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博览4-政治和军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特洛伊战争真伪之谜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到斯巴达王宫做客,与斯巴达王后海伦一见钟情,这位全希腊最美的女子与帕里斯私奔到特洛伊,因此,斯巴达国王与阿伽门农组织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从而引发了特洛伊10年战争。

    《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力让很多人都知道了“特洛伊战争”,那么这场战役在历史上是否真正发生过呢?对此考古学家们颇为疑惑,因为他们尚未找到证实“木马屠城”历史事件的证据。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来自近二十个国家的三百五十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了一项对特洛伊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特洛伊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从公元前3000年早期青铜时代开始,直到公元前1350年这里一直是文明的发源地。考古项目的负责人曼弗雷德·科夫曼说这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

    荷马像

    一座失守的古城

    科夫曼说,根据考古遗迹推论,特洛伊城大约是在公元前1180年被摧毁的,大概缘于一场战争。考古人员在遗址处发现如火灾残迹、骸骨和为数众多的散置的投石器弹丸等大量相关证据。

    正常来讲,战争结束后若守城的一方胜利,他们就会把投掷的石块等武器重新收集起来以留做后用,而如果是攻城的一方胜利是不会做这种费力气的收集工作的。当然,发现的遗迹虽能证明这座城市有过战争的经历,但却未必就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考古学家还证实,这座城市被攻陷的几十年后,一批来自黑海西北地区或者是巴尔干半岛的新移民定居到了那座已经残破不堪的城市中。

    在考古学界公认的看法是,这些遗迹与《荷马史诗》中所提到的那个伟大城市没有任何关系,作为考古对象的那座古城,在青铜时代晚期已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因此不可能是特洛伊战争的古战场。

    而科夫曼认为,对欧洲东南部地区新的考古研究将纠正这些看法。

    “人神大战”的真实还原

    科夫曼指出,以当时那一地区的标准来看,特洛伊城称得上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城市,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连接黑海地区和地中海地区以及连接东南欧和小亚细亚的战略中枢。在当时的东南欧地区,特洛伊城的这一战略中枢位置是无可比拟的。特洛伊城不断受到军事攻击,它不得不进行自我防卫,并且一再修复、扩大和加强其工事。这在留存到今天的遗址上,还有明显的痕迹。考古挖掘还证实,特洛伊城比先前一般认为的规模要大15倍,今天的遗址覆盖面积就有30364372平方米。科夫曼推断,当年荷马必是自以为他的听众都了解特洛伊战争,所以这位游吟诗人才会夸张地刻画阿喀琉斯的愤怒及其后果。荷马把这座城市和这场战争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处理,演变成一场伟大的人神大战。然而,在考古学家看来,《荷马史诗》的真实性还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得到证实:荷马和那些向荷马提供“素材”的人,可能是在公元前8世纪末“见证”过特洛伊城及那片区域的人,这个时期也是史学界认可的《荷马史诗》的形成时期。

    科夫曼认为,可能在荷马生活的那个时期,特洛伊城就已经变为废墟,但是留存到今天的这一伟大之城的废墟也足以让人震撼。生活在当时或那之后的《荷马史诗》的听众,如果站在距特洛伊城不远的高处鸟瞰,应该能一一辨认出在《荷马史诗》中描写的建筑物或战场的遗迹。

    新证据的发现

    尽管特洛伊位于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的旧称),但两位特洛伊考古活动的先驱——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与卡尔·布利根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特洛伊是希腊人的特洛伊。

    但科夫曼指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两位德国学者的考古研究仅涉及在“西线”从希腊到特洛伊的考察,却没有兼顾在“东线”对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整体考察。

    科夫曼认为,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几乎可以肯定,青铜时代的特洛伊与安纳托利亚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这种密切程度要超过它与爱琴海地区的联系。在特洛伊出土的重量达一吨以上的陶器以及刻有象形文字的印章,泥砖建筑、火葬现象,都可以验证特洛伊的真实性。

    对安纳托利亚地区的研究证实,这座今天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市在青铜时代后期曾兴起过一个强盛的王国——威路撒。赫梯帝国和埃及都与威路撒有着密切联系。据赫梯帝国的历史记载,在公元前13-前12世纪早期,他们和特洛伊城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处于剑拔弩张的态势。

    这个时期正是《荷马史诗》所描述的发生特洛伊战争的时期。

    尚无定论

    几十年前,那些坚持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学者们可谓凤毛麟角,他们的学说曾被主流学术界所嘲笑。然而,随着近年来相关考古活动的不断证实,当年的少数派如今成了多数派。现在那些坚决否认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学者只能用一句“特洛伊没有任何战略意义”来支撑他们的观点,这很显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

    科夫曼说,现在历史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在青铜时代后期的特洛伊曾有过几次规模不等的战争。然而,我们还不能确定《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是不是对这几次战争的变形描绘,这场在人们心中流传已久的大战是否发生过,仍是一个未解的谜。

    是尼禄烧了罗马城吗

    尼禄是有名的暴君,他杀父杀母的恶行是其无法掩盖的劣迹。而罗马城的毁灭似乎也与他大有关系。这座承载着荣誉与财富的城市一夜之间化为废墟,是天灾还是人祸一直令人猜测不已。

    罗马城的火灾与尼禄

    公元64年7月18日,对罗马城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这天傍晚,罗马城内圆形竞技场附近突然起火。罗马城当天风力很大,火势随风势蔓延,一场大火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大火历经了9天,只有四个区幸存下来,其他的10个区都成了废墟,甚至其中一个区只剩下灰烬。无数的生命被大火吞噬,成千上万的财产化为乌有,宏伟壮丽的宫殿、神庙和公共建筑物也被付之一炬,在无数战争中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艺术珍品、古老文献原稿也在这场大火中遭到浩劫。古今史学界对于这场大火的起因一直存有争议,到底它是人为原因还是天灾呢?

    古罗马城遗址

    据当时流行的传闻说,这场大火是尼禄下令放的。尼禄是罗马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暴君。他骄奢无度、弑父杀母,其滥杀无辜的行为是历史学家多次提及的话题。他纵情享乐、挥金如土,致使罗马国库积存耗损一空,财政枯竭。同时他还任意搜刮、没收富人的财产,使得帝国各地和各阶层都对他很不满。但是,他若放火烧掉自己的城邦,听起来还是让人无法相信。然而火灾发生时,尼禄的言行确实表明他有纵火的嫌疑。

    据说有一次一个人在与尼禄聊天时说:“我死后,愿大地一片火海。”尼禄马上打断了这个人的话,“不,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就会使大地变成一片火海。”而且,尼禄曾多次表示,他不喜欢罗马城旧的建筑和那些曲折狭窄的旧街道,真想用一把火烧掉这些旧房子,按照自己的意图来重新建造罗马城。据说当罗马变成一片火海时,尼禄竟然坐视不管,还登上花园的塔楼,在七弦琴的伴奏下,一边观赏着火海的惨烈景象,一边情绪激昂地朗诵着有关古希腊特洛伊城毁灭的诗篇。

