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进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在我国高校建立起来的一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制。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提出高校辅导员要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本章主要对历史文献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梳理回顾,深入剖析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回顾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政治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时期,国家政治大气候的变化都会带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变迁。可以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每一步历程都反映着当时的时代背景。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1924年~1949年)

    虽然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军队中开始了“政治指导员”制度的探索,从黄埔军校政治指导员的尝试到南昌起义的政治指导员制度形成,以及秋收起义“支部建在连上”的“党代表”制度,我军政治指导员制度从建立、发展和完善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对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黄埔军校政治指导员

    政治指导员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制度创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帮助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派周恩来、聂荣臻、恽代英等多名同志到军校担任政治教官,出任政治部领导职务。周恩来在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在其主持下,政治部制定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本校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条例》等系列制度,在《黄埔军校组织条例》中规定,政治部专司本校政治教育训练事宜。在政治部下设立总务、宣传和党务三科,其中党务科就配备有政治指导员若干名。当时黄埔军校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政治指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在政治部领导下加强学生政治训练,政治指导员是给学生讲授政治课的专职教官。政治课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以此来传授革命的基本理论,培养师生的革命思想。同时,为了加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周恩来主持制定了《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在军队中创造性建立了党代表制,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军队党代表实际是政治指导员,说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就已开始在黄埔军校学生中进行政治指导员制度的探索。

    2.南昌起义中的政治指导员

    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我党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了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南昌起义爆发前夕,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在起义部队中首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明确提出:起义军中“党的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根源”,“党的作用高于一切”,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支部生活,执行党的政策,监督军队行动”;规定“一切党的政策均须拿到支部会议或小组会议中讨论,使每个党员都能发表意见”。并在各军、师设党代表和政治部,团、营、连设政治指导员。这些党代表与政治指导员均由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共产党员担任。正因为我党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政治指导员,通过他们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了士气,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在南昌起义军队中设置党代表和政治指导员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军队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政治指导员制度在人民军队中的最初尝试。

    3.“三湾改编”设党代表

    1927年9月,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的目标,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三湾改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三湾改编”,建立和健全了党的各级组织,班排设立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连以上各级设置党代表,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并规定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三湾改编”是我党在军队中独创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特别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第一次确立了在连以上部队设立党代表。从职能上看,军队里设立的党代表实际就是政治指导员。1929年以后,红军中连以上的党代表又统一改称政治委员。到1931年,连队政治委员又改称为政治指导员。

    4.红军大学中的政治指导员

    在红军大学设置政治指导员是我党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1933年我党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是一所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培养军事干部的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度的军事艺术和指挥艺术,以及模范的铁的纪律,艰苦奋斗,英勇牺牲、顽强制胜的战斗作风”的军事干部为目标。同年,我党在瑞金创建了培养党政干部的苏维埃大学,实行校长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制,设有校务、教务两处。校务处负责全校行政工作事宜,教务处管理全校教务和训育工作。训育工作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后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随红军长征迁到陕北瓦窑堡,于1936年6月改称为“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迁至延安,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抗日军政大学的组织机构基本上是仿照部队编制的,对学生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其校部设有政治部、训练部和校务部。政治部下设有组织、宣传、训育和秘书四科,负责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员编成若干大队,大队下设若干支队,支队下设若干中队,政治部给大队配备政治委员,中队配备政治指导员,支队配备政治协理员。在对学员的日常管理方面,抗日军政大学实行基层学员队(中队)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职责是全面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学校领导对学员进行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拥有一批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和善于作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队伍,而活跃在基层连队的政工干部就是政治指导员。他们采用形势教育、诉苦教育,鼓舞战士的胜利信心,提高阶级觉悟,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从红军、八路军到解放军,虽历经28个春秋,军队名称几经变化,但政治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始终没有变化。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我军政治指导员制度,指出:“党代表制度(政治指导员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政治指导员制度是我军组织制度建设的伟大创造,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是与我军拥有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指导员分不开的。这项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无疑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08年11月25日,陈至立同志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指出:“我国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由来已久,早在73年前,党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即后来的抗日军政大学,就设有政治辅导员负责基层中队学员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实际工作,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这个时期的政治指导员制度,为培养优秀军事干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萌芽。”由此可知,在1949年之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粗显雏形。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初创阶段(1949年~1956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全国军事斗争的全面胜利,我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迫切需要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建设人才,为此,在继承我军政治指导员制度和抗日军政大学在基层连队设置政治指导员制度的基础上,在高等学校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

    1.发展进程

    第一,设置高校政治辅导处。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人才为先,教育为本,我党首先确立了新中国学校教育的方针和政策。1949年12月23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新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作为反映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新教育,作为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斗争工具的新教育。”中央文教委员会副主任陆定一在会上着重指出:“教育工作要为政治服务。”由于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当时提出新中国的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为了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加强学校的政治与思想教育,1951年10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的指示,要求各类学校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在这期间,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对接收、接管、接办的旧学校的改造,撤销了“国民党”和“三青团”等反动组织,在高等学校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确立了党在高校中的领导地位。1951年11月30日,政务院批准《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提出:“为了加强全国工学院的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各工学院有准备地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专人担任各级政治辅导员,主持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在我国高校提出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经过近一年的准备,1952年10月28日,教育部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以加强政治领导,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思想建设工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建设事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并提出在高校内设立政治工作机构——政治辅导处,政治辅导处设辅导员若干人,专门指导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随时掌握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情况。为加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党抽调了部分思想政治素质高且经过革命战争锻炼、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同志主持高等学校的党委工作,由政治辅导处的辅导员开展学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建立“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随着全国高校相继设置了政治辅导处,在高校出现了一支专门从事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正式确立。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953年4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即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半脱产”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这种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被形象地称为“双肩挑”,即两个肩膀挑担子——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清华大学在向高教部、人事部请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并把学生中党团员的社会工作时间减少至政务院规定的每周6小时的限度,我们拟根据1952年政务院批准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决议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由于今后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学习进行,辅导员由于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及其在学习上的模范作用,对开展工作是会有很大便利的。”清华大学的学生政治辅导员一般由品学兼优、组织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这部分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够参与学生的实际管理工作。清华大学这种“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是对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创新发展,为兼职政治辅导员的设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十年来,从清华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中,走出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出了许多共和国各行各业的骨干。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每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都有7人至9人曾在清华学习期间担任过政治辅导员。

