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军事志-军事人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子长从古代至近现代,战事频繁,军事人物荟萃。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忠于其所代表的阶级,征战戍边,各奋其勇,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记述着名军事将帅的生平、战绩,对于了解他们的戎马生涯、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和研究军事历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指挥员的光辉业绩将永垂青史,彪炳千秋,激励我们不忘过去、珍惜今天、创造明天。

    本章分传、录、表三部分。传、录主要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对子长影响较大的军事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领导干部(含技术八级以上的科技干部和子长籍享受副团级待遇者);军区以上授予荣誉称号者和获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人员;省部级以上授予荣誉称号的预备役军官、民兵;在历次作战中被授予全国一等功的伤残军人;参加革命以来为国捐躯的子长籍烈士。人物表,主要收录不够入录条件的其他优秀人武部系统干部、民兵。

    人物传以卒年为序,人物录以生年为序,人物表以奖励时间为序,烈士名录按历史时期排列。

    第一节人物传

    杨庚武(1898~1931)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十二年(1923)入山西汾阳军校学习军事。民国十五年(1926)毕业后在杨虎城部黑子斌(又名黑宪章)旅任连长。民国十七年(1928)经李力果(又名李烈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党员身份暴露,得孙蔚如帮助逃离杨虎城部,返安定后做“土客”保镖,以开店为名蓄积力量。民国十八年(1929)六月,杨庚武以“为黑子斌报仇”为名,联合“土客”保镖周维祺、野树林等,拉20余人进延长、宜川交界的后九天山寨,自任司令,与冯玉祥部抗衡。由于队伍成分复杂,打家劫舍之事时有发生,民众视其为土匪武装。不久,阎红彦、马云泽等50多名共产党员受陕北特委派遣至山寨搞兵运。民国十九年(1930)

    四月,周维祺营在阎红彦等人争取下脱离杨庚武部开往甘肃庆阳与在国民党军中谭世林部挂名建军的谢子长团会合,编为第2营(后被张廷芝部吞并)。

    杨庚武因不愿放弃“山大王”身份,拒绝与共产党合作。六月,杨庚武接受井岳秀部高双成收编,任高部团长兼师军事教官。高双成明委杨庚武以重任,暗却将后九天武装隔离,架空监视。不久,杨庚武部营长野树林请假探亲返回延安后,被高双成枪杀。王金奎营长见势不妙,私带人马潜逃,被追毙。杨庚武如梦方醒,却无法脱身,幸得孙蔚如调其到西安受训,方脱离高双成部。杨庚武至西安不久即赴陕甘边根据地与刘志丹等晤面,后返安定招兵买马,图谋再起,数月内聚集兵士千余。民国二十年(1931)四月二十一日晚,因部下孙库则告密,杨庚武在清涧县黎家湾被国民党驻军抓获,后被解送延安,枪杀于延安东门外。

    焦维炽(1910~1932)字炯亭,亦名维志、仲明,化名赵仪三,子长县马家砭镇焦家河村人。民国十二年(1923)入陕北榆林中学上学。受陕北早期中共党员魏野畴、李子洲影响,参加榆中“文学研究会”“社会科学研究会”“学生自治会”,利用《榆钟》刊物揭露陕北军阀井岳秀的反动性,并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下乡宣传,徒步至内蒙古等地传播革命真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共产党员。同年十月,因带头闹学潮和反对井岳秀被开除学籍,后受绥德师范中共组织派遣到省立延安四中工作学习。先后担任学生会主席、国民党肤施县党部执行委员。其间,与呼震东、易厚奄、陈玉廷、李玉图等在延安城内义和店建平民学校,办图书馆、阅览室、游艺室,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组织新剧团到延安城郊进行反封建宣传,秘密发展党团员。民国十六年(1927)春,任延安团地委书记。同年夏,赴西安汇报绥德省立四师和延安省立四中被井岳秀查封、党员被捕情况。九月底,参加团省委扩大会议,当选为团省委委员。十月,受命以团省委特派员身份回陕北巡视工作,恢复了绥德和榆林团县委。十一月,在榆林建立陕北团特委,就任书记。嗣后,相继恢复、筹建了延安、延长、清涧、绥德、米脂、榆林、神木、府谷八个县委和安定、镇川两个区委。民国十七年(1928)二月,当选为中共陕北特委委员,负责青年工作。九月,在米脂参加陕北特委第二次代表会议时被捕。后押解榆林,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后判无罪释放。民国十八年(1929)春,赴西安,先后任共青团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秘书长等职务。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当选为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先后任省委秘书长,秘书科主任兼省委秘密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省委文件的起草和党报《西北红旗》、党刊《党的生活》的编印与发行工作。九月,同西安市委书记吉国桢领导了西安广仁医院和省印刷局罢工斗争。十月上旬,省委机关遭破坏,其主持省委日常工作。民国二十年(1931),同时兼管西安市委工作,多次组织西安地区民众举行反日救国大会和示威游行,捣毁国民党省党部。民国二十一年(1932)二月,以省委特派员身份至陕甘边巡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工作,后经省委同意,留驻游击队兼任大队政委。四月中旬,与谢子长去甘肃靖远策划王子元部警备第3旅起义。五月五日,200余名官兵参加靖远起义,六日,在打拉池宣布改编部队为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第4支队,任政委。后因遭受围攻,游击队被打散。六月上旬,焦维炽辗转回到西安,先后向省委和党中央写了《关于组织甘肃警备第三旅兵变的报告》和《西行杂记》,总结了靖远兵变的经验教训。七月,受省委派遣到蒲城等地巡视工作,于八月初在澄城县醍醐村召开蒲城、韩城、澄城三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决定八月十日三县同时举行武装起义。八月四日,在蒲城县晋王村召开党员会议,决定永丰、晋王两地同时于八月六日举行起义,收缴当地民团武装,然后北上参加陕甘游击队。八月六日,永丰起义爆发,焦维炽在指挥战斗中被俘。于八月九日被枪杀在孙镇西北窖子村路边的水井旁,并被抛尸井中。

    惠泽仁(1910~1933)祖籍清涧,民国三年(1914)随父定居瓦窑堡。八岁进私塾,民国十六年(1927),毕业于瓦窑堡第二高小,同年,考入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积极参与中共地下外围组织——“学生军”的领导工作,根据革命形势需要,印发传单和小册子,在学生和群众中广泛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有计划、有组织地举行罢课斗争。在第三次罢课期间,带头闯进校长、训导主任房间,揭发其恶行,闹得当局惶恐不安,手足无措。后因学生行动受到反动当局限制,惠泽仁便将传单、标语装入烟盒,分发同学,乘其不备带出校外张贴、散发。大革命失败后,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大肆搜捕共产党人,白色恐怖笼罩绥德。惠泽仁因揭露反动派镇压革命的言论和砸碎绥德县党部招牌等行动,引起国民党当局注意,为避免意外,于民国十九年(1930)奉陕北特委之命离开学校,返回安定,随同谢子长搞武装斗争。民国二十年(1931)秋,参加晋西游击队,九月十日侯家崄战斗中,率部镇压安定县政府班头张发华,击溃民团两次堵截,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十月四日,奉阎红彦之命,到土客武装杨琪、杨丁、肖万胜部做说服工作,将土客武装编入晋西游击队。民国二十二年(1933)九月,随同红1支队至安定西区开展游击活动。十月下旬,奉调返回陕北特委分配工作。恰值红1支队决定攻打安定枣树坪,其自愿加入奋勇队。十一月二日晚,枣树坪战斗打响后,强世清、刘明山、惠泽仁等率部在先攻进国民党军高生全连部时,发现村外有兵反扑,强世清命令奋勇队迅速撤退,为掩护战友,惠泽仁负责组织断后,不幸牺牲。

    黄天锡(1878~1934)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吴家寨子村人,因性情粗暴,绰号“黄儿子”。民国十七年(1928)冬,于安定东区操办民团,任团总。其民团得瓦窑堡驻军崇保庆团支持,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好坪沟一梁姓人家遭土匪抢劫,要求民团搜捕,民团折腾数日无果,还向其索要辛苦费,比匪盗还多。张家峁子张福才、张九兄弟被民团以通“匪”罪抓捕、吊打,张九被杀,张福才幸得脱逃,民团搜捕未获,遂将其族弟张梦娃以通“匪”罪拘捕,先吊打,后以磨盘压身,终致毙命,黄天锡觉得不好交代,又命团丁拉出假行枪杀。民国二十三年(1934),民团经地下共产党人任青云、魏学清、封俊德等人活动,团丁大都为共产党人掌握。南区民团团总宋运昌劝黄天锡严加防范,他恃己人多势众,傲慢地说道:“老弟,我手下的人不是亲戚就是朋友,我指东,他们不敢走西;叫他死,等不到明天。共产党想钻我的空子,算它瞎了眼。”同年十二月的一天,黄天锡带民团入安定县城,中共地下党组织得讯后决定乘机除掉他。次日,民团20余人行至余家洼村高崖砭时,里应外合,黄天锡及其子延亮、团丁路歪脖被毙,其余团丁全部起义,被编入红27军第1团。

    任志贞(1914~1934)女,子长县玉家湾镇任家砭村人。自幼受父亲任广盛进步思想熏陶,倾向革命。民国十六年(1927)入本村小学就读,人称“孩儿王”。安定地区农民运动兴起后,任学校儿童团团长,配合农会打土豪、斗地主,声名大振。民国十九年(1930)秋,其父任广盛被逼致死后,任志贞出面与县长交涉,迫使县长答应惩办凶手、免全县“剿共”粮款条件。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年(1931),入瓦窑堡女子高小学习,担任中共地下交通员。民国二十二年(1933)五月,参加红1支队,任1分队政治指导员,为陕北游击队中第一个女指导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延川官庄战斗中,1分队被打散,队长白德胜负伤被俘,任志贞转移至绥德田庄一带。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严守机密,于同年二月十三日,被枪杀于瓦窑堡。

    白德胜(1904~1934)子长县安定镇崖堤村人,幼丧父母,家道中落。民国十一年(1922)弃家出走,游荡江湖。后入国民党军王保民部为护兵。因不堪忍受兵营生活,不辞而别,联络友人在安定一带打富济贫。经中共安定地下党组织争取,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率部参加红9支队。嗣后,强世清将20多名穷苦农民编入该队,成立红1支队,白德胜任1分队队长。红1支队到陕甘边后,白德胜率部继续在安定、横山、安塞一带打土豪、斗地主、筹集粮饷,不久,中共组织派任志贞任1分队政治指导员,经组织委员张宗孝介绍,与任志贞结成夫妻。民国二十三年(1934)延川官庄战斗时,因掩护队员转移,身中两弹,流血不止,扯衣襟扎住伤口,直至任志贞率部撤离后,才冲出重围。由于流血过多,晕倒在地,被俘。于二月十三日,在瓦窑堡就义。

    强世清(1911~1934)子长县栾家坪乡强家湾村人。民国十六年(1927)参加少年先锋队,参与镇压豪绅恶霸和抗捐抗税斗争,以争强好胜、不畏强暴着称。民国十九年(1930)初,随谢子长赴宁夏等地搞兵运,经谢子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年(1931)春,受谢子长派遣潜回安定组建游击队,在西区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同年九月,晋西游击队入境后,率部参加,在营盘山、玉家湾等多次战斗中,冲锋陷阵,临危不惧,深得阎红彦器重。民国二十一年(1932)春,任陕甘游击队骑兵中队队长,先后参加职田、照金等数次战斗,屡建战功,升任红26军第2团骑兵连连长。后奉谢子长之命,重返陕北组建武装力量,在延川、安定一带组建红9支队,任副队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红1支队组建后,任支队长。之后,率部两次南下,配合红26军攻打山河镇,袭击安定民团李丕成、李丕胜部。

    十月下旬,红1支队主力返回陕北,奉命消灭盘踞枣树坪之反动武装,在进攻连部时被围困,强世清率奋勇队左右冲杀,腿及胳膊多处中弹,突出重围后到王新庄养伤。由于区交通员柳玉元叛变,被包围,强世清和其弟强世光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入狱后,县长蒲有儒探监,希望他能“悔过”,遭到强世清的唾骂。蒲有儒又设宴,他趁机将肉碗扣到一宪兵脸上,并踢翻桌子,大骂蒲有儒的无耻。蒲有儒恼羞成怒,备刑具亲审:“你叫强世清吗?”“人人皆知,不需问。”“你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又怎么样?”

