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经历着革命性的挑战。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带给高等教育的不仅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包括强大的改革压力。面对着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新格局的影响,高等教育在招生规模、办学形式、管理内容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些变化综合起来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本章主要阐述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基础,分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困境,进而理解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基础

    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思想理论建设应当成为根本建设。只有在思想理论上深入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规律性,才能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形成对于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的根本指导和有力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而其中的诸多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构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穿透了人的表层差异,指明人的本质属性不是它的自然属性,而是它的社会属性,揭示出了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证,社会是人的独特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只能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本质。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社会关系又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人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认知活动。人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人的社会本质。由于人的本质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决定的,而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可变的。

    关于人的本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原理,它深刻地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正确地把握它,才能懂得如何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去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不致陷入抽象的人性论的迷雾之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人,那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必然导致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相关问题的结论不同。因此,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精神实质,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置于社会的视角予以评价,更多地关注辅导员具体的实践活动,关注来自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才能科学地分析和把握高校辅导员的思想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大量著作中,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出了丰富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人的社会本质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一是包括体力和智力的个体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三是人的需要和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途径。教育在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教育对培养人的素质的作用是不同的。教育只有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育人作用。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指明了方向。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其本身也有一个全面发展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需要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动力源泉。人的需要是一个包括生存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变革自然和社会的需要、文化和求知的需要、美的享受的需要等多方面需要的系统。并且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的需要,是把人的需要放在具体的社会中来予以考察,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认为人的需要不能脱离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任何个人的需要只能在一定生产力下的社会关系内部来得到满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所反映的现实在其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差异,但在总的方面是一致的。个人需要只能作为社会需要的个体化而存在,社会需要也只能借助于个人需要而存在。 二者相互依存,在其发生发展中具有同源性。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需要应当服从社会需要,同样,在强调社会需要时,不能把社会需要神圣化和空洞化,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并在两种需要统一的基础上,允许个人需要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成熟和壮大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最基本的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勇敢地迎接新的考验、新的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从根本上关系着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的重大问题。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理论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新观点、新论断。这一概念的提出,科学阐释了先进性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对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突出强调了党的先进性重在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全国高校辅导员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辅导员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所要求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选聘标准,部分高校更进一步规定新任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这说明了在高校辅导员中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可能性和迫切性,这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5.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非常丰富。他们不仅以其丰富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以其坚持不懈的教育实践活动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都从不同侧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确定党的教育方针,并以此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可持续专业化发展。

    二、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问题始终是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每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从对人性的一定假设或看法出发而提出来的。在学生事务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对人性的看法影响其管理观点和对管理行为的选择。从人性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人性假设:

    1.“工具人”假设

    该假设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像机械一样去动作。这种观点将作为学生事务管理者和学生完全对立起来。前者是主动的、起支配作用的,后者是被动的、必须按照学生事务管理者的意志服从其命令,否则的话就会受到严厉的纪律处罚,这就造成了二者的矛盾不断,这种现象在殖民地时代的替代父母制中普遍存在。但以“工具人”为人性假设基础的科学管理在学生事务历史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事务工作独立化、专业化的发展,使得现今意义上的学生事务及其管理从学校的教学和学术事务中分离出来,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2.“经济人”假设

    1857年,美国行为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us Mcgreor)提出了对于人性的“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机械,人的活动是由经济的动机驱使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展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市场,学生事务管理的绩效必须提升。随着“工具人”向“经济人”转变,学生事务管理的重心逐渐由工作事务向学生转移,形成了“学生消费者第一”的思想。重视学生和家长需求,把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作为买方和卖方来看待,是一种注重和保障学生对学校权益的市场管理哲学,它的核心是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努力保护学生的利益。

    3.“社会人”假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教授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该假设认为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处在人群关系之中,都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渴望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这种社会需要对人的作用比经济需要更大。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社会心理满足,而不是经济上的满足。所以,管理的重点不在于满足人的经济需要,而在于发展人际关系,满足人的社会心理需要。这不仅使学生事务关注的目光从外在目标转向学生的内在心理世界,同时,随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运用,推动了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服务的发展。

    4.“自我实现人”假设

    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该假设认为,每个人天生就具有一种向上发展的倾向,在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人的需求会发展到自我实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人性中力图展现其智慧、能力、潜能的欲望。所以,管理重点应从人身上转移到环境上,要创造出一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和才华的环境,即环境的设计要有助于人的自我实现;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为人充分发挥能力创造适宜的条件;管理制度应该能够保证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使学生事务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于学生的需求也在于和谐环境的营造,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5.“复杂人”假设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Edgar Schein)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该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每个人都具有许多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因此,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和选用恰当的人,对不同需要和动机的人必须安排不同的工作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因此,学生事务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人的完整而充分的发展。

    6.“决策人”假设

    该假设认为人都是具有意志自由的能动的决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意志,都有通过选择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人的决策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因此,管理不仅在于尽力满足人的经济和社会的需要,激发人的工作动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吸收人参与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事务管理要鼓励学生参与。

    今天,更多的被学生事务所接受的人性假设基础是“复杂人”假设和“决策人”假设。要求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理念支撑下,通过学生事务工作者与学生的认识与定位、促进学生事务工作目标与大学发展目标的协调,不断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和环境塑造。将“以我为中心”的学生事务管理转型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体系,解决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环境的不适应将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融为一体,将原来刚性的学生事务管理转型为柔性的,解决管理要求与学生需求、管理评价与学生发展、管理队伍与管理使命的不相融洽之处,建构基于人本管理的学生事务管理的新理念。

    三、需要理论

    需要是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动力,是一种从根本上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换句话讲,人的行为是受因需要而产生的动机所支配的。离开需要,人的动机就无法产生,人的行为就不能发动。在现代社会,只有了解并有效地满足组织成员多层次和多元的合理需要,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把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二是安全需要,是人类要求保障身心安全方面的需要;三是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之间的同情、互助和赞许;四是尊重需要, 希望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承认和认可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需要,成就个人理想,实现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所从事的工作真正感到有意义。

