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博览4-文化和艺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玛雅文明高度发达之谜

    玛雅人以其聪明的才智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1576年,西班牙王室使者迭戈·加西亚在中美洲的丛林中发现了“沉睡”了数个世纪之久的玛雅文明,至此,神秘的玛雅文明终于浮出水面。

    玛雅天文台

    神秘的玛雅文明

    根据研究,玛雅人有着独特的年表体系,各个重要的历史日期被记载于石碑、绘画、陶器上。根据对记载的图象的分析研究,可以准确地了解曾经的历史,了解曾经在玛雅的各个城市中生活过的主要历史人物的一些具体情况,如名字,出生、登基、去世的时间及地点。

    根据传统的年表,玛雅文明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前古典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公元317年;(二)古典时期,从公元317-889年;(三)后古典时期,从公元889-1697年。随着最后一批有组织的玛雅人被西班牙人征服,后古典时期宣告结束。在不同的时期,玛雅文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最早的玛雅历法出现于前古典时期。在制作陶器、石雕等方面,南部玛雅人较为见长,而中部玛雅人则擅长建造房基,修建一些有拱顶并添加了灰浆的毛石工程,同时筑有一座座初期的古碑。而北方的玛雅人既能够制作简单的原始陶制品,还建造了大型的宗教设施。

    大约在公元元年前后,玛雅人独立地创造了象形文字。玛雅人以石碑做年鉴,每20年立一块石碑,以记载发生的重大事件。令人遗憾的是,用玛雅文字撰写的典籍都被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美洲时当做“异端邪说”而烧毁了。现得以幸存下来并被公认的只有三本,即《玛雅三抄本》。

    此外,通晓天文学的玛雅人可以精确地预测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具体时间,并计算出了金星公转的周期,计算结果与当时的中国与欧洲相比更为精确。他们还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天的1个月,共计19个月计365天,计算时间的准确度超过了当时世界上通用的格列历。玛雅人在数学上也成就斐然。早在公元前3000年,玛雅人就发现和使用了“0”这个数字,比世界上其他民族要早800年。

    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上,玛雅人更是堪称一绝。雄伟壮阔的宫殿可与欧洲最大的宫殿媲美,无与伦比的石砌金字塔、太阳庙可与埃及金字塔一决高下,那些嵌于建筑物上的巨型石雕更是出神入化,美妙绝伦。更有意思的是装饰在建筑物正面的蛇形神面具与中国商朝时代祭皿上的饕餮纹十分相似。

    在后古典时期,南方玛雅人被托尔特克人征服。这里的玛雅文明出现了陶制塑像,在山岗顶上建有防御工事。后来,北方玛雅人也被托尔特克人征服,并在奇琴伊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统治中心,人们崇拜“库库尔坎”——长羽毛的蛇神。玛雅人将奇琴伊察遗弃后迁都玛雅潘。

    玛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谜

    公元10世纪末,玛雅人抛弃了自己辛勤建造起来的繁华城市,躲进了深山老林,他们这种背弃文明、回归蒙昧的做法是出于自愿,还是另有原因呢?

    史学界对此猜测不已。有的说他们可能是受到外族侵犯,有的说他们可能受到气候骤变、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因而大规模地集体迁移。可是这些假设和猜测都不具有说服力。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促使玛雅文明没落的罪魅祸首可能是干旱,而且这种干旱具有规律性,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关。科学家经比较发现,每次发生干旱,玛雅社会文明的发展都会出现趋缓的现象。而玛雅人又是非常依赖降雨以及地表水源生活的,长期的干旱足可以导致他们文明的中断,甚至灭亡。玛雅文明现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尽管它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还有许多谜底没有被人类揭开,但其光辉会永远闪耀。

    “龙骨”的秘密

    甲骨文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等,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但甲骨文出土之初,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史学价值,而是把它当成了治病的“龙骨”。

    “龙骨”的发现

    1899年,北京有一位医师,为一个患上疟疾的患者开了几种药。病人的亲属王懿荣,碰巧是位研究古代文字的专家。他发现药方中一种名为“龙骨”的药物,并不是什么骨头,而是变黄的龟甲,并且龟甲上面还有很多划痕。

    王懿荣十分好奇,拿起甲骨仔细观察划痕,竟然出乎意料地发现那些划痕似乎像是某种文字。那些字体既非原始的象形文字,亦非当时中国人所使用的表意文字,这显然是一种远古铭刻。王懿荣的发现,激起了其他学者和古董收藏家搜寻有铭刻的“龙骨”的兴趣。通过20世纪初期出土的大量器物碎片,人们了解到商代龟甲兽骨上的裂纹不是意外所致,而是有意以高热烘烤造成的。

    “龙骨”的出处

    但在王懿荣的初步探索之后,仍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尚未解答,商朝人居于何地?商代的城市中心究竟在什么地方?

    1928年,政府对珍贵文物大量散失的情况极为震惊,就颁下命令:管制安阳地区的发掘工作,制止文物再被盗挖贩卖。新中国成立之后,安阳地区的发掘工作,一直都在进行,而发掘出来的物品,不仅有大量甲骨,同时还发现了商代都城遗址。

    根据这些发现,许多考古学家都认为,甲骨是出自商代最后一个首都“殷”的所在地。而在华北其他地方,也发现了许多有关商代的证据——一个曾被视为“神话般的”社会,现在终于“重获新生”了。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不仅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还为我们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帮助。

    亚历山大灯塔之谜

    据记载,亚历山大灯塔在古时己经与埃及、希腊、巴比伦的6座建筑并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而今天人们却再也找不到它了,历史典籍中描绘的那座高耸入云的灯塔仅仅是美丽的传说,还是确实存在呢?

    神奇的灯塔

    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亚历山大灯塔其名气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当时的人们一提到埃及,首先想到的是亚历山大城雄伟而神奇的灯塔,而不是被称为“法老的陵墓”的金字塔。但是,如今人们怎么也找不到亚历山大城的遗址,那座灯塔也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历史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亚历山大城是埃及的历史名城,曾与罗马、君士坦丁堡并称为世界三大城市。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统治埃及时期设计修建了这座城市。位于地中海地震带上的亚历山大城,曾经多次遭受地震之灾,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4世纪。历经多次地震后,这个城市几乎毁灭。

    亚历山大的帝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这位马其顿皇帝占领埃及后建造并钦定为埃及首都的亚历山大城,此后却发生了许多战争和故事,留下了不少的遗迹和传说……

    亚历山大海港曾是地中海沿岸最大最繁华的港口,这些在古希腊的典籍中都有记载,而今天人们却找不到这个港口的痕迹了。人们开始怀疑,历史典籍中所描绘的那座高耸入云的灯塔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亚历山大灯塔的由来和逝去

    亚历山大灯塔的由来同当时亚历山大城的贸易活动有关。当时,频繁的贸易往来,各国商船云集大港,迫切需要有一座灯塔,来指引船只夜间进出。于是,标志着古埃及人聪明才智的世界伟大奇迹——亚历山大灯塔,便应运而生了。

    有关这个灯塔的来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公元前280年,一个月黑风高的秋夜,驶入亚历山大港的皇家接亲船不幸触礁遇难,船上人员无一生还。

    这个震动埃及朝野的悲剧,使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亚历山大城最大的港口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屹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岛岸上一块为巨浪所冲刷的礁石上。它就是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简称“亚历山大灯塔”。

    灯塔的实际位置大约在亚历山大城海滨外一千米处的法罗斯岛上,灯塔也因此有“法罗斯”一名。此后西方各国的“灯塔”一词,均用“法罗斯”(Pharos)音。例如英语的“Pharos”,法语的“Pharos”,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faro”等皆发此音。但是灯塔的实际位置是在距该岛约17米的礁石上,并非在岛上。灯塔在风雨中屹立了千年之久,其上的火炬焰火经年不熄。

    这座巨型灯塔屹立了一千多年之久才被地震所毁。从公元前281年建成点燃起,直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伊斯兰大军征服埃及,火焰才熄灭。灯塔的火焰燃烧了近一千年,这在人类历史上的灯塔中是独一无二的。

    曾经雄伟壮观的灯塔

    公元前2世纪罗马哲学家安蒂培特的著作中,曾记载过有关灯塔的情况。该灯塔已经与当时的埃及、希腊、巴比伦的6座建筑并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后人对灯塔也有进一步的描述,还画出精细的灯塔图样。

    雄伟的灯塔实际上建于公元前281年托勒密王朝的鼎盛时期。灯塔由古希腊著名的建筑师索斯特拉特设计。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筑,石缝之间用熔化的铅水弥合。塔柱、塔基为花岗岩石料,并用玻璃片充填。因为当时的科学家和建筑学家一致认定玻璃的耐腐蚀性。

