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梨白菜花黄-失恋就像患感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达临

    看湖北卫视对性学专家刘达临的一个访谈。实际上在十多年以前我是见过刘教授的,从电视上看,相比过去,刘教授似乎格外地儒雅了,70岁的人了,不见苍老,倒是越发风度翩翩。腹有诗书气自华呀,真是这样,大凡真正的学者,往往是越老越好看,年轻时相貌平平,年老却是越见精神,神清气爽,一副仙风道骨。南怀瑾曾经说读书能改变一个人,不仅仅是气质,连骨相和面容都可以改变。巴金年轻的时候相貌平常,老了反而是一个美男子了;沈从文似乎也是,年轻的时候很土的一个乡下后生,到了中年之后,反倒玉树临风了。

    相反,社会上倒有一些人,年轻的时候相貌英俊,充满活力。而进入中年之后,气质越来越浑,最后连眼神的精气也没有了,只有眼眶内浑浑的一团,最后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肉身板。而另外一些人呢,似乎权力在手的时候风度翩翩,颐指气使,表情呆板松弛木讷,但却容光焕发,像假脸一样。很多人就是一个空架子,往往是一退下来,便像漏了气的气球一样,满是皱纹和疲软。

    闲读《齐亚诺日记》

    闲读《齐亚诺日记》。齐亚诺是意大利法西斯首领墨索里尼的女婿,曾经当过宣传部副部长及外交部部长等职务,帮墨索里尼干过不少坏事。后来齐亚诺曾参与密谋,推翻了墨索里尼,但自己落入了德国人的虎口,最后遭到了枪决。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尽管齐亚诺身居要职,但是诚惶诚恐,伴君如伴虎,内心也异常痛苦。齐亚诺最后的背叛,与其说是有着正义和天命的想法,还不如说是心理压力过大的结果。齐亚诺就想,与其这样蝇营狗苟地活着,不如干脆赌上一把。齐亚诺有一句话写得非常好:“元首的疯狂已成为他的门徒们所信仰的一种宗教。”似乎都是这样,希特勒是这样,墨索里尼是这样,萨达姆、拉登也是这样。

    齐亚诺还是有相当人情味的,他的保姆逝世,齐亚诺心中尤其感伤,他写道:“爱米利亚今晚去世,我的另一部分青春也随她一起逝去。也许世上不曾有人在我身上花费过如此亲切而持久的温情。在她眼中,我从未长大成人——成年、青年、少年都一样。她总是以我童年时对我的那种关怀照料我。她慷慨、诚恳、忠厚之至。继我父亲和玛丽亚逝世以后,今天在我的一生中使我最感悲伤。”

    齐亚诺还是一介书生呵!想起一则定义——什么叫知识分子(书生)?就是喜欢记日记、爱写作、崇拜大海的人。什么叫艺术家?就是能歌善舞、会模仿、会撒不伤害人的谎的人。

    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哪里斗得过魔鬼呢!

    饮食大势藏玄机

    饮食大势与天下大势一样,也是暗藏玄机的。中国的菜肴这几年呈现出区域性的流行,也是暗合着某种规律。

    粤菜就像一夜暴发的淘金者。所以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海上鲜”为标志的粤菜风行天下。粤菜主要以高档位的海鲜、鱼翅、龙虾等为主,同时借鉴了西洋饮食一些烹饪手法。因为九十年代初整个社会比较浮躁,人也是刚从饥饿的年代过来,口腹之欲如笼中之兽。所以请客,越穷就越挥霍,就越请高档的,粤菜风行也就是这个道理。

    川菜就是市井的平民。九十年代中期,川菜开始在全国悄悄扩张,诸如谭鱼头等火锅店,在全国也声名大噪。这时候中国普通市民收入相对增加,有了一点余钱,也渴望能进馆子吃饭。相对而言,川菜价格低廉,人情味较重,比较符合大众的消费。与此同时,湘菜似乎也有着振兴的趋势,在全国也纷纷扩张。合肥当时就有着湘菜的“毛家饭店”等。

