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城市-未来的绿色消费趋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绿色,代表了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希望的象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为宗旨的“绿色革命”,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引发了人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关注。

    人们普遍意识到,环境恶化并不是与己无关的遥远问题,而是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周边环境的状况,同时已间接或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人们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对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绿色产品需求日益强烈,与日俱增。如今,环保人士越来越多,他们的环保行动广泛影响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环保产品,推崇环保产业。拒绝污染、远离污染的要求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概念一问世便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肯定和青睐,绿色消费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

    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模式,是消费者按照环保与生态的原则来选择消费品的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活动。绿色市场正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有关专家预言,绿色市场的兴起将成为21世纪最热的市场,绿色消费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消费。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

    1.绿色消费“绿”在何处

    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是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求,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它的内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对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消费、发展行为的各个方面。

    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地球的资源及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减少废料的排放来减少污染。最为紧要的是节约用水,同时还要及时对工业废水、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减少燃烧煤所产生的烟尘、机动车尾气废气等的排放。

    (2)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看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就选购哪种产品,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应当多使用耐用品,提倡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袋”、“一次牙刷”、“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许多人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以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许多大宾馆已不再提供一次性牙刷,以鼓励客人自备牙刷用以减少“一次性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灾难。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

    垃圾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垃圾中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垃圾产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垃圾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现有的办法是拉去填埋,但这种方法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不是长久之策。而将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则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资源。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在地球上,生态是一个大系统,各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形成无形的生物链。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人是地球最高等的动物,但实质上也是生物链中的一链,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应当爱护树木,爱护野生动物,要将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来。

    2.绿色消费的“源头”

    人类的消费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而消费方式的变化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与地球大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不断地从自然取得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尔后又不断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经过自然的“净化”作用,重新转化为自然物质。

    在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穴居树栖,主要从事捕猎活动,靠采集、捕猎自然食物来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消费方式极其单一,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和排放的废弃物都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内。农牧业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增强了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人们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只是表现在局部破坏上。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改造自然的活动,把自己的设想强加给大自然,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物质消费需要。

    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必须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一方面,人类向自然取得物质资料,要以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为前提,而自然界许多资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对于这些资源,就不能过快地将其耗尽;另一方面,人类将排出物返还自然,要以自然的“净化”能力为限,否则,就只能是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人口的剧增,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量的增加,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这种不平衡就不断地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等现象接踵而至。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现有的消费和生产方式,人们终于开始觉醒:人类与大自然密不可分,人类要生存并获得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前提条件。“绿色”观念逐步形成正是这种觉醒的必然结果。

    绿色消费是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它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直接影响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绿色消费最终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追求自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转变消费观念,缓和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的局面,达到消费与环境相和谐。让我们行动起来,少一些挥霍,多一些节约,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共同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环保、健康、充满绿色的生活环境。

    3.树立绿色理念

    “当人类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浩劫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消费者在这样的时刻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意识到对环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愿意选择对健康有益的、与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方式。”

    ——《绿色消费宣言》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绿色观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绿色消费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兴起。人们购买的不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还要把个人消费和身心健康、居室环境质量、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环境问题联系起来考虑,选择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并把购买绿色产品视为一种时尚。买食品,选择绿色食品标志的蔬菜、肉食;购家电,选择无氟冰箱、超静音空调、低辐射电视机;装修家居,选择对身体无害的绿色涂料、绿色地板。大街上,你还能随时看到倡导环保的“绿色”广告,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反对破坏环境,倡导绿色消费可谓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很多消费者一听到“绿色消费”这个名词的时候,很容易把它与“天然”联系起来,其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误区——把绿色消费变成了“消费绿色”。有的人非绿色食品不吃,但珍稀动物也照吃不误;非绿色产品不用,但是塑料袋却随手乱丢;家居装修时非绿色建材不用,装修起来却热衷于相互攀比。他们所谓的绿色消费行为,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发,而并不去考虑对环境的保护,违背了绿色消费的初衷。

    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而是保护“绿色”,即消费行为中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如果沿着“天然就是绿色”的路走下去的话,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比如:羊绒衫的大肆流行,掀起了山羊养殖热,而山羊对植被的破坏力惊人,会给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绿色消费必须是以保护“绿色”为出发点,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不吃珍稀动植物制成品。让每个人感知环保与每个人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而且能够做到对环境的保护。

    提倡绿色消费,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人人自觉参与,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枝末节做起,真正做到消费有益于环境的无污染产品,不使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和出自稀有资源的产品,不购买过度包装或过短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产品,不消费、不生产、不出售有害于他人健康的产品等等。

