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第124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追随在铁锤王身后,肯定打不了败仗。追随在大唐旗帜下,最后的收获肯定是盆满钵圆。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没有国家能与大唐并驾齐驱。大伙只要追随,追随,砍杀,砍杀,杀死一切敢于跟大唐作对的人,把一切敢于大唐为敌的国家踏为齑粉。

    旌旗挥舞,刀锋带着寒光。马蹄声在轰鸣,槊尖上凝着血滴。在这锐利的攻击面前,叛军们再度崩溃。有人受不了战场上的压力试图逃走,被长槊从背后刺入,挑上半空。有人侧开身体闪避,被刀锋从肩膀直割到胯骨,体内肠子和肚子伴着热乎乎的血浆喷涌而出。

    几个忠心耿耿的大食将领困兽犹斗,试图用自己的牺牲换回主将的安全。他们彼此掩护着结成一个小阵,逆着逃命的人流,阻挡骑兵的冲击。但事实证明,这种努力毫无效果。王洵只用了一个横扫,便破除了敌军的阻挡。紧跟着,又是一个横扫,拍飞数名躲闪不及的大食兵,紧紧咬住了艾凯拉木的背影。

    一名侍卫返身迎战,用弯刀扫向王洵的槊锋。刀刃在半空中与槊锋相接,顿了顿,腾空而起。雪亮的槊锋继续向前,戳入他的身体。撞击产生的力量让槊杆骤然弯曲,变成弓形,在槊尖将此人挑离地面的刹那,长槊又猛然弹直。槊杆上缓冲的力量登时全部释放出来,将此人的尸体弹飞出去,在半空中落下一串血雨。

    王洵的肩膀连晃都没晃一下,端着长槊,又撞向了另外一个拦路者。锋利的槊尖如同切豆腐般刺穿敌军,槊杆弯曲,弹开,又一具尸体飞上了半空。

    眼前的景色瞬间一亮,大食溃兵纷纷散开,谁也不肯再用血肉之躯阻挡铁锤王的长槊。王洵举目望了望,却没找到艾凯拉木。再定下神来于人群中仔细搜寻,终于在一堆慌乱的背影中,看到了艾凯拉木常穿的锦袍。

    “哪里走!”王洵纵马撞翻几名躲避不及的溃兵,槊锋瞄着艾凯拉木的后背画影儿。后者被吓得魂飞天外,双手抱住马脖颈,双腿用力在坐骑肚子上猛磕。可怜的坐骑连续赶了好几天路,早已经精疲力竭,被逼得厉声嘶鸣,前腿一软,轰然倒地。

    艾凯拉木身体借着惯性被甩出,消失于人群脚下。王洵的长槊也瞬间失去了目标,接连刺翻了前方几个逃命者。艾凯拉木爬起来,跌跌撞撞跑了几步,终于发现两条腿不可能跑过战马的四蹄。猛然转身,挥舞着横刀,大声怒吼。

    “啊啊啊啊啊啊——”狼一般的嚎叫透着凄凉和决绝。他跳开半步,躲过王洵戏弄般的攻击。然后又斜着跳了半步,挥刀去砍王洵的大腿。王洵在占据优势情况下,岂肯让他得逞。将槊轻轻一捋,丈余长的槊杆横抽回来,正中此人的脊梁骨。

    “哇!”持刀者喷出一口血,踉跄数步,一头栽到于王洵的马屁股后。王十三手疾眼快,一个镫里藏身俯下去,迅速将此人提起,高高地举过头顶,“抓住艾凯拉木了,大都督生擒艾凯拉木!”

    “抓住艾凯拉木了,大都督生擒艾凯拉木!”欢呼声,瞬间以王洵为核心传开,顷刻传遍全城。

    “抓住艾凯拉木了,大都督生擒艾凯拉木!”

    “大都督生擒艾凯拉木,大都督威武!”众武士们以各种语言高声欢呼,挥着兵器,如狼群逐鹿。

    谁也没仔细看王十三手中的俘虏。除了王洵自己。在挥槊横扫的那一刻,他就发现了敌人有些不对劲儿。虽然此人身材与艾铠拉木极其相似,但面孔,却显得年青的甚多。此外,在气质上也与一军主帅有着很大的差别。

    宇文至和宋武也很快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头儿,咧着嘴巴,向王洵苦笑着耸肩膀。俘虏身上的袍服,带着明显的金色飞鹰标记,那是艾凯拉木的身份象征。然而,袍服之下,却是一身普通武官的皮甲。

    “抓住艾凯拉木了,大都督生擒艾凯拉木!”