    “我们的人是你打死的吗?”“是我打死的。”“你为什么要打死他?”“是人民的公敌,我都要打。就连你的脑袋我早就想提走。”蒲有儒气得拍桌子瞪眼:“不许你在法庭上攻击本县长!”“你也无理审问红军!”“你的领导者是谁?”

    “谢子长、刘志丹。”“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中国,干革命。”“你们支队有多少支枪,都有些谁?”“这是我们的机密,不能告诉你们这帮坏种。”“你把红军和党员名单交出来,放你一条活路,还可以给你当官。”

    “呸,想从老子口里掏话,做你娘的臭梦去。”蒲有儒恨得咬牙切齿,叫来打手给强世清颜色看,吊打、钉竹签、坐老虎凳,直至遍体鳞伤,昏死过去,他终未吐一字。民国二十三年(1934)初,谢子长率部营救被捕人员,消息传至狱中,强世清带信给谢子长,“请不要为我再作不必要的牺牲,让党放心,我不会给红军丢脸。”正当部队准备攻城劫狱时,消息走漏,国民党安定县政府匆忙于二月二十九日将强世清、强世光杀害于安定县城北门外。

    刘存元(1890~1934)子长县李家岔镇马圈坪村人。

    民国十三年(1924)受表弟谢子长影响,参加革命活动,其家成为谢子长等聚会议事场所。民国十六年(1927),安定县农民运动兴起后,其积极宣传农协会章程和农民解放的出路。民国二十一年(1932),积极响应陕北特委关于发展地方武装的指示,送长子刘明山、次子刘占荣参加游击队,同年,任西区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先后动员20多名青年参加游击队,多次出入土匪张汉林、侯登堂部,说服10多个土匪改恶从善。

    民国二十二年(1933)八月,西区民团李丕成率部包围了马圈坪,声言捉拿刘存元。村中空地上站满了被团丁赶来的乡亲,刘存元在团丁拷打一老者之际,挺身而出:“我就是刘存元,要杀要剐有我顶着,与乡亲无干。”遂被押进安定监狱。县长蒲有儒想从他口中获得西区地下党的情况,软硬兼施,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后交瓦窑堡驻军张建南部,严刑拷打还以“不知道”回答。延安专员骂安定官军无能,遂押解延安亲审,经月余审问无果,复押回安定监狱。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谢子长率部攻进安定县衙,救出被关押的刘存元等200多名“犯人”。鉴于刘存元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中共组织要求其继续留在西区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同年十二月,二次被捕入狱,三天后被秘密枪杀于安定城西门外。

    谢子长(1896~1935)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原名谢世元,又名谢德元,号浩如,化名秋阳,子长县李家岔镇枣树坪村人,为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27军创始人之一。早年在西安省立一中、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读书。民国十一年(1922)秋赴山西,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

    民国十三年(1924)回安定办县民团,任团总。翌年三月奔赴京津,与陕西旅京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及北平党组织负责人频繁接触,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经白超然、白志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回安定继任县民团团总。

    不久,与共产党员李象九同在井岳秀部石谦团任连长,利用公开身份在安定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并在石谦团秘密组建中共特支。民国十六年(1927)

    春,任石旅(石谦于1926年秋升任旅长)中共军支委员。其间,协助上级党组织建立了中共安定县特别支部,培训出一批农民运动骨干,亲自领导农会展开了对土豪劣绅和高利贷者斗争,拘禁和审判了大土豪宋运昌、李耀辉等,赶走了最大的高利贷者王玉书和马子厚,当众烧毁文契、账簿,宣布欠债作废,群众称其为“谢青天”。

    八月间,白色恐怖笼罩陕西各地,中共陕西省委派魏野畴、唐澍、白乐亭等秘密来陕北巡视工作,指示谢子长、李象九继续留石谦旅开展工作,做好武装反抗军阀准备。八月下旬,石谦在榆林遭暗杀,井岳秀令李象九营开赴延安,同时令谢子长连开往宜川,阴谋借机消灭这支革命武装,魏野畴、唐澍、谢子长根据陕西省委指示精神,决定组织驻清涧的四个连率先起义。十一月十一日夜,在“为石谦旅长报仇”的口号声中,清涧起义爆发。

    十二日凌晨,起义部队挥师南下延川,会合共产党员王有才领导的连队后,连夜赶到延长,收缴齐梅卿营两个连枪械,击毙营长齐梅卿。

    十五日,起义部队与驻宜川的李瑞成连配合,里应外合占领宜川。起义部队整编为旅,李象九任旅长,唐澍任参谋长,下属三个营:谢子长任第1营营长;韩子丰任第2营营长;李瑞成任第3营营长。时起义部队内部在行动方针等重大问题上发生分歧,由于李象九执意主张打出“第11旅”旗号,坚持守城御敌,给井岳秀部调遣兵力,围剿驻宜川城起义部队提供了机会。当井岳秀部完成对宜川城包围后,扼守凤翅山的雷进才连放弃阵地,宜川城无法再守。这危急关头,谢子长遂甩脱李象九,带领部分起义人员冲出重围转战韩城。不久,李象九接受杨虎城部王保民旅改编,称“独立旅”,李象九任旅长。唐澍、谢子长、阎揆要决定彻底抛开李象九,继续坚持开展革命斗争。十二月三十日,部队在韩城二次起义,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游击支队,唐澍和谢子长分任正、副总指挥。

    民国十七年(1928)一月一日,唐澍、谢子长率部北上,向清涧、安定进发。由于仓促攻打宜川失利,部队受到重创,至陕甘边界的豹子川时,仅剩十余人,唐澍、谢子长决定分散隐蔽,起义遂告结束。同年二月初,谢子长奉陕西省委指示前往洛南三要司许权中旅工作,任营特派员兼副营长。五月,与唐澍、刘志丹等组织渭华暴动,谢子长任新成立的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委员兼第3大队队长,率部英勇作战,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后返回陕北开展武装斗争,任陕北特委军委委员。民国十八年(1929)夏,受命到宜川做争取改造梁占魁土匪部队工作。同年秋奔赴甘肃、宁夏进行兵运活动,利用公开职务收集各地躲避追捕的中共党团员和革命群众,争取民团、哥老会,在陕、甘、宁边界地区活动,后遭袭击而失散。民国十九年(1930)八月,任中共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十月中旬,调往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受训。九一八事变后,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

    民国二十一年(1932)二月,反帝同盟军根据陕西省委指示,正式改编为中共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之后,游击队消灭了栒邑(今旬邑)、彬县、长武、宜君的部分民团,攻占了栒邑县城。四月下旬,推行王明左倾路线的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来游击队巡视工作,采取“左”的惩办政策,把由于作战经验不足、两次攻打山河镇失利的责任全部推到指挥员身上,谢子长总指挥职务被撤,被派往甘肃搞兵运工作。五月,谢子长组织靖远兵变,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3支队,任总指挥,不久在水泉战斗中失利,谢子长奉命返回西安。八月三十日,陕西省委委派谢子长为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率部南下耀县地区,采取避实击虚、以退为进战术,在照金、富平、同官(今铜川)一带歼国民党驻军400余人。后北上保安,两次进攻县城未克,遂撤至合水平正川一带分散活动。十二月上旬,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26军,并在宜君杨家店进行整编。这时杜衡再次来到部队,诬蔑谢子长、刘志丹犯了“右倾机会主义”“土匪路线”“梢山主义”错误,撤销了其领导职务,并擅自决定给谢子长以留党察看处分,送上海中共中央局“受训”。民国二十二年(1933)初,谢子长到达上海,中共中央在了解情况后,撤销对其的错误处分,并分配其到北方局工作。四月,谢子长到达张家口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部第18师,协助师长许权中指挥作战,九月,第18师被打散。十一月,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派其回陕并任驻西北军事特派员。翌年初返回安定,根据陕北特委指示,着手恢复红1支队,发展武装力量。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八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安定县阳道峁成立,谢子长兼任总指挥。七月十七日,率部攻入安定县城,营救出被捕中共党员和群众200余人。为粉碎陕北军阀井岳秀部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一次“围剿”,率部至南梁地区。七月二十八日,在阎家洼子召开红42师连以上干部和陕北游击队各支队干部联席会议,谢子长任红26军42师政委。八月十五日,谢子长率红42师第3团和陕北第1、第2、第5支队由南梁到安定,在井武塌、张家圪台作战数次,连获胜利,士气大振。八月二十六日夜,在攻打清涧河口的战斗中,国民党驻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工事负隅顽抗,红军连攻数次,仍未攻克。谢子长重新组织力量,实行强攻,迫使守军放弃据点,逃往清涧县城。战斗中,谢子长胸部中弹,血染衣衫,指挥战斗直至胜利。战后,谢子长不顾重伤在身,又挥师北上,攻打安定董家寺,击溃一个营,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九月十五日,谢子长带伤指挥,再次攻克安定县城,击毙团总李丕成。时谢子长伤势加重,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五日,中共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联席会议在境内周家崄召开,会议通过了谢子长和刘志丹共同制定的军事部署,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谢子长被推选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二月二十一日,由于伤势恶化。谢子长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

    阎志耀(1909~1935)又名应娃,子长县瓦窑堡镇郭家楼村人。出身寒微,生性豪爽,常常联络亲朋好友与豪门势族作对,深为瓦窑堡一带流氓、恶棍惧怕。民国二十年(1931)春,只身一人去后九天周维祺营当兵。

    周维祺营被张廷芝部吞并后,阎志耀逃离兵营,返乡务农。民国二十二年(1933)四月,再度从戎,参加红1支队。枣树坪战斗失利后,翌年初带郭银生、郭立本等13位结拜弟兄参加谢子长恢复的红1支队,任第2中队队长。七月,攻打安定县城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率先冲进监狱,救出“犯人”200多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三月,调任陕北红9支队队长。

    五月七日,国民党军高桂滋部第500团左象亨营押运400余驮物资由清涧向瓦窑堡行进,至马家坪时遭到阎志耀的红9支队阻击,前卫班10余人被歼,主力被逼于马家坪村。阎志耀当即送情报于秀延中心区委书记陈克功,动员赤卫军、少先队遍山设疑兵,游击队正面牵制,使左营不敢轻举妄动。五月九日,红9支队配合红26军、红27军主力全歼左营于马家坪。同年九月,红15军团成立后,阎志耀任刘志丹的侦察队长。十月,在劳山战役中,阎志耀率部参战,中弹牺牲。

    谢福成(1908~1935)子长县李家岔镇枣树坪村人,系谢子长家兄谢德惠之子,因幼时过继于安定姑母史家,曾改名史尚直。民国十六年(1927),安定一带革命运动迅猛发展,谢福成放弃学业,参加安定的农运、学运活动。十月,随谢子长参加清涧起义。宜川战斗失利后,奉命返回安定,会同李清业、王志明等人开展中共地下工作,组织民众抗粮、抗税,动员青年参加游击队。民国二十一年(1932)二月,参加红9支队。十月,随栾新春至延川开展游击活动。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参加红1支队,负责政治宣传工作,除四处游说外,还编歌曲教民众传唱,其创作的“男女要平等,妇女要解放,放脚、剪发、闹革命……”“工农兵,大家团结起来,打倒反动派……”等歌曲流行甚广。四月底,谢福成被李丕成民团搜捕入狱,几番审讯,宁死不屈,后被关入死牢,待机处斩。七月,谢子长率部攻进安定县城,谢福成被救出狱,任红2支队指导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在甘泉下寺湾战斗中负伤牺牲。

