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89年,是妥妥的80后,来自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我的家乡坐落在南岭的山间盆地,青山绿水,竹林环绕。小时候的我总爱坐在爷爷家的屋顶上,看着那一重又一重的山,想象着山外边的世界是怎样的。那时家乡还未村村通公路,县城也还未通火车。山里人要去县城得花半天的时间,而从县城去往南昌、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得赶去赣州坐绿皮火车。那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来说,山外面的世界是神秘的。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怀揣着梦想离开家乡,或去广东、福建,或去江浙沪一带,或去北京,也有少数去国外求学、工作的。老师告诉我们,山外面的世界很大,有很多的机会,是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2007年夏天,我通过高考,走出山里,来到省城南昌,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开始了我在工业设计这个行业发展的路程。
我就读的大学是江西财经大学,也许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类院校开始跨界开设其他专业,我也恰巧在这个时候进入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专业是新开设的,而当时的南昌,也并无太多这方面的产业基础。班主任韩吉安和系主任况宇翔老师都非常年轻,带领着同学们建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工业设计创新工作室,我的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也就在工作室和专业设计竞赛中度过。在我读大学的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贴牌生产进入到自主品牌的研发和设计阶段,工业设计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接着带来的就是企业和政府组织的设计竞赛越来越多,给予了我们这些内陆城市的工业设计学子到沿海发达地区交流学习的机会。大学的我走遍了北京、上海、宁波、杭州、广州、东莞、佛山、深圳,认识了很多行业内的朋友和前辈,这对于我有着太大的意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拿了多个设计大赛的奖项,如“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金奖、“镇海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金奖以及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IDEA)入围奖。证书和奖杯从地面往上摞,也许比自己还要高一些。丰厚的奖金也让我在读大学期间不愁学费和生活费。就这样,我慢慢地在设计行业有了自己清晰的定位和自信。
毕业前夕,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我被院里推荐到日本留学,所以我就跑到广州学习日语,在广州天河的棠东村租了个民房安顿了下来。这几个月也许是我这四年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对学习语言没有任何兴趣的我,根本没办法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当时租住的民房很简陋,周围嘈杂、拥挤,我感到心烦意乱。那天,我站在记不得叫什么名字的天桥上,看着这座繁华的城市,感受着这种陌生感,心里开始问自己:我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吗?真的一定要去日本吗?我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虽然没有找到答案,但迷茫和慌乱的我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说:跟着心走。两天后,我放弃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告诉我身边所有重要的人——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感受这个世界,感受接下来的人生,用我的青春做好每一个设计。从来没有如此清醒,从来没有如此坚定,就这样,在大学毕业前,我回到了自己的轨道,重新找到了节奏。
毕业后,我来到了杭州,和我的大学同学蒋忠彪一起在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老师开设的工作室工作。忠彪后来成为我们公司的合伙人。在浙大的日子显得不那么繁忙,工作室没有明确的日常考核制度,作息完全靠自觉,每天工作时间大概也就六小时,再加上杭州是一个旅游城市,节奏偏慢,交通也比较拥堵,有时候坐公交,一站路要花半个多小时,这些和自己想要的青春、奋斗、激情的感觉似乎差点意思。工作三个多月后,我觉得自己要找个与自己想要的节奏更匹配的城市生活和工作。那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中,哪个城市才更适合我呢?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充满活力的城市节奏,离我的老家江西也近,我第一考虑了深圳。现在想想,当时的决定是如此正确,这里包容度很高,给予了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以希望,现在的我在深圳找到了归属感,我爱深圳。这里和香港的距离近,有着全球最为集中的产业链,芯片研发和制造、软件开发、工业设计、精密化制造以及物流、展会,应有尽有。华强北拥有着多年的电子产业发展的积淀,在这条街上,能完成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电子消费类产品的元器件采购,这些客观条件让工业设计在深圳生根发芽。也许深圳是这个星球上最适合工业设计发展的沃土了。也许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吧,一个城市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自然会吸引有同样理想和爱好的人最终走到一起。回想起当年的决定,心中窃喜。