    “大都督生擒艾凯拉木,大都督威武!”欢呼声还在继续。不明真相的联军士卒,各个奋勇争先,将溃兵砍得抱头鼠窜。

    王洵则被气得眼冒青烟。艾凯拉木早就消失了,就在大伙的眼皮底下跟侍卫交换了衣服,来了个金蝉脱壳。可气的是自己白白追了半天,杀了无数拦路者。可气的是自己号称长了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最后盯住的,却是一个替身。

    宇文至悄悄地跟宋武打了个手势,各自带人去收拾残局。这个时候,他们可不愿意留在王洵身边,遭受池鱼之殃。

    见两个好朋友很没义气的溜走,王洵肚子里更是怒火万丈。丢下长槊,劈手从王十三那里抢过俘虏,晃了晃,厉声问道:“艾凯拉木哪里去了?你又是谁?说,否则我定然让你生不如死!”

    “当然是跑了!”俘虏晃了晃发晕的脑袋,并不太拿王洵的威胁当回事儿。“我是他的侍卫统领,当然有责任替他吸引你的注意力!至于名字,说了你也记不住,还是算了吧!”

    “该死!”王洵得到了早就猜到的答案,却不愿意杀小兵泄愤,自毁名声。咬了咬牙,将俘虏掼于马下,同时向左右大声喝道,“传令下去,投降者不杀。放下兵器者,一律免死!”

    “大都督有令,投降者不杀,下马受绑者免死!”万俟玉薤扯开嗓子,与几个侍卫们一道,将王洵的将令传了下去。

    “艾凯拉木都投降了,你们还拼什么命。赶紧投降,饶你们不死!”宇文至是个能占便宜就不肯吃亏的主,将错就错,把艾凯拉木被俘的消息四下传扬。

    很快,战场中央,便响起了一阵接一阵的讨饶声,“投降,投降!”“不打了,不打了,艾凯拉木都被唐人抓住了,咱们还傻乎乎地拼个什么劲儿!”

    “艾凯拉木将军没被捉,他们胡说!”倒在马前的俘虏再度跳起来,扯开嗓子向周围陈述事实。万俟玉薤跳下坐骑,一脚踢过去,将其踹翻在地。然后抓起一把干草,堵住此人的嘴巴。

    “呜呜,呜呜!”俘虏在地上翻滚,挣扎,却被几名侍卫七手八脚按住,绑了个结结实实。痛恨此人欺骗自家主帅,弟兄们手上的力道显然用得稍大了些,很快,便将俘虏勒得上气不接下气。

    王洵见到此景,又摇了摇头,命人将俘虏的绑绳稍稍放松,“这人敢为主帅做替身,算个豪杰,别苛待他!”

    俘虏显然听得懂唐言,愣了愣,慢慢地开口,“在帅旗被射倒的那一瞬间,艾凯拉木已经知道没法挽回局势,便让我穿了他的披风……”

    “这厮!”听到此言,王洵气得一个劲儿撇嘴。总以为高仙芝当年丢下大军独自逃命,已经够丢人的了。谁料东西方主帅都是一路货色,平素生死与共的话都是说给人听的,危难面前,谁也不肯跟麾下小兵们同生共死。

    “也好!”赵怀旭策马赶过来,笑着向王洵表示安慰。“反正咱们一时也打不下整个西域。跑了他,倒也不算什么坏事!”

    “什么?”王洵轻轻皱眉,对赵怀旭的话似懂非懂。如果抓到艾凯拉木,今年入冬之前,他至少还能拿下两三座大食人控制的城池。明年开了春,就可以在安西军的支持下,长驱直入,彻底扫平整个西域。

    “我说,让他跑了,说不定是好事!”赵怀旭笑了笑,再度重复。

    “什么?”战场上声音驳杂,王洵还是没有太听明白。但很快,他便不再追问。诸侯们的队伍围拢过来,开始争抢战利品和俘虏。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发展壮大的财富,自己多拿一些,别人就少拿一些。而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盟友。今天大伙在铁锤王的坐镇下,可以短暂的和平相处。日后,万一铁锤王哪天奉命还朝了,新的大宛都督懒于管事,能够依靠的,便是自己手中的实力。