    谢绍安(1909~1935)子长县李家岔镇枣树坪村人,又名连成,谢子长家兄谢德惠之子。民国二十一年(1932)五月参加红1支队,同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率红1支队5分队在安定、靖边、横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筹集银洋千余元,全数缴公用于军需。九月,红1支队攻打枣树坪失利,曾几番冲进阵地背负伤员,并率部阻击尾随之敌,使部众安全转移。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红1支队恢复后,任副支队长。六月,在窑则峁河战斗中,只身冲进敌营,夺得营长张建南驳壳枪一支。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任红27军第4团团长。十二月二十三日,率团护送神府特委领导北上,行至横山县范家高梁与国民党军骑兵连遭遇,激战中胸部中弹牺牲。

    栾新春(1918~1935)子长县栾家坪乡栾家坪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二月,参加红9支队,在安定、延川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四月,任红1支队分队长,率队活动于安定北区一带,先后惩办区长黄士奎及土豪劣绅十多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受中共地下党派遣,打入北区折可达民团,组织团丁起义。九月,就任红27军1团2连连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月,吴家寨子-马家坪战斗中,率众勇猛出击,全歼国民党瓦窑堡驻军一个连,有“好汉连长”之誉。十月,在甘泉劳山战役中,奉命阻击从延安向甘泉增援的国民党军,激战中腹部中弹,肠子外露,他将衬衫扯为布条,缚于腹部,指挥战斗,后牺牲在阵地。

    阎随则(1914~1935)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联络进步青年,组建城郊游击队,打豪绅、斗地主、除暴安良,在瓦窑堡一带声名大振。民国二十三年(1934)红1支队恢复后,阎随则率城郊游击队参加红1支队,重新组建有十多人参加的城郊游击队,在瓦窑堡一带打游击。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遭逮捕,被押于瓦窑堡监狱遭严刑拷打,要求供出游击队员名单,他只字不语。十月,瓦窑堡守军溃逃时,被枪杀于南门外。

    杨风岐(1907~1936)子长县史家畔乡杨家河村人。民国十二年(1923)入安定县立第二高小学习。民国十五年(1926)入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习。民国十六年(1927)秋,经绥德师范中共组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七年(1928)底,绥师被国民党当局封闭,受中共地下党组织委派,返回安定从事地下活动。民国十八年(1929)秋,出任东区任家砭小学教员,得任广盛支持,联络四乡群众抗粮抗税,发展党组织,使东区一带成为“赤化”区。同年寒假期间,在家乡杨家河村办农民冬学,以扫盲为名,传播革命真理,为后来利用任广盛被逼致死大闹县府做好了思想准备。民国十九年(1930)底,受中共派遣离开任家砭小学到杨家河一带组建中共秘密组织,先后发展党员15人,成立了杨家河支部,任书记。民国二十二年(1933)一月二十五日,安排红9支队队员在自己家过年,由于叛徒告密,被张云衢部星夜包围,杨风岐组织红9支队迅速转移,自己因枪支未及取出而滞留村子周围,张云衢部捉拿游击队不遇,遂拉来村民拷问。眼见士兵闯家搜查,深怕枪被搜去,遂从村外赶回为群众解围,遭张部逮捕,当晚拉至永坪,不久转送延安监狱,后又关押于安定狱中。民国二十三年(1934)三月,经中共党组织多方营救,保释出狱。同年四月,任东区游击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在东区一带打土豪,斗地主,建立根据地,为秀延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年秋,东区游击队扩大至100余人,为解决武器装备,只身打进安定、安塞交界地带的匪帮中,经月余工作,里应外合,消灭了土匪,缴获全部枪支弹药。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出任红9支队政委,在马家坪战斗中,阻敌三天,配合主力红军全歼高桂滋部左象亨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后,调任陕北省军事部科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任米西(现子洲县境)游击师司令兼政委,八月间与高双成部一个营遭遇,由于寡不敌众,遭受重创,紧急关头,毅然带警卫员鸣枪引敌于游击师突围的相反方向,等大队人马突围后,遂与警卫员一道跳崖自杀。高双成部追至悬崖,见他未死,遂用毛驴运至绥德,当得知他是威震米西的游击师司令后,随即给其调养治疗,企图从他口中获取游击师情报和中共中央机关的行踪,经两月审讯无果,遂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月中旬枪杀于绥德城外。

    薛毓瑞(1902~1936)子长县南沟岔镇薛家渠村人。出身地主家庭,祖父、父亲均为武秀才。自幼豪侠仗义,乐善好施,8岁至舅家村中上学,23岁时考入米脂三民二中就读,受进步思想影响,倾向革命,和同学一道为民族解放奔走呼号。父亲骂他“逆子”,几番拉他回家继承家业,他却抱定革命决心,连寒、暑假期亦不归家,奔波于绥德、米脂、安塞一带,宣传革命,唤醒民众。民国十六年(1927)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委派返回家乡开展革命工作。七月,参加县农民运动讲习所。八月,任薛家渠党支部书记。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除动员开明士绅、地富捐款外,先后背着父亲从家中拿出银洋千余元,全数缴于党组织。家中财产拿走之事败露后,父亲向他摊牌:“你放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过,为什么偏要和那些穷鬼一块厮混?”他回答道:“世道太不公平,我想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好光景。”“你和你的家庭在什么位置,你掂量过吗?”“我的家庭如果不愿革命,也是我所要扫荡之列。”父亲大失所望,苦劝儿子不要拿命开玩笑,他却笑道:“为民而死也值得,我也劝你支持我,支持革命。”父亲哼了一声,断了劝子守业念头,任凭他去“胡闹”。民国二十一年(1932),中共派李宗贵(李赤然)以教员身份至薛家渠和薛毓瑞一道开展工作。不久,成立中共北区区委,李宗贵任书记,薛毓瑞任组织委员,北区一带遂成了“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受中共党组织委派至靖边宁条梁国民党军张宗祥部从事兵运工作。民国二十四年(1935)六月潜回安定,任红27军第84师第1连指导员。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任红241团政委。十一月十八日,部队在靖边县张家畔休整时,被国民党军包围,率众奋力突围时壮烈牺牲。

    路文昌(1910~1936)安定(今子长)人。民国十九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年(1931)参加游击队,先后任陕北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支队长,陕北红军独立第1团参谋长,红27军第84师第1团副团长、第2团团长,红15军团第81师241团参谋长、第81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陕北苏区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清涧、延川交界地区战斗中牺牲。

    吴士芳(1917~1947)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好坪沟村人。民国十九年(1930)入瓦窑堡第二高小就读。民国二十一年(1932)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投笔从戎,参加东区游击队,翌年春任秀延县三区土地委员,说服父亲献粮十石。中共中央进驻瓦窑堡后,因其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被选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训练班学习。民国二十五年(1936)参加东征、西征后,任甘肃环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时国民党环县县长赵老五纠集民团200余众骚扰苏区,后诈称投诚,要苏区县委派代表协商,吴士芳、朱子修以苏区环县代表身份前往接洽,被绑架,押送宁夏马鸿奎部关押审讯。民国二十六年(1937)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后释放,任三边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民国三十三年(1944)十月率八路军第129师第5大队,征战于晋、豫、鄂一带。民国三十四年(1945)二月任襄西中心县委常委兼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不久兼任荆当县县委书记、新四军第5师第3团政委。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率部突过汉江,在竹山县城战斗月余,掩护主力抵达陕南镇坪。八月初,组建鄂西北军区,任政治部主任,由于立足未稳,频遭国民党军围攻,部众伤亡惨重。民国三十六年(1947)一月二十日,部队在巴东县平阳坝一带被国民党军分割包围,经激战,大部突出重围,吴士芳及机要科长因掩护突围和销毁机要文件失去突围机会而被俘,二十二日被活埋。

    史秀芸(1917~1948)女,子长县安定镇安定村人。民国十九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谢子长在清涧县河口战斗中胸部负伤,中共党组织决定由史秀芸照顾。她一面竭尽全力护理,一面同陕北特委警卫队队长薛兰岗研究敌情,确定保卫和转移措施,并处理日常事务。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经谢子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四月,任陕北共产主义青年团特委组织部副部长、青妇部部长。

    与白治民、高朗亭编“妇女解放歌”“打土豪分田地歌”教群众传唱,宣传革命道理,组织青少年开展查烟和禁烟活动,禁止买卖婚姻,动员妇女放脚,废除童养媳,带领农村妇女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同年九月,陕北团特委改为团省委,史秀芸任妇女部部长。十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组织妇女做衣服、鞋袜等,解决部队困难。不久调任陕北省委妇女部部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西安事变后,参加中央工作团到延安,开展群众工作,任延安市委组织部部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妇联主任。四月,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号召,奔赴山东抗日根据地,任山东省委、山东分局妇女部部长兼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七月,任鲁中区组织部部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进中央党校学习。民国三十四年(1945)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同年被选为全国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备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奉令调至东北地区工作。民国三十七年(1948)十二月十九日,因患心肌炎逝世。

    李清业(1917~1948)又名万宝。子长县李家岔镇龙嘴河村人。从小随父亲给地主揽工放羊,受尽地主殴打辱骂。民国二十二年(1933)五月,其兄李清彦在董家寺战斗中牺牲,遂决定参加革命。不久,任本村少先队大队长,亲手处死县政府派来的密探。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月,谢子长指挥的窑则峁战斗打响后,李清业带领少先队员送情报、运子弹、向敌方喊话,红军游击队全歼井岳秀部一个连后,受到谢子长的夸奖。同年七月,参加红军陕北游击队第1支队。抗日战争开始后,先后任警3旅7团排长、连长、营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为应付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7团奉命移住富县,李清业率2营驻扎在边区南缘交道原,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八月二十四日,部队奉命赴陕甘边境迎接由中原突围北返边区的王震部队,曾在一次遭遇战中一枪未放就取得俘获国民党军少校副官以下12人的胜利。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蒋介石、胡宗南大举进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警3旅各团奉命参加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的自卫战争。四月,胡宗南的第135旅欲由瓦窑堡南下与主力靠拢,西北野战兵团司令部决定在羊马河地区歼灭该旅,命令独1旅附警3旅第7团在羊马河以南地区坚决阻击胡部整编第29军北进接应,李清业率2营担负二线抗击任务。午后,135旅被西北野战军四个旅团团围在羊马河地区,一部企图夺路逃窜。李清业发现后来不及向上级请示,率部将其死死堵往,保证主攻部队将该旅歼。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底的宜川、瓦子街战役中,隶属于第4纵队的警备第3旅,与第1、第2、第6纵队等兄弟部队一起受命打援,于二十九日将支援宜川的胡宗南部整编第29军两万多人包围压缩在乔儿沟、丁家湾、任家湾的狭小地区。三月一日上午大雪飞舞,按照彭德怀发出的总攻令,第4纵队由北向南攻击。已升任警7团团长的李清业,在先头连遭到胡军死命抵抗时,离开团指挥所,带领预备队迅速穿插到前沿阵地,接连摧毁了胡军的火力点,就在合围即将完成、战役马上就要胜利的时候,李清业身中数弹,光荣牺牲。

    郭子秀(1907~1949)又名连娃,子长县瓦窑堡镇郭家崖窑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在瓦窑堡附近物色交通员,因其思想进步、宽厚诚恳,经常进城担大粪,不为人注意,遂将任务交于他。之后,瓦窑堡驻军活动及党组织需要的情报都通过他及时传了出去。一次,党组织要他带传单进去,他用油纸将传单包好,放入茅桶,遮过哨兵,安全送进城里。游击队员阎随则在城内暴露身份,有被抓危险,他巧妙地将阎随则带的短枪绑缚桶底,安然运出。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身份公开,任秀延县十三区区委委员。十月,任瓦窑堡市市委副书记。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陕北省发出扩红号召,带头报名参军,中央军委曾传令嘉奖,并在《红色中华》作了报道。嗣后,历任中央军委招待所指导员,三边(靖边、定边、安边)独立营教导员、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联防司令部十八兵站办事处处长等职。民国三十八年(1949)三月二十一日在山西钱村病逝。

