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博览4-传奇人物揭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真实的所罗门王之谜

    我们所熟悉的埃及法老塞桑克一世,据说还有着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著名的所罗门王,他以智慧和公平闻名于世。有人说,所罗门王那流传千古的宝藏,很有可能来自于盗墓者。这种说法可信吗?

    两场古代官司

    古代曾经有两场官司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同一地区,但是,其性质却迥然不同:一个是名垂历史的传说;一个是毫无名声的真实事件。

    所罗门王画像

    传说中,两个妇人带着一个婴儿来到国王面前,都声称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众人难以分辨。国王想了想,说:“那就把孩子劈成两半吧!”一个妇人点头答应,另一个则哭着说:“我不要孩子了!”国王指着哭泣的妇人说:“她才是孩子的母亲!”

    这位公平智慧的国王正是以色列的所罗门王。他一直为后世所尊敬,就连现在英国国王的加冕典礼上,都要合唱歌颂所罗门王的歌。

    与此同时,以色列的近邻——古埃及王国发生了一场真实的官司。

    古埃及王国分成上、下两部分,两者在联合王国的外衣下,始终明争暗斗。当时的法老定都在下埃及,在塞桑克一世执政时期,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盗墓案,上埃及历代法老的墓地总是被盗。在被称为帝王谷的地方,曾经有10个前朝王陵相继被盗,棺内的珠宝首饰等陪葬品,甚至连石棺都被劫掠一空。负责人在追查这件事的时候发现,有证据显示帝王谷的主管和上埃及首都的市长最有嫌疑,但令人奇怪的是,这宗案子到最后却被推到了不知名的盗贼身上。

    所罗门王的宝藏

    现在,许多考古学家都发现,帝王谷的盗墓活动非常猖獗,几乎所有的法老墓都被洗劫一空。但使人迷惑的是,塞桑克一世的两位直系祖先的陵墓却完好无损:更令考古学家惊讶的是很多被盗物品都在这位法老的陵墓中找到了。这难道是那些盗墓者接受了塞桑克一世的指示才这样做的吗?

    这两场古代官司分别涉及到了一位英明睿智的国王和一位特别贪财的国王。可一位新派考古学家拉尔夫·伊利斯却认为这两位性格差异很大的国王其实是一个人——所罗门王,也就是塞桑克一世。

    在传说中,所罗门王创建了强大的国家,囤积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也就是“所罗门宝藏”。而这些宝藏的去向却成了千古之谜,也成为后来电影和小说中的素材。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所罗门王宝藏只是个传说。但若按拉尔夫所说,将所罗门王和埃及法老看成一个人,那么,所罗门王建立的强大而富有的国家,就变成真实的历史了。

    现在,人们尚无法确定所罗门王与塞桑克一世是否是同一个人。若是“所罗门宝藏”真的存在,那它的真实来源也早已无从考证,也许只有所罗门王自己才知道。

    古罗马政治家苏拉退隐之谜

    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苏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最高权力,可不久后,他却自动放弃了权力。他为何要执意隐退呢?是激流勇退,还是另有原因呢?千百年来,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苏拉退隐

    公元前138年苏拉出生于古罗马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喜爱文艺,善于交际。30岁之后,他的经济状况大为好转,他还在战争中机缘巧合地成为民族英雄,50岁时,他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当选为执政官,后又经过与马略的两次斗争,终于建立了他的独裁统治。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苏拉在取得终身独裁统治权的第三年却突然宣布辞职,最后竟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到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隐居。

    至于隐退的原因,苏拉本人没有说。据说,当他决定放弃他的权力时,曾在广场上发表过一次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出,如果有人质问他的话,他愿意说明辞职的原因,可是,在那种情况下,绝不会有人敢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质问他。苏拉辞职以后,一个青年曾当面辱骂他,苏拉并没有对此进行反驳,他居然很平静。

    人们对苏拉退隐原因的猜测

    人们对苏拉退隐的原因一直猜测不已。有人说他在三年独裁统治后还政于民是明智之举,有人说他是由于改革无望而激流勇退,更有人说是他在满足权力欲望后厌倦战争、权力甚至向往田园生活。

    关于苏拉退隐的原因,人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真实原因吧。而且他的转变太过突然,任谁都始料未及,所以才引得人们对其退隐充满好奇。

    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之谜

    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他颁布了许多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使基督教逐渐成为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那么,君士坦丁为何会信仰基督教?

    基督教在罗马的兴起

    基督教名列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发展之初曾经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及排斥,特别是罗马,这个信奉多神宗教的国家对它更为排斥。然而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又为何选择皈依基督教呢?

    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在罗马帝国内施行自由的宗教信仰,并且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基督教才首次取得与其他宗教相同的权利。到公元4世纪末的时候,狄奥多西一世开始打击其他宗教,基督教才得以被正式确立为罗马的国教。

    君士坦丁成为基督教的故事

    长久以来,有一个故事在不断激励着基督教徒。在公元337年,君士坦丁辞世后不久,塞沙里亚主教优西比乌在《君士坦丁传》中详细描述了此事。据说,公元312年10月的某一天,君士坦丁率部队逼进罗马城,欲将罗马从劲敌马克桑蒂亚斯手中夺取过来。这时,君士坦丁在夕阳照耀的天空中看见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一侧写有一行字:“凭这个标记可以取得胜利”。就在那一天夜里,基督出现在君士坦丁梦中,嘱咐他举着绣有基督标记的军旗进攻,否则,将不能取胜。君士坦丁立即命令匠人打造纯金旗标,上面用宝石连缀成一个代表基督名字的图案,表明他将对基督效忠。根据一些记述,士兵的盾牌上也漆上了一个十字架。因而,君士坦丁的部队在台伯河密尔维安桥上取得了胜利,从此君士坦丁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人们对《君士坦丁传》中故事的质疑

    后世对这一记载存在质疑:第一,为什么这个如此惊人的天象启示在皇帝死之前要秘而不宣,直到他死后才让别人知道呢?第二,一夜之间,怎能制成一面镶嵌宝石的精致纯金旗标呢?并且它一造好就被带到战场上去了。况且优西比乌或君士坦丁本人都没有清楚明确地说出基督显灵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如果君士坦丁已经神奇而迅速地皈依了基督教,又为什么直到去世前才接受洗礼呢?

    当然,优西比乌记述的故事在各方面不一定都翔实可靠。然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肯定在君士坦丁大帝进入罗马城前夕发生了一件极为罕见的事。有些学者认为,君士坦丁看到的幻象可能是如气象学家所说的由日晕现象引起,大气层上层的冰晶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光环。这些光环相互连结,就形成了某些观察者所看到的十字架形状。也许这可以解释君士坦丁大帝所看到的幻象,然而随后的梦境便无法进行解释了。不管怎样,自那场战争以后,在这个旗标下君士坦丁大帝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基督战前显灵,助君士坦丁一臂之力,使其最终得以修成正果。这一故事娓娓道来,似真有其事,但无论怎样,这毕竟也只是传闻而已。至今,君士坦丁为何皈依基督教仍然是个千古之谜。

    拿破仑死因之谜

    提起拿破仑,可谓无人不知。他那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意志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激励了无数的热血男儿。而他的死因更让人充满了好奇。

    拿破仑传奇的一生

    皎洁的月光下,一名法军哨兵在站岗时不小心睡着了,当他猛然醒来时,发现身边有人正在替他站岗,手中拿着他的枪。哨兵感觉这人有点儿眼熟,他揉揉眼睛,“上帝啊!”哨兵认出了那张轮廓分明的脸,这个人正是拿破仑。士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惊恐和绝望使他不敢抬头。

    “朋友,”拿破仑说,“这是你的枪,你辛苦了。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你可要小心。”

    此后,这支部队在四天之中行进了一百多千米,进行了三次战斗,但没有任何一个士兵因此而抱怨过。

    当时拿破仑只有27岁,作为法国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的他是第一次率兵出征。他在一年时间里,带领43000名士兵打了65次胜仗,俘敌16万,迫使奥地利在《坎波福来奥和约》上签字。从此,拿破仑令世人刮目相看。

    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作为远征军总司令出征埃及,想要实现他儿时的梦想。他占领了马耳他岛,征服了上、下埃及,进军叙利亚,消灭了两支土耳其军队,还洗劫了巴勒斯坦等地。在这场与英国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中,拿破仑大获成功。就在这时,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在国内,西部和南部发生了波旁王朝复辟势力的叛乱,人民的反抗运动也日益高涨;在国外,俄、奥、英等6国又组成了“反法同盟”,从三面向法国发动进攻。在这种形势下,法国的督政府统治风雨飘摇,大资产阶级渴望着“铁腕人物”和“利剑”来保障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利益。

    拿破仑

    而拿破仑此时也在心中设定了这样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回到巴黎夺取政权,然后挽救整个法兰西。

    为此,他毅然丢下了在埃及的两万法军,只率领500名亲信随从,巧妙地绕过英国海军的严密封锁,经历了4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突然出现在巴黎街头。巴黎人民因此而欢呼沸腾,欢庆持续了三天三夜,市民们痛饮游行;巴黎卫戍部队高奏军乐,整个巴黎都在欢迎拿破仑的归来。1799年11月9日(法历雾月18日),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了“雾月政变”。