    生理需要主要体现在对住房的有无、舒适程度、薪酬等涉及生活问题的考虑。高校辅导员如果还在为生理需要而忙碌时,那么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不是他们所做的工作了,而是大大失去了工作积极性。对许多辅导员而言,安全需要表现为安全和辅导员工作的稳定性,辅导员也很注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退休福利等。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交需要就会凸现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社交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辅导员的精神,导致离岗换岗、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心理问题等。从尊重需要看,高校尤其要注重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要尽可能为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晋升创造有利条件,以提高辅导员的地位和社会认同感。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看,为使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变得更有意义和影响力,管理者应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充分为辅导员的后续发展留有余地,在专业化道路、职称评审、提干转岗等关键领域给予关心和重视,充分满足辅导员的深层次需要。

    2.双因素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又称为维持因素,这些因素没有激励人的作用,但却带有预防性,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安全保护等皆属于此类因素。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注重以工作内容来提高工作效率,促使人们进取,成就、认可、责任、发展等因素的存在将给人们带来最大的满足。

    在学校管理领域,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的产生,消除不满,并不一定能激励辅导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想激励辅导员,管理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增加辅导员工作本身的吸引力上来,强调成就感、认同感、工作本身的价值、责任感以及个人专业化成长。因此,在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上,双因素理论体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是在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将外在的引导、教育和管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自觉行为的过程。双因素理论正是体现了这种主客观因素的良好结合,成为辅导员专业成长、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3.成就需要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在基本生存需要满足的前提下,人的行为取决于三种需要的满足与否。一是成就需要,这是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二是权力需要,这是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三是友谊需要,也称社交需要、归属需要或合群需要,是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不同的人对成就、权力和友谊的需要程度不同,层次排列不同,个体行为主要取决于那些被环境激活起来的需要。在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中,应注重通过教育和培训激发辅导员的成就需要。如指导个人根据成就、胜利和成功来思考问题,并以高成就者的方式行动;设计具有个人责任、反馈和适度冒险性的环境;提供取得成就的榜样,刺激人们取得成功的愿望和行为;提倡辅导员自我鼓励、自我奖赏,使自己时刻充满成就感,这是一种经实践反复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代价低而效率高的树立自信心、培养成就感的方法。

    综上所述,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不同于其他生物,他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信息需要,他在改造自身和改造世界的同时,需要来自这个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和信息的支持。因此,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不应该仅仅看到已经取得的成果,还要看到这些成果是如何取得的;要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体现管理上的人文关怀,要重点评价整个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支持系统,并制定相关制度,营造和谐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环境。同时,要尽可能地满足高校辅导员的信息需要,在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时,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创新性的思维推进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学生发展理论

    学生发展是人的发展概念在高等教育语境下的延伸,可以用来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为制订各种计划和服务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罗杰斯(Rodgers)将“学生发展”定义为“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不断地成长、进步,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的方式”。美国学者1978年总结了大学生发展需要回答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发展是如何引起的?特定的大学环境是如何促进或阻碍学生个体成长?大学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这四个问题,构成关于大学生发展问题讨论的框架。因此,从学生发展理论的内容体系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重心在于研究“个体身份”在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发展。该理论认为“发展”贯穿于人的生命全程,人们能够解决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年龄相关,并且是连续的。心理发展理论中,以埃里克森(E.Erikson)关于人的发展八阶段理论和罗杰斯(Rogers)提出的“以当事人为中心”(client centered)的心理治疗理论对学生事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桑福德(Sanford)关于学生发展的条件研究、奇克林(Arthur Chickering)学生发展的向量研究也在学生事务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

    埃里克森的理论关注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学生的生理发展与社会需要是如何互动的。他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描述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信任与怀疑(出生~18个月)、自主与羞愧(18个月~3岁)、主动与内疚(3~6岁)、勤奋与自卑(6~12岁)、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12~18岁)、友爱亲密与孤独(成年初期)、繁殖与停滞(成年中期)、完美无憾与悲观绝望(成年晚期)。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挑战,任何发展阶段处理不当都会危害到个体的将来。学生事务的责任,是要帮助学生成功地度过每个过渡性发展阶段。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以“无条件积极评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为原则,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运用到学生事务中,使学生事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保持一种不做判断的价值中立态度。对大学生心理资源,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教育实践方面有着突出的影响作用。

    桑福德1962年出版了《美国大学》(The American College)一书,这是有关学生发展理论最早的著作之一。他在书中研究了大学生发展的一般机制,提出分化(differenti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的概念,在他看来,个体的发展是高度分化和整合。他提出了学生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动力、挑战和支持。他认为学生发展是组织的复杂化,学生事务管理要关注个体成长的不同经历,使之整合成不断增强的一种正向成长过程。桑福德的研究,在学生发展理论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是该领域公认的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许多观点,迄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奇克林1969年出版的《教育与同一性》(Education and Identity)一书中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发展的“变量理论”,1984年、1993年,奇克林修订了影响学生发展的七个矢量。认为在大学期间学生面临最重要的发展问题是建立同一性,以及围绕同一性发展的七个变量:发展能力、管理情绪、自我管理、确立同一性、成熟的人际关系、成长目标、自我完善。此理论向量被视为通向个性化的高速公路,学生以不同的速度沿着这些向量运动,在不同的向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涵盖了情感、社会和智能发展的各个方面。奇克林的发展向量理论,认为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大学组织目标、大学规模、师生互动、课程、教学实践、多样化的学生社区以及学生事务服务等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向量理论对举行新生培训班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学生咨询工作大有裨益。

    心理发展理论把“学生个体的发展”作为分析和思考学生需求和反应的指导,是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人员重要的参考。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生理发展和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遭遇到挫折和障碍,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可以应用心理发展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

    2.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Cognitive Structural Theories)研究学生发展的方式及过程,认为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过程中包含着最优化的选择。该理论起源于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心理学,强调了遗传的重要性以及智力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作用,皮亚杰所划分的各阶段并不与学生年龄直接相关,只是把人的成长视为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认为个体对环境的认知矛盾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帮助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树立认知发展观的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有帕瑞(Perry)和柯尔伯格(Kohlberg)。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帕瑞致力于教学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学生思维模式发展的典型过程”,对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模式作了深入的研究,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学生智力和伦理发展模式将学生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二元论认知模式、多样性认知模式、相对主义认知模式、相对责任阶段。在帕瑞看来,学生发展并非线性过程。为此,他提出了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三种偏离:拖延(temporizing)、逃避(escape)和倒退(retreat)。拖延意味着运动延迟,认知发展暂停。但某些拖延现象可能是以后一定阶段成长或发展的需要,或者是个人发展系统的休整期。逃避的表现是冷淡和放弃责任。帕瑞的发展模式为学生事务人员解释学生智力发展变化的实际状况提供了参考框架。

