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权势女人-不动声色,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功绩卓越的孝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清代

    清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统治阶级来自少数民族的满族,他们起初的皇后们也带有自卑的落后的强蛮的思想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汉化,变得越来越贤淑、温柔可人……

    名后小档案:

    孝庄(1613—1687年),蒙古族人,姓博尔济吉特,名本布泰(也可以翻译成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大草原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清太宗皇太极皇后。孝庄文皇后一辈子经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四位皇帝,恰是从乱到治的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她的名字和清朝初期的很多重大政治事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她一心一意地对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位皇帝进行辅佐,对于清朝宫廷内部矛盾与斗争的调和,清朝初期社会秩序的稳定,国家统一的促进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们尊称为“清代国母”。身为非同一般历史时期、非同一般政治地位之女性,孝庄文皇后既具雄才大略、挽狂澜于既倒的政治家气魄,又淡泊名利、仁慈护下、黜奢崇俭,殚精竭虑将子孙抚育成才。她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少年出嫁 但不受宠

    孝庄在十三岁之时,便已经是天仙一样美丽动人了。为了加强和后金在政治上的联盟,维护自己部落的好处,她的祖父莽古思决定将她嫁于皇太极。他对孝庄说:“皇太极你也知道,他是一位十分英武的将军,雄才大略,你可愿意?”

    孝庄温柔恬静,说:“谨遵爷爷之命!”

    于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十三岁的孝庄于二月初二日领着自己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来到后金的新都城辽阳。皇太极亲自到辽阳城外的北岗迎接,在北岗进行了隆重的大宴,以强烈的热情欢迎送亲的队伍。

    将至辽阳城的时候,老汗王努尔哈赤亲自带领着他的后妃、贝勒以及众位大臣们出城相迎。进城以后,又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仪式。

    自此以后孝庄就正式成为了三十四岁的皇太极的侧福晋。

    而早在万历四十二年,也就是十一年以前,孝庄的祖父莽古思便已经把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孝庄的姑母哲哲嫁于皇太极当了大福晋。天聪八年,她的姐姐海兰珠也嫁于了皇太极。亲姑和侄女两代三女同事一夫,这在整个中国历史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皇太极于崇德元年登基当了皇帝,然后完善了后妃的制度,设五宫,各为: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清宁宫中宫皇后是原大福晋哲哲;关雎宫宸妃是海兰珠,排在第二;第三位麟趾宫贵妃是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娜木钟,排在第三;衍庆宫淑妃是原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巴特马Ÿ璪,排在第四;而永福宫庄妃才是孝庄,排在第五。

    可见,孝庄在那时候是多么不引人注意。并且那时候皇太极年富力强,乾纲独断,庄妃也不可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孝庄下嫁之谜

    皇太极于1644年辞世,一场争夺帝位的斗争开始了。

    最具实力有可能当皇帝的有三个人:大阿哥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第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以及九阿哥福临。当中豪格与多尔衮为很具实力的亲王,拥有八旗部队里一半的支持者。不管他们两个哪一个登基,都会有一场惨烈的争斗。为了使江山稳定,这时候就需要拥立另一位能登基当皇帝的人。

    身为福临的生身母亲的孝庄觉得两红旗的旗主礼亲王代善的辈分与威望能够把握大局,就牢牢地拉住了代善,让两红旗的旗主能够拥戴福临。随后又把镶蓝旗也拉到自己一边。最后,也使得多尔衮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转而支持福临。

    小皇帝福临登基之后,多尔衮当了摄政王主持朝政。

    《清朝野史大观》如此记述:多尔衮还以顺治的名义向天下颁布诏书,说皇叔摄政王现在是单身,他的身份、地位和相貌,皆为国中第一人,太后非常愿意放弃自己的地位嫁给他。所以“太后下嫁”的说法从清朝初年便开始流传,清朝末年排满的时候此种说法更为严重。

    太后到底是否真的下嫁给了皇叔多尔衮,一直以来,历史学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此种说法根本就是荒唐;而有些历史学家则认为确有此事,因为这和满族传统并不相悖。满族人入关以前从奴隶制往封建制飞快过渡,然而依旧存在哥亡妻其嫂等风俗,并且孝庄一心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福临当皇帝,此为壮大自己政治势力的最好办法,所以“下嫁”还是合情合理的。至于下嫁的时候有什么样的规模,向天下颁发了诏书没有,此还需再做考证。有的比较有历史价值的历史书籍也明白地对于此事做了记述。清代的蒋良骐于《东华录》里记述,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来到皇宫内院”。若皇太后没有下嫁,若多尔衮没有用皇父的身份来对待顺治皇帝,如此,他进出内院如常,恐怕为皇室宗亲所不能容忍。并且,在多尔衮去世之后,朝廷又破例把他追尊为“诚敬义皇帝”。

    朝鲜《李朝实录》对于这件事也有记述。书里记着顺治六年二月,清朝曾经遣使臣去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李从看到国书里把多尔衮叫作皇父摄政王,就问使臣说:“贵国咨文里有皇父摄政王的称谓,那是何意?”

