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族大融合的改革者孝文帝-官学浮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南北朝时期,教育分为官学、私学以及家学三部分。其中官学又分为国学和州郡学。国学则又包括了太学、国子学、中书学等等。由于儒家经典是此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上述的教育事业又可称为经学教育。自两晋以来,经学教育就一直是官学的正统。“晋初承魏制,置博士十九人。及咸宁四年(278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博士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两晋对于经学的重视与司马氏出身于经学世家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时的官学成为了经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它不仅为朝廷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统治者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激发起民间部分士子学习经学的热潮。在西晋灭亡以后,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们也纷纷效仿,经营经学的热情并没有减退——前燕慕容皝“立东庠于旧宫,以行乡射之礼”,并“亲临东庠考试学生,其经通秀异者,擢充近侍”,导致了“学校渐兴”。慕容皝自己也“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上第擢叙者八十三人”。后秦的姚苌,“下书令留台诸镇各置学官,勿有所废,考试优劣随才擢叙”。至于汉人自己建立的政权就更是如此了,无论是河西的张轨,西凉的李暠,还是北燕的冯跋,都曾下令营建太学,选拔人才。

    北魏延续了历史的遗韵,从政权建立一开始便十分注重官学的建设。在代国被苻坚灭亡以后,苻坚曾让什翼犍“入太学习礼”,这是拓跋鲜卑统治者最先受经学濡染的发端。北魏立国以后,道武帝拓跋珪“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天兴二年(399年)3月,“初令《五经》诸书各置博士,国子学生员三十人”。道武帝本人亲自“释菜于先圣、先师”,并“集博士儒生,比众经文字,义类相从,凡四万余字,号曰《众文经》”。他还在平城城西三里处,雕刻《五经》的石碑,从邺城石虎文石屋取长石六十枚,每块石头都有一丈长。又在城郊修筑太学,专门为拓跋鲜卑的贵族子弟们提供教育。除此以外,统治者还专门为皇族的子弟设立了“皇宗学”。到了孝文帝时期,官学就更被重视了。特别是在迁都洛阳以后,汉语被认可为北魏的官方语言,儒学经学的地位被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孝文帝“置国子、立太学,树小学于四门”,建立起了比前朝更加复杂、完备的教育体系。

    州郡学在此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北魏的地方办学甚至还超过了南方。北魏天安元年(466年)9月,统治者初立乡学,并设置了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后来又“诏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一百人;次郡立博士二人,学生六十人;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这些政策虽然并非在每一个州郡都得到落实了,但是却也在很大程度山促进了经学的发展。许多官员被派遣到地方,都响应皇帝的号召,在地方积极办学。办学的成效也作为他们政绩考核的标准之一。北魏高祐在担任刺史时,“以郡国虽有太学,县、党宜有庠序,乃县立讲学,党立小学”。张恂担任常山太守时,也“兴立学校,亲加劝厉,百姓赖之”。北魏时期,虽然门第依然森严,但是却仍旧保留了汉代举孝廉的做法,太和年间许多裨益于政治的大官,如李冲者,都是通过此种方法走进中央的。虽然出身低微者在朝廷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寒门参政情况的存在,仍旧深深地刺激了当时散落在民间的士子们。因此,北魏时期,地方上学习经学的风气丝毫不逊色于王畿之地。在官学的带领下,民间的私学也被带动起来了。私学与家学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之势,成为了经学发展的真正支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