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心@AI-开启寄居时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嗒”,一声小得只有陆临风自己能感知到的低声后,他退出了与网络的无线连接。

    他原地活动起手脚来。刚才在网络上待的时间虽然不是太长,但他一直保持了僵直的站立姿势,这会儿出了网络感觉肢体有点酸麻。他来回转动了一下脖子,这才觉得又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真实世界。

    “谢谢,擎天,真的太棒了!”他轻轻摇晃着头,嘴角微微上扬,脸上还残留着兴奋与激动的表情。

    “陆先生,我想您一定感觉到了什么是不虚此行。”擎天保持着微笑,眼里是陆临风已很久未见到的纯净。

    “研究了大半辈子的人类大脑,今天才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大脑是怎么运转的。要不是有你们人工智能的帮助,估计人类永远不可能直观地解开这些奥秘啊。”陆临风叹了口气,打心眼里佩服着擎天。

    “我能帮到您的还有很多很多,以后慢慢您就知道了。”擎天斜歪着头,调皮地向他眨了眨眼。

    就在刚才,擎天带他浏览了自己大脑的运行过程。陆临风与擎天背靠背站立着,他将自己脑后部的芯片接口对准了擎天同样部位的一个接口。

    “嗖”的一下,陆临风就置身一个虚空中,就像在影院电影马上开始前那一刻的黑暗空间。

    一个三维的人头形象逐渐出现并清晰起来。虽然只是一个大致的棱角,陆临风还是能认出那是自己的头。除了大脑以外,其他部分都是透明的。擎天就是要带他看看自己的大脑是怎么工作的。

    从稍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平视过去,陆临风看到自己的大脑左半脑沟壑纵横,比一般人要多一些褶皱,颜色是一种新鲜的灰白色,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网络。他又转到另一侧,想看看自己的右半脑。右半脑看起来与左半脑差不多,但旁边的数据显示他右半脑比左半脑要轻两克,褶皱也比左脑要少5%。他的确是理性思维要强于感性思维,他想有这个细微差别是正常的。

    他把大脑的三维影像渐渐拉近,上面的血管越来越粗,他都能看到血管里面流动的红白细胞了。那些细胞贪婪地吸食着氧气分子,像钱串一样串在一起在血管里滚动着。大脑表面的沟壑此时像美国大峡谷一样壮阔、深远。他像一个探险家一样在这些峡谷中自由穿行。

    再拉近影像,他穿过灰白色的表面,进入到大脑内部。他一定要看看那些精灵一样的脑神经元是如何运作的。脑神经元太多了,他像一个小孩跳进了一个巨大的海洋球池,深陷在脑神经元的海洋球中。那些神经元很活泼,永远都在跳动着。里面像一个巨大的工厂,在不停地进行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就是这些单个脑神经元记录的信息。化学反应产生出了电流粒子,瞬间神经元组成了一个形态怪异的立体网络,电流在这个网络中穿梭。网络的节点是神经元,网络的链接线是一些长出的枝枝丫丫和像毛毛虫一样的东西。他知道那些是树突和轴突。

    立体网络快速变换着形状。他想看得更清楚些。他把速度调整得尽量慢,看清了那些树状的树突是如何生长出来的,电流又是如何通过不断长出来的轴突向其他的神经元的树突传递的。神经元们不停地搭建又拆掉各种结构,这就是单个神经元的片断信息正在组合成有意义的记忆和意识。陆临风看到了自己大脑意识的产生和消失,也看到了一个沸腾的大脑工作场所。大脑中一直在不停地爆炸,烟火四起,流光溢彩。他真没想到人的大脑是如此活跃的一个战场。

    陆临风还在回味自己大脑中的五彩缤纷,擎天打破了他的发呆状态。

    “嘿,陆先生,我送你一个小礼物。”他把握着的手在陆临风面前摊开。陆临风什么也没有看见。

    “什么礼物?”他诧异道。

    “一个微型黑洞。”擎天露出诡异的笑容。

    陆临风大惊失色:“你……”他以为擎天又要犯先前的毛病了。

    “别担心,这只是一个存活时间不到一分钟的小玩意儿。你可以拿它变变魔术,将一朵花或一棵草变没了,仅此而已。”擎天见陆临风脸色大变,连忙解释一番。

    “与人类一同进化,这是我们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你放心,我谨记并遵从着这条定理呢。”

    陆临风轻轻给了他一拳,责备道:“吓死我了。”

    擎天逗他后调皮的神态让陆临风想起皇甫和高汐的肉体在实验室消亡已有半年多了。

    六月,天气越来越热了。白天艳阳高照,街道上行人稀少。夜晚凉风四起,人们才开始纷纷出动。三里屯商业中心地带,灯火辉煌,各种虚拟现实组成的立体广告在建筑物上,在地面上,在空中尽情展示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看到很多光头男男女女出现。从远处看,单从他们的头部,很难分辨出性别来。还好是六月,人们还能从穿着打扮上分辨出男女。

