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四人行走未出三日,又见前面一座高山拦路。唐僧打量此山上下左右,远近高低,山势山貌,十分陌生。心下狐疑道:“此地离唐都已经不远,来时走过,并无高山,怎么又出来一座山?”于是说:“徒弟呀,我记得来时并无此山的,不知是凶是吉,须小心为妙。”八戒说:“恐怕又是妖怪弄法变的吧?俺等可要谨慎从事。”悟空说:“眼见就要到长安城了,还会冒出什么幺蛾子吗?跟俺大胆前行!”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山脚下,只见山上山下都是松林,斜坡上有一条山路,陡峭难行。眼下天又擦黑了,上山尤为艰险。唐僧看去,面露难色。悟空心里明白师父的心思,说道:“路也难走,山也难上,何不在山脚下寻个人问问路,再寻个人家住一宿,明个早上再上山。”唐僧欣然道:“正合我意。”
师徒四人带转马头,沿着山脚下的松林子寻找人家。正行走间,忽听一老者诵读《心经》的声音:“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循声往松林里走去,果见一座庵,十分清雅,庵门上方题着“警心庵”三个字,庵门半开半掩。唐僧吩咐悟空三人在外立等,自己轻推庵门,走了进去。唐僧见佛堂上烛光通明,烧着三炷晚香,一个老和尚打坐在蒲团上诵着经呢,便不忍进去打搅,立在佛堂处。
老和尚已感知有人进来,便停止诵经,慌忙起身出来迎接道:“老师父从何处来啊?请堂中坐。”唐僧进到堂中,先拜了佛,然后与老和尚施礼答话道:“贫僧乃大唐国奉皇上钦命差往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的,真经已取回,现护经返唐面见皇上,路过宝方,因见前面高山峻岭,未敢轻过,便寻至宝庵,打探路径,求老师父指点。”那和尚打量了一番,说道:“从东土到西域佛国,又从西域佛国返东土,谈何容易?就你一人?不是说梦话吧?”唐僧答道:“全是实情。我还有三个小徒在外等候,恐怕惊扰老师父,故未擅进。”老和尚道:“既是打探过山路径,三言两语难尽,还令高徒进来同坐。”唐僧就起身到庵门前,叫了悟空三人进来坐下。
老和尚看见悟空三人相貌丑陋,就问道:“老师父貌善,徒弟却面恶,有些不相谐了。”悟空道:“佛家本不该以貌论人,更不该以貌说事。只问你这座山叫什么山?可是以往就有的吗?别的事不要你管。”老和尚听见悟空话语埋汰,有些吃惊:“难道你们走过这座虚空山吗?”悟空说:“俺师父取经西去时路过此地,并无这山。”老和尚道:“无也好,有也好,无无有有,有有无无,此乃虚空一场,故此山为虚空山。山上有一大寺,名曰洗心寺。凡来往人等必过洗心寺,心洁者过得,心浊者过不得。总之,贪嗔痴欲、奸盗诈伪、心恶意歹不得过。”
唐僧听了,忙立起身来称谢道:“多谢老师父指点!我们明日早早就上山去,只是敢问这山路为何这般陡峭?”老和尚意味深长地说:“陡峭不可怕,心净者上得,心浊者难上得!”唐僧说:“吾等一行西天取经,护经东归历尽磨难,真心向善,佛天可鉴,过这山径应该不难吧?”