    尼禄特别想据为己有的黄金房屋附近有一些石头墙壁的谷仓。起初大火并没有烧到谷仓,尼禄却令人撞毁墙壁,人为地让火烧至谷仓。大火过后,尼禄马上在废墟上抢先修建起自己的新宫殿——“黄金之屋”。在这座“金屋”里,除了宫廷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金堆玉砌之外,还有林苑、田园、水榭、浴场、水池和动物园,以便让人领略独特的湖光水色、林木幽雅的景物风情。整个宫殿内部用黄金、宝石和珍珠装饰,餐厅的天花板都是用象牙镶边。尼禄看了这座富丽豪华的宫殿后非常满意,赞叹道:“这才像个人住的地方。”为了霸占富豪们的财产,尼禄甚至宣布由国家负责搬运尸体和垃圾。

    火灾过后,罗马人民群起声讨尼禄。尼禄为平息风波,找来一批基督徒来当替罪羊。这些人有的被蒙上兽皮让猎狗吃掉,有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点着当做夜里的照明灯,这都是些残忍至极的刑罚,这样惨无人道的暴行使得人们更加反抗他的统治。

    尼禄是否是真凶

    关于尼禄是不是罗马大火的纵火者,历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是尼禄放火烧了罗马城。他描写道:“当大火吞噬城市时,没有人敢去救火,因为有一些人不断发出威胁,不许人们去救火,还有一些人公然到处投火把,他们说自己是奉命这样做的。”这些在大火中行为怪异的人很可能就是尼禄的亲信。另一位历史学家则记载:“几位前任的执政官在自己的庄园上,发现尼禄的侍从拿着麻屑和火把,但没人敢上前捉拿他们。”古罗马的史学家们几乎一致指控是尼禄为了重建罗马城而纵火焚城的。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尼禄认为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燃烧中的罗马城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件伟大作品。而现在的学者却反驳说:如果尼禄自认为是艺术家的话就不会在圆月当空的情况下欣赏作品了,那样效果可不是最好。这样看来,罗马城的大火也许只是一场天灾。

    但是,从尼禄的性格看来,尼禄确实是一个疯狂的人,他极有可能会火烧罗马城。自认为是“天才演员”和“杰出艺术家”的尼禄曾把真正的杀戮和处死的场面搬上舞台,这吓坏了现场的观众。他从此对罗马观众极为不满,认为只有希腊人才具有真正的欣赏水平,于是他抛弃政务去希腊寻觅知音。在希腊的公开演出一直进行了15个月,他还没有回来的意思。直到得知帝国发生叛乱,新元首已经被拥立时,他才仓皇回到罗马。然而尼禄已经众叛亲离,在他仓促逃至一个小茅屋想要躲藏时,罗马追兵已经到了。自知难逃一死的尼禄还在哀叹着:“一位多么伟大的艺术家要死了啊!”然后拔出刀自杀了。

    罗马城大火的真正原因现在还不能盖棺定论,也许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会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华盛顿为何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

    权力是个神秘的东西,无数人为它头破血流,无数人为它颜面扫地。但有人手握权力却不眷恋高位,在应该离开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激流勇退。他就是华盛顿。他的退隐开创了伟大的传统,也留下了难解的谜团。

    华盛顿拒绝再次连任总统

    在美国历史上,乔治·华盛顿绝对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独立战争,从而彻底摆脱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使美国走上了自由之路。而且在战后,他组建了第一个合众国政府,确立了国家信誉,为美国的国家形态奠定了基本的结构形式。同时,他还很注重国家经济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繁荣,制定了影响深远的土地政策。这一切,足以使他终生受到美国人的爱戴。

    华盛顿

    在他第二任总统任期将满之时,仍有许多人推举他继续连任,宪法也没有对此限制,但是华盛顿却选择了退隐。1796年9月他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说服国会,解甲归田。华盛顿退出政坛一时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对于华盛顿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的真实原因,许多历史学家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而华盛顿本人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回到家乡后,都没有公开表明过他拒绝连任的真实原因。尽管如此,历史学家们还是根据华盛顿的生平经历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以探究华盛顿拒绝连任的原委。

    是自愿放弃还是迫于压力

    一些历史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华盛顿因为害怕自己卷入激烈的党派斗争,所以自动放弃继续从政的机会。华盛顿早已见识到了党派斗争扩大化的危害,他在告别演说中强烈呼吁要反对党派斗争和其他分裂势力。遗憾的是,在党派斗争中他虽然长期保持中立,但在第二任总统任期末,他失去了非党派的立场,成为了一个联邦党人。在这种形势下,他中断自己的从政生涯看来是一个开明政治家的最好选择。

    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舆论的攻击对华盛顿作出拒绝连任第三任总统的决定有重要影响。英国一位历史学家说:“由于想要空闲,由于感到体力衰退和遭到反对派的谩骂而气馁,华盛顿拒绝接受要他担任第三任总统的要求。”

    美国许多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也持有上述观点。党派斗争日益加剧,舆论斗争也随之剧烈。华盛顿在第二任总统任职期间,已被党派斗争和两党间的攻击烦扰多时,身心俱疲。他被指责为“伪君子”、“恺撒”,说他藐视公众。当他提出不连任第三任总统时,许多杂志在其头版头条中还把他的举动称为“恶毒的谎言”。费城的《曙光报》在华盛顿告退的次日宣称:“这一天应成为合众国的纪念日……因为,原是我国一切灾难根源的那个人,今天已降到与他同胞们平等的地位。”

    1797年3月2日,华盛顿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现在把自己比作要寻找一个休息之处,并正在屈身倚伏其上的疲惫旅客。但是,人们却不会任凭你安安静静地这样工作,这未免太过分了,不是某些人能够忍受得了的。”

    总之,华盛顿拒任总统的上述两条原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情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但华盛顿内心真实所想后人不得而知,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例如身体不适,或者对名利看得淡薄等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伟大的传统造福后人

    不管怎么样,华盛顿不顾公众的压力,坚决拒绝连任第三任国家总统,从而形成了美国总统连任两届的传统,这是有着深远影响和意义的。美国当时的宪法并没有规定总统不可以连任三届。华盛顿创立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94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第三任总统为止。1947年国会鉴于总统权力不断扩大和有可能形成终身制的趋势,才制定了《第二十二条宪法修正案》,即“任何人不得任总统之职两届以上”,该修正案于1951年正式批准实行,从而在宪法上确立了华盛顿创立的传统。

    华盛顿在退休后不久便染上风寒,后来他的病情恶化,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或医生的误诊,最终病逝。他的去世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也让世人又一次想起他拒绝连任总统的原由。

    也许这个美好的历史之谜并不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去解开,历史仍然以它自己的方式前进着,我们只要铭记华盛顿这位伟人的名字就已足够。

    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密谈之谜

    英雄顺应历史,历史造就英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与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都是顺应历史的英雄。两个帝国领袖的会面本身就是一般传奇,而会面内容的秘而不宣更为它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皇帝间的会议

    1807年6月25日上午,在涅曼河与两岸等距离的水面上停泊着一排巨大的木筏。木筏上搭起两项装饰华美的白色帆布帐篷。向着俄国河岸一面的篷布上写着一个硕大的字母“A”,另一面篷布上写着同样大的字母“N”。法国皇帝拿破仑在10天以前战胜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此时,两个人又来此会晤。

