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补篇 高科技革命与人类的变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世纪中叶,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当一些人预言西方正走向衰落,而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正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一场新的革命在西方悄悄地展开了,它一经兴起就深刻地改变了早已高度现代化的西方工业世界,并给它以外的世界以极大震动,令一些毫无思想准备的人目瞪口呆,这个革命就是“高科技革命”,其主要发源地是美国。

    “高科技”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最初的原型,是美国60年代出版的一本书《高格调技术》,它是两位女建筑师撰写的关于建筑的书。70年代,“高技术”一词开始频繁出现于各种社会传媒,用以指称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开发的产业及其产品。1981年,一种名为《高技术》的、以高技术为主题的专门刊物问世,从此“高技术”这一概念正式流行。这和高科技革命的实际进程是一致的。

    为这次革命所进行的理论准备始于19世纪末的物理学革命。当时,牛顿的力学体系被看成是对科学根本问题的最终解决,并以此为基础统一了声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按当时的看法,光波、电磁波和声波是一样的,其传播是靠介质“以太”来进行的,这种介质充满全宇宙,渗透在一切物体内部。但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A。A。迈克尔逊所做的“以太漂移实验”为这次革命所进行的理论准备,证明光速是一个完全不变的量,人们预期的“以太风”根本不存在。与此同时,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物理学中的新发现层出不穷。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盐有放射线,1897年居里夫妇发现钍化合物的放射性,1898年又发现有放射性的新元素钚,1899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等等。所有这些都对传统的经典物理学发出了挑战。A。爱因斯坦首先以光速不变原理和力学相对性原理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和数学论证,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提出物理定律对于相互运动的两个坐标系具有同样形式的描述,光速与光源的速度无关,从而否定了经典力学认为时间长短、空间距离、同时性等概念都与速度有关的时空观。然后,他又以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原理为基础,借助新的数学工具黎曼几何,于1916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揭示出时间、空间的根本属性及其与物质分布、物质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所谓“引力”只不过是时空的弯曲效应,它是由物质分布直接决定的,在引力场中某一点的物质的量决定了该点四维时空曲率的大小。他建立的质能关系公式E=mc2,为以后原子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科学成就决不仅是这些。在物理学领域还建立了量子力学,这是一门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如微观粒子波粒、象性、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等的理论。在化学领域,由于电子的发现和量子力学的运用,科学家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深层本质,发现了化学反应价键及其基本类型以及分子轨道的对称守恒原理。在生物学领域,早在1865年孟德尔就通过实验,提出了在生物体内存在着“遗传因子”,即后来称之为“基因”的假说。当20世纪初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结合产生“分子生物学”以后,科学家终于通过对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的化学分析和大量遗传实验,在1944年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密码DNA,并在1953年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在计算技术方面,为把计算从机械计算转向现代计算,数学家C。巴贝奇在1822年首次将程序控制引入计算机,1834年又设计了由存储、运算和控制三部分组成的计算机,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与此同时,人类对世界的探索继续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宏观世界即宇观世界,一是微观世界即物质结构。但这两个方向的探索都以对微观世界的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在微观领域,人们以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和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和认识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物质内部的层次和结构,以及粒子运动转化的规律,如守恒性和物理规律的对称性。在宏观领域,继哥白尼的日心说后,科学家在18和19世纪又有一系列新发现,如太阳本身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太阳甚至不在银河系中心,银河系之外还有大量河外星系(根据1929年哈勃的计算,这些河外星系的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宇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为了解释哈勃的划时代的发现,科学家先是提出了宇宙正在膨胀的理论,后又在1948年提出了大爆炸理论。后者是对前者的解释,它认为宇宙是一个原始火球大爆炸的产物,球内充满辐射和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相互发生核聚变反应,引起爆炸而向外膨胀。可见对宇宙的探索离不开微观物理学。此外,这个时期在方法论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1945年路贝塔朗菲创立了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科学;1948年申农在理论上阐明了信源、信宿、信道和编码等有关通讯方面的基本问题,并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变换和传递;1948年维纳在《控制论》一文中揭示了由信息和反馈构成的系统自动控制的规模。这“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使大规模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发生革命性变化,成为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方法论依据。