    使臣回说:“删去一个‘叔’字,是朝里的大喜事啊。这样一来皇父摄政王就与皇帝是一家人了。”

    《清圣祖实录》记载,孝庄文皇后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身染重疾,弥留之际,对圣祖康熙说道:“太宗文皇帝的梓宫,安放于那里已经很久了,不能由于我而去打扰太宗皇帝的安寝。我深爱你的父皇和你,难以忍心远离,因此在附近择一方墓地安葬便可以了。如此,我也觉得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清朝的皇族讲究帝与后合葬,很明显,孝庄文皇后是感觉下嫁给皇叔多尔衮,无颜再见太宗,于是便托词不想葬得过远,单独在附近安葬便可以了。虽然,孝庄文皇后最后说的话与理不合,然而身为孙子的康熙亲耳领受皇祖母的遗言,自然必须要遵守,于是便将孝庄皇后之灵柩停放在了东陵。直到雍正当皇帝的时候,方把灵柩移进东陵地宫安葬。

    南明弘光政权的兵部尚书张煌言在《建州宫词》里也记述了如此一个事实:

    上寿称为合卺樽,

    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

    大礼恭逢太后婚。

    此事在那个时候很可能是人人都知道的,不然,张煌言也不可能如此写作。四川师范学院的图书馆里还收藏着一部《皇父摄政起居注》的书,注文后边有刘文兴作的跋。跋言:

    清宣统初年,内阁库坦妃,家君刘启瑞当时是阁读,奉命检阅库藏,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于是,这件事便在整个朝野传开了。

    但是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明清史学大师孟森作《太后下嫁考实》,极力言说这件事根本是没有的。有些历史学者也认为张煌言的诗作实属文艺作品,可能是根据传闻而作,不可以作为太后下嫁的有力证据。而蒋氏《东华录》所记载的“皇父”,为清代皇帝对于哪位老臣的敬称,或者为清世祖福临封多尔衮当“皇叔父”之后,由于他的功劳太大了,但名位也高到了绝顶,没有什么可封的了,便用“皇父”作封。对于皇帝来说,“皇父”还是臣下。而满族也有直接称年高有威望的长者为父的旧习俗,多尔衮前封“皇叔父摄政王”,满文直译是“汗(君)的叔父父王”,所以此并不能说明多尔衮就是顺治的皇父。

    从上面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是不是真有“下嫁”这回事,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单等着历史学家在历史研究当中有了新发现,才有可能破解这个谜。

    无权欲不争名

    对于太后临朝称制和垂帘听政这类事情,从上面那些章节当中可以看出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很显然,孝庄文皇后也有多次机会可以垂帘听政。

    顺治六岁登基做皇帝的时候,孝庄文皇后才三十一岁,刚好是她的盛年,有着旺盛的精力的时候。康熙八岁登基当皇帝的时候,孝庄文皇后是四十九岁,体质依旧很好,也有着更深的阅历,经验也更为丰富,真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她的一句话谁敢不听?尤其是康熙最初登基的时候,有个安徽的秀才叫周南,不远千里来到京城,就为了请求太皇太后能够垂帘听政。

    但孝庄太后严词拒绝了,原因是清朝刚建国的时候曾经对历史上外戚干政造成亡国的教训作了总结,规定后宫不能临朝干政,当时孝庄虽然有足够的声望和资历临朝,然这个例子一开,可能将来就会贻患后世。

    所以她竭力坚持由大臣来辅政的体制,将朝政托付于四个德高望重的大臣,自己则全副精力对小孙子进行调教,来培养他驾驭全局的能力。

    在平定三藩的战争当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还是孝庄。

    当康熙皇帝和大臣们一定要为她加上徽号的时候,孝庄却郑重道:“从叛逆遘乱到现在已经八年了,皇上每时每刻都在为此劳心费神,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使国家安定。受尊号的应该是皇上,这样可以让臣民们安心。我常年身在深宫里,和外面相隔,受这样的尊号,心里也不舒服。这样的典礼不用再举办了。”