    11时,亚历山大头戴饰有黑白两色翎毛的军帽,身着绿军装,外罩白套裤,在几个侍从陪伴下乘车来到岸边。沙皇右肩上的金饰及斜披着的大红锦带和浅蓝色的勋章绶带在阳光下耀人眼目。如此刻意华丽的修饰和那强装出来的镇定仍然掩饰不住其内心的激动不安。不一会儿,拿破仑戴着那项传奇式的大三角军帽,身穿禁卫军军装,穿过老禁卫军的行列,来到对岸。拿破仑面部表情坚毅,目光炯炯,下颌突出。接着,在法国军队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两位皇帝分乘小船向河中心驶去。就这样,两位皇帝在大木筏的帐篷里进行了第一次长时间的单独会谈。

    截止到7月17日法俄正式签订和约,此前的两个星期中,两个人在提尔西特小城中多次会面。按照拿破仑对亚历山大的提议,“我来充当您的秘书,您给我当秘书,……我们两个人,不要有第三人”,这些会谈也都是单独进行,而且往往持续到午夜以后。

    会谈内容众说纷纭

    两位皇帝会谈的内容是什么?他们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真实立场究竟怎样?这就是历史学家们煞费苦心想要揭开的“提尔西特的秘密”。法国历史学家比尼翁在其《法国史》第六卷中率先描述了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在涅曼河上首次会谈的情况:两位皇帝见面后互相拥抱,亚历山大说:“我对英国人的仇恨和你一样深,我一定支持你对他们采取的一切行动。”拿破仑当即回答说:“这样的话,一切都好办,和解也就实现了。”这样的开场白为以后的会谈和签订和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拿破仑只想让亚历山大和英国决裂,而与法国结盟。

    法国另一位历史学家阿尔芒·勒费弗尔在《执政府和帝国时期欧洲各国内阁史》一书中写道:他(拿破仑)伸出手,亚历山大同他握手,两位皇帝互相拥抱。亚历山大说:“我同您一样仇恨英国人,您在为反对英国人所做的一切中,将得到我的协助。”拿破仑答道:“这样,一切都能解决,和平已经实现。”

    英国历史学家约瑟夫·阿鲍特在《拿破仑的一生》中也用类似的话语描述了这一场景。然而,约翰·霍兰·罗斯,一位以研究海军战史见长的英国史学家却持不同意见。他曾在《拿破仑一世传》一书中毫不客气地指出:“所有关于这一情节的传说,归根到底都是以比尼翁的描述为依据的,而比尼翁在书中却没有举出任何确实的证据。”罗斯指出在没有随从的情况下,两位皇帝在帐篷中会谈的真实内容,谁会知道呢?皇帝们自己也没有理由对外透露两个人的对话,也没有史料记载过他们对外提起两个人的对话。

    他认为亚历山大讲的那句话是没有策略的。他援引另一位法国历史学家塔蒂舍夫在《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一书中的说法证明,亚历山大是很想拖几个月再同英国决裂的。著名法国历史学家、《拿破仑时代》一书的作者乔治·勒费弗尔也持同样观点。他写道:6月25日在涅曼河的木筏上,两位皇帝单独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我们将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彼此说了些什么,而且有关其他单独会谈的秘密我们也无法得知。

    可以说罗斯先生的疑问是合理的。但是这个“传说”中的皇帝之间会晤的情节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历史学家们也并未对此产生怀疑。对这一点罗斯先生的解释是:“法国人富于幽默,喜欢隽言妙语。在这样一个民族中,只要话说得精彩,肯定会有人相信,从而作为历史事实流传后世。”这一推论显然缺乏说服力,相对来说,比尼翁先生所说的情节还是有历史根据的,毕竟两个人确实会晤过,但情节真实与否却无法考证。

    比尼翁先生是依据这样的基本事实:7月7日法俄正式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和约对俄国极其宽松,简直不像在对待一个战败国。俄国不仅没有丧失领土,还得到它原来的盟国普鲁士的一部分土地,同时还获得在瑞典、土耳其行动的权利。俄国所要做的只是承认拿破仑历次战争的丰功伟绩。同时,法俄签订了一份秘密盟约,大致内容是在一切战争中,两国都要全力对付共同的敌人,并且使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盟约专门规定,如果英国不接受俄国的调停,或者在1807年11月1日前不承认各国船舶在海上航行的自由,不归还1805年以来从法国及其盟国夺去的土地,则俄国将加入法国的大陆封锁体系并向英国宣战。因此人们可以知道,盟约缔结的基础是要共同对付英国人。有理由认为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在这一点上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两位皇帝首次会晤时关于英国所说的话也是可以接受的。

    持不同看法的历史学家反对具体描述两国皇帝单独会晤时说了那些话,认为这是“不可置信”的。但他们却仍愿意从两位皇帝后来的叙述中推测会晤的内容,对于盟约及和约的分析也有助于他们猜测当时的情景。然而按照他们的推测和分析,亚历山大并不急于和英国决裂,更不情愿和法国结盟。因为参加大陆封锁体系,对英国关闭俄国的港口会使俄国的海军建设和滨海地区的贸易损失巨大。

    他们援引亚历山大离开提尔西特前对普鲁士国王说的话:“拿破仑所强加于俄国和普鲁士的这个最苛刻的条件(指参加大陆封锁体系),对俄普两国都是一样的。”其语调之愤然溢于言表。后来的历史也最表明:俄终因反对和破坏大陆封锁体系这个直接诱因而再次与法国走向战争。看来靠推测和分析,历史学家们是无法真正揭开“提尔西特的秘密”的。

    历史真相逐渐显现

    前苏联于1963年公开出版了一批沙俄时代的外交文件,在第一集第三卷中,记载了在提尔西特会谈期间,亚历山大一世给对法和谈全权代表的训示草案和补充训示。从这两份文件中可以看到:“根据拿破仑的一些提议来判断,我预料法国代表将提出俄法结盟的建议。尽管我决心和这个国家签订和约并准备履行条约所规定的义务,但我现在还看不出两国有结盟的必要,因为这不符合长远的利益。”亚历山大指出,结盟就意味着“俄国付出与英国绝交的代价”,“对英国关闭俄国的港口:对伦敦宫廷施加压力,促使它软化在海上自由和中立航海问题上的立场。”

    亚历山大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和英国决裂将给我们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他指示自己的谈判代表:“应尽一切努力向法国代表说明,这样做在目前既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无须再问,我们可以明确地得知亚历山大对英国问题的真实立场。而且,他的训示还涉及到了其他一些重要问题并给予了明确的指示。

    可以预料,依据今后逐步发现和披露的历史资料,“提尔西特的秘密”是能够被逐步揭开的。当然,这是指两国皇帝单独会谈时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真实立场而言,至于他们在会谈中说过的具体话语也许只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吧。