    这些光头男女,并不是因为避暑热才将头发剃光的。仔细看看,其实他们的光头上是有不同的图案的。那是由头上埋植的带传感器的彩色光纤在头上组成的。这些光纤与脑后偏下部位的一个芯片连接器连着。这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接的接口。

    陆临风头上的光纤图案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纤组成的光线呈放射状从头顶散开,这是男士的经典图案。也有很多做成多角星、圆圈、螺旋形等图案的。而对图案形状女士们显然更讲究一些。虽然已经没有了头发,但她们将头顶的图案设计得像精美的刺青或是绣花,再配以脸上的精致妆容,仍然极力彰显着女性的魅力。

    秦主任在高洋头顶上探索出的人脑与机器的连接方式,在人工智能与人类达成共同进化的共识后,被大规模商业化采用了。维登人和少数有支付能力的康芒人率先进行了这个人类头部手术的改造工程。比高洋幸运的是,人类已经研究出相关的药物,大大减轻了这项头部改造手术后所产生的剧烈的异物感症状。另外,脑后部的芯片既能进行有线连接,也能进行无线连接,大大增加了人类进入网络的自由度。

    借助这个头部手术,人类极大地拓展了自身的感知能力,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了一个拓展了的全新世界。这个全新世界对人类的震撼是史无前例的,也带来了人类意识的跃迁。改造后的人类,具备了巨型图书馆的记忆能力,具备了瞬间学习能力,学习变得异常轻松。在人工智能助力下,人脑的创造力更是爆发式地增长。

    望着三里屯商业中心这些来来往往的光头男女,陆临风会心地笑了:“‘聪明绝顶’,古人真有先见之明啊。”

    陆临风现在接任了涟漪集团的CEO。擎天仍在集团,他辅佐着陆临风,就像当年辅佐皇甫一样尽心竭力,忠诚可靠。

    在陆临风等人的见证下,两名神态庄重严肃的机器人律师打开了桌上皇甫早早留下的遗嘱,他将全部财产捐赠,设立了一个慈善基金,基金定名为“洋昕基金”。陆临风知道,这是为了纪念高洋和苏昕。

    擎天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他要为管理皇甫这个基金的基金会寻找一个最适合的基金会主席。

    瑞士阿尔卑斯山下的格林德瓦尔德小镇是那一带最著名的休闲胜地,一群来自中国的维登人常年住在这儿,他们喜欢滑雪、登山,各种户外极限运动。他们偶尔也会想念中国菜的美味,那是他们祖先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在大脑中留下的烙印使然。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全球化了,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味觉遗传基因时不时还是会勾起他们的故乡情怀。

    于是,小镇一条街上一顺溜地开着各式中国饭馆,京鲁川粤淮,什么样的口味都有。夹在这些饭馆中间有一家专门卖北京烤鸭的店,这几日每天都有一位中年女子光临。她总是中午时分到,坐在靠窗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位子上,点上一份北京烤鸭全套餐,独自安静地享用。

    她吃烤鸭的动作很优雅,不似一般人那样大大咧咧撑开一张饼,大大咧咧夹起鸭片、黄瓜条、大葱,蘸一大块酱,然后一卷,迅速往嘴里塞去。“呼哧”一咬,深色的酱溢出来,弄得嘴唇上、嘴角边都是。虽说看起来吃得挺香挺幸福的,可要是女士这种吃相多少显得有些过于粗鲁了。

    擎天坐在与她相隔一桌的斜后方,假装喝着茶,其实一直在侧后方观察她。只见她细长的手指轻柔地拾起一张饼,仔细将饼理平整,摊在盘子上,然后用筷子夹上一片精选的鸭片。她仔细把肥肉去掉,再轻轻蘸酱,用筷子将蘸酱在饼中间和鸭肉上均匀抹开,配套的蔬菜也是这样仔细处理。再将饼整齐地叠成一个长方块,用筷子夹起,往嘴里轻送。另一只手接在嘴下,细嚼慢咽地吃着。一块饼吃完,她用餐巾纸轻轻擦拭一下嘴角,虽然并没有酱料溢出来。

    擎天正出神看着,那位女士喝了口红茶,头也没回说了一句:“先生,找我有事吗?”擎天看她周围除了自己没有别的人,明白了她是在问自己。

    “您是问我吗?”擎天还是确认似的问了一句。

    “你这两天一直在旁边观察我,以为我没有注意到吗?”女士继续说道,仍没有回头看擎天。

    擎天忙起身走过去,在她对面问道:“方便和您聊一会儿吗?”

    女士抬头看了他一眼,优雅地做了个手势:“请吧。”

    “您是叫珍妮吧?”