    杨国栋(1901~1950)又名国辅,字公甫,子长县玉家湾镇杨苏家沟村人。民国十年(1921)考入陕北榆林中学。民国十四年(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因组织学潮,被逐出学校。同年秋,受中共组织派遣,与刘志丹、霍作林赴上海寻求革命真理。后转赴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第2大队学习,取名杨国辅。毕业后参加北伐,任连长兼党代表。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全国清党,其辗转回到陕北,在安定北区从事地下活动。

    民国十七年(1928)春,任陕北特委代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民国十八年(1929)榆林红石峡会议后,随谢子长至宁夏、甘肃一带国民党部队从事兵运,后任陕西警备司令部骑兵旅参谋主任,利用合法身份在部队中发展党组织,组织兵变。

    民国二十二年(1933)在给陕甘游击队偷运枪支中被捕,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时获释,任鄜县(今富县)保安大队队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陕北省委书记马明方指示杨晓春(杨国栋妹)与杨国栋通信接洽,不久,杨晓春、杨一木、黑志德等到富县,在杨国栋协助下,建立富县抗敌后援会。民国三十年(1941),任国民党军第27师参谋,通过杨明辅(杨国栋弟)从黄陵运进边区大量物资。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出任陕西省乾县县长。翌年三月组织乾县军政人员起义、因肺病猝发,转西安治疗。1950年8月病逝。

    史唯然(1902~1955)子长县安定镇人。民国十四年(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初,在驻陕北国民军11旅中从事兵运工作。民国十六年(1927)十月参加清涧起义,后任西北工农革命军第一游击支队第2大队队长。民国十七年(1928)起,先后在西安、汉中、上海等地进行革命活动。

    民国二十四年(1935)被捕。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开始,被释放,之后在八路军南京、武汉、重庆、西安办事处工作。民国三十一年(1942)调回延安,历任西北局行政处处长、西北贸易公司农民银行监察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工商厅副厅长、甘肃军管会副主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副部长。1955年8月病逝,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王新民(1918~1956)子长县李家岔镇崖窑沟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北省红军保卫队、八路军留守兵团、关中分区、三原分区、咸阳分区任经济员、主任、科长、处长、供给部长。1955年转业到甘肃省交通厅。

    1956年病逝。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中组部、兰州军区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子廉(1914~1957)又名张净连,子长县瓦窑堡镇上冯家庄柴家塌子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支部委员、书记,总支委员、总支书记,西北区直属党委委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起,历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通信连班长,红四方面第4军政治部保卫部侦察员,第129师司令部二科科员、侦察组组长,第386旅团直特派员、旅直特派员、政治部科员,太岳区专署公安处处长,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政治处保卫股股长,太岳区第三专署、第五专署公安处处长,地委社会部部长,晋南行署公安总局副局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公安局政治部处长、副主任兼西北公安干校校长(行政十级)。1957年于西安病逝。

    李仲英(1913~1960)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十七年(1928)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九年(1930)任红军排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到地方做救济工作。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任游击队连长,红27军81师第3团团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进红军大学一期学习。同年八月起,任中央统战部东北军工委巡视员、东线工委委员。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9军军长,九月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二期一队学习。后历任游击战执行军事教员、绥德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绥德地委军事部长、红4团团长兼地委军事部长。民国三十一年(1942)一月进延安中央党校第一部九支部学习。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起,任绥德军区司令部参谋长、雁门军区司令部参谋长、晋绥二分局司令员、第8纵队第14旅旅长、晋绥雁北军分区司令员。民国三十八年(1949)八月任甘肃军区临夏军分区司令员兼党委书记。1952年转业地方,历任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林业厅副厅长。

    阎红彦(1909~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又名阎侯雁,曾用名周济、陈一川。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十三年(1924)投奔安定驻军石谦部,当号兵。民国十四年(1925)四月,在宜川集义镇经李象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六年(1927)十月,参加清涧起义,奉命带领一队人马,英勇冲杀,占领县衙,活捉反动县长张友之。起义部队在宜川改编时任警卫排长。起义失败后,到山西绛州,匿居张汉民家。民国十八年(1929),受中共陕北特委派遣,至后九天做争取改造杨庚武部工作,在周维祺营任连长。民国十九年(1930)初将周维祺营拉出后九天,不久,周维祺营被张廷芝吞并,阎红彦在扣押当晚逃脱返回瓦窑堡。民国二十年(1931)二月,受陕北特委派遣到山西吕梁山区组建游击队。四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队晋西游击队第1大队(简称晋西游击队)在孝义县娄底村成立,任副大队长。至八月,游击队扩大到100余人,建立东西约40公里、南北约60公里的游击根据地。九月二日,在一万余众晋军大肆“围剿”下,30名队员西渡黄河进入陕北。九月四日,在安定县南沟岔附近柳树坪改选队领导,任大队长。得中共地下党组织帮助,游击队很快发展到100余人。十月,游击队取得平桥、安条岭、玉家湾等战斗胜利后奉命到陕甘交界南梁堡和刘志丹部汇合。由于游击队成分复杂,组织纪律松散,队委会决定,从各队抽调12人,另行组建支队,由阎红彦任队长,到桥山北段开展游击活动,其余队员进驻庆阳县新堡进行整训。阎红彦率部在陕甘交界的曲子、环县、定边一带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牛羊,抗捐、抗税、抗粮、抗款,队伍发展到100余人,于年底奉调返回新堡。

    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月初,部队改编为反帝同盟军,其任同盟军第1大队队长。二月十二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甘肃正宁县三嘉原成立,其任第1大队队长。二月十三日,率部消灭栒邑(今旬邑)县职田镇民团。十五日,在阳坡头战斗中,率突击队30余人迂回插入敌阵,敌军顿时散乱,狼狈溃逃。而后,在攻打清水原、土桥原、焦家坪、山河镇、栒邑(今旬邑)县城等战斗时,率部屡建奇功,以敢打敢拼着称。栒邑战斗后,杜衡来到部队撤销了谢子长总指挥职务,命令阎红彦率第5支队深入渭北三原新字区、武字区一带活动。阎红彦于四月上旬开赴三原,在中共地方党的协助下,收缴了田家营、孙家坡民团枪械,支队发展至200余人。五月十五日,夜袭马栏镇,歼灭井岳秀部第511团两个连。

    十七日,连续在凤凰山、焦家坪、五里镇三战三捷,歼敌500余人,缴枪400余支。五月二十七日,在吉子现遭受重创,战斗失利。六月,游击队主力开赴韩城开辟根据地,遭国民党第十七路军冯钦哉部袭击,退至甘肃正宁麻子掌时部队减至200余人。不久,领导成员在行动方向上发生了“南下三原”和“北上桥山”的原则分歧。阎红彦从黄龙山赶回部队后,在队委会上详述红军不能分家道理:认为这是自己瓦解自己,这样做将会给革命事业带来严重损害。经过讨论,决定以正宁为中心,相机向南北两翼发展,依托桥山创造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并推举他为陕甘游击队总指挥。根据梁掌堡会议决定,阎红彦派第1大队北出合水、庆阳;第2大队南下栒邑、耀县;他自己率骑兵队和少先队在盘克原一带居中策应。至七月中旬,游击队发展壮大到500余人,扭转了韩城失利后的困难局面。时陕西省省委派李艮来到部队任政委,他继续执行“左”的路线,指责游击队领导是“游击习气”“上山路线”“逃跑主义”,要求游击队实行“进攻战略”。八月十三日,李艮命令部队对国民党军强固据点王朗坡土围子实行白昼攻坚,部队遭强大火力阻击,伤亡甚重,遂撤出战斗,转移至三嘉原。由于阎红彦对李艮的错误进行了抵制和批评,李艮遂成立秘密队党委,打击、排斥、迫害持不同意见者,诬蔑“阎红彦是反革命”“杨重远有反革命阴谋”“吴岱峰有反革命嫌疑”,并决定开除吴岱峰,“刘志丹有错误,罚做饭三天”。李艮的错误行径,使部队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二十一日,国民党军追至牵马原,阎红彦指挥部队,与敌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被冲散。二十四日,在马栏集结时,仅剩100余人。陕西省省委撤换了阎红彦总指挥职务,重派谢子长回游击队任总指挥。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初,阎红彦和谢子长一道去上海中央局“受训”,后派往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四月,受命到热河前线参加改造绰号叫“老北风八千岁”领导的抗日义军。五月二十六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后,受中共河北省省委前线工作委员会派遣,至包头孙殿英部组织“兵暴”。后因身份暴露,于七月下旬被缴械,逐出包头。八月初,又秘密返回包头,对起义做了周密部署,组织了“包头兵变”,拉出一个团,进驻武川。

    八月九日,奉调率部至张北,编入许权中部第18师。不久,又调归吉鸿昌指挥,改编为特务连,阎红彦任连长。九月下旬,同盟军失败,阎红彦潜至北平。北方局派阎红彦再度到孙殿英部做兵运工作,并任士兵委员会书记,他短期内掌握官兵3000余人。孙殿英部攻宁夏城时,一败涂地,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阎红彦不顾个人安危,对组织兵变进行最后尝试,组织部分党员,率数百人边打边退,后撤至磴口以东沙漠,因人困马乏、弹尽粮绝,被宋哲元部包围缴械。阎红彦逃脱后到天津,被派往河北军委工作。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阎红彦受上海中央局委派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向共产国际汇报华北和西北斗争情况。后入苏联红军陆军大学共产国际军事研究班学习军事科学。不久,转入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月,受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与刘长胜一起携带密电码返回祖国。十二月,在瓦窑堡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

    中央指派他组建黄河游击师。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他将清涧红2支队、延川红17支队、新红1支队、山西游击队(时驻陕北)和清涧、延川游击小组集中,加上红81师一个营,合编为黄河游击师,共500余人,阎红彦任师长,蔡树藩任政委。二月下旬,东征军进入山西,阎红彦率部担任沿河警戒,守卫主要渡口,维持东征军与陕北苏区后方通道。不久,黄河游击师改编为红30军,阎红彦任军长。四月十四日,刘志丹(时任红28军军长)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牺牲,中央决定从红30军抽调一个团补充红28军建制。

    同时任命宋时轮为红30军军长,阎红彦改任政委。五月,东征军回师陕北后,阎红彦复任红30军军长。六月下旬,国民党军张云衢部袭击中共中央驻地瓦窑堡,红30军奉令回瓦窑堡增援,二十三日赶到后,中央机关已全部撤离,在安定西部正进行激烈战斗。阎红彦率部投入战斗,完成阻击任务后,在安定一带警戒月余,于八月下旬开赴三边,守卫中共中央驻地北大门。

    西安事变后,阎红彦至西安杨虎城部做统战工作。民国二十六年(1937)返回红30军,继任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阎红彦率领的红30军和第129师的第385旅以及一些地方武装,于九月组成八路军后方留守部队,担任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十二月,后方留守部队改为留守兵团,阎红彦任八路军留守兵团第3团团长,驻黄河一线。民国三十一年(1942)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民国三十四年(1945)十月,任晋冀鲁豫解放区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率部参加邯郸战役。

    不久被任命为第3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民国三十五年(1946)八月,晋冀鲁豫解放军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向开封至徐州的陇海路出击。陈锡联、阎红彦率第3纵队攻克砀山。九月初,在山东定陶战役中,参与指挥左集团军第3、第7纵队,率两个团楔入敌师部,生俘敌师长赵锡田。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参加豫北反攻。