    灯塔十分庞大,占地总面积930平方米,高度达到135米,相当于现代40层的高楼,高出日本现在的横滨港灯塔达28米,与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相差无几。灯塔共分三部分:一层塔基,向上缩减的塔身,一个塔尖。灯塔内设300间厅室,供管理人员和卫兵居住。灯塔宛若一座现代摩天大厦。

    塔身之上是一个圆形塔顶,塔顶内的导航室中有一个巨大的火炬不分昼夜地冒着火焰。据传,火炬除本身的火焰光芒外,还设有一个凹面盆形镜,反射出的耀眼的光芒,使60千米以外的航船都能遥望到灯塔的方位,从而使航船不会迷失方向,顺利驶向亚历山大港。灯塔的塔顶之上铸着一尊高约七米的海神波塞冬的青铜立像,为这座建筑增添了神话与艺术的风采。

    灯塔不仅外部造型考究,连内部结构也非常严密。塔基宽阔结实,里面有螺旋式通路直达塔顶。塔中层到上层的一段通路还设有台阶,正中间还有运送物品的升降装置。塔内的多个窗口,使得灯塔更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

    关于亚历山大灯塔的命运,后人的说法虽不统一,但最终都一致同意了“地震毁坏了灯塔”这一说法。公元700年,亚历山大城发生地震,灯室和立像塌毁。公元880年,灯塔修复。公元1100年,灯塔再次遭到强烈地震的摧毁,仅残存下面一部分,灯塔失去了往日的作用,成为了一座瞭望台。后来,人们便在台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

    1302年的时候,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整个城市毁于一旦,灯塔也没有逃脱破损的命运,但灯塔的塔基仍然存在。然而1375年又一次更为猛烈的地震后,全塔毁坏,残存的塔基也终于倾覆于大海之中,灯塔终于不复存在。随着地层沉陷,法罗斯岛连同附近海岸地区也慢慢沉入海底,千古奇观从此烟消云散,一点遗迹都未留下。

    因为没有真实遗迹保存下来,所以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不敢妄下结论,只能寻找能证明灯塔确实存在过的证据。

    1978-1979年,埃及考古队借助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埃及北部地中海港口城市亚历山大附近海底,终于发现了古代亚历山大海港的遗址。考古队在当地年迈巫师的帮助下,在海港的水下找到灯塔的遗址。还发现了一枚镶嵌着宝石的戒指,这可谓是埃及现代考古史上的一大发现。

    今日亚历山大海港又立有一座新灯塔,但比古灯塔大为逊色。1892年由避暑行宫改建的希腊-罗马博物馆,收藏着亚历山大城零散的文物,展示着亚历山大城饱经沧桑的悠久历史。

    如今,一座1480年建成的城堡就坐落在古时灯塔的遗址上。城堡周围还散落着灯塔原来的巨石。而灯塔曾经的历史,早已消逝于茫茫的大海中。

    古印加人弃城而去之谜

    1911年,美国探险家海勒姆·宾罕姆发现了一座神秘古城,并将其命名为“马丘比丘”。从此,被遗弃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马丘比丘古城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美丽的“空中之城”

    马丘比丘古城地处乌鲁邦巴河峡谷中。古城雄伟壮丽,令人啧啧称奇,但同时人们也会生出无数疑问,它为何会长久湮没无闻呢?

    根据传说,“马丘比丘”是印加帝国的缔造者曼科·卡帕克的出生地。它位于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以北118千米处,名字取自它所在的山峰,字面意思是“老山峰”。它三面临河,一面靠着白雪皑皑的萨而坎太山,地势极为险要。因此,它才勉强避开了西班牙侵略者及天主教势力的侵犯,得以保留完整。

    古城建筑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神庙皆建造细腻,对缝严整,并配有三扇窗户,对缝处无任何黏合物,但却连极锋利的刀片都无法插入。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像拼图一样,被巧妙地连接起来,这与其他印加遗址的风格大相径庭。

    在城市中间的“神圣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日晷,马丘比丘人通过它来测定每天的时刻。在古城的一端还有著名的太阳神庙和“拴日石”,印加人希望用“拴日石”永远留住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太阳,它是万物生命和希望的起源。

    马丘比丘人在城堡对面的山峰上筑起层层梯田,并开凿了引水渠,用雪水灌溉农田,渴望丰收。

    人们对印加人弃城原因的猜测

    拥有如此美丽而逍遥的空中之城,马丘比丘人为何离开自己理想的家园?没有任何留恋,没有任何先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西班牙征服者的原因。但是,据史料记载,当时侵略者的铁蹄并未踏足此地。而且,研究者还发现,在1533年,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前,马丘比丘人便已离开了这座美丽的空中古城。即使真的是因为西班牙人的入侵,想想印加帝国的雄厚实力,拥有精锐兵骑的印加人,居然不敢和百余人的西班牙入侵者作殊死的搏斗?这种解释恐怕站不住脚。

    马丘比丘人在云雾缭绕的山顶建造了美丽的空中家园,并在此安居乐业,可是他们却忽然离开了这方他们赖以生存的乐土去重建家园,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上苍的旨意,是部落之间的侵袭与纷争,还是奴隶们的反抗使其统治坍塌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解释他们为何弃城而去,马丘比丘人给后人留下了一道无法解答的难题。

    古印加帝国黄金藏匿地之谜

    古老的印加帝国是黄金的国度。这个崇拜太阳神的部落留给人们太多关于黄金的传说,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寻宝人的目光和探索者的脚步,谜底尚未揭开,一切皆有可能。

    早在公元15世纪中期,在秘鲁的利马附近有一个土著印第安部落,他们采取兼并邻近部落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印加帝国。传说,印加人对太阳神极其崇拜,因为黄金发出的光芒同太阳的光辉一样耀眼,于是他们特别钟爱黄金,想方设法积攒黄金。印加帝国的黄金建筑、饰品等数不胜数。国内所有的宫殿和神庙都用大量的黄金建造,大部分印加人都佩戴黄金饰品并收藏黄金。

    马丘比丘古城

    贪婪的殖民者

    有关印加帝国黄金的传说,在当时勾起了一些殖民主义者的占有欲望。

    1525年1月,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西班牙殖民军,开始入侵印加帝国,一心想把印加帝国的巨额黄金掠为己有。1532年,皮萨罗率军攻占了印加帝国的卡哈马卡城后,用计让印加帝国的皇帝阿塔瓦尔帕交出40万千克黄金来赎身。阿塔瓦尔帕被迫答应了皮萨罗的要求,于是下令要国民向皮萨罗交纳黄金。但是,当印加人忙着往卡哈马卡城送交黄金,数不清的黄金落入皮萨罗手中的时候,阴险恶毒的皮萨罗起了贪心,他忽然反悔,出其不意地以谋反之罪处决了阿塔瓦尔帕。

    皮萨罗处决了印加皇帝之后不久,率兵攻进了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城。他满心以为,这下可以把印加人历来聚敛的黄金全部劫掠到自己的手中。但事与愿违,皮萨罗率军占领库斯科城之后,到处搜寻黄金,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虽然也看到了一些用黄金装饰的庙宇和宫殿,而且在库斯科城近郊的一个洞穴里也发现了一些黄金器皿和一些金子做成的螃蟹、蛇、鸟等珍贵的物品,但就是没有找到传说中那么多的黄金。

    皮萨罗非常生气,发誓一定要找到黄金。

    有一天,皮萨罗听一个印加人来报告说,在印加国内的维拉贡加镇附近有一个洞穴,那里藏着皇帝弟弟阿斯卡敛集的大量黄金。皮萨罗非常兴奋,随即集合军队,作好前去维拉贡加镇的准备。但是,就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之时,那个前来告知的印加人却离奇地失踪了。于是,派兵寻觅洞穴之事也只好作罢。

    1533年前后,皮萨罗不知从哪里得知一个消息,印加帝国的大量黄金在阿塔瓦尔帕皇帝遭到杀害后,被一部分印加人偷偷地运到印加帝国的“圣地”——的的喀喀湖中隐藏起来了。很久以来,土著印第安人便在湖的附近生活。传说,印加人携带大量的黄金和财宝迁往的的喀喀湖后,随后便乘小筏子划向湖心。划到一段距离之后,他们把所有的宝物都掷进了湖中。皮萨罗获悉后,于1533年12月,派遣部下迭戈·德尔圭罗与佩德罗马丁内斯去往的的喀喀湖寻宝。但是,他们在湖中搜寻了七八年的时间,直至皮萨罗被暗杀而亡,也未能找到湖中的黄金。

    皮萨罗寻找黄金接连遭受挫折,这就使得原来关于印加帝国藏有大量黄金的传说变得更加玄虚起来。当时有不少人开始怀疑传说是无中生有,但是,也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西班牙殖民者对传说却是深信不疑。