    当圣克卢议会正在进行会议时,拿破仑率兵闯入了议会大厅,尽管在这场对峙中他有些惊慌,不过他仍然镇定地保持常态。4分钟后,议员们就四散逃开了。拿破仑也一举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

    1804年,当了五年第一执政的拿破仑,通过各种手段,加冕为法兰西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从1799年执政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6次反法联盟战争。其中有许多战役都显示出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才能,奥斯特里茨战役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这一战摧垮了第三次反法联盟;也是这一战,使英国首相皮特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几个星期后就逝世了。临终前,皮特首相让人摘下挂在墙上的欧洲地图,悲伤地说:“卷起来吧!今后10年不需要它了。”

    1815年6月18日,著名的滑铁卢战役爆发了。拿破仑因此战役而走向了他政治生涯的终点。英军在威灵顿公爵的指挥下,勉强顶住法军排山倒海般的进攻,已到最后极限。此时,威灵顿公爵的援军布吕歇尔率三万部队及时赶到,而拿破仑的援军却迟迟不来。在联军的全面反攻下,拿破仑仓皇逃回法国。

    一切都结束了。1815年6月22日,在议会的逼迫下,拿破仑签署了退位诏书,结束了他在法国的统治。之后,拿破仑被流放到遥远的圣赫勒拿岛。

    在圣赫勒拿岛上,拿破仑被严加看管了6年。1821年5月5日下午4时45分,拿破仑逝世。

    探究拿破仑死因之谜

    拿破仑死后,根据他的遗愿,他的私人医生安托马什及其他6名医生为他作了尸体解剖。在医生们提交的4份解剖报告中认为,拿破仑胃部靠近幽门的地方有溃疡,换一种说法就是拿破仑可能死于胃癌,而且有关人员在研究拿破仑家族病史时发现,拿破仑的父亲就死于胃癌。所以这一说法也不无可能。

    1982年,瑞典毒药学家斯坦·福舒夫伍德出版了名为《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手》一书,引来了世人的关注。在书中,作者把拿破仑的死因归为“慢性砒霜中毒”。后来有科学家设法弄到了拿破仑的头发,发现其中砒霜的含量高于人体正常值13倍。研究发现,拿破仑身边的随从蒙托隆最为可疑,他可能受路易十六弟弟的指使,向拿破仑的葡萄酒中滴入小剂量的砒霜,致使其慢性中毒身亡。

    拿破仑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也是一位神秘的人物,更是一位被众多谜团笼罩的人物。人们愈是想揭开他神秘的“面纱”,愈是感到迷雾重重。

    洛克菲勒的真实面目之谜

    洛克菲勒是一个传奇的名字。他象征着财富、权力、荣誉。对于他的对手来说他是一个“吸血鬼”;而对于受他资助的人来说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洛克菲勒?

    影响美国的石油大亨

    如今,只要一提到洛克菲勒家族的名字,人们马上就会和“权力、金钱、统治、政策”联系到一起。《纽约时报》曾这样说:洛克菲勒兄弟拿起电话筒要向美国总统,或向一位总统的内阁人员,或向一位工业领袖,事实上要向任何人讲话的时候,电话总会迅速接通或者打回来,洛克菲勒家族的权力正体现于此。《华尔街经济论坛》也评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历史上起了多么深远的影响。是它,同许多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式的企业组织,把美国推上了今天的世界之巅。人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它,美国的历史和今天的美国将是多么的黯淡失色。”正是举世闻名的赚钱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造了这样一个神话。

    1839年7月8日,洛克菲勒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摩拉维亚镇。他的父亲贩过盐,推销过草药和皮毛,经营过木材,后来做了江湖医生,行为比较放荡。他的母亲勤劳而善良。洛克菲勒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关于金钱的概念以及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的理念,从小他对人就非常谨慎,能严格区别情谊和金钱的利害关系,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之后的发家之路。1853年,14岁的洛克菲勒随父母移民到伊利湖畔的克利夫兰。在那里,他结识了好朋友马克·汉纳,后来马克·汉纳成了铁路、矿业和银行方面的实业家及国会参议员。洛克菲勒对马克·汉纳坦承了自己人生的宏伟目标。1854年洛克菲勒开始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恋爱,他与那位女孩的爱情一直持续到老。1855年6月,还在读高中二年级的洛克菲勒便中途退学了,三个月后,他被一家叫休威·泰德的公司录用为簿记员(相当于会计),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辉煌的财富之路。

    洛克菲勒在领到第一笔薪水后就开始用心支配。他记下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这个习惯,他坚持终生并且他的后代也一直保持着。无论数额大小,他都力求记清楚,这种严谨、条理分明的作风,对他的成功帮助颇大。进公司不久,洛克菲勒就展示出过人的精明和机敏。他19岁离开公司后,同英国人克拉克合作创办了一家以经营谷物和牧草为主的公司。他抓住商机,一下赚得几千美金(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南北战争爆发后,洛克菲勒预见到食品和日用品将会因短缺而升值,便提前买进大量食品和日用品,他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效益。

    辉煌的创业史

    1864年,德雷克上校首次在宾夕法尼亚州用钻井打出“黑色黄金”——石油,从而改变了美国历史。人们纷纷向这洛克菲勒画像里涌来。经过细致严密的考察之后,洛克菲勒决定出资帮助安德鲁斯展开精炼油的研制工作。他坚信炼油厂前景会非常好。然而,曾经的合伙人克拉克不愿冒险而撤出股份。洛克菲勒在26岁这一年毅然走上石油业的道路。

    洛克菲勒接管公司后,将其更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他迅速扩充了炼油的设备,使公司成为克利夫兰最大的一家炼油企业。几年后,该公司正式更名为美孚石油公司。1867年,洛克菲勒又找到了另一位合伙人亨利·弗拉格勒,在几十年的商业事务上,两个人合作很好,并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弗拉格勒名下的作坊和一部分资金也被纳入到美孚石油公司中。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几年内,洛克菲勒充分认识到石油在家庭照明、润滑方面的作用,于是着手开拓欧洲市场,并开始垄断下游的炼油业、销售业。他意识到了铁路运输的重要性,便与铁路业的两位巨头凡德毕尔特和顾德尔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彼此满意的协议。1870年1月,洛克菲勒的有限合伙经营公司改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其资本额为100万元,安德鲁斯、弗拉格勒和洛克菲勒的弟弟另得1300美元,洛克菲勒一人持有2667股。而此时,他年仅30岁。到1872年底,洛克菲勒已控制了50家炼油厂中的26家。

    学者们指出,洛克菲勒很早就看出了兼并的好处。他将同他竞争的炼油厂逐个出价收买过来,就这样,他逐步吞并了所有的炼油厂。这样一来,他省去了厂房设备、劳动力和同行竞争的麻烦。

    美孚石油公司的成立,是洛克菲勒大规模竞争和扫荡的开始。他将商业巨手伸向了他的同行们,不断吞并一些小型炼油厂。一时之间,许多企业破产、家庭破裂,许多人因此而自杀。人们开始纷纷声讨洛克菲勒。

    在弗拉格勒的帮助下,洛克菲勒开始走向垄断之路。他准备先垄断铁路运输,进而垄断克利夫兰的炼油业,然后再控制东部,称霸整个美国的石油工业,最终形成托拉斯这一企业统一联合体。1871年,洛克菲勒联合12家石油企业成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南方改良公司,同铁路运输业联盟,使宾夕法尼亚州的炼油业和铁路运输业走向了垄断,致使许多小企业濒临破产。因此洛克菲勒在短期内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商业魔头,许多人大声呼喊着“杀死大蟒蛇”、“埋葬章鱼”、“吊死吸血鬼”的口号。

    以亚吉波多为首的石油生产者联盟向洛克菲勒提出了挑战,他们要对美孚等加入铁路大联盟的企业实行原油封锁。而且此时,被洛克菲勒排除在外的炼油公司在纽约另立了一个炼油企业联盟,在纽约报纸上对南方改良公司和铁路大联盟进行大肆攻击,一时间舆论朝着对洛克菲勒不利的方向发展。但他依然非常冷静,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买下了克利夫兰20家炼油厂,占据了绝对优势。1873年,洛克菲勒吞并了克利夫兰的所有炼油厂。到1878年美孚石油公司的资产已达2000万美元,但他仍然不断地收拢更多的石油企业;而且也控制了更多的铁路公司。一时之间,美孚石油公司所向无敌。1882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形成了企业垄断的最高形式——托拉斯。它网罗了40家石油公司,其中有14家的所有权直接属于美孚石油公司。除了精炼油之外,他们还开发了石蜡、润滑油、凡士林、口香糖等石油副产品。在电灯泡即将取代蜡烛的时刻,改变了现代工业能源机件的内燃机,把美孚石油公司推向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高度。其财富和权势增长之快超出了洛克菲勒的预料,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

