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瑰宝——英雄史诗《松迪亚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代表

    几内亚著名历史学家吉姆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认为:书面记录不是历史唯一的“大管家”。

    布基纳法索作家约瑟夫·基-泽尔博说:口述传统是生动鲜活的博物馆,为历史的枝干增添了绿叶繁花。

    吉姆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是研究马里帝国历史的专家。他的主要文学著作是《松迪亚塔:古代马里史诗》(1960年),这是尼亚奈汇编、整理了马莫杜·库雅泰和其他格里奥讲述的许多口头传说,形成的著名的英雄史诗《松迪亚塔》,这也成为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瑰宝。

    黑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非洲地区,包括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以及沿海诸岛。因这一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故而一般将其称之为黑非洲。黑非洲有着古老而丰富的口头文学传统。口头文学丰富多采,种类繁多,有谚语、格言、寓言、诗歌和各种叙事故事等。20世纪初叶,教会和黑非洲的知识分子开始对口头文学作过不少搜集整理工作,先后出版了一些神话故事集和传说故事集,如塞内加尔的《阿马杜·库姆巴的故事》,象牙海岸的《非洲的传说》,喀麦隆的《在美丽的星空下》,乍得的《在乍得的星空下》,加蓬的《加蓬故事集》,尼日尔的《尼日尔的故事和传说》等。1960年,由几内亚历史学家、文学家吉姆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整理出版的《松迪亚塔》,也是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松迪亚塔》是黑非洲著名的长篇英雄史诗。整理者为几内亚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吉姆里尔·塔姆西尔·尼亚奈(1932—)。

    松迪亚塔的故事从13世纪起就长期流传于西非马里、几内亚等地(即古代芒丁),由“格里奥”口口相传,历经数百年,保存下来。“格里奥”是黑非洲世代相传的诗人、口头文学家、艺术家和琴师的总称。他们以此为业,家族世袭。古代格里奥中一部分人进入宫廷,担任相当于国王、酋长的史官、顾问、传话人的职务,在国王或酋长的宫廷里占有重要地位。另一部分格里奥成为行吟诗人,带着简单的乐器,周游四方,传授知识。他们博古通今,熟谙王国或部落的家族谱系、历代国王或部落祖先的不朽业绩,精通固有的律法和传统的习俗礼仪。国王或酋长每有重大决策,如征战、继嗣等,都要征询“格里奥”的意见。“格里奥”在收集、保存、传播黑非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口头文学作品正是依靠他们才得以流传后世。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王国大法、家族谱系、重要史实等,都依靠他们的记忆和口头传授保存下来。格里奥善于把枯燥的历史事实编成趣味盎然的传说,被称为语言大师。当代黑非洲作家视格里奥及其流传的口头文学为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从中整理出不少已被湮没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学作品。

    尼亚奈这样介绍“格里奥”:“他们是身兼巫师、乐师及诗人三职的非洲黑人,在演讲之前,先追溯历史为其讲话奠定良好的基础。他们既是演说家也是家系学者,不仅讲述事件,还讲述事件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在所有的重大庆典仪式上,他们都受邀参加,像调解者一样对其叙述进行梳理,以免自己的某些言语造成人们之间的争执。因此,他们首先会请大家原谅自己的疏漏……甚至是主动这么说。这些言语的主宰者不仅要肩负促进社会安定的使命,还要担负伦理职责。实际上,在非洲,话语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某些错误话语说出,就不能弥补。人们不能轻率胡乱地说话,有一句谚语说,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并且知道如何及何时保持沉默。这才是长谈的意义所在。”

    “言语飞逝,著作长存,这是一句西方谚语。这句谚语从罗马一直流传到现在,让我们坚持认为,无需重视口述材料。但是,以口述传统为基础的文明丰富多彩,与那些使用书面文字的社会文明的繁荣程度相比,两者并不相上下。口述传统没有一成不变地叙说往事——它是一种经过组织、发展和建构的口头语言形式。它按照明确规定的习俗,成为社会积累知识的巨大宝库。这是运用了一套严格的方法形成的知识。”