    但高科技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仅有上述理论上的准备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而提供这种基础的就是工业化。19世纪和20世纪初,正是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浪潮在西欧和北美进入收获的阶段,也就是工业化的完成时期,发展呈加速度的态势。以工业生产为例,如果把1913年的生产指数定为100,那么从1890年至1913年,英、德、法、美4国分别提高了38、60、44和61个百分点。因此,至20世纪初,西欧和北美不仅已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而且积累下丰富的物质财富,这可从下表看出来:

    工业社会的发展与农业社会不一样,其动力主要来自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即科学技术的利用,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西方各国普遍形成了对“科学”的重要性的共识,建立了领导和组织科学研究的体系,加大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以美国为例,在第二次大战前,已形成了一个由政府、大学、工业和基金会组成的全国科技体系,1930年时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已占政府总预算的2%以上。在技术方面,此间电力、通讯、汽车、收音机制造、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大发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超高压、超低压、超高温、超低温、超纯度、高真空等实验手段,电子显微镜、电子示波器、质谱仪、同位素测定仪、原子光谱仪以及获得高速质子的回旋加速器等一大批精密仪器也相继问世。此外,早在30年代,英国人已发明了探测飞机的雷达,40年代飞机制造技术也实现了由活塞式到喷气式的转化。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合成橡胶、纤维和塑料的发明已被用于军事。总之,在新的高科技革命到来之前,西方国家已为之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离开了这些条件,高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这次高科技革命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开拓性的两项重要科技突破都是出于战争的需要:(1)原子弹制造技术的突破。关于原子能的利用问题,物理学家早在二战前已提出,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转换公式E=mc2已在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1939年O。哈恩又发现铀235的原子核被中子轰击可发生核裂变。纳粹德国为了战争的需要,率先开始了研究原子武器的工作,但秘而不宣。当时,虽然大多数科学家根据爱氏质能转换公式已预见到原子能会成为一种巨大能源,但能否做到人工利用仍疑虑重重。直到1939年8月2日,因受“迫害犹太人”之苦从德国来到美国的爱因斯坦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F。罗斯福,建议美国“政府方面要迅速采取行动”,以便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接受了他的建议,于当年10月21日成立“铀顾问委员会”,1940年6月成立“国防科研委员会”,1941年6月成立政府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1942年夏一个名为“曼哈顿工程”的原子能研究计划在美、英和加拿大的合作下全面展开,其中关键性的原子弹的研究设计工作由奥本海默主持。是年底,首次人工控制链式核裂变反应,在费米领导下在芝加哥大学的原子反应堆中获得成功,从而宣告了原子能时代的到来。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其威力相当于3.5万吨TNT的爆炸力,伤亡人数约30万。整个“曼哈顿工程”动员了50万人,耗资22亿美元,消耗全国1/3的电力。(2)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现代计算机的原理早在30年代就已提出,甚至按此原理工作机械式计算装置和采用三极管的电子计算机也已分别被设计出来,但在1945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都没制造成功。第一台现代型计算机是被称为“ENIAC”的电子数字积分计算器,具有通用性、简单性和可编程的功能,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试制成功,也与二次世界大战有关。为了计算飞机和飞弹的速度,早在1935年美国陆军军械部就在马里兰的阿伯丁建有“弹道研究实验室”,专门从事与弹道有关的计算。二战爆发后,它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学院电工系每天都要为炮弹部队提供6张火力表。当时使用的是继电器计算机,IBM600系列计算机以及微分分析机,一张火力表往往需算二三个月,已不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为此,军械部于1943年决定研究新的电子计算机,并把任务交由莫尔学院来完成,工程的军方代表是哥尔斯坦中尉,业务主管是J。莫克利和P。埃克特,投资10万美元。ENIAC计算机实际上在1945年底就研制成功,在1946年2月就完成了第一道题目的计算,但到2月15日才举行揭幕典礼。它是一台巨型机,共用1.8万支电子管、7万只电阻、1万只电容、耗电140万千瓦,占地170平方米,但每秒可作5000次运算,比旧式计算机快万倍。

