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步走过春天-深圳第一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这个故事有点“左”

    因一个故事而产生怀疑,一直到现在。也许,这个故事是材料“高手”编出来的。也许,那只是“以讹传讹”。

    从感情上来讲,宁愿相信是这样的。这个故事很短。是五中队先进事迹材料中的“生动事例”。反正,老一点的深圳市支队干部都知道这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担负深圳市委、市政府警卫任务的五中队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有关规定,严格干部战士外出。中队有一名战士叫张勇(暂且隐去真名吧),从陕西贫困山村入伍,因为平时外出时间少,对深圳市的道路特别不熟悉。一次,小张探家返回部队,到了深圳火车站,他不知道回中队的路怎么走,于是,在公用电话亭拨中队的电话号码,连拨了十几遍就是拨不通。最后,小张只好从火车站边走边问,两公里的路程,他走了几个小时才回到中队。后来才知道,原来,战士们在中队与各哨位联系都是用内线电话,4位数,很少打外线市话。所以,小张在火车站一直在拨中队的分机号码,这怎么会拨通呢?

    “编者”的良苦用心是表现五中队封闭式管理严格到位。可反过来想一想,这像是政府警卫中队的士兵吗?这样的士兵培养出来,战斗力能强吗?能适应执勤与处理突发事件的需要吗?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能有所作为吗?

    这样的问题,一口气能问出来几十个。这个故事有点“左”。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党支部“一班人”还是从这里头嗅出了什么味道。

    从此开始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加快部队全面建设的步伐。

    到如今,五中队已成为深圳特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李灏,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小平南巡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后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此人竟然亲自参加一个中队的阅兵式。

    实际上,那次阅兵是深圳市支队史上至今唯一一次中队级单位阅兵,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次中队会操。但,李灏这一举动造就了一个传统。此后,厉有为、李子彬、张高丽等深圳市历届十多位党政“一把手”,都曾移步中队。

    这一半是因为“传统”,一半是因为中队名声在外。

    还有值得骄傲的,当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乔石、李鹏、李瑞环都曾来过这个中队,看望这里的警卫战士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深圳特区报》一位曾在广空部队工作过的记者,名叫谭大跃,他在一篇配发评论员文章的长篇通讯中,用抒情的笔调写道:

    “这是一支全面过硬的部队:直线加方块、坚韧与挺拔、骄傲与光荣,抒写了他们对祖国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赤子心曲;

    这是一群铁打的硬汉:血与肉、歌与泪、爱与恨诠释着他们对和平、稳定、发展和特区人民安居乐业的更深层理解;

    这更是一扇展现特区文明内核的窗口:现代与传统、高贵与平凡、奉献与追求,他们用钢铸的肩膀默默承受。

    组建十余年来,中队一次荣立集体一等功,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连续0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被武警总部树为‘基层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连续10年被省武警总队树为‘标兵中队’,被省、市两级树为‘文明单位’,深圳人民称他们是‘深圳第一哨’、‘深南路上好八连’……”

    这一长篇通讯发在2001年o月30日《深圳特区报》头版。

    通讯题为《忠诚写就的辉煌》,评论员文章题为《内练素质,外塑形象》。

    通讯发表后的第4天,武警总部政治部主任李栋恒中将视察五中队。

    视察中,深圳电视台一名叫张燕的女记者,事前未经请示,突然将镜头和话筒转向中将。得到中将对五中队的高度评价后,深圳电视台一小时内将这条新闻通过卫星播出。

    2.活在信念里

    深圳市支队唯一的正牌硕士研究生,五中队指导员马征涛谈得高深:

    确实,能够活在自己信念中的人是不平凡的,因为所有的信念都是在与世俗强力的对撞中建立的精神家园。

    还有半个月就要退伍了,上等兵在中队退伍留言册上写道:“也许人的一生真的就是活在信念与现实之间,我不能背叛信念也不能脱离现实,这也许就注定了我今天的道路。”

    当兵5年的班长,一级士官罗金华在演讲比赛中激扬文字:“信念是脊梁,支撑着一个不倒的灵魂/信念是一面旗帜,她一直飘扬在你心灵深处,指引着你前行的方向/信念是一首壮歌,她一直萦回在你的耳畔,传输着你前行的力量。”

    关于信念,关于理想,在这个中队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这是一群活在自己信念里的人。

    深圳市委大门前,有一座拓荒牛的雕塑。

    这是特区的标志,是深圳人的精神图腾。五中队与拓荒牛长年相伴。

    一届又一届五中队党支部“一班人”总要带领一茬又一茬士兵们在这里驻守。他们只讲两条:一是站岗要站成深圳的一道风景;二是要树立像拓荒牛一样摧不垮,压不倒的理想信念。

    特区成立不久,中队应运组建。当时深圳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五中队官兵与第一批特区建设者一起,共同承担了支撑特区辉煌明天的重任。

    特区风风雨雨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出现的复杂情况,五中队党支部“一班人”怎样锻造新一代士兵理想信念?