    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在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拓展。根据道德两难问题情境的分析,科尔伯格提出了以“正义”为核心的个体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水平1(前习俗):①服从与惩罚定向,②利己主义定向(对我有何益处?);水平2(习俗):③人际和谐与一致(好孩子定向),④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 法律与秩序定向);水平 3(后习俗):⑤社会契约定向,⑥普遍伦理原则(原则与良心定向)。发展的各阶段形成一个不变的序列,发展不是跳跃式的,运动也总是向前发展而不是向后退的,但在极度的压力下,个人可能会暂时后退。他认为学生道德发展更多依靠正义、平等原则或普遍的伦理规范,较少依赖个人兴趣。

    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总是按照一定的序列发展,强调遗传和环境在智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智力发展的若干途径。认知—结构理论主要关注点不是人们思考什么,而是人们如何思考,这对大学学生事务中的学生咨询具有一定的影响。

    3.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Typology Theories)主要是描述和解释人格类型,以及不同的个人为什么对同样的情景会有不同的反应。类型理论是一种非价值判断的理论,强调个体差异对团体是有益的和健康的,个体的差异在特定情景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近代比较有影响的人格分类有荣格的心理类型论与约翰·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

    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的流向把人划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两类,外向型的人重视外在世界,活跃,自信,勇于进取,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经常内省,沉默寡言,容易害羞,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把人的四种心理活动: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与上述的两大态度类型两两配对,便得出了人格的八大机能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在面对相似的挑战和环境状况时,不同类型的个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人格机能类型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在学生事务管理中更好地考查学生在观察和联系世界过程中的固有的个体差异;有助于理解这些差异对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影响,针对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有助于解决各种校园事件和冲突,化解矛盾,对班级事务管理及学生活动管理大有裨益。

    美国学者霍兰德(John Holland)的职业选择理论,审视了人自身的兴趣和特点与工作环境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类型(包括价值观、兴趣、动机、需要等)与其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应于不同的职业。霍兰德区分了六种个性类型和与之相匹配的工作环境:实际型(Realistic),这种人一般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更愿意和具体事物打交道;研究型(Investigative),这种人通常是学者、分析专家和研究人员,他们更倾向于思考,更愿意在思想和概念的世界里遨游;艺术型(Artistic),这种人有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喜爱创新性的安排,乐于享受包含着艺术创造的工作过程;社会型(Social),这种人友好,愿意帮助别人,富于合作精神,对别人的反应很敏感;企业型(Enterprising),这种人富有说服力和自信,他们倾向于领导和组织别人,他们愿意在和人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充当管理者角色;常规型(Conventional),这种人喜欢系统性的顺序和结构,他们尽责、高效和务实,更愿意从事有关数字、记录和文档方面的工作。当一个人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相匹配时,他会感到内在的满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人格类型与职业相近时,那么经过努力也会适应工作,取得成就;而当人格类型与职业相斥时,那么就对工作觉得索然无味,最终无法胜任。

    职业选择理论指出,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个性的表达,比如一些追求特殊职业的人们有着相似的个性,他们对环境做出相似的反应,建立起独特的人际关系环境。人们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寻找能够激发兴趣、发挥能力、强化价值观的环境。职业选择理论认为大学生的个性与环境特征是互动和紧密关联的,因而经常用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总之,学生发展理论具有综合性,应整合校园里的各种资源实现目标,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心理发展理论的运用为测试和评价提供适度服务,有技巧的顾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促使学生学会面对和解决个人问题,进行自我发展。通过学生人事服务中的咨询服务、精神服务和有组织的团体行动,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控制自身情感的力量,进而控制外在行为表现。认知结构理论体现了学生事务管理在与大学发展目标融合方面的努力,学生事务工作以认知结构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协调对行为、道德标准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围绕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而展开。类型理论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帮助学生发现个人的人格特质和基本兴趣,并发展多样性的休闲、讨论活动来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职业咨询应该建立在帮助学生把将来的工作和他们的生活目标联系起来的洞察力、信息和远见之上,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或社会所需要的职业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发展意味着互动、平等协商以及与有关各方的合作。学生事务专业人员从实际工作的成败得失中领悟到:现代的各种学生事务理论必须与专业人员的个人能力结合起来。

    五、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它主要从综合的、整体的视角,对现代社会秩序形成与变化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和谐,谋求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社会学理论中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有理论基础作用的主要有社会分工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专业社会化理论和关怀理论。

    1.社会分工理论

    涂尔干在《社会劳动分工论》中注重研究一个社会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集体结构中所发挥的功能。社会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分工就是把社会活动分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领域,然后把社会成员分配到不同的领域中去,从而开展既复杂多样又内在统一的社会活动。人类活动方式的日益复杂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社会内部的分工以及个人被相应地限制在特殊职业范围内,这是专业化形成的职业因素,也是专业化形成的首要的动因。社会分工理论可以阐释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以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于60年代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是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在他们的经典著作《由教育形成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概念与性质、人力资本投资内容与途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理论框架。其基本思想包括: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一样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不是一切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知识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的取得需要消耗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就是对人力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其结果是将其他资源形式转换为人的知识和能力形态;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得投资收益,且收益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投资。人力资本理论为高校辅导员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供了深厚的理论铺垫和旺盛的动力之源。

    3.专业社会化理论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某一职业的专业化又称为专业社会化。专业社会化是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社会学理论流派对专业社会化有不同的解释,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学派、冲突论(conflict theory)学派、符号互动(theory of symbolic interaction)学派。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社会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个人在社会体系中,选择适当的角色期望,表现适宜的角色行为,以贡献于个人所处社会体系中和谐、整合与发展的目标。因此,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看法,社会化过程最大的特点是个人居于被动的地位,遵循既有的社会规范与期望而表现专业角色。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的本质,是个人习得新的社会价值的主要来源。冲突来自团体之间权力分配的不均,而社会体系中每个部门的权力无论如何调整都会不均等,于是社会自然一直存在着团体之间争权的冲突。在冲突中,个人必须具有调适冲突的主动参与能力,并随时挺身而出为他所属的利益团体效命,才能确保团体的既得利益,或争取被压制的利益。也就是说,个人通过自主的社会行动,创造自己,也创造社会。符号互动学派研究的重点是探究人与人之间凭借哪些媒介符号互动与沟通,以及人际互动的过程与性质等。互动学派认为社会是人际互动的产物,个人与社会之间互相影响。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主动的地位,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内涵,包括习得符号系统的意义,了解人际互动,从而发展健全的自我。