    虽说这次高科技革命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的,但这次高科技革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则是在二战之后,其理由有三:第一,许多尖端科技的发现发生在二战之后;第二,高科技的全面突破也发生在战后;第三,与高科技有关的新兴产业在战后才逐步形成。计算机技术是战后第一个也是发展最快的高科技领域,在几十年内已更新换代五次,由电子管发展成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从第四代起向巨型和微型两个方向发展。巨型机诞生的标志是70年代初由克雷领导研制的每秒运算1000万次的名为Cyber70的计算机,而英特尔公司在1971年11月研制的4004机则是第一台微处理器,目前正在向人工神经网络化发展,已在1980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因特网。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在战后有两大重要突破。一是在核裂变之外发现并实现了另一种核能:由核聚变产生的核能,并在1952年11月1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二是实现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1954年苏联在奥布宁斯克建成的核电站为世界首次提供了核电。到1979年,世界上已建成核电站186座,总输出功率达112447000千瓦。但目前能和平利用的还是核裂变产生的能,而不是核聚变形成的能。核技术的采用已由能源领域进入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是人类寻找新能源工作的重大成就之一。在生物学领域,战后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首先是在1957年发现了基因调节和控制的所谓“中心法则”,然后又在1969年全部破译了64种遗传密码的含义,确认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源泉。由于“中心法则”的确立和遗传密码的破译,导致了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及基因工程的产生,使人们能够在细胞和亚细胞的分子水平上直接操纵生命,改变生物的遗传形态甚至定向地创造新的生命形态。生物技术在农牧业、生物医药、能源和环保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首次利用绵羊体细胞克隆绵羊成功,是转基因工程最新的成就之一。在材料技术方面,由于固体物理、有机化学、量子化学、冶金科学、陶瓷科学、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影响,以及许多极端条件技术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低压、高真空、超纯度等条件的创造和利用,战后在新型材料如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型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光电子材料等的研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如今一根光导纤维的通信容量可传输1—2亿路电话。空间技术是战后兴起的又一个重要的高科技领域,1957年8月苏联成功发射第一枚SS—6洲际导弹,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4月苏联人加加林搭载飞船遨游太空并安全返回,1969年7月美国人首次乘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记载了人类征服太空的一个又一个壮举。这些成功几乎凝结了当代所有高科技成就,包括火箭技术、计算技术、遥感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等。战后兴起的高科技领域中,还有一个就是海洋技术,它主要涉及海洋探测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除了要利用卫星遥测等空间技术外,它还独有大量专门技术,包括海上平台、深海钻探、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水淡化、海水提炼、海水发电等一系列技术,已取得的成果向人类展示了诱人的前景。由以上所述可知,这次高科技革命有一系列突出特点:(1)它以微观世界研究的突破为起点;(2)在几乎所有尖端科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革命呈现出连锁化和群落化;(4)技术的科学化导致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总之,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场革命,迄今为止它已进行了半个世纪,但从它初步展示的潜力来看,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任何真正的科学革命都直接或间接导源于人类发展生产的实际需要,并最终必将引起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形成新的产业革命。这次高科技革命也不例外。如前所述,这次高科技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所以,在几大高科技群落兴起的同时,核电站、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以及各种新材料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空间技术开发等与之相关的产业都已先后建立起来,形成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并以能源、信息和材料为主要支柱。其中,信息技术和其产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并集中地体现着这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本质特征,因为它是人类智力解放的单程碑,不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且还是人脑的延伸,以至于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本质特征又由于现代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反过来给正在兴起和发展的新科技和产业务领域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使研究、生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程序化、系统化,好比16、17世纪出现的科学数学化一样。这大大增强了这次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的知识性、时效性和风险性,以及发展的速度。以新技术从发明到运用的时间为例,蒸汽机为84年(1698—1782),电动机为65年(1821—1886),无线电为35年(1867—1902),雷达为15年(1925—1940)。而在这次高科技革命中,原子能只花了6年(1939—1945),电子计算机为5年(1946—1951),晶体管为4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1年(1960—1961)。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之所以迅速加快,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第一次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中轴”。在由农业革命所开辟的传统农业时代,经济发展的“中轴”是劳力和土地。在由工业革命所开辟的现代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中轴”是技术和资源。而在这次新的产业革命中,由于科学和智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中轴”,正在开辟一个既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不同于现代工业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所以,这次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具有伟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园”的建立和发展,是20世纪后半叶高科技革命中的一个创造,它们一般创办于高校或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或强大的现代工业企业集中的地区,以便以雄厚的科技实力为依托,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或“产、学、研”的一体化。据研究,美国应是这种“高科技园”的发源地,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三大高科技园,即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加州硅谷斯坦福研究园和波士顿128号公路研究园,就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此。其中,先驱中的先驱,即第一个正式建立的高科技园,是位于北卡罗来纳的“三角研究园”(the Research Triangle of North Carolina),它根据该州州长卢瑟·霍奇1955年“关于在北卡罗来纳开发工业研究中心的建议”建立,为此特组建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机构,即一个基金会、一个研究园和一个研究所,它所依托的是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其攻关的主要方向最初集中于化学、电子和医药三领域,高科技园位于三所大学构成的三角带。但与之相比,波士顿128号公路和加州硅谷崛起的源头可追溯到更早的1951年,而且两者均有雄厚的工业基作其后盾,因为波士顿本是美国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而加州在二战中则是美国太平洋战区军需的主要供应地。建于1951年的128号高速公路全长90公里,是一个距市区16公里的围绕波士顿的半圆形,由于麻省理工学院这个著名学府的鼓励和支持,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此公路沿线创办了大批高科技公司。而斯坦福研究园则在70年代迅速崛起,成千上万高科技创业者以此为基地,迅速占领该校以南那片长、宽分别为70和15公里的地带,把它变成美国著名的“硅谷”或“栖息地”。二者之间的竞争之激烈程度,从下表所提供的数据昭然若揭。