2011年11月26日,那是我来到深圳的日子,身上只有400元。飞机落地,激动、感动等多种情绪混杂在一起,让我有点不知所措,但还是很自信,可能是因为年轻吧,总有一种要开创一片新天地的激情。当时正值深圳工业设计周,我之前参加了其中一个竞赛环节,刚好进入决赛圈。28日要进行终评答辩,组委会给参赛者安排了酒店,所以我也就先安顿在酒店里。最终我获得了银奖,拿着2万元奖金,我真正开始了在深圳的生活。
由于资金不多,我先是借住在南山区南头城中村的学长家,在客厅打了个地铺。虽然是深圳,瓷砖的地面也显得有点冰冷。几天后我开始找住处,几经波折,在岗厦城中村找到了一个12平方米的单人间。虽然环境和广州棠东的住处没啥区别,但我的心态好了许多,总是能找到理由安慰自己,年轻就是要奋斗嘛,先苦后甜嘛,总之挺开心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也意味着一切都有可能。2011年12月初,我顺利地进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一家工业设计公司,职位是助理设计师。
职业生涯算是正式开始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第一年做公司最早来最晚走的设计师,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在完成工作之余向前辈和领导多学习。这就是那个时候的心态。公司里面优秀的设计师很多,我的第一位领导叫李溪,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设计师,拥有十余年的设计经验,在他身上我学到很多。公司的发展飞速,似乎一夜之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意识到自主设计的重要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我们的订单应接不暇,而我也在这忙碌而充实的环境中慢慢成长。在这里我收获了我的第一个国际设计大奖iF奖[1],这也是当时公司的第一个iF奖。作品是我工作以来设计的第一款头戴式耳机,设计的概念来自于神话人物美杜莎头上的蛇形,所以取名为美杜莎。除此之外,我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包括今天我公司的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张九州和经超。张九州比我大一岁,经超比我大三岁,都是来自山区。张九州当时是公司项目经理,也是优秀的设计师,获得了公司第一个红点奖[2]。经超是2012年度公司最佳设计师。在这两年时间里,我们一起加班,一起通宵讨论设计,一起畅想未来。这份工作给了我成长的环境,给了我人生的伙伴,如今回想,由衷感谢。
2013年9月,我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出于更想单纯地把设计做好的初心,在深圳第一家创客空间——柴火创客空间开始了一段自由设计师的生活。每天白天和朋友在柴火聊设计,晚上在家完成设计。这几个月的时间积累了很多的朋友和客户,其中就包括蔡尧钟,我们都叫他蔡老师——一位不折不扣的嵌入式开发工程师,我们共同租下了田厦国际中心的一个30平方米的公寓,他组建他的开发团队,我开始组建我的设计团队。正在我找寻合伙人的时候,张九州找到我,我们聊了很多,最后决定把已经从前公司离职的经超聚起来一起创业。
2014年初,我们仨一起看了《中国合伙人》,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我们感慨着世界变化太快,改革开放的时代成就了一大批敢于追寻梦想的人。而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我们一样可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这里一定会需要好的设计、好的设计师。
2013、2014年,这两年我们现在回想起来,算是中国智能硬件的开元之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服务于商贸的基础平台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例如顺丰的崛起代表物流的成熟,阿里巴巴、京东的辉煌代表线上购物平台的成熟和云平台的成熟。同时,人们的生活品质日渐提高,消费升级也赋予了这个时代更多的可能,传统产品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环境下系统性软硬件解决方案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智能化。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开来,传感器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各类传感器算法的成熟、风险投资的日渐成熟,给了这个时代机会,也恰巧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开始思考:随着消费升级,什么样的产品会属于互联网时代,属于智能时代?在深圳,大大小小的设计公司有上万家,就工业设计公司而言,最多的时候达5000家左右,其中不乏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公司。每一家设计公司都为不同的企业提供着不同的设计,而我们如何站在时代的浪尖,用我们独特的设计为中国品牌的崛起注入能量呢?最终,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创业切入点:为这个时代的智能产品升级和换代提供更好的产品设计服务。有了目标和定位,我们决定成立一家工业设计公司。