老和尚并未回答他的话,只是问道:“你四人进庵来,可曾看见庵门上有菩萨亲笔题的三个字?”悟空道:“是‘警心庵’三个字,谁没看见。”老和尚道:“你们既见菩萨题的这三个字,其深意可知?”悟空道:“也无甚深意,不过是叫人把自家的身心善恶警示警示。”老和尚道:“不错!你三位师父的身心善恶,可曾警示?”悟空道:“这小小事情,出世之时就警示过了,后又经俺两位师父提炼早已炉火纯青,哪还能等到今日?”老和尚听了,摇摇头道:“你这些游方和尚的大话,只好哄骗我老僧。你若见了洗心寺那阴阳鱼,它目如皎日,心若慧灯,便哄骗不得。”悟空有些轻蔑地笑笑,说:“你这老和尚井中蛤蟆——也就认得那井口大的天了!什么阴阳鱼?恐怕正是俺本来灵明中旮旮旯旯中生出来的智慧哩!”老和尚嘴巴张张,欲说又止,只是搪塞道:“既是如此,请上山。只是小心别掉进洗心海里去了。”悟空嘲笑地说:“俺大唐到灵山是十万八千里,今返回来又是十万八千里,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喝过的水比你见到的河都多,什么样的险情没经过?还怕掉到什么海里去吗?”说罢,就拉住师父要出庵。唐僧见悟空言语唐突,恐怕老和尚生气,就说:“小徒顽笑之谈,还请老师父不要介意。”哪料老和尚释然一笑:“哪里介意!天色已晚,沙弥已在灶间备好素斋,请四位用斋,在寒庵将息一宿,明日上山何尝不可?”师徒四人见老和尚执意挽留也就依了。
第二天一大早,唐僧师徒四人简单用了早斋,辞别了老和尚,装好经书,牵了马,挑了担,径直上了山路。
山路上沙尘漫漫,草叶乱飞,山陡路曲,更有乱藤缠绕。所幸唐僧是个久历艰困之人,一心思量上山,并不畏险阻,只是策马向前,心无旁骛。沙和尚担心二师兄上山跟不上趟,老早就抢过担子自己挑上,沉沉的担子使他无心旁顾左右,只管低着头往前走,并不看长说短。悟空则是一会儿跑到最前面,一会儿围在师父左右,一会儿又走在沙和尚后面。唯有八戒步履艰难,怨天尤人:“这贼猴子蹿上蹿下的好烦!这沙和尚蠢货,不消些世事,只知道任劳任怨。这山路高低不平好难走,这路上藤蔓缠绕牵扯得人心惊意乱。”说完抬头看看,只见师父、大师兄、三师弟都在奋力前进,恐自己失群落队,只得喘着粗气,紧紧赶路。不料脚下一滑,“扑通”一声,跌了个嘴啃泥,怕叫那猴头看见笑话自己,连忙爬起来揉揉嘴巴揉揉肚皮,又揉揉膝盖,然后往前走。岂料又被藤蔓荆棘抓住,扯也扯不开,撕开了上边,又扯着了下边;理开了左边又扯着右边。焦躁得他性起,尽力一挣,挣是挣开了,衣裳却扯破了,嘴巴也划伤了。八戒心下愈加恼怒道:“都是老和尚与贼猴头害俺,怎么他们都平平安安走去?”不由得焦急地大叫一声:“师父!大师兄!三师弟!等等俺!”