    此后,高科技园迅速从美国向全世界扩散,到1992年全世界的高技术开发区总数已达802个,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占了80%以上,美国有398个,欧盟有229个,日本有104个。比较著名的高科技园,除了上述三个美国的高科技园而外,还有加拿大的北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园(1970)、苏格兰的硅谷、M4走廊地带和赫利奥特瓦特大学科学园(1972)、法国的索菲亚·昂蒂波利科学城(1969)、德国的柏林“革新和新企业中心”(1979)、前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1957)、日本的筑波科学城(1964)、以色列的魏茨曼科学院科学公园(1970)、韩国的大德工业园(1978)、中国台湾的新竹科学园(1978)、印度的班加罗尔硅谷高科技园及尼尔吉里技术城(1986)、中国北京的中关村(1988),等等。

    从经济上看,这次高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是复杂的和多重的。第一,它引起了生产力结构的改变,智力或知识生产力正在取代体力或物质生产力(包括传统的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土地、矿山等劳动对象),成为主要的社会生产力。即使是传统的工具、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在高科技的条件下其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改变。有形的工具、机器设备和其他劳动资料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智力在本质上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的。因此,智力或知识生产力将随着教育的发展不断得到开发,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生产力,即“第一生产力”。第二,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产业,这就是知识产业及与之有关的服务业。“信息产业”最初称为“知识产业”,是1977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正式提出的,它包括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部门以及只把信息服务和资本提供给内部消耗而不进入市场的信息服务部门。这里关键性的因素是“知识资本”,并运用了大量高科技,因而含金量极高。比尔·盖茨创建的著名的微软公司是当代知识产业中的一个成功典型,它每销售1美元产品可获利33美分。与传统农业、现代工业不同,尽管它也需要一定的物质作载体,但它生产的是非物质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因此如果把传统农业称为“第一产业”,而把现代工业称为“第二产业”,那么可以把知识产业及其服务业称为“第三产业”。第三,由于“高科技”包含巨大潜能和价值,所以战后知识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扩张,已经或正在使现代经济发生结构性改变。传统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以建筑、汽车、钢铁为支柱的现代工业的统治地位也发生动摇,而以计算机、新材料和新能源及生物工程为支柱的知识产业和服务业一跃而为国民经济的“首要产业”,从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即以高科技为基础和主导的经济时代。这一转变首先发生于1957年的美国,该年美国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人数,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多数人既不从事农业生产,也不从事工业生产的国家”。据研究,“知识产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58年时大约为30%,10年后的1969年已上升为60.4%,而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则分别降至3.0%和36.6%。这种结构性改变虽然首先发生于美国,但也先后发生于西欧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据统计,到1969年,已有3个欧洲国家,即英国(51.0%)、荷兰(51.6%)、意大利(51.7%)的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一半;而在西德(46.2%)、法国(45.3%)、瑞典(48.9%),此比重也已接近一半。尽管这些数字由于对“服务业”的定义不甚严格因而不够精确,但足以说明现代工业社会经济的结构性改变,其方向已不可逆转。第四,高科技具有极大的扩张性,随着高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处于新的竞争环境中的传统制造业也不得不大量吸收高科技的成果以增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从而促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换代升级。关于这方面的发展,可以制造业的R&Da密集度(即R&D与增加值的比例)来测度。据统计,1990年时,美国制造业中R&D的密集度大约是12.3%,高于其他国家1至3倍(见下表)。

