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脉动:铁岭农村发展实践与探索-“新网工程”促进农村货畅其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近年来,铁岭市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重点,以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为手段,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深受农民的欢迎。到2011年末,铁岭市共建有农资龙头企业13个,配送中心14个,连锁网点493个,市级代理品牌15个,县域代理品牌68个,建立庄稼医院131家,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2.6万人次;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家,农副产品流通企业11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家,年市场交易额近12亿元;日用品流通龙头企业3家,连锁超市、农家店364家,年可实现日用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

    一、网络建设有序推进

    1.农资网络建设初见成效。铁岭市共有农资经营企业148个,连锁网点493个,年化肥供应总量达56万吨,占社会需求量的77%。涌现出西丰的泰丰,铁岭县的农友,开原的金达,清河的农资,昌图的绿源、隆兴等经营规模大、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的龙头企业。建立庄稼医院131家,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2.6万人次,进行测土配方施肥4.1万亩,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助农增收。在开原市召开了铁岭市农资市场体系建设与管理现场会,推广了开原市农资综合市场、开原市金达农资有限公司、开原市兴开街偏坡台村农资综合服务站在农资安全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农资流通网络和办好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等方面的经验,目前在开原市已初步形成了县(市)、乡、村“三位一体”的农资市场经营服务体系。市供销社投资200万元参股辽宁佳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东北物流城建设农资物流园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县区建立配送中心6个,直营或加盟连锁店100家,农资农家店1000个,已形成现代农资经营服务网络。

    2.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亮点突出。铁岭市有农副产品龙头企业30家,农副产品交易市场23家,在农副产品收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农副产品收购额6.1亿元。涌现出辽宁方兴集团,清河的文选葡萄、利群酱菜,西丰的永发茧产品、金丰粮油,昌图的昌铁粮油,开原的鸿浩食品、嬴德肉禽等龙头企业,基本上承担起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2009年,成功承办了“东北物流城杯”首届全国优秀农产品经纪人表彰大会,来自全国27个省的135家企业同铁岭市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物流营销等企业进行了积极洽谈,共达成意向协议52个,协议金额13.5亿元,东北物流城被中国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授予“中国农产品经纪人创业基地”和“中国优质农产品东北展示展销中心”两块国字号牌匾。几年来,铁岭市共有5人获得“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称号,2人获得“全国十大经纪能人”称号,2人获得“全国十大创业带头人”称号。

    3.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建设发展较快。铁岭市有日用品连锁超市、农家店364家,连锁经营额达2.8亿元,连锁率达39%。铁岭县以新合作丰源商贸连锁有限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层供销社零售门点的优势,新建和改造现有农村分销店、食杂店、综合店,目前已拥有连锁店99个,发展农村农家店243个,使用统一标志,提供统一服务;西丰县以新合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日用品配送中心1个,发展综合服务社102个,商品配送额实现480万元,网络覆盖率达83%;开原市以庆云兰家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为龙头,建成配送中心1个,新增网点90家。

    4.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走向规范。铁岭市有再生资源交易市场2家,进场经营业户达500多家,规范的经营网点320个,再生资源收购额达1.7亿元。市供销社成立了久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对21家网点进行规范化建设;开原市通过再生资源市场分拣中心扩建项目,建成交易市场1个,新增经营网点75个,新增就业200余人,助农增收390万元;调兵山市建立了以供销社为主,商业局、工商局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服务规范的“三统一”行业管理方式,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度提升。

    5.烟花民爆专营网络建设安全高效。铁岭市现有烟花爆竹企业9家,民爆经营企业3家,烟花爆竹年销售额3500万元。铁岭市理顺规范烟花爆竹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加强日杂公司标准库房建设,西丰县政府出台了加强烟花市场监管的文件,强化供销社的专营政策,铁岭县民爆公司年销售额2800万元,上缴税金110万元,利润50万元,目前,铁岭市有安全库房12万平方米,A级库达7万平方米。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较好

    五年来,铁岭市共获得上级财政扶持项目47个,扶持资金11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项目9个,均为新网工程项目,扶持资金590万元;省财政项目38个,扶持资金535万元,其中,新网工程项目11个,扶持资金211万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项目27个,扶持资金324万元。这些专项资金的投入,调动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让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