    “格里奥擅长使用口头语言,他们的作用是保存并传诵过去发生的事情。在西非马里的某些村庄,如keyla村,有500名村民,全都是格里奥。这些村庄好像口头语言的学校,等到儿童满七岁,便向他们传授家族的历史。学习过程全凭记忆,将需要记忆的内容编排成带有节奏的歌曲,在塔玛尼、康尼或卡鲁姆等乐器的伴奏下,一边弹奏一边诵读,这样,记忆便变得鲜活起来。因此,我的朋友兼几内亚同胞约瑟夫·基-泽尔博曾经说过,格里奥的语言就是口头形式的象形文字。”

    “多亏格里奥的前辈们将知识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掌握了口述材料,这些构成了基本的叙事内容。可是,他可以根据环境决定是仅仅述说某一个章节,还是故事的梗概。另外,他可以将旅途中与他人的交流体会添加进去。因为寓意蕴含在传说中,所以无论删除内容,还是增添内容,都不会改变世代传承下来的叙事的正确性。格里奥讲述故事时,从某个视角出发将事情贯穿起来——换言之,如果您认为历史不过是历史学家精心组织的一堆事实,那么,格里奥就是历史学家。”(尼亚奈在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访时的谈话)

    尼亚奈的祖先就是世代相传的格里奥。来自家族的影响,使他对于历史的研究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创作几乎全部与非洲历史有关。尼亚奈虚心拜访了几内亚西基里地区杰里巴·科罗村的“格里奥”杰里·马莫杜·库雅泰,并将其演唱的松迪亚塔故事记录整理成散文体,于1960年出版,全称为《松迪亚塔,或芒丁人的史诗》(中文本译名为《松迪亚塔》)。尼亚奈还创作了《西卡索》(1971),《沙卡》(1971)等历史剧,主要内容都是揭露殖民主义,号召非洲人民团结起来抵御侵略者的。

    吉姆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还负责编辑《非洲通史》第四卷《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的非洲》,这个阶段属于马里帝国、桑海帝国、阿尔摩哈德王朝等伟大帝国的统治时期,在非洲大陆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松迪亚塔》的主要内容

    《松迪亚塔》这部既具有神话色彩又具有文献价值的长篇英雄史诗,共18章,歌颂了13世纪西非马里帝国的“国父”松迪亚塔一生的业绩。传说松迪亚塔是古代芒丁国凯塔王朝的继承人,非王后所生。因先知有言他将为王,遂遭王后迫害,经历了疾病和贫寒等苦难。国王去世后,太后篡权,松迪亚塔与其母被迫流亡国外。其后王国遭外敌侵犯,太后和新国王不敢抵抗,弃国而逃。年轻的松迪亚塔联合一些国家和部落举兵进击,经过几次大的战役,终于消灭了敌人,收复了国土,开创了延续二百余年的马里帝国。这部史诗塑造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民族英雄松迪亚塔的形象,描述了黑非洲人民光荣的历史传统,反映了13世纪上半叶西非的社会政治生活和风土人情。史诗的人物形象鲜明,结构完整,文笔活泼,语言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史诗中史实与神话相交织,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黑非洲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艺术才华。

    《松迪亚塔》的故事是格里奥讲述的:我是一个格里奥,我要给你们讲述芒丁国的历史和松迪亚塔的故事。凯塔族的祖先毕拉里·布纳马是先知莫哈马杜的忠实仆人,松迪亚塔是他的第13代孙。松迪亚塔的父亲马汗·孔·法塔是深受爱戴的芒丁国王,他遵照先知的预言娶水牛女人松科隆为妻,在雷电风暴中生下儿子马汗·马里·迪亚塔,这孩子被预言为国王的继承人,地球的第7位征服者。可是迪亚塔是个瘫痪孩子,7岁还在地上爬行。父亲将自己的格里奥的儿子贝拉·法赛盖封为迪亚塔的格里奥,希望他真能成为伟大的国王。不久国王辞世,嫉恨已久的王后莎苏玛违背国王遗志,立自己的儿子丹卡朗·杜曼为王。松科隆母子被打入冷宫,遭到百般羞辱。愤怒的迪亚塔站立起来,双手举起6个人才能抬动的巨大铁棍,将巴欧巴树连根拔起。10岁的迪亚塔勇武过人,受到众人敬重,被尊称为“松迪亚塔”。王后莎苏玛召集9个巫婆谋害松迪亚塔不成,国王丹卡朗又以出使名义支走了松迪亚塔的格里奥忠实的贝拉。