    她把全部功劳都归到了小孙子皇上的身上。

    戒奢从俭 仁慈为民

    孝庄文皇后历来就反对奢侈,崇尚节俭。

    她首先由自己做起,率先垂范。她自己宫里的器物损坏了,总是能焊则焊,能修则修,只要能用就坚决不换新的。

    她的这一美德对整个宫廷都影响很大,当然对皇帝也影响很大。宫廷上下全部厉行节俭,使宫里的开支少得不能再少,为前所未有。

    大臣们在康熙二十九年正月,把那时候宫里的用人、用物和开支情况与明代作了一个比较:明代宫里每年用金花银是九十六万九千四百多两,现在已全部充饷;明代光禄寺每年送内宫所用各项银是二十四万多两,现在只三万多两。明代每年宫里用木柴是二千六百八十六万多斤,现在只有六七百万斤。明代各宫床帐、舆轿、花毯等项每年用银是二万八千二百多两,现在都不用。唐太宗是唐朝的有道明君,然一次遣发宫女就有三千多人,其余则更有数千人可知。现在除了慈宁宫、寿康宫以外,乾清宫妃嫔以下使用的老媪、洒扫宫女,合计只有一百三十四人。

    宫廷里节俭成这个样子,节省下来的银两都到哪里去了呢?

    顺治十年七月,整日不停地下大雨,使得房屋倒塌,庄稼淹没,百姓无家可归,困难到了极点。为了救济百姓,孝庄文皇后把宫里省下来的八万两银子全部拿了出来。顺治十一年拿出四万两,顺治十三年又拿出三万两,全部用作救灾。孝庄文皇后在康熙十三年二月,又把宫里节省下来的银两拿出来,对平定三藩叛乱的出征兵丁进行奖赏。

    孝庄文皇后做了十八年皇太后、二十六年太皇太后,尤其是大清王朝到了康熙二十六年已逐渐强大。但是,她从没有想着要为自己建一处园囿来享乐。想避暑,也只能到塞外喀喇城一带;想休闲洗浴,也只能到赤城与遵化的汤泉,而且要长途跋涉。

    孝庄文皇后如此的节俭,不但让皇宫的浪费之风大为改观,同时也让朝廷提高了威信,获取了人望。

    精心抚育子孙成才

    孝庄文皇后“独嗜图史”,文化修养相当好。

    她很清楚,要想当一个好的皇帝,就一定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对于上下古今都应该知道,对历史上朝代的兴衰原因也一定要有极为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国家治理好。

    对于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文化学习,孝庄文皇后都极为重视,要求他们极为严格。

    顺治当了皇帝以后,为了更加方便学习,就挑选了满汉当中最有学问的人为顺治当老师,在景运门内建立值班房,让翰林官晚上一直在那里值班以备皇帝顾问。顺治总是经书史册,手不释卷,以致读书太过劳累,咳出血来。每次顺治去母亲那里请安,总是长时间地跪在母亲跟前倾听教诲。

    康熙于祖母的管教之下,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发愤学习,很爱读书,也非常爱好书法,且对典籍也极为留心。竟然也和父亲过去一样太过劳累,痰中带血,但也并没有丝毫的懈怠。孝庄文皇后命自己的贴身侍女、极为聪明的苏麻喇姑对康熙学习蒙古文进行帮助。

    因为孝庄的督导和影响,顺治与康熙的文化基础都打得极为牢固,给他们以后主政治理国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对于顺治、康熙父子俩在用人、行政、管理国家上的能力,孝庄文皇后尤其注意培养和锻炼。她对康熙说了一段文绉绉的话:“自古以来当皇帝就很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无不引领而望。必深思得众则得国之道,使四海之内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汝尚其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乃祖考遗绪,俾予亦无疚于厥心。”

    孝庄文皇后把这些话写于纸上,令康熙细心揣摩,来加深他对自己责任的认识。在孝庄文皇后的精心教导下,康熙认识到了作为帝王的大义之道,他于是命令儒臣对《大学衍义》一书进行翻译。成书之后奉予孝庄文皇后阅示。孝庄文皇后极为喜欢,进一步教导说:“皇帝位居四海与臣民之上,关系重大。然而管理天下最重要的是在于勤恳;要想治理得兴旺发达,那就一定要先修己身。这些话很是重要,你一定要加编进去,令儒臣进行刊刻,然后务必要向诸臣进行颁赐,这样我心里便会很欣慰。做这样的工作需要一定的费用,我拿出一千两白金,可赐予做这些事情的官员们。”

