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远见和勇气融合的力量--读《邓小平时代》有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冯秀彬

    美国人傅高义写的《邓小平时代》厚厚的一大本,不用看内容就吓了一大跳:这么厚,怎么看?等放在床上的小桌板上一读,便放不下了。常常忘了时间,一本非文艺类作品何以有如此魅力?随着阅读的深入,渐渐被邓小平命运的起伏和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心里拨云见日,原来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能走到今天这样的气象是多么的不易,是邓小平的勇气加远见才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邓小平在“十年动乱”中被打倒下放江西。1975年在周总理患重病期间重返领导岗位,开始治理整顿,使被“四人帮”破坏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好转。可惜好景不长,1976年,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他从反对“两个凡是”入手,一方面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另一方面主张全面改革开放。他访日本、去美国、到欧洲,目的只有一个:引进科学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鼓励出国留学,大力发展生产力。他突破意识形态障碍,坚持只做不说,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响亮口号。

    当此之时,中国“左”的思想十分强大,批评他改革开放、开办特区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用他改革开放的试验--深圳特区的繁荣和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成功告诉世人,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人民过上好日子才是硬道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否定党和国家的历史,全盘西化“右”倾的论调越来越高,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提出了我们国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不能走过去的老路,也不能走全盘西化的歪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搁置领土争议,打破中日外交僵局,引进日本资金与技术;化解中美关系“死结”,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创性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实现两岸关系的正常化;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使党内权力交接有序;即使在1992年,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然不忘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让思想解放成为中国发展的“新能量”……

    读完《邓小平时代》,掩卷沉思:我们党虽然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也不排斥重要的历史人物对历史的重大作用。邓小平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实现了富有远见的理论创新与开拓性实践,以敢于打破一切权威陈规的超人勇气,使中国的这艘“巨轮”实现了跨越时代的伟大转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奠定了无可非议的重要基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