    2.阶段主要特点

    从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辅导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起点和初创发展阶段。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政治斗争紧迫形势下,主要是适应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该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从辅导员制度产生的动机和过程来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党组织加强对高校领导的一项政治任务,辅导员工作职能源于“政治”,辅导员最初也被称为“政治辅导员”,此时期的辅导员队伍和制度建设体现了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教育工作要为政治服务”的方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只是作为学校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而存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主要职能是做学生的“政治领路人”。

    第二,辅导员的工作模式是采取兼任的办法,没有独立的地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青年团团委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许多学校只有兼职的政治辅导员,许多政治辅导处的工作人员、团委的干部本身就兼任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说明这一时期政治辅导员机构和制度还不是很健全。

    第三,由于政治辅导员制度处于初创期,当时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和队伍建设都不够健全,辅导员没有明确的身份,也没有明确的待遇。并且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具有广泛性,并不只是针对学生,还要针对教职工开展工作。担任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人员,不少是经过革命锻炼的同志。

    三、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阶段(1956年~1966年)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学校党委,应当配备党员去领导年级和班的工作、配备党员去做政治思想工作、学校的行政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党委书记和委员力求担任政治课的教学、研究工作。”

    为了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高校进一步在各系建立和健全了党团组织,增配了党团专职干部和政治辅导员。从1957年开始,由于中国政治运动接连不断,高校对“左”的错误缺乏足够认识,其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文革”爆发之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也可以称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期,其主要标志为由初创时期的兼职政治辅导员向专职辅导员过渡。

    第一,设立专职政治辅导员。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该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并对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要在高等学校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的要求。这个条例颁布之后,教育部直属高校率先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随后其他部委和地方高校也设立了专职政治辅导员。

    第二,设置高校政治部,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革命化,保证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196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高等教育部改党组为党委制,即建立高等教育部党委,直接领导直属高等学校的党委,同时在高等教育部和直属高等学校设立政治部。高等学校政治部是校党委的工作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在上级政治机关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报告拟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高等学校建立政治部的试点学校。要求各试点高等学校,应当从上到下建立起政治工作机构,学校设政治部,班级配备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教研室和其他基层单位根据需要配备专职的或兼职的政治工作干部。同时报告还对专职政治工作干部的来源、编制作了具体规定,提出在两三年内配齐班级的专职政治工作干部,其编制为平均每100名学生至少配备1人。干部来源主要从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中间选留。这些选留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毕业生就是政治辅导员。时隔不到一年,即1965年3月1日,高等教育部所属政治部通知各直属高等学校要迅速建立政治部,并大力充实政治工作干部队伍。该通知不仅再次重申在高等学校要设立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而且对编制人数、干部来源也作了明确规定。同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该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将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形成。这样,全国各类高等学校普遍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

    2.阶段主要特点

    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我国高校积极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政治辅导员制度是模仿军队政治指导员制度创立的,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创新。政治辅导员主要是为加强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而设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政治合格的人才。在这个时期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我国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坚持教育为政治和阶级斗争服务,思想政治工作为政治运动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强化。

    第二,诞生了我国首个辅导员的正式工作条例——《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规范了辅导员的工作,这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第三,首次提出了设置专职的政治辅导员的要求,开始明确辅导员的身份,在经济上以“岗位津贴”的方式体现经济待遇。这是辅导员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各高校普遍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政治思想工作开始具有组织保证,并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比较好的清华大学在这个时期共选拔、培养了682名学生政治辅导员。

    第四,这一时期的政治辅导员任务相对单一,仅局限于辅导学生的政治学习和指导学生的政治活动,具有重政治、轻业务的特点。他们一般由品学兼优,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这部分学生在求学期间能够参与学校管理,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他们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管理学生事务,维护国家和政权的稳定是他们的首要职责。

    四、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受挫阶段(1966年~1976年)

    十年“文革”期间,高等院校是遭受严重破坏的“重灾区”。当然,经过17年建立起来的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也未能幸免,高校辅导员制度被破坏,许多辅导员被错误批判,高校辅导员制度进入低潮阶段。1966年8月“文革”一开始,教育战线首当其冲,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了,高等学校元气大伤。林彪、“四人帮”为了彻底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就,大肆批判1961年教育部制定的《高教六十条》,污蔑“教授治校”、“智育第一”和“业务挂帅”都是“推行修正主义路线”。高校成了这场灾难的重灾区,斗争的矛头一开始直接指向高校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德育干部更是厄运难逃。“四人帮”鼓吹“踢开党委闹革命”,各级党组织完全瘫痪。高校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均作为“走资派”被打倒。1968年8月25日,工人宣传队、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大学,大搞所谓工、农、兵对学校实行“上、管、改”,即工、农、兵上大学、管理大学、改造大学。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颠倒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学生成为批判者、教育者,教师则成为被批判、接受再教育的对象,完全败坏了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尊严。1971年,林彪、“四人帮”又进一步炮制所谓“两个估计”,诬蔑新中国成立以来17年的教育工作执行的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反动路线,改变了党的教育路线、教育思想,破坏了教育规律,降低了教学要求,致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同时完全否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也否定高校辅导员制度,实际上是要取消党对学校的领导。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被当作学校党委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受到批判。高校的干部、教师受到极大的压制,许多领导干部被撤职批斗,一大批知名学者、专家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横遭迫害。“文革”期间,高校许多政治辅导员被作为“保皇派”、“修正主义的苗子”遭批斗、游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因此,在极“左”思潮干扰和破坏下,一些派性十足的“打、砸、抢”分子为夺高校领导权,拉帮结派,武斗不止,使高校教学完全处于无领导、无组织的混乱状态。