    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永远烙在每一位官兵心中。

    忠诚,天生排斥金钱、权力和女色。在广东沿海,前几年有一种现象,很遗憾没有人进行认真研究。那就是,人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欢喜找武警,政府遇到大的事件理所当然动用武警,老百姓受人欺侮也首先想到武警。民间有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武警”。

    那时,地方一些私营公司、饭店、工厂,为避免地痞流氓的骚扰,纷纷寻求武警官兵的保护。一天,五中队营区附近一家批发店老板来到中队,提着烟酒、揣着红包,找中队长,闭门不见,找指导员,开会去了。老板丢下烟和酒,还有一封信:请中队战士利用上下哨的空隙到他的批发店“走一走”、“坐一坐”,报酬每月4000元。老板临走还丢下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

    谁知,老板前脚刚走,五中队党支部便公开了那封信的内容。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五中队没有农副业生产,当时的营房又比较破旧。派不派兵搞创收?遇到这种问题,党支部“一班人”明白道理还不行,要拨亮战士们心中那盏灯。于是,中队及时开展了武警部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教育,同时进行了“为谁当兵、为谁站岗、为谁扛枪”的大讨论。让战士们各抒己见,认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武装,我们只能为党和人民站岗放哨,而不是地方保安队,谁给钱就可以雇用。

    一天清晨,一位港商来到深圳市政府大门口。递名片:×X集团公司总裁,哨兵拒绝放行;塞港币一沓,仍不见效。无奈,来人掏出“会客证”。

    哨兵检查,致意,放行。动作干脆,利落,彬彬有礼。港商击掌:这是我见到的最具文明的部队,有这样的部队驻扎的地方才是投资环境最好的地方。

    又说到现任指导员马征涛,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携笔从戎,后又在部队攻读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是深圳市支队最高学历的干部。

    跟马征涛一起毕业的同学,在深圳有好几个,不敢说个个比他工资高,但生活水平都比他好。这就是一个活在自己信念里的人。

    3.李瑞环:我很满意

    改革步子越快,矛盾就越多;改革越深入,矛盾就会越尖锐。这是中国政治的基本常识。

    五中队官兵对此有着比任何人都深切的感受。

    有困难,找政府。这是中国老百姓最为普通的逻辑之一。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门前,一些人经常来这里上访。

    中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做好上访群众的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引发事端,造成影响。因为这里靠近港澳,境外人多,政治影响大。

    数据显示:2002年,中队共处置上访事件上百起,上访人数上千人,出动兵力5100多人次;2003年,上访次数和人数明显上升,出动兵力达5700多人次。

    面对众多的上访者,中队官兵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处理问题。

    这是人民内部矛盾啊!

    情况很复杂,受伤、流血事件也时有发生。哨位就是战场。

    执勤就是打仗。

    这两句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武警官兵的座右铭。2000年6月10日,支队司令部向总队司令部报告:

    2000年6月8日10时20分,五中队哨兵许传胜正在市委大门哨执勤,此时,一东北籍女士(约30岁)到大门哨兵前,要求面见市长。这时哨兵许传胜礼貌地跟这位女士说:“请到旁边信访办办理手续。”这位女士不听,直往里闯,被哨兵及时用手拦住。突然间,这位女士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水果刀猛刺哨兵手臂,哨兵许传胜及时躲避后,仍造成手臂两处受伤。事情发生后,这位女士当即被赶到的领班员王镇伟制服。大队、中队领导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协助保卫处将这位女士押到圆岭派出所进行处理。

    官兵谈论最多的,是另外一件事:

    一天,班长陈久相在李瑞环等中央首长住地站礼宾哨。烈日当头,热气蒸腾,陈久相穿着长袖警服,上哨不久衣服就湿透了。离哨位不到一米远的地方有树荫,但陈久相就在烈日下庄重地站着。宾馆的一位工作人员看在眼里,劝小陈站到树荫下,小陈没有挪动一步。工作人员又拿来冰镇矿泉水让小陈解渴。小陈认真地说:“谢谢您,哨兵执勤时不能吃东西。”

    中央首长对中队的警卫工作非常满意。

    离开深圳时,李瑞环同志特地委托秘书转告市政府秘书长,“警卫中队的警惕性很高,警容风纪好,我很放心,很满意!”

    4.形象事大

    深南大道以东西走向贯穿整个特区。

    这里有最美丽的花园主干道。深南东路日人流量达百万,是深圳市最繁华的路段。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科技和园林中心带,全分布在这条主干道路上。

    凡是到过深圳的人,必定走过这条路。凡是走完这条路的,必定会看到过拓荒牛旁边那一抹橄榄绿,挺拔而又威严,生动而又别致。哨兵那傲然而立的军姿,每天都要被数万人的双眼掠过。他们或者说她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来自不同的地域,或瞬间地扫描,或凝神地注视,或动情地欣赏,或细心地捕捉。面对这一切,老中队长罗鹏林把这样一句话经常挂在了嘴上:“责任重于泰山,形象高于生命。”

    新上任的中队长占长新挂在嘴边的话,略有不同:“在党政机关眼里我们代表武警,在群众眼里我们代表党政机关,在外宾眼里我们代表中国。”