    4.关怀理论

    当代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帮助教育者增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二是专业化的辅导员应该从自身素质培养方面下功夫,逐渐培养自己较强的关怀能力,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对学生的关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高校必须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着力构建一套长效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持久性,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四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关心辅导员的生存与发展,切实解决辅导员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六、校园环境理论

    校园环境是学校中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关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人际环境。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能够强化学生学习过程,高等教育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整体环境,学校的整体环境既取决于学生群体素质,又关系到学生对大学的满意度。因此,校园环境理论有助于理解学生和校园环境的互动作用,以及环境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人与环境互动论

    人与环境互动论(Perso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Theory),描述了环境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该理论说明,学校要创造多样化的条件帮助学生成长,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找机会参与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事务工作必须从学生进入大学以前所形成的人格、态度、价值、技能和需要出发,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校园环境和有针对性的帮助,以促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合作、理解、宽容的环境中从事学习,并享受一种和谐的精神生活。掌握人与环境互动论可以帮助学生事务工作者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发展规划,以及确定评估学生发展效果的工具或其他方式。

    2.感知模式

    感知模式(Perceptual models)从置身于环境的人的主观角度出发,考察人对环境的反应及个人与整体环境的互动。感知模式的关键点就在于个人和集体的感觉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于环境的反应。感知模式做出了两点结论:重视集体关系维度(师生互动和同伴凝聚力)的大学,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重视个人发展维度的大学(人文关怀、学生兴趣和思考能力的整体发展、独立学习和批判精神的培养),能够培养出更有创造力的学生。在感知模式看来,学生事务管理对环境的影响和控制应与人的需要相一致,强调学生在参与、联系和支持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对环境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以满足学生方面需要,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

    3.人类总体模式

    人类总体模式(Human aggregate models),注重环境中人们的集体特征及人与环境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协调性,或者说人与环境的适应程度,是人类总体模式的主要内涵之一。该理论应用环境评估技术,通过对不同主导特征的环境类型的区分(包括理性主义环境、研究性环境、艺术环境、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和传统环境等),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一致、和谐。人与环境的协调,是衡量个人对环境的满意度和职业稳定性的标准。如果人与环境不协调,个人会做出一些反应:其一是离开这个环境,寻求新的、更协调的环境;其二是试图改变现在的环境;其三是适应现在的环境。人们会做出何种选择,主要取决于环境的区分度和一致性与个人兴趣和利益的关系。总之,人类总体模式为我们评价环境类型,分析各种各样的人对于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于学生事务管理而言,人与环境的协调,有助于帮助学生适应环境,提高满意度和安全感。在学生事务理论领域,人际互动中个人特征主导着环境类型,人类总体模式对分析环境特征尤为重要。

    4.物理模式理论

    物理模式理论(Physical models)认为,所有环境都具有自然的和人造的物理特征,包括建筑设计、空间、距离等因素,通过光线、温度、空气质量、设施、人口密度等条件,对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注意力和满意度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如学校的布局、草坪和宿舍的外形和设计、图书馆和画廊,甚至参观学校当天的天气都会形成第一印象。又如学校的“刚性建筑”不太美观也忽略了人性化。根据物理模式理论,建议大学校园应该更多地使用“柔性建筑”,校园设计呈现出灵活性和人性化。物理环境在关照私密性的同时,应兼顾社会利益。重视大学生的需要,灵活的、人性化的空间和情境,体现了大学的价值和使命。

    5.结构—组织模式理论

    结构组织模式理论(Structural organizational models)认为环境具有目的性,是有组织的,其结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态度。首先,复杂的组织类型呈现为连续的、统一的、有组织的环境,兼具动态和静态的特征,并会影响组织士气和人员的积极性。其次,组织环境的动态或静态特征会影响参与者的士气,个体差异也比较明显。再次,大学的组织规模会对教师产生影响,组织的规模越大,组织士气和人员的积极性越弱。校园环境的组织特征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情感具有一定的影响。大学是发展性教育环境,应该呈现出动态环境的组织特征,包括尊重个体差异、鼓励积极参与、重视人际互动、鼓励尝试和冒险等。结构化的组织模式,强调理解典型环境的目标和目的,鼓励在一定岗位上的人们担负起相应的角色和责任,形成一定的结构类型。如果大学要作为一个动态的教育机构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大学里众多的部门和单位都要检讨自身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满足学生们的个人发展需求。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状与困境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状,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认清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现状,是切实可行地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础。应当肯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现状,肯定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是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成效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就很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各高校都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而且,社会也为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各个方面、各种形式的帮助,积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更好实现。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领导下,高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辅导员,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具有了实现专业化的基本条件和初步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职业定位明确,工作内涵不断丰富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泛化到具体的过程,并最终以规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得到了理论和实践中的广泛认同。在2006年9月1日起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给予辅导员三个定位:一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三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人员,这是《规定》在现实基础上给出的定位。《规定》建议“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即将辅导员作为教师岗位来对待,这有利于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和整个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展。

    2.社会地位提高,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高校辅导员没有明确的身份,也没有规定明确的福利和待遇;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开始明确辅导员的身份,“高校辅导员既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也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既可以兼职上课,参加教师职称系列的评定,也可以按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获取相同职称级别的工资福利,待遇规定更加科学合理,高校在进行职称评聘时规定辅导员必须占一定比例,确保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应与其他同级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持平。20世纪末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日益成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目标,显然辅导员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目前,教育部对辅导员配备数量的要求已纳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与其他教学工作一并评估检查。为适应国家提出的关于辅导员建设的政策规定,各高校辅导员在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多。

    3.专业程度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升

    辅导员在清华诞生之初是“双肩挑”模式,成员构成是“大多数人兼职、少数人专职”,少数专职人员主要是分布在校级党政机关,而兼职辅导员由学生和业务教师组成,既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承担学习或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而在2006年《规定》指出:“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可以看出,辅导员队伍的组成已由“兼职为主”的模式向“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模式转变。经过50余年的积累,中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支绝对数量庞大、“老、中、青”结合的专门的辅导员从业者。