    “文革”后期,随着招收“工农兵学员”入学,高校又开始恢复配备学生政工干部制度,在青年教师和青年干部中选派政治条件好的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由于“左”的路线仍占统治地位,“工农兵学员”是带着所谓“上、管、改”的任务来上大学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被颠倒。在这样的条件下,广大政治工作者虽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学生中开展了一些工作,但也难以摆脱当时“左”的路线的影响,有时甚至不得不违心地在学生中宣传错误路线,工作中困难重重。当时的政工干部一方面有教育学生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是“被改造者”的身份,随时准备接受学生的“批判”。这种尴尬的处境实在令他们难以大胆开展工作。

    这一时期,高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被改变,新中国成立十几年来高校党委从无到有,精心建立起来的一支辅导员工作队伍遭到了全面破坏,整个教育事业被中断,高校的辅导员制度一度陷于停滞和取消的状态。

    五、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恢复阶段(1976年~1983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下,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中共中央于1979年3月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建议中央撤销两个文件的报告》,撤销了1971年由“四人帮”炮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推翻了“两个估计”,使极“左”思潮在高校德育队伍建设中得以基本清算。广大学校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也陆续正式建立,原有的政治辅导员干部,或继续留任,或重新安排,并且选留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补充辅导员工作队伍,增加了新的活力。

    1.发展进程

    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统一高考制度,次年,高校辅导员制度也得到恢复,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4月22日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一次高等教育拨乱反正的会议,这次大会明确了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校教育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性的问题。10月4日,教育部针对《高教六十条》和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起草修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条例第五十一条中明确规定:“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设一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 由此恢复了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政治辅导员都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条件的要坚持半脱产,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政治辅导员可以适当轮换。”按照教育部的指示要求,刚刚恢复招生的高校从部队转业干部、青年教师、学生干部中选拔了一批兼职的和少量专职的政治辅导员。这实际上是重新恢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并要求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这个条例的颁布,对高校辅导员制度恢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恢复“文革”前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并非易事。由于多种原因,“文革”前许多政治辅导员都已经转岗,新选拔的政治辅导员多数是青年教师,由于是半脱产,还要考虑本身的业务工作以及自身职称晋升,这些新辅导员将工作重点放在业务工作上,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很重视,因而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业务工作硬,思想政治工作软”的被动局面。

    自1980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连续发出了一系列文件,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针对“双肩挑”辅导员“一手硬、一手软”的实际状况,1980年4月29日,教育部与团中央共同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制度。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从政治、业务都好的毕业生中选留或从教师中选任。他们要既做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学校领导要从政治上和业务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落实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计划。”《意见》还要求高校建立专职政工干部队伍,同时对兼职政工干部,可依照本人情况,工作几年以后进行轮换,并给予半年、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脱产进修时间。对于包括政治辅导员在内的政工干部,要求各高校党委在看文件和听报告方面给予照顾,对其评定教师职称和福利待遇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1981年7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中进一步指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支又红又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队伍。要选拔政治觉悟高、作风好,具有一定思想理论水平、政治工作能力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干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在第一线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可按120名左右学生配备1名。”并提出:“中青年教师要积极并努力做好班主任或兼职政治辅导员工作。要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列为教师考核、晋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师兼任辅导员期间,要保证有一半左右时间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期满后给予一年左右的脱产进修时间。兼任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教师、干部,每月发给一定数量的岗位津贴。”同时对高年级大学生或研究生半脱产担任政治辅导员的人员,规定:“任职一般两年,边学习,边工作,学习时间可以延长一年。任职期间每月发给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费。毕业年限、工龄按同届学生计算。毕业后不再有见习期,可以留校,也可以另行分配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要求,1982年春季和夏季,各高校先后从1977级和1978级应届毕业生中选留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政治辅导员,辅导员制度在高校又恢复起来了。

    2.阶段主要特点

    从这个时期教育部颁布的文件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之后,高校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人们普遍认识到建立一支精干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高等教育恢复发展期的重要使命。高校辅导员制度在恢复发展期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政治辅导员队伍、制度得以迅速恢复,并且建设和发展速度很快,在编制、职务聘任、岗位培训、职称评定、队伍管理等方面有了政策规定和依据,辅导员队伍的地位和待遇得到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促进了辅导员队伍向专门职业的发展。

    第二,党和政府注意开展了高校思想和政治两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辅导员职能是政治工作与思想教育并重,明确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德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从专业建设方面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开始按照学科专业化模式培养后备人才,辅导员队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了专业化培养方面的发展。

    六、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阶段(1983年~1989年)

    1983年以后,教育部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对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思想不稳、后继乏人、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等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教育部采取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措施,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关于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用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为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发展进程

    1984年4月13日,教育部决定在南开大学等12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于当年计划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360名。1984年6月9日,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位班,于同年计划招生191名。到1986年,全国已经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0多所高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多人到高校从事政治辅导员工作,并逐渐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的生力军。1984年11月13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实行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同时,《意见》对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来源、发展方向、培训、待遇和基本要求等问题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在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各高校政工干部普遍存在骨干老化、后继乏人的情况,对高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第一次提出了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实行正规化培训”,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这一具有长远历史眼光的设想。