    在皮萨罗之后,一些西班牙殖民者了解到位于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城北面2000米处有一个名叫萨克萨伊瓦曼的要塞,那里的地道是印加人传统的藏宝之地。他们估计印加人那些黄金也许就藏匿于此,因此,他们反复前往萨克萨伊瓦曼探宝。萨克萨伊瓦曼要塞建在一个山坡上,共有三道用巨石砌成的墙围着,每道墙高18米。要塞一共有21个堡垒和瞭望台,在山腰较高的一座平台上有一块坚硬的巨石,它是历代印加皇帝检阅印加部队时的宝座。在要塞中有很多建筑,如太阳神庙、竞技场、王室浴室等。要塞中央矗立着一座建筑,如圆塔一般。所有建筑综合起来使得要塞如同迷宫一样,非常复杂,正缘于此,使得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频频受挫。他们在要塞中费尽心力,也无法找到隐秘的入口。

    西班牙殖民者在萨克萨伊瓦曼要塞一无所获之后又听人说:印加帝国的大量黄金和珍宝,也许隐藏在安第斯山脉中一个叫做马丘比丘的神秘城堡中。于是,他们又转而找起马丘比丘来。西班牙殖民者在安第斯山脉的群峰密林中搜寻,但是,一直寻觅了好久,也没能找到马丘比丘城堡的踪影。

    大量珍宝杳无踪影

    1911年,有一位美国耶鲁大学专门研究拉丁美洲史的学者,名为海勒姆·宾罕姆,前住安第斯山脉进行考察。他行遍深山密林的每一个角落,终于找到了马丘比丘遗址。之后,他对此处遗址进行了反复细致的勘察。他发现此地地势险要,常年云雾笼罩,非常隐蔽。城堡内的一个祭台,竟然是用一块一百多吨重的花岗石板筑起来的。还有许多用花岗石砌成的房屋,整个城堡充满着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海勒姆在古城废墟中夜以继日地工作,然而,他始终未能寻找到印加人的大量财富,不免有些遗憾。

    继海勒姆之后,又有世界各国的许多科学家去马丘比丘考察。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比海勒姆幸运。他们使用的手段虽然各不相同,付出的劳动代价也大小不一,但是结果却是一样:没有人在此寻觅到一丝线索,因此他们对这座古老的城堡依然一无所知。至于说这里是否真的藏有印加帝国的大量黄金,那更是一个谜中之谜了。

    印度尼西亚“千佛寺”之谜

    释迦牟尼被公认为佛教的创立者,佛教发源于印度,但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却坐落在印度尼西亚,而并未建造在印度,这对佛教发源的国度——印度,可谓一件令人称怪的事。

    文明奇观——婆罗浮屠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被列为东方文明的四大奇观之一,也是世界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在佛塔的基座上雕刻有160块浮雕,这些都是依据佛经雕刻的。在中部有5层塔身和围墙,其上也刻了1300块精美的浮雕,浮雕的内容详尽地刻画了佛祖解脱之前的日常生活,然而浮雕上并非都是佛教的传说,有一些内容则是来自于民间的传说,浮雕上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除了这些浮雕之外,这里还有塑像423尊。

    印度婆罗浮屠建筑

    这座佛塔的名字中融合了印尼文化,但并非印度佛教文化简单的移植。“婆罗”一词来自梵文,是“庙宇”的意思,“浮屠”是古爪畦文,意为“山丘”,“婆罗浮屠”即为“山丘之庙”。佛塔的数量很多,佛像也很多,庙中佛像有一千多尊,大型浮雕一千四百余块。所以,在爪畦历史中,这座佛塔又被称为“千佛寺”。佛塔被后人发掘出来后,大批学者纷纷前来对它进行研究。然而,时至今日,它的秘密越来越多,虽然人们都在努力探索,但都未能揭开这些秘密。

    佛塔的建筑年代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考古学家们的考证,从由跋罗婆文书写的碑铭上可以推测出,这些建筑历时久远,估计建于公元772-830年期间,然而具体时间无法断定。

    塔内众多的佛像、雕刻均有着深刻的含义,然而,它却不容易为今人所理解。直到今天,世人所能理解的仅为20%。例如《独醒图》是表现富贵不能淫;《救世图》是赞扬佛的慈悲宽宏;《身教图》则是教育人们不要冤冤相报,其余大部分佛像雕刻,今人都已经很难理解其深刻含义了。

    还有一个出现许多巧合的现象就是数字。婆罗浮屠的整个建筑,多次用到了8、10等数字。在三层圆台上小舍利塔的数目分别为32、24、16,在塔内共有504尊佛像,全部都是8的倍数。佛塔建筑中所有舍利塔的数目都是73,而73的个位与十位数之和恰好是10,这是佛教中一种圆空、轮回的教义的体现。另外依据传说,原本塔内有505尊佛像,但现在只剩下504尊,这是由于原来的佛像修行圆满,涅檗远走高飞。原佛像数505这三位数之和也是10,这与舍利塔的总数目具有相同的道理,即从0出发,经过9个实数后,再回复到0,故10等于0。由此可见,佛像在数字方面时时都注意体现教义。

    随着佛塔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也许会出现越来越多类似的谜,虽然人们目前还无法完全破译这些谜团,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神秘的千佛寺的谜底将会完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源氏物语》作者的身份之谜

    日本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长篇物语小说《源氏物语》,大约成书于17世纪初期,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完整的长篇散文体小说。但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作者的身份却是一个谜。

    《源氏物语》作者之谜

    《源氏物语》作为日本文学史上最早、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影响了整个日本的文学发展历程,人们将它誉为世界文学长廊中的经典作品。

    虽然《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的奠基之作,但人们对这本书的作者知道得却很少,甚至连她的真实姓名都不了解。一般人们都将她称做紫式部,因为《源氏物语》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所熟悉,而且她的兄长曾担任式部丞一职,因此这个名字是将女主人公紫姬的姓氏紫及式部的官衔合在一起所得。她之所以不愿透露真实姓名,主要因为她是11世纪时日本晶子皇后宫中的一位女官。在当时贵族妇女除公主之外的名字,一般是不被公开的。尽管她的部分具体事迹和她的姓名仍然是个谜,但许多学者已在过去数百年间对她的生活方式和生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部分资料,取材于《紫式部日记》。这部日记她写了四年之久,至今仍然完好地保留着,但其内容并不是十分明确。

    紫式部出身于势力极大的藤原家族旁系的一个家庭。她大约在1000年与御林军军官藤原宣教结为夫妇,生有一女。但不幸的是,在结婚两年后她的丈夫就去世了。

    年纪尚轻就成了寡妇的紫式部在家中静居,据说《源氏物语》就是在这时动笔的。她通过父亲的关系在1005年或1006年进宫做了女官,主要是为一条天皇19岁的皇后晶子讲解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及《日本书纪》。1011年一条天皇驾崩之后,皇后晶子同她的侍女搬到了一个较小的宫殿居住。

    《源氏物语》使许多文学工作者最不理解的一点,并不是作者的隐姓埋名,而是作者竟是一个女人。当时的日本妇女,即便是贵族也没有几个人能看懂文学著作,更别说执笔进行创作了。然而一名女子又如何能写出日本最早、最伟大的小说呢?不过,与有关紫式部的其他谜团相比,这点较容易解答。那个时代,汉文多是日本男人用来阅读、书写的,汉文在当时是标准文字。日文则只能用在日常琐务方面以及供女人使用,因此用日文书写的基本上都是女人。但即使如此,也曾经有人提出《源氏物语》的作者是个日本男人而并非女人,他只是假托女人的身份和口吻来写的,但这种说法并无任何证据可依,也无法让人信服。

    同其他小说相比,丰富的想象力和庞大的规模是《源氏物语》的特色。全书大体围绕年轻皇子光源氏和他周围各色人物展开情节。有人推测,也许是丈夫死后,紫式部想要找点事做以便打发时间,于是便着手写《源氏物语》;随后她在入宫侍奉晶子皇后期间,仍没有停止写作。宫中的生活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凭这一点也能推断出紫式部是一名女子,而且她的身份是晶子皇后宫中的女官。

    尽管紫式部的身份正渐渐浮出水面,但有关《源氏物语》的许多细节问题依然是迷雾重重,比如紫式部的年龄,什么时候完成的《源氏物语》等问题还是无法确定,人们只能这样想,在距今大约一千年前,有一位日本少妇,坐到桌前,铺开纸张,提笔写下了“不知何朝何代……”

    但丁何时开始写《神曲》的

    但丁是中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诗人,他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许多人都想知道,他是何时开始创作其代表作《神曲》的。

    1265年,但丁·亚利基利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三行体长诗《神曲》是他的代表作。