    随着辅导员培养体系的建立,辅导员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而且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柏杨博士于2011年对全国31个省市50余所高等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高校辅导员抽样情况如下:男性占47.23%,女性占52.77%;30岁以下占50.92%,31~40岁占40.22%,41~50岁占7.13%,50岁及以上占1.72%;中共党员占96.31%,共青团员占1.11%;博士占5.04%,硕士占64.08%,本科占29.40%,专科及以下占1.48%;专职辅导员占86.96%,兼职辅导员占13.04%;初级职称及以下占43.05%,中级职称占50.68%,高级职称占6.27%。与以前相比,高学历、高职称辅导员比例上升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4.相关制度保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自1953年清华大学开始实施大学辅导员制度以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一直备受国家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专业化发展更是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从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今,教育部陆续下发了一些文件,从各个方面促进了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的重视,也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建设提供了契机。

    各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开始研究新问题、培育新组织、开展新培训、推行新考评、运用新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绩效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队伍建设水平提高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

    在高校辅导员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在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待遇低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影响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1.职业认同感缺乏,队伍稳定性差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职业认同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不少应聘政治辅导员岗位的人,动机不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是通过这个渠道进入大学,他们把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当作人生事业发展中一个阶段性岗位,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不管从社会舆论还是本人价值认同都缺乏职业认同感。

    稳定是一支队伍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人心就会涣散,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谈不上战斗力。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和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大多数高校,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三到四年的就已经是“老辅导员”,很多辅导员工作两到三年就通过考研深造、机关抽调、转岗到专业教学、离职创业等方式离开了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严重流失”在很多高校早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虽然辅导员的流动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但流动频繁,流动性强,会影响辅导员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损害辅导员的职业声望。

    2.角色定位不准确,职责分工不明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角色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前景,影响到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发挥,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按照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教师,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聘任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界定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其角色定位并不清晰,甚至错位。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于偏重政治教育。从对辅导员的称呼来看,最初的“政治指导员”,到后来的辅导员、思想辅导员都离不开“政治”两个字。二是偏重于学生行政事务性工作,只要和学生相关的事情全都让辅导员负责。角色定位的模糊,造成了辅导员职业声望低,辅导员们工作起来自然也就无成就感可言。

    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准,导致了对辅导员的职责划分不清。辅导员除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到了他们的肩上。由于辅导员处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的最后一环,因此,学生处、团委、教务部门、后勤部门甚至是收发室,都能直接对辅导员发号施令布置任务,而大多数院校辅导员因人事上又归院系管理,院系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又使辅导员承担了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工作的事务。多重管理、多头管理、多重考核使辅导员事务缠身,疲于应付,基本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辅导员在涉及学生教育管理有关问题的决策过程中,作为一线人员,参与度低,缺乏话语权;作为基层管理者,要经常层层请示汇报,工作缺乏自主权。辅导员事实上已成为学校管理结构的底层。职权关系不合理造成了辅导员的有“职”无“权”和有“事”无“业”现象,大大降低了辅导员应有的职业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3.专业程度待提升,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并极具专业性的职业,其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跟上新形势,适应新要求,以胜任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然而从现有情况来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知识不够全面。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涵盖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其工作内容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团委(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评定奖学金、贷款,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就业指导等。因此,辅导员给予大学生的指导和帮助融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能力为一体,集服务水平、态度、方法于一身,这决定了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必须是具有专业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运用这些教育科学理论开展学生工作的能力较弱,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储备,在面对大学生工作的新要求和各种复杂局面时,辅导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很多辅导员缺少有效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技能,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就业指导、职业发展方面,大多缺乏洞悉职场发展趋势或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只能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少量求职信息、组织参加招聘会、办理签约手续等较低层次的服务水平上;知识更新意识不强,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对新知识利用少,重经验轻创新;难以准确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教育时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尚显不足;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不强,指导和服务学生的能力不足。二是知识更新不及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教育和管理思想应运而生,辅导员由于工作自身的特点,很难抽出整段时间参加长期培训,而大部分短期培训多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对新形式下的管理、科研、教育技术涉及很少。绝大多数辅导员参加工作后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训练,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分析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常常出现工作滞后现象。三是理论素养不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有力的指导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强学生工作和学生发展的理论研究。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辅导员对师生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存在困惑和不理解,难以站在理论高度予以释疑解难。从事相关辅导员工作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的辅导员还不是很多,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氛围不浓,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高校辅导员理论知识准备不足,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四是榜样作用不够突出。从实际需要来看,辅导员要在政治上做导师,能力上做高师,道德上做贤师,行为上做良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辅导员修身养性不到位,言传身教不突出,榜样作用不明显。有些辅导员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在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奖学金评定、助学金发放、入团入党、干部选拔、评选优秀、推荐保研、出国交流等方面不能公平公开、秉公办事;在学生违章违纪处理方面也不能按章办事,严肃处理,辅导员或因同情心驱使,或因各种关系说情,瞒而不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效推进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就必须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

    4.管理机制不完善,组织发展滞后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中制度建设是关键,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时代性强、变化快的特点,需要根据形势不断的改革变化,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政治辅导员管理制度更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全国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辅导员的管理和保障制度并不健全,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准入制度不健全。首先,缺少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目前高校教师有职业资格制度,必须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却并没有针对辅导员的职业资格制度,这是阻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其次,选聘标准不合理。我国目前各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将学历要求普遍提高到至少是研究生学历,但“高学历化”并不等于专业化,高学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还没有将可以参照的标准纳入高校辅导员的选聘体系中。二是培训制度不健全。而相对于辅导员职责的繁重,辅导员培训制度却很不完善,各高校对这支队伍的建设往往重使用、轻培养,重经验积累、轻理论学习,是属于“实践—经验—实践”型,偏向于“经验化发展”,总体上缺少理论指导与“研究型”的实践,呈现出非专业化发展状态。“学生事务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的空白、辅导咨询服务和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不快与普及程度不高,导致我国辅导员在日常学生事务中理论水平、辅导咨询服务和实际的工作能力方面呈现非专业化状态。虽然,各高校也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辅导员培训,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教育部、各省举办的骨干培训和校外考察,但相对于专业化队伍的建设目标而言,这种零散、短暂、非制度化的培训方式还远远不够。三是考核机制不健全。对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是确立职业规范、形成职业满足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激励效果。目前,我国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刚刚起步,适应辅导员专业化的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高校辅导员的多重管理,多重考核的管理制度导致对辅导员绩效考核时,很难建立准确的考核依据和标准。同时,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软件”成分不能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量化考核,增加了考核的难度。四是晋升制度不健全。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群体,其发展潜力还有待挖掘,工作能力还有待拓展,但是高校没有单独的辅导员晋升体系。高校的辅导员按照教师编制进行,辅导员本来做的是大量行政事务,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使得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很不规范。因此,目前行政级别的晋升是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主要晋升途径,但是辅导员的最高行政级别仅仅是正科,只有为数极少的特别优秀的辅导员可晋升副处级,一般任命为院系党总支副书记,但名额很少且难度相当的大。晋升希望的渺小和职称评聘的无望,很多高校辅导员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景,于是纷纷寻找“转行”门路,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培养、管理需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辅导员管理制度,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更好地调动政治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以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辅导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困境的原因