唐僧一路上行,马快如飞,并不知八戒在后面受苦。行到半晌,已赶到山顶。这时,悟空和沙和尚也来到了山顶。放眼望去,雾霭迷蒙。唐僧心下疑惑,问悟空:“并不见洗心寺啊?”悟空说:“师父,不急,咱再找找。”唐僧也不答话,忽然面向南天跪地大拜:“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上得山来,不见洗心寺,想必是弟子存心怠情,心生孽障!还求这位老师父引见菩萨,求为忏悔。”这时,山下那个老和尚突然出现在面前笑呵呵地说:“你们高低还是上得山来了啊!老师父请起,不必亲见菩萨了。菩萨有法旨在此。”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个帖儿,递与唐僧。唐僧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是四句颂诗,写得分明:
净心上山草不深,
烦恼自有藤缠人。
踏破千山与万水,
正果仍须先洗心。
唐僧领受菩萨法旨,再拜称谢。
这时方知八戒因受阻碍在后,尚未赶来,遂向老和尚诚求道:“猪悟能虽贪嗔未净,也是弟子之徒,情同手足,万求老师父转达菩萨,赦其前愆,容其改过而从新。”老和尚道:“唐师父何必过求,菩萨已恕其罪,容他赶上来了。快领众僧去洗心寺,我要回去交法旨。”唐僧道:“尚不知洗心寺在何处。”
老和尚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瞧!那不是吗?”说着用手一指,一座巍峨宏伟的大寺显现在前方不远处。
“好一座大寺!”唐僧师徒三人禁不住诧异了一声。
唐僧转身一望八戒赶来。就见八戒满身沙尘草叶,跌破的嘴滴着血,跌跌撞撞奔来,口里还嘟嘟囔囔,抱怨山路难走,还怪大家不等他。唐僧大喝道:“蠢材!无能!不悔自身贪嗔,还怨路不好走。若果真山路难走,为何我等都平安过来!”故将菩萨的颂诗递与他看。八戒看了,方知是菩萨显灵。再看时,都已经走到洗心寺跟前,惊得哑口无言,只是朝着寺门叩头道:“弟子从今往后,只随佛天差调,绝不敢欺心抱怨了。”唐僧道:“既知悔改,还不快快起来谢过老师父!”
老和尚道:“山路可否过?得过且过。大寺可否过?能过且过。就看众僧的缘分了……”说着用手一指,就见寺门徐徐张开,迎接众僧的到来……
寺门上方“洗心寺”大放红光,频频闪烁……
按照唐僧师父编排的顺序,唐僧、沙悟净、白龙马、孙悟空、猪八戒依次排队进入寺内。
寺内金碧辉煌,四面生光。往上一看,有苍穹不见其顶,只见斗转星移,白云悠悠。
寺内地坪上,一个巨大的太极圈赫然在目,阴阳鱼通体闪着银光和黑宝石的幽光,鱼目则亮如皎日。
按照老和尚的要求,过洗心者要双手合十,心无杂念,闭目站在鱼目之上。
唐僧率先站了上去,太极圈中阴阳鱼骤然旋转起来。他顿时感觉仿佛灵魂脱离了肉体,在苍穹里飞升。突然传来观音的教诲:“唐僧: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你西去灵山取经,又护经返唐,历经艰险,矢志不移,明心可鉴,已现金身,可过洗心寺。”
阴阳鱼停了下来,唐僧轻轻走出太极圈,感觉像脱了肉身凡胎,身轻如仙。
沙僧站到阴阳鱼目上的时候四平八稳,处旋不惊。只听观音在苍穹里说:“沙悟净: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当即佛土。你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又护经东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已现金身。可过洗心寺。”走出太极圈,沙和尚感觉如释重负,身轻如飞天。
白龙马站到阴阳鱼目上的时候,有些不习惯,“咴咴”叫了两声,弹了几下蹄子,方才站稳。只听得观音说:“白龙马,你驮唐僧、驮真经,忠诚无私、始终如一,已现金身,可过洗心寺。”白龙马欢跳着走出太极圈,“咴咴”仰天长啸两声,表达受到观音表扬的欢愉。
悟空连蹦带跳地进入太极圈,站到阴阳鱼目上,闭上了眼睛。阴阳鱼旋转起来。突然,鱼目增大,悟空下掉,掉落到胸部心脏那个位置,又将悟空卡住。
这时,从穹顶传来观音的声音:“悟空,你心海不济,虽不贪不淫,无挂无碍,动静随心,出入自得,却尚有一余念未除。”悟空扪心自问:“俺酒色财气无侵,贪嗔痴爱不染,还有什么‘余念’呢?”观音说:“你也不必疑惑,好胜不过一念啊!”悟空闻之大悟,说道:“俺只道好胜人方能胜于人,今看来未必胜于人,却易受好胜之累。如今世道,好胜一分则嫌多,让人三分不为过。”观音说:“你转了好胜之念已现金身,可过洗心寺。”阴阳鱼把悟空旋了上来。悟空喜得跳了又跳,早已跳出太极圈外,喜得抓耳挠腮,满心快活道:“原来无边解脱只在一念!”