    为了缓解高校政治辅导员人员短缺,鼓励教师、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兼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1986年5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作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决定》对学生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学生中有不少人缺乏远大理想,学习不努力,个人主义严重,极少数人盲目崇洋媚外,向往资产阶级自由化。针对高校学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指出:“从高等学校长期建设出发,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教授和理论家。除了积极提高现有人员水平外,要抓紧选拔培养新的人才。今后选拔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当选拔那些政治品质好,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策水平、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的人。因此,一定要舍得将一些优秀教师、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选拔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要求尽快配齐班级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这类人员,少量是专职的,原则上是兼职的。兼职的实行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肩挑”,定期轮换。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可以回去搞业务工作,有的经过工作锻炼,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继续做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德才兼备的党政干部。这个《决定》对政治辅导员的选拔、培养、使用和今后发展方向作出明确规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同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还发出《选拔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来源,又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发展出路问题。

    1987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这个文件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第一次被正式纳入高校教师系列,而不再仅仅“享受教师同等待遇”,这就初步打破了高校学生政工干部地位低下和待遇不公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必须有专职人员作为骨干,并且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因此,一定要将一些品学兼优的教师和毕业生选拔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科学定位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文件要求高等学校的每个班级均应配备兼职的班主任、导师或辅导员,可从教书育人好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各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建立兼职班主任和导师制,形成一支少数专职、多数兼职、专兼结合的学生辅导员队伍。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高校普遍加强了兼职班主任、辅导员的配备。之后教育部依据此文件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具体制定了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原则、素质要求、岗位培训、职称评定、严格管理等系列的规章制度。

    2.阶段主要特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经济建设的严重影响,出现了“弱政治化”的倾向,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时高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时紧时松,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与作用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存在人员数量不足、思想不稳、地位不牢、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现有辅导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必须下决心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这一阶段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亟待提高。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是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他们的水平、能力和实际贡献聘任为相应的教师或研究人员职务;要在学校中造成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风气,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珍视自己的崇高职业,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发扬献身精神,以优异的工作成效赢得广大师生的尊重。

    第二,提高了高校辅导员的选拔标准。选拔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部和教师,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以前政策要求的思想政治品质好,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基础上,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选配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通知》中还增加了应该选拔业务学习上的优秀分子的标准。因为忽视政治标准或者忽视业务标准,都会降低政工队伍的素质,不利于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利于干部自身的成长。

    第三,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待遇、职称评定和培训等问题。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政工人员的物质待遇应不低于同时期毕业的教学人员的水平;对于有专业知识并担任一定教学任务的政工干部,应与专业教师同样评定职称;对于不担任教学工作的专职政工干部,可以按照本人的条件,评为处级、科级,享受同级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在教师兼任辅导员期间,要保证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期满后给予一年左右的脱产进修时间;兼任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教师、干部,每月发给一定数量的岗位津贴。

    第四,明确提出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校辅导员队伍。这一时期的政策文件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由精干的专职人员与较多的兼职人员组成。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思想性、政策性很强的事业,必须以专职人员作为骨干,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兼职人员应从教师、干部、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择条件合适的人担任。这不仅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而且对于兼职人员也是一种锻炼。

    第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作用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须十分重视这支骨干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学校党委和校长要共同抓好这项工作,国家教委要选择若干具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基地,以尽快提高和壮大这支队伍。

    七、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转型阶段(1989年~2000年)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我国高校的局势动荡不安,日趋严峻,最终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较大影响。政治风波之后,人们开始痛定思痛,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刻反思,认为造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涣散弱化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被弱化、淡化;高校政治辅导员也渐渐被边缘化。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思想政治工作被弱化、淡化的现状,提出:“经济越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提高,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型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展与深化,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同时,随着高校内部改革的全面启动,涉及学生招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环境因素均发生重大变化。在国际上,伴随着政治多极化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种矛盾与冲突此起彼伏,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成长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央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了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加强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指出:“(高校)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素质较高的党务工作队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29款进一步强调指出:“高等学校要建设好一支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并采取实际措施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1993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做出具体的部署。1994年3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把德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和理论家”;“要完善德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为他们解决好专业职务、待遇等方面的问题。要制定政策,保证德育工作骨干能够不断地得到进修提高”。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1995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进一步强调:“高等学校的德育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教授。”“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德育专职人员和两课教师的学习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待遇等问题,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并要求“专职政工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应掌握在1∶120~1∶150。规模较小的学校应视情况酌情提高比例”。这是继1981年教育部规定的“在第一线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可按120名左右的学生配备1名”后,第二次对这支队伍配备的数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比例”要求,不再是过去模糊的“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而是直接规定为“专职的政工人员”,由此而来,辅导员队伍由过去“双肩挑”式的“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兼专结合”开始向“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过渡。

    1999年,中央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关心和培养,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对做出突出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此期间,一批高校从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配备班主任、辅导员或导师,一批有条件的高校采取了“保送研究生或研究生保留学籍”的形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

    2000年6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在大会上谈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时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工作,所有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做。同时,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这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去做。”同年7月3日,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重申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如何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包括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系学校专职从事和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包括学校分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院(系)党总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政治辅导员等。”“兼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指从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配备的半脱产学生班主任、导师或学生政治辅导员。”为了稳定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意见》还规定: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任期一般为4~5年;兼职学生政治辅导员任期一般为2~4年。各高等学校要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培养。《意见》还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订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职攻读研究生,应纳入学校专任教师培训计划,与专任教师培训同等待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挂钩”。在要求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40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进修有关课程,以促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意见》特别强调:“高等学校应当配备精干的专职人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骨干……原则上可按1∶120~1∶150的比例配备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这是新时期以来,第三次对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与学生的比例作出规定。在《意见》的指导下,高校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开始向着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在中央一系列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作为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专业化建设重要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同时,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点,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博士点,此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入开展,一批又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博士点相继建立,为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学科支撑和培训基地。同时,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先后进入了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力提升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2.阶段主要特点

    纵观这一时期,是我国进行经济、政治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了历史教训,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措施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政策规定和体制、机制方面政策的出台,高校辅导员制度得到了全面推进。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高校普遍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为我国高校在改革发展中保持长时期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个时期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经费投入。国家开始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合理确定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列入预算,切实保证经费投入,以改善辅导员工作的物质条件。还强调学校要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