    第五,随着知识产业的兴起,继续用传统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新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已越来越困难了。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本即知识和智力的占有和分配比有形资本的占有和分配更加重要。以往的生产以有形资源和劳力投入为主要条件,所以生产的规模越大越好,现在企业经营的好坏以科学水平和知识密集为转移,其规模不一定需要很大。传统工业技术以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资源为目标,因而造成人与生态的失衡和资源的浪费,而高科技则以科学、合理、综合利用现有资源为目标,并重视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得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智力资本作为所有权的对象,与物质生产资料(如土地、矿山、工具、机器等)相比,具有许多有利于所有者的优势。它的所有者可以把知识拿到市场上去出售,甚至可以无数次地这样做,但在出售和转让以后仍保留在它们的直接所有者手里。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可能:劳动者与所有权的统一,防止或限制劳动的异化。上述五重变化,反映了现代工业经济在高科技的影响下,向新经济演变的本质过程,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的非物质化趋向。它并不意味着否定物质生产,而是要降低物质生产的比重并对它进行改造,体现了科学技术由一般生产力提升为第一生产力后,在经济发展中的革命作用。

    生产力的变革历来是一切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随着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由于科学成为经济发展的“中轴”,一个拥有高科技知识、资源和资本的“专业人员”群体正在崛起,这些人以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为基地,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正在取代传统的产业资本家而成为社会的新富,并逐步控制经济和社会运转的关键岗位。第二,知识产业和服务业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就业和劳动方式,一个拥有一定高科技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知识产业劳动和服务的新的工人阶层正在逐步形成和扩大,并取代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产业工人阶级而成为主要的劳动阶层。在新兴企业中,这类人员常常占雇佣人数的一半以上。第三,高科技革命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获得财富的新的手段,而且为人们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新型消费品以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相互交往工具,人类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的人们不仅享受着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之类的高档商品,而且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从事文化、娱乐、学习、运动、旅游等等,卫星通讯和传真已可以真正使人们体会到“天涯若比邻”的感觉。第四,更重要的是,高科技的发展对人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人们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乐于和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必须既要有自主精神又要有协作精神、既要学会按程序办事又要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水准,接受“终身教育”以便使自己的知识更新换代。一句话,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总之,我们可以以高科技革命为界标,把人类社会生产力即人类获得财富的能力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人类获得财富的源泉主要靠“直接形式”的劳动,即体力劳动;在此之后,人类获得财富的源泉则主要靠非“直接形式”的劳动,即知识生产力。正因为如此,发生于二战前后的新的产业革命即“高科技革命”就不应再被看作现代工业社会内部的第三次或第四次结构性调整,而应被看作整个人类社会演进中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并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换言之,人类主要靠体力劳动作为财富的巨大源泉的时代正在缓慢地成为过去,一个新的以“高科技”为伟大动力的时代正在到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