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史-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莎士比亚

    在文学史上只有很少的作家,可以被人说,如果没有他,文学史将是另外一个样子。威廉·莎士比亚就是这样极少的作家之一。我们可以说,欧洲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将是另外一个样子。莎士比亚是雄踞在文艺复兴峰巅上的高吻苍穹的鹰。在他站立的地方,没有第二个人同他比肩。

    莎士比亚活着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会不朽,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字直到今天还如日中天,所以没有给我们留下一部传记。后人在研究莎士比亚的生平时,可靠的资料非常少。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是,威廉·莎土比亚在1564年出生于伦敦附近的小镇斯特拉特福,现在这个小镇已因莎士比亚而成为旅游胜地,莎土比亚的寓所也成了人们瞻仰和观光的地方。他的父亲是经营羊毛、谷物的商人。莎士比亚童年时家境比较富裕,他受过相当好的教育。但是到了14岁时,父亲做生意赔了钱,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中途辍学,帮他父亲打点生意。他18岁左右结了婚,很快就有了一个孩子,接着又有了两个孩子,家境变得比较困难。大约在20岁左右,他离开了小镇,到伦敦去谋生。在那里他从事过各种名洋的职业,包括一些很卑贱的职业,比如说在戏院门口替那些看戏的贵族看守马匹,这样的工作我们可以想像,就好比现在电影院门口看管自行车的老太太做的事。莎士比亚还做过三流演员,做过小丑。当时的戏里都需要有小丑,插科打浑,提供笑料,是观众发泄情绪的一个对象。小丑出场,观众开怀大笑,情不自禁地把各自乱七八糟的东西朝小丑的身上丢。如果小丑演得不好,惹恼了哪位观众,观众走下看台来到他的面前,割下他一只耳朵,也不会惹出太大的麻烦。小丑的地位就是如此卑微。我们在莎士比亚后来写的诗、戏剧里,常常可以感觉到莎士比亚在青年时代自尊心所受到的无情践踏,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大约是在1590年初,莎士比亚进入戏剧和诗歌的创作。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有各种不同的分法。我们采取一位德国学者的分法,大致上是这样:莎士比亚的作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590—1600年;第二个时期,1601—1607年;第三个时期,1608—1613年。莎士比亚于1616年,与塞万提斯同一年,在自己的家乡去世。

    我们先向各位介绍第一个时期,也就是1590—1600年。这10年左右的时间里,莎士比亚的创作极其丰富,丰富到让人难以相信:一个人可以写出这么多的、风格迥异的优秀作品。这个时期,他写了一部《十四行诗集》,包括100多首诗,其中有一半左右是献给一个青年贵族的,这个人是莎士比亚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另外差不多有一半左右,是献给一个深肤色的女子的,是一些爱情诗。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里,诗的最后两行常常出现一些哲理性警句,这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特点和突出成就。在这个时期,他还写过两部长诗,一部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维纳斯与阿都尼斯》,一部叫做《鲁克丽丝受辱记》。《维纳斯与阿都尼斯》是讲爱神维纳斯如何苦苦地追求阿都尼斯。诗中说,维纳斯“像一只空腹的饿鹰啄食自己的猎物一样”,在追求这个喜欢打猎的美少年。在《鲁克丽丝受辱记》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种情调:鲁克丽丝是一个贵族的妻子。当她的丈夫出征的时候,国王塔昆的儿子借机强奸了她,她把自己的丈夫从战场上召回来,嘱咐丈夫要替自己报仇,然后拔剑自刎了。这是一个冰清玉洁、为丈夫守护忠贞的女人。她和维纳斯,一个如冰,一个如火;一个如月亮般纯洁,一个如太阳般燃烧。可见莎士比亚在青年时代就有同时拥抱事物两极的艺术能力。