    军队失踪之谜

    是中了埋伏,还是被敌军俘虏?341名英国官兵在土耳其圣贝尔山神秘消失,各种猜测层出不穷。回顾历史同类事件,至今无人能解释其原因越来越多的谜团,有待人们的破解。

    官兵神秘失踪

    1915年8月21日,英国陆军诺福连队的341名官兵奉命在土耳其圣贝尔山丘追击土耳其军队。为了及时了解战况,英军司令部随后又派出二十余名官兵,登上圣贝尔山丘附近的高山进行侦察。

    然而当时正逢阴天,光线非常暗,这为二十余名官兵的侦察工作带来了阻碍。可是30分钟后,圣贝尔山丘上空的乌云消失了,周围几千米内的景物在阳光下都清清楚楚,唯独那341名官兵却不知所踪。

    一个拥有几百名官兵的连队,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消失,这使得英军司令部的指挥官们大惑不解。

    官兵失踪之谜的探究

    一些人大胆推测这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第四维空间”,也许这些官兵当时恰好闯入了第四维空间的入口,神秘地消失了。不过这种推论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英国曾下决心要揭开这341名官兵失踪的秘密。他们派出气象学家在圣贝尔山丘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调查,发现山丘上的大小石块都呈现旋涡状。后来,人们还在荆棘中找到了几缕破碎的军服布料;附近居民也传说在距圣贝尔山一百多千米的山区曾发现过一些七零八落的骸骨。于是,调查人员便猜想,这些官兵可能是在山丘上遭到了龙卷风的袭击,他们都被极为强大的旋转气流卷走了。

    也有人说他们大概是被“外星人”掠走了,可是这听起来更是无稽之谈,三百余名战士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被外星人运走呢?除去工具不说,人数也实在太庞大了!但是,在所有猜测都被否定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解不开这个谜团,只能感慨宇宙的神秘了。

    田中奏折真伪之谜

    田中义一因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而“名扬天下”。在这份奏折中,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虽然日方矢口否认有这份奏折,但日本侵略他国的行径却是不容抵赖的。

    田中奏折的暴露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国各大报刊争相报道一则爆炸性新闻,这则新闻披露了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交的一份题为《对华政策纲领》的秘密奏折。奏折中赫然写道:“吾人如欲征服中国,则必先征服满蒙:吾人如欲征服世界,则必先征服中国。吾人如能征服中国,则其余所有亚洲国家及南洋诸国,均将畏惧于我、臣服于我……”

    据称,当时一个姓蔡的伪满官员,因从事一项学术研究,需要日本方面的档案材料,他利用所谓“日满亲善”口号下的政治氛围和一些日本朋友的关系,混入日本皇室枢密院图书馆查阅宫廷档案。在堆满古籍材料和各类档案的书架上,他发现一份上奏天皇的密折。在读过几行之后,他深知这份密折事关中国几亿同胞的前途和命运,便设法避开图书馆中的日本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扼要读完,并将其译抄为中文,藏于衣服夹层中,带出图书馆。这份译文几经辗转,被带回中国,在报道披露奏折内容后,日本方面十分恼怒,矢口否认田中首相曾上奏过这样一份绝密奏折。

    田中奏折与日本侵略史

    许多年后,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通读中日两方面有关档案材料,对照田中奏折原文,研究日本对外侵略的政策史和侵略步骤,发现二者关系密切,甚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明治天皇

    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运动而迅速强大起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开始走上了一条大规模对外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战胜清政府后获得了大量赔款并且割占了中国的台湾岛及其邻近附属岛屿,取得了对朝鲜的保护权。1905年,日本打败称雄亚洲的沙皇俄国,夺占俄国库页岛南部和中国辽东半岛,并迫使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独占地位。不久,日本竟然公开侵占朝鲜,使朝鲜半岛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其独霸亚洲的野心也愈发强烈。1927年,中国北伐战争进入高潮,北伐军在“打倒列强”的口号下,跨过长江,向黄河流域进军,日本乘机出兵山东,占领中国青岛等地。

    1927年6月27日,日本出兵山东刚过一个月,时任内阁首相兼外相的日本陆军大将田中义一和指导外务省的次官森恪,在日本首都东京召集日本陆军、海军、参谋本部、关东军、关东省和驻华使馆官员及满铁公司代表等召开东方会议,商讨日本对华政策。会议连开十几天,到7月7日结束。会议达成了一致共识,并且形成了《对华政策纲要》,由田中首相以奏折形式面呈天皇。

    田中奏折开宗明义,概述了日本企图征服中国、亚洲和称霸世界的总目标后,继而炫耀性地总结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的扩张活动,声明“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均已实现”。毫无疑问,奏折是把通过甲午战争割占台湾视为实现日本侵略总目标的第一步,日俄战争及征服朝鲜是第二步。可以说,这与东方会议召开前几十年间的日本侵略史完全一致。

    在对过去作总结后,田中奏折明确提出实现日本政策总目标的第三步“吞并满蒙”,然后是第四步“统治中国全部资源”;第五步“吾人将更能征服印度、南洋群岛、小亚细亚以至欧洲”。奏折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和苏联是日本实现征服中国及亚洲目标的主要障碍。因此,日本“不得不与美国一战,打倒美国势力”,同时还要准备与苏联开战。概而言之,田中奏折确定的日本政策,就是沿朝鲜半岛大陆桥,先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然后侵占中国其余地区,再进攻东南亚。在此过程中,日本完全做好了与美国和苏联决战的准备。

    虽然日本方面一再否认田中奏折的真实性,但日本的侵略事实却显示,东方会议以后的日本对外政策与其奏折中规定的步骤完全一致。东方会议结束后不久,日本第二次入侵山东。1928年,日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毁张作霖专列,使其重伤致死,然后企图威逼利诱张学良将军归降日本。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夺取全东北,从而实现了田中奏折规定的第三侵略目标。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迈向第四步侵略目标,并摆开迎战美国和苏联的姿态。由于其北进战略受到了苏联方面的有力打击。1941年,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海军基地,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吞并东南亚诸国,迈向田中奏折规定的第五步侵略目标。凡此种种,说明田中奏折内容与日本侵略活动相互一致,衔接得天衣无缝。田中奏折不但不是所谓的伪造文件,而且确实是日后十几年来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蓝本和纲领性文件。

    然而由于日本政府百般抵赖,拒不承认田中奏折的存在,竭力改变和模糊历史;再加上相关历史文件被日本方面有意销毁,这就使田中奏折的真实性仍然无法确定。但是田中奏折关于侵华战争和二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将会继续引起中日和世界各国学者的兴趣和争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历史会还我们以真相。

    珍珠港事件疑团

    日军轰炸珍珠港成功后,美军破译神秘电波并在中途岛战役中重创日军。罗斯福是否早已知道日军轰炸珍珠港的计划?是意外,还是有意为之,历史留下的珍珠港事件迷雾仍然漂浮在眼前……