    正视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是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的一个关键点。分析成因是解决这些问题和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1.管理层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第一,高校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知不准确。按照《中国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解释,高校辅导员的基本任务是努力做好大学生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但从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对辅导员角色的认知普遍存在一些偏差。一是认为只有那些不能胜任教师岗位或未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或不能被提拔到行政管理岗位的年轻老师,才会在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因此,相对于教师队伍而言,大部分学校辅导员队伍不但待遇偏低,而且还存在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的现象。二是认为辅导员只是过渡性职业。把辅导员职业看作是一种短期或临时职业,而不是可以让人终生从事的职业。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不到5年,比其他行业都短。许多辅导员自己也是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个“跳板”,并没打算长期做下去。三是把辅导员看作是大学生的“大管家”。认为辅导员既然是学生工作人员,就要负责学生的一切事务,就是学生的“保姆”,学校的“勤杂人员”。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认知不准确,使得学校的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有事情要办都找辅导员,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地位的定位有偏差。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学和科研实力的竞争是高校竞争的主要方面。在高校管理层心目中,教学和科研无疑是学校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被摆在了次要位置。甚至有些高校管理层存在一种不正确的思想,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有一种说法是“说起来重要,使用起来很重要,没事的时候不重要”。在学生管理出现重大问题等情况下,辅导员队伍冲锋陷阵,站在第一线上,此时学校对辅导员工作极为关注。而平时辅导员队伍则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被边缘化或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地位尴尬,得不到认同和赏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所以降低了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阻碍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第三,高校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是看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从高校自身的发展考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还会对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未来产生或多或少的间接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真正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没有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政策,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切实地解决。

    高校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重点是落实,关键在坚持。

    2.高校辅导员的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尽管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出台,各高校也都制订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目前高校辅导员政策仍然不够完善,具体体现在:

    第一,政策导向的流动性导致辅导员工作任期的短期性。为了解决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在政策上需要对高校辅导员的合理流动制定相关的规定。合理的高校辅导员流动导向政策,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合理流动,激发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性,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辅导员的合理流动,教育部党组2000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专职学生辅导员任期一般为4~5年;任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本人的条件和志向,再有计划地定向培养。政策的这种流动导向性显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辅导员工作并非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而只是作为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过渡。这种政策使在岗辅导员难以树立起牢固的职业思想,从自身发展和前途考虑,不愿也不敢潜心本职工作,多数辅导员工作两到三年就转岗。辅导员工作任期的短期性使辅导员岗位一直成为新手练习的平台,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第二,发展导向的功利性导致辅导员职业转向的可能性增大。在对高校辅导员的分流问题上,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把辅导员作为党政后备干部来培养。这种政策导向不免会让一些带有功利色彩的人为了“曲线留高校”而进入辅导员队伍,带着这样的目的而非热爱学生工作的意愿进行工作,对学生工作难以深入研究,职业转向的可能性很大。不仅如此,将辅导员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容易导致辅导员把行政职务的高低作为衡量个人事业是否成功、人生价值是否实现的目标,使其只是将担任辅导员视为一种经历,而不是作为一种职业和事业进行追求,难以将辅导员工作作为学科和专业来进行研究实践。尽管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但是,辅导员作为一种“临时职业”的观念在高校教师、学生甚至部分领导干部当中已根深蒂固。如果不从根本上把辅导员工作提升到学科、专业的高度来认识,把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的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来建设,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第三,待遇政策的偏低性导致辅导员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高校中缺乏具体明确的规范、保障和提高辅导员待遇的制度,辅导员虽然从事着繁重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但是其待遇却偏低,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经济待遇上,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硕士、博士与在校外工作的同等学力者相比,收入要低很多。职称评定上,看不到辅导员由于成天忙于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事务,很少有专门的时间用来从事理论研究,而把他们与专任教师相提并论,在学术研究方面提出同样的要求。因而辅导员在职称晋升方面也就难以与专任教师相比。高校辅导员工资待遇低下,学业不能深造,职称难以晋升,这些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一些辅导员心理不平衡,失望沮丧乃至自卑情绪弥漫,影响队伍稳定。

    第四,培训目标的片面性导致辅导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专业性工作。而我国却将高校辅导员工作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德育范畴,针对辅导员的培训内容更多地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养目标则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辅导员培训仅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专业为主要内容是片面的,难以满足辅导员承担的人才培养的重任和学生日益多元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辅导员现实的角色行为水平与理想的角色要求之间的冲突,影响着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从长远角度来考虑,政策制定方面要注意研究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要建章立制,使这项工作名正言顺的成为一项光荣的、正规的职业。让辅导员做这项工作获得满足感,对工作前景乐观,而不是以往人们眼中可有可无,谁都可以做的职业。用政策留住人,用事业留住人,用待遇留住人,用情感留住人。

    3.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存在局限性

    尽管高校在辅导员队伍的体制机制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仍然有许多制约队伍发展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没有形成与辅导员工作特点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

    第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目前实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中,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编制在二级分院或系部中。日常工作管理由学院或系部负责,专门工作任务则安排在学生处、团委、就业办、教务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人事管理由人事处负责;任用、选拔、提升、流动则在组织部,致使辅导员长期处于多人用、少人管的状况。这种分散管理方式就形成多重管理的局面,导致辅导员职责不明确,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成为学校职能部门的“勤务兵”和院系的“服务员”。繁重的工作压力令辅导员分身乏术,这必然造成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同时使得辅导员在组织上无归属感,事业上难有成就感,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选拔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在辅导员的选留和聘任方面有一整套程序,但缺乏明确的选聘制度或选聘办法。目前高校的选聘方法,首先是看简历,再通过笔试、情景模拟和个别面试等阶段和环节来确定应聘者的去留。在面试以及决定过程中,主要凭借面试者的主观印象以及应聘者的临场发挥,没有一套严格、科学的评价和判定标准。也就是说,在辅导员队伍的进口中,没有职业或者行业标准。这样,在面试过程中难免有人由于临场发挥不好或者其他人为因素而被淘汰。同时由于没有一定的职业或者行业标准,降低了辅导员自身的价值和社会认可度。

