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主要参考文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文集、专著类

    《蔡元培全集》第1~18卷,中华书局,1984。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中、下册,三联书店,1984。

    《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陈景磐、陈学恂主编《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陈强:《博观与辨析》,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

    《胡适文集》第1~1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15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郭嵩焘日记》第1~4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社,1999。

    《何启、胡礼垣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康有为政论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81。

    《康有为全集》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92、1992。

    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蒋百里全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

    《李大钊文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

    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吴汝纶编《李鸿章全集》9册,海南出版社,1997。

    《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24册,中华书局,1989。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梁漱溟全集》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美〕刘禾著《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杰等译,三联书店,2000。

    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鲁迅全集》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9。

    《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

    《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

    《秋瑾集》,中华书局,1960。

    唐文权:《觉醒与迷雾: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全5册,三联书店,1960。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

    《孙中山全集》第1~11卷,中华书局,2006。

    《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谭嗣同全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81。

    王睛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严复集》第1~5册,中华书局,1981。

    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郑杭生、李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郑师渠、史革新主编《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研究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郑世渠主编《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

    《魏源全集》第1~20册,岳麓书社,2004。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8。

    〔英〕雷蒙·道森著《中国变色龙》,常绍民等译,时事出版社,1999。

    〔美〕 E. A.罗斯著《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等译,时事出版社,1998。

    〔美〕 M. G.马森著《西方的中华帝国观》,杨德山等译,时事出版社,1999。

    〔英〕麦高温著《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等译,时事出版社,1998。

    〔美〕何天爵著《真正的中国佬》,鞠方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美〕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乐爱国、张华玉译,学苑出版社,1998。

    〔日〕内山完造等:《三只眼睛看中国》,肖孟、林力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美〕古德诺著《解析中国》,蔡向阳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二)论文类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曹跃明:《中国现代史上的三大思潮与民族主义运动》,《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高瑞泉:《中国近代精神传统论纲》,《哲学研究》1991年第11期。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黄兴涛:《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检视》,《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姜义华:《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姜新程:《民族主义的几种类型》,《二十一世纪》(香港) 1993年4月号。

    金观涛:《百年来民族主义结构的演变》,《二十一世纪》(香港)1993年2月号。

    焦润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4期。

    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刘正斌:《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看弘扬民资精神》,《解放军报》2010年8月31日。

    李文海、耿云志、宋志明、郑大华:《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报》2006年3月26日。

    李时岳:《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几点思考》,《历史研究》1988年第1期。

    罗厚立:《从思想史视角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

    罗振宇:《管理新说》,《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5期。

    梅峰、刘旭东:《高校体育教育整体效应的社会学分析》,《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钱伟量:《维特根斯坦与技术的后现代策略》,《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5期。

    石仲泉:《苏区精神及时代价值》,《解放日报》2008年4月6日。

    王桧林:《五四时期民主思想的演变》,《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吴忠民:《略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学海》2003年第3期。

    袁洪亮:《“国民性”概念的辨析界定》,《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俞祖华、赵慧峰:《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

    章开沅:《论国魂——辛亥革命进步思潮浅析之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章开沅:《论辛亥国魂之陶铸》,《江汉论坛》1983年第2期。

    章清:《自由主义与反帝意识的内在紧张》,《二十一世纪》(香港)1993年2月号。

    张海鹏:《五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评析》,《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郑师渠:《辛亥革命后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郑师渠:《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张连国:《论理性民族主义》,《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