    珍珠港事件疑云

    轰动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没有人会对它陌生。但是,关于珍珠港事件还有许多疑问有待解答。多数学者认同下面这个说法:美国领导人早已知道珍珠港将被偷袭的消息,但为了刺激国内民众的战斗决心,才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山本五十六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州瓦胡岛南岸,东距火奴鲁鲁10千米,它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所在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对珍珠港进行突然空袭,这一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在珍珠港事件中,日军击伤、击沉了美军战列舰8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1艘,损毁飞机270架。还有一种说法是损毁了180架飞机,造成美军伤亡三千余人。美国人向来心高气傲,盛气凌人,这样大的侮辱他们怎能甘心接受?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罗斯福总统便在国会大厦发表了世人瞩目的演讲和战争声明,对日战争打响了。美国公众彻底放弃了孤立主义,投入到了对轴心国的战争中。

    神秘的破译

    美国陆军于1935年重新设立了信号情报处,由密码专家威廉·弗里德曼领导,主要负责监听。随后,美军又成立了海军通信保密科,二者代号为“魔术”。

    截止到1941年,“魔术”已能成功截获并破译出绝大多数日本人用“九七式”打字机发出的“紫色密码”外交电报。1941年底,他们破译的秘密外交电报平均每周高达200页。这其中自然有很多关于珍珠港的情报:1941年9月24日,日本海军通过外务省致电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要求总领事馆了解美军太平洋舰队军舰在珍珠港的确切停泊位置;11月15日,日本外务省要求驻檀香山总领事馆每周至少报告两次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动向;11月18日,檀香山的日本领事馆向外务省作了一次汇报,汇报的内容是关于美军军舰在进港后确切的航向变化角度和从港口到达停泊点的时间;11月28日,日本外务省要求檀香山总领事馆立即销毁密码和密码机:12月2日,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用低级密码继续报告美军的一举一动……

    罗斯福

    这些重要情报经由“魔术”报告给总统、陆军部和海军部的部长、作战部部长、情报局长、国务卿等军政首脑,而其他人则极少能接触到这些情报。白宫没有透露这些关于珍珠港的情报,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和夏威夷基地司令肖特陆军中将对此事也完全不知情。金梅尔将军后来在接受调查时讲道:“海军总部扣下了珍珠港将可能遭受袭击的有关情报,太平洋舰队被剥夺了一次作战机会,从而导致了1941年12月7日的灾难性结局。”其实,早在1941年初,太平洋舰队包括1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在内的约1/4的作战力量被调拨给了大西洋舰队。同时,舰队中素质最好的官兵也被成批派送到大西洋舰队,为此金梅尔还曾多次对当时任海军作战部部长的斯塔克强调要加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他在1941年9月12日写给斯塔克的信中诚恳地说:“一支强大的太平洋舰队无疑是对日本的威慑,而弱小的舰队也许会引来日本人……在我们能够保持足够对付日本舰队的兵力之前,我们在太平洋是不安全的。”然而,金梅尔的建议并没有被海军总部采纳,更为巧合的是,在日本轰炸机疯狂肆虐在珍珠港上空时,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三艘航空母舰全部外出(“萨拉托加号”停在圣迭戈检修,“莱克星顿号”正在行驶途中,“企业号”在珍珠港以西200海里的归途中),因此它们毫发未损。

    紧急调集医务人员和药品

    1995年9月5日,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收到一位名叫海伦·哈曼的女士的来信。哈曼说她的父亲史密斯当时是美军后勤部主管,父亲曾对她讲过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珍珠港事件前,罗斯福总统召集了少数高级军官,开了一个紧急的秘密会议。会议上说:美国高层已经预见到日本将要偷袭珍珠港,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他们命令出席的军官尽快准备召集一批医务人员和大量急救物资,随时待命启运。罗斯福总统特别强调会议内容严格保密,包括对珍珠港的军事指挥官和红十字会的官员。面对与会官员的惊讶与不解,总统解释说,只有当美国本土遭到攻击时,犹豫不决的美国民众才会同意他宣布参加战争。这一封信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但是哈曼的父亲史密斯已经过世,哈曼也只是转述者,这一说法还是缺少真凭实据。

    美国红十字会夏威夷分会的工作人员根据信件提示查阅了该会1941-1942年财政年度报告的影印件和有关国家档案。他们发现,在珍珠港事件前一两个月,美国红十字会和美军后勤医疗部队曾进行过不同以往的紧急调动,主要是人员和物资方面的储备。这些储备被投入到了珍珠港事件后的紧急救援工作中。1941年11月的美国红十字会总部的月度报告显示:当月夏威夷分会共接收了2534名医护人员,其中1505名是被紧急调去的临时人员。据内部资料称,有关人员还从夏威夷红十字分会会长阿尔弗雷德·卡瑟尔的弟弟威廉·卡瑟尔的日记中发现12月6日,夏威夷分会的全体人员奉命战备值班。

    专家的猜测

    有专家分析认为:罗斯福总统上演了一出“苦肉计”,他欲用该计消除国内强烈的孤立主义情绪,旨在让美国能赶在欧亚大陆被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全面占领之前投入战争,而且他预先调出了精良部队与装备,又暗中输送人员和物资,就是为了减少损失。但这一说法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

    克里普斯在二战期间为何突然访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此时,反法西斯主力国英国的掌玺大臣克里普斯却神秘地亲赴印度访问。英国采取如此行动的目的何在呢?是国内原因,还是战略需要呢?

    克里普斯访印

    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国的下议院领袖、掌玺大臣克里普斯在1942年春,带着解决印度问题的《宣言草案》(亦称《克里普斯方案》),风尘仆仆地飞往新德里进行访问。英国当权人物为什么要在大战正酣之际采取这样的行动呢?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猜测访问原因

    克里普斯访问印度的原因究竟为何,国内外学者和专家普遍认为可能有四种原因:第一种说法是“丘吉尔决定说”。一般认为,是丘吉尔本人做出的访问印度的决定,而这一决策又同当时战局关系重大。

    第二种是“罗斯福干预说”。美国一些学者并不完全同意上述说法。并且他们还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一行动能得以实施,完全是由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影响和干预。

    第三种是“工党压力说”。战时的英国联合内阁中一直对印度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工党还施压给丘吉尔,要他改变以往政策,争取将印度也拉入战争,尤其是克里普斯,呼声最为强烈。在面对内阁分裂的危险时,丘吉尔不得不作出上述决定。

    第四种是“印度呼吁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三天,即1939年9月3日,印度总督林利恩戈未经各党派的同意,就擅自宣布印度参战。印度人民对这一决定反应强烈,纷纷呼吁反英反战;印度自由派人士萨普鲁等也联名上书,要求英国首相采取行动以缓和矛盾。因此,才有了克里普斯访印。

    今天,克里普斯访印的真实原因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寻本探源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巴尔干的政治纠纷之谜

    战争的动力是欲望,而要取得战争胜利的保障则是后勤支援,在战争中人们对后勤保障的关注有时甚至远大于对战争的关注。由于以上原因,二战时期巴尔干半岛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同时那里也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资源丰富的巴尔干

    巴尔干地区不仅是希特勒第三帝国的东部前线,而且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石油,更为纳粹德国提供了强大的后勤支援。同时,巴尔干地区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还为德军提供了十多万的兵力。这里可谓是一块宝地,那么希特勒对这块宝地是如何伸出他的魔爪的呢?

