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太阳神-人生长恨水长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长恨歌。

    遗恨绵绵曲。

    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刘玉清,没有被岁月和世俗的齿轮打磨成网滑的“滚球”。他的楞角与锐气仍在。他的侠肝义胆,他的铮铮铁骨,没有被七彩生活所熏染。他还是那么一个“怪人”,一个永远忠于事业的“怪人”。不管是歌吟礼赞,不管是诽谤诅咒,任何力量也动摇不了他独特的人生信条。为此,他招来了许多流言,非议和嫉恨。社会上,关于刘玉清的谣传很多。有人说:“刘玉清在电机厂门口见义勇为斗歹徒,里边有个内幕。他救的那个女人本来与他有勾搭!那是他的情妇!”企业家有情妇,在小镇上也够上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了。然而,稍稍有些头脑的人,就会从这些谣传中辨别真伪的……1989年7月4日夜。

    日头刚落下不久,夜色还不十分浓重,薄暮如柔波一样漫溢着,厂房,公路和天空都笼罩上一层青色的幽辉。月儿还没有浮上来,夜空显得扑朔迷离。这时,刘玉清与一个年轻女人走出了工厂大门。这女人叫刘瑛,26岁年纪,容貌端庄俏丽,气质温柔洒脱。她穿一件白色连衣裙,妥贴黑亮的长发披散在脑后,正好与她那白净的皮肤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是刘玉清承包的金属结构厂的一个用户,辽宁省铁岭市物资回收公司的业务科长。她是奉经理之命,来丰南金属结构厂洽谈业务的。她今天来到丰南,第一次与刘玉清相识。但她听她们经理说过刘玉清厂长的为人和能力。刘玉清通过物资部调拨给了铁岭市物资回收公司100吨钢材,其中有50吨还没收到。另外,东北钢材仍比较紧张,打算再要一部分。

    这是她来丰南的全部使命。刚才在饭桌上,刘玉清告诉她。

    “我想了一下,如果你们再要钢材,可以变换一下方式。现在我们厂的资金也十分紧张,我们要与你们公司联合建一个电炉,怎么样?”刘瑛沉吟片刻,说:“这也是个好办法。不过,我做不了主,我给经理打个电话吧!”刘玉清说。“就这么办,越快越好!”然后他吩咐人往辽宁铁岭挂长途。吃罢晚饭,近8点钟时,电话通了。刘瑛与他们经理商定了联合建电炉的事。经理同意,由她全权代理。打完电话,刘瑛向刘玉清转达了经理的意见。然后说:“刘厂长,就这样吧!天也不早啦,我先回招待所,明天我们再来具体商量建电炉的事儿。”刘玉清点头说。“行啊……暖,你等等,我看司机在不在。”他说完去找司机。过了片刻,回来为难地说:“真不巧,司机有事儿先走啦!”刘瑛笑道!“不用客气啦!这儿离街里也不太远。我坐11路汽车来的,就还坐11路回去吧!”说着,她就朝厂门口走去。刘玉清搓搓手,不好意思地陪她走到门口时,蓦地想起了什么,说:“你先别走。现在已是8点半啦,11路7点收车,恐怕现在没车啦!”刘瑛紧张地吸了一口气,说。“哎呀,没车啦……这……”她想了一下又说,“反正也不太远,走回去也没关系!”刘玉清呆愣了片刻,说:“走路还挺远呢!这样吧,我反正也是骑车回家,就用车子带你一截儿吧!”“那……真是太麻烦你啦!”刘瑛不好意思地说。刘玉清转身去取自行车的当口,刘瑛就缓步走出了工厂门口。当刘玉清推着车子来到厂门口时,忽然发现刘瑛不见了。他喊道。“刘科长,刘科长……”

    厂门口空荡荡地,无人吱声儿。

    刘玉清的心一沉,猛抬头,突然看见几个小伙子架着一个白衣女人,由南往北一闪即逝。刘玉清马上猜出是刘瑛出事了。他急忙骑上车子朝那群人追去。见四个歹徒边走边侮辱的那个女人,一眼便认出就是刘瑛。他扔下车子,急头横脑地追过去就大声问!“你们是哪儿的?”

    一个黑脸汉子说:“停住,来人啦!”四个歹徒同时收住脚步。

    这地点正是丰南县与唐山的交界处。南侧是四王庄的房.舍,北侧的公路边上是一片玉米地。刘玉清又大吼一声。

    “停住!你们是哪儿的?”

    “你管老子是哪儿的?”一个歹徒说。

    另一名小个歹徒,气势汹汹地说:

    “先说,你是哪儿的?”

