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闹的还数新潮流时装厂。厂部接到通知后,把任务交给了工会,工会主席又找到了团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小林姑娘一串联,很快组成了一个40人的台唱队。20个男的,20个女的,一个个年轻漂亮。他们天天晚上集中练唱,决心唱出水平,得个大奖,为厂争光。
离比赛只有两天了。这天晚上,陈厂长来审查节日。他看了合唱队的阵容,又听了他们唱歌,高兴地说:“很好!歌好,唱得也好,希望加把劲,一定要争取得奖。不过你们这服装五花八门的……”
工会主席连忙解释:“陈厂长,今天是排练,上场那天一律白衬衫、蓝裤子。”
陈厂长摇摇头,提醒道:“我们厂不是生产最新款式的男女西装吗,干脆每人发一套,既统一又神气,这也是做广告么!”他随手写了张条子,交给了工会主席,“你明天派人到仓库去领就是了。”
陈厂长这一决定,大大地鼓舞了合唱队的士气。他们纷纷表示:如果这次不得奖就爬着回来。
谁又想到,这发西装的事一传开,坏了,把工会主席差点逼得上吊。
工会主席是全厂人人说好的好好干部,他的办事原则是事事摆平,谁也不得罪。他平时碰到谁都“哈哈、哈哈”地又是点头又是哈腰,所以大家都叫他“哈哈主席”。可是这次他却哈哈不起来了。
那是决定发西装的第二天早上,哈哈主席走进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稳,进来一个小伙子。他姓王名小虎,是厂里一个谁也惹不起的特殊工人。哈哈主席忙说:“哈哈,是小虎呀,你坐,你坐。”
小虎没坐,只是扔过来一支香烟,说:“我说哈哈主席,你们组织合唱队,怎么把我给忘了呢?你倒打听打听,我小虎扔在卡拉OK厅的钱,少说上千,把我挤在合唱队外面,叫我的面子往哪里放?主席,这事你得多关照喽。”
哈哈主席知道,这个小虎非同一般,他父亲是工商局长,连厂长都怕他三分。于是忙打起“哈哈”,说:“好说、好说,我们安排一下,到时通知你。”
小虎一声“拜拜”刚走,“嘟——”电话铃响了。
电话是厂人事科长打来的:“哈哈主席,你这家伙能量不小呀,居然要给合唱队每人发一套西装?你想过吗?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的奖金才25元钱,唱两只歌就要一套西装,人家心里会怎么想?我看你那合唱队嘛,不能光是青年工人,是否可以吸收一些干部、党员参加,你看呢?当然,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哈哈主席忙说:“对对对,你言之有理,不能为了唱歌唱出一大堆意见来,我们研究一下,做些调整。”
哈哈主席放下电话筒,正想去找小林姑娘,她来了。
小林一进门就说:“主席同志,西装领不来。赵师傅说啦,衣服叫陈厂长自己去领。”说着“啪”地将一张香烟壳子扔到桌上,“你看看,这是他的意见书。”
这位赵师傅是成品仓库保管员,年轻时也搞过工会工作,是个口口声声“没有功劳有苦劳”的人物。哈哈主席拿起香烟壳子一看,上面写道:“意见书,唱歌发西装,我还没见到过。想当年我们也常常上台唱歌,服装全是借借凑凑的。现在发一套西装,那我也要求参加!”
就这样,办公室里一会儿来人,一会儿来电话,一会儿来条子,全是冲着合唱队来的。哈哈主席左“哈哈”右“哈哈”,“哈哈”到后来就怎么也“哈哈”不起来了。
中午下班一回到家,他老婆就冲他开起了机关枪:“你们倒好啊,唱几只歌就发高级西装,我踩了二十几年缝纫机,也没分到过一件。”
哈哈主席本来就一肚子不高兴,听老婆这一说,便没好气地回敬道:“怎么你也眼红啦?有本事你去唱!”
“我唱就我唱,不就是《解放区的天》吗?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
“好了好了,就你这驴叫似的嗓子,能上台?”
“我是驴,你是啥?是猪,是笨猪!台上40个人,还少我一个人的声音不成,我站在那里光动嘴巴不出声还不行吗?”
“别寻开心了,要西装去买一套,吃饭吃饭。”
“什么,寻开心?告诉你,我这是代表缝纫车间30岁以上的女同胞,向你提出严重的抗议!西装大家有份,我们要参加合唱队,你要不答应,国庆节前不管饭!”
哈哈主席有些紧张了。他知道,有些女同胞要真闹起来,也不是好对付的。还有,王小虎、人事科长、赵师傅等等,这些人也都不是好惹的。
怎么办呢?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只得去找陈厂长。
哈哈主席把情况向陈厂长作了详细汇报。陈厂长沉思了片刻说:“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一套西装上。一套西装几百元,待遇是高了点。这也是关系到分配政策,是应该考虑得周到一些。”
哈哈主席说:“干脆不要发服装了!”