    倡导绿色消费,其观念和行为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如节水、节纸、节能、节电、多用节能灯,外出时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减少尾气排放等等。(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选择那些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像无磷洗衣粉、生态洗涤剂、环保电池、绿色食品,以扶植绿色市场,支持发展绿色技术。(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尽量自备购物包,自备餐具,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4)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在生活中尽量地分类回收,像废纸、废塑料、废电池等等,使它们重新变成资源。(5)救助物种,保护自然。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和使用野生动物制品,并且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

    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高达几十亿吨,其中将近70%的垃圾存在着利用价值,利用这部分垃圾,进行再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的污染,而且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助于产品的推广。有些产品,如一次性制品、电池、洗衣粉等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就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在使用和废弃中又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造成水质恶化、土壤硬化的根本所在。

    随着纸制塑料、重复使用电池、无磷洗衣粉的出现,无污染优质营养类食品(比如蔬菜不施化肥、农药,无土培植,自然生长)的推出,不使用抗生素、激素的鸡、鱼、猪的出现,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并改善环境质量,这些“放心食品”、“安全食品”也日益被消费者所青睐。

    在消费者环保、节约、安全、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下,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将促进生产者大力从事绿色产品的制造,将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永远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一种权益,它保障后代人的生存和当代人的安全与健康;绿色消费是一种义务,它提醒我们:环保是每个消费者的责任;绿色消费是一种良知,它表达了我们对地球母亲的孝爱之心和对万物生灵的博爱之怀;绿色消费是一种时尚,它体现着消费者的文明与教养,也标志着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绿色消费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和空气都有以“绿色”为选择标准。“绿色革命”的浪潮一浪高一浪,绿色商品大量涌现。绿色服装、绿色用品在很多国家已很风行。瑞士早在1994年就推出“环保服装”,西班牙时装设计中心早就推出“生态时装”,美国早已有“绿色电脑”,法国早已开发出“环保电视机”。绿色家具、生态化的化妆品,也走入世界市场;各种绿色汽车正在驶入高速公路;使用木料或新的生态建筑材料建成的绿色住房,也都已出现。总之,绿色消费已渗透到人们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生活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认“环保标志”——选购绿色产品

    已被中国绿色标志认证委员会认证的环保产品有低氟家用制冷器具、无氟发用摩丝和定型发胶、无铅汽油、无镉汞铅充电电池、无磷织物洗涤剂、低噪声洗衣机、节能荧光灯等。这些环境标志产品上贴有“中国环境标志”的标记。该标志图形的中心结构是青山、绿水、太阳,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表示公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你在购物的时候,是否注意过“环保标志”?“环保标志产品”是指无污染或低污染、低耗能、低噪声、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环保标志,很多消费者愿意多付一部分钱来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据统计,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在日本,也有很多批发商发现他们的顾客只挑选和购买环保标志产品。

    认准“环保标志产品”,你并不会多花多少钱,却把自己手中的钞票作为“选票”投给了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2)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动植物免受伤害。氟利昂中的氯原子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线的臭氧,使臭氧层变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1994年,人们在南极观测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据有关资料表明,位于南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正在变薄。目前,最早使用CFC(氟利昂是CFC物质中的一类)的24个发达国家已签署了限制使用CFC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的修订案将发达国家禁止使用CFC的时间定位在2000年。1993年2月,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确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你一定听说过女娲补天的故事,这不过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今天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天空的确捅了一个洞,这就是臭氧层空洞,而我们平常使用的冰箱、空调等用品中的氟利昂正是凶手之一。我们能为保护臭氧层做什么?

    请选用无氟冰箱、不含氟的摩丝、空气清新剂等,不使用含氟的发用摩丝、定型发胶、领洁净、空气清新剂等物品。

    (3)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我国年产洗衣粉几百万吨,大都含磷,每年就有几万吨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给河流湖泊带来很大的影响。据有关人员调查,滇池、洱海、玄武湖的总含磷水平都相当高,昆明的生活污水中洗衣粉带入的磷超过磷负荷总量的50%。大量的含磷污水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发生副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洗涤既是一个净化过程,又是一个对水体的污染过程。由于不同的洗涤用品给水带来的污染程度不同,选用什么样的洗涤用品也就成了关键。我们虽然无法拒绝洗涤本身,却可以选择有利于环保的洗涤用品。无磷洗衣粉并不贵多少,却会对缓解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起作用。目前在欧洲,除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市场上还出售低磷洗涤剂外,其他各国的洗涤剂都实现了无磷化。日本的洗涤剂已达到百分之百无磷化。