    五月,3纵配合6纵一举攻破汤阴城,全歼国民党暂编第3纵队,俘该纵队司令孙殿英。八月下旬,3纵队越过淮河开赴皖西,扫除地方保安团队。十月九日至十日,指挥所部在皖西六安张家店,全歼国民党第88师62旅,毙、伤、俘敌4000余人,控制了长江北岸达300余里。十一月下旬,蒋介石纠集33个旅,由白崇禧指挥,对大别山展开大规模围攻。

    陈锡联、阎红彦指挥3纵队牵制敌黄伯韬和两广部队围绕大别山进行了18昼夜的打圈子战斗,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五月,陈锡联、阎红彦率3纵队转战豫西。郑州战役歼敌一个纵队,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十一月六日,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和陈锡联各率一部,于十五日攻克宿县,歼灭国民党援军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南京的联系。

    毛泽东对这一战役的意义作了肯定和赞许。在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和刘昌义为前线指挥,十二月十五日,黄维12兵团全军覆没,黄维被3纵队7旅活捉。民国三十八年(1949)二月,任二野第3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四月,第二、第三野战军强渡长江,所率3兵团从安庆一带突破长江防线。二十三日,南京解放,陈锡联、阎红彦率3兵团进驻芜湖地区,防止美国的武装干涉,为向西南进军做准备工作。11月,重庆解放后,兼任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

    12月,任中共川东区党委副书记、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主任。1952年,任中共四川省省委书记、副省长兼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当选为“八大”中央候补委员。1959年秋,调任云南省省委第一书记、昆明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云南省政协主席。

    为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代表,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67年1月8日在昆明逝世。

    刘昌汉(1915~1967)子长县栾家坪乡强家坪村人。民国十六年(1927)毕业于瓦窑堡第二高小,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做地下工作,以开豆腐坊为名,为游击队提供情报和各种军需物资。

    民国十九年(1930)参加晋西游击队。民国二十年(1931)秋随队西渡黄河转战陕北。民国二十二年(1933)回安定从事地下工作,任安定区委书记。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随军东征,参加横扫黄河沿岸40公里敌调堡线战斗、兑九峪战斗、关帝庙战斗等。回师陕北后参加西征,在占领环县后任环县县委书记,延安保安司令部组织科科长,警备第3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甘肃张掖地委书记、甘肃省财委副主任、铁道部西北干线工程局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计委副主任、甘肃省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务。1967年,被红卫兵造反派批斗和毒打,于7月逝世于西安。

    杨彩灵(1911~1967)子长县涧峪岔镇杨家老庄村人。民国十六年(1927)加入中国共产党,和谢子长、马文瑞等一起闹红、搞兵运。历任安定县军委主席、米西县县委书记、乌审召旗特委书记、骑兵支队政委。民国二十六年(1937)被敌特暗害致残。民国二十八年(1939)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历任中央党校五部主任、子长县县委书记、延安行署副专员、缓德地委书记、陕西省纪委书记、陕西省贫协主席。1967年病逝于工作岗位上。

    袁宗清(1914~1967)子长县史家畔乡郝峪岔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九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任陕西省延川县独立营营长兼政治委员。民国二十七年(1938)任警备第3旅供给处主任。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领导供给处积极响应毛主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号召,除开展大生产运动外,还从定边县到安定县(今子长县)办商行、开旅店,搞活边区经济。先后参加了西府战役、兰州战役,兰州解放后进军甘肃省临洮县执行剿匪任务。1951年任志愿军财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工程检查验收处处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6月,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校务部党委书记兼部长。

    1967年1月逝世。

    杨经纬(1914~1973)子长县杨家园则镇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初参加赤卫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五年(1946)底奉命率领3000骑步兵北上解放伊盟,后任绥远省伊盟工委副书记。1950年代理骑兵第5师政委,对国民党残匪进行清剿。1951年起,任绥远省伊盟盟委书记等职。1971年,受周总理接见。

    杨必达(1918~1978)子长县安定镇周家圪台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第12支队。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第12支队文书、经济员,红4纵队经理、处长,红84师补充4团后勤处处长,红28军第3团4连、第4团3连、神木独立师第12团第4连、警备第6团2营5连政治指导员,警备第6团2营教导员,绥蒙第9团第2营、骑兵营教导员,绥蒙军区第9团政治部主任,绥蒙骑兵团政委,晋绥补训团政委,晋南第11分区补训团政委,第6军18师58团政委。1950年10月任公安第4师第10团政委、公安第4师干部部副部长、陕北公安部队干部部副部长、陕北军区干部部审干组员。1957年2月起任青海省军区干部部部长、青海省民警总队政委、青海省湖滨工程局副局长等职。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杨林(1908~1980)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子长县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人。民国十六至二十六年(1927~1937),历任陕甘边区游击队分队长,赤源县(子长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军委主席,陕西省省委军事部供给部部长。民国十九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到定边、兰州等地国民党军内部从事兵运工作,在西华池曾成功策反一个营。长期跟随谢子长、刘志丹转战陕北,为建立陕北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民国二十六至三十四年(1937~1945),历任陕甘宁边区供销社主任、盐务总局局长、抗大供给科科长、一大队后勤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部长、警备第3旅政委等职。曾为边区部队筹粮40万石而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表扬。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刚从医院疗伤回到部队的杨林及时阻止了部分极左路线执行者的错误决定,从枪口下抢救了部分人员,避免了重大损失。事后,毛泽东主席题写“坚决执行党的政策,赠杨林同志”奖状一幅,给予杨林高度评价。民国三十四至三十八年(1945~1949),历任西北野战军供给部政委、后勤部副政委,西北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建筑工程管理总局第二书记、局长。1957年被错定为右派。1979年平反后任陕西省建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是陕西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李金山(1914~1980)原名李生秀,子长县栾家坪乡庙湾沟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秋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12支队,任侦察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山西第28师排长、副连长,东北第13旅连长、营长、副团长,南昌后勤兵站站长(团级),西安荣军医院院长(团级)。1951年任甘肃省玉门油矿警卫大队大队长(团级)。

    1956年转业,先后在兰州市、岷县任生化养殖场场长等职。1961年8月离职休养,行政12级。在战争年代七次负伤,为三等甲级残废。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八次。

    李景膺(1907~1981)子长县玉家湾镇柳树沟村人。民国十六年(1927)参加当地农民运动。民国二十三年(1934)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安定县、秀延县县委书记。民国二十六至三十二年(1937~1943),历任陕甘宁边区党校校长、中共西北局党校副校长职务。民国三十二至三十七年(1943~1948),先后担任中共延属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等职。民国三十七年(1948)任中共西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从事开辟新区工作。领导军民克服经济困难,歼灭国民党残匪,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甘肃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陕北区党委书记、代理陕北行署专员、西北军政委员会人事部部长、中共西北局组织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副部长、中共贵州省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副部长、民政部顾问等职。

    薛兰岗(1915~1982)曾名薛明山,子长县李家岔镇马圈坪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三月参加革命,先后任陕北游击支队战士、分队副队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任陕北保卫支队第3中队中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月起,先后任靖边县军事部部长、陕北延安西北学校大队长、山西省临汾晋南运输分部政治主任、四川重庆西南军区汽车4团政委。1955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4月任哈尔滨军分区副政委。1965年11月任松花江军区政委(副军级,行政11级)。1982年7月病逝。

    孙长秀(1913~1983)子长县寺湾乡张家崖窑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月参加安定县赤卫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独立营政委、延安保安司令部组织股股长、警备第3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28团副政委、第4军炮兵营政委、第4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1950年起,任第4军后勤轮训部主任、赴朝补训第4团政委、定西军分区副政委、临夏军分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6年起,任青海省军区柴达木军分区政委、青海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兰州军区后勤部生产部部长、兰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局长、兰州军区兰州部队生产建设兵团后勤部政委等。

    1975年离休,副军级待遇。

    蔡培修(1919~1984)原名翟培修,子长县李家岔镇石灰岔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参加当地游击队,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二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二十七年(1938)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九年(1940)起,任太行军区司令部警卫排排长、通信连连长、太行军区交通队队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任太行一分区独立营营长,率部英勇作战,三次打通日寇对元氏县的封锁,为巩固发展太行抗日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两次受到太行军区通令嘉奖。民国三十七年(1948)任第61军第115团副团长。1950年任第115团团长。在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秦岭战役中,率部担任主攻战斗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康定军分区副司令、宜宾军分区副司令。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行政13级,后晋升行政11级。1968年12月离休。

    王建邦(1902~1985)子长县安定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参加革命。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三年(1934)九月任陕北子县南区苏维埃委员会秘书。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调补充师供给部财政科会计。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月调军委供给部被服厂厂务科科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二月,任延安卫戍司令部军事工业科科员,同年九月代任延安军委供给部粮秣科副科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一月,任军委供给部运输大队大队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一月,任中共管理局华昌纸烟厂厂长。同年三月,任中央管理局第二保管处主任。民国三十四年(1945)十月,任靖边西北麻油厂副厂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任西野供给部粮秣科副科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一月,任西野供给部粮秣处副处长。1953年3月,任西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检查室代主任。1953年因病离职,直至1985年去世。

    高维嵩(1916~1985)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祖籍米脂县,民国八年(1919)随父逃荒至子长县栾家坪乡窑台村定居。民国十九年(1930),受先生郭朗亭熏陶,接受革命思想,毕业后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秘密联络员、交通员,多次进城为游击队购买枪支弹药、药品,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青年团区委书记、县委书记等职。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一月参加苏区红军,历任红26军、红27军前委会青年团代表,陕北义勇军政治指导员,红81师教导员、宣传科科长,红30军第263团政治委员,陕北苏区东地特委军事部部长,在谢子长、刘志丹领导下,先后参加了陕北游击战争和东征。民国二十六至三十四年(1937~1945),历任陕甘宁边区保安第2团团长、警3旅第8团政治部主任、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保卫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多次战斗和延安大生产运动。民国三十四至三十八年(1945~1949),历任晋绥野战军第3旅政委,第一野战军4军第11师政委,率部参加了瓦子街、扶眉和兰州等战役,得到了野战军司令部和彭德怀“再建奇功”的赞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青海省军区、陕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委等职。率部平息了甘南、青海叛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共七大候补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吴习智(1913~1985)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吴家寨子人。民国十八年(1929)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十九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九月参加解放和接收瓦窑堡工作,并任瓦窑堡市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部长,后调西北军委供给部任秘书。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财政科科长,十二月参加接管延安物资与供应工作,后任军委总供给部军事科科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起,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经理科科长、驻太原办事处经理科科长。

