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史钩沉-人文之和在江南[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黄胜平

    1948年3月下旬,中央研究院评议大会经过5轮投票,选举产生出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1名院士,分列为数理组、生物组和人文组。直接参与选举筹备工作的夏鼐在事后写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一文,从纯学术的角度分析了当选院士的年龄结构、出生地分布及其接受的教育背景。他发现,沿海地区、太湖周围及上海、广州、长沙、闽侯都是院士集中分布地点。不约而同的是,胡适在日记中也列有一张院士籍贯分布表,同样发现当选院士中以江、浙两省人为最多,占42%。胡适由此而感叹,并联想到丁文江曾对中国近代杰出人物作过的统计,结果也以江、浙为最盛。

    是的,江南太湖,包孕吴越,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自南宋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独领风骚。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农耕文明时期,还是在近现代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什么都能领先于我国的其他地区,历经千年而不衰呢?个中缘由,除了得天时、地利之优外,更在于有“人和”。太湖流域有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融会了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等传统地域文化,培育形成了胸襟博大、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务实创新的人文性格,又于近现代善于接纳西方的现代科技文明和优秀的人文因素,不固步自封,率先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城市化建设之路,具有“人文之和”的优势。也就是说,太湖流域的人文性格,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和融会贯通的创新精神。这是支撑太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持久不衰的奥秘所在,也是太湖流域人才辈出的奥秘所在,从而形成“人才辈出”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两大社会现象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态势。

    《江南论坛》立足太湖流域,面向全国,以经济理论为主、应用理论为主、江南特色为主,复刊10年来发表了不少研究江南文史的文章,旨在揭示“人文之和”的江南特色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潜在作用。研究江南经济,不能偏废对江南文史的研究。因为江南经济与江南文化,在江南社会的协调发展中是互惠互利的,是一个金币的两面。江南的整体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年年高增长的经济指标上,也体现在蓬勃向上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上。所以,《江南论坛》作为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理应反映江南文化的新发展和研究新成果,并特辟“江南文史”专栏。

    我们把历年来刊发于“江南文史”专栏的文章,择其优者,汇编成册,冠名《江南文史钩沉》出版。这些文章,论题有大有小,有古有今,有事有物有人,再次显现了当今江南人文社科工作者在治学上的开阔视野。如关于太湖流域历史发展的三篇,取宏观视角,关于湖笔的三篇则属微观研究。又如“吴文化”诸篇,探溯江南文化远古之源;第二部分的“近代”、“抗日”诸篇,则落墨于今。太湖流域,城市环布,既有文化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个性,就如他们相距不到百里,语言语音却各不相同,但又同属吴语一样。所以,亦有多篇关于城市文化特征的研究文章。如《灿烂的绍兴水文化》、《杭州历史文化特征与新人文精神》、《常州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和缘由》、《近代无锡的商市布局与特色》等等。太湖流域的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多彩多姿,如关于宜兴的紫砂壶、无锡的惠山泥人、口头民间文学吴歌等,也有作者撰文论述。

    当然,对于江南历代名人的研究是热点,篇幅也最多,有52篇,占全书的近一半。所论述的名人,大都是江南人,也有与江南关系密切、在江南留下足迹的人。既有叱咤时代风云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有历尽艰难、执志如一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民族实业家、教育家、科学家,还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由此,构织出江南名人的群体形象。虽然还没有得以全貌展示,而且尚需进一步精雕细琢,但概貌是有的了。江南名人的生平事迹,是江南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也是江南人引以自豪的人生榜样。他们的精神,对江南社会的发展,对江南后人的人格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他们的生命历程及其业绩,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人文之和”的特点。

    “人和”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向,不仅仅指民心的归向与团结,还可以指日常生活的安居乐业,人人和睦,追求和平与社会稳定。在这里,我们再进一步阐释为“人文之和”,扩充传统的“人和”内涵,使其古为今用。

    江南名人大都不恪守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他们积极探索现代化之路,将传统文化转型为近现代文化。他们或取西方马克思主义,或取西方现代经济思想和社会学说,或借鉴西方美学,或借鉴西方工商业管理制度,同时立足各自的领域,结合本土的实际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得了推陈出新的文化业绩。这是“人文之和”的必然成果。

    当今,江南太湖流域正在按“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两个率先’)的先导区、示范区”的要求发展,人才需求十分迫切。“两个率先”、市场竞争、现代化建设、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等,都离不了人才,谁拥有人才谁就有了制胜的据高点。我们要进一步重视江南名人研究,激励人们立志成才,使江南继续成为人才辈出的沃土,保持人才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引进人才,使江南成为各路英雄豪杰向往的热土。很难设想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曾经很丰厚的地区,不继续注重构建培育和留住本土人才的社会机制及其人文环境,却能引进大批人才的。这里也有一个“人文之和”的命题,即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之“和”。我们要大力营造这种特定意义上的“人才之和”,无论是本土人才、引进人才,还是海归人才、外籍人才,或者是自学成才的、有文凭的,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切忌厚此薄彼。因为,这样的“人才之和”,有利于产生更丰硕的“人文之和”的成果,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当然,《江南文史钩沉》从学术角度讲,并非篇篇精彩,许多篇章所涉及的课题尚属浅尝,有待深入;在材料的搜集考证、研究方法的更新和视野的拓展等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更何况还有许多课题尚待开拓。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牢记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要继续办好“江南文史”专栏,使之成为人们交流治学新成果的百花园,百家争鸣的好论坛,促进江南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愿以此书的出版,抛砖引玉,使江南文化在21世纪永葆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2003年12月30日)

    (《江南文史钩沉》的稿件整理、编辑校对等工作,得到了张卓、朱晓梅、那张军、吴晓村等同志的参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