    为躲避迫害,松科隆母子逃离芒丁四处流浪,历尽苦难,也受到一些国王的善待。几年后松迪亚塔在苦难中磨炼成文武双全的勇士,被麦马国王封为副王。

    此时索索国巫王苏毛洛·康坦的势力强大起来,他凭借巫术征服各国,蹂躏生灵,无恶不作。他入侵芒丁并捣毁都城尼亚尼,还自立为芒丁国王,霸占公主娜娜·特里邦,懦弱无能的丹卡朗却弃国而逃。芒丁百姓派使者遍寻天下,找到了松科隆母子,要求松迪亚塔拯救芒丁。卧病多年的松科隆在启程前夜归天,被厚葬于麦马。

    如今威严强壮的松迪亚塔兵强马壮,素有情谊的麦马和瓦卡杜国王各自分给他一半兵力。松迪亚塔与苏毛洛交战的第一仗就如霹雳闪电,大败敌军,也唤起了人民的希望。经过纳格波里亚山谷与康基涅等战役,松迪亚塔的美名传遍平原,深受苏毛洛蹂躏之苦的各国国王纷纷带兵参战。苏毛洛重新动员兵力,准备与松迪亚塔决一雌雄。这时逃出索索国的娜娜·特里邦与贝拉·法赛盖来投奔松迪亚塔,提供了破坏苏毛洛巫术的秘密方法。决战在克里纳展开,松迪亚塔布阵有方,亲率军马勇猛冲锋。混战中松迪亚塔射中苏毛洛肩膀,巫王顿时失去力量,索索兵一败涂地。苏毛洛逃进了漆黑的库里科罗山洞,从此不见踪影,有人说他变成了顽石,也有人说他被箭射中当场毙命。松迪亚塔乘胜进军,攻陷索索都城并把它夷为平地。

    各国大军会师卡巴,在富冈召开大会,12国王宣誓,公推松迪亚塔为草原各国公认的国王。松迪亚塔在富冈平分天下,现在那里还矗立着纪念柱。

    松迪亚塔班师芒丁,重建尼亚尼。他治理有方,国泰民安。他开创了盛极一时的马里帝国,使尼亚尼成了世界中心。他的功绩无人可比,凯塔人民至今还怀念他,经常来到芒丁之父安息处向他致敬。

    三、《松迪亚塔》记录了黑非洲的历史记忆

    史诗《松迪亚塔》属于非洲最古老的叙事诗,通过马里帝国的缔造者松迪亚塔·基特的经历,述说了这个伟大帝国的形成过程。松迪亚塔·基特生活在十三世纪,统一了尼日尔和塞内加尔之间的撒哈拉地区。我们通过口述传统了解到他的故事,而这段历史事实也为书面记录所证实。

    后代历史学家在整理这一段历史时,为了填补口述史缺失的细节内容,特意搜集、整理、比较了十四世纪伊本·巴图塔(出生在丹吉尔)和伊本·赫勒敦(出生在突尼斯)留下的文件资料。通过史料比对,可以确定克里纳战争发生的准确日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松迪亚塔打败了他的敌人——索索国巫王苏毛洛·康坦。

    整理中,还反复核对了这部史诗的其他口述版本,特别是来自马里和几内亚和冈比亚的口述史。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史诗通过各种语言流传下来,让历史学家的整理工作变得更加有依据。

    据现存非洲历史文献记载:有关马里早期历史的口头传说,都是以松迪亚塔为核心人物展开的。这些口述史料确认,最初存在着两个分立的王国,一个是铎,另一个是基里或芒丁。“芒丁”后来被用来称呼整个马林凯人地区。在后代争夺权力的斗争中,索索国王苏毛洛兼并了芒丁,图曼王逃往南方森林地带。