    第三,培训体系不够专业。对于高校来说,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各高校积极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辅导员培训,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教育部、各省份举办的骨干培训和境外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辅导员的专业水平。但是,相对于辅导员专业发展历经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建设目标而言,当前的培训还远远不够。由于对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培训制度,没有设置辅导员专业,大部分辅导员都是直接从高校各专业毕业来校或直接留校的。而各高校往往又重使用、轻培养,重经验积累、轻专业学习,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和培训,辅导员进修、考察的学习机会少,呈现出非专业化发展状态。专业化培训制度的欠缺,导致大多数辅导员不具备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咨询、辅导等相关工作的业务知识和专业能力,严重阻碍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第四,考核制度不够科学。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辅导员考核机制,但是总的来讲,考核制度不够科学,考核标准笼统。现行的高校辅导员考核制度中规定的“德、能、勤、绩、廉”只是原则性的规定,绩效测评标准过于笼统,缺乏细化与具体化。考核等次偏少,高校辅导员年度考核的结果只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利害关系的影响,绝大多数辅导员的考核结果可能都集中到称职这一层级上,使考核丧失作用。考核方法定性有余,定量不足,由于缺乏定量的测评标准和定量分析人员,只以定性考评为主,这就造成了考核缺乏科学性。考核目的重奖惩、轻发展,当前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目的大多着眼于给辅导员的工作评定优劣,实施奖惩,而较少从促进辅导员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岗位胜任能力去定位考核目的,考核的终结性特征突出,发展性特征微弱。

    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选拔、培养和考核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辅导员管理体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更好地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4.高校辅导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除了受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影响外,还与高校辅导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

    第一,原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局限。现有的辅导员多数人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学、 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普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并且受所学专业的局限,理科毕业生普遍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文科毕业生普遍缺乏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同时,不少辅导员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知识掌握和运用不够,难以适应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的需要。这些局限直接影响到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自我定位的偏差。很多辅导员一开始就把所从事的工作定位为临时过渡职业,而非终身职业,这种思想上的不稳定直接导致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的发挥。在大多数高校里担任辅导员的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有青春的活力、有工作的热情,但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他们不敢把辅导员职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依托。所以,为了将来的“后路”他们不得不早作打算,准备一有机会就“跳槽”或转岗。

    第三,专业精神不足。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精神主要体现为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品质。而目前高校是以外部要求和职责来约束辅导员,而没有遵从专业精神应通过内部责任、以自律方式生成的要求,结果致使辅导员的主动服务精神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角色观念,行为的选择与学生的期望产生较大差距。专业精神的不足恰恰是高校辅导员发展非专业化的主要表现。

    第四,职业倦怠明显。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由于不少辅导员把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没有发展自己的自觉意识,对未来的发展不作认真的思考,缺少规划;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只满足于忙于日常事务,工作陷于低水平重复的境地;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自己要求不高,认为只要学生不捅娄子不出事情,就算自己尽到基本职责。也有一些辅导员在工作中信心不足,对于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学生积极响应、引起相互间的共鸣没有把握。长此以往,使得辅导员内心的负担很重,精神委靡、惰性滋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不管尽量不管,能不说尽量不说,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高校辅导员面对新形势需要及时补充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能有效应对。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改变目前高校辅导员困境的根本出路。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时代呼应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全面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时代诉求。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工作、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和管理当前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增加工作力量,更需要更新原有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转变观念,提高水平,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性。

    1.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多元发展的现实呼唤

    第一,现代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势必要求社会大分工的细化,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也是符合社会分工细化的客观要求的。按照高校的分工,辅导员队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师,他们的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寓教育于学生党建和团建、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以及指导课外活动中,工作内容涉及了多项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辅导员队伍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日益明显。教育、管理、服务等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使辅导员队伍不再是一项“万金油”的职业,学者型辅导员队伍已经走向这一职业领域。辅导员职业要具备专业素养,具备专业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形成鲜明的专业标准,拥有稳定的专业地位。专业化的教师职业要求其从业人员队伍必须专业化,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辅导员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第二,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多元化思潮正在形成,传统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被以各个国家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的冲突所取代,加之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得全球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另外,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等问题,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渠道,千方百计地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战略。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的冲突、政治经济发展的不一致等,既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国内环境看,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状况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同趋明显,由此导致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直接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影响极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高校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伴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生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学生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层次、个体差异、心理问题等愈加复杂,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就业方式等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和独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独立、规范,越来越需要专门组织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现状要求学生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水平,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专业体系,从而产生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需要。

    第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下,加强国际的人员流动、实现课程国际化、培养国际型人才,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逐渐主导了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自觉地向国际化迈步。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的言行都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积累经验,摸索规律,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第三,高教管理科学化的要求。随着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高校招生力度逐年加强,学生人数激增,学生数量突发性膨胀、新生素质下降、大学教育资源紧缺、取消婚姻状况的限制等使生源也愈加复杂。高校实行弹性学分制,放宽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使教育对象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实行选课制、选修制等,使过去固定的班级管理模式发生变化,班级概念逐步淡化,学生对个性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包括学生公寓在内的生活服务逐步从原先的由学校统包统管向由社会化的学校后勤企业或社会企业提供过渡,其工作性质也从高校的后勤保障向社会化的消费服务转变。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使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用户”和“消费者”,改变了学生对原有大学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态度和评价,学生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他们更关注自身合法权益。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给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辅导员工作面临严峻的现实和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成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契机。加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角色转变的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高校辅导员逐渐从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逐步转变为“事务型”辅导员,辅导员的事务性、应急性工作大量增加,这一转型可以称为辅导员角色的第一次转型。由于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辅导员思想教育职能发挥不够,甚至成为“消防员”、“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然而,在当今社会转型期,“政治辅导员”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政治”,而是被赋予更多“政治外”职能。如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等,事务性的工作更不应成为辅导员的工作重点。辅导员角色需要经历第二次转型。即由事务型转向知识型、专业化,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辅导员要转变角色,最重要的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用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武装自己,具有与其工作职责与内容相应的专业背景,使自己担当得起“人生导师”的神圣职责。