    (4)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而其腐蚀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镉、汞、锰等。当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有毒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会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骼,有的还能够致癌。电池可以说是生产多少废弃多少;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时使用,长期污染。

    你可以留意一下,你身边有多少使用电池的电器。当你更换电池的时候,请选用环保电池,以减少废旧电池里的重金属带来的污染。你可选购不含镉和汞的环保电池(带有NoMercury/Cadmium或Mercury&;CadmiumFree的标志,有的是0%Mercury标志)。这些不含镉汞的环保电池,对环境危害较小。充电电池不用频繁更换,对环境更为有利,使用太阳能电器就更好了。

    (5)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有人统计过,每人每年丢掉的垃圾一般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北京近几年平均日产垃圾1万多吨,年产垃圾达到400多万吨,相当于每年堆起两座景山。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大约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也许你喜欢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但你是否想到,那些过度包装的商品是资源和金钱的双重浪费。过度包装指的是包装材料的高档化和繁缛化。其实,很多国家已开始时兴使用无害的绿色包装,国际贸易也在倡导“让贸易披上绿装”。生产和销售过度包装的商品已是一种落伍,选择这种商品更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行为。请走出过度包装的误区,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如果你购买了有过度包装的商品,不妨把包装物退回给商店,以此给企业及销售者发出正确的信号。

    (6)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目前,全国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300多家,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开发生产的绿色食品达700多种,产品涉及饮料、酒类、果品、乳制品、谷类、养食品殖类等各个门类。其他一些绿色食品,如全麦面包、新鲜的五谷杂粮、豆类、菇类等也是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的。

    “绿色食品”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这类食品在国外被叫做“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等。我国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太阳、叶片和蓓蕾三部分构成,标志着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请你认准绿色食品标志,选购绿色食品。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汇集起来就会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7)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环境的破坏。据统计,北京市化肥施用量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农药施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已经对农村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产生了影响。因此要提倡使用“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推广生物防治措施,以利于生态保护。

    请选择无农药污染的、有机肥料培育的新鲜果菜,少选购含防腐剂的各种方便快餐食品、腌制加工的食品、各种含有色素和香料的饮料及各种含有味精和添加剂的香脆咸味零食。你的选择不仅会促进你的健康,也会给绿色食品行业带来生机,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8)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倡导绿色消费引领健康生活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吨聚乙烯膜,仅原料就扔掉了近4万元。如果把这些塑料袋铺开的话,每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薄膜面积达240平方米,北京1000多万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袋是市区建筑面积的2倍。

    另外,不用普通木杆铅笔,请使用自动铅笔。你知道吗?全世界的铅笔年产量是100亿支,其中75亿支铅笔是中国制造的。制造这75亿支铅笔至少需要10万立方米的木材!

    作为绿色消费志愿者,每个人都是市场上的绿色选民;手里的每一元钱,实际上它就是一张“绿色的选票”。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存着一个重要信息。我们应该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运输、消费、废弃的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如果每个消费者都能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品,那么这些信息就将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请你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比如说,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装冰箱里的食物,而尽量不用一次性的塑料保鲜膜;使用可换芯的圆珠笔,不用一次性的圆珠笔;出外游玩时自带水壶,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旅游或出差时,自带牙刷等卫生用具,不使用旅馆每日更换的牙具等。

    生活小贴士:绿色消费的10条建议

    在购物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环保,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健康和安全,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对保护环境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有10条建议,它能让你的购物更加的环保。

    1.购买(大量)散装的物品——量的多少问题。当你购买大量的你能用到的商品,可以减少在包装上面的浪费。

    2.购买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如果没有购买可循环产品的市场,那就没有可循环利用的动机。购买那些由可循环的材料做成的商品就达到了这个目的。

    3.少购买一次性产品——一次性使用的剃须刀、照相机、塑料杯和塑料碟子都是我们贪图方便而破坏环境的例子。这些东西出厂后,在你手上稍作停留,然后就直接变成垃圾。买那些可以长久使用的物品吧。

    4.用可充电的电池——常规的电池含有镉和汞,必须以危险的垃圾标准来处理掉它。可充电电池寿命更加长久,花费更少且不会给河流带来毒物的污染。购买可充电的电池吧!