    刘玉清环顾左右,不巧没有一。个行人。他镇静了一下,说:

    “我是金属结构厂的。”“叫啥名字?”一个歹徒问。刘玉清想,说出真名儿也许有好处。这几个歹徒要是丰南人,也许知道我刘玉清的名字。他爽快地说。

    “我叫刘玉清。”四个歹徒没有反应。刘玉清心里一颤,坏了,他们不是丰南人。没容他再解释,一个家伙吼道:“我们哥儿几个的事儿,你他妈少掺和,不然就放了你的血!”刘玉清强压住心头的火气,说。

    “哥儿几个有话好说!你们先把人放了,她是我们厂的客户!”

    “啪!”一个人上前就是一拳头,正击在刘玉清的脸上。打得他眼冒金星,觉得大地都在旋转、下沉。刘瑛吓得脸色苍白,“嗷”地一声惊叫。

    一个歹徒“嗖”地拔出刀子,吼道!“他妈的,我劈了你个兔崽子!”

    刘玉清“嗖”地一闪身,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刀。旋即,他忽然想起公安局发给他的自卫防身器。他麻利地从腰间掏出来,一骨脑儿地朝那几个人喷去。“噗”一声,一团白花花的毒雾在夜空里散开,宛如一朵白色的蘑菇云。刘玉清闪身躲开了。在毒雾的袭击下冒出一声吼叫:

    “他娘的,这小子放的是敌敌畏!有毒哇!”

    这时,刘瑛已经跑开了。

    从毒雾里钻出的四个歹徒,穷凶极恶,变本加厉地朝刘玉清扑来。他们边跑边喊暑“来呀,劈了这个兔崽予!”

    刘玉清扔下车子,撒腿就往回跑。眼看歹徒们要追上时,他转身钻进了路旁的一家饭店。他把门一关,顺手抄起了一把菜刀,做防身之用。这当口,饭店女老板闻了进来,见此情景,吓得惊慌失措地扑过来,死死抱住刘玉清,哀求道。“求求你,快放下我的刀吧!要不,我们的买卖就全砸啦!”

    刘玉清急忙说:“大嫂,别慌。这帮流氓调戏妇女,是我跟他们斗!你快躲开,他们是冲我来的!”

    可是,女老板的手却死死不放。刘玉清无奈,只好放下刀。

    “砰”地一声,门被撞开了。四个歹徒先后冲进了饭店手举西瓜刀,直朝刘玉清刺来。刘玉清顺手抄起一个板凳,与歹徒奋力搏斗,板凳打碎了,他又抄起一只秤杆儿,“嘎叭”一声,秤杆儿也折了。忽地,一只铁锹正拍在了他的肩膀上,疼得他趔趄了一下,又一锹击在了他的后脑勺上,他一声惨叫,跌倒在地。鲜血顿时往外淌,浸透了他的衣服。四个歹徒见刘玉清倒下了,又返回身去,蜂拥至门口,搜寻猎物——女人。大约过了有一分钟,刘玉清苏醒过来,艰难地从血泊中爬起来,央告女老板,说:“大嫂,快……去告诉……我们……厂里的人!”

    女老板惊呆了。她刚刚打开饭店的后门,就瘫在地上了。刘玉清强忍着伤痛,晃晃悠悠地从后门跑出来,跑到工厂办公室给县公安局拨了电话。10分钟后,公安干警赶到了现场四个歹徒全部落网,公安局干警又用车把血淋淋的刘玉清送进了医院。被救的刘瑛几次到医院里去看他,在刘玉清住院养伤期间,工厂里的工人,镇里和县里的领导都纷纷去医院看望他,县电视台的记者也去医院里采访了他。一时间,农民企业家见义勇为、只身斗歹徒的壮举,在全县传为佳话。他荣立了振兴唐山三等功。与此同时,谣言也在民间流传起来,有些内容甚至也添枝加叶地演义开了。可恨的是,有些听的人竟宁信其有,而不信其无。“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古训,在这里似乎又应验了。刘玉清说起这件事来真有点儿愤愤不平。