    1911年,美国议会通过了《禁止垄断法》,美孚石油公司被分为38家公司,洛克菲勒辞去了在美孚公司的职务,但其资产反增不减,成为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其公司的股票也是一直呈上升状态。自1898年开始,洛克菲勒结束了他的工作生涯。他将业务转交给亚吉波多打理,自己则开始了退休后的悠闲生活。

    从石油大亨到慈善老人

    在闲暇的时光中,洛克菲勒开始考虑创建另一种机构。这几十年来,他虽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人们对他的骂声也一直不断,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他想要通过创建慈善机构扭转自己的负面形象,为后代留下好名声。同时,常年向他索取金钱的信件也一直烦扰着他。

    当年如一只吃人猛兽的洛克菲勒,随着他财富的堆积如山,人也渐渐变得温和了。多年前,洛克菲勒就开始了对金钱的思考,他认为金钱对于人来说,足够就好,过多的财富并不能够带来满足和快乐,而金钱最大的用处就是能用它做更多有价值的事。20世纪初,洛克菲勒对金钱又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确信,有大笔金钱必然带来幸福这一假设是错误的。极富的人正像我和其他一切人一样,假使他们因为有钱而得到愉快,它是来自能做一些使自己以为的让某些人满意的事。”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洛克菲勒在赚钱的同时,也开始考虑要将金钱给予需要的人。从他16岁第一次领到薪水时,便几分几角地捐给浸礼会教堂,后来随着收入的增加他便打破教派、民族和肤色的界限,捐赠越来越多的事业。19世纪80年代晚期,洛克菲勒曾陆续捐赠几百万美元给教堂:1889年,他拿出60万美元在美国东海岸创建芝加哥大学,之后又陆续捐给芝加哥大学三千多万美元。

    洛克菲勒在1891年专门请了一位名叫盖茨的牧师帮助他处理慈善事务。洛克菲勒同意了盖茨的建议,决定用那些钱去减轻人类的痛苦和负担。1901年,洛克菲勒用20万美元筹建了一个医学研究所,专门研究各种流行疾病和顽症。这个研究所的贡献颇大,其中有二十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在把财务责任移交给儿子之前,洛克菲勒共捐给该研究所6000万美元。1903年,洛克菲勒请来钢铁大王卡内基担任慈善机构普通教育委员会的领导职务,这个机构旨在提高南方黑人的教育水平。洛克菲勒带头捐款,合计捐给教育委员会的款项竟高达12亿美元。1909年,洛克菲勒卫生委员会宣告成立。1913年,洛克菲勒又成立了一个担负世界性任务的慈善机构——洛克菲勒基金会。他一次性拿出一亿美元,作为该协会的基金,这个协会的宗旨为“增进全人类的福利”。

    1937年5月,98岁的洛克菲勒因心肌老化去世。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以慈善家的身份,悉心经营各种慈善机构,扩大洛氏家族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并洗刷留在父亲身上的骂名。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在世界上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加林死因之谜

    宇航员阿列克赛耶维奇·加加林是世界的骄傲。他成功地飞上太空,让人类从此认识到地球以外的世界。但是,这位勇登太空的英雄却死于一次普通的飞行训练,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1968年3月初,加加林开始了他新的单飞训练。按计划,从3月13日到5月22日,他将乘米格-15歼击教练机飞行18次,总共历时七个多小时。

    悲剧发生于瞬间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计划绕圈飞行两次,每次需飞行30分钟。9点15分,他和副驾驶员谢烈金开始了飞行前的准备工作,飞行准备工作完全按照当时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加加林

    经过仔细的检查工作后,他们在飞机准备程序簿上签了字。而后,加加林和谢烈金进入驾驶舱。10点19分时,飞机正式起飞。

    刚开始,飞行进行得很顺利,飞机飞行得很平稳。到了10点30分,加加林请示地面指挥塔,准许他们取航向320度返航,指挥塔台批准了他们的请示。

    于是,加加林准备从70度航向向320度航向下降转变。当飞机飞出低层云时,飞行倾斜角已达到70~90度,几乎就是垂直俯冲下坠,而且离地面只有250~300米。两位飞行员紧密配合,想改变飞机的俯冲状态,但是没有成功,飞机一直在下坠。10点31分,无线电通讯中断,可怕的事故发生了。

    人们对飞机坠毁的原因猜测不已

    飞机坠毁后,现场立即被封锁起来,相关人员匆忙赶到,进行拍照测量,并搜集飞机残骸,用于事后研究。政府还特别成立科技鉴定专家小组来调查这起事故。

    对于这一事故,政府和各界人士都非常重视,人们也是非常震惊。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加加林怎么会死于这样一场普通的飞行训练呢?人们似乎还能想象出他在宇宙飞船中自由自在的样子。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的疑惑也越来越多。根据调查显示,飞行员训练、组织、飞行安全和飞行准备完全是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的;飞机上的设备没有受到任何毁坏,也没有出现什么故障;飞机没有发生起火,也没有发生爆炸,防火系统在飞行时没有使用;飞机上的电路畅通,氧气系统完好无损;发动机在与地面相撞时仍在工作:飞机上没有发现任何零件和结构元件陈旧磨损的痕迹。在当时,米格-15歼击教练机的性能首屈一指,而且在技术装备上也是十分先进的。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令人痛心的事故呢?人为的可能可以排除吗?

    对此医学专家专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证实:加加林在死前并没有出现中毒、催眠等现象,在死前一分钟他仍然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

    这次事故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成为了谜案,但愿我们还能够找到更多资料来解开当年的谜。

    哥伦布的国籍之谜

    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他怀揣着一颗探索世界奥秘的心率船队在大海上艰苦航行,最终发现了美洲大陆。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吗

    1492年8月3日,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哥伦布乘一条长20米的船,从巴罗斯港出发。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后,他到达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从此,美洲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哥伦布虽然不是西班牙人,但他当年是在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女王伊莎贝拉的资助下开始冒险生涯的,在西班牙的航海史上,哥伦布也立下过汗马功劳。

    然而,关于这位著名航海家的国籍问题,却历来说法不一。通常的说法是:克里斯托夫·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生于1451年。1445年,他的父亲与一位纺织工女儿苏桑那·芳塔娜罗莎结婚,6年后,哥伦布诞生在这个家庭中。人们对哥伦布的家庭和其早期生活的了解很少,只知道他在拉丁文学校学习过,曾有过出海的经历,而且还当过海盗。1476年,哥伦布移居葡萄牙,参加了葡萄牙对热那亚的一场海战,后来他向葡萄牙国王建议探索一条向西航行可以直通东方的新航线,但未被采纳。1485年,哥伦布移居西班牙,终于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前往东方寻找黄金,结果发现了美洲大陆。晚年的哥伦布生活困顿,疾病缠身,于1506年去世。

    有人却认为这些事实不能说明哥伦布是意大利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关于自己的国籍问题,哥伦布从未表态;他也从来不用意大利文,在其私人信件及自己的日记中,他所用的都是西班牙文。他习惯于用西班牙文拼写名字。这些似乎证明哥伦布是一个曾经居住在热那亚的西班牙人。但是,也有的说法是哥伦布之所以没用过意大利语,是因为他的母语利古利亚方言并不是一种书面语。

    另一位哥伦布

    关于哥伦布是意大利人的说法,在1978年4月再次受到了质疑。一位名叫马利亚的委内瑞拉史学家发表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论断。经过长期的考证后他发现,史书上记载的这位克里斯托夫·哥伦布根本没有去过美洲,他只不过是一位在地中海从事商业航行的航海家。而到过美洲的则是另一位叫做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的地道的西班牙人。由于两个人名字的发音和拼写近似,所以,长久以来,这两个不同的人被人们误以为是同一个人。

    西班牙人哥伦布

    也有的权威学者认为,哥伦布不是出生在公认的1451年,而是1446年,虽然其出生地是意大利的吉诺阿,但在他年幼时全家就搬到了西班牙,因此他实际上是西班牙人。他日常所用的是西班牙语和萄萄牙语,对于意大利语,他却一窍不通,也从来没有回过意大利。恩塞纳特教授用了10年时间收集资料,研究哥伦布,可见他的观点并非无凭无据。他的最终论断就是:哥伦布是西班牙人。

    最近,一位挪威的海运史作家发表了一种新看法,认为哥伦布可能是挪威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说法在挪威被广泛报道,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和兴趣。

    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其实,哥伦布是印第安人,他能够发现美洲,就是他回家的标志。尽管这种观点很有神话色彩,但是多少反映了美国人对哥伦布的喜爱。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还是对哥伦布的国籍无法定论,期待以后的学者能为我们找到答案。

    基德船长死亡之谜

    在许多电影和游戏中,基德船长是一个纵横四海的海盔。但他的人物原型又是什么样呢?这个商人船长沦为海盗是有意为之还是迫不得已?他死后的财宝到底藏在哪里?这一切似乎一直是个谜。