    在这种情况下,马林凯人各部落拥立曼萨·丹卡让·图曼的同父异母兄弟松迪亚塔。根据口头传说,松迪亚塔的童年是不幸的,他长期瘫痪,其母松科隆·贡德总是被妃嫔们嘲笑。他一学会走路就成了他那个年龄群体的领袖。他受到了曼萨·丹卡让·图曼的摧残,结果他和母亲、弟弟芒丁·布加里不得不亡命异国。没有哪个马林凯人酋长敢于给他们提供避难所,所以他们就去了加纳并在昆比得到了接纳。然而只是在麦马,他们才找到了安身之处。麦马国王曼萨·冬卡拉对松迪亚塔委以重任。流亡生活持续了许多年。在麦马,芒丁哥的探子发现了他并向他转达了马林凯人各部落酋长对他的拥护。麦马国王给了他一支武装力量,他返回了故国。消息传开后,马林凯人各部落纷纷武装起来,各部落将领与松迪亚塔在锡比平原举行了会议并结成同盟,松迪亚塔被推举为联合作战司令。他在1220—1235年同索索王国展开了激烈的争战。

    松迪亚塔领导的联军与苏曼古鲁之间的决战发生在克里纳,苏曼古鲁的军队的人数不可胜计,结果,索索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被迫向库利科罗退却。

    克里纳战役的胜利对于松迪亚塔领导的联军来说不只是一项军事上的成就,而且巩固了各部落之间的联盟。接着,松迪亚塔征服了原先由加纳控制的所有土地,他的将军们征服了塞内冈比亚、卡萨芒斯、加布(即今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河上游地区,并向南推进到森林地区,他的儿子和将军们还兼并了加奥和台克鲁尔,统一了西苏丹。

    马里帝国的诞生是在克里纳大捷之后举行的一次诸侯会盟的产物。会盟的地点在库鲁坎·富加,距坎加巴不远的一片平原。会盟被称作大会,事实上是参战的诸同盟的一次立宪会议。会盟确定了以下几点:第一,松迪亚塔被庄严地宣布为曼萨(马林凯人语)或马干(索宁凯人语),意即皇帝、王中之王。每一个入盟的酋长都被确认为他所在省份的长官,只有麦马和瓦加杜的酋长才拥有国王这一头衔;第二,会议昭告天下:皇帝须从松迪亚塔世系中遴选,皇后须永远是出自贡德氏族的皇帝的第一个妻子(旨在纪念纳雷·发·马干与松迪亚塔的母亲松科隆·贡德的幸福结合);第三,皇位继承实行父系制;第四,皇帝被认为是最高法官、族长和他的所有臣民的父亲;第五,马林凯人及其同盟者被划成16个“佩带弓箭”的自由人或贵族的氏族;第六,五个马拉布特氏族被认为是松迪亚塔的诸盟友中之为首者,他们被宣布为“信仰的五卫士”,瓦加杜的西塞氏族也被包括在内;第七,专门经商的那些人被划分成四个氏族,格里奥、制鞋者以及某些铁匠的氏族也包括在内;尼日尔河上的船民索毛诺人和鲍佐人因有战功,被宣布为“水上主人”;第八,对索索人采取特殊措施:其土地归帝国所有,其人民被划分到手艺人氏族或等级中去。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迁移到西部去。这几点事实上是马里帝国的宪法,它确定了各个氏族的权利和义务,使从事手工业的诸氏族开始变成世袭的、等级制的职业群体,经商者也是这样。

    在加纳时期,个人经商是一种自我选择,而从现在起必须子承父业。父系继承制原则在松迪亚塔死后并未完全得到遵守。据德拉福斯的研究,松迪亚塔是在举行一次仪式的过程中突然被一支箭射中而身亡的。但是,D.T.尼亚奈认为他是在桑卡拉尼河中溺死的,因为在距马里首都尼亚尼约10公里的河段有一个被叫作松迪亚塔-墩(意思是“松迪亚塔深水”)的地方。松迪亚塔死于1250年,接着由其长子曼萨·叶雷伦库(或乌利)继皇帝位,他约于1250—1270年间在位。他保持了国家和军队的统一并使领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据史书记载:公元11世纪末叶,在西非加纳古国称霸一时之后,兴起了马林凯人建立的马里国家。马里曾附属于加纳,13世纪中叶,国王松迪亚塔统治时期才强盛起来。1240年,松迪亚塔打败加纳军队,摧毁了加纳首都,并在今日的尼亚尼地方建立了新首都马里城(意即京都),创立了强大的马里帝国。据说松迪亚塔统治时期,国富民强,尼亚尼成为西非最繁华的城市。奠定了后继者曼萨·穆萨统治时期(14世纪初叶)马里帝国繁荣顶峰的基础。上述马里帝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即是借格里奥之口保存下来的。在无文字的年代,格里奥作为朝廷史官,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保存史料,可信性非常强。关于松迪亚塔的演唱,即被后代西非人民当作信史对待。