    “到丰南来的客户遇了难,我能视而不见吗?那还叫人吗?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丰南人的荣誉问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本来是我们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诊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刘玉清挺身而出,不仅仅是这一次。他在不久之前就敢于到元宝坑里去救儿童,已经显示出了他高尚的人生价值观。此次的义举,本来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一件事。凭什么对此产生怀疑和非议呢?如果刘玉清真是那样的一个人,也绝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做抵押。在那类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一件漂亮的衣服,穿过了可以随手一扔,再换新的。刘玉清与那类人恰恰是水火不相容的。”他倔强地说:“不管别人咋说,我问心无愧!我宁愿遭到非议,也不能眼看着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污辱妇女!”另一个流言是。“刘玉清是新时代的陈世美。他手里有很多臭钱啦,扬言给他媳妇10万,只要媳妇答应跟他离婚!”在小镇的街头巷尾,常有传说某某正跟他的妻子离婚的闲话。这实在是低级庸俗!而刘玉清也没逃出这一无中生有的“怪囤”。的有,当今是有些人得了金钱,有了地位,却失去了远景,也失去了高尚的情操。只有“钱”和“女人”。所以,事业上的成功对于这类人只是一杯烈酒,更增加了这类人的生活的疯狂性和摇摆性。可刘玉请不是这类人。他有远景,有情操,其美满幸福的家庭又是他干事业的坚强后盾。他与他的妻子是在人生最困难的年月里结为伴侣的,他们相互间的真挚感情建立在与命运抗争的共同志向上。刘玉清无论走遍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在那遥远的小镇上还有他一个温暖的家庭。于是他就感到了一种力量和慰藉。他能忍心毁掉这个家吗?如果这个家一旦被毁,那他刘玉清的精神也就有可能被摧垮。一个时期,有人竟问过他!“刘厂长,听说你正在闹离婚?”

    刘玉清淡淡地一笑!“这个问题,我不做回答。你自己去我家,问我媳妇去吧!”谣言传到刘玉清妻子的耳朵里。纯朴刚烈的女人可拢不住火儿了,她大骂:

    “谁他妈的不怕烂舌头,整日价没事,瞎造谣中伤人!玉清哪点儿惹他们啦?”

    有人当面问她时,她把嘴一撇,说。

    “哼,就他那德行样儿,他敢跟我闹离婚?别说他还没10万,就是他有10万元也不敢跟我离!”

    婚姻,可以比做是维系男女双方幸福生活的一座天堂,离婚则将使这天堂暂时变成地狱。一种男女双方都无从知晓韵“离婚之说”,又是从何谈起呢?

    还有一个谣传说:“对玉清现在后悔啦!他后悔不该把那22万元捐给集体。那钱就象扔在水里一样没响声!他说,如果从中拿出10万元捐给北京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就能弄个全国政协委员!再拿出7万元在小镇上搞个福利设施,自己再留5万元吃利息。这样是名利双收!”这种说法,纯粹是对刘玉清的一种误解。刘玉清对自己做的事从不后悔。

    但事出有因。一次,刘玉清在东北谈业务时,通过客户结识了一位“手眼通天”的朋友。这个朋友听说刘玉清把应该归属自己的22万元全部奉献给集体时,不由惊骇了!朋友为他惋惜地说。

    “玉清啊,你真是太傻啦!这笔钱要是我来替你支配的话,应该这样分配。拿出10万元捐给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准能弄个全国政协委员当当,你这不是就有政治资本啦?再拿出7万元,在你们县里搞个永久性的公共福利设施,家乡的人也不会说你坏了,再留5万元往银行里一存……你就名利双收啦!”刘玉清说,“我不能这么干。那样,我对不起七街的乡亲们。”那位朋友却很不理解他。

    回到厂里,刘玉清曾与人提起过与这位朋友的谈话。不久,这些话被断章取义地传到了社会上。他十分苦恼。他感到太孤独了,一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在寂静的夜晚,他闭目沉思,回忆往昔,他在寻找着自己,在灵魂中寻找着自己。他终于看清了自己已经走过来的一个一个的脚印……一切的一切,他永远不悔!刘玉清多么渴望被人理解呀!连他的亲姐姐都不理解他。在他小的时候,姐姐象母亲一样的疼爱“小六子”。他在外边打架了,姐姐就把他拽回来,父亲教训他时,姐姐也总是护着他。在那挨饿的年月,姐姐把从自己嘴里节省下来的白薯饼子留给他吃。他上学时,姐姐宁愿辍学种地,也要供他进学校。就是在他办电气焊加工门市部时,姐姐和在电力局上班的姐夫也都曾全力支持过他。他成功了,他翅膀硬起来的时候,却与姐姐和姐夫拉开了感情上的距离。

    是他疏远了姐姐、姐夫?

    还是姐姐,姐夫疏远了他?

    不仅仅是疏远,而是恨。望着刘玉清,姐姐的眼角、眉梢都是恨。对他姐姐,刘玉清也够无情的了。1989年年底,唐山市乡镇企业局和县主管部门领导,来厂验收锅炉附件厂晋升一级企业达标情况时,在一个大会上,刘玉清指出本厂有个别工人素质差的问题。尽管没点他姐姐的名,但在场了解内情的人都听出是说的他姐姐。他姐姐心里一直郁结的那股怨气,又被新的破茬儿顶到了喉咙口。在即将过年的时候,他姐姐跑到刘玉清家里,连哭带闹,还动手狠狠地砸碎了他家的玻璃,镜子和茶具。

    看着姐姐拼命地砸,刘玉清一动不动。砸完了,姐姐蹲在地上抱头大哭。

    此时,刘玉清的脸色冷漠得近乎于残忍,说:“砸吧,你觉得怎么痛快就怎么砸!”

