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应对班级棘手问题-当了班级“后娘”,怎么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老师:

    您好!

    因为种种原因,我需要接手一个“二手班”。听到这个消息,我很为难,因为以前的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非常好,我一旦接手,肯定会是很尴尬的局面。同事们也认为同学们和我的关系会有一定的隔阂。如何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我,是我非常头疼的问题。您有什么好建议吗?谢谢您!

    刘老师

    刘老师:

    您好!

    其实,许多班主任都遇到过中途接班的情况。中途接班一般分三种情况:第一种,原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和谐,因特殊原因(比如生病、外出学习等)离开;第二种,原班主任与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但班风不正,学校领导强行撤换班主任;第三种,学生非常厉害,团结起来赶走了原先的班主任。

    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中途接班,新上任的班主任都难免要进行一场“持久战”。人们常说“后娘不好当”,其实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和“后娘”的身份差不多。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赢得学生的信任,让班风变得积极向上呢?我建议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无视“闲言碎语”,调整心态为班级把脉

    当中途接过一个“好班”或“差班”,流言蜚语往往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倘若接了“差班”,有人可能夸大难度,吓唬您;倘若接了“好班”,有人可能说您摘了别人的桃子,在享受前任班主任的劳动成果。如果接了和原先班主任感情不和的班级,原班主任可能心情复杂,甚至盼望班级不要有好的转变;如果接了和原班主任感情好的班级,学生又可能拿您和原先的“亲娘”对照,生出种种不如意。这时,您能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正确处理与外界的关系,不做任何解释,轻装上阵。否则,您每天忙着应付闲言碎语,哪儿有空来了解班级?

    二、因势利导,不要急于改革

    您说您接手的班级的学生和原班主任关系不错,我就以此情况为例,和您谈谈我曾见过的成功当“后娘”的例子。

    三年前,有一次我到11市场班监考。一进教室,迎面看见墙上贴着一幅画,画上是四根木头组成的方框,内置一棵开满了花的树,上面写着大字“我们等你来”。乍一看,有一点感人,有一点温馨,还有一点点煽情,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再一细看,每一朵鲜花上都写着字,诸如,“娜姐,我们想你了,你快回来”、“祝老师身体健康,祝小宝宝快乐成长”、“老师,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夜里总梦见你”、“祝老师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可爱”等。

    我明白了,这不是煽情,这是真情。

    这个班原先的班主任是娜娜老师(我曾在《女人味儿是什么味儿》一文中说她是我们学校最有“女人味儿”、最美丽的女教师),她带了这个班一学年后,因生孩子在家休产假,所以学生在教师墙壁上说“我们等你来”。

    我将鲜花上的字一朵朵地看下去,发现有一朵鲜花上竟写着“李璐,去外面跑60圈,如果明天还不上操,就跑120圈”,落款是“娜娜说”。我不禁莞尔。看来,学生想念娜娜,不仅想她的和善、真诚,还留恋她含笑带气、半真半假对学生的惩罚。

    教室另一面墙壁上有两个版块,一个版块上贴着一轮蓝色的弯月,月亮周围是几十个色卡纸做成的黄色星星,每颗星星上都贴着一个学生的一寸照片,月亮上是娜娜的照片:穿着紫色的棉衣,双手合十向上凝望,似乎在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祈祷、发愿。另一个版块上,贴着十几张照片,里面有娜娜老师的各种单人照、学生搞活动的照片、冬至包饺子及娜娜老师煮饺子的照片。最惹人注目的是娜娜老师和现在的班主任海老师在三亚的合影,海老师虽然是已有几年教龄的老师,却一副虎头虎脑的男孩模样。他们俩或坐或站,或嗔或笑,像姐弟一样亲密、阳光。

    大家都说班级“后娘”不好当,因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学生总是留恋以前的老师。先前的班主任若是依然在教室里陪伴他们,他们也许会和老师胡闹、生气、闹矛盾;但班主任一旦请假离开,学生必会想起他(她)的好来,并将那“好”无限制地放大,进而排斥新任班主任,对“后娘”横挑鼻子竖挑眼。所谓“人无完人”,哪一个老师没有缺点呢?偏偏学生要拿以前班主任的优点去挑剔“后娘”,这便让“后娘”的日子格外难过。