八戒站到阴阳鱼目上,上瞧瞧,下瞧瞧,左晃晃,右晃晃,怎么站也站不稳,竟“扑通”一屁股坐到了鱼目上。八戒觉得不合适,连忙爬起来,刚站稳,阴阳鱼就旋转起来,越转越快,鱼目突然变大,八戒还没有来得及“哼哼”两声,整个人就掉下去了……
这时候苍穹传来观音的声音:“唐僧、孙悟空、沙悟净、白龙马,你等心净如水可以放心前行,到达彼岸;猪八戒内心尚存污垢,需要加持洗心,你等到前面等他吧!”
唐僧慌忙领徒弟们拜谢观音,沙僧挑了担,孙悟空牵了驮着经书的白龙马,从东门出了洗心寺。只见阳光灿烂,前方是辽阔的蓝色海洋,一座虹桥飞跨大海上空,大放霞彩之光。唐僧领着徒弟们踏上虹桥,向东而去……
且说猪八戒从阴阳鱼目坠下去之后,吓出一身冷汗;又一想,这肯定是观音弄的动静,定是为了俺好,随他去吧。须臾工夫,八戒就坠落在一片蓝色的大海上。由于下坠的冲击力,他沉入水中,又一猛子钻将出来,扑腾了几下,就镇静下来,奋力向前游去。他曾经任天蓬元帅,掌管天河八万天兵,自然有好水性。
八戒突然看到一白一黑两条阴阳鱼伴在自己左右游着,有些纳闷地问道:“你们二位是看俺笑话,还是看俺可怜同情俺呀?”银色的阳鱼说:“我是观音莲花池的银叶,阴鱼是莲花池中的墨花,是观音派来保护你的……”八戒问:“这是什么地方?”墨花说:“这是观音的慈悲之海。”
此刻天空中突然传来观音的声音:“猪八戒,以念佛消妄,以慈悲转贪嗔,以软和化强暴,以谦虚折傲慢,以正念去色心,以顿悟清杂念。如此便可得道。你在我慈海中洗心,可曾觉悟吗?”
八戒说:“多谢菩萨慈航引路,指点迷津。俺反省自己,是有些色心,但并未有实做;还有些贪嗔,诸如偷懒、贪吃、巧舌,并未泯除,俺老猪现已有识也。”观音微笑曰:“既有所识,当机可度!”
八戒又静听了一阵儿,不闻观音之声了,知观音已隐去,便觉心欣体轻,于是告别银叶和墨花,加快向彼岸游去……
唐僧在虹桥上手扶栏杆向海里的八戒喊:“悟能徒儿,别怕,快游,我们在彼岸等你……”
悟空也喊:“你这个夯货!别淹死了!好好洗洗你那糠囊心!”
八戒说:“你这猴头!别笑话人!俺上了彼岸找你算账!”
沙和尚喊:“二师兄你稳着点游,小心别吃水!”
八戒说:“还是俺师弟知道疼人!”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唐僧领悟空、沙僧、白龙马到了彼岸。又过了一个时辰,八戒上了岸。这时,观音在半空中显出圣像来,教诲说:“唐僧,你率领众徒远赴灵山取经成功,又护经东归,计二十一万六千里路,度一百六十二难,苍天为证,功不可没!如今,难已毕,心已清,人已净,已证金身,可去佛国。东方不远处即是唐朝皇都长安,你等即刻前去献经书于大唐皇帝,之后就去灵山吧!我也好回西天向佛祖交旨。”
就在观音教诲的当儿,唐僧招呼徒儿们跪地,不停地叩首致谢,待观音隐去后便起身东去长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