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他乡-绍兴探徐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绍兴的春节并不暄闹,反而有些寂寥。

    年三十夜晚开始零星飘雪,初一清晨已是白茫茫一片,雪堆积在黑色的屋檐上、干枯的枝桠上、还有远山上的古阁楼檐角,一片苍茫间让人更感寂廖。在这样的雪后,一时兴起前往青藤书屋。

    因为寒冷更加门可罗雀,仿佛他生前的潦倒和孤绝。前观巷大乘弄是一条极窄的小巷,两面逼仄的白墙一排石板路,静悄悄走进稍不小心就会错过的小院门,门前院落栽着一把竹子、一棵高大的石榴、几株芭焦和一小片葡萄,都是他画中最常见的主题。书屋只有两间,张贴着他最著名的一些书画复制品,没有暖气,四面透风,在寒风中更显凄凉。侧面有一个天井,想来夏天会种着几朵莲花吧,天井一角有根青藤,枝节交错、态势挺拔,竟毫无萧瑟感,据看门人讲,这藤春天会长叶,夏天会开满紫色的小花——太似他坚韧的生命力,愈挫愈强,一路险象环生,却终于悲欣交集,成就一代大师。

    徐渭生时寂寞、命运凄惨,后世却粉丝无数。在他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写下《徐文长传》对其激赏不已并广为传诵;清代郑板桥刻有一方印章,自称“青藤门下走狗”;到齐白石更曾讲——“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他开创泼墨大写意画风,影响过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其画作现世曾拍下三十万美元的高价;他的行草承唐代怀素、张旭和宋代米芾之风,洒脱不拘、自成一格;他的戏剧作品《四声猿》被汤显祖盛赞,成为明杂剧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诗歌弥漫一种苍茫、不平之气,别有风骨;他更曾与戚继光共同战斗,一起抗击倭寇、保家卫国。如此才华横溢,一生却饱受丧父、丧兄、丧妻、生母被卖母子分离、七次入仕无望、九次自杀未遂、在癫狂状态下误杀后妻、被判入狱等巨大苦难,其人生之惨烈与凄厉,世间少有。他晚年曾在《墨葡萄图》上题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笑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悲凉与无奈尽收纸上,读来无限心酸。

    不过,徐渭之吸引我倒并不只是因为这些。

    万历元年,大赦天下,他从狱中被释放,那一年,他五十三岁。对平常人而言,人生已矣。但,他不是。之后十年,他游历天下,四处与人切磋技艺。六十三岁返回故里,在青藤书屋渡过余生,七十三岁离世。他最好的作品,都完成于这最后的二十年。他的大半生,太多坎坷,家庭、事业、健康、名誉——寻常人的幸福都被夺去,导致癫狂,然而,是艺术拯救了他,让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大放异彩,之前所有的磨难都成为财富。每读徐渭故事,总让我深深感叹:命运终不负,只要不言放弃。

    惭愧的是,他的作品我看的并不多。在书屋买下一整套徐渭作品集,回来在西栅的阳光下慢慢翻看,权当扫盲吧——看他用泼墨手法画的牡丹,真是绝无仅有,哪里有一丝一毫世俗的富贵气?!还有他笔下的芭焦、葡萄、萝卜、螃蟹,朴拙酣畅,特别可喜。他不多的几幅人物,廖廖数笔、灵气逼人……构图都一例的简约错落,配以那歪歪斜斜的字体和直抒胸臆的诗句,虽然并不懂画,我的心还是被一再地惊奇。很喜欢他另一幅《墨葡萄图》上的题诗:

    璞中美玉石般看,画里明珠煞欲穿。

    世事模糊多少在,付之一笑向青天。

    是啊,若早能付之一笑向青天,又何惧笔底明珠无处卖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