    况且明年开春后,大伙还要继续南下。手中的兵力多些,分到的战功总也能多一些。西域,已经不再是大食人的天下了。谁能捞取最大的好处,全凭各自的眼光和本事。

    第一章

    笳鼓

    (八

    上)

    一个多时辰之后,战场彻底被打扫干净。以王洵所部唐军为主力的药刹水联盟阵斩敌军将士四千三百余人,俘虏敌军一万两千余人,此外,还收获战马六千余匹,骆驼一千三百余匹,铠甲兵器不计其数。至于联军方面的损失,几乎每家都在一百至数百之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收获如此庞大,付出的损失却微不足道,每家参战诸侯脸上都笑开了花。然而,人心素来得陇望蜀,很快,大伙便发现,昔日威风八面的大食兵马,如今已经完全“不堪一击”。眼下距离入冬还有几天时间,如果铁锤王肯带领大伙再往南走一走……

    野战的胜利虽然酣畅,收获却远不能与破城相比。想到与铁门关近在咫尺的怛没和忽伦两城如今已经成了被剥光了衣服的小媳妇,诸侯们心中的“欲火”立刻变更加无法抑制。可以众人对铁锤王个性的了解,打劫的建议又不能说得太明。私下里眉来眼去了一番之后,众诸侯以二十匹骏马为代价,公推出了西曹国国主曹忠节,由他出面,代替大伙向王洵提议“继续扩大战果”。

    曹忠节平素跟王洵走得极近,与大宛都督府众将来往也非常密切。然而在军务方面,却说不上什么话。好在他这个人面皮够厚,在帅旗附近趔趄徘徊了好一阵,然后瞅了机会,靠近王洵,涎着脸问道:“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一仗打掉了大食人百年威名。从今往后,在西域各地,您的兵马可以随意往来了!”

    “你有话就赶紧说,别给我绕弯子!”王洵正为中了艾凯拉木金蝉脱壳之策而感到沮丧,横了他一眼,淡淡地回应。

    随着一场又一场出人意料的胜利,他威风已经越积越深,不用大声说话,就吓得曹忠节一哆嗦。后者赶紧小心翼翼地低下头,看着自家脚尖解释道,“其实属下也没什么事情。只是,只是听他们说,听他们说,临近,临近的忽伦城和怛没城都,都很是繁华。而艾凯拉木经此一败,肯定一溜烟跑回迦布罗去,不敢再路上停留。左右不过是五十里的距离,如果大都督现在就下令动身的话,今晚,今晚咱们就能在忽伦城主府里安歇!”

    “你说的是姑墨州和洛那州吧?”王洵皱了皱眉头,点出两座城市在高宗时代的旧称。这两地距离铁门关的确非常近,但周围无险可守。而以自己如今麾下的兵力规模,又不宜过度分散。

    “是,就是姑墨和洛那二州。城墙还没铁门关一半儿高,城中兵力也就两千上下,我军可以一鼓而破之。到了城下,不用大唐将士动手,且看我西曹儿郎,如何……”曹忠节没听出王洵话里的犹豫之意,立刻提高了声音,将两地的防御力量说得薄弱不堪。

    他怕王洵不肯出兵,所以刻意地贬低对手的实力,却未料到此刻王洵马前还有真正对两地防御力量知根知底的人在。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大声打断道,“不用大唐将士出手?!曹国主好大的面皮。如果没有唐军在,您老人家敢到忽伦城下大声吆喝一嗓子么?”

    双方都操着地道的唐言。没有一点儿可以装傻充愣的余地。曹忠节被臊得满脸通红,抬头看了看,发现说话居然是一名连绑绳都没松的俘虏,立刻瞪起眼睛,厉声喝道:“我向大都督请缨,关你什么事情?你这大食狗,难道还想替忽伦城争取布防间么?!”

    “你把牛皮吹到天上,原本不关我的事情。可我就是看不惯,有条狗仗了主人的势头四下乱咬。有本事你别让唐军跟着,自己带人去打忽伦城。如果你不抱头鼠窜而归,我从今往后就倒着走路。”被绑着的俘虏耸了耸肩,满脸不屑。

    如果不是在王洵面前,曹忠节早就抽出刀来将俘虏劈为两段了。但眼下他可没胆子这样做,然而又咽不下一口恶气,跺了跺脚,大声道:“一个俘虏,能否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还得看别人的心情呢,也有胆子跟曹某打赌?!老子今天就成全你一次,只带着本部弟兄去打忽伦城。打下来之后,也不用你倒着走。老子跟大都督讨个赏赐,拿你的人头做溺器是了!”

