也就是形成一种不敢腐、不能腐的党内生态。但是尽管这些人不敢腐、不能腐,却没有消除其腐败的愿望,也就是其内心是想腐败的,只是由于环境不容许,所以不能腐、不敢腐。而一旦环境宽松了,其腐败不死之心又会作怪,兴风作浪。为此要达到其不想腐的目标,应健全其道德人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克服党员道德认知失范、道德价值扭曲、道德行为失规等负面倾向和问题,就要求党内思想教育把培育和提升党员的道德人格作为重中之重的基本工作来抓。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和道德红线,在守住政治底线、法律高压线的同时,不断通过自律和他律提升党员道德人格。正如习近平强调的,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47]培育道德人格就必须“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道德既是社会的外在要求,更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内在根本要求。加强道德人格建设首先就要加强道德自律,自我约束与管控自身的道德言行,严自律严修身是党员道德人格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党内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在于人类精神的自律。”[148]加强党员道德人格自律,就要在道德人格上自知、自觉、自重、自省、自警、自勉,慎言、慎独、慎行,时刻用共产党人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道德人格水平。其次要通过纪律法律等方式加强外律,形成自律外律双保险。通过外在客观的、强制的手段、方式来形成道德人格建设的外在约束机制、外部规范机制,从而弥补自律可能出现的主观能动性不强而可能出现的道德人格偏差。

    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讲共产党人的政治品德,忠诚党与人民。当前党内思想教育要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要在“三观”教育和明大德的基础上,引导广大党员树立和培养自身“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四位一体的道德人格体系,重点通过教育与管理来树立和培育党员领导干部从政用权的“勤俭节约、无私无畏、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忠诚积极、廉洁自律”的官员道德人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149],不断优化党员干部的道德人格。严守为官之道,恪守为官之德,不失德不败德,保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道德人格优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家风建设是当前我们党员干部不断提升道德人格水平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150]。这个论述的核心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德,这样才能在8小时以外家庭活动中培养良好家风,从而汇聚千万党员的千万家庭的良好家风,带动社会风气向好、带动政风向好、带动世风向好。

    创新案例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给青春加根“扁担” 在实践中锤炼党性

    自2008年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党委以“党员责任”为核心,创新党建品牌“学生党员责任制工程”,明确党员五大责任,细化实践十个责任示范岗,构建四个环节的党员履岗述责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生党员责任制工程”的基本目标

    增强党员责任,塑造责任品质,强化示范引领,助推成人成才。根据学生成长的实际,学院将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细化为政治责任意识、组织责任意识、自我责任意识、身边责任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以此促使广大学生党员明确自己的党员责任,认同自己的党员身份,提升党员意识和责任品质。

    “学生党员责任制工程”的基本思路

    在细化五大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成长的实际,在安全稳定、学风建设、实践创新、志愿服务等四条线设置了网络文明示范岗、校园安全稳定岗、学业先锋岗、投身实践岗、创新创业岗、就业服务岗等10个实践岗位,将责任再细化成青年学生党员可接触、可感知、可实践的生活化的行动规范;明确岗位行为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党员时刻牢记党员的身份,明确党员的责任,认领1个示范带头岗(安全稳定类或学风建设类)和1个实践服务岗(实践成才或志愿服务类),公开认岗承诺;通过有计划、有组织、长期地推进党员责任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党员在实践锻炼中自觉内化对责任的认知认同,真正提升党员的责任品质与作用发挥。

    “学生党员责任制工程”的基本步骤

    一是认岗诺责。每学期初,认领1个示范带头岗和1个实践服务岗,学生党员公开承诺,并在所属党支部、寝室、社区等范围内公布,接受监督。二是履岗践责。学生党员对照岗位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定期向支部汇报履行情况。支部结合各自特色和情况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党员责任制工程。三是督岗述责。党支部要及时跟踪和指导学生党员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开展党员谈心和召开民主生活会,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将学生党员实施责任制工程的情况与民主评议有机结合起来。四是评岗升级。学生党员需每学期对自己践行“党员责任制工程”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各党支部需在每学期末结合党员满意度测评、党员责任制工程参与情况和支部成员日常表现情况。

    “学生党员责任制工程”的实践平台

    一是搭建示范平台:发挥“头雁效应”。党员之家以“红色宣讲团”“红色先锋”论坛等为抓手,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二是搭建服务平台:集聚“红色效应”。学院推出“党员服务积分制”“一对一帮扶”活动等。三是搭建辐射平台:达成“辐射效应”。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支部主题风采展,文明寝室党员行,举办“我爱看新闻”“闻字知新”等党史党建知识竞赛,营造“讲责任、重实践、乐奉献”的党建氛围。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12月16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