    保加利亚是一个山地国家,长约六百千米,最宽处约三百千米,位于黑海之滨,南接希腊,北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战争中扮演了一个十分奇特的角色。1941年12月11日,保加利亚君主鲍里斯三世对英美宣战。然而,对于与德国作战的苏联,他却采取避让态度。

    1942年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的指挥所收到报告,称鲍里斯三世暗中纵容保加利亚从轴心国集团分裂出去。希特勒马上警觉起来,随即一场闻名于世,长达几十年的政治纠纷就这样发生了。如果保加利亚从轴心国集团分裂出去,希特勒将会面临失去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危险。为此,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紧急召见了鲍里斯三世。鲍里斯三世在希特勒一番愤怒的训斥后,保证保加利亚不会离开轴心国集团。

    此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没有放松对保加利亚的关注,他还想将共产主义的种子播撒到整个巴尔干半岛,而且他的目光主要放在这里丰富的资源上。希特勒听信了英国和美国特工散布的谣言,认为盟军要攻打保加利亚了,他迫不得已将兵力集中到保加利亚,因此西欧各国的压力也得到很大缓解。

    鲍里斯暴死之谜

    1943年8月28日,鲍里斯三世暴死于自己的官邸中,这距离他结束同希特勒的不愉快的会谈仅半年多的时间。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声称鲍里斯三世是中了一种罕见的蛇毒而亡的。

    很明显,鲍里斯三世死于谋杀。然而,谋杀者又是谁呢?德国人、英国人、美国人、苏联人,甚至保加利亚本国人都有可能。皇帝的突然死亡在保加利亚国内引起了不安和骚动。

    1943年9月8日,保加利亚为了免遭苏联人的进攻而倒戈对德国宣战。保加利亚动用五个师的兵力到前线与德军作战。讽刺的是,这些部队竟完全是希特勒下令用德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在这两个前盟国开战的同时,保加利亚的摄政委员会在莫斯科与英国、美国和苏联签署了停战协定。

    然而,协议签订后不久,斯大林就派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接管了政权,摄政委员会的成员遭到逮捕并被处死。接着,保加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清算叛国者的运动。事实上,鲍里斯三世的死才是引出上述事件的源头,然而其真正的死因却如石沉大海一般,不得而知了。

    希特勒血洗冲锋队之谜

    1936年6月30日凌晨,曾为希特勒立下汗马功劳的冲锋队在经历一场血腥的屠杀后消失了。为什么希特勒要对昔日功臣赶尽杀绝呢?是历史必然,还是派系之争?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呢?

    希特勒

    希特勒血洗冲锋队

    作为法西斯头领的希特勒,同时也是一个杀人狂。杀人无数的希特勒草菅无辜并不奇怪,但一向视冲锋队为自己左膀右臂的希特勒却为何亲自下令消灭了这支他一手建立的嫡系武装?对于希特勒来说,包括参谋长罗姆在内的冲锋队可谓是自己的心腹,为什么他还要赶尽杀绝呢?

    冲锋队被血洗之谜

    对于希特勒血洗冲锋队的原因,研究者们经深刻剖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冲锋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冲锋队必须要退出历史舞台。

    其二,希特勒与罗姆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虽然二者是患难之交,但同时两个人又有分歧。

    希特勒上台后,罗姆就加紧发展冲锋队,还要进行“二次革命”,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这遭到希特勒的强烈反对。因此他本人被希特勒残酷地处决了。

    其三,冲锋队与党卫队的斗争。于1925年成立的党卫队,即黑衫党,原是冲锋队的下级组织,作为希特勒铁杆卫队的党卫队在冲锋队膨胀的同时亦迅速发展壮大。这两支军事力量在争取权势的斗争中必定会矛盾重重。1929年希姆莱任党卫队首领后,矛盾更加激化。

    其四,冲锋队不被国防军所容。德国军队在一战后受到限制,在冲锋队成立之初,陆军方面出于将德国武装起来的目的,对冲锋队采取的是扶持态度,把它作为后备军。但随着罗姆想使冲锋队取代国防军的意图日益暴露,军界意识到自身特权受到了威胁。如何取舍二者呢?希特勒本应更偏袒他的发迹部队——冲锋队。然而,这样做又会引发更棘手的问题:一是若保留庞大的冲锋队,他将很难向欧洲各国作出恰当解释,他的外交将因此而陷入难堪境地;二是如果把国防军得罪了,他继承时日无多的兴登堡的总统职位的目的就难以达到。经过慎重考虑,希特勒决定牺牲冲锋队。而且早在他行动之前,他就已经得到承诺:如果他这么做,军界就会支持他继任总统。

    于是希特勒便以冲锋队阴谋“二次革命”为借口,顺水推舟地将除掉惹是生非的冲锋队和取悦资产阶级这两个目的在政治清洗中一起实现了。

    归根结底,上述四条都可能引发希特勒下决心血洗冲锋队,但是事件的真正原因却仍未浮出历史的水面。

    一起离奇的阴谋绑架案

    温莎公爵即原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他为情放弃王位,并于1937年让位,与妻子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希特勒却企图绑架他,想利用他完成“和平的绊脚石”计划,幸而并未成功。

    不可一世的德国人

    1940年的春天,纳粹德军已经征服了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国,并且将三十多万名英法士兵赶到了法国的敦刻尔克地区,还缴获了他们的枪支、大炮、坦克等武器装备。在欧洲大陆上,大英帝国再也无力抵御德国人了。

    阴谋绑架公爵夫妇

    在策划进攻英伦三岛,即实施所谓的“海狮计划”的同时,希特勒还在计划着除掉“和平的绊脚石”——丘吉尔及乔治国王的行动。温莎公爵夫妇便成为希特勒首先盯上的目标。

    温莎公爵就是最初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他因为“不爱江山爱美人”在1937年将王位让给了乔治。然后,他和他的平民妻子来到了巴黎。巴黎沦陷后,他们又到了马德里,在那儿过着平静的生活。

    希特勒计划绑架公爵夫妇,送他们回英国当傀儡。如果爱德华八世能再次掌权,这样乔治国王就会下台,丘吉尔也就会被罢免了,如此一来,德国的“海狮计划”也不需要执行了。

    绑架温莎公爵夫妇的任务交给了29岁的党卫队军官华斯·施雷伯格,这个人为人精明且手段残忍。很快,施雷伯格和手下的几个人就化装成德国商人来到了马德里。

    1940年7月30日,纳粹驻马德里的大使给柏林发出了一份紧急情报:一个德国间谍获悉,温莎公爵已经被任命为巴哈马群岛的总督,他们打算在8月1日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登上美国的“亚瑟王神剑号”轮船,去往巴哈马群岛就任。消息传到了施雷伯格的耳朵里,他急忙带人赶往里斯本去追截公爵夫妇。

    施雷伯格计划在里斯本抓住公爵夫妇并将他们送往柏林。那样全世界就会认为温莎公爵是为了和平,为反对丘吉尔和乔治国王自愿去往柏林,而不是被绑架的。

    富贵命挫败了阴谋吗

    当天,温莎公爵夫妇在开船前三个小时就来到了里斯本的码头。公爵本人对德国人的密谋似乎一无所知。而施雷伯格几乎是在最后一分钟才知道公爵提前去了码头。

    但是,幸运之神眷顾了德国间谍。有传言说,“亚瑟王神剑号”轮船被安放了炸弹,因此,船长下令开船时间延迟一个小时,以排除炸弹。这时候,施雷伯格和三个手下跳上一辆汽车,疯狂地朝码头开去,希望能在开船前抓到公爵夫妇。