    说吧,便跪下来向王洵请缨。王洵清楚麾下几个仆从国的实力,知道曹忠节即便把老命都搭上,也不可能只凭着本国兵马攻破一座大城。赶紧将其从地面上扯起来,笑着说道,“你这个人怎么半点儿都受不得激。正如你所说,他一个俘虏,死活全看本都督心情,值得你跟他一般见识么?赶紧起来,别让外人看笑话!”

    “属下遵命。”曹忠节原本也只是为了争一口气,有了台阶,自然不再坚持。顺着王洵的搀扶站起身,兀自不忘瞪了俘虏一眼,恨恨地说道:“这厮身为大食人,却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唐言,肯定不是什么好鸟。都督还是及早处置了他,以免放狼归巢养虎为患!”

    “呵呵!”王洵笑了笑,不置可否。他对自家实力很有信心,所以不喜欢诛杀被俘者。此外,身边这名俘虏敢在危急关头,穿上艾凯拉木的披风,代为吸引唐军注意力。这份勇气,也很是令人佩服。

    艾凯拉木的替身从笑声中听出王洵暂时没有处死自己的打算,对曹忠节更是不屑一顾,撇撇嘴,冷冷地回敬,“会说唐言便该死么。曹国主也不是唐人,唐言怎么说得这么好,并且连姓氏都改了大唐的?!”

    “老子……”曹忠节被气得七窍生烟,偏偏又拿对方没什么办法。只能在原地跳着脚挥拳头。

    王洵当然不能继续看着他受窘,回头瞪了俘虏一眼,大声呵斥,“不想死就闭嘴!再逞口舌之利,我就把你送给曹国主当奴隶!最后怎么处置你,随他的便。”

    这个威胁比斩首示众都有效,俘虏立刻乖乖地闭上了嘴巴。王洵想了想,继续对曹忠节说道,“乘胜追击,打下几座城池来,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打下来之后,如何分兵防御却是个问题。我如果将忽伦城送给你,你能守住它么?”

    “这个……?!”曹忠节讪讪地低下头,不敢直接回答王洵的提问。如果唐军不肯在铁门关外驻扎的话,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单独面对艾凯拉木的报复。虽然后者已经被王洵打成了惊弓之鸟,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勇气再主动出击。

    答案显而易见。王洵只好无奈的苦笑。事物总有正反两个面。药刹水沿岸诸侯实力孱弱,使得他们目前不得不依附于大唐。而离开了大唐这个靠山,沿岸众诸侯便成了没筋骨的芦苇,根本抗不住任何大风。

    可时机如此方便,不顺势扩大战果,又实在有些令人不甘。皱了下眉头,他又笑着说道,“你也不必觉得惭愧。今年冬天,我原本也没打算在铁门关以南驻军。可既然已经打到这里了,空着手回去也没什么意思!干脆咱们顺势把周围梳理一番,也能给今年冬天驻扎在铁门关内的弟兄减轻点负担!”

    “这个……?”曹忠节先是没反应过来,随后狂喜地躬身下拜,“属下遵命。属下这就去整顿本部兵马,为大都督头前开道!”

    他说做就做,转眼之间,便将自家队伍收拾得整整齐齐。顺带着,也将王洵的最新战略规划传给了每位诸侯。诸侯们闻听铁锤王要带领大伙“梳理”附近各地,立刻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个抖擞精神,纷纷主动到帅旗下请缨。

    所谓梳理,自然四下劫掠,然后丢下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扬长而去。以联军目前的声势和实力,铁门关南方二百里之内的城池,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和准备时间。艾凯拉木的替身清楚诸侯们的秉性和西域的战争传统,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叹了声气,突然主动开口,“都督大人一定要这样做么?不怕受到真神的惩罚?”

    “我需要粮草辎重!”王洵看了他一眼,随口回应,“至于你说的那个真神,如果他只准许大食人杀人放火,却不准别人讨还血债,估计能力和见识也很有限。未必管得到我!”