    民国二十八年(1939)九月,任中央军委生产管理委员会延安办事处处长,后任中央管理局经济建设处处长、三边物资管理局局长兼西北商店总经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八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供给部副部长。民国三十六(1947)年三月,任西北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副部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任西北野战军财经工作队队长。民国三十八年(1949)三月,任第一野战军任后勤部供给部部长。1950年1月,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后任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二副部长兼供给部部长。1955年5月起,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1969年8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1969年8月,任沈阳军区顾问。1983年6月离休。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雷恩均(1905~1985)子长县马家砭镇北沟村人。民国十三年(1924)八月应谢子长之约加入安定县民团,后任班长,带领一个班(10人)到井岳秀部石谦营帮李象九(中共地下党员)建起了补充排。民国十四年(1925)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五年(1926)二月,任第3连1排排长。民国十六年(1927)五月,任第5连3排排长,率领全排参加了清涧起义。民国十七年(1928),参加西北工农革命游击队支队,在韩城西庄镇二次起义后北上清涧、安定一带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民国十九年(1930)二月,与阎红彦一起打入杨庚武部周维祺(阎红彦的表兄)营,任军事教官。五月,与阎红彦共同拉出周维祺营。六月,部队行至保安(今志丹)金汤,与谢子长、刘志丹会合,一同开赴庆阳三道川,其后被谢子长派回陕北开展革命活动。民国二十年(1931)三月,受谢子长派遣到清涧开展工作,说服“保运”武装头领师储杰接受了去山西配合晋西游击队开展游击活动。八月,带领“保运”武装在安定县北区涧峪岔加入晋西游击队,任队委会委员、执法队队长,后随晋西游击队转战到南梁地区与谢子长、刘志丹会合。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起,历任安定县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军委作战教育科科长,中央军委(后方)办事处四科科长,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第四局队列科科长、局长,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总部第四局局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月,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学习。八月,抗大毕业,任新城县保安大队大队长,不久新城县归属靖边县,雷恩均任靖边县保安大队大队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九月,赴栒邑(今旬邑)县任边区独立1营营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一月起,任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庆环县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三边分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代司令员。民国三十三年(1944)十二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任振华造纸厂副厂长、厂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奉命组建并担任边区工人游击大队大队长。六月底,大队编入独立第2团,任支队参谋长,参加了榆林战役和沙家店战役。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参加了开国大典。1950年2月,奉命接收富宁企业公司,任新组建的宁夏企业公司经理兼宁夏工商厅副厅长。1954年8月,当选中共甘肃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出席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0月,主持甘肃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工作。1959年11月,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消一切职务,行政降两级”,12月初发配到河西武威黄羊河农场劳动改造。1961年10月,给予平反,恢复名誉。后历任中共甘肃省监察委员会副书记、中共甘肃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省级机关委员会副书记。1979年11月当选为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秦世杰(1920~1985)子长县瓦窑堡镇秦家塌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参加革命,先后在中共中央办事处,后方政治部,子长县、志丹县、甘肃省庆阳县红军学校(后改教导师宣传队)任通信员、宣传队分队长、队长等职。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月起,任八路军陇东办事处宣传队分队长,延安留守兵团政治部宣传队(峰火剧团)分队长、政治干事。民国二十八年(1939)九月起,任延安留守兵团烽火剧团第二队指导员、陕甘宁边区警卫团宣传队队长、警备第3旅宣传队歌舞话剧队队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十二月起,任冀东军区文工团辽西纵队指导员、宣传队队长,冀东十二军分区卫生处总支部书记兼卫生所指导员、教导大队教导员、供给处副政委,警备一团政治处副主任,国防师第629团宣传股股长,补训第2师第6团政治处副主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交警团政治处副主任。

    1949年12月起,历任重庆市公安局人事处宣教科科长、第十分局局长,重庆市公安局政保处处长、副局长,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职。

    1983年1月离休。

    刘明山(1911~1988)子长县李家岔镇马圈坪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一月参加游击队,二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队长、政治指导员。

    民国二十三年(1934)初在谢子长领导下重建了陕北红军第1支队,建立了以李家岔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历任陕北红军第1支队经济员、第1总队政委、红15军团第241团团长。参加和指挥了景武塌战斗、劳山战役。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到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历任神木特区独立团团长、神府特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率部在府谷、横山、米脂等地开展游击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在群众中的影响,配合红军主力作战。民国二十七年(1938)一月,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任子长县保安大队大队长。抗战胜利后赴陇东工作,先后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第2团团长、庆阳县保安大队大队长、曲环总指挥部总指挥、庆阳军分区司令员。民国三十六年(1947)春,配合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击退了马鸿逵、马步芳部对边区的侵犯,收复了部分解放区。随后,参加和领导了边区剿匪和改造俘虏的工作,为开辟新区和陇东地区的武装斗争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第二航空预科总队总队长。1952年9月~1958年12月,任陕西省军区安康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勋章。

    张生华(1918~1988)子长县杨家园则镇柳家坪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一月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27军第1团2连、红26军第3大队战士,红15军团第78师3营副班长,八路军第115师第688团1营3连、第689团3营12连班长,八路军第689团特务连副指导员、第2营特派员,八路军教导营特派员,新四军第6支队第3团、第18团锄奸股股长,淮北路西运城中区模范营教导员,新四军第4师第11旅31团锄奸股股长、第11旅锄奸科副科长,淮北军分区锄奸科副科长,淮北军分区泗阳县支队政治处主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5师组织科科长,师教导大队政委,第21军第62师185团副政委,第7兵团特务团政委,杭州市警察纵队政委、党委书记。1950年3月任浙江省公安厅一处副处长,10月任台州专署公安处处长。1951年6月起,任浙江省公安厅二处处长,公安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1955年4月任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党组书记。1957年8月起,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被审查,“文化大革命”后任浙江省公安厅顾问(副部级待遇)。

    白有山(1906~1989)子长县李家岔镇龙嘴河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民国二十三年(1934)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第1支队副中队长、中队长,陕北游击第1纵队排长,陕北游击师指导员。民国二十五年(1936)起,任红28军第2团1连连长,陕北独立第1师第3团1连连长,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5团3营7连连长、第5团作战参谋、教导队副队长,警备第3旅第8团4营4连连长、2营营长,三边分区第2团副团长。参加了解放安定,米脂县磨石沟突围,东征,保安县旦八围攻,甘泉剿匪,志丹,安边突围,宁条梁,定边彭滩,内蒙古三段地,解放宁夏及宁夏西海固地区剿匪等战斗30余次。1950年任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2团团长。1953年该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农业建设第1师,任该师第2团团长、党委书记、师党委常委。

    1954年6月,任该师干部文化学校校长、党委书记。1955年12月,农1师建制撤销,改为前进农场,文化干校与甘肃省省委文化干部学校合并,任副校长、副书记。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调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厅畜生局局长等职。1974年离休,并被选为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曾荣获人民功臣奖章、解放大西北纪念章、警备3旅劳动模范称号,并出席西北军区独立1师第一届党代会、宁夏军区党代会和西北军区第一届党代会、银川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杜伯瑛(1920~1989)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参加陕北红军。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年代,历任学员、宣传员、干事、科长、游击大队总支书记、教导员、团副政委、政委等职。曾先后在红大、抗大学习。先后参加过晋西南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和川西剿匪。1950年被选送南京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历任华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顾问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3年离休。1988年被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部评为模范离休干部。

    薛兰斌(1904~1991)原名薛馨亭,子长县李家岔镇崖窑沟村人。民国十六年(1927)初参加由谢子长组织领导的农民协会。民国十九年(1930)春参加红军,任联络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月赤卫队成立任大队长。同年七月十七日晚,带领600多赤卫军配合谢子长率领的第1、第2、第5支队攻打安定县城,营救出200多名党员、群众。七月二十日,组织200余名赤卫队员同谢子长率第1、第5支队南下,在南梁革命根据地阎家洼子与刘志丹率领的红26军42师会合。国民党军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始第一次“围剿”时,薛兰斌带领赤卫军大队密切配合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行动,参加了景武塌战斗、绥德张家圪台战斗、清涧河口镇战斗。陕北第一个红色政权机构赤源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任主席。

    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任裁判部部长。二月,秀延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选为主席。十二月,中央红军达到瓦窑堡,薛兰斌率政府工作人员组织秧歌队沿街热烈欢迎,组织妇女会日夜赶制棉衣棉被送给中央红军。民国二十六年(1937)十月,安定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任县长。积极组织了群众开荒种地,生产自救,支援了抗日战争,使安定县成为全国抗日民主模范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四月,在安定县国民党县长田杰生扣押薛兰斌事件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以薛兰斌的名义写了《告陕北人民书》,正告田杰生要以民族存亡的大局为重,团结抗日。

    七月,边区政府召开县长会议,林伯渠代表边区政府和西北局表扬了薛兰斌在反摩擦斗争中的突出表现,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说:“薛兰斌同志是我们人民的一个好县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兼任西北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部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九月,薛兰斌指挥10万人的运粮队伍不顾国民党军飞机空袭和地面部队围追阻截,采取车拉人背,如期向晋冀鲁豫解放区运粮10万石,解决了战争和灾民的急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甘肃省委委员、省农林厅厅长、党组书记,甘肃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嫩江党委书记处书记兼专员,中共黑龙江省省委委员、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冤案得以彻底平反,先后任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政协陕西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白应奎(1910~1991)子长县安定镇魏家砭村人。民国十三年(1924)十一月参加革命,为谢子长警卫员。民国十四年(1925)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六年(1927)十月随谢子长参加清涧起义,失败后回家组织游击队,任副队长。后奉命入国民军高双成部第6连2排6班从事兵运。民国二十二年(1933)返回陕北,年底,奉命打入安定“狼儿子”(李丕成)民团从事兵变。民国二十三年(1934)九月,谢子长指挥部队袭入安定城,白应奎等为内应,打死民团团总“大狼”李丕成,率全体团丁起义。

    后历任陕北省保卫队队长、通信班班长、警卫团团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任独立第1团副团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独立师改为警备第5团,任该团第3营营长,后调警备第3旅任管理科科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转战冀东,先后任第5团团长、冀东军区办事处主任。民国三十五年(1946)冬到哈尔滨,在贺晋年骑兵纵队任经建处处长。锦州解放后,任第9纵留守处主任。1950年至武汉,任中南军区运输部副部长,后勤部秘书处副处长。1957年调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副院长。

    1965年离休。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

    陈克功(1910~1992)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子长县史家畔乡陈家东沟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四年(1935)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陕北红军游击队20支队政委、安定县独立营政委、安定县军事部副部长、独立第1营政委、蟠龙游击大队指导员,先后参加了横山战斗、劳山战役和东征、西征。民国二十六年(1937),任保安第4大队政委,民国二十九年(1940)起,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独立第3营政委,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兼关中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保安纵队副政委,警备第3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在陕北、甘肃等地领导抗日救亡工作,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带领指战员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大练兵活动,实现了部队的生活自给,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1945~1949),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第3团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人民武装处副处长、延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第4旅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第4军第12师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第4军后勤部政委,先后率部参加了延安保卫战、黄龙山战役、扶眉战役、宝鸡战役、兰州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11师政委、西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兰州军区后勤部第一副部长。1957年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同年于解放军后勤学院毕业后,任兰州军区后勤部政委、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等职。1958年,参加和指挥了平息西藏、青海反革命叛乱。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2年起享受副兵团待遇。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拓天珍(1922~1992)子长县马家砭镇蒿岔峪村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六年(1947)六月入伍。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10师28团任干事、副政治指导员、连长。解放银川、兰州、武威后集体转业,任甘肃武威大河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副县长。1958年调甘肃酒泉地区城郊农场任政委及电机厂党委书记。1963年调张掖地区,任公安处政治部主任,地区副检察长。1965年全国支援三线建设,被派往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组建保卫部,任保卫部部长,平息了黄草营土匪叛乱事件。后任嘉峪关市人民法院院长、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嘉峪关市人大委员会秘书长。1983年6月离休,行政级别13级。

    冯和平(1954~1992)子长县瓦窑堡镇冯家屯村人。1970年12月入伍。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空军技术勤务第6师任战士、侦听员、政治部组织股干事。其间,于1975年9月~1978年11月在云南大学学习。1983年5月起,在空军西安通讯学校先后任副指导员、政治部副科长、科长、副主任。1986年12月起,任空军电讯工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兰州军区政治部群联处处长(副师职)。1989年荣立三等功一次。

    杨如升(1916~1993)子长县杨家园则镇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81师连支部书记、政治处总支书记,延安总政治部指导员,八路军兵站所长、股长、分站站长,陕北绥德分区警卫大队指导员、司令部副科长,甘肃省张掖、武威专员公署民政科科长、监察处副处长,武威县县长,永登县县长、县委书记,定西地委常委、地区工交部部长、工业局副局长,地区行政专署顾问等职。1983年6月离休。

    强全义(1913~1994)子长县栾家坪乡强家湾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一月在安定县参加革命,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游击队员、陕西省委保卫队战士、红27军第84师3团2连班长。参加了吴家寨子、杨家园则、马家砭、张家圪台战斗和解放延长、延川、安塞、靖边的战斗。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在安定县陕甘晋红军军政干部学校游击营任学员班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进红29军教导大队政指训练班学习,五月参加西征及接应红二、红四方面军。