    现在流行现代观念,做人,也流行斯文儒雅的“雅痞”,无疑,江浙菜就是这样的“雅痞”。江浙菜原来就曾风靡一时,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叫“官菜”,因为蒋介石等一大批国民党要员都是江浙人。江浙菜的风格比较清淡、精细,荦素搭配,兼容并蓄,不偏激,既有海味,也有山珍。江浙菜给人的感觉就是斯文而亲切,家常而平和。而且兴起的江浙菜还带有浓烈的现代经营方式,集约化,规模庞大,服务周到,场面上也不输于人。所以一时间江浙菜在全国范围内迅猛走红。同时兴起的,还有闽菜与潮州菜。江浙菜、沪帮菜、闽菜和潮州菜在味道上也显得比较清淡,口味适中,理性平和,营养均衡,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生活的特点和要求。

    当然也有一些菜系一直显得不温不火,比如东北菜、鲁菜,但北方菜一直都有着莽汉的气质,太性情,在现代社会难入主流。还有一些土菜什么的,村姑野老,虽然亲切无比,但毕竟不能登堂入室。所以土菜除了偶尔搞怪之外,其他的,都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

    表面上看是菜系上的潮起潮落,其实细细地追究起来,那是因为经济和人口的原因。粤菜在九十年代大红火,最主要的是当时广东经济发达,粤人走天下,天下人下广东。走天下的粤人要吃粤菜,下过广东的天下人要吃粤菜,粤菜岂有不红之理?同样,到了九十年代末,江浙经济在全国领先,江浙人在全中国范围内做生意,所到之处,都嚷嚷着要吃江浙菜,杭帮菜焉能不红火?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人多,川菜之所以全国遍布,跟天府之国里有上亿的川人有关。川人走遍全国,尽传麻辣涮。而且川菜相对价格低廉,老少咸宜,所以必然也就形成了另一股潜流。这就如同中国菜在世界上的地位,那叫“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至于湘菜和土菜,湘菜曾经叫作“军菜”,清朝末年由于曾国藩“湘军”的兴起,湘菜传遍全国。但湘菜似乎太辣,太生猛,像一个扎着绑腿的汉子,尽管有着野性,但太过质朴,也犟头倔脑,场面上还是有着缺陷的,所以还是很难真正地红火起来。

    土菜就像村里的小芳,也只是在无事时回味一下,或者只是有事无事时的一点姿态。而且土菜鱼龙混杂,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系统,要想真正地红起来,根本不可能。

    现在都在谈论徽菜的振兴。其实当年徽菜兴盛,那是因为当年徽商的发达。发达的徽商们在全国各地都要吃家乡菜,所以徽菜自然大大沾光。而现在徽商式微,安徽经济欠把火候,徽菜自然也有着同样的命运。至于徽菜油味太重等原因,那都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点,想一想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明白了。麦当劳和肯德基之所以风行全球,是由于它的味道吗?恐怕不是,能使他风行的,是青春有趣,以及强大的美国经济和文化。

    同理,你知道泰国和越南有什么好吃的吗?肯定不知道,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而泰国和越南想必好吃的东西也会不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泰国菜和越南菜能成主流吗?当然不可能。

    一阴一阳谓之道。饮食风行的道理,也是世界万事万物的道理。

    翻《王维诗选》

    想起一些事情就好笑,一大早到街上吃早点,吃完后顺脚就进了一家书店,七翻八选之际,竟一下子买了十几本书。清晨之时,左右都是急匆匆赶路的人,我拎着一捆重重的书在大街上走,真是有点格格不入。

    回来后翻买来的《王维诗选》。我一直喜欢王摩诘,远甚于李杜。王维的诗好在清淡、简远、自然,有一种悟彻了的禅意。包括这本书在内,现在很多人在评价某个人物时,往往只是理解他的文字意思,而对于作者的博大心胸以及精神境界认识不足,所以评价中往往有一点“不知冷暖”。这样的感觉就如同小学生写人物,似乎是在画像,但无论怎么画,都有着孩子式的浅显,因为理解不了大人,离人物的精神世界相去很远。