    第二,拓展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渠道。在充分开拓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同时,开始利用网络资源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大网上宣传力度,提高工作质量。

    第三,加强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激励。在职辅导员经过思想政治专业培训,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者,原高校应根据需要和本人条件,合理安排工作,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并优先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有一些高校还采取了“工作保研”的形式,激励一些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从事辅导员工作,在他们担任辅导员工作两年或三年之后,考核优秀者可以免试攻读思政系列研究生,以加强队伍建设。

    第四,加强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指导与研究。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各地党委、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领导,高校党组织也要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高校要建立和完善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把德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专家、教授、特级教授和理论家。

    八、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创新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日益多元化,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大局出发,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加强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任务加以实施。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各地、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开始进入一个实质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1.发展进程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客观的调研,对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意见》突出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意见》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党和国家全局性文件中,如此明确地界定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将辅导员定位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上,可谓“史无前例”。《意见》特别要求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选拔推荐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没有用“职业化”的字样,但实际上正式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职业化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与以往相比,《意见》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出现了一些新提法:一是文件的关键词由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改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将传统的“政治辅导员”改称为“辅导员”;三是提出了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战略决策;四是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这些新提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

    2005年1月13日,教育部出台16号文件的配套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专职辅导员要从党员教师和党员干部中选聘的原则,并明确了辅导员培养培训、工作发展等问题。《意见》提出“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文件还特别提出了要大力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切实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和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解决好评聘教师职务问题和职称评定问题,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发展问题,完善评优奖励制度等。为落实《意见》精神,2005年1月17~1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指出“要切实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建设,特别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再次重申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意见》首次正式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发展方向,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方向发展的提出,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重要创新,使我国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迈上了科学化与规范化的轨道,多年以来一直困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将随着职业化的推进而得到解决。

    2006年4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会议,对新时期加强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与安排,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和素质要求,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实行学校和院系的“双重管理”,可以“双线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待遇上不低于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极大地拓展了辅导员的发展空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2006年5月20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加强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法规性文件。特别是《规定》从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发展的要求出发,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拔”、“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相关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的颁行,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奠定了组织、制度、政策和条件保证,也使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丰富、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随后,全国各地教育厅、高校教育工委纷纷召开省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落实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

    为了加快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进程,教育部及时出台了《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计划在5年内,分批选拔50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分批选拔500名优秀辅导员定向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培训目标为: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与学习考查、学位进修、科学研究、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逐步建立辅导员持证上岗制度,2006年起参加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必须取得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证书方能上岗。到2010年,完成辅导员的轮训工作,使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培养和造就1000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国内影响的专家。据此,2006年,教育部委托34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高校招收了首批1000余名辅导员攻读硕士学位。有关辅导员骨干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工作已于2008年正式开始。同时,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都要选派30名左右辅导员骨干赴英国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专题研修,帮助辅导员开阔视野。为适应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的需要,教育部已在全国建立了21个辅导员培训基地。同时,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性、社会性团体也相继成立。2006年8月,复旦大学率先成立了全国首个高校辅导员协会,复旦大学的120名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成为该协会的首批会员。在部分高校自行组织成立高校辅导员协会的同时,跨高校的市、区一级的高校辅导员协会也不断出现。2007年12月7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厦门市高校辅导员协会正式成立,600多名高校辅导员成为该协会的会员。

    2.阶段主要特点

    进入21世纪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办法,探索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办法和新思路,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工作正在逐步进入一个规范发展的崭新时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完善了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此期间,辅导员有了自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基本的依据,明确了角色定位、工作职责、考核与管理等多个方面,明确了辅导员的职业岗位要求,这对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设十分有利。

    第二,规范并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人员范围和任期。各高校都要设立学生工作处,统筹全校学生工作,下设团委;每个院系也要设立专职学生工作机构,一般为院系团总支。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学校专职从事和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学校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院(系)党总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政治辅导员等。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任期一般为4~5年;兼职学生政治辅导员任期一般为2~4年。

    第三,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地位和要求。对高校辅导员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职责和功能有了新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不仅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上,而且发展到了心理健康咨询与疏导、生涯设计与规划、学习咨询与辅导、就业咨询与指导和日常事务服务等专业领域,少数地方政府和部分高校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上积极进行了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做法。明确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管理班级,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开拓工作新途径。

    第四,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初步的职业化建设要求。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从建立到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历程。实践证明,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的成功实践。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从最初孕育,到如今规范建设,走过了非同寻常的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挫折教训。从全局上看,辅导员制度为我国高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反思

    辅导员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在其发展进程中无论是队伍建设还是制度建设都在不断完善和规范化,形成了由少数专职、多数兼职人员组成的政治工作队伍。同时各学校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此制度进行了不断加强和改进,形成了包括岗位责任制和例会制等在内的制度化的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和管理模式。总结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把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自从在高校设立辅导员制度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巨大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高校辅导员制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接班人,而且也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干部,提高了高校辅导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完善的发展历程中,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取得了如下主要成绩。

    1.高校辅导员地位不断提升,待遇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高校辅导员没有明确的身份,也没有规定明确的福利和待遇;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开始明确辅导员的身份,“高校辅导员既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也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既可以兼职上课,参加教师职称系列的评定,也可以按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获取相同职称级别的工资福利。到80年代后期再次强调高校辅导员应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同时待遇规定更加科学合理,高校在进行职称评聘时规定辅导员必须占一定比例,确保了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应与其他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持平。

    2.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内涵不断发展和丰富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以政治为本”;到20世纪80年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各项工作强调“硬实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淡化,辅导员强调专业业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主要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20世纪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重视起来,这时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目前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普及下,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基本确立了“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我国高校辅导员不仅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要充分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努力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3.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自身素质不断加强