    基德船长(1645-1701)是英国苏格兰人,在他死后,大量财宝下落不明,基德也因此而闻名于世。基德年轻时经商,后在英法战争中立功受奖。1695年基德受英国政府派遣出海缉捕海盗。后来,他蹊跷地参与了袭掠其他船只财富的行动。1701年基德被英国判处绞刑。而传说中他拥有的大批金银财宝也不知去向了。

    基德船长画像

    人们所熟知的“基德船长”

    在四大洋上,人们总能看到一个16岁黑发少年与其好友的身影。他们在海上行侠仗义,追杀仇人,还帮助亚特兰蒂斯的人鱼公主寻找遗失的珍宝。相信这些故事你并不陌生,这个黑发少年就是宇野比品士的漫画《海盗王子》中的基德。

    但是,现实世界中的基德究竟是什么人呢?他是海盗史上最有名的家伙,有“海盗之王”的称号,“基德船长”甚至成为“海盗”的代名词,最终他因海盗罪被处死。如今,影视作品里仍然多次提及他的名字;还有人在努力寻找基德的那份宝藏。可是,也有人说基德作为一个海盗并不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倒霉。事实上,再没有什么人比他的运气更坏的了,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逆境面前他没有低头,而是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与其抗争,直至毁灭”。或许,这一切再一次验证了那句名言:“悲剧比喜剧更容易震撼人们的心灵。”

    悲剧的开端

    1645年,基德生于苏格兰某地。同海盗埃夫里一样,基德在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曾随船队出海。到20岁时,他移民美洲,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船长。

    1689年英法开战时,年轻的基德已成为一个富有的商人,但他还是应征入伍当上了武装民运船的船长,在西印度群岛和加勒比海一带同法国人作战,屡建战功,为此他还得到了英国女王的亲自嘉奖。之后,他回到美国,在那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和普通人一样,基德的生活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

    1695年,基德在经商途中路过伦敦,很偶然的机会经一位熟人介绍他认识了新任纽约总督爱尔兰贵族贝洛蒙勋爵。当时的英国政府正在为东方的海盗发愁,尽管东印度公司多次催促皇家海军前来,但时值英法交战,皇家海军实在是抽不出身。面对如此困境,贝洛蒙要召集一些有钱人入股经营一艘武装民运船,以此来抗击海盗,夺回财物。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灭海盗们的威风,另一方面也可以私吞夺回来的财物。至于船长的人选,则需要找一名正直可靠而且有丰富航海经验的人来担当。他们选定了基德,而基德也表示“可以一试”,这一试就是他不幸的后半生的开端。

    无奈的海盗

    1695年10月,由包括海军大臣在内的4名权贵出资赞助这次航海行动。贝洛蒙和基德签署了一份协议,规定基德每一笔“收入”的65%归投资者,基德自己分得15%,剩下的归水手,基德还拿到了袭击法国船只的“民船委任状”和一张皇帝颁布的委托书,授权他抓捕4名作案无数的海盗头子,其中就有亨利·埃夫里和托马斯·图(其实托马斯在一个月前已死,只是消息没有传过来)。最开始,基德对此还很犹豫,可是贝洛蒙以对国王不忠的罪名威胁基德,同时还许诺海军大臣也站在他这一边,基德只好答应了。

    于是12月基德乘坐“冒险号”出发了,他满心欢喜地认为自己有强大的靠山,必定马到成功。然而,未出征就祸事不断,基德手下的船员得罪了皇家海军,皇家海军蜂拥而上,抢走了基德手下能力较强的水手。基德只好临时招募一些人手就出海了。

    “冒险号”飘荡在大西洋上整整一年,却没有遇到任何的海盗船只,还处处被英国皇家海军欺侮。基德情绪低落,水手们也开始抱怨,甚至有人鼓动大家去当海盗。基德被迫去往红海抢劫了几条印度商船,将财物分给了水手们,才稍微安抚了他们的情绪。水手们的情绪稳定了,危机也暂时渡过了,但基德在无意中违反了他与赞助人的约定,而且从法律上讲他犯了海盗罪。然而,更糟糕的事情接踵而来。

    1697年8月14日晚在穆哈港外,基德又驾驶“冒险号”混进一支“法国船队”(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说的),第二天一早“冒险号”开始发动进攻,他们首先击毁了一条商船的主桅,接着又与迎面冲来的护航兵舰对射,然而,当他看到对方船上升起米字旗时,大为震惊!原来他袭击的正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而正在和他作战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基德撤退了,但“冒险号”却被认了出来。

    “基德已经变成海盗”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东印度公司和皇家海军向政府递交了报告,海军部也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派出舰队去抓捕“冒险号”,另一方面通告各殖民地基德的行为,要求“总督们只要看见基德就抓”。因此,基德的名字与他一直抓捕的亨利·埃夫里的名字相继出现在通缉令上。面对这种情况,基德的后台们也不敢出面替他证明。基德成为了两头受堵的困兽,只好一面寻求非英属港口,一面靠打劫维持生存。但是,他坚信,只要回到英国,有手中的文件做证据,他一定会没事。

    就这样,1698年4月1日基德的船队驶进了马达加斯加群岛的一个小港,这个小港恰巧就是海盗聚集地圣玛丽角。罗伯特·卡利福船长的海盗船“莫查号”正停在这里,基德此时还天真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海盗缉捕者,竟然下令向海盗开火,然而他手下的水手却不同意他向海盗开火,逼他要么死,要么投奔海盗。为保全性命,基德成了一名海盗。但他认为自己是被逼的,只要回到英国解释清楚就会没事。

    1699年6月10日,在基德离家三年后,他的船停泊在了北美的奥伊斯特湾,在那里他给在波士顿的贝洛蒙勋爵写了一封信,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支持。贝洛蒙假意答应,基德就这样被骗了回来。在收回了几份作为证据的文件后,贝洛蒙立即命人逮捕了基德,抄了他的家,找到11盎司的黄金、2353盎司的白银,以及一磅多的钻石,但其他的宝物被藏在了哪里就无从得知了。被剥夺了手中证据的基德被关进了伦敦的新门监狱。他不但不能证明自己无罪,反而引来了一大批他抢劫过的船主的控告。

    1701年5月9日,在一场“走过场式的审讯”中他被认定有罪,并判处绞刑,就这样,曾经的海军英雄、大名鼎鼎的基德船长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被吊在了泰晤士河边。为了警示其他的海盗,基德的尸体被涂满了柏油,用铁圈固定,在泰晤士河边一挂就是好几年,海鸥啄去了他的眼睛,野狗对着他的腐尸吠叫。

    随着基德的死,关于他的所有秘密也就被历史尘封了。他是否是被逼做了海盗呢?他抢劫的财宝究竟落入何人之手?这一切的一切都已不得而知了。

    诗人荷马之谜

    《荷马史诗》是一座文化宝库,考古学家以它为线索寻找遗址,电影人以它为素材创作影片。但是它到底是一个人的作品,还是一个团队的创作呢?千百年来人们对此一直争论不已。

    荷马的真实身份

    《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为世人所称道,至今,它仍然具有不朽的魅力。这两部史诗的作者相传为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现代研究表明:这只是古希腊人的说法,这两部巨著的作者,可能另有其人,而且两部史诗是否由同一个诗人独立完成,至今仍不能确定。关于荷马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一个单独诗人还是一个团体也没有明确答案。

    关于荷马的生平事迹,只有这两部史诗可以引以为据,但这其中的线索也少得可怜。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荷马是古代希腊时期在公众场合表演吟诵诗歌的人,即古希腊人所称的“吟唱诗人”。在荷马时代之前,希腊人是不会使用文字的,因此人们才能肯定荷马是“吟唱诗人”。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教授希腊人学习字母之前,希腊人根本不会书写记载。荷马时代之前,人们都是以口头的形式传播故事,并将其译成歌谣,方便“吟唱诗人”记诵。更有些吟唱者可以当场即兴发挥,每一次都有新的演绎。每个吟唱者把一首诗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修改,日积月累,一首诗就有了各种发展。《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最终写成时,肯定是历经润色增补的最后定稿。

    《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并非荷马一人所作吗

    仔细阅读荷马史诗中的一些部分,可以看出,有些是很短的诗句,并且诗中描述的事件,有些发生年代要早于其他一些部分,这就说明这两部史诗历时很长,是共同传诵记录的结晶。

    因此,专家经过推测得出的结论是:就在希腊人从腓尼基人那里学会字母,知道如何书写时,一个天赋极高的“吟唱诗人”出现了,他汇集了大量累积下来的口传诗歌,把它们整理成两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史诗,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关于史诗的创作,一直就有很多种说法,并且还不断涌现新的观点,有些人认为荷马早期创作的史诗篇幅都比较短小,经历代传诵,才成为今天宏大的巨著。当然,这离不开历代传诵者的加工。对这两部史诗的起源和写作过程作这样的假想,应该是极为妥当的。但又有疑问随即产生了,因为除了《伊利亚特》的某些用语似乎比《奥德赛》时代较早之外,这两部史诗的语调与主题的差异也很大。比如,《伊利亚特》描写的主要是发生在几日内的事,并且对战阵、军功极为强调;《奥德赛》所述事迹则长达10年之久,同时专写幻想和神仙魔鬼,而且《奥德赛》很少有关于残酷战争的描写,所以19世纪英国小说家巴特勒得出了其作者不是男人而是女人的观点。