    《神曲》的写作时间之谜

    薄伽丘认为,《神曲》是从1300年开始写的,即但丁被放逐之前。但薄伽丘又认为,但丁可能是在被放逐之后,整理那些未完成的旧稿时,又将之全部改写。薄伽丘的这一观点是从但丁的作品《新生》中发现线索的。《新生》的末尾处,但丁附上了一段说明,即但丁梦见贝娅特丽采在天堂。这个梦按照《新生》成书的年代来说,应该是在1292年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把《新生》里那首短诗看做是但丁哀悼他的“淑女”时代的激情的抒写,那么,但丁有可能在哀思稍减并将恋爱的意念“净化”为虔诚的礼赞时,决定要通过写大规模的诗篇将他的“淑女”捧上“天堂”,这样猜想大概也不算没有理由吧?但是1310年之后,他重新整理旧稿时,心情已发生了改变,他将本来打算赞颂最光荣的女性的诗篇更改为对社会政治的批评作品,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神曲》。

    但是,后来的文学家并不完全认同薄伽丘的说法,他们认为《神曲》就是但丁在放逐之后写成的,并不存在改写这一说法,理由是《神曲》既然是在放逐之前开始写的,应该在之前的作品中就有所体现,但是人们并未发现。

    这些想法的碰撞无疑引起了人们对《神曲》创作时间的好奇,《神曲》就如同是一部天书,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神曲》的文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关于《神曲》是何时创作的谜团,同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新的突破。

    阿兹特克帝国灭亡预言之谜

    古印第安人的一支——阿兹特克人勇猛善战,他们于15世纪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帝国,定都于泰诺克蒂兰城,也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城。但阿兹特克帝国最终却在太阳神的预言中于公元16世纪初期灭亡。

    阿兹特克文明起源于墨西哥。古代的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并掌握了冶炼金属、造纸等技术,发明了象形文字及历法,修建了金字塔及庞大的都城。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致使该地经济、文化破坏殆尽。

    1790年,在墨西哥城的扎卡罗广场挖掘出土一件雕刻精致的石盘,它是阿兹特克文明最具影响力的遗物之一。石盘厚达122米,直径366米,足有24吨重。在石盘中心的周围有几个小区间,其中有些代表着阿兹特克人使用的月份,一个月仅有20天。于是,在其出土后不久人们便将其称做阿兹特克历石。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它不只是一块历石,石盘上的种种图案和雕像原来是阿兹特克人关于世界命运的指南图,它不但讲述了这个世界的过去,还指出了世界毁灭的时间。因此,这个石盘也被人们称为太阳神的预言。

    阿兹特克人认为世界总共要经历五个时代,他们所处的是最后一个时代,也就是第五时代。在这之前地球曾经被创造和毁灭过4次。在公元986年众神创造了第五时代。在石盘中心有一张伸出舌头的人面。从人面分散出来的4个小区间分别代表着已经灭亡的4个时代,它们分别被美洲虎、飓风、大火和暴雨所毁灭,阿兹特克人认为第五时代将在一个叫做“四运动”的宗教日灭亡,然而1519年科尔特斯的到来致使世界末日的降临比预言中的提前了许多。

    预言中的灾难降临了

    1519年2月,科尔特斯受命率领一支远征军为西班牙王国寻找新的奴隶和财富来源,他们首先沿尤卡坦海岸搜寻,随后向西航行,最终到达了墨西哥海岸。科尔特斯把他们登陆的地方命名为“维拉克鲁兹”,意思是“耶稣基督的富贵乡”。阿兹特克的莫克特祖玛二世派遣了多批使节给西班牙人送去了许多礼品,其中有王室工匠依照神的装束制成的神服,然后又送去了大量的黄金,这才是令西班牙人真正动心的。阿兹特克人送去的黄金使西班牙人更加贪婪。

    莫克特祖玛二世始终在恐惧地等待着东方的一位强人到来。传说在很久以前,昆兹奥考特克乘着由毒蛇缠绕而成的筏子离开墨西哥,去了遥远的东方,临行前他宣告终究有一天他会重返墨西哥执掌大权。他预言将在阿兹特克历法中“一支芦苇之年”回来——也是阿兹特克人命运多舛,正是在这一年,科尔特斯等人到来了。

    得知西班牙人的船队在海岸游弋时,莫克特祖玛二世便认定这就是昆兹奥考特克及其乘坐的巨大的蛇筏。这位国王忧心忡忡,异常恐惧,担心自己的末日就要来临。在那个古老预言的困扰之下,他最终决定让出王位。之前一系列的不祥征兆使他坚信阿兹特克帝国注定要在他的手中遭受灭顶之灾,他甚至有点渴望那命中注定的灾祸早日降临,免得他成天担惊受怕。国王的担心使他的臣民们也同样惴惴不安。

    阿兹特克人建造的金字塔

    阿兹特克人想尽办法阻止西班牙人接近他们的首都,他们源源不断地送去贡品讨好科尔特斯,恳求他返回海滨,并且不断地念咒语企图阻止西班牙人的脚步。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莫克特祖玛二世变得惊慌失措,并试图逃跑,但是阿兹特克祭司们在途中截住国王,并迫使他返回宫中。但是他太害怕了,以至于在亡国之灾尚未到来之前就满面泪痕地发表了告别演说。

    在1519年11月的一天,科尔特斯骑着高头大马远远地便望见了那座他已觊觎多时的城市。在距城门不远处,西班牙人的队伍停了下来,准备接受王室仪仗队的欢迎。在一星期之后,阴险狡诈的科尔特斯兵不血刃地发动了一场政变——他们用计将皇帝软禁起来,之后莫克特祖玛二世就成了一个傀儡,替科尔特斯发号施令。此时,野心极度膨胀的科尔特斯满脑子都是谋权篡位和传播基督教的念头,并不遗余力地在城内掠夺黄金,阿兹特克的都城泰诺克蒂兰城陷入一片动乱之中。科尔特斯曾想极力安抚那些惊慌愤怒的市民,但终究无能为力。科尔特斯将莫克特祖玛二世带到其臣民面前,让他向阿兹特克人保证西班牙人一定会离开墨西哥,可是愤怒的人群却向科尔特斯不断地扔石块。莫克特祖玛二世就这样在混乱之中毙命。

    愤怒的帝国军队怀着为皇帝报仇的念头将西班牙人团团围住,在人数上他们占有绝对优势,西班牙人势单力薄,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1520年6月30日夜晚,西班牙人损失了800名士兵,这个晚上后来被他们称为“悲痛之夜”,西班牙人仓皇逃窜到特莱克斯卡拉部落,阿兹特克军队由水陆两路分兵追杀。

    阿兹特克人成功地赶走了科尔特斯,然而胜利只是暂时的,10个月之后,科尔特斯卷土重来,这次他的麾下不仅有西班牙人,还有敌视阿兹特克的特莱克斯卡拉族武士。科尔特斯决心要彻底毁灭这个印第安帝国,“杀尽城中的暴民,虽然这是全世界最华美最壮丽的都市”。

    预言成真——阿兹特克帝国覆灭

    当西班牙人和一些敌对部落的联合军队进攻时,阿兹特克人惨遭失败。他们的武士身披用于恐吓敌人的漂亮的美洲豹皮,头上插着色彩鲜艳的羽毛;他们手中的武器是闪闪发亮的梭枪和绑在木棒上的黑曜岩石片。这一切在抵挡西班牙先进武器的进攻时发挥的作用,并不比戏台上花花绿绿的服装和道具好用多少。75天的激战,以泰诺克蒂兰城的陷落告终。征服者像割麦子一样将城里2/3的人砍了头,幸存下来的人全部投降。科尔特斯代表西班牙国王——同时代表他自己宣布泰诺克蒂兰城归他所有。整个阿兹特克帝国的臣民都必须效忠于他。

    就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印第安文明在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前,异族的暴力就将其彻底毁灭了。当杀死了最后一个抵抗者之后,科尔特斯让他的士兵随心所欲地破坏这座城市。于是,神像和城墙被推倒,房屋被纵火焚毁。在熊熊燃烧的大火和滚滚浓烟中,高大宏伟的庙堂轰然倒地。当西班牙的士兵们暴笑着劫掠时,整个城市在流泪,如此野蛮的行径持续了很长时间。战乱使饥饿与来自西班牙人的传染病蔓延于印第安人中间,使大批印第安人死去,因为他们对于天花等来自欧洲的恶性传染病缺少免疫力。

    泰诺克蒂兰和她的姊妹城特奥蒂瓦坎都变成了西班牙人建设墨西哥城的采石场,他们把那些巨石凿成小块用做房屋的地基、桥梁的拱底和其他各种垫底的石头。在泰诺克蒂兰有一些纵横交错的水道,使人们的出行获得极大的便利,其规模之巨大,连水城威尼斯也会自愧弗如,西班牙人用碎石将水道填平,随之又抽干了泰兹库湖的湖水,将肥沃的耕地破坏掉了。

    与此同时,西班牙传教士对所有的异教言行进行了残酷镇压,并采用各种手段来破坏所有阿兹特克文明的载体,书籍、神像和宫殿都被彻底地毁掉。当年繁华的帝国首都只剩下一堆堆断壁残垣。他们又在当年大寺庙的废墟上建起了西班牙风格的殖民建筑和国家博物馆。曾为千万阿兹特克人景仰的宗教圣地被彻底变成西班牙殖民文化的传播中心,古老的泰诺克蒂兰城被重建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墨西哥城。

    获胜的西班牙人在泰诺克蒂兰城中破败的街道上打扫战场,到处弥漫着难闻的味道,先知先觉的“太阳之石”静静地躺在这个岛屿城市的地下。那些可怕的预言被证实了,阿兹特克帝国已经不复存在。

    许多人都对太阳神的预言产生了疑问,这个预示未来的石盘究竟制于何时?假如没有西班牙人的入侵,阿兹特克帝国也一样会灭亡吗?而且真的会是毁灭于宗教吗?太阳神的预言又是谁提出的呢?这一切谜团都还有待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伦勃朗的自画像之谜

    翻开世界美术史,将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位画家如伦勃朗那样在一生中画那么多的自画像。它们记载着伦勃朗的生命历程。这些自画像对于画家来说,究竟意义何在呢?