    第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工作转型的要求。学生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环节,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个有机成分。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体现,并且,我国学生工作模式的转型过程是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模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学生政治工作”模式到21世纪以来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从“管理导向”转向“服务导向”,其演变过程历时半个世纪,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从“社会本位”到“学生本位”的改革历程。特别是对服务职能的关注和加强,说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正在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做出调整,正在对原有学生管理模式进行超越和改进。高校辅导员作为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的教育者,其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受教育对象的品格修养、人文精神和成人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高校学生工作模式转型应该建立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

    第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琐碎等原因,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专业化不强、职责不明晰、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不明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知识更迭的速度加快,“合格辅导员”已成为一个相对概念。辅导员要在社会和自身行业中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持续化发展。一方面,辅导员经过专业化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持续地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的服务,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制定辅导员专业标准、建立辅导员职称职务序列、完善辅导员管理制度、发展专业团体等,有效解决辅导员的归属感和职业忠诚度问题。所以,无论是从辅导员专业发展规律,还是从辅导员专业发展需要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都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4.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是自由、平等、和谐、充分的发展。大学生处于青年的中后期,是一个人在形成成人期稳定的心理结构之前的不稳定时期。在心理发展历程中,他们正处于自我认识、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多事之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最终要完成的重要发展任务就是人格重组,即逐步形成稳定的成人人格结构,并基本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变时期,大学生由于自身阅历有限,面对学业、生活、情感、就业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他们难免会产生困惑,会有心理负担,并且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帮助。辅导员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疏导学生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朝着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努力。

    第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大学生的时代特征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民主法律意识增强。他们不仅对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参与的热情很高,对学校改革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如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后勤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等十分关注,对建立民主的学生管理方式和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寄予厚望,而且他们学会理性地对待学校的管理,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这就使过去一些“以势压人”的简单、粗暴的管理必须被科学的管理所取代。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由于家庭过分包办使当代大学生缺乏挫折逆境教育,对网络的强烈依赖使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进而导致自我封闭,集体合作精神的缺乏导致大学生社会交往出现困难。由于社会转型期就业竞争的加剧使大学生倍感压力,再加上从外界纷纷涌入大学校园的各种思潮,容易使人生阅历疏浅的他们人生观出现偏差,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一部分同学产生胆怯、自卑等各种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用沉溺于恋爱、网络游戏的方式逃避现实。当代大学生中患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人数比例也呈上升趋势,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面对现实的需要,辅导员除了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知识,把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效结合,寓教育于管理之中,有力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这就必然对辅导员提出专业化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关系到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振兴输送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它不能缺失,只能向更高处发展,即专业化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可行性

    国家政策的制度保障、不断深化的辅导员工作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西方发达国家学生工作的成功经验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验都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现实基础,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目前是切实可行的。

    1.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不仅充分肯定了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而且对队伍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推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200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确立了辅导员的选聘原则,明确了辅导员的培养、工作发展以及与学生的配备比,要求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2006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素质要求和晋升发展、待遇等具体问题。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方向,规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辅导员队伍的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管理等原则。显然,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包括辅导员队伍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据此制定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政策。所有这些举措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专业保证

    高校学生辅导员被认为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就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当然也需要一定的专业作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是辅导员工作的支撑专业。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12所高校发展到170多所高校设置这一专业;从最初开办本科、二学位班,发展到开设硕士点、博士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粗具学术规模和学术底蕴,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促进辅导员队伍素质转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辅导员队伍培养了大批人才,并承担着辅导员培训的任务,促使该队伍走向知识化的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专业保证。

    3.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成功启示

    与我国高校辅导员相对应,西方发达国家高校设有专门的学生工作岗位,一般称之为学生事务。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生工作,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和经验。这些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特别是美国学生事务的发展是在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其经验我们当然不能全盘照搬,但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启示。一是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行政管理等学科专业培养学生工作专业人才;二是通过专业性的行业协会推动专业领域的发展,逐渐形成从业人员的从业标准、伦理守则,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4.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借鉴

    近年来,围绕辅导员的专业培养和专业化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和高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2005年,为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教育部举办了大规模的学生工作骨干国内外示范培训,实施了辅导员学位提升计划,建立了一批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同时,也成立了辅导员的全国性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定期举办工作论坛,极大地提升了辅导员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素养和运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导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为辅导员工作的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和理论阵地。一些高校还大胆地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并运用到学生事务管理中,使大量的学生工作事务摆脱了人工管理方式,代之以高效、便捷、科学规范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模式。总之,各地各院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表明,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完全可行的。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加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重点解决的课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在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发展,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合格高素质人才、维护高校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社会环境的变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巨大冲击,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还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所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激荡,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卓有成效的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与教育手段,又要积极创新和发展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较强的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行分类指导、个别帮助,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只有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才会引起学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才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2.有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辅导员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及奉献精神。但是,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强、年轻化、队伍结构中缺乏梯队建设,无法形成老、中、青传帮带格局,经常是辅导员工作四年后,具备较为成熟的学生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却又跳槽了,因此总体专业素质偏低。专业化使辅导员向“专家型”发展,把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辅导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加快辅导员知识更新的速度,及时调整辅导员的知识、能力结构;同时,专业化通过制定动态平衡的人员聘用、考核、激励、晋升、流动等制度,使辅导员队伍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流动,吸引高层次、高质量、多学科人员的加入,实现人员配备的最优化,从而提高辅导员整体的素质。

    3.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尽管党和政府及各高校都很重视辅导员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的提高,但是仅靠改善待遇和提高声誉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努力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使辅导员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切实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辅导员的职业形象,使辅导员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才能真正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4.有利于高校的稳定与和谐

    实践证明,辅导员深入大学生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学校的和谐稳定。一方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需要专业化的辅导员。职业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使学生面临学习、生活、爱情、就业等各方面的困惑。由于对一些问题缺乏信息掌握,对学生缺乏及时的开导,导致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自杀事件。而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也是学生各方面思想的把握者和开导人。通过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各方面动态,减少学生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高校的稳定。另一方面,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需要专业化的辅导员。辅导员在高校中学术地位偏低,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引进,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大多数辅导员只是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临时性“跳板”,队伍非正常流动导致教师队伍内部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辅导员是高校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必须通过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来提高辅导员的地位和稳定性,达到保证高校教师队伍内部稳定的目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