    无论如何,这两部史诗在写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以后的“吟唱诗人”又在已写下的史诗上作了新的补充及润色。尽管在这两部史诗的手抄本之前没有比公元前3世纪更早的版本了,但从两部史诗相似的风格看来,在某一个历史时期一定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力量贯穿这两部史诗,然而,使这两部史诗这么相似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为什么找不到任何记载?也许这些疑问还将长期困扰着文学界。荷马是否参与了这两部史诗的创作或者这两部作品就是他一人所为呢?有许多关于史诗的疑问期待着后人来解答。

    文豪莎士比亚的身份之谜

    莎士比亚被后人公认为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并有“时代的灵魂”之美誉。他的作品有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这样伟大的文豪,其身份却一直是文坛的一个谜。

    贵族德维尔是真正的莎士比亚吗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爱德华·德维尔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一名贵族。这两个人之间本来毫无关联。但是,一个文学组织却将德维尔这位贵族认定为真正的莎士比亚。消息一传开,世人都颇为震惊。

    莎士比亚

    美国的一个名为“德维尔学会”的文学组织宣称,爱德华·德维尔伯爵才是被官方认定的莎士比亚37部戏剧作品的真正作者。“他是最适合这种工作的人,”德维尔学会秘书理查德·马利姆说,“他(德维尔)受过(相应的)教育,并有(相关)旅行经历,而平民莎士比亚并没有(这些背景)。”

    几百年来世人一直对莎士比亚的作品存有怀疑,认为他的平民经历与他作品中描写的宫廷生活、上流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并不相符。因此,不断有人被提名为“真正的莎士比亚”,其中包括剧作家弗朗西斯·培根和诗人克里斯托夫·马洛。一个文学组织甚至说莎士比亚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女性,名叫玛丽·悉尼。这个文学组织说:“如果你坚持认为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威廉·莎士比亚是作家,你就扭曲了整个文学历史。”

    德维尔是牛津十七世伯爵,比莎士比亚年长15岁,1550年出生于赫丁厄姆堡。德维尔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求学,并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旅行过。而莎士比亚则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平民家庭,生日是1564年4月23日。由于13岁时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经商,因此在斯特拉特福语法学校的学习经历就成了莎士比亚所受过的最高正式教育。莎士比亚于1586年左右前往伦敦。德维尔学会说,当时的莎士比亚身无分文,碰巧遇到了贵族德维尔,便幸运地充当了这位贵族的替身,为其讽刺作品和表演作掩护。

    莎士比亚的本来面目

    然而,莎土比亚出生地的基金会对德维尔学会的观点持完全否认的态度。基金会主席韦尔斯说:“他(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有足够证据证明,莎士比亚是一位很被看重的作家,尤其是剧作家。”

    韦尔斯还反驳德维尔学会关于莎士比亚充当了德维尔的“掩护”的观点。他说,在莎士比亚时代“充满流言蜚语的戏院”里,这种欺骗手段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德维尔作为一个大忙人,却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间隙写出如此多的杰作,这很荒谬”。

    所有以上的猜测也仅仅只是猜测罢了,相信随着历史的前进,人们终会还原莎士比亚的本来面目。

    诗人拜伦选择长期漂泊之谜

    拜伦是英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曾写下“英国哟!我爱你,尽管你有那么多缺陷”的诗句。然而这位深深眷恋祖国的诗人却在1816年离开祖国远走他乡,长期漂泊。他为什么执意要离开他深爱的故土呢?

    关于拜伦长期漂泊的众多说法

    按照英国史学家麦考莱的看法,拜伦的出走是由于英国上流社会的排挤。1815年1月,拜伦与宪尔班克小姐结婚。但一年后,这桩仓促的婚姻却以妻子的离家分居而宣告结束。消息很快传开,一夜之间,拜伦发现自己已身败名裂。那个时代,中产阶级将婚姻制度看得极为神圣,他们一同指责拜伦,说他残酷无情,而上流社会的沙龙也不再接纳他。这同其作品《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刚出版时的情形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拜伦感到莫名其妙,他不堪忍受这种巨大的压力,最终不得不远走他乡。

    另一种说法认为拜伦的政治思想不被英国统治阶级认同。许多人写过关于拜伦的传记,但是他们都避开了拜伦与英国统治阶级存在矛盾这一问题。然而实际上,英国统治阶级恨透了他在议会上的大胆演说,以及他诗歌的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政治及宗教方面的自由思想。于是他们在诗人私生活方面制造了种种“丑闻”,挑拨他妻子同他离异,唆使社会舆论谩骂拜伦是叛徒、国王的诽谤者、道德的破坏者、拿破仑的颂扬者等等,这使诗人在社会上处处受到责难。因此,“他是被英国统治阶级逐出自己的祖国的”这一说法,也许更为贴切。

    还有一种说法是家庭变故。拜伦的声誉终因婚姻的破裂而一落千丈,使他成为众矢之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被迫流浪异乡,到异国他乡去追寻自己真正的生活。

    关于他离开祖国的原因一直未有定论,但上述的说法都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专家学者会找到他毅然离国的真正原因,人们也期望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裴多菲死亡之谜

    曾经有一首名为《自由与爱情》的诗在中国广为流传,诗句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而这首诗的作者裴多菲就是一个为“自由故”的革命者。

    尸骨下落不明

    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的伟大诗人和革命者。1849年7月,他在反抗俄奥联军的战争中不幸牺牲。不过也有人否认这种说法。因此,关于裴多菲的下落,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人们通常认为,裴多菲于1849年在保卫匈牙利独立的西格什瓦尔战役中阵亡。同时,也有一些人说裴多菲没有战死,而是被俄国人俘虏,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也有人说他的坟墓就在西伯利亚。

    1989年,一个名叫莫尔毛伊·费伦茨的企业家自愿出巨资,组建了一支由匈牙利、苏联和美国专家共同组成的国际考察队,前往西伯利亚寻找裴多菲尸骨的下落。

    考察队在莫斯科碰巧遇到了一位名叫维若基尔的老人,他对队员们说起他10岁时,他的祖父曾对他说起过村里的一座墓地的来历,祖父说:“这里埋着一位名叫裴多菲·山道尔的外国革命者,是个诗人。”

    裴多菲遗骸的真假

    考察队邀请老人随他们一起到老人的家乡巴尔古津诺村。在当地政府的许可下,他们相继挖开了21座坟墓,但是并没有发现裴多菲尸骨的下落。

    1989年7月17日,在挖出又一座墓中的头骨时,匈牙利的基塞伊教授一眼就断定它可能是裴多菲的遗骸。等到整具尸骨被全部挖出后,专家们都肯定地说这具尸骨就是裴多菲的。

    安徒生

    从挖掘出的遗骸上可以看到,他死时嘴巴张得很大,而且埋葬时只有衣服裹尸,未被装入棺木。专家们判断,他可能死于他杀或者血液中毒。

    但是,这具尸体真是裴多菲的遗骨吗?虽然专家们考证后一致认为是,但是仅凭一具辨不出模样的尸骨来下结论,似乎并不足信。但愿人们能早日揭开裴多菲死亡的真相。

    安徒生的身世之谜

    安徒生的童话给许多人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幻想。而这位文学大师的身世也如他的作品一样神秘。他真的出身王室吗?是人们美好的愿望还是事实的确如此呢?

    安徒生出生于贫苦家庭说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度过了纯真而快乐的童年。关于安徒生的真实身份,人们也有许多猜想,尤其是有传闻说他本身就是位王子,那么这到底是真是假呢?先来看关于安徒生的普遍描述:1805年4月2日,这位伟大的童话故事作家出生在丹麦富恩岛上的欧登赛城中的一间又矮又破的房子里。他的父亲是一位整日为生活而忙碌的鞋匠,他的母亲则是一个非常善良的洗衣妇。贫穷的童年生活使安徒生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35年他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出版。安徒生自己的童年虽贫穷但却幸福而快乐,所以,他认为那些贫苦的孩子也应该有享受幸福快乐的权利,这些童话故事书正好能使他们的童年充满欢乐。每年圣诞节时,安徒生都会出版一本童话书,当做礼物送给孩子们,这些童话至今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如《丑小鸭》、《夜莺》、《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写作将近四十年,发表一百六十多篇作品的安徒生是丹麦人民的骄傲。

    安徒生真的是落难王子吗

    丹麦人并不满意普通传记对安徒生的介绍,在《安徒生——一个真正的童话》一书中,历史学家延斯·纪根森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安徒生的真实身份乃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和一个名叫劳尔维格的伯爵夫人所生。在他出生后,王室把他安置在了安徒生父亲——这个欧登赛鞋匠的家中。安徒生如果真是一个身份低微的鞋匠的儿子,和皇室没有关联,他怎么能进入上流社会,出入皇家剧院,还在阿马林堡里居住过一段时间呢?丹麦作家皮特·赫固也有类似看法,他提出了另一种根据:一位海军上将的女儿曾提到,安徒生也曾发出自己是王子的慨叹。