    从20岁的大学时代起,伦勃朗就开始画自画像,一直画到临终前。曾经的豪情满怀,到最终老态龙钟,满脸岁月的痕迹,这一切都被记录在一张张自画像上。

    艺术天才伦勃朗

    伦勃朗是一位艺术天才,23岁时已崭露头角,在阿姆斯特丹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年轻画家。当时,伦勃朗被一位富有的画商看中,不久,这位画商的一位亲戚莎斯基雅小姐便与伦勃朗结婚了。结婚之后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在此期间,他曾画过一幅与妻子一起的肖像画。这幅画面展现了一对富裕的、心满意足的、毫无拘束的年轻夫妇甜蜜恩爱的生活场景。这时候也是伦勃朗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当时,阿姆斯特丹被认为是欧洲最有魅力的城市,而伦勃朗则被视为阿姆斯特丹最有魅力的人物。世人都崇拜他,拜倒在他的脚下。他的画干净利落、技巧娴熟。画中的人物凭他画笔一抹,似乎就有了生命。伦勃朗作画速度不但快而且技巧全面。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并因此而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荷拉斯兄弟之誓

    难以摆脱的厄运

    伦勃朗经过短短七八年的鼎盛时期后,等待他的正是与那些过早成名的人所遭遇的相同的厄运。在1642年,他接受一群军官的委托为他们画一张大型的集体肖像画,然而伦勃朗一反常态,将这幅画画得颇具喜剧色彩,表现的内容是一群军人在长官的率领下夜巡。画面上明暗的变化加强了戏剧效果,可是有不少人物不得不隐没在层层的暗影中。最终使得雇主大发怒火,提出抗议,指责伦勃朗为什么不把他们排成一行,使每个人都得到同样的亮度。那些被画成侧面像的军官们抱怨道:“钱付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在画面上的待遇却不一样呢!”伦勃朗只得说:“我是一个艺术家,不是调查人口的!”这个回答虽然很高明,但对他的职业却十分不利。此后,委托他作画的人少了。从这以后,他可以经常自己创作,不需要再迎合权贵富人的虚荣心作画了。伦勃朗虽然赢得了自己创作的自由,但生计也随之艰难了!

    祸不单行,在这一年,伦勃朗的爱妻莎斯基雅去世了,为他留下了一个儿子。虽然依旧有人委托他画画,但境遇却日渐衰落,财源枯竭,面临破产。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名声不断下降而被湮没。在他还在世的时候,他就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古代的、被人遗忘的大艺于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画像来表达他对世俗的态度。1669年,伦勃朗在临终前画了最后一张自画像:披着一件旧衣服,眯着眼睛的伦勃朗,张着嘴巴,好像在哀哭,又好像在冷笑,他审视着人间,脸上充满了一生中的抱负、斗争、梦想、成就、希望、失败、痛苦的印记。一切都已消逝了,无可奈何……

    伦勃朗一生画了很多自画像。就如同美术史学家所说:“尽管伦勃朗没有留下自传,但他的自画像已经向世人讲述了他一生的遭遇。”这也是画家对命运无声的诉说吧。然而,这些自画像真的能涵盖他一生的境遇吗?也许,只有伦勃朗自己才能诠释其深刻内涵。

    《马拉之死》是怎样画成的

    名画《马拉之死》表现了革命家马拉被刺的情景,其真实的细节描绘使画作获得了成功。然而,大卫是如何构思这些细节的呢?其艺术性何在?好奇心驱使人们不断地对其进行新的探索。

    大卫的名画《马拉之死》在世界上声誉斐然,然而大卫是如何让这幅名画诞生的呢?在这幅画中又蕴涵着哪些社会背景呢?这就需要先对马拉有简单的了解。

    《马拉之死》的构思来源于真实场景

    让·保尔·马拉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家,并且是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793年7月13日,由于他积极宣传暴力革命,坚决反对右翼吉伦特派的妥协投降政策,因而遭到吉伦特派残余分子的刺杀。马拉被刺杀的消息传出后,人们群情激愤,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受命用他的画笔表现马拉被刺的情景。三个月之后,题为《马拉之死》的著名油画开始在卢浮宫展出,人们交口称赞。这幅画艺术地再现了马拉的崇高形象,画家凭借真实的细节描绘,成功地表现了马拉遇刺身亡的情景。但是大家对画家为何如此构图则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卫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将马拉生前常常在浴缸中工作这一典型的场景作为创作素材。然而,马拉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呢?这主要与他身患皮肤病有关。在法国大革命初期,为了使《人民之声》报能够及时出版,同时也为了躲避反动密探和刺客的重重包围,马拉经常到穷苦人家的地窖或城外采石场的洞穴等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工作,致使他染上湿疹,并且蔓延全身,因此他不得不泡在水中以减缓病痛。同时,马拉作为国民公会代表身负重任,每天必须处理大量公务,为此他就在浴室里放了一张小办公桌。画家就是根据这个真实的情境进行构思创作的。而且,大卫本人也说过:“在马拉被刺的前几天,我被派去访问他。他在浴缸中工作的情景令我惊讶。浴缸旁边放着一只木墩,那就是办公桌,上面有墨水瓶和纸,而在浴缸外的手却在书写关于人民福利的计划。我认为,将马拉为人民操劳的生活情景展示给人民是有益的。”

    作品的构思是对之前画作的借鉴

    然而,也有人认为该画的创作构思并非如此,大卫如此构图与马拉的病没有任何关系。根据专门为马拉遗体作防腐处理的医生所说,马拉患的是麻风病而非湿疹。所以大卫在绘制《马拉之死》时只不过是借鉴了之前他为另一位革命英雄勒佩蒂埃所作肖像画的画法。勒佩蒂埃生前也是国民公会代表,遭反动分子暗杀后,大卫也曾为他画过像。在画中死者赤裸着上身倒在床上,可以清楚地看见死者身上致命的伤痕。那幅画作造型单纯明确,意境深远,艺术处理上非常成功。所以,大卫决定以同样的手法来塑造马拉为革命献身的英雄形象,但不同的是,马拉是死在浴缸中。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史学家们主张应该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大卫不仅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巨擘,同时也是一个写实派画家,正是这种双重性决定了《马拉之死》的艺术构思。

    关于《马拉之死》的创作构思问题的探讨可谓是众说纷纭,但现在尚未发现画家本人就此问题所作的详细说明,因此以上观点孰是孰非,难以下结论。真相如何还有待于人们继续探究。

    莎士比亚诗中的“黑肤夫人”之谜

    莎士比亚的一生著作颇丰,他的笔下塑造了无数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黑肤夫人”是其刻画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她的生活原型到底是谁呢?是客栈老板的妻子,还是美艳的夫人?

    神秘的“黑肤夫人”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如《哈姆雷特》、《奥赛罗》等,其表现手法独特,思想深邃,因此享誉世界。此外,他创作的十四行诗隽永、清新,在世界文坛上可谓是独树一帜。“黑肤夫人”就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在作家的笔下,“黑肤夫人”被塑造成一位绝色美女,极具诱惑力。后人费尽心思想弄清这位黑眼睛、黑皮肤、黑头发的“黑肤夫人”,在现实中的原型究竟是谁?