    《松迪亚塔》的首要成就是保存了基本准确的历史原貌,广泛地反映了13世纪西非各国的社会面貌与民族关系,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情况,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风土民情等。

    从史诗的情节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农业种植已达到相当水平,人民食物以大米为主,松迪亚塔在胜利后以大米济贫,他的妈妈松科隆种植菜园,史诗中还提到了小米、大米、棉花、甘薯等大片庄稼;当时的冶炼业也非常发达,索索国就是凭借高超的冶炼技术与强大的铁匠军而称霸一时,蹂躏各国;史诗中描写的芒丁国城市兴旺,商贸繁荣,各地民众聚集尼亚尼,开辟新住宅区,扩大城市,尼亚尼成为世界的中心,商旅往来与货物集散的中心。史诗中还可以看到当时人民关于民族关系、统治者安邦治国等社会理想,松迪亚塔在富冈平分天下时,不仅把土地分给大家,还确定了各族人民的权利,帮助各族人民建立友谊;他的统治法纪严明,维护弱小、反对强暴、热爱和平,因此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关系和睦。这些情节都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西非各国社会进步的程度。

    同时,史诗还表现了已经进入奴隶社会的西非尚残留着氏族社会的原始古风:人民对狩猎的重视与尊敬,统治者的尊卑秩序并不十分严格,格里奥在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史诗还用大量篇幅生动地描述了黑非洲特有的民俗风情:如古老的结婚仪式,生子庆典,哒姆哒姆鼓传递信息的传统方式,以犷悍的狩猎、征战表演庆祝狂欢,非洲特有的食物努古茄与巴欧巴树等。这一切都向数百年后的后来者真实地传达着古老的黑非洲的信息。因此可以说,《松迪亚塔》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与文献意义。

    四、《松迪亚塔》是非洲神话的保存者

    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的创造。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在幼年时期都要面对宇宙,面对生存环境,面对自然力,当然都要对宇宙,对自然力,对生活环境表示其“幼年的”看法,都要对宇宙,对自然力,对生存环境进行联想和幻想,企图了解和支配它们,并且加以形象化,编造出他们信以为真的故事,于是创造了神话。

    每个民族都有幼年的经验、幼年的信仰,必定有自己的神话。一个民族的神话存在不以这个民族后来的发展状况为依据。因为“神话是原始民族思想信仰的具体化,史诗则又为神话的艺术化。”希腊民族有两大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黑非洲有四大史诗《松迪亚塔》、《奥兹迪》、《姆温都史诗》和《李昂戈·富莫》。这些史诗都包含大量的神话成分。

    非洲神话起源于古代,通过口耳相传保存下来,其间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世纪。在保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格里奥和其它说故事的人,他们既是风俗、文化、历史和传统的传诵者,又是民族文学的保存者,当然他们也传诵和保存了古代神话。每个王国,每个村庄都有这类人,他们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在当时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殖民者入侵非洲后,他们的地位受到贬抑。但他们在保存神话方面依然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西方人类学家旅行家,殖民地官员和传教士也从他们和其他说故事人那里记录一些传说,其中包括神话。客观上这些记录也起到保存的作用。这些史诗在整理的过程中也在客观上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

    非洲学者为了恢复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走访各地的格里奥和说故事人,挖掘他们保存下来的精神财富,整理成文字。史诗《松迪亚塔》就是非洲学者和格里奥合作的结果。