    “不许你侮辱真神!”艾凯拉木的替身立刻跳起来,大声嚷嚷。随即,他意识到自己目前的俘虏身份,又叹了口气,低声道:“真神不会那么狭隘。真神不赞同任何恶行。你误解真神了。”

    “也许吧!”王洵没时间跟俘虏讨论信仰问题,挥挥手,示意亲信们将此人押走。“可我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眼睛里看到的不是全部!”俘虏又激动起来,挣扎着不肯离开。见王洵没有听自己解释的兴趣,忽然把心一横,大声嚷嚷道:“都督大人听我一句话。都督大人听我一句话。我可以让你不动一兵一卒,拿下忽伦城。不动一兵一卒!”

    第一章

    笳鼓

    (八

    中)

    “不要信他!他在想办法拖延时间!”恰恰阿悉兰达赶来向王洵请缨,听到俘虏的话,唯恐王洵上当受骗,扯开了嗓子提醒。

    此时的王洵,思维已经很难受旁人左右。挥了挥手,示意阿悉兰达少安毋躁,然后命令侍卫将俘虏推回来,笑着问道:“你都听见了?给我一个相信你的理由。别拿自己的性命来赌咒发誓,我知道,你不怕死!”

    艾凯拉木的替身被王洵问得微微一愣,心里陡然涌起一股知遇之感。咧了下嘴巴,叹息着道,“你们大唐有句古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会失去效果。此刻忽伦和怛没二城对您来说,不过是砧板上的鱼。早打晚打没什么区别。我纵使存心拖延,又能拖延得了几时?!”

    王洵本以为此人只是唐言说得比较流利,外加有几分胆色而已。却没料到这厮对中原文化如此熟络。愣了愣,笑着说道:“这个理由的确过得去。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兵不血刃地拿下这两座城池?!”

    “我跟忽伦城的城主阿里依,曾经跟同一个老师学习。按你们大唐的说法,是同窗之谊。我写一封信过去,把双方实力对比说清楚了,相信他会做出正确选择。不过大人您得答应我,入了城后,第一,不得乱杀无辜。第二,不得故意与城内的天方教众为难!”

    “这是两个条件!”王洵伸出手指,在俘虏面前晃了晃,笑着提醒。“你先前说,只要我答应一个条件,便能不用一兵一卒拿下忽伦城。现在却提了两个!”

    “我可以拿下两座城池,一座算一个条件!”艾凯拉木的替身反应极快,迅速为自己找到了充足的理由,“我可以写信,劝忽伦城城主阿里依将城池献给大都督。而怛没城的守将是阿里依的弟子,做老师亲自到城下说降,他也没有顽抗到底的理由!”

    这个承诺令王洵多少有些心动。犹豫了一下,继续问道:“你又如何保证,阿里依师徒肯听你的劝?!”

    “柘折城和俱战提的前车之鉴不远。大人的威名,整个西域估计此刻没人不知晓!”艾凯拉木的替身耸了耸肩,带着几分嘲讽的语气回应。

    柘折城被毁了四分之三,俱战提的下场好些,杀戮和劫掠被王洵强行下令禁止,不过,那也是天明之后的事情了。夜半时分,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虽然责任都不在王洵,被人当面提起来,依旧令他觉得有些尴尬。忍不住冷笑了几声,撇着嘴回敬道:“贵国当年东进之时,恐怕不比王某做得好。若是当日柘折城被贵国的东征军所破,不知道其中有几个百姓能平安活下来?!”

    “艾凯拉木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尚不如大人你。东征军中,也有的是抱着发财目的而来的恶棍。”替身说话很磊落,直接承认自家人一样会烧杀抢掠。

    光是这份态度,已经令人很是意外了。王洵又愣了愣,笑着结束了这个让双方都很尴尬的话题,“我给你一次机会。你准备写信吧!不过,只此一次。明天正午之前,如果忽伦城主不肯主动出外请降,就别怪我下手狠!来人,给他松绑!准备笔墨。”

    “诺!”左右侍卫答应一声,上前给艾凯拉木的替身松开绑绳。阿里兰达急得在旁边直搓手,然而却没胆子质疑王洵的决定,只好眼巴巴地看着俘虏继续卖弄虚玄。

    须臾,有人拿来毛笔和纸张。艾凯拉木的替身活动了活动被绑麻了的胳膊,将毛笔折断,用后半截坚硬部分沾了些墨汁,在纸上奋笔疾书。片刻之后,一封劝降信写就。他自己将其提起来,对着阳光小心翼翼地晒干,折整。然后双手捧给王洵,用十分恭敬的口吻说道:“请大人派得力手下,将这封信送到忽伦城主之手。如果现在就出发的话,估计用不了明天中午,您就能到忽伦城中庆功!”