    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写了10部喜剧和9部历史剧。最初的3部带有一点模仿性质,成就不是太高,我指的是《错误的喜剧》、《驯悍记》和《爱的徒劳》。到了1594年,莎士比亚写出《仲夏夜之梦》。这部喜剧标志着莎士比亚在艺术上的成熟,标志着他已经摆脱了模仿的境界,有了自己的风格。这部喜剧洋溢着春天的生命气息,把天上美景和人间森林水乳交融地写在了一起,人和神处得非常融洽和谐。该剧妙趣横生,直到现在还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经常演出的戏剧。在这之后所写的《第十二夜》和《皆大欢喜》也都是如此。《威尼斯商人》是这时期喜剧中有突出成就的创作。它塑造了一个聪明、美丽、善良、勇敢,而且在智慧方面远远超过男人的女主人公鲍西妞。她的爱情观是超俗的:在金、银、铅三个匣子里,她有意识地把能够得到她爱情的帖子,放在铅匣里。对那些追求金银的求婚者她一概鄙视。同时她又很仁慈:在机智地战胜了犹太商人夏洛克,击败他要在安东尼奥身体上割一磅肉的阴谋诡计之后,井没有对夏洛克施行报复,她依然给夏洛克留下了一半的财产。她说:仁慈是人间的上帝。这个时期,莎士比亚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品,比如说《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恩格斯评价说:这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前两幕就抵得上当时德国戏剧的全部。这是指它的现实主义因素。此外,还有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它已成为爱情的世界性典范,人们习惯于把那种最美好的爱情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这部戏虽然是一部悲剧,但是死亡是有代价的,它换来了世代相仇的两个贵族家族之间的和好。因此池可以说它的结局带有某些喜剧意味。莎士比亚通过他的10部喜剧,还有他的长诗,以及后来的某些关于爱情的作品,系统地探索了关于爱情的情感感受的各个方面。我在这里,把莎士比亚所构建的爱情的近代伊甸园,画成一棵树的样子。

    这棵爱情树是扎根于性的土壤上的,莎士比亚并不否认性是爱情生长的土壤。在这一点上他和但丁是有区别的。主于的部分,是讲男女之间互为存在,就是我们曾经提到的黑格尔的那段话。莎士比亚的“爱情树”枝繁叶茂,至少如图上所画的:第一枝是“一见钟情”,即一见钟情时,男女之间的那种闪电般的感觉,可以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枝男女之情中那种喜悦和羞怯,各位可以在《第十二夜》中女扮男装的薇奥拉身上感受到这种非常细腻的情感;第三枝就是男女之间的渴念,那种焦灼的诗意,《皆大欢喜》中的奥兰多,为了寻找自己的情人在森林里辗转,每走过一棵树,就贴上一首情诗,他就这样不断地寻找,不断地贴情诗,而罗瑟琳正是读着他贴的诗,走过一棵树又一棵树,寻找奥兰多,两个人终于在森林里相会;第四枝就是爱情中的摩擦、误会,这方面最让人感到有兴味的就是《仲夏夜之梦》,人物之间的阴错阳差,让人捧腹大笑,笑时也感到其中有一些哲理意味;第五枝就是爱情观上的超世俗,鄙视金钱,反对封建,这方面请看《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六枝是骑士风度,骑士为自己的情人殉身,关于这种观念和思想的描绘,各位可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还探索了一种太阳式的爱情,这种爱情的特点就是猛烈、炽热、非理性,恋爱的双方在激烈地纠缠和冲撞中热烈拥抱,以至于共同下沉,以死殉情,如《维纳斯与阿都尼斯》和《安东尼与克丽奥佩特拉》;还有月亮式的爱情,即如月光一样温柔而纯洁的爱情和妇女的形象,譬如我们刚才‘讲的鲍西姬以及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哑和《奥塞罗》里的苔丝德蒙娜;莎士比亚对于失恋的那种感伤、绝望也有非常诗意的多方面的表现。可以说莎士比亚在他的诗、喜剧和一部分悲剧中对于这个时期的爱情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表现,几乎没有哪个方面莎士比亚没有触及到。马克思说,人们对于爱情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整个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我们看了莎士比亚的这些作品后感觉到,远古时代人们把男女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性欲,而到了莎士比亚,他已经把性欲升华成了一种美的情感。这种美的情感在多方面的表现构成了近代社会生活中在精神上编织出来的一个伊甸园。在喜剧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总的主题,就是“爱可以征服一切”,它的结局一般可以用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的名字来概括,叫做“各随所愿”或者“有情人终成眷属”。他相信爱可以征服一切,可以融化一切,可以解决一切。即使作恶的人,像犹太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都对他采取一种相当仁慈的态度,这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人所怀有的信心,对爱的拯救作用的信心。