    “黑肤夫人”的真实身份

    西方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位迷人的“黑肤夫人”就是位于斯特拉特福与伦敦之间的一家客栈的老板的妻子。因为莎士比亚诗中描写的内容与这家客栈的情形非常吻合,而且客栈老板的儿子私下里也曾自称是莎士比亚的私生子。

    但调查研究后,研究者们发现,那家客栈在“黑肤夫人”问世之时尚未存在。显然这在时间上便有所出入。大部分人认为,宫女玛丽·菲顿就是作品中“黑肤夫人”的原型。玛丽·菲顿是一位美艳照人、放荡不羁的佳人,同许多风流男子及达官贵人关系暧味,而且常常毫无顾忌地与她的情人幽会。尽管后来她被逐出王宫,但她一刻也未停止对浪漫、风流的追求。然而,“黑肤夫人”是一位有夫之妇,这一点与独身的玛丽·菲顿并不一致。

    还有一些人认为,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娜就是“黑肤夫人”。在莎士比亚的眼中,安娜是最多情、最美丽的女子。

    这位“黑肤夫人”究竟是谁昵,她真的存在,还是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人物呢?人们无从考证,这是莎士比亚留给后人的一个未解之谜。

    米洛斯的维纳斯之谜

    在古希腊神话中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就是关于爱神维纳斯的传说。维纳斯美艳无比,她同时掌管着动植物的繁衍与人间的爱情。西方艺术家曾把她奉为女性美的形象楷模。

    “断臂维纳斯”的发现

    在1820年4月的一天,农民伊沃高斯带着他的儿子在爱琴海的米诺斯岛上耕地。正当他们准备铲除一处矮灌木丛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大洞穴。他们好奇地走进洞穴,一座精美绝伦的半裸女性的大理石雕像出现在他们眼前。这就是“断臂维纳斯”像。法国驻希腊的代理领事路易·布莱斯得知了这个消息,便立即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法国公使利比耶尔侯爵。侯爵从伊沃高斯手中以25万法郎的高价买下了这座雕像,偷偷地把它装上法国军舰,运往法国。这座雕像现被陈列于法国巴黎著名的卢浮宫美术馆,成为卢浮宫的珍品之一。

    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之谜

    “断臂女神”的发现使人们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她是谁?她的制作者是谁?她的手臂究竟哪儿去了?她断臂之前的姿态又是怎样的呢?

    关于“维纳斯”的作者之谜以及有关“维纳斯”名字的来源有这样的说法:在古希腊人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女神专司“美”和“爱”之职——阿佛洛狄忒。当这位专司“美”和“爱”的女神传到古罗马时,罗马人便将她称为“维纳斯”。“断臂维纳斯”像的脸形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德雷斯的作品“克尼德斯的维纳斯”的头部很相似,所以很多人断定雕像的创作者就是普拉克西德雷斯。但是,同样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如此优美的“断臂维纳斯”应该是在公元前5世纪由古希腊更伟大的雕塑家菲迪亚斯或菲迪亚斯的学生完成的。因为作品的风格属于那个时代。直至今日,相对盛行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件公元前1世纪之前的希腊化时期的作品;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仅是一件复制品,是模仿公元前4世纪的某件原作的复制品,但原件已经消失了。总之,关于“断臂女神”的说法,众说纷纭。

    “断臂”之谜

    在发现雕像的洞穴中人们曾找到过一些手臂的残片。但究竟是否是这座雕像的残片呢?有人认为不是,有人认为是,说法不一。一些考古学家、艺术家曾经尝试着为女神像修复手臂。而对于维纳斯原有的手臂形状与姿态是什么样子,人们又各持己见。德国考古学家福尔托温古拉设想,女神的左手向前伸,小臂放在一根柱子上,并且她的手掌中握有一个金苹果,右手下垂按住已滑落在下腹的衣裙。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意见是:她左手向前伸,握着一面盾牌,右手腾空略向下垂,但是并不按住衣服。人们甚至还依照自己的猜想去修复“美神”的一双断臂。可是,安上手臂以后,总是使人感到不够自然、合理,而且也不协调,不如断臂时那么美了。到目前为止,人们喜爱的依然是这个“断了臂的女神”。“断臂”给这座雕塑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也更增添了她的残缺美。人们发挥无穷的想象力,一直试图去解开“断臂”之谜,但也许这个谜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神秘圣女神像之谜

    古老的印第安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大到建筑,小到艺术雕刻,都显示出印第安民族精湛的技艺。就像这尊神秘的圣女神像,在仅有8毫米的眼中居然包含着一幅浩大的生活画面!

    惊人的发现

    在墨西哥瓜德罗普大教堂的祭坛上放置着一座真人大小的女神雕像,据说,这是16世纪30年代初期印第安人的作品,至今已四百多年了。

    教堂由于这座珍贵的圣女像的存在,参观者络绎不绝,在圣女像面前人们久久凝望,这座来自古代的圣女神像面容安详,令人不由得为印第安人精妙的雕刻技术所折服。

    1929年的一天,一位叫做阿方索的摄影师奉命为大教堂拍摄一些照片,长期以来,阿方索拍摄的照片经由众多来此参观的人之手,分散到世界各地。瓜德罗普大教堂也因此声名远播,阿方索摄影师很满意自己的摄影技术。

    今天,阿方索打开摄影机的镜头,在祭坛上寻找理想的拍摄角度,圣女像当然是这些照片的中心,阿方索一再地调准镜头,希望把这座美丽的圣女像拍得更为迷人。

    正当阿方索要按下快门的时候,突然间他看到圣女像的眼中有东西在闪烁。“圣女的眼中藏着什么呢?”阿方索很好奇,他停止了拍摄,把眼睛凑在镜头前,仔细地观看起来。

    经过仔细观察,阿方索竟然在圣女像的眼中,看到了一个模糊而奇怪的人影!这人影显然是被印第安人巧妙地刻进去的,它竟一直隐藏在那里四百余年!

    阿方索顾不上再拍照,急忙把这一惊人的发现告诉了主教。主教也匆匆赶来,他透过放大镜观察,果然捕捉到了这个不太清晰的人影。

    这件事神秘而重大,在神秘圣洁的女神像眼中竟出现了人影,主教决定不能让这件事传扬出去,免得损坏了这尊女神像纯洁圣女的名声,阿方索接受了这个建议,便将这件事一直埋藏在心底。

    圣女像中的“人影”之谜

    但是,终于有一位细心人再次看出了其中的奥秘。这是一位名叫克罗斯的画家,他经常来教堂临摹这座美丽的圣女像,对她的观察也一次比一次细腻。一天,当他将照相机的长镜头对准圣女仅有8毫米大的眼睛时,画家克罗斯惊讶地叫了起来,这次他清楚地看到:圣女像,像中有像,一个小人影出现在圣女的右眼中!

    克罗斯并不是神职人员,因此他不需要遵守教堂的规定,于是这件事很快便被克罗斯传扬出去!一时间,圣女像便成了科学家们争相研究的对象。二十多位著名的专家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之后,证实了圣女像的右眼中确实存在人影,并且已经辨认出这是一个手捋胡须、头发已经斑白的印第安老人半身像,人们甚至还可以看出他的神态似乎若有所思。要知道这是刻在仅有8毫米大的圣女像眼中的人像啊,它不仅头发、胡须俱全,人们甚至还可以看出人物的表情,这怎能不令人拍案称奇呢!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对圣女像的研究兴趣一直没有减弱,直至1979年2月,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约瑟首次利用他的电脑装置,把普通大小的圣女像放大了2700倍,任何微小的秘密都被暴露出来了,圣女像8毫米的双眼被放大到两米多大。

    于是,人们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在圣女像的眼睛中,不是一个人影,而是12个!而且左右眼都有。这些小小的人影都是印第安人,他们有的在作祈祷,有的带着孩子在玩耍,还有的手拿帽子、身穿披风,这些画面都是印第安人的生活场景。

    圣女的眼中为什么会有人影?这些人影究竟代表着什么意义?他们又是怎样被刻进如此小的空间的呢?人们至今也未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要想解开这些历史难题,还需要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月光奏鸣曲》得名之谜

    半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贝多芬是音乐史上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也是开浪漫派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的《英雄》、《命运》、《月光奏鸣曲》等作品对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贝多芬有“乐圣”之称。

    《月光奏鸣曲》是如何诞生的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贝多芬一生作品无数,在其作品中,《月光奏鸣曲》却有着很大的争议。人们普遍认为,闻名遐迩的《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受了月光的启发后即兴创作的。但是许多音乐史学家经过研究、考证后都认为贝多芬虽然有才华可以即兴作曲,但是这首曲却并非即兴创作而成的,而是艰苦劳动后的成果,最有力的证据便是那反复修改涂抹过的手稿。这首曲子到底是在何时、何种环境下诞生的?