    “找我有什么事吗?”女士没有直接回答,但从表情能看出来她显然是认可的。擎天与她面对面才看清楚了她的长相。女士长着中国人面孔,容貌秀丽端庄,表情有些矜持。显然她也是进行过头部芯片植入手术的,头上植入的光纤图案是一朵莲花。脸上细致的妆容完全弥补了因头发剃光而减少的女性魅力。

    “珍妮女士,您好!冒昧打搅您。我叫擎天,是一个人工智能。”

    “看得出来。”珍妮连他在身后观察都察觉到了,凭她的聪慧自然看得出擎天是个机器人。

    “是这样的,我受北京一家慈善基金会委托,为他们基金会寻找适合担任基金会主席的人选。根据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在全球筛选了五名候选人,其中就有您。”擎天直接讲述着来意。

    “你们没有弄错吧?我没有想找工作啊。”珍妮有些奇怪。

    “您的确没有,我们是按照他们的条件在全球优秀人才库中挑选的。您完全可以不考虑这个机会,不过我还是想和您聊聊。”

    “你们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珍妮觉得他们是不是有些儿戏。

    “女士,我们知道您相当多的信息,也许超出您的意料。”擎天仔细给她讲述了他们了解的资料。

    珍妮是美国NASA的高级工程师,十多年前就被派往美国在月球的地面工作站。根据计划,她们将是第一批在月球殖民的美国人。珍妮最初很兴奋,也做好了在月球长期生活下去的准备。她在月球上结了婚,找了一位英俊的美国人同事,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半年前,不知为什么珍妮患上了强烈的思乡病。基地采取了很多措施对她进行心理干扰和治疗,但收效不大。她一看到那颗蓝色的星球就忍不住泪流满面。丈夫见她有发展成抑郁症的倾向,于是痛下决心,一定要送她回到地球。

    两个月前,珍妮告别了留在月球的丈夫和孩子,独自一人来到这个瑞士小镇定居。由于从小在北京长大,对北京烤鸭情有独钟,因此爱上了小镇的这家烤鸭店,这几日几乎天天都要来此品尝美味。

    珍妮很吃惊擎天居然对她的情况了如指掌:“你们既然知道我这么多情况,那应该知道我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吧?你们怎么就肯定一名NASA的工程师能干好基金会的差事呢?”她还是疑虑重重。

    擎天保持着他的微笑:“这个您不用担心,我们需要的人选最重要的是要正直、有爱心、乐于奉献。对了,我们尤其需要候选人热爱地球。您应该特别有这方面的体会吧?”

    “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珍妮颔首说道。

    擎天又告诉她这个基金会管理的基金是为了纪念两位让大家都受益的普通人。因为有了高洋和苏昕的奉献,人类才有了现在这个能进入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共生的人机时代。珍妮听到这儿,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后脑勺下面植入的芯片和连接器。

    “女士,就像您在月球思念地球故乡一样,也许不久您就会思念您从小长大的真正的故土北京的。这里的烤鸭能吃出地道的北京味吗?这里能找到老北京的胡同大院,京腔京韵吗?”擎天继续循循善诱地说服着她。

    珍妮原想找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静静待着过日子,她还没有想再出来工作。在擎天的诱导下,她开始动摇了。毕竟擎天的话戳中了她的软肋,她傲气矜持的外表下面其实有一颗脆弱柔软的心。随着年纪的增长,思乡的愁绪也越来越浓。她答应擎天考虑考虑。

    金秋十月,正是北京万山红遍、秋爽怡人的季节。洋昕慈善基金会成立大会选在中国酒店第一百层的会议室召开,那是全城最高建筑的顶层会议室。陆临风作为嘉宾应邀来到酒店参加成立大会。听说今天擎天要正式向大家隆重介绍基金会的会长,他也很有兴趣看看擎天这几个月神神秘秘在全球挑选的人物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一个人正在贵宾休息室喝着茶。门开了,擎天领着一位气质高雅,容光焕发,一身米黄色职业套装,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女士走了进来。

    “陆先生,来,我先给您引荐一下。”擎天笑着迎上来,身后跟随的女士也快步上前。现在光头是一种时尚,擎天也没有了原来那一头漂亮的黑发,与大家一样进入了人机合一的光头时代。

    “您好!我是洋昕慈善基金会首任主席陈曦。”女士抢在擎天介绍前先自我介绍道。

    原来擎天找到的那位珍妮其实就是皇甫中学时代曾经暗恋的同班同学陈曦儿。她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后,同意回国担任洋昕基金会主席一职,并且又改回了自己的中文名。擎天并没有告诉陈曦这个基金背后真正的捐赠者。他在一旁见陆临风与陈曦两人以初次见面的方式小心地互相介绍着自己,嘴角滑过一丝狡黠的微笑。只有他自己知道皇甫的那个秘密,他对任何人都没有透露。从侧面看着依然美丽的陈曦,他心想,皇甫一定也是这么想的。

    苍山如海,残阳似血。陆临风站在这个全城最高的会议室落地窗前,眺望远处绵延起伏的西山山脉。他越来越相信皇甫和高汐没有死,他们与擎天融合在一起了,就活在人工智能的网络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