    随着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和工作内容的发展变化,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强,其素质不断提高。在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大多数是采取“双肩挑”的辅导员模式,其素质和专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校培养辅导员的模式有所转变,采取了学科专业化的模式。目前,各高校正为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的队伍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一些相关政策的激励下,辅导员队伍数量在增大,学历层次有所提高。高校辅导员大部分为党员,思想政治素质逐渐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年龄逐渐年轻化,与大学生的年龄差距缩小,容易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容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

    纵观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从建立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它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和探索表明,要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高等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之一,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已多次证明:什么时候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有成效,高校稳定团结、充满活力的工作局面就有保证;反之,高校的稳定就会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就会偏离,其成长就会受到影响。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着惨痛的经历和教训的。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期间,高校政治工作队伍被工宣队、军宣队取代,大批政工干部被诬蔑为“叛徒”、“特务”、“死不悔改的走资派”等,许多辅导员被批斗、游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89年的“政治风波”也同样使人们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放松,而作为其中关键一环的辅导员工作更是不能代替。

    实践证明,辅导员队伍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维护高校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下大力气切实抓紧抓好。因此,要坚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准确定位,精心谋划,提出明确建设目标。要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断强化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引导他们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事业来发展,长期地、全身心地投入本质工作中去,建设一支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在稳定队伍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辅导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加快辅导员知识更新的速度,及时调整辅导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辅导员的首要职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在我国高校具有多重价值,政治上的价值体现为通过营造舆论氛围,进行社会动员,造就一代新人,促进政治发展;经济上的价值体现为激发师生的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上的价值则表现为文化选择、传播和创新功能。当然,作为社会主义高校,作为辅导员的首要职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重要地位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要确保党在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服从服务于政治大局,这是辅导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

    反观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历程,不难看出辅导员队伍从创建到成熟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同当时的政治大气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较好地服务了当时的政治大气候。它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从1953年清华大学建立第一批政治辅导员到今天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普遍成为全国高校的一项基本制度,无论是时代背景、形势任务、教育对象,还是辅导员自身的队伍结构、人员数量、工作职能发生怎样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是辅导员的首要职能这一点却始终不曾动摇。可以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3.坚持辅导员制度发展的与时俱进

    高校辅导员制度从根本上来讲,是一项关于人的发展的制度,既要规范人的职业行为,也要规范人的政治、道德行为;既要促进人的能力提高,也要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辅导员制度从创建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都会及时地出台新的文件,制定新的措施,从而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走向成熟,可以说创新一直是辅导员队伍建立以来从未停止过的,是这项工作发展和前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规律。现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使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高校体制改革、就业方式转换、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加快,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面对新的形势,不仅要从历史进程深刻认识辅导员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历史贡献,而且还需要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规律中把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趋势,进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因此,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制度创新的目的,建立一种长效的发展机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辅导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培养方式,引导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和创新观念,不断研究新情况,根据形势的变化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让广大辅导员做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事业有成就,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长期潜心从事辅导员工作,才能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4.辅导员制度发展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从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每一段历史时期,同当时的形势和背景相适应,党都会出台一系列的文件为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理论工作者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努力总结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经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不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逐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从全面探索到系统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该学科的繁荣发展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营养和人才支持。但只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辅导员制度发展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其思维、理论的现实性和力量才能得以顺利转变,变成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现实推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学生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于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注重总结新经验、新思路、新成果,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体制、新观念、新方式、新方法。

    三、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现状

    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辅导员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在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的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难度加大,因此社会对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整个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现状还跟不上时代不断发展的步伐,还存在一些问题。

    1.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12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6.95%,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地方大学一直都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承担了近几年高校扩招的艰巨任务。而国内一些重点大学近年在招生规模上逐步缩减和控制。根据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我国重点大学减招和不再扩招的信息,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将形成新格局,即重点大学主要承担精英教育的职责,教学型地方大学则主要完成大众教育的使命。由于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不同,适应社会的需求不同,坚持的质量标准也不同,因而辅导员队伍在不同类型高校培养人才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重点大学的辅导员队伍一直以来都得到相当的重视,无论从队伍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基本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而地方大学在近几年成倍扩招的情况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就显得相对滞后,数量上远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总体上按1∶200 左右的比例配备辅导员的要求,有的高校学生超过 1000 人的院系也只是配备 1~2 名专职辅导员。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很多时候只能穷于应付日常事务。而且由于地方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很多辅导员不能很快适应,指导学生的方法还是老一套,因而造成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脱节,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

    2.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程度较低,未来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

    长期以来,高校和辅导员自身都存在这样一种观念或倾向:政治辅导员是人生职业生涯中的“过渡性职业”。辅导员作为一种“临时职业”的观念在高校教师、学生甚至部分领导干部当中已根深蒂固。在大多数高校,辅导员两到三年就考博或想方设法转岗,造成这支队伍流动过快。辅导员本身是十分期望得到良好发展的,辅导员工作成为一种固定的职业将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实践证明,辅导员队伍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稳定的重要职责,对于保证正常的学校秩序和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培养目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始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联系。队伍建设得到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到位,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和职能划分依靠的是传统习惯和制度外的运作。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迅速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以及高教管理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迫切要求高校辅导员制度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建立一支专家型、职业化的工作队伍。

    3.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要求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急需改善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社会分工以及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必然要求。目前大学生在诸如心理健康、人生规划、职业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专业的咨询与服务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此外,网络德育的开展也需要专业人士参与指导。目前高校的学生事务性工作不断增加,辅导员的工作面越来越广,工作量越来越大。例如:高校贫困生的助学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社团等工作,也直接或间接地由辅导员承担,占去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他们深入学生中间开展思想工作的时间和效果。高校内部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也存在偏见,他们的工作被看成是低水平的、人人都可以承担的工作,使他们无法逐步走上专业化发展的轨道,从而导致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很低。

