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习要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制度是政治组织或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定性的行为规则和组织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进步的中国人开始努力探索建立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党领导人民从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尝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此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伟大跨越。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根本上瓦解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党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总任务写入总纲。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此后二十年间进行了长期艰辛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明确了方向和定下了基调。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总依据。党的十四大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越,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治理体系是由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一是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五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第三节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仍需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下更大气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各项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要始终坚持制度自信,处理好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与坚持中国特色的关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和时代特色,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

    在经济建设方面,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完善体系机制,建设美丽中国。在党的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议制度改革。

    要始终坚持制度自信,但不能盲目坚持故步自封,要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推动制度创新。

    没有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制度模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受到国家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是在此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式、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思考题解答及拓展

    1.请简要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由来。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通过“赎买”的途径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承认非公经济的存在。1950年6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亿万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从根本上瓦解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195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为原则,初步地构筑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正式实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在继续发展和逐步完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教训,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进一步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了崭新的内容,凸显了“中国特色”,是不懈探索、创造和积累的成果。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来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对经济基础、分配方式、社会保障体系等各种制度上的安排,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统筹结合”的制度安排,便于我们党、国家和社会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统筹协调力、组织动员力、决策执行力和危机应对力,能够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具有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动员力。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我们国家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3.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途径和可靠保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贯穿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各项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中。在经济上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在文化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多种举措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党的建设上要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第二,要坚持制度自信。要把制度自信和深化改革的勇气结合起来,只有坚持制度自信,才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和完备。

    第三,要处理好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与坚持中国特色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发展完善也离不开人类文明的有益制度成果。我们要秉持兼容并蓄、虚心学习的态度,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学习好、吸收好、转化为我们自己的好东西,同时要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根本不动摇,不以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为标准。

    第四,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和时代特色,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要牢牢把握基本国情,把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统一起来,把继承历史传统和顺应时代潮流统一起来,在变革创新的实践中不断推动制度完善和发展。

    延伸阅读

    制度优势保障应对金融危机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也是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实践告诉我们,坚持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是我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根本保证。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迅速从局部蔓延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并直接引发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世所罕见。受其影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衰退,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危机反复发作并挥之不去,促使国际社会对危机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由表及里逐渐认识到,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暴露出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缺陷。

    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带来了较大冲击。特别是在2008年爆发初期,我国外贸出口急剧下滑,许多企业面临较大挑战,城镇失业人员增加,农民工返乡现象突出,加上国内接连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大。党中央果断出台并不断完善“一揽子”应对计划和措施,我国经济很快恢复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并实现了新的跨越。

    每一次大的危机,都是对社会制度是否优越的重大考验。分析起来,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重要的在于“一揽子”应对计划与政策措施,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由此充分体现和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从而在实践中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沧桑巨变,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结起来,是因为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亿万人民凝聚在这一旗帜下,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历史上没有哪种社会制度能够阻止灾难的发生,但优越的制度有利于防范和应对灾难。尽管我国尚不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但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伟大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最为独特、最具优势的竞争法宝和胜利保证。这一制度不仅可以形成党领导下的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党到民众的强大的国家力量体系,而且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有效克服西方社会制度的根本缺陷。

    摘编自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经济日报》,2012年7月2日。

    案例

    从汶川到芦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检验与彰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爆发8.0级强烈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突发7.1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又遭遇7.0级强烈地震。三次强震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救援难度之大,在人类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灾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有条不紊的灾民安置、规模空前的恢复重建,谱写了世界救灾史上的壮丽史诗,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疫病蔓延、资源浪费、重建缓慢,这是很多国家在救灾中面临的难题。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必须以雄厚的物质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基础。三次强震使数百万人员受伤,使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受灾,使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使数千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赈灾难度之大世所罕见,救济需要的资源之多世所罕见,恢复重建工作之纷繁复杂世所罕见。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强大科技支撑。一辆辆运输救援物资的车辆犹如长龙直抵灾区一批批捐款宛若温暖的春风汇入灾区,一套套救灾先进设备在灾区大显神威。卫星、预警机、遥感飞机、侦察直升机、夜视仪数字地图、水文气象等源源不断提供着救灾辅助信息;工程、防化、陆航、交通、水电、医疗、防疫等专业力量在关键节点发挥重要作用;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在人不能及的地方发挥特殊效力……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我们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有优势,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走出“恢复与发展相融合”的跨越型同步重建路子。

    三次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质文明的重建与发展又是精神文明的丰富与提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已融入中国精神宝库。大灾显大德,危难见真情,空前的爱心、热流在祖国大地涌动。国家机关减少公用经费支出用于抗震救灾;解放军救援队、志愿者冒着被滚落山石砸伤的危险,快速向灾区挺进千方百计搜救伤病员;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舍生忘死,抢救他人;广大灾区群众在人身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不等待、不抱怨,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全国人民慷慨解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伸出援手,其心之齐、其情之切其力之大,历史罕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因子深植于我们民族的血脉,推动共和国在挑战与逆境中淬火成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优势。

    摘编自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从汶川到芦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检验与彰显》,《人民日报》,2013年5月21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