    千钧一发的时刻,幸运之神又转而眷顾了温莎公爵。施雷伯格的汽车在里斯本的一个十字路口与一辆大卡车相撞,他们的汽车无法继续前行。等换了汽车再追赶时,公爵夫妇已经在“亚瑟王神剑号”上了。公爵夫妇因一场意外事故而脱险。

    但是事后,许多人却对这场阴谋绑架案产生了怀疑,为什么希特勒刚刚制订了绑架计划,温莎公爵就恰好被外任,事情会如此巧合吗?而当施雷伯格赶往码头时,公爵夫妇真的对绑架密谋一无所知吗?而后来的事情则可以演绎成一部精彩的小说,公爵夫妇所乘的船延迟了一小时出发,在仍有一线希望成功时,施雷伯格居然会倒霉地出了车祸,而这场车祸的发生不是很蹊跷吗?不过,时过境迁,真相早已无从知晓了,后人多是慨叹温莎公爵夫妇的富贵命使他们最终逃过了劫难。

    隆美尔死因之谜

    纳粹德军元帅隆美尔被赐自尽。这位立过无数战功的希特勒的忠诚部下,却惨死在希特勒的手中。时至今日,有人认为他是反希特勒的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希特勒的忠诚帮凶。那么,隆美尔的真实死因究竟是什么呢?

    受希特勒宠信的隆美尔

    被誉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原是德国陆军军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期间,他先后担任过驻斯图加特某步兵团射击连连长和德累斯登步兵学校教官。他忠诚且才华卓越,因此声誉很高。

    希特勒上台后,隆美尔深受宠信,曾多年负责帝国元首的安全与保卫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委以独当一面的重任。他的确没有让希特勒失望。1940年初,他担任第七装甲师师长,奉命入侵法国,击退了英法联军,并直抵英吉利海峡。之后他又率军恢复北非局势,并先后荣获铁十字勋章和栎树叶铁十字勋章。隆美尔足智多谋,勇敢善战,且善于以少敌众,在北非的广阔沙漠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受到希特勒的垂青,成为当时德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1942年初,他再次进攻北非,直抵尼罗河三角洲,进入到离亚历山大港只有70千米之遥的阿拉曼地区……

    但是,人生变幻无常,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位显赫一时的名将在诺曼底登陆战役过去几个月后,惨死在曾对他无比宠信的希特勒手上。这个不曾预料的结局,自然又为他的一生蒙上了一层传奇而又神秘的色彩,耐人寻味。

    隆美尔

    反希特勒的英雄

    经过多年的史料研究后,有人认为最终令隆美尔送命的是“七·二○”事件。1943年,在苏德战场上,德军屡遭失败。希特勒一意孤行,不顾前线将士安危,严令部队固守待援,禁止撤退、突围,导致了德军将士伤亡惨重。在西线苦苦挣扎的隆美尔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被迫谒见希特勒,希望能劝说他放弃北非,结果被希特勒怒斥一通。北非失守后,希特勒任命他为西线B集团军司令。这时,盟军利用掌握在手中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对西线德军展开了立体式的攻势,隆美尔请求增援,又多次遭到希特勒的奚落与斥责。他开始灰心失望,并且严重不满希特勒的冒进战略与独断专行的作风。

    这时,德国军队内部情绪波动,密谋反叛活动时有发生。1944年2月,隆美尔回国养病期间,反希特勒的密谋者施特罗林曾与他接触。回到前线后,密谋者又试图通过隆美尔的新任参谋长斯派达尔谋求隆美尔的支持。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这使隆美尔更深刻地认识到德国的末日已经来临,德军根本无力保住大西洋漫长的海岸防线。他恳请希特勒结束西线战争,并且于7月15日发给希特勒最后的信件,因为此时他已决定与盟军单方讲和。

    7月17日,隆美尔在乘车途中,遭到了盟军飞机的袭击,受了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在治疗期间,震惊世界的“七·二○”谋杀希特勒的事件发生了。对这次事件,隆美尔没有表示过赞同。他说:“谋杀希特勒的企图实在毫无意义。我们怕的不是这个人的作为,而是他个人在德国人民心中所显示出来的偶像地位。”战后,他的妻子和儿子都曾发表声明,证明隆美尔没有参加过这次谋杀事件。

    “七·二○”谋杀事件使希特勒差一点命丧黄泉。他的秘密警察在“七月阴谋”后的清洗调查中牵涉到了隆美尔。似乎看起来,问题已经很清楚。深入地研究也不过是他与谋反集团合作的程度问题。据此,一些历史学家、传记作者都顺理成章地将隆美尔描绘成反希特勒的英雄。有些书中把他说成是谋反集团的成员,并有他们合作的详细描绘。数次再版的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也确认了隆美尔与谋反集团的合作,并且该书还声称隆美尔被推举为希特勒之后的政府首脑。

    隆美尔真实面目之谜

    但是,在斯奈德的《第三帝国百科全书》的一篇文章中说:在1944年6月17日和29日,隆美尔两次谒见希特勒并想说服他结束战争,这样德国还可以保留相当可观的军事实力。但回答他的,只是希特勒的愤怒和讽刺。1944年7月,也就是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后,盟军飞机击中了隆美尔的汽车,他身负重伤,被送回家乡尤姆养病。这时,隆美尔日渐觉悟……这个坦率、单纯的军人,开始思考政局,但他反对对希特勒的谋杀,因为这会使希特勒成为英雄……所以,隆美尔可能从未在“七·二○”事件中担任积极角色。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被定为行动成功后的政府首脑也就并非其本意,只不过是谋反者的愿望罢了。谋杀失败后,一个谋反者因为忍受不了希特勒秘密警察的酷刑而说出了隆美尔的名字,实在很有可能。而这却为隆美尔带来了无法预料的厄运。

    1977年,英国传记作家大卫·欧文在他的《狐狸的审判》一书中,表明了与上述论述大致相同的观点,而且要更肯定得多。他认为:隆美尔是一个单纯的军人,他自始至终忠于他的元首希特勒,从未参加过谋反活动。他虽和谋反者有过往来,但反对谋杀希特勒。尽管他认为在政治上自己已经穷途末路,但还是能有一线生机,而且他对于军队中有人参加谋反活动并不知情,他只是被作为掩护真正的谋反者的替身而被供了出来,结果被处死。为此,大卫·欧文还引用隆美尔夫人于1945年9月发表的对她丈夫曾参加谋反集团的说法进行否定的声明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的作品问世后,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幸存的原隆美尔部队的参谋长斯派达尔。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隆美尔不仅发表过结束战争的言论,而且要推翻纳粹政权。因此,他声称隆美尔是属于谋反集团的成员。不过,大卫·欧文的观点也并非证据十足。隆美尔如果只是一个知道效忠元首的“单纯的军人”,就不会想到在激战之际与西方盟国签订停战协定,开辟东方战线。如果他真的效忠希特勒,又怎会知情不报呢?显然,他只是没有参与谋反活动而已。