    八月起,在警备7团、警备5团多个连队任指导员。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甘肃庆阳被评为警备5团、385旅、庆阳专署劳动英雄,由旅、专署授予劳动英雄称号,在陕甘宁边区英模大会上被授予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称号,并颁发奖状。民国三十三年(1944)大生产中,每天开荒2.2亩,创造全团开荒最高记录,超额完成任务,被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授予“模范指导员”称号,并颁发奖状。民国三十四年(1945)三月起,任警备第5团1营教导员,3营副营长、营长,第5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陇东战役驿马关抗击战、西华池战斗、午亭子岭战斗、关中职田镇看花宫遭遇战,攻打韩城、宜川战斗,瓦子街战役,西府战役。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五月奇袭耀县战斗中,第5团荣获一等功,被西北野战军总部通令嘉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十一月任第4军教导大队副队长。民国三十八年(1949)二月任第4军第31团副团长,参加了攻打铜川、口头镇战斗,扶眉战役。九月任第31团团长。1949年冬,所率第31团被第11师授予“勇猛顽强英雄团”称号,被第2兵团授予“真正顽强英雄团”称号。1950年3月调第11师训练大队任大队长。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其“人民功臣”章、解放大西北纪念章。

    1952年4月任南京高级步校学员组组长。1954年9月任志愿军第47军第139师副师长兼参谋长。1955年9月作为全师唯一代表出席北京十一国庆观礼,参加授衔仪式,被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亲授上校军衔,并参加全国战斗英雄模范招待会。1956年9月进武汉33速成中学学习。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9年6月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副司令员。

    1960年2月任国防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晋升大校军衔。1961年11月任湖南省零陵军分区司令员。1968年8月,在冶金部长沙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支左”,任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74年6月离职休养,后晋升为副军职10级。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荣誉章。1994年12月21日在长沙逝世。

    薛丹浩(1916~1994)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子长县南沟岔镇薛家渠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三月加入中国共青团,任村政府秘书。后任西北少年共青团特委少先部干事、少年共青团中央局组织干事、中共中央机要科机要员、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机要组组长、北方局机要组组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十二月随刘少奇赴华中,任机要科科长。民国三十一年(1942)一月在华东局新四军军部任机要科科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六月任山东鲁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一月任华东野战军随营学校一大队政委,六月任华野第4纵第12师政治部副主任,十一月在淮海战役中负伤。民国三十八年(1949)四月参加渡江战役。七月起,任华东军政大学第11团政委、供给部政委,华东军区干部部办公室主任,总后勤部军需部车管部处长,总后勤部武汉汽校、天津拖拉机学校校长。其间,进后勤学院学习。1962年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9月,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1983年离休,正军职待遇。1988年获二级红军功勋荣誉章。

    1994年1月14日,于西安逝世。

    李国秀(1914~1994)子长县瓦窑堡镇水沟坪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二十五年(1936)八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1937~1945),历任总政治部干事,陕甘宁边区警备第1、第7、第9团教导员、营长、股长等职。在陕甘宁边区工作期间,曾率部参加乌审、大囫囵、西上等战斗,连战连捷,为稳定当地局面,巩固陕甘宁边区作出了积极贡献。宁条梁战斗中,在部队两次进攻失利的危机关头,率领由18名共产党员组成的突击队,三次架云梯攻城,以一个营的兵力,攻克守军一个团的阵地,击毙团长,受到旅团奖励,被评为“作战英雄”。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1945~1949),历任东北依兰独立团、第106师第478团、第47军某团政委,并参加了东北剿匪和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湘西军政干校政委兼副教育长、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二大队政委、湖北省军区副政委等职。1984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荣誉章。

    续甫山(1909~1994)子长县李家岔镇窑则峁河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参加陕北工农红军。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管理员、股长等职。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八年(1937~1949),先后任淮北军分区供给部副部长、第12纵88师后勤部部长。1950年起任第26军兵站站长,先后参加平型关战斗、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上甘岭战役等。1953年转业到地方。

    拓尔高(1927~1994)原名拓如高,子长县史家畔乡何家老庄村人。

    民国三十三年(1944)七月在绥德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八月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战士。民国三十六年(1947)初,任西北野战军第三医院第2连军医,参加了西北野战军多次战役的战地救护、治疗工作,立功一次。民国三十七年(1948)参加了宜川瓦子街、洛川、西府、澄合等战役、战斗。1949年解放西安后,参加户县、眉县战役,年底进入四川解放成都。

    1950年,参加了空运支援西藏解放及剿匪平叛,后到甘肃兰州,青海玉树、西宁等地参加保障工作。后随部队调动,在江苏徐州、河南郑州、湖北当阳、宜昌等地驻军,历任战士、学员、军医,团、师卫生部主任、科长,基地副主任、副站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60年被授予少校军衔。

    1983年11月离休。

    杨植增(1919~1995)子长县玉家湾镇杨家沟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一月入伍。先后任红军战士、特派员、班长、军委二局总务科股长、科长、军委技术部三局管理处营房科科长、三部管理局供给处副处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曾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魏司公(1909~1996)原名魏希公,子长县玉家湾镇人。民国十六年(1927),跟随谢子长参加了清涧暴动(起义),后到宜川打游击。民国十七年(1928),率部进军安定县(现子长县)途中遭国民党两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团围攻时,为掩护谢子长等突围并成功转移负伤。民国十八年(1929)

    伤愈后带领十几人到三道川投奔谢子长部队。后因作战勇敢,任手枪队队长。民国二十一年(1932)参加陕北工农红军,同年二月由谢子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教导队指导员。民国二十五年(1936)起,先后任红29军第5团第1营连长、游击大队副队长、独立师参谋长、新四军第4师管理股股长、徐东分区供给科科长。先后参加劳山战役、直罗镇战役、平型关战役、淮海战役等。曾两次荣立二等功、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1950年转业。1966年退休。1983年被定为厅局级待遇。

    薛希仁(1917~1996)子长县涧峪岔镇李家塌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进陕北无线电训练班学习,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五年(1936)学校毕业,任红1军团第8分队及第3分队电台报务员。民国二十六年(1937)后,随聂荣臻到华北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晋察冀北方局任报务员、电台队长。民国三十一年(1942)调入中央军委总部,历任第三局第53分队、第12分队队长,第三局集中台第2台领班。民国三十四年(1945),被分配到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关中警备第1旅任副科长兼通信连副连长、科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十二月任第4纵队三科科长,后兼通信连长、营长。曾先后参加了河北蔚县战斗、涞源战斗、灵邱战斗、广灵战斗、瓦子街战役、扶眉战役、罗局战斗、沈家岭战斗等。1955年任西北通信兵工程学院军事教授会副主任,后任一系、五系副主任,五系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80年离职休养,正师职待遇,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96年1月病逝。

    姜福盛(1929~1996)子长县热寺湾乡姜家坪村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六年(1947)胡宗南进攻延安,身为子长中学学生会负责人的姜福盛,带领16名同学一同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医院,历任护理员、文书、干事。1950年调第四医管局政治部任干事。1954年起,历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警备独立团骑兵连指导员、黑龙江省海伦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干事、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科长、黑龙江省军区国防工业工作部干事。1967年任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武装委员会军工组副组长。1968年任黑龙江省军区国防工办计划处副处长。

    1972年后历任黑龙江省肇东县人民武装部政委、西安市房地产管理局第三分局革委会副主任、副局长。1955年获解放奖章,被授予中尉军衔。1960年晋升上尉军衔。1993年离休。

    徐振旺(1920~1997)子长县安定镇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二月参加红28军。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月随军入晋西北地区,四月参加围攻三交镇战斗。民国二十六年(1937)九月,随队开赴晋北抗日前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九年(1940)四月任第4连副连长,后第4连改为第7连,任代连长。

    先后参加粉碎日寇九路围攻、杨李枝侧击战、下北漳尾击战、南山头牵制战、蟠龙南山侯家垴阻击战等战斗。民国三十年(1941)秋,日寇进行“铁壁合围”扫荡,十一月,日、伪军200余人进至郭家村设立据点,他组织所部第2营在当地游击队配合下,乘日、伪军立足未稳进行突袭,激战两小时,毙敌35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三月任沁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配合根据地的“反扫荡”,打击日军的“蚕食”图谋,参加了漫水战斗。

    民国三十五年(1946)二月调任平遥新编第9团任副团长,参加白晋线北段战役,解放霍县战斗、两渡镇战斗。第9团改编为太岳军区第42团后,继续任副团长。四月,率部同第41团在金庄、张良、偏城三战三捷,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扩张阴谋,受到军区陈赓司令员的通报表扬。五月参加晋南战役。六月初到平遥保卫夏收,战斗中负伤,后任第42团团长。十月,率领第42团在卧牛坪一带击溃进犯沁源山区企图抢粮的国民党军三个师。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临汾战役中,率领第42团在坚守四号堡的18天中,共毙伤国民党军500余人。六月初,率部沿同蒲线北进,沿途全歼守军三个连。二十四日,与第43团解放张兰镇,全歼守军一个营,俘300余名,缴获甚重。七月二日夜,率部行军170华里,拂晓赶至董村、沙沟一带,协同第41团坚守董村,阻止国民党军第33军、第9纵队、第10纵队等部北逃。经激烈战斗,全部消灭敌两个整军及第10纵队,解放了晋中。第42团共俘国民党军3000多名,毙伤无数,缴获大量弹药物资。十月,率部参加太原外围战斗,被纵队授予“勇猛顽强”锦旗一面。

    民国三十八年(1949)四月,参加太原战役,七月参加扶眉战役。后第18兵团归建第二野战军,徐振旺率部参加了解放大西南战斗。1950年1月,率部参加抢修灌县都江堰的“岁修”工程,后任第184师参谋长。中共西昌地区委员会成立后,任西昌地委委员等职。8月中旬,西昌全区土匪和残留敌特大暴乱,第184师奉命组成剿匪指挥部,任副总指挥,消灭了葛绍武部,打死打伤匪团长(大队长)腾福祥、杜志军等200余名,俘虏123人,活捉中将守备司令葛世槐,歼灭德昌以“剿共司令”张汉壁为首的900余匪众。

    1951年,由第62军第184师调入第10军建制,任副师长兼参谋长。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6年4月,任山东兖州装甲兵第二坦克预备学校校长。

    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1965年被定为行政九级。1968年4月被隔离审查。

    1970年被指定到陕西兴平县生活。1979年8月,装甲兵党委对其作出平反结论,予以平反、恢复名誉。1987年2月,被定为副军职待遇。1988年4月,调整为正军职待遇,8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守信(1911~1997)子长县李家岔镇窑则峁河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一月参加革命,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赤源县土地部科员,赤源县西三区、西二区粮食助理员、行政助理员、区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四月在石湾土匪袭击区政府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后被评为二等残废。

    民国三十年(1941)五月任安定县纺织厂厂长、子长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等职。1951年10月任绥德军分区政工科科长。1952年8月任子长县人民武装部部长。1972年6月离休。

    张金铭(1918~1998)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子长县瓦窑堡镇人。

    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在瓦窑堡第二高级小学做校役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组织互济会。民国二十三年(1934),经中共组织安排,到红1团第1连当战士(宣传员),十二月任红1团少年先锋连司务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任第81师少年共青团营文书,十二月任第81师政治部特派员处文书。参加了延长战斗、李家塔战斗和劳山战役等。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月在北路军第2团团部任上士。民国二十六年(1937)四月任管理员。十一月起,任警备第5团团部管理员,警备第5团供给处生产股股长、运输队队长、副主任、主任。民国三十八年(1949)