    安徒生自己有本自传《我一生中的童话》,在书中,他并没有提及自己是王子,也没有任何自己是王子的暗示。有的学者还找到了一百八十多年前教会户口登记册的复印件,登记册上记录了1805年4月2日凌晨1时,鞋匠汉斯·安徒生与其妻子安娜喜得贵子,并且记录了安徒生是在4月16日那天接受洗礼的。

    丹麦著名历史学家塔格·卡尔斯泰德为了解开安徒生出生之谜,翻阅了大量有关那时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的档案。他发现,在那个时代,王公贵族之间偷情的现象确实存在,生下私生子也实属可能。国王会对这类问题以一封信和一笔钱打发了事。

    安徒生是否是落难的王子也许并不重要,人们只不过是想要对这位作家了解得更多一些罢了,人们最为关注的,仍是这位文学家带给每个人童年的无尽欢乐和幸福回忆。安徒生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美好童年的象征。

    普希金死亡之谜

    普希金在文坛上的地位非常高,后人对他的赞誉很多。他被称为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却离奇地英年早逝。

    为爱而战的普希金

    1837年2月,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与情敌丹特斯的决斗中身亡,俄国文坛从此陨落了一颗巨星。人们为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而哀痛,纷纷缅怀他,但同时,人们也为他的死感到疑惑,于是各种猜测纷纷出现。

    年轻的普希金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很早便显露其诗人的才情。在他与莫斯科的绝色佳人冈察洛娃相遇后,两个人便一见钟情,共同坠入爱河,不久之后便结为夫妻。

    然而几年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次舞会上,冈察洛娃与沙皇禁卫军军官、法国的纨绔子弟乔治·丹特斯相识。丹特斯立即展开对冈察洛娃的追求。普希金得知后,又羞又愤,觉得自己的名誉与尊严被践踏了。为了挽回声誉,他要与丹特斯决斗。可是,在决斗现场,丹特斯趁普希金尚未准备好之际就先开了枪,普希金被伤到了要害,不久,他就因伤势过重而不治身亡。

    普希金是否真的死于一场阴谋

    俄罗斯人为诗人的悲惨命运而流泪,人们要求惩治凶手。但普希金难道真的是死于情场上的一场决斗吗?

    有关专家经过对史料的分析研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普希金并不是偶然中枪身亡,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

    原来沙皇尼古拉一世在此之前,就已经觊觎普希金妻子冈察洛娃的美色。丹特斯受沙皇指使,在各种公开场合引诱冈察洛娃并蓄意要把普希金惹怒,激他与之决斗,然后趁此机会杀掉他。

    但是以上种种仅是猜测,关于普希金死亡的幕后真相,世人无法得知。他在事业的辉煌之时却意外离世,这不能不说是全世界的遗憾。只希望能早日破解他死亡的谜团,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托尔斯泰晚年离家出走之谜

    191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在梁赞至乌拉尔铁路沿线的阿斯塔波沃车站里,有人在候车椅上发现一位病重去世的老人。经过调查,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老人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列夫·托尔斯泰。

    晚年的托尔斯泰在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大文豪,其一生创作颇丰,影响深远,在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位享誉世界的作家在晚年却做了一件让世人皆惊的事——离家出走。要想探究他离家出走的真正原因,还要仔细研究他晚年的思想变化,这一点至关重要。

    晚年的托尔斯泰笃信宗教,而且宗教观、社会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73岁时,托尔斯泰回到了故乡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但此时,面对自己的庄园,托尔斯泰产生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想法。他开始关注在农田上辛苦劳作的农民们,这些贫苦可怜的农民让托尔斯泰感到不安与自责。

    托尔斯泰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开始折磨自己,想要以此来减轻内心的负疚感。他不再出席各种聚会,开始厌恶人情世故。而且穿戴得如同农民一样,与他们一同在田里劳作。后来他更是遣散了手下的农民,并且将田地分给他们。对于著作的版权,他也无偿地捐给社会。托尔斯泰不顾妻子反对,公开发表声明:从1881年以后他完成的任何作品,可以由任何人免费出版。

    重压之下选择离家出走

    生活在这样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托尔斯泰的亲人、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举动,包括他的社会价值观、宗教观。家里人常常与他发生矛盾,社会上有许多报刊也攻击他,连一些科学家、沙皇政府也都表示出了对他的不满。

    正在托尔斯泰受到了孤立与打击之时,切尔特科夫出现了。他用花言巧语取得了托尔斯泰的信任,并在老人生命的最后9年里,在老人的众多家人、随从者中获得了最为特殊的地位,他对老人的思想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但是,这个人用心险恶,他真正的意图是想要获取托尔斯泰作品的继承权。朋友们都看出来切尔特科夫居心叵测,只是没人敢直接面对托尔斯泰,告诉他实情。

    托尔斯泰

    以前,都是托尔斯泰的妻子保管他的日记。但是托尔斯泰与妻子发生矛盾后,切尔特科夫又对其百般诱哄,托尔斯泰竟将人生最后10年的日记全部交由切尔特科夫保管。

    妻子索菲亚也感到了切尔特科夫对她地位的巨大威胁,她对此非常痛苦,脾气也越来越坏,甚至把怒气全都撤在了托尔斯泰的身上。

    1910年8月30日晚,他们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索菲亚甚至愤怒地说她并不是痛恨切尔特科夫,而是不能原谅托尔斯泰。对于妻子的愤怒与谴责,托尔斯泰采取的是宽容谅解的态度,他总是把错误都归到自己身上,而尽量原谅别人的种种不对。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里,他活得并不快乐,他被种种责难包围。他忍受不了这种责难充斥自己最后的岁月,于是选择了离家出走。

    1910年10月28日早晨5点左右,托尔斯泰就离开了波良纳庄园。在火车上,他病倒了,不停地咳嗽,并开始发高烧。他在阿斯塔波沃车站下了车,7天后他就病逝在这个荒凉的小站里。

    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曾专门研究过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一事。究其原因,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的累积才使他作出了离家的决定。但是托尔斯泰为何选择这个时候离开,他为何在病重时仍不愿回家?这一直是一个谜。

    叶赛宁自杀之谜

    在俄罗斯有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作感情真切,蕴涵丰富,格调清新,对后世的诗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他有着“浪漫诗神”的美誉,他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叶赛宁。

    叶赛宁(1895-1925)早期曾参加资产阶级文学团体意象派,其作品基调比较低沉悲观。十月革命后,他的作品风格有所转变,有一些作品如《苏维埃俄罗斯》就展现了新的革命生活。但其主要创作倾向仍然是以赞美农村田园生活为主。然而,这位著名的抒情诗人却最终选择了用一条皮带结束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噩耗传开,举国哀恸。

    浪漫的“诗神”

    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的谢尔盖·叶赛宁于1895年出生在俄国梁赞省的一户农家,他9岁开始写诗,15岁就迈入诗坛。

    1917年春天,叶赛宁应《人民事业报》编辑部之约,前去洽谈诗稿问题,与那里漂亮的22岁秘书吉娜伊达相识。两个人立即坠入爱河,并于三个月后结合。吉娜伊达从小酷爱文艺,博览群书。她喜欢戏剧,也学过雕塑,是位具有独特鉴赏力的女子。可以这样说,在婚后的最初两年里,他们一直很幸福,而且还育有一个女儿。然而后来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问题,矛盾不断加剧,致使这桩婚姻以失败告终。叶赛宁狂放不羁、刚愎自用、积习难改,对婚姻的失败他应负很大责任。同时,还有一些事情,例如战争、动荡的生活、长期的分居,也是两个人离婚的重要原因。

    吉娜伊达带着孩子嫁给了著名戏剧大师梅耶尔荷德,家庭生活十分和睦。叶赛宁悔恨不已,但为时已晚,这期间他写了大量怀旧和忧伤的抒情诗。后来叶赛宁与梅耶尔荷德夫妇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并经常去看望他们。

    在叶赛宁去世一周年的时候,一名女子在诗人的墓前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留下了这样一封遗书:“1926年12月3日,我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我知道在我死后会有人对叶赛宁无尽无休地狂吠,但这对于他,对于我都无所谓了。对我来说,一切最珍贵的东西都在这坟墓里……”这位自杀的女子正是诗人的秘书加丽雅·别尼斯拉夫卡娅。她于1897年生于彼得堡,在中学毕业后获得金质奖章,并且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内战争期间工作出色。

    加丽雅为人正直、热情,深得众人喜爱,正像有人在回忆录中所述的“她很聪慧、漂亮……每一次同她接触,都会被她的内在力量和心灵之美所吸引”。在1918年彼得堡的一次文学晚会上,叶赛宁与加丽雅相遇,加丽雅被诗人深沉忧郁的气质迷倒。此后,在她任莫斯科《贫农报》编辑期间,她与叶赛宁逐渐熟识,并担任他的助手,在生活和工作方面都给予诗人很大帮助。