    非洲的英雄神话就是超人神话,优秀的酋长和国王被赋予神性,干出了超人的奇迹,或在武功方面超过常人,或在发明创造推动文化方面有非凡的成绩。前者都是勇士,后者就是文化超人。他们受到人民尊崇和赞颂。比如:13世纪的马里国王松迪亚塔,是个狮孩,身有残疾,不畏强暴,反抗侵略者,建立马里帝国。这些神话故事充分表现了非洲人的想象力,情节生动,事迹感人,脍炙人口。

    《松迪亚塔》可以说是荟萃保存了了中古时期西非神话的集大成者,它是非洲文化艺术的土壤,它不但培育了非洲的传统宗教和文化,而且孕含着绵延不息的非洲民族精神。时至20世纪,非洲民族觉醒了,开始了伟大的复兴运动。以《松迪亚塔》中的神话故事为题材的说唱文学传统在20世纪得到发扬,其成就令西方人士惊诧和赞羡,还有非洲现代作家利用西方长篇小说形式结合神话写出了惊动世界文坛的优秀作品。

    五、《松迪亚塔》代表黑非洲民间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但是《松迪亚塔》又并非仅仅是历史,作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是通过塑造松迪亚塔的英雄形象来再现历史,进而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与理想愿望的。与《伊利亚特》等英雄史诗相比,《松迪亚塔》不是重点描写战争场面,而是着重于松迪亚塔的性格刻画。史诗按时间发展顺叙,并且选择松迪亚塔一生中有重要意义的几个关键阶段重点描叙、尽情渲染,如雷电中出生、受辱而立、磨难中成长、纳格波里亚战役出奇制胜、克里纳决战、富冈会盟与英雄凯旋等情节,而将其他阶段略写。这样不仅给读者留下全面的、发展的印象,而且避免了民间文学常见的冗长重复之短。松迪亚塔率兵抗击侵略者是其主要英雄业绩,也是占史诗1/2篇幅的重要内容,但史诗非常别致地将战争过程推向背景描写,将其作为突出松迪亚塔英雄形象的手段,整个战争过程只作粗线条勾勒,重点描写的几个战役分别刻画他的出奇制胜、勇武过人、布阵有方、身先士卒等不同性格侧面,为英雄性格的刻画添上浓墨重彩的几笔。

    史诗在塑造松迪亚塔的形象时,选择了许多具有典型意义又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言行细节,使松迪亚塔的形象更多地具有了普通人的色彩,如他幼时不会走路,只会爬行,所以整天坐在房间里,很少出声,一旦母亲不在家,他就爬到葫芦瓢跟前找食物吃。特别是他母子受辱,在磨难中成长的经历更易为人民所认同。

    史诗不仅突出松迪亚塔作为抗击侵略,收复国土的民族英雄形象,而且以富冈会盟、治国有方等情节反映人民群众对贤明君主的爱戴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这些都使松迪亚塔更接近代表人民意志愿望的民间英雄形象,更具有人民性与民间特色,而很少统治阶级思想意识的痕迹。

    史实与神话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其中交织着大量富有非洲特色的神话与宗教描写,给史诗染上了浓郁的神秘色彩与宗教氛围。

    如松科隆受孕与松迪亚塔出生的神话,渲染了松迪亚塔不同凡人的出身,预示了他显赫的未来,也从侧面证明其继位、创立英雄业绩是顺应天意;水牛女人的神话与苏毛洛巫术神话等更是反映了典型的、决不同于其它民族的非洲特色。像中世纪大多穆斯林王朝一样,马里的皇帝们也总是想和先知的家庭有关系。因此,史诗中开宗明义,道明凯塔族的祖先是先知忠实的仆人。其后的情节中多次提到真主显灵、真主保佑,一切世事均是在万能的安拉的安排下,反映了中世纪西非人民的宗教意识,及伊斯兰教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史诗作为格里奥世代口传这一特殊形式,表现了民间口头文学的鲜明特色。