    “你这么肯定?”王洵看不懂信上鬼画符般的文字,但据他所知,天方教众的中上层,大多是宁愿死后去天国享福,也不肯正视人间现实者。很少有人会懂得审时度势。

    “他手中兵马只有一千出头。拼死抵抗有什么意义?还不如降得痛快些,免得又给别人找到抢劫和杀戮的借口!”

    后半句话,就有些故意挑衅了。阿悉兰达等人闻听,立刻大声呵斥,“住嘴!大人给了恩典,你别得了绵羊,还想再拿走一头骆驼。有本事叫忽伦城主别投降,老子正愁浑身的力气没地方用!”

    艾凯拉木的替身笑了笑,根本不理睬阿悉兰达的怒喝。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又令王洵对他多了几分好感。将信暂时交给身边侍卫,然后非常客气地问道:“你到底叫什么名字?你替我做这些,不怕艾凯拉木知道后找你家人的麻烦么?”

    对于敢相信自己诚意的王洵,替身心里头多少还有几分钦佩。躬了下身,大声回应,“回都督大人的话,末将叫奥马尔·达拉木克·本·欧德,我的唐言老师给我起的名字叫马宝玉。您叫我马宝玉即可。至于艾凯拉木那厮,他打了败仗,估计根本没胆子如实向上汇报。更不敢把忽伦城丢失的原因,详细地传回国内去!”

    “马宝玉?!”王洵对起这个名字的人很感兴趣,“你老师是唐人么?他叫什么名字。”

    “他叫杜环,是高仙芝将军的司仓官,三年前,在怛罗斯之战中,被我军俘虏。属下看他像个读书人,就将其买下来,留在了身边。直到去年才送到库法城中去教导家族中其他晚辈学唐言。”

    “噢!”王洵轻轻点头。杜姓在中原是个大姓,族中人才辈出。其中一两个追随在高仙芝帐下谋出身,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令他好奇的是此人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居然教导出马宝玉这样的人物,非但唐言说得流利无比,连同中原的很多历史、典故,好像也了熟于心。

    从马宝玉的言谈中,不难发现他的家族在大食也算是一个望族。这一点令王洵对此人的好感又多了不少。带着几分惺惺相惜意味,他笑着从万俟玉薤手中拿回马宝玉写的那封劝降信,“我麾下的人没几个能说大食话。不如你替我跑一趟库伦城,亲自劝阿里依城主出来向我请降。我可以答应你,无论城中任何人,只要他不主动闹事,我的人便不会伤害他。此外,完成了这趟任务后,咱们就算两清,我可以给你盘缠和骆驼,放你回国。”

    “大人!”话音刚落,周围立刻响起一片反对之声。

    王洵根本不为反对意见所动,只是笑殷殷地看着马宝玉,等待对方的答复。后者做梦也没想到,铁锤王居然会相信自己到了如此地步,在一片质疑声中愣了半晌,才躬下身子,郑重承诺,“大人敢相信我,如果我再推辞的话,就太给大食男人丢脸了。请给我一匹快马,一把弯刀。我立刻就出发!”

    “十三,去给他找战马和弯刀!”王洵不顾众人的反对,立刻向身边侍卫统领下令。

    “是,大人!”王十三眼里素来只有王洵一个,立刻领命而去。片刻之后,牵了一匹大宛良驹回来,将马缰绳亲手递给马宝玉,然后解下腰间横刀,丢进对方怀中,“拿着这把刀防身,希望你别让大人看走眼。如果你敢辜负大人的信任,即便是追到那个什么库法,我也要把你的人头带回来!”

    “莫非这世界上,只有你们大唐男儿信守承诺么?”马宝玉飞身跳上坐骑,向王洵举了举横刀,“大都督带着队伍慢行,在下到忽伦城中等你。”

    说着话,双腿一敲马镫,转头疾驰而去。

    眼看着王洵如此轻易地上了一个俘虏的当,药刹水沿岸诸侯个个急得捶胸顿足。望着远去的烟尘发了好半天呆,才悻悻散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