    但是,我相信在这个班级,海老师这个“后娘”不难当。学生思念娜娜,需要倾诉,海老师就让班级文化的布置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朵朵鲜花上尽情地倾诉,让娜娜老师在月亮上祈愿——学生当然知道娜娜的愿望是让同学们好学上进。自己想念老师,又怎么能让老师失望?同学们可能——仅仅是可能排斥海老师,那就让他们看看,娜娜和海老师这两任班主任相处得多么和睦。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学生接受“后娘”的做法。情绪上的思念、痛苦、伤感、担忧等,一味压制是不足取的,只能因势利导。在心理咨询行业中,求助者对咨询师说:“这段时间我总是郁闷……”咨询师绝不会阻止求助者宣泄郁闷,因为咨询师知道情绪强制压抑的后果更严重,他们只是很耐心地引导求助者:“这个郁闷妹妹伴随你多久了?”您看,咨询师巧妙地把郁闷情绪和求助者本人分离开来,并美其名曰“郁闷妹妹”,让求助者感觉郁闷这个情绪和自己不是一体的,自己可以允许不良情绪存在,可以选择其他更好的情绪。

    在这个班级里,海老师也允许同学们思念娜娜,但是更重要的是以“思念”之势更好地引导学生接受现在的自己——他们心中的“后娘”。多么高明!

    在武珊老师的博客里,我看到她说自己要离开原先的班级到另一个学校了,她说:“原本想和同学们道别后再走,可年级组长说,‘你和同学们的关系处得太好了,这样会引起动乱的,你还是默默地走吧!对你对同学都好’。”武珊老师自问:“是吗?可我心里五味杂陈。不道别,有头无尾,岂不是间接教同学们做事没有章法吗?”

    武珊老师的担忧不无道理。所以,文章没看完,我就忍不住扼腕长叹:年级组长何苦如此呢?她知道孩子们的心吗?她是否明白,武珊老师这样不辞而别,会给“后娘”带来多少麻烦啊!

    三、以柔克刚,不给学生作对的机会

    “新官上任三把火。”班主任新接手一个比较乱的班级,总希望尽快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常常在很短的时间里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这是中途接班的大忌。因为你对班级的具体情况没有全面了解,学生也没有完全适应新的班主任,师生之间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操之过急,往往会使大多数计划落空,进而影响班主任的威信,更难开展工作。这时新班主任一方面要敢于管理学生,赏罚分明;另一方面要以柔克刚,“难得糊涂”。须知想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并非一日之功。

    我曾见过一个格外调皮的职业学校的纯男生班,他们的原班主任几乎是被学生“赶下了”讲台,现在听说要换新班主任了,纷纷议论:“管他是谁呢!如果他能制服我们班,算他有能耐。”

    “就是,来一个轰一个,只要不合我们意的,就得走人。”

    “丁零零……”伴随着上课铃声,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教师走了进来,他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好,我就是你们的新班主任,我姓井,以后你们就叫我小井好了。”

    “还‘扳倒井’呢!”堂下一阵哄笑。

    “这也没有关系,只要你们别把我当教师就行了。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教语文。但搞笑的是,我的语文也不是太好。与其说我来教你们语文,还不如说我和你们一起学语文。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智商都很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这不长进的‘扳倒井’可要和你们比比了。”

    井老师对于学生的嘲笑、冒犯不过分计较,反而让学生感觉不到对抗的力量。从此,每一次语文周练时,井老师都坐在后面和学生一起考,有时他得第一,有时他也得倒数第一。上其他课时,他也坐在后面,认真听讲,还举手回答问题。体育课上,他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渐渐地,同学们把他当成了同学,对他的叛逆情绪没有了,学习氛围也浓厚了。大家都努力学习,你追我赶,一心只想着把“扳倒井”给比下去。

    这样将自己融入班级,连最调皮的孩子都能对“后娘”服气。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翻译出来,就是: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作微妙而又显明,柔弱能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同理,班主任面对调皮、强势的学生,也不可用自身的强硬去应对学生,那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四、不全盘接受或否定,形成自己的风格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因为班风不正,导致学校领导在中途强行换班主任,也不要对以前的各项工作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更不要经常批评或是有意贬低前任班主任的工作,这样会降低新班主任的威信。