在深圳,注册公司和相关手续的办理,速度异常快,仅一周左右的时间我们就注册好了公司。这家公司就是今天的佳简几何工业设计有限公司。2014年2月17日,佳简几何正式成立,那时我们三个人——张九州、经超和我,立志做一家真正好的设计公司,一家可以代表中国新时代工业设计水平的设计公司。
创业初期,我们白天见客户,跑市场,逛展会,去工厂,晚上回到公司光着膀子做设计。然而,一开始,传统的市场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并不是特别友好,设计的议价能力很差,一款好的设计有时候只能换来几万块钱的设计费。好在2014年智能硬件的崛起,使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进入智能硬件领域,我们在2014年服务了许多的创业者,如Sensoro团队(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物联网世界)、Gyenno团队(深圳市臻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新型智能医疗健康设备)、猫王团队(深圳市云动创想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全新音乐设备品牌)。这三个团队在2014年与我们合作之初只有几个人,现都已超百人,估值均已超5亿元人民币,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而我们也和合作伙伴共同成长,一起探讨和追寻着新时代下的产品物态。
2016年,我们的团队扩充至25人。在为客户提供基础的产品设计服务之外,我们还衍生出产品策略和结构工程两个新业务板块。2016年11月,我们第二次参加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深圳市主要领导共同参观了佳简几何的展位,给了我们很大的肯定和鼓励。我想这也代表着国家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深圳市政府率先出台了工业设计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尤其对我们这样的小型创业公司,在税收、空间、获奖补助等等多个方面给予了特别多的支持,我们取得的成绩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随后,国际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和德国iF奖评委会主席也来到佳简几何展位参观,对我们的设计作品给出了专业的意见和肯定。获得国际专家的认可,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项起源于西方的产业自改革开放初期引入中国,发展到今天其实只有不到四十年的时间,我们从引入到学习,从学习到成长,从成长慢慢走向成熟,今天,我们中国的设计在国际舞台上也能崭露头角。每年举办的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赛中,中国的获奖作品占比越来越高。
经过四年的努力,到2018年,我们公司的服务已经涵盖产品设计、产品策略与研究、用户体验研究、产品品牌与传播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创新供应链管理六大创新模块。现团队共获得德国红点奖和iF奖、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日本优良设计奖等国际设计大奖40余项。从2014年到2017年,我们连续参加了四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举办的一项国际性的工业设计展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工业设计展会。我们每年都像参加期末考试一样,希望可以向行业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就这样,在这个展会里我们结识了更多的同行,认识了更多的客户,到现在,佳简几何的客户已经遍布全球三大洲、全国24个城市,合作的企业包括微软、腾讯、中国移动等世界500强企业及小米、蔚来汽车、海尔、美的、海信等中国知名品牌。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及《福布斯》《第一财经周刊》《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中国文化报》等国内外媒体对佳简几何进行了关注与跟进报道。我和我的合伙人张九州也特别幸运地入选了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从山里的孩子到大学生,从一无所知到成为一名职业设计师,再到成为佳简几何的创始人和CEO,我感恩改革开放给予我学习、成长和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佳简几何现在已经有10位合伙人,凝聚了70位富有梦想的年轻人在一起打拼未来。我们的团队年轻而富有朝气,并且也有了更大的梦想。改革开放铸就了新时代,也铸就了我们。对于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注释
[1]iF奖,创立于1953年,是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每年定期评选的奖项,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旨在提升大众对于设计的认知。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
[2]红点奖,是与iF奖齐名的一个工业设计大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奖项之一,与德国iF奖、美国 IDEA 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