    孝庄文皇后对于儿孙在生活上的琐碎细节,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说每一句话,她全细心观察,逐步地加以诱导。假如他们有了进步和成绩,便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假如他们有了缺点和毛病,她便及时给予教育和劝阻。康熙小的时候曾经染上了吸烟的不良习惯,孝庄文皇后知道以后,马上教育康熙,对他说明:“以后你还是不要再吸烟了,吸烟不但对你自己的身体没有好处,还非常容易导致火灾,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经过孝庄的劝导,康熙的烟瘾便从此彻底戒掉了。到他自己当了皇帝以后,还总是对臣下们的吸烟进行劝诫。

    由于孝庄的教育,康熙从小便对于喝酒毫无兴趣,他很明白酗酒的危害性,因此,他对自己的要求总是“能饮而不饮”。即便是在节日及重大的喜庆之日,也只喝一小杯。

    母子相依 祖孙情深

    对于孝庄太后的教育和培养,顺治感激异常,他言道:“朕从很小的时候,父皇就宾天而去,教训与抚养,只凭圣母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于顺治十二年,患了一场重疾,一直到岁末方痊愈。顺治看母亲的病真正好了,兴奋得亲自去天坛、地坛、太庙和社稷坛感谢上苍,且赏赐八旗官兵与畿辅的贫民帑银十万两,对于奉侍皇太后的官员、侍卫、祝师、医生和兵丁、杂役人员都升官封爵,大行封赏。同时,高兴地说:“大赦天下!大赦天下!”

    顺治皇帝身染重疾将要大去之时,本来想立二儿子福全,但是孝庄看中的是已经出过天花的康熙,通过顺治非常信赖的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的说服,方转立康熙。

    因此可以说康熙是孝庄一手扶起来的。

    康熙八岁的时候登基,十岁的时候生母佟后病死,照看扶植他的是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因此祖孙两人的感情极为深厚。

    太皇太后不仅对他的起居极为关心,还对他的说话和举止,全设了规矩,对他要求极为严格,有一点松懈,便会遭到祖母的严厉批评,绝对没有姑息的现象发生。

    于太皇太后孝庄的精心教导下康熙沿着正确的帝王之道茁壮成长和发展。直到权奸鳌拜集团被铲除以后,太皇太后孝庄才大胆地放手让康熙理政,使他于真正的“战场”当中得到锻炼,并反复叮嘱他:“在用人的时候,你要先想得全面一些、安全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危险、要勤修武备……”

    康熙对于皇祖母的教诲极为重视,在重大事情上都先征求皇祖母的意见,然后再施行。

    于祖孙二人的携手努力下,大清王朝很快由动荡走向安稳,经济上也由萧条向繁荣迈进,给三藩的平定、台湾的统一及边疆用兵等大规模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对于皇祖母,康熙更是感情至深。他曾经深情地对自己的皇子们追忆道:“朕自打能学着走路学着说话的时候,就奉圣祖母的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全有矩度,即便是在平常的相处中,也教朕以罔敢越轶,稍有瑕疵便督朕改过,这样朕才得以成长。”

    康熙还向大臣们言道:“朕八岁的时候便遇父皇崩逝,十一岁之时又遭母后归西。二十余年来,皆靠圣祖母太皇太后的抚育和教训。现遽遭捐弃,五内俱焚。思念慈恩,无法报答。”

    康熙于1682年春,前往盛京巡视,在路上差不多每天都让人驰书问候太皇太后的起居,告以自己的行程,还将自己在河中抓到的鲢鱼、鲫鱼脂封,令人送京为太皇太后尝鲜。第二年秋,康熙陪同太皇太后到五台山巡视,每遇上坡,康熙都要下轿,亲为老祖母扶辇以作保护。

    孝庄太后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病危,康熙皇帝不分白天黑夜都守候在榻旁,亲自奉汤奉药,且亲自带领着王公大臣们步行至天坛,向上苍祷告,愿折损自己生命来增加老祖母的寿限。

    在诵读祝文的时候康熙情真意切涕泪交流,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但是谁也无法改变自然规律,是月二十五日,他的老祖母便行毕了她的人生旅程。享年七十五岁。

    康熙为祖母上了极为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遵照她的遗言,康熙没有将她的灵柩运到盛京和清太宗葬在一起,而是于京东清东陵暂时安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