    1925年秋天,加丽雅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不得不到维特尔省的农村去疗养,然而,却听到了叶赛宁逝世的消息。她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很快就垮掉了。

    对于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子在诗人心目中的位置,世人猜测不一。但是有这样一件遗物也许能说明什么。1924年4月15日,叶赛宁在给这位朋友的信中说:“亲爱的加丽雅,我的朋友,我再对您说一遍,对我而言,您是极其宝贵的!再说,您也知道,在我的命运里要是缺少了您的参与,那该是多么凄凉……”

    与邓肯相识相恋

    1921年夏天,已经42岁的邓肯典当了所有财产,怀着激动的心情,千里迢迢,向她心爱的莫斯科进发了。邓肯在欧洲被誉为“手势皇后”,有人曾这样评价:“她不顾威胁恫吓,毅然决定出访革命的俄国,这可能是她全部手势中最美的一次,也是面对雷鸣般的掌声最当之无愧的一次!”而此时,邓肯也慢慢地走向了她人生中最爱的人——叶赛宁。

    1921年10月,邓肯应邀出席著名戏剧家雅库洛夫举办的一个晚会。突然,一个着浅灰色装束的小伙子闯进会议厅,差点把客人撞倒,嘴里不住地喊:“邓肯在哪儿?邓肯在哪儿?”“这个冒失鬼是谁?”邓肯笑着偷偷问翻译。翻译悄声地说:“叶赛宁……”晚会接近尾声,主人发现女主角已不知去向,便慌忙去找。在隔壁的小客厅里,人们发现邓肯正与叶赛宁在一起,邓肯倚着沙发,诗人正跪在她脚边。“刚才,他给我朗诵了他自己的诗篇。”邓肯对翻译说,“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我觉得很美,因为那是音乐,真正的音乐。”

    此后,两个人天天形影不离。邓肯有演出时,叶赛宁都会坐在前排中央的位子,目不转晴地看她演出,他也经常随她出外巡回演出:舞蹈家也常常倾听诗人的朗诵,为诗人的谈吐和魅力所吸引……两个人的感情进展飞速。

    不久,邓肯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打算去美国巡回演出。申请很快被批准,但邓肯又提出:必须和叶赛宁同行。出发前,他们决定要在新设立的苏维埃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当书记员微笑着问他们选择什么姓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希望用双姓——“邓肯·叶赛宁。”这对伉俪整整相差了15岁。这一年,叶赛宁27岁,邓肯42岁。

    这对世界闻名的明星夫妇在海外共待了十几个月,直到次年4月回国。可以说,他们婚姻关系的最初还是很幸福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在各方面的差异便逐渐显露,感情出现了问题。

    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在激情过后接踵而至。两个人在出身和教育背景、年龄、性格、语言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使得两个人不能像正常夫妻那样交流沟通。从本质上讲,叶赛宁是个“忧伤”的诗人,他身上凝聚着与生俱来的悲剧气质,他追求理想的幸福,可他对现实中存在的“幸福”却缺乏“消化”与“吸收”的能力。他患有周期性的抑郁症,经常会莫名其妙地陷入哀伤,消沉绝望,或脾气暴躁,歇斯底里。由于不适应国外氛围的“挤压”,他经常冲“快乐的妻子”发火,大吵大闹,还时时喝得酩酊大醉,做出种种荒唐的举动。叶赛宁的性格缺点在此时暴露无遗。他虽然也不满自己的表现,但他不能控制,只能任由自己的想法支配自己的行为。他是一个极端自我的人,痴恋着“想象中的婚姻”,又恣意地践踏着现实的婚姻,他似乎永远也无法在现实中品尝一匙“平静的天伦之乐”。

    邓肯伤心地看着丈夫的无理取闹而无力改变。她没有任何办法来制止丈夫的所作所为。也许,他们真的并不适合,她不应继续在叶赛宁身上浪费时间了。

    他们都努力过,宽容过,但失败了。终于,在巴黎,他们达成协议:回到俄罗斯后暂时以“朋友”相待,并许诺尽可能地修复两个人的感情。但是,邓肯的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

    叶赛宁真的是自杀身亡吗

    1925年3月初,在一个家庭晚会上,叶赛宁与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相遇了。诗人又做出了惊人之举,他又爱上了这位年轻高贵的少女。半年之后,叶赛宁和索菲亚结婚,搬进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豪华住宅里。像早就注定的那样,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他感到压抑和束缚,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我所期待和希望的一切都幻灭了……看来,这个家给我的并不是轻松和快乐。”

    直到此时,叶赛宁可能才意识到,昔日情人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最可贵的,但他留给她的只是失望,他鼓不起勇气去回头找她,于是只能自责并选择了死亡,以此来赎罪。

    但是不少学者指出,叶赛宁实际上是患精神抑郁症而自杀的。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叶赛宁的性格愈来愈暴躁,到后来竟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显得喜怒无常。经医院检查,医生认为他已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

    不管是死于爱情悲剧说还是死于精神抑郁症说,两者都以叶赛宁的自杀为前提。但近来,有人对传统的说法大胆地提出了挑战,认为叶赛宁的“自杀”结论值得怀疑。其证据之一是,通过研究相关照片,发现许多疑点。诗人死后,苏联国内外报刊都以显著标题和大幅版面作了报道,并刊登了诗人死亡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额头和鼻梁上有一块很大的凹痕,应该是被钝物猛击所留下的;诗人颈上还有横向的勒痕,看起来符合缢死的情况。所有这些都表明诗人可能是被身后的绳索勒死的。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作为定论,还有待于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茨威格夫妇自杀之谜

    为文学创作而生的茨威格走了,静静地离开了当时那个苦难深重的世界。这位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与宽恕的伟大作家及其妻子的离世,给人们带来悲哀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狂欢节传出的噩耗

    1942年2月,当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全城正沉浸在狂欢节的热烈气氛中时,突然传出了一个惊人的噩耗:居住在如亚贡加里埃斯路24号的一对外籍夫妇自杀身亡,死者正是侨居巴西的奥地利知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及其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消息传开,里约热内卢全城由欢乐的巅峰落入悲哀的深谷。

    在事发现场,警察们看到,茨威格夫妇安静地躺在卧室的床上,面容安祥。两个人仿佛睡着了一样,毫无死亡时的痛苦。床头柜上静静地放着药瓶和茶杯。

    经验证,这对夫妇约在中午12时至下午4时之间服用了一种叫做“佛罗那”的安眠药而自杀身亡。两个人走得无声无息,斯蒂芬·茨威格死时年届60,而他的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死时年仅33岁。

    消息传来,原本沉浸于狂欢节中的人们自发组成了送葬队伍,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来为茨威格夫妇送行。载着作家夫妇的灵车进入巴西国家公墓,茨威格夫妇被安葬在国王保罗二世的墓旁,这样的殊荣并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难解的自杀之谜

    一直以来,人们都不明白,茨威格夫妇为什么会自杀呢?

    一种说法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使茨威格夫妇有了自杀的念头。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莫里兹·茨威格善于经商,并因此致富,同时又很有头脑,注重对孩子的文化和音乐才能的培养和发掘。

    茨威格从小就敏感、脆弱、害怕约束、向往自由。他很早就在文学上显露出过人的才华。茨威格生性敏感,富有同情心、正义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而这正是从事文学创作所必需的。1901年,他发表了处女作《银色的琴弦》,之后,又陆续发表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马来狂人》、《家庭女教师》、《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等。

    然而,这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却带给了他深深的痛苦。

    1914年6月,正当他在比利时旅行时,世界局势急剧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场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厮杀,给一向爱好和平、自由的茨威格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他匆匆结束旅行,回到奥地利,参加反战活动,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然而,战争阴影愈加浓重,茨威格第一次萌生了自杀的念头:“我在写我的遗嘱……德国人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践踏了法国领土,又向巴黎推进,这种行为究竟是天才抑或神经错乱?世界从未如此疯狂,此刻,我感到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儿童嬉戏,我只能在昏睡中消磨时光,什么都不想知道,什么也不想经历,这是我至今度过的最可怕的日子。”

    4年后,一战结束了,欧洲局势暂时平稳下来。此时的茨威格从战争的恐惧中慢慢恢复过来,他害怕战争的再次来临。他在奥地利远离城市的萨尔茨堡里买了一幢房子,又开始了专心创作。这里风景怡人,交通便利,安静祥和,非常适于他心情的平复。

    1933年,希特勒攫取了德国政权,开始对外侵略,发动战争。纳粹首先将打击矛头对准犹太人。在国内,茨威格、海涅和托马斯·曼等犹太作家的作品首先成为被查禁与焚烧的对象。这位曾经拥有广大读者群的著名作家不得不离开德国,前往英国避难。1933年10月,茨威格与夫人弗里特丽凯来到伦敦。在伦敦的难民营里,夫人为他挑选了一位德国姑娘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做他的秘书。夏绿蒂性格坚毅、温文尔雅。由于从小受哮喘病折磨,她身体虚弱,性格内向,与弗里特丽凯的活泼、爱打扮、好交际、讲排场的性格特点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38年,茨威格与妻子弗里特丽凯分手,1939年9月6日,他与夏绿蒂正式结为夫妇。1941年他们正式迁居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然而,尽管茨威格远离了战场,但他仍然能听到很多关于战争的消息,为了摆脱战争的困扰,在1942年2月巴西人欢庆狂欢节时,茨威格却同妻子双双服毒自杀。