    四、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特点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从发展模式来看,辅导员制度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要巩固新生政权,特别强调政治挂帅,当时在教育界也提出了政治挂帅的思想路线,在高校创建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对辅导员的要求特别强调政治思想觉悟,辅导员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政治进行,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发展方向。“文革”期间,停课闹革命,出现“泛政治化”倾向。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路线,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对辅导员的政治思想要求有所弱化。20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导致了思想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和谐发展。与时局的变化相呼应,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出现了形成、确立、破坏、恢复、发展、转型与创新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2.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不断提高,待遇不断改善

    20世纪50~60年代,辅导员没有明确的身份,也没有明确的福利和待遇;80年代初期,开始明确辅导员的身份,“既是党的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又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担任教学的辅导员可以评聘教师职务,享受同等级别教师和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并首次规定“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岗位津贴”;80年代后期再次明确了“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直接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90年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对辅导员“在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计算工作量和发放奖酬金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进入21世纪,有关高校辅导员的规定更加科学和合理,强调辅导员职务评聘要占到“适当比例”,对岗位津贴要“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相当”。

    3.从发展内涵来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刚刚从旧制度中脱胎而出,来源于旧社会的各种文化思潮对高校的影响仍然存在,高校的思想状况十分复杂。当时辅导员队伍来源主要是一些军队转业干部和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政治辅导员体现的是“以政治为本”,主要服务于政治的需要,仅仅是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对辅导员制度认识的逐步加深,部分高校开始选留优秀毕业生做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制度设置的范围不断扩大,这一时期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从单一转为“双元”,明确要求“既要做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更多体现的是“以专(业务和技能)为本”,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伴随德育学科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辅导员开始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进入21世纪,辅导员队伍工作基本确立了“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还要做好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等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4.从功能发挥来看,高校辅导员的职能定位日臻成熟和完善

    追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高校在设立这一制度的最初的出发点是发挥其政治教育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辅导员“以政治为本”,主要服务于政治的需要,职能比较单一,仅仅是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对辅导员制度认识的逐步加深,辅导员制度设置的范围不断扩大。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应承担的职责作了明确要求: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二是维护稳定职能,即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三是帮扶职能,即落实好帮困助学的有关工作。四是就业指导职能,即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五是组织协调职能,即组织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

    5.从发展前景来看,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发展不断加强

    辅导员制度发展的过程既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过程。20世纪50~60年代清华大学等高校将“双肩挑”辅导员模式明确作为“培养具有更高政治质量及业务水平的干部的一条途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第一次规定高校设置专职辅导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校配备专职书记主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83年,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按照学科专业化模式培养辅导员,为辅导员专业化打下了基础。目前,既要培养一批“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的辅导员,也要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志向,向教学科研岗位上输送人才。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突破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设立的意义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这一制度培养了千千万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也锻炼了一大批政治干部,使他们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导和骨干,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设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有助于把对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设立,首要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把对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辅导员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又是大学生行为和日常事务的管理者,他们集教育与管理于一身,既能增强教育的实效,又能提高管理的效果。

    2.有助于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集体教育个体;个别教育是面向个体,因材施教。个别教育比集体教育更有针对性,但不能替代集体教育。在大学中设立辅导员,不仅有助于个别教育的开启,更有利于学生集体建设,把面向个别的教育和面向集体的教育相结合,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3.有助于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任务,是受学校的委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智能素质;引导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操。高校辅导员制度,适应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因素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制度作用的体现是在高等学校的办学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上,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与维护功能

    第一,保证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关系到高等学校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怎样坚持这样的办学方向的问题。从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容来看,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不同,反映在教育方针上的具体表述不同,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以贯之的培养目标。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任务的落实,除了课堂内的理论教育以外,辅导员则是具体的组织者和承担者,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者。

    第二,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改革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改革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要求。高校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体,是高校改革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解放使大学生成为高校改革的推动力量。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就必然存在着各种矛盾与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辅导员坚持贴近大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深入广大学生当中,通过座谈、讨论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坚定了大学生对改革的信心。

    第三,维护高校与社会的稳定。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关键。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不会成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高校不稳定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因为高等学校是各种社会思潮的集散地,高校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一直把维护稳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辅导员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第一线,紧紧跟踪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形势政策教育、思想引导、情绪疏导、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困难救助等途径,有效地疏导了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化解了一系列矛盾与危机,维护和保证了高校与社会的稳定。

    2.教育与发展功能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根本宗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为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不断拓展,涵盖了学生教育与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一,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就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使受教育者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思维方式的教育。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方法论的教育,既要让学生在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最终实现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先进的价值观与价值思维能力的统一。

    第二,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依据一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培养政治能力的教育。当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观教育,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民族历史教育、中国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与国家安全教育等,使大学生确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

    第三,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依据一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帮助受教育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以及道德行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高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广大青年学生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大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学风与纪律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学风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上。学风对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为了加强学风建设,各高校从加强纪律教育入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出台了如“大学生守则”、“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大学考场纪律”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端正了学习风气。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项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各高校普遍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素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六,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关系到大学生人生的发展,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还处于一种茫然状态。据一项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同时,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不仅加剧了这种茫然,而且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为了加强就业教育,高校普遍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辅导员结合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文化建设功能

    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与管理的重要载体。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办学的重要任务。高校辅导员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政治文化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高校辅导员通过系统的、持久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自觉为之奋斗,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文化并发生着持久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第二,学术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学术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非常重要,关系到大学生的学风是否端正,态度是否严谨,学术是否诚信。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建设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辅导员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展学风教育,创新思想与创新精神的教育,与专业教师共同配合,纠正大学生学习以及学术活动中的一些不良倾向,从而形成清新、健康、诚信、创新的学术文化氛围。

    第三,行为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是教师、学生和职工在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活动文化,是教师、学生和职工在这些活动中的行为倾向。辅导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行为规范,习得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意识、环境伦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环境知识、环境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球的关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进而深刻认识人的生存本质,从而确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第五,网络文化建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5.64亿人。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也是网络使用率最高的群体。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构筑一个健康、绿色、和谐、文明的网上世界,抵御不良文化的泛滥,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当前,各高校已经把网络文化建设摆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采取各种途径维护网络秩序,净化与优化网络环境。

