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近来发现学生不爱活动,下课后也总是待在教室里。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在看各种闲书、网络小说。学生扩大阅读面原本是好事,但他们一般都沉浸在漫画书或三流作家所写的言情小说里,有时候上课了还忍不住偷偷看,影响了课堂学习质量。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呢?
周老师
周老师:
您好!
非常高兴和您交流关于阅读的话题。朱永新老师曾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读什么,将最终决定我们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很难想象,如果自己没有在中学时代痴迷唐诗、宋词、《红楼梦》、琼瑶小说以及小说里的诗词,我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敏感、善思?如果在大学里没有一知半解地阅读过《老子》、《论语》,我是否能像现在这样在该积极工作的时候奋发努力,在该追寻心灵宁静的时候快乐隐退?也许当时的阅读是无意的,但我坚信任何真诚的阅读对于生命都极为深刻、重要,它像是一粒粒神奇的种子,深埋在灵魂之下,只要某一天生命的土壤被生活之犁重新犁开,某一粒种子重新暴露于空气之中,它就会迅速地萌芽,长成生命中新的乔木。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值得品味的优秀书籍,对孩子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学生是有思想和见解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显然有着自己的阅读爱好。我们一开始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你读这些书是不对的,应该读那些书。”因为如果谁要引导我做什么,他的方向必须和我是一致的。如果他总是站在我面前说,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我才不搭理他。只有他和我的方向一致了,在关键的时刻推我一下,或拉我一把,我没有感觉到被限制,这样的引导才是有效且高效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呢?
一、别出心裁,设计活动
毛姆成名之前,生活非常贫困。虽然写了一部很有价值的书稿,但出版后无人问津。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毛姆用仅剩的钱别出心裁地在各大报刊上登了如下征婚启事:“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的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几天之后,全伦敦的书店,再也买不到毛姆的书了。
读了这则言简意赅的广告,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自问:为什么不能创设情景把学生引上健康的阅读之路呢?
经过周密思考,班会课上,我把自己近年来订阅的杂志,如《读者》、《格言》、《演讲与口才》等,以及我购得的《新月集》、《飞鸟集》、《希腊神话》、《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等几十本书一起拿到了教室,郑重宣布:我们班将举行一系列阅读方面的比赛。主要内容包括:(1)讲故事比赛(分为感恩类、励志类、构思类等)。同学们可以把阅读过的经典故事归类整理,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参赛。获奖同学可以从我提供的书中任选一本作为奖品。(2)模拟创作比赛。同学们选一篇阅读过的精品,进行模拟创作,优秀作品将放在班级宣传栏中向大家展示。(3)荐书比赛。同学们把你认为最有品位的书籍推荐给大家,获奖者可获得所推荐书籍一本。比赛以宿舍为单位,走读生另成一组,大家可以选出最佳人选代表本组参赛。此宣布一出,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个别同学指出,由于走读生随时都可以到校外买书,所以比赛不公平。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明确告诉大家,我愿意为各个宿舍完成购书任务,并为大家保密。
其实面对学生的阅读问题,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举办这样的阅读竞赛,就是很好的引导方式,因为如果你想获奖,就必须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
二、利用早会,师生赛读
这么多年班主任当下来,我深深感受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很多学生私下里说话妙趣横生,一旦走上讲台,就面红心跳,张口结舌。究其原因:第一,胆子小,不习惯在公众场合演讲;第二,内涵不够,阅读面太窄,在人前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言论可以分享。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会在迎接新生的第一天就强调语言表达在就业、创业中的重要性,这一点很容易达成共识。但是,不俗的谈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现在就开始锻炼。怎么锻炼呢?每天至少有两个同学到讲台上发表演讲,锻炼口才,其他同学为他们指出毛病,做点评……
学生很乐意锻炼,但是,演讲的内容到哪里找?只有大量阅读一些经典书籍。
为了以身作则,也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我每天也会向大家汇报自己读书的进展,存在的困惑等。比如,我有一个时期在读阿德勒的《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就开始分析学生的早期记忆;有一个时期我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就开始和学生分享父性之爱、母性之爱;我读《南渡北归》的时候,会讲民国时期一代大师的故事……学生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书,但在我分析之后,都忍不住要去阅读了。
三、利用假期,师生共读
学生痴迷的书籍是《阿衰的故事》、《憨豆先生》、《鬼的故事》,更有甚者,还爱看《不关我事,我是出来练贱的》等,里面的内容让人难以接受,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壶二锅头”,或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回想起来,我也曾经痴迷过阅读,我是一个金庸迷,金庸的所有小说,我都熟记在心。但是,现在的学生看金庸影视剧的比较多,看小说的比较少。所以,我就在和学生讲课的时候,故意提一下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比如在讲“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我会问:“张无忌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学生若说没有读过《倚天屠龙记》,我就会非常夸张而遗憾地摇头:“你们太可怜了!这么好的书怎么都没有读过?我为了读金庸小说,能通宵不眠呢!”
学生便很尴尬地笑,我继续摇头、叹气,最后说:“不行,现在不能让你们看,因为我担心你们现在一看,就会入迷,会影响别的课程的学习,我们寒假一起来看,一起研讨好吗?”
学生哪有不同意的!
在研讨的时候,我们会谈到黄蓉的刁钻可爱,郭靖的忠厚善良,谈到杨过其实是一个问题学生,但他最后为什么能成才呢?令狐冲是一个留守儿童或孤儿,是谁给了他母爱和父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张翠山为什么会被逼身亡?……
和学生一起看武侠小说,不仅拉近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也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引导学生远离低级趣味书籍上起了很好的作用。
无论是设计活动,还是赛读、共读,其实都体现出“润物无声”的教育,体现了教育中的“尊重”。尊重意味着接纳学生与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影响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的是:学生在这一时期阅读《读者》、《意林》等快餐文化,扩大视野、放松身心是可以的。但真正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学识上得到提高的,还是《希腊神话》、《西游记》等经典书籍,也许学生读来没有那些言情小说轻松,但真正读完,可能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干国祥老师曾将阅读分为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一部分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从浪漫阶段开始读起,即随性大量阅读自己喜欢的一切有价值的小说、散文。对于有一定思想的学生,老师不妨有目的地指导他们精读经典,即反复推敲、批注所读的每一句,这种学问式的阅读,可以归属为精确阅读阶段。而且我也相信,孩子们会因为较早地接触这些经典,变得更有鉴赏能力,更加卓越。
以上建议,供您参考。
您的朋友 李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