    1.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资金使用合理适当。铁岭市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扶持的9个项目中,有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项目1个,扶持资金40万元,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项目7个,扶持资金460万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项目1个,扶持资金90万元;省财政资金扶持的38个项目中,有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项目3个,扶持资金70万元,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项目1个,扶持资金25万元,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项目4个,扶持资金85万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项目1个,扶持资金15万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2个,扶持资金16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项目27个,扶持资金324万元。目前扶持资金已全部到位,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从资金使用情况看,和申报项目一致,资金主要用于升级、改造工程,农产品基地建设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项目上,无截留、挪用资金问题,账务处理上符合会计制度规定。同时,财政资金的投入,带动了其他资金流入,扩充了企业经营范围,改善了经营条件,有效地增强了龙头企业配送中心对网络的控制力,提升了配送能力,扩大了经营覆盖面,拓展了配送网点,提高了对经营网点的整体控制力,极大地促进了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工程的发展。

    2.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级专项扶持资金的投入,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又带动了企业和各类社会资金的投入。五年来,财政扶持资金的投入带动企业自筹资金1.8亿元,银行贷款1.4亿元。尤其是中央财政扶持的9个项目,带动企业自筹资金近1.6亿元,银行贷款68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投入使用后,提高了供销社在县域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中的影响力和对经营网络整体功能的控制力,并在强化服务方面提升了农民对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的认识,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夯实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配送中心及连锁网点的升级改造,有力地发挥了配送中心的优势,构建了“上连厂家、中连网络、下连超市及乡、村店”等现代化流通模式,实现增产增收。大部分配送中心实行连锁配送追溯制,使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没有了市场,同时,连锁配送中心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也就降低了商品的价格,使农民买到放心实惠的商品。配送中心及连锁网点的建成与扩大,增加了物流产业就业人员,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一方面增加了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带动了当地农户,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实现了助农增收。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解决了当地农户的买难卖难问题,降低了流通成本,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3.规范项目申报程序,加强扶持资金监管。为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确保专项资金争取额度取得新突破,铁岭市成立了项目工作办公室,精心组织项目申报,指导县(市)、区供销社和企业严格按申报指南筛选项目,加大项目包装培育力度,积极向国家、省推荐重点项目,把“新网工程”项目做细、做实。几年来,重点支持供销社参股控股当地有影响力、有带动作用的企业,并积极与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与总社、省供销社联系汇报,确保得到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供销社的重新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新铁岭大铁岭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加强专项扶持资金的使用监管。在每次专项资金下达前,都会同市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单位进行专项审计,对项目投资进行确认,规范项目支出。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开展“新网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的要求,定期会同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对铁岭市“新网工程”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督办重点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维护国家政策权威,严肃财经纪律,从而促进申报扶持资金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三、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前景广阔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打造全新经营服务体系、服务“三农”是“新网工程”的主旋律,今后“新网工程”将重点抓好五大体系建设。

    1.完善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体系。以农资物流园为龙头,全力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将农资物流园培育成东北最大的农资及农产品仓储交易中心,并组建覆盖铁岭市农村的连锁配送体系。新建市级农资龙头企业1个、新建或改造县级配送中心6个、整合乡级配送站35个、村级连锁加盟店200个,形成“四位一体”的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

    2.完善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体系。以新合作、兴隆百货、新玛特大型超市为配送中心,加快发展日用品连锁配送服务体系,全系统日用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5亿元,重点打造开原兰德日用品配送中心,对开原市、清河区网络覆盖率达到60%。

    3.构建农副产品现代购销服务体系。以粮油购销企业为龙头,依托铁岭特色农产品构建优质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年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达9.4亿元,积极开展农超对接活动,构建从基地、加工到产品配送和终端服务一条龙的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

    4.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以久兴再生资源公司为龙头,以经营网点为基础,整合资源,规范市场,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再生资源收购额达到9亿元,市场交易额达2.7亿元。

    5.构建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体系。以正大烟花公司为龙头,建立烟花爆竹销售服务中心,发展和完善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服务体系,铁岭市安全库房达到13万平方米,A级库达到7.5万平方米。积极争取中国日杂流通协会四届三次年会暨国际花炮文化节在铁岭举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