    贝多芬

    在这首曲子第一版扉页上有如下献词:“献给朱丽叶塔·基恰尔第”。因此有些音乐史学家便据此做出了另外一些解释。一种说法是贝多芬与其女弟子朱丽叶塔在热恋时经常在皎洁的月光下散步,受到恋人的柔情与美丽的激发,贝多芬创作出这首曲子,并把它献给自己心爱的人。然而对贝多芬深有研究的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却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月光奏呜曲》并不是贝多芬的热恋之作,而是失恋之作,并且其内容与月亮毫无关系。这首曲子只是把他当时内心深处的悲愤、痛苦、绝望及对昔日恋情的留恋等感情表达出来。但有一些音乐史学家指出,这首曲子创作于1801年,此时,贝多芬与朱丽叶塔正在热恋,而朱丽叶塔在贵族家庭的压力下被迫嫁给他人的事情发生在一年多之后,因此贝多芬怎么会在热恋时就写出“失恋之作”呢?后来又有人查明: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原先也并不是为朱丽叶塔创作的,而是由于那首准备献给朱丽叶塔的“G大调轮回曲”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被一位公爵夫人要去了,贝多芬为了兑现诺言才改送了这首新创作的钢琴曲,因此这首曲子也未必是受到与朱丽叶塔在月光下散步的启发而创作的。

    《月光奏鸣曲》的表现内容

    但是,有不少评论家和音乐家仍然坚持《月光奏鸣曲》主要是表现月光的这一观点,他们对它的描写甚至相当具体:第一乐章为“初升的月亮”;第二乐章为“明月当空照”;第三乐章为“午夜之狂飙”。德国的音乐评论家、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舒伯特小夜曲》词作者的雷尔斯塔布,便是持有这类观点的代表人物。他听了这首乐曲的演奏之后,充分发挥他诗人丰富的想像力,用如诗般美丽的语言把乐曲中所要表达的意境描绘了出来。

    自此之后,广泛流传的那些与月光有关的传说故事,以及不知哪位出版商为了增加销售量而乘机加上的“月光”这个标题,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雷尔斯塔布作品的影响。但是,仍有很多人反对这种观点,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理解来解释乐曲:有人说它是“美丽的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的祷告”;有人说它将一幅带有圆亭的美丽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人则说它使狂暴的、忧郁的、悲剧性的情绪或无限的惆怅和愁思得以展现……

    然而无论怎样,有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这首钢琴曲从被创作出来的那天起,便因其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结构巧妙、旋律优美、指法流畅而受到演奏家和听众的广泛欢迎,而且以《月光奏鸣曲》这个名字闻名于全世界,许多人都在欣赏乐曲时对月光产生了遐想。因此,又有谁能说贝多芬创作的这首曲子肯定与月光毫无关联呢?

    凡·高的《向日葵》之谜

    在世界美术史上,凡·高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画家,他用自己的心灵来作画,他曾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凡·高画了几幅《向日葵》

    凡·高(1853-1890)是一名荷兰画家,是现代印象派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向日葵》是凡·高的代表作之一,凡·高似乎非常喜爱画向日葵,那么终其一生,他究竟画过多少幅油画《向日葵》呢?

    为此有人曾专门做过统计,认为凡·高大约画过6幅《向日葵》。最初凡·高画了4幅油画《向日葵》,画面上的向日葵数目不一,其中一幅画面上仅有4朵向日葵,而另一幅画面中有五朵向日葵,剩下的两幅画面中分别有12朵和14朵向日葵。在1888年的时候他创作了那幅14朵的《向日葵》,就是这一幅画被公认为凡·高的代表作,并曾经被拍得3950万美金。

    享誉法国画坛的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1848-1903)与凡·高交往甚密。据说,他向凡·高求画,凡·高便将画有12朵向日葵和画有14朵向日葵的油画送给了他。得到这两幅画后,高更非常兴奋,爱不释手。见高更如此喜欢,凡·高便又画了两幅《向日葵》送给了高更。至此,凡·高所画的6幅《向日葵》油画作品应该已经齐全了。这与凡·高在书信中所提到的共有6幅《向日葵》的这个数字符合。

    有意思的是,虽然多家报纸转载报道了上述的说法,但这幅《向日葵》的所有者日本安田保险公司却没有任何反应。这是因为对此说法安田保险公司持有怀疑,就连一般的读者也会产生疑惑。证据不充分有两点原因:其一,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凡·高到底画过几幅《向日葵》,虽然在信中凡·高提到过“6”这个数字,但凡·高在以后会不会再画一幅《向日葵》,或者更多就不得而知了:其二,称日本安田保险公司所拥有的《向日葵》是许费纳克伪造的,证据也并不充分,仅是猜测而已。一个三流画家是否能伪造出大师的手迹让人怀疑,而凡·高的《向日葵》究竟是真是假,现在人们尚未有新的结论。

    还有人提出凡·高的《向日葵》应该有四幅,因为在一般的美术史上认为,凡·高的《向日葵》是四幅:其中两幅在伦敦,一幅在慕尼黑,还有一幅在阿姆斯特丹。在这四幅《向日葵》中,有三幅是以黄色的背景衬托黄色的向日葵,只有一幅是以浅蓝色的背景衬托着亮黄的花簇。依据这些,人们认为凡·高应该只创作了四幅《向日葵》。

    关于凡·高创作了几幅《向日葵》,后人还有很多说法,有说7幅的,也有说12幅的,还有说14幅的。那么究竟凡·高画了多少幅《向日葵》呢?这终究还是个谜,谜底仍有待于后人来揭开。

    第一颗原子弹发明之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科技的进步有时却意外地带来了人性的退步。是谁发明了第一颗原子弹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原子弹的发明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在20世纪,人们利用铀或钚重原子核裂变发明了原子弹,其原理是由于裂变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起到杀伤破坏的作用。当引爆爆炸装置时,核原料超过临界量,在中子的作用之下,引起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发生猛烈爆炸,其杀伤力极强。1945年8月6日9时15分,日本广岛的大地剧烈震颤,一股飓风挟带着震耳欲聋的吼声呼啸而来,瞬间,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广岛被夷为平地。这是因为美国空军部队在这里投掷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时释放的巨大能量造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灾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各国为了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开始争相研制新型武器。在当时,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取巨大能量的实验已经成功完成,哪一国能够率先把它转为实用,造出原子弹,就会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德国在早期核物理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1938年时,德国物理学家便成功完成了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只要将这一技术转为实用就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纳粹德国在1942年6月召开了有关研制发明原子弹的会议,会议由希特勒的军备部长施佩尔主持,讨论原子弹何时能制成。但由于缺乏金属铀和重水,研制工作难以顺利完成。不久,为德国生产重水的挪威重水工厂还遭到了挪威抵抗力量和英国特工人员的破坏,生产设备严重受损。这使德国研制原子弹的工作受阻。外加希特勒对这一花费巨大的工作也缺乏兴趣,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少,使得德国最终未能成为第一个发明原子弹的国家。

    美国发明了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颗原子弹一般公认是美国发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抢在纳粹德国前面造出原子弹,美国曾专门制订“曼哈顿工程”计划,聘请了数万名科技、管理人员,耗费了20亿美元的巨款,经过近六年的研究,终于将原子弹研制成功。

    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费米

    当时流亡在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希拉德和意大利核物理学家费米意识到德国存在发明原子弹的危险性,于是他们与另外一些因躲避纳粹迫害而流亡美国的欧洲科学家联合起来,写信给美国总统,由闻名遐迩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亲自送交罗斯福总统。在白宫二楼的书房里,罗斯福的私人顾问萨克斯讲了一个有关拿破仑的故事,故事中由于他不重视发明家富尔顿提出的制造汽船的建议而使作战计划受挫,用此来引起罗斯福对研制原子弹的高度重视。促使了美国政府最终下定决心要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1939年末,在罗斯福总统的指挥下,美国组成了一个代号为“S-11”的特别委员会。

    委员会最初的两年主要是以研究浓缩铀以及实现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为主要工作。但科学家们所需要的铀235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同位素,在当时,全世界的纯铀储量只有几克,因此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如何可以生产10千克纯铀的问题。科学家发现可以采用化学的方法将铀235转变成为一种高度裂变的新元素——钚。之后经科学家们证实,在中子轰击下的钚原子同铀235的原子一样易于裂变。这意味着用钚做核炸药同样能制出原子弹。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加快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

    1942年8月11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建筑部副主任格罗夫斯将军主持了“S-11”,并同委员会的科学家及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商议,制订了名为“曼哈顿工程”的计划,并建立起一个研究中心。美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在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上。在这个研究中心里人才云集,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排列成行,在有些部门里,博士比办事员还要多。

    在1942年底,科学家成功完成了链式反应实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年之后,格罗夫斯将军宣布:美国有望在1945年8月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

    1945年7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一片荒漠中进行了首次原子弹实验。原子弹爆炸时发射出耀眼的光芒,熔化了一座几十米高的铁塔。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妇女在很远的地方高声叫喊,说她看见了亮光。当地的报纸则称:“有一处军火库发生了爆炸。”首批用于实战的两颗原子弹制造完成,由于这两颗原子弹的外形一枚瘦长一枚短粗,故将它们命名为“瘦子”和“胖子”。