    二爱情的高峰体验

    在这个伊甸园里各种各样的爱情探索中,我们要特别提出一点来跟各位讨论,那就是爱情的高峰体验。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生的幸福在于人有各个方面情感上的高峰体验。什么叫做情感的高峰体验呢?可以这样简单地说,就是人在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自身这四个关系中能达到高度和谐一致的时候,人就出现了情感的高峰体验。这是人的一种幸福态,比如说人和自然的关系:到了春暖花开时,你心情非常舒畅,没有任何的精神负担,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山谷里,在青青的草地上,你躺在那儿,感觉到来自大地深处的温热正在从你的身体下面缓缓升起,你的头顶上是一片湛蓝的天空。你感到温暖的大地正在载着你上升,湛蓝的天空正在下降。你作为一个人融化在这个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感到一种非常惬意的舒适。我们说,这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在人和自然高度和谐的状态下产生的,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达到的。

    人与人的这种高峰体验,最大量的、最经常的、几乎每个人都有权利感受到的就是爱情的高峰体验。这种爱情的高峰体验,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有非常优美的、充满了诗意的表现。下面就《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爱情是盲目的”。有谁能够把那种如闪电撞击心灵般的“一见钟情”分析清楚呢?在你的幻觉中也许早已有了他(她)了,他(她)已经成为你对人生的美好憧憬中的月亮,然而你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道他(或她)在何方。于是你寻找,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寻找,在校园里来来往往的男女中寻找,在五彩缤纷的舞会上寻找……仿佛完全在无意之中,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那美妙的一瞬间突然降临了;他(她)在你的面前出现了,你的内心狂喜地反复地呼唤着一句话:“就是他(她)!”在这一瞬间,你感觉的不是具体的美,你甚至说不清他(她)的眼睛、鼻子、嘴唇及脸庞的样子,而只记得一些光线和色彩组成的幻影。罗密欧说:

    啊!火炬远不及她明亮;

    她娇然悬在暮天的颊上,

    像黑奴耳边璀璨的珠环;

    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

    瞧她随着女伴进退周旋,

    像鸦群中一头白鸽蹁跹。

    这使我们想起俄国诗人普希金初遇凯恩时的爱情绝唱:

    在那美妙的一瞬间,

    在我眼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

    “一见钟情”是爱情生活中的神秘体验,但并不是“高峰体验”,甚至可能不是通向高峰的人口,随着“一见钟情”而来的有时会是某种失望。然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它却可以使两颗心迅速敞开门扉,以常人难以想像的速度接近、融合,于是那种爱情的“高峰体验”出现了。

    “高峰体验”是一种痴迷状态。那个把情书挂满整座森林的奥兰多(《皆大欢喜》)、那个为了爱人而女扮男装的薇奥拉(《第十二夜》)、那个为了寻找爱情而只身渡海的巴撒尼奥(《威尼斯商人》)都是陷入了痴迷。罗密欧忘记了朱丽叶的父亲正是时刻准备杀死自己的凯普莱特,说“冒着生命危险”跳进围墙去幽会是不确切的,而应该说“忘记”,“忘记生命危险”,只求见到恋人的一面。当他看到月光下朱丽叶的那双眼睛时,叹道:

    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代替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

    朱丽叶并不比罗密欧冷静些。她在暗夜中的爱情表白被罗密欧听到,与其说自责轻狂,不如说恰遂心愿;与其说羞怯,不如说狂喜。当罗密欧要对着皎洁的月光起誓时,朱丽叶说:

    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是盈亏圆缺;

    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

    《圣经》曾告诫说“不要起誓”,那是说不要亵渎神明。对热恋中的情人来说,上帝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万物(包括月亮)也是不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只是对方的自身。冷静的逻辑学家会说,自身凭着自身起誓,这是一个可笑的悖论。这种说法恰好证明:世界上有逻辑学家管不着的地方,那就是热恋中的情人,他们讲的话常常是无逻辑的、颠三倒四的。情感的高峰从来是不容理性和逻辑插足的。

    两个人从肉体到灵魂融合为一的感觉在离别时变得更加强烈。当朱丽叶的奶妈频频呼唤,朱丽叶不得不催促罗密欧离去时,又禁不住呼唤着这可爱的名字。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呼唤,惊喜若狂:

    那是我的灵魂在叫喊我的名字

    但当罗密欧回转来时,朱丽叶说:

    我记不起为什么要叫你回来了。罗密欧说:

    让我站在这儿,等你记起了告诉我。

    朱丽叶回答说:

    那我将永远记不起来了。

    罗密欧说:

    那么我就永远等在这儿,让你永远记不起来。朱丽叶不由得又担心恋人死在自己的爱抚里,她说:

    天快要亮了,我希望你离去;可是我就好比一个淘气的女孩子,像放松一个囚犯似的让她心爱的鸟儿暂时跳出她的掌心,又用一根丝线把它拉了回来,爱的私心使她不愿给他自由。罗密欧狂喜地回答:

    我但愿我是你的鸟儿。

    处于情感高峰上的恋人都心甘情愿地失去自我,把自己完全地融进对方的身体中去。这种融会不是自由的丧失,而是获得最大的自由。朱丽叶表示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罗密欧时说:

    我的慷慨像海一样的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的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又一个数学上的真理在情感领域失效:1加1不再等于2,而是趋向∞(无穷)。

    这种“高峰体验”不仅寄寓着莎士比亚的爱情理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也是他对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亲密关系的追求,它是莎士比亚的人间伊甸园的象征性符号。

    莎土比亚第一时期的历史剧与喜剧总的倾向是乐观向上的。但是到了1601年,好像天空突然一下于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整个世界风云变色,莎士比亚进人了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年。这个时期主要的作品是悲剧,特别是“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三李尔王

    《李尔王》是一个杰出统治者的悲剧。关于他的青年时代,作者没有回叙,但从他所统治的偌大国土、显赫自信的气概以及直到年迈仍然稳居王位来看,他曾经是杰出的。但人到晚年,成功者就几乎无法逃避一种居功自傲的偏执。这种偏执使一个人只愿听颂歌,不喜欢微辞。大女儿和二女儿那种关于爱父情感的过分表达,从常人的眼睛看上去,全然带有虚夸的性质,而三女儿也不过只是讲了一句实话——在她结婚之后将拿出一半的爱去爱父亲,另一半给她的丈夫——竟然惹起李尔王的勃然大怒,将考狄莉亚逐出宫门。这种骄矜使李尔王失去了常人的理智,把爱当作恨,把恨当作爱。当他为此遭到无情的报复——被大女儿与二女儿逼出宫门,流落荒原后,他疯了。然而,人们在这个疯子身上却看到了理智,看到了常人的理智的复归。这就揭示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真理:权力不等于智慧,权力不是智慧的源泉;如果你以为智慧是随着权力而增长的,结果却是恰恰相反,愚蠢是随着权力而增长的。权力可以使你在失去智慧的同时失去爱。权力越高,失去的爱越多——如果你把权力等同于智慧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尔王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它还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重演。

    《奥赛罗》的悲剧是另一种类型。有人说这种悲剧是男主人公的“嫉妒”;有人说是女主人公的大意,提醒女人不要丢掉自己的手绢。但更深刻的意义却是揭示人类一个重要的弱点:轻信。奥赛罗是一个战功显赫的英雄,在战场上是一个杀人魔王,但在战友中间却天真得像个孩子。他丝毫没有想到过伊埃古竟然要把他置于死地,特别是苔丝德蒙娜——一个白皮肤的美丽女子毫无保留地献身于他这个黑皮肤的摩尔人,使他更加确信世界上人和人的关系是美好的。苔丝德蒙娜这个温柔、善良的美丽女子,在对人的态度上比奥赛罗显得更加轻信。纯洁遇上罪恶,就像羊遇上狼外婆一样,道义上的优势在这里毫无用处。就在奥赛罗已经怀疑她同凯西奥之间有暧昧感情时,她还浑然不觉,不顾一切地为凯西奥说好话,使观众恨不能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喊一声:“小心你脚下的陷阱!”奥赛罗把他同苔丝德蒙娜的爱情视为人类的本体象征。奥赛罗全部的信念,关于人生的赌注都押在这个美丽、温柔的少女身上了。他说:“可爱的女人!要是我不爱你,愿我的灵魂永堕地狱!当我不爱你的时候,世界也要复归于混沌了。越是轻信的人,在轻信破灭之后的报复往往显得更强烈。他杀死苔丝德蒙娜不是由于生性冷酷,恰是因为爱得太深。他把这件事看作是“出于荣誉的观念而不是出于猜嫌和忌恨”。苔丝德蒙娜的毁灭,就是爱的毁灭,世界的毁灭。

    《雅典的泰门》是“四大悲剧”之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轻信的悲剧,但它更深刻的意义是金钱对人性的异化。金钱支配一切、取代一切的魔力把泰门逼疯了。他变成野人而又意外掘出黄金时的那一段“黄金咒”被马克思赞誉为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作用的最杰出的描绘。莎士比亚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早发现金钱秘密并予以形象揭示的诗人。