    况且,希特勒也不会愚蠢到仅相信谋反者屈打成招的一面之辞,何况隆美尔死后,希特勒又为何还要给他进行特殊的国葬呢?希特勒应该不会是轻易相信供词而错杀了他。

    关于隆美尔的死因,学者们一直在探寻,但尚无定论,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希特勒能够狠心处死自己的爱将,事件的真相尚待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刺杀肯尼迪的凶手之谜

    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就任刚刚超过1000天时遇刺身亡。在其死因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中竟有200人相继丧生,这使总统被刺事件的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年轻有为的总统

    约翰·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也是美国第一位出生于20世纪的总统。但不幸的是,在他任职刚刚超过1000天的时候,就遇刺身亡,究竟是什么人向总统下的毒手?一时之间,人们议论纷纷。

    1917年,肯尼迪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郊的布兰克林,家中有9个孩子,他排行第二。他的家庭背景很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颇有实力。其外祖父是波士顿市市长,父亲则是美国驻英国的大使。肯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二战中参加过海军。1946年他开始在波土顿地区竞选众议院议员,1952年又成为马萨诸塞州参议院议员。1961年肯尼迪当选为总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当年他才43岁。

    在就职演说中,肯尼迪号召人们参加斗争,反对人类的共同敌人:苛政、贫困、疾病和战争。任职期间,他敦促国会采取“新边疆”计划,在外交上主张有力的、富于想象的和有实效的领导,使美国政府出现了高效率、生机勃勃的工作氛围。他本人也被视为是集智力、活力、魅力和勇气于一身的领导人。

    肯尼迪与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合影

    危险的得克萨斯之行

    1963年11月21日,肯尼迪应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之邀,前往得克萨斯州。那里是美国极右势力聚集的中心,其犯罪率高居美国榜首,达拉斯市更是全州的犯罪率最高的城市。总统之行也包括达拉斯。在此之前,参议员富布赖特、弗莱和众议员博格斯都曾劝他不要去达拉斯,然而为了缓和与约翰逊的关系,他只能前往。

    肯尼迪得克萨斯州之行的第一站是圣安东尼奥,第二站是沃思堡,第三站就是达拉斯。11月23日上午11点40分,他乘坐的“空军一号”总统专用飞机抵达达拉斯机场,同行的还有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在机场,总统受到了热烈欢迎。11点50分,总统车队驶离机场,穿过达拉斯闹市区,前往该市的贸易中心,他将在那里发表演说。沿途不断有人群欢呼,他挥手向人们致意。12点30分,当车子驶上埃尔姆大街时,突然响起沉闷的枪声,肯尼迪夫人杰奎琳扭头发现,丈夫的后脑开始大量出血,他整个人已瘫倒下来。州长康纳利也受了伤。肯尼迪立刻被送往医院,但不幸的是,他在途中就已身亡了。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第四位被刺身亡的总统,他去世时年仅46岁。

    凶手之谜

    肯尼迪的死无疑像一枚炸弹,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总统的死因,究竟是谁杀害了总统呢?

    肯尼迪被刺的当天下午,警方逮捕了一个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的年轻人。他被指控是杀害肯尼迪的元凶,因为有人看到在总统被刺时,有一个体貌特征与他相似的人出现在子弹射出的窗口附近,而且在现场也发现了他的指纹;他还曾经订购过一支意大利造的步枪;枪击案发生后,他在提及此事时还笑了出来;另外,他还有在苏联工作的经历。但是,奥斯瓦尔德本人却矢口否认他杀害了总统。然而,接下来的事更让人们疑惑,1963年11月24日上午,在警察押着奥斯瓦尔德由拘留所前往侦讯地的途中,一个名叫杰克·鲁比的夜总会老板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奥斯瓦尔德的腹部开了一枪,致其死亡。鲁比被捕后否认他杀死奥斯瓦尔德与谋杀总统的密谋有关,只说自己是出于对总统夫人的同情,想为总统报仇。鲁比于1964年3月被判刑入狱,1967年1月因患肺癌死于狱中。然而,关于肯尼迪死因的真相反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有关其死因的调查更是迷雾重重。

    据说,就在肯尼迪遇刺一个星期后,接替他就任总统的原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就下令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沃伦委员会,专门调查事件的真相。在联邦调查局向其提供的调查报告中,结论有四点:奥斯瓦尔德刺杀总统纯属个人行为,没有幕后主谋:奥斯瓦尔德是单独策划从得克萨斯教科书仓库大楼向肯尼迪开枪:鲁比杀害奥斯瓦尔德也是单独行动,没有杀人灭口的预谋;在肯尼迪被刺和奥斯瓦尔德被刺的背后,不存在美国国内外任何组织。在沃伦委员会公布以上述报告为基础的调查结果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怀疑其可靠性。而且,据了解,当时肯尼迪总统面临许多人际问题;与两个情报部门关系不佳;与黑手党存在严重矛盾:与副总统约翰逊关系并不融洽。综合以上因素,很难让人相信刺杀总统事件只是单纯的个人行动。而且,被调查的552名证人中,已有200人相继丧生,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也在其中。

    有人证明,奥斯瓦尔德曾受雇于美国联邦调查局,也有人说鲁比进入警戒范围内并不是由于警方的疏忽,而是警方的故意协助。曾有人亲眼目睹在1963年11月21日晚,奥斯瓦尔德与鲁比的会面。由此,一些人推测,肯尼迪的死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委托他人所为;也有人认为,刺杀肯尼迪兄弟的凶手是他们的敌人黑手党所为。1988年,肯尼迪的情妇朱迪思·坎贝尔向公众披露总统与黑手党的关系。据说黑手党曾为肯尼迪在弗吉尼亚州竞选中捐了巨款,而肯尼迪的胞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却派人调查黑手党,这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1990年,一个名叫珍尼弗·怀特的妇女声称,她的丈夫罗克斯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担任杀手,并与奥斯瓦尔德和鲁比是好朋友,她曾听他们议论过刺杀肯尼迪之事。1971年,罗克斯在一次奇怪的爆炸中丧生。珍尼弗的儿子于1982年发现罗克斯的日记,其中记录了他与奥斯瓦尔德和鲁比策划刺杀总统的过程。但1988年,联邦调查局取走了这本日记后,便杳无音信。然而多年后,当年的副总统约翰逊的情人马德莱娜·布朗说刺杀事件完全是约翰逊所为,是由得克萨斯州石油大亨哈罗德森·亨特出钱,约翰逊谋划的。他们还通过一级级的联系,买通了达拉斯市的警察局。

    1978年,美国众议院组建了特别暗杀委员会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初步判定“肯尼迪遇刺案”是一场阴谋,但此后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推翻了众议院的观点。所以,关于肯尼迪遇刺的原因至今未有结果。美国国家档案绝密处存有51本《关于谋杀肯尼迪和奥斯瓦尔德的调查案卷》,但从未公布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