    5.买二手的或者翻新的物品——用二手的书可以解救树木,翻新的电器可以节省你的金钱。当你购买在线拍卖品或者在windows在线展览中购买二手商品,你就通过使物品最大化的利用为减少污染出了一份力。

    6.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在龙头中安装通风发散装置和安装低流量的淋浴喷头可以减少50%家庭水费的支出,同时也促进了水资源的保存。

    7.用能量利用率高的用品——当你在换洗衣机、干衣机、冰箱或者其他的家具的时候,始终要寻找那些贴有“能源之星”标签的。这样做你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释放,而且你将享受节约在能源上的花费而得到快乐。

    8.购买简洁的日光灯——这使你所能做的节约能源和节省钱的最简单的事之一。简洁的日光灯寿命是白炽灯的10倍以上。

    9.用天然的、无公害的物品代替化学制品家具和杀虫剂——按照美国环保署的说法,美国家庭中拥有的污染物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家庭的2~5倍,究其原因是家庭清洁剂和杀虫剂用得比较多,且留有很多残余物。

    10.买轮胎要选寿命长的或者翻新的——丢弃的轮胎污染了垃圾掩埋地,带来了火灾和浪费了石油。当你买轮胎的时候,要尽你所能买那些最耐磨的,并且保证胎的气要足这样可以减少磨损和节省汽油。

    5.畅想绿色未来

    进入21世纪,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个人健康的关注,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时尚。与此相适应的是,绿色生活将备受青睐,并成为消费的主导潮流,绿色产业也将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指无公害或无污染的优质食品。绿色食品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它代表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进步的方向,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在我国,凡得到认证的绿色食品都会有一个绿色标志,且绿色食品又分为A和AA两个级别,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某些化肥、农药、合成添加剂,AA级绿色食品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消费的不断升档,人们更为注重食品的卫生质量,具有品质好、多营养、无污染、可健身多重功效的绿色食品,适应了消费者的需求,因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据市场调查资料显示,约有79%~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范围,已涉及肉、蛋、奶(包括奶制品)、鱼、蔬菜、水果、粮食、酒、菜、饮料、调料等。

    绿色服装

    在穿着方面,消费者在选择衣物时的自我保健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前些年曾在服装市场风靡一时的化纺织品,因其含对人体有害的苯、酚等化学物质,刺激人体皮肤而引起过敏性皮炎、湿疹、丘疹等疾患,已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冷落。与此同时,以往不被重视的纯天然纺织品,诸如丝、棉、麻等织物因其生产工艺的改进而大多免除了洗涤和熨烫方面的麻烦,颇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环保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服装的原料开始时尚自然,棉、麻成为首推面料,与之配套的装饰物也相应散发出浓浓的大自然气息,贝壳、牛角骨、骨绳成为饰物的新原料。专家们认为,未来的服装就是要融入舒适、个性和环保三大要素。绿色服装就是运用高科技工艺制作服装,使其既不污染环境,也不危害人体健康,有着与人体肌肤同样的外形及功能,同时,冬暖夏凉。

    绿色住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条件也越来越讲究,绿色住宅作为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它提倡使用高科技环保型建材;要求就地处理污水,把污水变成中性水,中性水用以种地、浇花、洗车,从而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对小区垃圾实行无公害处理。

    人们对住房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对扩大居住面积的渴望,也表现在对居室内的装修布置。在装修过程中,人们不仅注重美观、实用,而且越来越重视选择无毒害的建筑装潢材料。在安全无毒的石膏板吊顶、石膏浮雕装饰、木制三合板腰墙、水溶性无毒乳胶漆、工艺玻璃点缀等等,使居室不仅典雅、舒适,而且没有甲醛、苯、酚、铅等造成的危害。

    绿色家电

    绿色家电是除衣、食、住、行外,较早被掺进“绿意”的日用品。近年来市场上又雨后春笋般冒出了绿色冰箱、绿色空调等新概念家电。只是其“绿色”的内涵已由早期单纯宣传的无污染发展到保鲜、抗菌、防霉等特殊功能。

    同时,倡导绿色消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吃、穿、住、用中。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保健和环保意识不断高涨,绿色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消费正逐渐成为时尚消费、潮流消费的亮点和热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绿色产品不断问世。可以说,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用,都在朝着“绿色”迈进。

    绿色汽车

    眼下汽车的污染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公害,汽车要早日跨进家庭,必须在生产时就强调“绿色标准”。新型的绿色汽车,其生产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零件中都有绿色环保观念的体现。如车载空调要求无氟的;尾气污染追求“零排放”;离合器、制动装置和所有衬垫全部使用无石棉材料;整车噪声要降至3分贝以下;车辆报废后要实施再生回收。

    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和普及,人们的文明程度将会得到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卫生环境,注重个人卫生行为和养生保健的良好习惯亦会逐渐养成。

    为了健康,请选择绿色;为了健康,请保护绿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