    尼亚奈作为格里奥的后代与西非历史学家,极为重视格里奥保存西非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他本着抢救整理民族文化珍宝,使后人认识古代非洲奥秘的创作宗旨,在记录整理的过程中特意保留了原史诗格里奥口述的风格与民间口头文学的语言特色,文人加工的痕迹很少。史诗保留了雄壮而犷悍的原始风格,与英雄事迹相映衬,突出表现了非洲文学的阳刚与浑朴之美。史诗语言极为口语化,叙述朴素无华,描写生动活泼,极为生活化,很少虚华的铺饰。如史诗中写流浪七年后的松科隆第一次看到家乡的特产时那么情不自禁:松科隆接过了巴欧巴树叶和努古茄,拿到鼻子跟前使劲闻了闻,好像要把所有的芬芳都一股脑儿吸进去。她睁大了眼睛瞧着女儿:“你说什么来着?他们打芒丁来?赶快到市场上去告诉他们,我等着见他们。快去呀,好女儿。”非常平易质朴的描写,但人物的神情心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库雅泰经常在叙述中插入自己的议论:有时强调自己身份,有时提醒读者注意,更多时则是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如:就要被暴风雨卷倒的树木,总是看不见天边吹来的风暴。它得意忘形地昂着树梢,藐视狂风,却不知道自己的末日已在眉睫。这正是苏毛洛的写照,他早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哦,人是多么容易被“权力”迷惑而走上邪路啊!这段议论既形象地揭示事物本质,又准确地展现了苏毛洛必然覆亡的命运。像这样精彩的议论俯拾皆是。这种夹叙夹议不仅增加了文体的活泼,而且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及历史规律的作用,也符合格里奥作为阅尽沧桑的史官的语言特色。史诗中还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机智的比喻、极富民间智慧色彩的谚语、巧妙的夸张与排比……可以说集中体现了非洲古代各种修辞手段之美。读着这绚丽多姿、富有极强感染力的语言,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位著名的非洲格里奥库雅泰那生动流畅、激情洋溢又带几分神秘色彩的演唱。

    六、《松迪亚塔》与几大民族史诗的比较

    《松迪亚塔》是黑非洲最长的史诗,堪称黑非洲伟大的口头表达艺术生动鲜活的样本。

    史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在世界各地文明传统中多有流布。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和神话,被公认是西方文学的滥觞。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古英语的《贝奥武甫》、古日耳曼的《尼贝龙根之歌》、古法兰西的《罗兰之歌》、非洲的马里史诗《松迪亚塔》等,都曾经广为传唱,影响久远。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仔细讨论过史诗的内涵和特性,并给予史诗很高的评价,开启了人类认识和评述史诗的先河。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依照各自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发展出形态各异、风格繁复的史诗演述传统。众多的史诗,已经成为人类口头演述文化的座座丰碑。

    史诗是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这些里程碑式的不朽作品,是一种比现实生活高大、并且交织着神圣启示的叙事诗,内容以严肃重大的历史事件为题材,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风格崇高,结构宏大,富于戏剧性,突出英雄的悲剧性格。

    但非洲史诗与欧洲史诗在文体、历史背景和表演风格上相差甚大。在非洲文化里,史诗的外延可以扩展到关于某一历史题材、公开表演过、有音乐伴奏、由史诗艺人表演的叙事作品。因而非洲史诗多是在乐器伴奏下、艺人用歌唱形式表演的口头史诗。非洲文字史诗的历史较短,据说最早的非洲史诗手稿注明年份是1728年,20世纪后才出现正式出版的非洲史诗文本。确切地说,非洲史诗的“文本”是源自于格鲁特口头表演的记录、翻译整理和再创作的作品。

    非洲史诗提供和描述了鲜为外界所知的关于非洲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价值观、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这些最原始、最野蛮、最一致的民族特征恰恰是捍卫民族文化的最热情、最有效的方式,是我们了解昔日和今日非洲文化的窗口。