    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

    关于茨威格夫妻双双自杀原因的另外一种说法是:他们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

    一战中,茨威格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及信仰,但二战时,希特勒的上台,让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完全破灭了,他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

    茨威格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着眼于人的命运、人的内心,他对那些被社会唾弃,被生活压迫得扭曲变形的灵魂充满了同情。他对不幸命运的描写,对饱经忧患灵魂的刻画,有些就是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读起来扣人心弦。

    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令世界血流成河。1940年7月,茨威格在给托马斯·曼的信中写道:“……我在此(指美国)的时间少得可怜,我利用这屈指可数的日子为拯救苦难中的朋友们,也包括我的前妻,尽点微薄之力……承蒙您的一片诚心。询及我今后的去处,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本想回到英国……我简直没有精力在大使馆的官员们面前为申请逗留或延长逗留期限再折腾了,要么风暴结束,要么自己结束自己。”

    这个58岁的老人已经饱受战争之苦了。

    这个一向视脑力劳动为最高乐趣的人,在移居巴西期间,尽管物质条件十分优越,却感到精神上的折磨一日比一日难以忍受。而且,二战的爆发使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理想完全破灭。他不再期待“旭日东升”的景象,他已没有耐心去等待和平的来临了。为了摆脱这种等待的折磨,他决定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感到:“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那个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业已日趋毁灭。”

    也有人认为:茨威格夫妻双双自杀,也是由茨威格本人的性格造成的。

    茨威格从小就不喜欢被颇多的学习生活所束缚,但又不能违抗父亲的命令,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学习。他认为,“……学习就是恐惧、严肃、折磨、压抑和牢狱。世界仿佛一片灰暗,我们凝视着自由,犹如希望的熠熠繁星……可是,这里是网,它束缚着我们的命运,如此严格的纪律禁锢着应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世界,我们从未摆脱那种桎梏,内心深深感到它的约束。”

    茨威格天生的性格很适于文学创作,但是在文学上影响他最多的却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受其影响,茨威格在作品中善于进行心理分析,他有意忽略外部世界、客观环境、自然风光、细节描写等琐屑之处,倾注全力将视角对准人物内心,采用内心独白、现身说法、自由联想、书信表白等方式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对灵魂的剖析,对内心的深刻揭露,是心理分析的特征。茨威格的这类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非常让人叹服。而且,从这类作品中也能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家。

    茨威格是一位毕生追求人道主义理想与精神自由的作家,出于人道主义立场,他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与宽恕,厌恶金钱社会的尔虞我诈、虚伪、自私与冷酷。

    为了让人们理解他自杀这一举动,茨威格在遗言中这样说:“及时地而且以真诚的态度结束生命。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地球上最善良、纯真的欢乐和个人的自由始终是至圣至美的。向我所有的朋友们问好,但愿他们历经长夜后能见到曙光,而我这个惯于性急的人就先他们而去了。”

    他的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她忧郁内敛,对丈夫既崇拜又感激,丈夫选择自杀,她也不会独活于世。

    由此可见,茨威格夫妇是由于他们的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而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柴可夫斯基死因之谜

    柴可夫斯基的身边似乎从来不乏戏剧性。他凭借伟大的音乐作品赢得了国际声誉,却在人气急升的时候突然辞世。是天妒英才,还是自杀身亡?而《第六交响乐》又为他的死增添了一丝神秘……

    《第六交响乐》与大师之死

    俄国著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于1893年11月6日凌晨,突然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这一年是音乐家的个人声誉急剧提高、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他的溘然长逝使人们对他的神秘死亡充满了好奇。

    柴可夫斯基

    1893年11月18日,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乐》第二次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被音乐中流露出的悲伤气氛所感动,也因此更加深了对柴可夫斯基内心世界的关注,仿佛从音乐中可以感觉到他死亡的预兆。《第六交响乐》似乎成了柴可夫斯基“自杀”的“预言”。因此,柴可夫斯基的“自杀”,也被传为奇闻。他创作《第六交响乐》,原意是想献给自己的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的。然而,命运却这样捉弄了他,这支交响乐同他自己的死亡联系在一起,显得更加神秘。后来,有人发现一份相传为柴可夫斯基写的“秘密标题”的草稿,上面有这样一句话:这支交响乐的最终本质是生活。第一部分一全是冲动的热情、信心和渴望活动,必须短《终曲:死亡——崩溃的结果》: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失望;第四部分——以死亡为终结(也要短)。所以,人们认为,柴可夫斯基是自杀的,这支交响乐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另有一些人认为,虽然柴可夫斯基确实试图自杀,而且他的《第六交响乐》的主题也是悲剧性的,然而《第六交响乐》却绝不是作者为自己“自杀”所写的“挽歌”。因为,1893年这一年,是作者获得极高荣誉的一年,人们不相信他会在此时选择自杀。5月29日,他到伦敦参加英国剑桥大学音乐社成立50周年纪念大庆。皇家爱乐音乐会于6月1日又演奏了他的《第四交响乐》,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6月13日,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名誉音乐教授称号。正是由于这份喜悦才使他创作出《第六交响乐》,因此不可能日后又选择自杀。

    疾病说

    有人认为,柴可夫斯基应该是死于急病。11月1日傍晚,他与朋友共进晚餐,并酗酒直至凌晨2时。第二日早晨,他开始失眠,吃不下东西。午后,他喝了一杯生水,就再也没有好转的迹象,最终于11月6日不幸逝世。根据彼得堡的优秀医生——勃廷逊兄弟的诊断,柴可夫斯基确实是死于霍乱。

    当然,声名显赫的柴可夫斯基是自杀,还是因为疾病而死,现在我们都无从得知了。后人也只能用哀思来表达对这位大师的怀念之情。

    毕加索的死因之谜

    毕加索的一生充满争议。他的艺术作品令人啧啧称奇;他那放荡的生活也一直为世人诟病。而这位毁誉参半的艺术大师的死因更是一个谜。画家是死于纵欲,还是抑郁而终呢?

    毁誉参半的艺术大师

    毕加索是20世纪绘画史上拥有极高声誉的画家,他的作品既继承传统艺术,又具有独创性,成为世界艺术瑰宝。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艺术大师,有着鲜明的个性。为逃避人们的拜访,他长期居住在山顶的一座别墅里,过着隐居生活,从不接见不速之客。在生活中他常常搞些恶作剧,出些小花招,为人怪异。正是这些个性,使得他的死因令人们猜测不已。

    希腊女记者阿里亚娜·斯特拉辛奥波洛斯·赫因汤于1988年6月在美国出版了《毕加索——创造和破坏者》,书中向大家揭示了这位艺术大师的一些奇闻逸事。她揭示了毕加索性格中的许多缺点,例如为人专横粗暴、不负责任、自私自利且诡计多端。阿里亚娜还写道:“毕加索在巴黎大街与一名17岁的少女玛丽·特里萨·沃尔特相遇,并对她说:‘我是毕加索,您和我在一起会成为名人的。我们在一起一定会快乐的。’”他和妻子奥尔加科拉瓦度假时,让玛丽也住在附近。白天让玛丽当模特,晚上常常伺机与她约会。后来,玛丽也遭到了无情的抛弃。总之,毕加索是一个行为放纵的人。如果说他死于纵欲,确有根据。

    在《住宅与庭院》杂志上,艺术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约翰·查理森曾披露:在1915—1916年间,毕加索曾与一位名叫加布里埃尔·德佩尔·莱斯皮纳斯的巴黎妇女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查理森说,最令人惊奇的是毕加索曾在一张纸上写道:“我已请求善良的上帝允许我向你——莱斯皮纳斯求婚。”此事也为纵欲一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死因难以确定

    还有的学者试图从艺术规律、艺术与女性的关系上对毕加索之死进行探讨。毕加索在其一生的创作当中从无数个女人身上获得过灵感。一个艺术家如果其婚恋和家庭都比较幸福的话,他的创作会更顺利,更成功。感情因素在促成艺术家创作力爆发的各种因素中是一根“导火线”,毕加索在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雅克琳结婚之后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在毕加索生命后10年的创作中,一直交织着婚后生活的幸福、妻子的鼓励以及死亡来临的幻影。但是据学者、专家考证,在毕加索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所钟爱的雅克琳患上了精神病,这使他感到无比痛心,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创作。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艺术家在经历创作高峰期后,都会无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毕加索也不能逃脱这种规律。而实际上,毕加索最后几年的创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原因,对毕加索的打击很大,也许他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抑郁而死的。

    但是,这一观点仍然缺少根据。因为毕加索生性古怪,很少谈论自己的事情,致使许多生活真相被湮没了,他的死亡报告也并不详尽,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对毕加索的死因无法知道得更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