    4.培育与开发功能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培育与开发功能是指辅导员制度在人才资源开发、党政领导干部后备队伍培养方面的特殊作用。最早发现这种制度功能并具有这种远见卓识的是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同志。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总结辅导员制度十年实践的基础上,蒋南翔同志在一次党员干部学习会上深刻地指出:“政治辅导员制度不仅是我们培养学校党政骨干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学校为国家培养党政干部的有效途径,将来在清华毕业生中会出现一批部长、省委书记。”正是辅导员岗位工作的全面锻炼,培育和提升了辅导员的素质,开发了潜能,增长了才干,在实践中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高校和社会各方面干部的后备力量。2006年4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在高校辅导员这个岗位上,既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也走出了一大批勇攀科学高峰的学术大师,同时也不乏在共和国建设事业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兴业之将、治国之才,有的还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实践证明,辅导员制度直到今天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成功实践。

    三、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启迪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对辅导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是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的充实和拓展,还需要辅导员自身素质和整体队伍的战斗力的提高和增强,更需要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不断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做好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学生成才服务。在新的阶段,要认真总结辅导员制度发展的过去,启迪我们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制度,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提供保障。

    1.建设高效能辅导员队伍尤为必要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之一,辅导员制度建立以来,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支力量,活跃在大学生中,始终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辅导员工作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他们的作用是不容轻视的。尤其在保证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持高校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大学生监护人,在与学校、社会、大学生家庭的联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制约举足轻重。因此,建设一支高效能的辅导员队伍,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并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成为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亟须深入探讨研究并加以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

    2.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各种分歧与矛盾不容忽视

    围绕着辅导员的作用发挥和队伍建设,在社会、高校、辅导员自身、大学生等不同群体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期望和冲突同在,辅导员的素质和发展要求的矛盾还非常突出。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放松的现象还比较明显,辅导员自身自我认识偏差,工作效能低,队伍积极性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还有辅导员职业自身存在的一些矛盾以及大学生、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认识,这些矛盾交织在辅导员身上,直接影响辅导员作用的发挥。这些矛盾反映出高校对辅导员实际角色认识不够,反映出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不高,反映出高校管理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这些分歧和矛盾不容忽视,他们会影响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

    3.正确定位辅导员角色更加迫切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在新时期担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责任,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角度,给高校辅导员以何种定位是新时期的要求,正确定位和认识辅导员的角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这既是对辅导员身份、地位、功能和职责的尊重和提升,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4.深化认识辅导员内涵是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必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崎岖不平,高等教育事业起起落落。作为高等教育制度中一部分,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无时不受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从保障政治学习扮演大学生“政治领路人”到新时期扮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以及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从1∶100(1964年提出)到1∶120(1981年提出)再到1∶200(2005年提出)的三次师生比变化,从“双肩挑”到“专兼结合”再到“专家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出现,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立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独立评聘,我国辅导员制度及其辅导员队伍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渐进式发展之路,对辅导员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四、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突破

    进入21世纪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大学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剧增,就业分配推向市场。高校学生工作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出现了大量的学生事务需要管理。这部分增加的工作基本上由辅导员来承担,也就使得辅导员的工作任务迅速扩张。2004年以16号文件的颁布为标志,辅导员制度发展拉开了新的序幕。为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配套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将辅导员制度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1.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有明确定位

    24号令《规定》中明确给予辅导员三个定位: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人员,这是《规定》在现实基础上给出的定位,目前辅导员有的是教师,有的是管理人员。但这会对辅导员的发展带来影响。在我国人事管理制度下,教师和管理人员两选其一,才更有利于职称职级的发展。对此,《规定》建议“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即将辅导员作为教师岗位来对待,这有利于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既是教师又是管理人员的定位只是权宜之计,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教师身份,使得辅导员彻底避免身份不明的尴尬。

    2.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模式有变化

    辅导员在清华诞生之初是“双肩挑”模式。“双肩挑”,意即“两个肩膀挑担子”,成员构成是“大多数人兼职、少数人专职”,少数专职人员主要是分布在校级党政机关。兼职辅导员由学生和业务教师组成,既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承担学习或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为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延续性,辅导员工作一般应做满两年。辅导员实行有计划地轮换,但每年人员轮换率不超过1/2。这种“兼职为主”的模式在1986年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继续贯彻执行,该文件明确要求辅导员应是“精干的专职人员和较多的兼职人员”。随着新时期辅导员的发展需要,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模式逐步发生变化。200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根据各高校的经验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影响较大,稳定工作任务较重的高校,原则上可按1∶120~1∶150的比例配备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2005年1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同时,每个班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2006年《规定》指出:“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可以看出,辅导员这一角色经历了由兼职为主到以兼职为主的专、兼结合,再到以专职为主的专、兼结合的模式转变。

    3.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有详细界定

    辅导员岗位是一个复合型的岗位,它集教育、管理、咨询功能于一身,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咨询辅导职能相得益彰,相互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同时通过管理和服务育人。2006年《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职责有较详细的规定,可以概括分析为以下四个方面: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班级管理;职业发展指导和就业服务。辅导员这些岗位职责是根据辅导员长期工作经验和新形势辅导员工作需求综合而来。在形式上这样详细规定,在辅导员制度发展中属于政策创新,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给辅导员具体开展工作提供了指导,也为加强对辅导员绩效考核提供了框架和依据。

    4.辅导员的培养发展有新举措

    加强培训、拓展发展空间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表现之一,新时期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辅导员培训工作。为了提高辅导员素质能力,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各类高校均加大了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各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高等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有关部门也在不断研究拓展辅导员的发展空间。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校所承载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任务更显重大。这对现阶段的辅导员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需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的充实和拓展,还需要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