    王维在盛唐时文学地位远高于李白和杜甫,但在唐朝式微时却排名落后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历史上曾有过很多争论。我想,国力和人心应是根本吧,一个国家国力弱的时候,往往呼唤着洪钟大吕,呼唤阳刚和精气神,呼唤着入世关怀;等到实力强劲了,制度开明了,反而会将很多东西看得平淡了,就会推崇自然和质朴,推崇艺术的真正润滑力。这一点就如一个人,生病和体弱的时候是多么渴望身体强健呵,有着壮士情怀;等到身体强健了,那种强烈的东西便会消失了,便会喜欢一些有趣有味的事情。

    世界上很多复杂的问题,必须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加以思考。记得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法庭将案子弄得复杂无比时,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问问外面的孩子。”因为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根本的。

    莫名地收到一个不知名的女孩的E-mail,叙述了她失恋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回信说,失恋就像患感冒,不需要打针吃药,也不需要到处倾诉,只需静养七日,到时肯定会好。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蒙田说的。

    段子

    民间真是随处幽默呵,早些年生动的民歌以及段子都是从民间出去的,脍炙人口。比如说元曲,实际上也是段子。现在有了网络,没有权力的民间更是在平等的网上尽显风采。有个很好玩的段子,说是老公在外面有了外遇,被老婆偶然发现了。不同地方的老婆代表不同地方的民间文化。

    (一)北京老婆首先来到一家私人侦探社,甩下2000元,委托私家侦探收集花心丈夫出轨的所有证据。过了一周,老公收到一张法院的传票,老婆起诉要离婚。最后丈夫被判过错方,房子、家产尽归老婆。

    (二)上海老婆在知晓后的第二天上午到美发店做个离子烫,下午做了个面膜,顺便到情趣商店买套性感内衣。晚上在家准备一个烛光晚餐,一共花费四百元。老公晚上回到家后,看到美丽性感的老婆,惊讶得嘴里可以放下一个鸡蛋,深悔自己有眼无珠。并发誓一辈子不会让老婆离开自己。一周后,老婆写了一篇题为《我是怎样留住了花心老公的》的文章,在报纸情感版发表,得了五百元稿费。

    (三)广东老婆在知晓后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给初恋情人打了一个电话:喂,还记得我吗?我很寂寞,我今天晚上有空……于是老公在外面继续潇洒,老婆在家里私会情人,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四)四川老婆在知晓后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把丈夫的换洗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留了一张纸条,告诉丈夫按时吃药。于是回娘家了。后来老公良心发现,到岳母家负荆请罪,请回了老婆,并发誓好好过日子。

    (五)湖南老婆把家里的两把菜刀磨得雪亮,前胸、后背各掖一把,决定和丈夫摊牌。心里说:哼哼,我跟你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于是老公乖乖地和老婆回到家里。

    (六)山西老婆在知晓后捋起袖子下厨房。平时一顿可以吃二两汤面加一张烧饼,今天做一斤汤面外加十张烧饼,并且一顿就消灭掉。吃完以后,老婆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倒在床上放声大哭:这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依尔呦……老公并没有因为外遇离婚,可是半年后因为老婆胖得像一头猪而离婚……

    至于合肥老婆呢,原本是没有的,留言板上有人补充道——

    合肥老婆在知晓后哭着回到娘家,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哥哥弟弟喊上姑姑家的大哥、舅舅家的老弟以及各方亲戚近10人,一人手里提着根木棍,一起来到丈夫家,丈夫正在打麻将,老婆首先大骂一声:我LONG你妈,你倒快活!手指甲就上去了,然后就发一声喊,鸡鸣狗叫成一团,左邻右舍全都看得津津有味……

    后来鼻青脸肿的老公到法院提出离婚。经调解无效,法院判双方离婚,财产一人一半。并判老婆负担老公被打的医药费。

    似乎真有那么点味道,你认为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