    哈姆雷特、奥赛罗和李尔王、泰门在遇到罪恶的侵袭时,他们采取的态度都是憎恶和反抗,只有一个英雄例外,这就是麦克白。当女巫预言他将成为君主时,当麦克白夫人怂恿他杀害邓肯王时,他开始去适应恶的环境,雄心变成了野心。悲剧《麦克自》相当细致地揭示了一个人是怎样从善良变为罪恶的。然而麦克白的悲剧在于他终于没有变成彻底的恶棍,如伊埃古。尚未混灭的良心仍然顽强地抵抗,善与恶的搏斗在他内心的交织扼杀了他的睡眠,使他眼前不断出现死去的邓肯与班柯的形象,使他觉得眼前的每一个人都窥透了他内心的罪恶的秘密,这种恐惧使得他继续地、不停地杀人,直到他自己被杀。在这个滑向深渊的痛苦过程中他痛切地感到生命的无意义:

    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传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生命“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这也成为西方现代派颇为重视的一句名言。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福克纳的代表作题名《喧哗与骚动》就是由此而来。

    还有一部悲剧值得一提,就是《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这部戏我们在前面曾经说到过,它叙述的是罗马执政官安东尼与埃及的风流艳后克莉奥佩特拉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一个是罗马的狼,一个是埃及的蛇。两个人如此恶毒地咒骂和撕咬,同时又极其热烈地恋爱。在这种完全丧失了理性的爱情的烈火当中,安东尼不仅焚烧了自己,而且焚烧了自己的事业、焚烧了罗马的事业,使得自己身败名裂。最后罗马的狼和埃及的蛇热烈地拥抱着,在热烈的爱情中下沉。

    四《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这出戏剧在戏剧史上是一个奇观。莎士比亚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很注意这部戏,但是没有人估计到它究竟有多么高的价值。莎士比亚去世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跟它享有同等荣誉的一些同代人的作品逐渐地都像泡沫被历史的潮流吞没了,消失了,而《哈姆雷特》却始终如日中天,被人重视。它像一口涌流不尽的深井,不断显现出一些新的东西,让人们惊讶,让人们深思。有人作了这样一个统计,从1877年开始直到现在,平均每12天就有一篇研究《哈姆雷特》的论文或者专著问世,二直延伸到现在。这可不可以算是一个奇迹?像这样的奇迹,我们中国也有一比,那就是《红楼梦》。说不完的《红楼梦》,就像是说不完的《哈姆雷特》一样。