    非洲史诗是非洲文化的精华,由于非洲语言的多样性,地域间的相对独立性,非洲史诗大致可分为七大传统板块,“松迪亚塔与芒丁传统”是其中之一的板块。

    非洲史诗的第四板块是松迪亚塔和芒丁史诗传统。在地域上芒丁指尼日尔的河源地区及其流域,马里西部地区和几内亚东部地区,马林卡人现居住在这里。从时间上,芒丁人的历史可上溯到13世纪早期松迪亚塔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和辉煌的时代。松迪亚塔把塔多、科里、塔邦和西比统一成一个国家,并在1235年结束了苏曼古鲁人和索索人的压迫。松迪亚塔的统治使芒丁文化成为一种观念,在马里帝国留下了长久的影响。由于政治上不稳定,马里帝国于15世纪衰落,其地位被经济上强大的马林卡人所替代,马林卡人不仅建立了商业网络,还传播了伊斯兰教。芒丁文化是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复合体,《松迪亚塔》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产物。早在印刷成书籍之前,《松迪亚塔》在西非就已广为人知,从殖民时期(1895年)开始,历史学家、旅行家、民间文学研究者和统治者就研究展示芒丁多彩的口头文学,结果有了很多种不同版本的《松迪亚塔》文本。《松迪亚塔》很少一次全部表演下来,只有在康加巴地区每七年一次的重做屋顶的仪式上才表演全本的《松迪亚塔》史诗。这个仪式为把口头传统过渡为固定文本提供了机会,结果阿贝特家族在此仪式上演唱的版本就成为《松迪亚塔》史诗的“标准”文本。

    因此,非洲史诗中包含很多历史信息,王朝的更替,国王的家史,都是演唱的保留部分。从中可以看出民族主义和泛非主义传统的深远影响。近代非洲史诗中的英雄人物是程式化而非个性化的人物。

    《松迪亚塔》体现了非洲史诗不同于其他民族史诗的独特的三大要素。

    最重要的首推历史和叙事传统。非洲史诗中的历史传统指在史诗表述中充满了与历史有关的某种形式的知识,史诗是历史成分最丰富的载体。在非洲,历史与叙事紧密联系,非洲大陆的历史记载多源自口头叙述,鲜有记载成文的,绝大多数都融入了他们的口头传说,通过史诗保存了下来。《松迪亚塔》中,充满了关于芒丁人的历史,松迪亚塔的祖先,他的家族、以及建立在13世纪的马里帝国等历史信息,以及口头传说。

    此外,史诗中的历史是经过史诗艺人加工、被公众接受的历史,因而富有地方色彩。史诗中的历史常按家族来叙述,神话也会进入历史,变成了历史上的真事,《松迪亚塔》中就可以看到这些“神话化”了的历史。

    因此,史诗《松迪亚塔》被当地人民视作“历史教科书”。

    其次是史诗演唱艺人。在非洲,史诗演唱艺人被视为社会传统和价值观的源泉,其知识体现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的价值。史诗演唱艺人最常用的叫法是“格里奥”。《松迪亚塔》就典型地体现了“格里奥”演唱形式这个特点。

    第三是赞美诗也称为颂词。格里奥常常把赞美诗也称为颂词穿插在史诗表演过程中演唱,以其活泼的演唱风格为比较单调的史诗演唱增添活跃气氛。在史诗《松迪亚塔》中,我们就常常能够看到格里奥吟诵赞美诗或颂词的痕迹。

    《松迪亚塔》集中表现了非洲史诗的这些特点,因此,它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瑰宝”。

    综述

    非洲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不同地域的史诗异彩纷呈。但都叙述了其民族的历史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传统和复杂的社会结构,精湛诗意的语言艺术使这些民族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

    非洲史诗提供和描述了鲜为外界所知的关于非洲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价值观、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法农认为,“这些最原始、最野蛮、最一致的民族特征恰恰是捍卫民族文化的最热情、最有效的方式”。是我们了解昔日和今日非洲文化的窗口,也为研究带有非洲文化和传统色彩的各国黑人文学提供了广阔的背景知识。

    根据13世纪马里帝国的创始者松迪亚塔的经历创作的史诗在古代的马里帝国,现在的西非国家,如马里、几内亚、冈比亚、塞内加尔等,广为流传。因此,1960年由几内亚历史学家尼亚奈整理创作的《松迪亚塔》史诗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非洲史诗源远流长,其想象之丰富新奇,意象之清新瑰丽,语言之多样寓意,表演之多彩魅力,《松迪亚塔》堪称是非洲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