“那不行,作为领导,说话不算数,以后怎么工作?合唱队的人数当然不宜再增加,我看还是调整一下合唱队的人员吧。”
陈厂长一锤定音,可哈哈主席心里明白,这调整也不简单,让谁进来?
叫谁出去?谁来提名?谁来拍板?都是难题。他们经过研究,最后决定成立“合唱队成员协调小组”来处理这件事。这既体现了群众路线,也体现了集体领导。
当天下午,由老、中、青、干、妇等各方代表组成的协调小组,召开紧急会议。陈厂长作了动员,接着就进行讨论。
会议开得十分热闹,颇有轰轰烈烈的气氛。各方代表都慷慨陈词,争取多要名额。大家都摆出了一条又一条的理由,谁都寸步不让。最后,还是哈哈主席提出个方案:离退休职工、科室干部、青年工人各出10名,中年妇女出6名,这样一共36名,余下4名由厂部安排特殊关系户,但必须安排2名女的。
他这方案被大家接受,纷纷表示赞成,但却受到了小林姑娘的非难,她说:“请问领导,这是合唱队还是优抚队?开始,要我做工作硬把青年人动员起来,那时谁也不来关心一下,现在我们队伍拉起来了,歌也练好了,却要换人,不就是为了一套西装吗?干脆,我们让,一个不留,全部退出!”
说完要走。
这可急坏了哈哈主席,一把拉住她说:“哈哈,你不能走,唱歌么,还是靠你们年轻人,全部退出哪成?哈哈,年轻人么,不要火气太大,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帮我老哈一次忙吧。我们研究过了,凡是精减的,每人发20元钱补贴。哈哈,这也算是感情损失费。请你以大局为重,做做工作。”
小林姑娘说:“主席同志,你倒说说,叫谁出去呢?这工作我做不了,干脆一锅端!”说完辫子一甩,走了。
小林姑娘这番话可激怒了在座所有的人。有的摇头,有的叹息,有的拍案而起:“哼,翘什么尾巴!我就不信,死了张屠夫,就会吃混毛猪!”
又经过一番讨论,新的合唱队终于组成了。离比赛还有一天一夜时间,要细细排练已经不可能。好在唱的都是几支大家比较熟悉的老歌,谁都能哼几句。为了防止忘了歌词,每人发个讲义夹,里面夹着歌词,捧在手里,倒也壮观。
第二天晚上是正式比赛的日子,剧院一千多位子,座无虚席。新潮流时装厂合唱队是第三个节目。大幕徐徐拉开,灯光渐渐放亮。40名合唱队员,一个个穿着笔挺的西装,手捧一样的讲义夹,还有大红的领带,大红的脸蛋,不论白发还是黑发,全都是油光光的,真是满台光彩,十分气派!歌还没唱,就引来了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指挥出场了。
原来指挥是小林姑娘,因她宣布退出,只得由哈哈主席顶替了。他来到台前,向观众鞠躬后,转过身去一看,坏了,只见有好几个人的两条腿直打哆嗦,连忙举起双手轻声说:“镇静,别慌!”随即挥起双手,伴奏带里也响起了前奏……
今晚,他们唱的第一首歌是《解放区的天》。这前奏一起,就得唱呀,谁知一开头就砸了锅,因为这些人中有好多是为那套西装来的,本来就五音不全,哪会唱歌?所以只动嘴巴不出声;有的人会唱也想唱,但是嗓子不争气,只能唱给自己听;还有少数几个倒是确实想卖力唱的,“解放区……”
一句没唱完,发现别人都不出声,于是也来个紧急刹车。
这下可好,一下子变成了无声大合唱,急得哈哈主席汗都冒出来了,直叫:“唱呀,唱呀!怎么不唱啦?”就在这时,不知道哪个在后台救了他的急,音箱喇叭里突然传出了宏亮的歌声:“……嗨嗨,呀呼嗨嗨依呀嗨!”
观众当然不知道这是无声大合唱,还以为是扩音出了故障,所以歌声一落,照样掌声雷动。
第二首歌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哈哈主席说:“同志们帮帮忙,一定要唱出声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手一挥,歌声起:“咱们工人有力量,嗨!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歌声是那样整齐,那样宏亮,那样铿锵有力!仔细一听,啊,歌声是从观众席里传来的。哈哈主席一转身,看见了,原来从合唱队退出去的40个年轻人并没解体,他们集中在最后两排座位上,虽然穿的是各式各样的服装,但40颗心连在一道,40双手拉在一起,唱出了他们心中的歌:“咱们工人有力量!”
哈哈主席一见这情景,真是又惊又喜又激动。他面对观众,挥动双手,边指挥边唱:“为什么那个求解放,嗨嗨嗨嗨……为了新中国,彻底解放。”
“哗——”满场的掌声,经久不息。观众们为这别出心裁的大合唱喝彩,评委们一个个给了最高分。最后公布:新潮流时装厂的大合唱获得了一等奖。
奖是得来了,可是发下去的那些西装却没有一个人再敢穿了。
(朱芝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