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日军登陆平湖侵略史实口述实录-编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图示历史

    当我敲下最后一个键盘,编写完最后一篇稿子时,外面天气已经微凉。回想起这三个月来的采编经历,我不由感慨万千。

    在这三个月里,我们在台风中采写,在烈日下奔波。我们面对着一个个恶劣的天气环境,但当一位位年已耄耋的老人或坐或躺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所有的一切都已不算什么。因为在他们的叙述里,我们感到,做这件事,出这本书,已经是我们肩上那份沉沉的责任。

    一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与同事张卫东觉得应该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做点什么。但是,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好的方向。

    事情的转机来源于时任中共平湖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林森的一纸批示。批示的原由是,黄姑中学初一年级两名少先队员给朱市长写了一封信,表示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军登陆处纪念碑在地图位置上没有标注,希望能够明确标示。

    朱市长收到这封信后,不但给孩子们回了信,还作了批示,批示交通、团市委等相关部门做好保护等工作。朱市长的批示顿时给了我一个想法:我要以日军登陆处为切入点,去做一件对青少年普及这段历史的事。

    以什么载体去宣传普及?我觉得还是以书籍为好。书籍能够长期保存,具有宣传上的持续性。即使时间过去多年,只要这本书保存着,这段历史就保存着。

    因为面对的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所以我的这本书不能太专业化、书面化。我应该以一则则简短的故事,来提示这段因日军登陆侵略而带给平湖人民痛苦的历史。于是,我决定去采访一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人,通过他们的讲述,把当时的情景真实反映出来。

    凭我一己之力,无疑是完成不了这项浩大的工程的。我能够完成采编,但出版的资金却无力解决。但令我兴奋的是,当我把这件事汇报给平湖团市委书记程传保、副书记徐成校后,他们立即拍案支持,表示出版费用由他们来想办法帮助解决。

    接下来就是定这本书的内容。经过商量,我们决定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70位老人的口述史实,第二部分是一些研究者的史记文章,第三部分则是史料照片,分别对应为“口述历史”、“笔记历史”与“图示历史”。

    二

    最初我们定的是采访百位老人,这些人是当年日军登陆侵略暴行的见证者。每个人讲述一些点滴,就能汇成一段历史。收拾好行囊,我们就此踏上了采访的征途。

    集中采访的时间是在七八两个月,这是一年里最炎热的季节。经历了去年的凉夏后,今年夏季再次出现火球。但为了一份使命,我们义无反顾。

    为了尽可能地避开最热的几个小时,我们早上5点多就出发前往最远的独山港白沙湾一带。那里是日军登陆之处,是受灾难最深的地方,因此成了我们采访的第一站。

    原本以为在这个时候去采访老人家,对方可能会有些拒绝,毕竟天气实在太热。可没想到的是,老人们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电风扇边,老人们向我们述说起那段刻骨铭心的遭遇。在他们的描述下,70多年前的情景恍若就在眼前。

    这些老人很是热心,他们还向我们推荐其他的老人。有位大爷怕我们不认识路,就带着我们一家家去找。他90多岁高龄,原本已经很少出门,可此时,他就像个年轻的小伙子,步履轻健。是什么让他们充满力量?我想,这应该就是那份火热的内心!

    我们去乍浦采访的那几天正好是台风天。因为事先已经约好,即使风雨再大,我们也不能爽约。果然,当我们裤子湿透地到达老人家里时,他们已经早早做好了准备。有老人怕讲得不清楚,还列好了提纲。老人们的这份精神令我们感动。

    在采访中,所有的受访老人都十分配合,他们的赞扬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我们觉得,即使付出再多,这件事也做得值!

    有些老人原本意识不清,瘫痪在床。但当我问起日军登陆侵略的情况时,他们马上恢复了神智,口齿清晰地向我们介绍起当时的情况。但当这一切讲完,他们又成了无力的老人,躺在床上无法动弹。

    这是对日军登陆侵略的控诉。我想,如果没有对他们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他们怎么会记忆至此?我觉得,付出再多的精力也值得,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如果这些老人脑海里的珍贵史实再不抢救,恐怕再过五年、十年,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三

    在采编写的这段日子里,我收获着一份份感动。我实在没想到,我们的这项工作,会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首先是政府部门。徐成校副书记一直关注着采编写的进展过程,他也屡屡把程传保书记的意见转达给我们。他说,程书记在经费上已经想了很多办法,在他的联系下,中共平湖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平湖市教育局、平湖市档案局等部门领导都表示会出资支持。在撰写过程中,平湖市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曹亮也一直关注着出版事宜。

    其次是约稿进度。本书的一个部分是研究者的史记文章,这些稿子需要与平湖历史爱好者联系。而这些人,大都是老同志了,我一个后生晚辈向他们约稿,他们是否会信任支持?我心里着实没底。

    但没想到的是,这些老同志的关心出乎我的意料。同属于新闻界的陈正其老师传来了他的几篇研究性稿子,这些稿子耗费他多年心血,可他却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我;文史界老前辈陆伯鑫老师不但提供了采访的线索,还亲自寄来了他的几篇稿子;教育界前辈屠珍荣老师,查阅资料手写两篇文章,冒着高温亲自送到我的办公室;还有陈宰、陈佑清老先生,也提供了多篇稿子;还未退休的全星月老师更是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写下文章。

    还有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资深新闻界人士金卫其先生听说我们在做这件事,主动要求加入这个队伍,开着自己的车子穿梭在田间地头,分担了我们采访的压力;平湖市老年公寓主任王佳平女士,为我们梳理出了多位老人,在她的联系沟通下,我们采访到了许多有故事的老人;还有兴平颐养园的史滨滨院长,也为采访老人提供便利。而在编写的过程中,平湖史志办副主任郭杰光先生、党史科科长李文嫣女士进行了认真核对。更让我们欣喜的是,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肖如平先生,应邀担任本书学术顾问,给予了诸多指导。

    由于正式公开出版,经费的紧张,浙江长红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殳跃飞、平湖保丽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良、浙江景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忠华,以及浙江银座箱包有限公司电商总监俞国平,都给予大力支持,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本书的按时出版。在出版过程中,平湖的文化名人张宏先生也给予诸多帮助。因此,这本书的成功出版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心血的产物。

    与一些机构部门、专业大家编写的作品相比,我们这本书显得极为“草根”,我们只是用口语化的语言告诉大家由于日军登陆侵略所带来的这段灾难史。缘于我们面对的读者是青少年,我想,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叙述,也许更让他们易于理解与接受。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诸多疏漏。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改进。

    辛春喜

    2015年10月1日 于赏心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