    强行换班主任的班级情况一般是:原先的班主任与部分学生相处不太好,这些学生甚至在新的班主任面前,说以前班主任如何如何不负责任,将班级纪律差、成绩不好等都归因于以前的班主任。但是,请不要忘记,班里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同情自己的原班主任被“撤换”的。这时“后娘”最忌讳的做法,就是跟着不喜欢原班主任的学生一起抨击以前的班主任。这样做的弊端,首先是恶化同事关系,须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同事之间相处不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甚至生活质量;其次是容易让学生养成遇事“外归因”的思维方式,最终成为自己成绩不好的借口。远不如因势利导。学生既然能感恩以前的班主任,自然会更加感谢现在的班主任。陪伴学生养成感恩生活的习惯,善莫大焉。

    五、利用心理期待,做好情感铺垫

    中途接班,学生面对新的班主任往往会充满新的期待,即使是平日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会在新班主任上任之初尽可能少犯错误,以期望给新班主任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种心理期待,做好情感铺垫。

    那一年,我中途接了一个二年级的班,原班主任平日里以严厉著称,当得知我要成为新班主任的时候,班里的学生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我以班主任的身份第一次走进教室时,虽然不是上课时间,学生们却都齐刷刷地在座位上坐好了,笑盈盈地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似乎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我本想把从原班主任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在班级讲一讲,以警告那些不思进取的学生别掉以轻心,告诫优秀的学生不要骄傲。可看着这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情不自禁地改变了主意。我放松板着的面孔,微微笑了一下,告诉大家,学校领导、老师是如何夸赞他们每一个学生的,并对学生们提出了新的希望。同学们精神抖擞,眼中放光。后来,班里学生真的都很努力。我便总是及时地鼓励他们,真诚地欣赏他们,对他们过往的不好表现一概不提。后来,一位超常进步的后进生问我:“老师,我以前是逃课大王,您知道吗?”我笑着说:“有所耳闻。”她吃惊地说:“那您怎么在接班第一次的讲话中说咱班所有同学表现都特别好呢?”我说:“现在你们表现真的很好啊!”她说:“您那次说咱班无后进生,后来课间跟我谈心还夸我懂事,我以为您真不知道我是后进生呢!我这段时间生怕露出了后进生的尾巴。”我笑着说:“你至今没把后进生的尾巴露出来,就说明你不是后进生。”她顽皮地说:“是您没有给我留露尾巴的机会呀!”

    所以,接手新班之初,要顺应孩子新的期待,不要揭过去的老底。使学生们感到我们并不了解他们的过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要做得更好的信心。

    刘老师,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向上、向善之心。按照孟子的说法,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的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是我们“后娘”班主任屡败屡战的理论支撑和力量源泉。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这儒家弟子的说法过于“迂腐”。那么我们退后一步,按照一些现代教育专家所说,每个学生心头都有一根魔鬼琴弦和一根天使琴弦,我们做班主任的,应该尽量帮学生拨动他们的天使琴弦。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把学生向上、向善的心激发出来,尤其是在中途接班的时候。由于未成年学生的幼稚、误会、偏见、意气等,往往导致师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认真想一想,学生的心眼固然小了些,思维简单了些,做事荒唐了些,底子薄弱了些,客观原因不尽如人意了些,但我们接班失败的“后娘”,是否也有做事失当的时候呢?面对失败,是否应该先从自身原因谈起呢?

    只要您能敞开胸怀,对原先的班主任做到客观评价,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做到宽宏大量、真诚相待,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每天都在唤醒学生心田那颗善的种子,您由被排斥转向受欢迎,就不是凑巧,而是必然。学生心田那颗善的种子一直存在,它在黑暗的泥土里沉睡时,我们自然是发现不了的。但只要我们有耐心、恒心、诚心、爱心,它迟早会被唤醒,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芬芳的果。让我们相信自己,相信奇迹,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您有所启发!

    您的朋友 李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