    《哈姆雷特》是从丹麦1200年的历史中提取出的一段故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复仇故事。在莎士比亚以前,已经有好几位作家对这个历史题材有兴趣肥它改编成剧本。所以莎士比亚并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个题材,但是在莎士比亚写出《哈姆雷特》后,就再也没有人尝试着重新去改编或加工这段历史,因为他们觉得不可能超过莎士比亚。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丹麦的国王哈姆雷特有一个美丽的、贤惠的妻子,叫乔特路德。他们有一个非常心爱的儿子小哈姆雷特。在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他们把他送到人文中心威登堡大学去读书。年轻的王子哈姆雷特在那里过着一种非常愉快的生活,他有自己的好朋友——像霍拉旭这样的很有骑士风度的年轻人;他有那么关爱他的父亲和母亲,特别是老哈姆雷特,在年轻工子的眼里,父亲是人伦的典范,时流的明镜,自己愿意将来做一个像父亲这样伟大高尚的人;哈姆雷特还有一个美丽的情人,就是奥菲莉妮。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可以说他的生活是完美无缺的。他有一个充满玫瑰色的、关于未来的理想。这理想不仅是关于他个人的生活,而且是关于丹麦国的,因为将来他要做这个国家的国王。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他的父王猝死的消息。他急急忙忙赶回了自己的国家,遇到第二件事情,就是在他的父亲死了还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他的母亲,他那么钟爱的母亲,要跟他的叔叔,也就是他父亲的弟弟结婚了。这在当时是算作一种乱伦的行为。而且这个行为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本来属于年轻的王子哈姆雷特的王位被他叔叔夺走了。父王的惨死、母亲的速嫁和王位的丢失,这是三道冲击波,一道强似一道,冲击着这个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年轻人。这时,他的父亲的鬼魂向他显现,并且告诉他说:我是被你的叔叔克劳狄斯用毒药灌进耳朵毒死的,你应该为我复仇。作为一个年轻的骑士,哈姆雷特当然应该为自己的父亲复仇。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宫廷里边,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克劳狄斯的耳目和帮凶,他必须要非常谨慎地来做这件事。他决定装疯。在他装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王子虽有一点疯癫的样子,好像不能控制自己,不断地在说一些疯疯癫癫的话,但这些疯疯癫癫的话又带有某些真情的流露。他的母亲乔特路德很担心,克劳狄斯也非常地疑心,就让他的母亲乔特路德把自己的儿子叫去,好好教育教育、规劝规劝。就在母亲的卧房里,年轻的哈姆雷特痛斥他的母亲从为她很“无耻”。母亲这时候心里头也感到惭愧。就在母子俩谈话的时候,哈姆雷特觉得窗帘后面好像有人在偷听,便一剑捅过去。因为他当时认为这个人一定是克劳狄斯。没想到剑捅过去,倒下来的不是克劳狄斯,而是克劳狄斯手下的一个亲信,叫波洛涅斯。这个人说起来也是一个帮凶,是一个罪有应得的家伙。但是,他是青年王子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莉妮的父亲。奥菲莉娅是一个年轻的、纯洁的、不谙世事的女孩子,父亲的死对她的打击很大,而且,竟然是自己倾心所爱的人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因此,脆弱的奥菲莉妮疯了。她的疯是真疯:她全身戴满了花环,爬上小河边的树上,然后从树上跌下来,跌到河心。开始时,她浮在河面上,漂流而下,她唱着歌,逐渐地下沉,就这样死去了。由于哈姆雷特对波洛涅斯行凶,使得克劳狄斯察觉了哈姆雷特的内心,就准备要对哈姆雷特下毒手。但是克劳狄斯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他知道如果用自己的手杀掉哈姆雷特,那么丹麦的臣民就会起来反对自己,因为他们很喜爱自己老王的后代。于是他就想借刀杀人,把哈姆雷特送到英国去,用英王的手来结果他的性命。在半路上,哈姆雷特察觉了这个好计。他使了一个掉包计、让送他去的两个人当了自己的替死鬼,而他自己悄悄地返回了丹麦,想继续实行他的复仇计划。在他回来的时候,在郊外,他看到有人在埋葬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就是奥菲莉娅。哈姆雷特的出现使奥菲莉娅的哥哥,也就是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大为愤怒,因为自己的父亲和妹妹都死在了哈姆雷特的手里。作为一个骑士,他要复仇。他向哈姆雷特提出了挑战,要和哈姆雷特比武。哈姆雷特出于内心的一种愧悔,同意和他比武,并且决定让雷欧提斯赢。奸王克劳狄斯觉得这是一个可乘之机,设下了毒剑和毒酒的计谋,让雷欧提斯的剑不仅开了刃,而且抹了毒,另外准备了一杯毒酒。结果毒酒毒死了乔特路德,毒剑分别刺死了哈姆雷特和雷奥提斯。哈姆雷特死前拼着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气刺死了奸王克劳狄斯。戏剧以所有的主要人物:老哈姆雷特、青年王子哈姆雷特、乔特路德、波洛涅斯、雷欧提斯、奥菲莉娅、克劳狄斯——所有人的死亡而结束。这是一个大悲剧。

    下边进一步来分析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是怎样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特别是剧中主要人物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一步一步被揭示出来的。

    任何一个文艺运动,只有出现了代表巅峰的一两个人才能够完成一个很高水平的运动,缺少了这一两个人,整个运动的水平就下降了一大块。文学运动中这样的情形很多。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运动的水平就下降了一大块,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不能和今天一样。这段话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杜勃留洛勃夫说的:……但是,在文学,到现在却出现了几个这样的活动家,他们在宣传中站得这样高,不论实际活动家,不论从事纯科学的人,都不能超越他们。这些作家是得天独厚的,他们能够凭着天性去接近他们同时代的哲学家要靠严格的科学之助才能找到的自然的见解和追能从生活中把它把握,动手把它描写出来。因此,正因为他们是某一时代人类认识的最充分的代表,从这一高处来观察人们和自然的生活,把这种生活描写给我们看,他们就能高出于文学的服务作用之上而跻身于一群能够促进入类彻底认识自己的活跃的力量和自然倾向的历史活动家的队伍。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的。他的剧本有很多东西。可以叫做人类心灵方面的新发现,他的文学活动把共同的认识推进了好几个阶段,在他之前没有一个人达到过这种阶段,而且只有几个哲学家能够从老远的地方把它指出来。这就是莎士比亚所以拥有全世界的原因:……但丁、歌德、拜伦的名字常常和他的名字结合在一起,可是很难说,他们每个人都是像莎士比亚似的这样充分地标示出全人类发展的新阶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