    姐姐哭着说:

    “你……你……总……跟我……过不去!我……我……也……不让你……好受喽!”刘玉清浑身战栗着,眼睛里流泄出来的是悲哀、凄苦的光。他说:

    “姐姐,你怎么砸我的东西,我都不怪你!在家里你怎么胡来,我都不说你!因为,我是你的弟弟!一个没有给你带来实惠的弟弟!可是,在厂里你胡来,我还要管你,说你,因为我是你的厂长!”姐姐的心窝儿一颤。

    刘玉清的眼睛也潮湿了,他动情地说。

    “姐姐,你也该为我想想,我在那个位子上有多难啊!不管你,我的腰板就不硬啊!”

    姐姐哭泣着走了,走得很辛酸。

    真是此恨绵绵无止期。

    岂止是他姐姐恨他?

    被他开除的工人更恨他。但他有能力将工人的恨转化成爱。1990年之前,厂里有个工人请了两天假,却无故延长到八天。按照厂规,应做开除出厂的处理。这个工人以前就被开除过,他屡教不改,这次重犯,就又被开除了。正月里,这个工人打电话找刘玉清,并约他到厂里来。刘玉清来到厂里,张启也在他屋。这个工人要求单独与刘玉清谈话。刘玉清感到蹊跷,就没让张启出去。这个工人同着张启和刘玉清绝望地说:

    “我准备去死。我再也不想活啦!”

    刘玉清和张启顿时惊愕地对望了一眼。刘玉清忙问,“你为啥做出这种选择?”

    那个工人沮丧地说:

    “我……我……没脸……再活下去啦!我不是人,我做尽了坏事,我……”

    “你这是酒话吧?”张启问。那个工人说!“不是。”刘玉清关切地问,“你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咋能这么想呢?我们都不是外人,你肚里有哈苦衷就说出来吧!我们不会不管你的!”

    那个工人哭了!“刘厂长,这么多年,你对我比亲生父亲都好哇!我……我:……不是人。我没有听你……的话!我在前几个月……还偷过厂里的—辆车子。83年,你开除我后,我曾想让你断子绝孙,我还想炸掉你的楼房!我……不是人,不是人哪!”刘玉清的脑袋“轰”地一震。在这平静的小厂里,潜伏着多么可怕的危机呀!就在刘玉清惊讶的时候,那工人“砰”地一声,将头往墙上撞去,立时血流满脸。刘玉清急忙奔过去抱住他,连说:

    “请你别这样,我们不会嫌弃你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嘛!只要你自己下决心,是会改好的!”

    刘玉清派人把那工人安顿好。然后,他与张启商量,再次伸出热情之手挽救了他。他们觉得这个工人敢于向领导暴露臼己的缺点和罪恶企图,说明他还是信任厂领导的,还是有悔改之心的。他们决定对他偷自行车一事,做出处理后,还让他回厂上班。并把他的妻子也调进厂里,与他们配合做好这个工人的思想工作。一个月以来,这个工人与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人一刀两断了。他!作表现很好。从这件事上,刘玉清心中有许多感慨。人心都是肉长的,在一定条件下,恨是可以用心血和真诚转化成为爱的。应该说,此恨绵绵无绝期,爱也绵绵无尽期……花花草草依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

    唯有理解,唯有真诚啊!理解和真诚的字眼儿,在人生的清澈银河里流淌了多久呵?爱与恨遇有契机可以神速地交替,而真诚和理解则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考验。人生只有在历经暴风雨之后,才会体验到安宁生存的可贵。刘玉清在寻找着理解和真诚。因为他尝够了孤独,厌恶了虚伪、浅薄和庸俗。他要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他要痛快淋漓地去奋斗,他要重新审视自己,重新估量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常常引用一个人的一句话来告诫自己。“前面任重而道远,吾辈应更加努力走好!”当他对人生大彻大悟的时候,才又一次卸下了情感的重担。他又可以轻装上阵了!有那么多的朋友都在关注着他。1989年年底,《河北日报》的一位老记者——他的朋友张云杰,观看完香港电视连续剧《流氓大亨》之后,把刘玉清与剧中主人公阿昌做了一次比较,然后欣然作诗,寄给了刘玉清。诗的名字叫《人模》。

    饮尽煤河水,踏平坎坷山,笑对负我者,仁义重万钱。

    系情明日月,天下第一男,做人学阿昌。

    至死心无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