    士兵李少杰是在训练中感悟到这句话的分量的。

    和所有士兵一样,李少杰为练就挺拔的形体,头顶水罐,领插别针,背捆木板,面朝太阳练眼睛,酷暑烈日站军姿。不一样的是,李少杰入伍时体重198斤,身体不协调,举止不灵活。

    加班加点练,点点滴滴练,是李少杰唯一的选择。

    一年过去了,李少杰体重下降40斤,成了中队的形象标兵、国旗班的抛旗手。

    士兵肖帆到了五中队,头一次听到有练“嘴功”一说。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话来南腔北调。

    为纠正发音,中队结合“三个半小时”,每天都组织战士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学口形、练吐字、练发音。训练中,战友们体会到,学唱歌是练习普通话的好办法。为此,每年新兵来队,首先要学唱100首革命歌曲;中队一日生活,全体干部战士每天至少要唱10首歌曲,长年坚持,官兵们人人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练了“嘴功”练“眼功”。

    士兵黄成彬悄悄说:大家私下里叫“以貌取人”的功夫。

    中队要求每一位哨兵,从来客的衣着打扮、携带物品、代步工具,迅速判断对方是政府公务员还是普通老百姓,是企业员工还是院校师生,是内宾还是外商。对公务员称“同志”,见老百姓给辈分,遇外宾叫“先生女士”,语言亲切,热情周到。对市委市政府局以上领导,战士人人做到熟记姓名、相貌和车牌号码,哨位相见敬礼,做到开口一叫一个准。

    为规范值勤用语和处置办法,中队长和指导员俩人自己动手编写了《文明执勤50个怎么办?》、《文明执勤50句礼貌用语》两本教材,印发官兵人手一册。干部骨干示范教学,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表情说出来,让战士们体会不同的效果。同时,走出去,到星级宾馆学微笑;请进来,邀专家学者来中队讲礼仪……一个又一个洒落在繁华都市的哨位,成为点缀特区美丽街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个因形象而闻名的中队感动了许多人。

    澳门回归一周年那天。“天下第一刀”的专利发明人、浙江中山宝剑厂厂长沈从岐,向五中队国旗护卫队赠送了宝刀。

    这把刀编号为“1681”。

    沈从岐制造的“天下第一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指挥刀。在澳门回归的仪式上,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指挥刀出鞘的历史瞬间,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一个因形象而更闻名的中队牵动了许多人。

    正月初五,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经过市政府大门,看着哨位上在风雨中挺立的战士,肃然起敬,他从车里走下来,紧紧握住了大门哨兵李少杰的双手。

    这位父母官,又接着顶风冒雨,一个一个哨位,去看望在春节仍不能休息、正在执勤的官兵……

    5.做一粒种子

    “共产党员是一粒种子,党撒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绝不当老百姓讨厌的‘孬种’。”

    一级士官、共产党员郭金山,在面对个人的进退去留表态。

    就是这个郭金山,在中队,是一粒种子,退伍前差一点被保送上军校。后来考上公务员,在深圳当警察。

    而五中队,在支队,抑或说在省武警总队,是产生种子、培育种子的沃土。

    这是一个应该引起搞干部人事工作的同志高度注意的现象,可以说,其内在的必然蕴含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对于推进干部工作具有鲜活的参照意义:

    这个中队的干部走向了各个支队。武警中山市支队参谋长陈志杰来自五中队,武警汕尾市支队副支队长黄志坚来自五中队……

    这个中队出来的干部遍布深圳市支队。支队原副支队长曹树安,现任副支队长马安祥,副参谋长高明,原政治处副主任谢颂泉,干部股长刘丰,保卫股长刘永福,政治处副主任陈少雄等,几乎机关每一个部门,基层每一个大队都有五中队出来的干部……

    每年院校毕业扛着“红牌”、热血满腔、踌躇满志的新学员,地方大学招入部队、从走路开始学起、从报告词开始喊起的国防生,都要在这个中队度过凤凰涅桀的第一任职。

    为什么是五中队?

    每年新兵入伍,干部常对战士说这样的一句话:到深圳来当兵,你要在深圳成为一颗传播精神文明的种子;在深圳服役几年,你要争当建设深圳特区精神文明的排头兵;退伍离开深圳,你要给深圳留下一个感人的故事。

    为了成为一颗传播精神文明的种子,为了成为一个实践精神文明的排头兵,他们用行动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因情变而离家出走的江西女孩申某,精神失常,流落深圳街头,副指导员朱俊思将她安全送回家。

    士兵苏伟明在人民银行捡到内装港币5万元的皮包,他不为金钱所动,物归原主。

    一位B型血孕妇产后大出血,还剩下1小时就要举行退伍仪式的退伍老兵抢着献血,那场面十分感人。

    在这个中队,士兵们争当文明市民的故事数不胜数。十年来,中队共做好事10000多起,培训经警、保安2000余人次,军训大学生2300余人次,帮助有关部门清除垃圾00多吨,为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累计捐款10万余元。

    特区人民把中队当做他们“精神文明的培训基地”,深圳市政府机关事务局、广铁集团深圳火车站、圆岭小学等定期组织员工到这里接受精神文明的洗礼。做一粒种子是幸运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