    1945年8月6日,一架B-29轰炸机载着一颗新制成的“小男孩”从提尼安岛起飞,将其投在日本的重要军事港口广岛上空。45秒钟之后,原子弹在距地面550米高的空中爆炸。在爆炸的中心地区,强烈的光芒使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使地面上的一切都化为灰烬。城市中到处是死者的残骸和呻吟的伤者。同年的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的长崎投下了“胖子”。

    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算,约有三万五千人死亡,近六万人受伤。

    “小男孩”和“胖子”这两颗原子弹的投掷,加速了法西斯帝国主义的灭亡,缩短了战争的过程。但是美国帝国主义用原子弹残忍地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这一行径遭到了热爱和平与正义的人民的强烈反对。

    除了德国和美国在进行原子弹研制外,有些国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1941年10月,英国成立了发明原子弹的政府机构,代号为“合金管”。但是在敌机频繁空袭的环境下,这一工作很难在英国本土进行。后来,英国政府同意将这一机构并入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计划。

    前苏联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

    近年来,有人对美国最先发明出原子弹的传统说法提出了质疑。根据解密不久的相关档案,他们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是前苏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墨西哥的一家报纸上曾刊登一篇文章报道了这件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纳粹德国正在进行铀原子裂变的试验时,斯大林也从一些本国的科学家那里了解到,利用铀的原子裂变可以研制出杀伤力极大的核武器。此时,前苏联研究核物理的主要科学家大部分因在肃反中受到牵连而被关在西伯利亚的集中营里。1938年初,斯大林派人到各个集中营找到了相关的科学家,将他们送往西伯利亚荒原中的实验基地,由库尔恰托夫和卡尔察主持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虽然这些科学家曾身陷囹圄,但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12个小时以上。

    1939年3月,希特勒向捷克斯洛伐克出兵,与苏联的战争一触即发。在此危急时刻,斯大林亲自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会议,对这些科学家说明:能否先于德国拥有原子弹是关系到祖国安危的一件大事。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斯大林和科学家们计划在四年内研制出原子弹。会议召开之后,西伯利亚实验基地的研制工作更是夜以继日地进行。斯大林派去的代表也时常提醒疲倦的科学家们牢记斯大林的叮嘱。

    1941年6月22日,300万德军突然向苏联发动袭击。年底时,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前线告急。然而苏联政府在全国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下,向西伯利亚实验基地的供应却有增无减。随着苏军的顽强反抗,战局完全扭转。1943年夏天,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惨败。苏联利用常规武器打败了德国,因此斯大林对研制原子弹便不再那么迫切了。在1943年9月,斯大林收到来自西伯利亚的急电,告知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一切已准备就绪,将于9月10日在无人的湖心岛上进行试爆。然而斯大林并未前往观看,只是派了马林科夫率人前去。

    这颗原子弹的重量只有两年后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小男孩”的1/10。启动控制装置后,科学家和观看试爆的人大多都躲到很远的地下掩体里。但是物理学家别特尔萨克却低估了原子弹的威力,未进入混凝土掩体,其尸体被炸得不见踪迹,成了原子弹的第一个受害者。后来因经费不足,苏联研制原子弹的工作被迫延缓下来,直到1949年才试爆了一颗与“瘦子”的威力相仿的原子弹。

    但是,事情若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在前苏联出版的著作中对此事从未提起,这并不符合前苏联喜欢宣传本国是世界第一的习惯。这就给“谁是发明第一颗原子弹的国家”的问题带来了诸多疑问。

    究竟是美国还是前苏联最先发明出原子弹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没有发明第一颗原子弹,人们很幸运,否则,现在的人们将会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呢?

    “阿波罗登月”真伪之谜

    美国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这曾经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啊!然而,随着一系列反面证据浮出水面,“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真实性遭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阿波罗是否登月成功

    1961年美国开始实施载人登月计划,于1972年结束。在此期间美国总共发射了17艘飞船,其中6艘登月成功。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步行或乘坐月球车,对月球进行了十多项科学实验和地质探测,并且在月球表面安置了测震仪、激光反射器等设备。并将月球的岩石、土壤样品及照片底片带回地球。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自称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阿姆斯特朗向全世界宣布:“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全球数以万计的人都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但在2000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的科技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的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他对美国于31年前拍摄的有关登月时的照片提出质疑。此后许多报刊纷纷转载这篇文章,并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霎时间,沉寂了许久的关于“阿波罗登月”真伪的讨论再次火热起来。据美国一家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大约10%(2500万)的美国人都认为:所谓“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编造的一个大骗局。但令人奇怪的是,迄今为止美国官方对此没有作出任何正面反应,而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仍然健在,为何不让他出来澄清此事?是美国政府对此不屑一顾,还是确有其事?

    人类实现了首次登月的壮举

    按照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航天竞赛中,处于劣势的美国人决心不惜任何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方面领先的雄风。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在60年代末美国将要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7月16日上午,在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登月的首次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将左脚踏在月球表面上,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随后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将奥尔德林登陆月球时的情形拍摄下来。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面上看起来如同迎风招展一般,他们用一根弹簧状金属丝把它舒展开来。接着,宇航员们在月球表面安置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他们在月面上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集了22千克月球的土壤及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降落于太平洋中部海面,登月行动宣告圆满结束。

    “阿波罗登月”是一场骗局

    时隔三十多年后,戈尔多夫公开发表文章对美国拍摄的登月照片表示质疑。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的摄影棚中制造出来的。他强调这一结论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科学分析和认证之后得出的。主要理由如下:没有任何一幅在太空拍摄的影像或画面可以在太空背景中见到星星;图像上物品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然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该是同一个方向的;摄影纪录中那面插在月球表面上的星条旗在迎风飘扬,而月球上根本没有风,旗子不可能被吹得飘起来;从摄影纪录片中人们可以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如同在地面上行走一样,而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很多,因此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的距离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越了5~6米;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轮子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与在地球上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相同,然而在月球上小石块的落地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戈尔多夫表示,虽然他质疑三十多年前美国宇航员“拍摄”的登月照片和摄像纪录,但这并不是否定当年美国宇航员的登月壮举。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在当时确已接近了月球表面,但由于技术原因并未踏上其表面。但美国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此伪造了多张登月照片及一部纪录片,蒙骗了所有人。美国著名工程师拉尔夫·勒内、英国科学家戴维·佩里和马里·贝尔特都对戈尔多夫的这一质疑表示赞同。

    无独有偶,自称参与过“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比尔·凯恩教授曾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书中也列举了有关“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一些疑点,甚至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并非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被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的实验室内表演了登月过程,最后进入指令舱,然后被投入太平洋中部,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阿波罗登月”的真伪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争论。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支持“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是:

    阿波罗登月的照片纯属伪造。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测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仅有6~7度左右,然而按照那张在月球上插着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当时太阳光的入射角大约近30度。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的46小时之后才可能得到。

    阿波罗登月的录像带应该是在地球上摄制的。对录像进行分析,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的跳跃达到的高度与在地球上达到的高度相近,并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

    月球表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测算得知,如今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仅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因此,这道光束应该是月亮自身反射的。换句话说,在月球上根本没有激光反射器。而且登月舱研制的速度也很可疑。直到1967年1月美国才研制出第一个“土星5号”,并在1月27日进行首次发射试验,发射过程中不幸失火导致三名宇航员窒息身亡。随后登月舱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了18个月,怎么可能在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对“土星5号”火箭和登月舱的质疑。现代航天飞船仅能把20吨载荷送至低轨,然而当年“土星5号”却能轻而易举地将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为何后来却弃而不用呢?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温度对摄影器材的影响。月面的温度白天可达到121摄氏度,根据图片观察,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面并未采取保温措施。胶卷在66摄氏度时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可能拍得了照片?

    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些问题美国政府一直没有做出明确的交代,而知情者可能由于担心生活和自身安全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直接遭受了胁迫,所以对此沉默不语。令人不得不怀疑登月事件的真伪。

    不过,仍有许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可能造假:

    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进行实况转播的,数亿人亲眼观看。此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实物样本,例如岩石。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仅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无需冒如此大的风险进行实况转播,而只需在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所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极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第三,美国宇航局有一大批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秉持科学的态度,不会将严肃的科学问题视为儿戏。假如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那么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会受损,而且还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了几十年,这绝非易事。

    另外,美国的传媒几乎是无孔不入。如果政府有欺骗行为,各大媒体一定会有所发现的。然而迄今为止美国新闻界并未对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的道理。

    再就是揭露登月事件的证据尚不充分。有人指出,以上提出的理由并不严谨,用几张照片和录像来判断登月是骗局,就如同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可笑。

    争论一直持续着,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的仪式上,美国副总统戈尔授予当年乘坐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的三名宇航员“兰利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这一举动表示了美国政府对“阿波罗登月”的态度。但是,阿姆斯特朗却依旧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名或合影,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沉默。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问。

    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究竟是否着陆了?美国登月是否真的是一场骗局?人们急切地期待着真正的答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