    七月任第一野战军第4军后勤部财经科科长,参加了永丰战役、扶风战役、眉县战役、兰州战役等。1950年7月任第4军后勤部运输处副处长。1951年1月任第4军后勤部直供科科长。1952年12月进西北军区后勤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进北京后勤学院指挥系学习。1958年任兰州军区后勤部管理处处长。1960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1年起,任兰州军区后勤部财务处处长、宁夏军区后勤部部长、宁夏军区后勤部顾问组组长、宁夏军区顾问。1981年4月离休。1988年8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徐清(1908~1998)子长县热寺湾乡徐家崄村人。民国十五年(1926)参加农民协会运动。民国二十三年(1934)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收缴地主武装和反动民团武装弹药等革命活动。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延川县军事部副部长、部长、保安大队队长等职。民国二十七年(1938)七月被派往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留任学校校务部大队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五月起从事部队后勤供应工作,历任延属分区保安司令部科长、供给部科长、留守兵团警备第3旅供给部副部长、警备第1旅供给部部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委总财务部检查室主任、财务部预算局局长、济南军区财务部部长、济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正军职)。1957年6月,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3月,中央军委授予其二级红星荣誉功勋章。

    贾学谊(1912~1998)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一月参加革命。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先后任庆阳迎风区抗日救国会主任、子长县完小校长、子长县政府三科科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参军,任西北野战军后勤部政治科科长、总工会秘书长、西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主任。1960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之后任兰州军区八一钢厂党委书记。1962年任兰州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1966年任甘肃省财政厅副厅长。1982年离休。

    贺凝祥(1925~2000)子长县玉家湾镇贺家湾村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地方从事教育工作。民国三十四年(1945)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警备第3旅、第2旅参谋,西北独立第1师作战科副科长,坦克第3师东北装甲兵作战科副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坦克独立第2团参谋长、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56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装甲系学习。1959年起,任军委装甲兵第二坦克学校、第四坦克学校战术系主任、训练部副部长等职。1964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5年起,任甘肃省军区张掖军分区、武都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甘肃省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1983年8月离休。

    冯光(1917~2000)子长县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民国二十七年(1938)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信员,电台报务主任、科长、团长、处长,空1军副参谋长。2000年4月,在沈阳病逝。

    强伟(1923~2000)子长县栾家坪乡强家湾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参加红军,为红军团长李宗贵(即李赤然,子长县人)警卫员,后因工作需要调入文艺宣传队工作。民国三十年(1941)随部前赴东北地区。

    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解放四平战斗中身负重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航空兵飞行学校政治协理员。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后任克山农场场长。1965年先后任空军吉林医院副院长、空军工程兵第217部队后勤部部长、空军工程兵第八总队副总队长。2000年10月病逝。

    贺毅(1929~2002)子长县玉家湾镇贺家湾村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翌年,到张家口晋察冀工业学校学习。

    民国三十七年(1948)九月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1954年12月毕业,随电力考察代表团在苏联考察水电建设。1955年4月回国,任水电总局北京勘探设计院工程师。9月,调江西上犹江水电工程局,先后在围堰工区、大坝工区、调度室任主任工程师。其间,以代表身份出席了江西省第五次党代会。1957年春参加刘家峡水电站选坝址工程。5月调福建省闽江工程局任古田溪水电站的主任工程师。其间,独创了大块混凝土浇筑法。1963年春,水电部提出五省(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一市(北京)平原河道疏浚设想,并成立工程局,贺毅任总工程师,参加工程筹备工作。

    1965年调水电总局任副总工程师,与人合作研究并改建了大坝的泄洪能力、排沙能力。1974年,贺毅二次入伍到基建工程部队,后历任工程组组长,办公室主任,指挥部参谋长、副主任、主任。中央决定上引滦入唐工程后,贺毅任“兵办”工程组组长兼副总指挥,负责选坝址任务并参与领导了工程全过程。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贺毅组织部队抗震救灾一个多月。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0年乌江渡水电站建设中,在世界水电史上首创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氚研究地下水活动规律。1982年8月,潘家口水电站浇筑迎面坝时提出的滑动模板新技术,使功效成倍提高。

    后参加了天生桥水电站、万安水电站、羊湖水电站等工程的建设。1989年春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9月离休,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王保民(1913~2002)子长县马家砭镇井湾村人。民国十八年(1929)考入安定县(今子长县)立瓦窑堡第二高级中学。八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年(1931)夏于瓦窑堡第二高级中学毕业回到家乡,发展党员,开展武装斗争。民国二十一年(1932)三月,延川游击队成立,四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先锋队,任经济员,十月西北先锋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9支队,任队委会委员、经济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陕北红军游击队第9支队成立,任副支队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初进西北党委高级干部研究班学习。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起,任陕西省政府工农检查部控告局局长兼通信队队长、突击队队长,西北临时总指挥部参谋长,中央裁办部感化院院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九月,到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财政工作。民国二十九年(1940)七月任泰山区民政科科长。民国三十年(1941)九月任代理专员,主持专署工作。组织指挥攻打淄川县城、三打淄川樊柳镇、莱芜中腰关突围、攻打博山县池上镇等战斗,开辟了莱芜县汪庄北游击根据地,并对泰山区错误肃反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先后任鲁中第二矿物局监委(即政委),莱芜、安仙煤矿经理兼监委,山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中共山东矿区工作委员会委员、书记。山东矿业办事处在国民党军队大肆进攻鲁中根据地时,所属单位组成战时鲁中战区第二梯队,王保民任政委,不久兼司令等职。1981年12月,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6年3月离休。

    峁志英(1914~2002)子长县寺湾乡阳台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一月参加工作,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八年(1939)九月起,任延长县保安队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警备第9团第3营第7连、第2连政治指导员。民国三十六年(1947)七月起,先后任子长县游击支队政委、警备第4旅第11团第1营政治教导员、第4军第12师供给部政委。1950年8月起,任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总务科科长、材料处科长,水土保持管理处副处长,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人事处处长等职。

    吴新民(1923~2002)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二月参加革命,曾任安定县(今子长县)第一完小教员,子长县第二完小教导主任,第三完小校长,子长县教育科副科长、科长。

    民国三十四年(1945)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由子长县政府推荐入伍,先后参加了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沙家店战役、清涧战役、榆林战役、瓦子街战役、蒲城永丰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等,历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西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青年部部长,总后勤部集宁办事处政治部主任,第301总医院政治部副主任,第七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政治委员,第七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副军级),第一军医大学副政治委员等职,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贺晋年(1910~2003)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子长县玉家湾镇贺家湾村人。民国十七年(1928)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九年(1930)春被陕北特委选派跟谢子长、刘志丹在苏雨生部从事兵运,被编入第15团王子元的学兵队。民国二十一年(1932)任骑兵大队副队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任陕北游击队参谋长,十月任陕北工农红军第27军第1团团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任红15军团第81师师长。先后率队参加了劳山战役、直罗镇战役、兑九峪战斗。民国二十六年(1937)任红27军军长,担负镇守延安以南的防务。其间,缴灭了黄龙土匪李青武部,后到三边剿匪。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留守兵团警备第1团团长,三边(靖边、安边、定边)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第1团团长,阻止了国民党军何鼎文部南下,策划了国民党军11旅起义,解放了宁条梁。民国三十一年(1942)十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3旅旅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民国三十五年(1946)任东北合江军分区司令员。民国三十六年(1947)五月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司令,八月调第7纵队任副司令员。

    在秋季攻势中率部先后歼灭国民党军69000多人,收复城市15座。在冬季攻势中,率领第7纵队参加法库、彰武、公主屯等战斗。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第11纵队成立,任第11纵队司令员。六月攻克昌黎,歼灭国民党军2370余人,俘获国民党军中将司令汤毅生、少将参谋长薛涤愁、五总队少将总队长周铭勋等。十月参加了塔山阻击战,十一月攻克密云,第11纵队还奉命切断宛平国民党军退路,占领机场、万寿山、青龙桥、王塔寺老虎庵、老虎山、发电厂、钢铁厂。其间,并与陈仁麒接待了傅作义的和谈代表,并护送到三河。1949年,第11纵队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48军,任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8军军长,率部从通县南下,在九江突破白崇禧部的江防。在江西期间,解放了赣西南30多个县,剿灭土匪7900多名。1950年6月,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历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正兵团级待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全国四届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一、第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杨和亭(1910~2003)子长县杨家园则镇人。民国十六年(1927)参加革命。民国二十年(1931)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定县东区共青团区委书记、区党委副书记、书记兼苏维埃主席。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起先后任西北工委和陕甘晋省委特派员、第一分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陕北神府特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军分区政委。民国二十八年(1939)三月起,先后任陕北绥德特委组织部部长,边区中央西北局巡视团团长,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直属十县管理委员会书记,西北局秘书处副处长兼机关党支部书记,绥德、佳县、米脂、吴堡、清涧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兼民运科科长、武装科科长,绥德地委常委、副专员、书记兼专员,法院分庭庭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四月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9年7月起,历任甘肃省省委常委、临夏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等职。1954年12月起,先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等。1965年9月起,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兼政法办主任、哈尔滨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68年8月~1971年4月受迫害。1971年4月起,任黑龙江省体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中共黑龙江省省委委员、统战部部长,省委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79年3月,任陕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正省级)。1983年5月离休。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王志增(1917~2003)子长县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月参加革命。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陕西省安定县少共先锋队中队长、红26军第4团少共营排长、红30军264团副连长,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和东征、西征。民国二十六年(1937)起,先后担任冀鲁豫边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9团第7连连长、第2营副营长,冀鲁豫边区第2支队第6团第1营副营长、团作战参谋,第8旅第6团参谋长,新四军第3师侦察科副科长,淮海军区滨海大队大队长,淮海军区独立2团团长,淮海军区第1支队副参谋长,新四军军部党校学员,淮海军区第3支队参谋长。

    参加了平型关战役、马庄战役、冀鲁豫反敌七路扫荡、太行山区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战斗和淮海地区反日七路扫荡斗争。民国三十四年(1945),随华野挺进苏鲁皖等地,先后任苏北军区独立第10旅28团副团长、团长,第12纵队第35旅第103团团长,第三野战军12纵队第88师参谋长、第90师副师长,参加了济南、孟良崮、苏中、涟水七战七捷,盐城、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民国三十六年(1947)八月盐城战役中,率全团官兵首先攻进城内,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被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党委授予“叶挺团团长”荣誉称号,并记特等功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混成第4旅副旅长,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军务处处长,空军第2师副师长、代理师长,空军第六航空预科总队总队长,空军第六航空预备学校校长,福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正军职)。1950年后,任空2师副师长、代理师长。1967年1月4日,参与指挥击落敌F-104飞机一架。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2年7月离休。

    曹思文(1919~2004)子长县寺湾乡邱家塌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参加横山游击队第7支队。翌年,陕北红军几支游击支队整编合并为红4团,在少年先锋连当战士,参加了瓦窑堡战斗。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调入红25军75师任250团司号员,不久到师部司号连任班长,参加了稻草铺、劳山、榆林桥、直罗镇等战斗,后加入中国共青团。民国二十五年(1936)初参加东征,司号连改为后勤工作宣传队,任副队长。后到永坪后方医院工作。同年,医院转移至甘肃河连湾一带,负责接收红四方面军伤病员。其间,任看护班长。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二月被派往护士训练大队学习。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月随部到太行山,任营直属党委支部委员兼代理青年干事。民国二十七年(1938)七月任看护长。在榆次、介休、霍县等地游击战中,出色地完成了大量医疗、行政和战斗救护任务。民国三十二年(1943)四月被派往襄垣县西营镇从事地下工作。在日军频繁扫荡的恶劣环境中,以开设医院的名义积极开展反奸反特斗争,破获了一些重要案件。民国三十四年(1945)二月调武安、邯郸一带从事通信联络工作。

    日本投降后,参加了武安办事处和武工队的组建工作,并负责武工队政治工作,参加了解放武安、邯郸、霍县、和顺、郭家硇、黄岩洞、康城等战役、战斗。民国三十四年(1935)起,历任长治军政大学学员,大队卫生所主治医生、所长,华北军政大学科长等职。1949年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军区卫生部科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科长、副处长,六分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11月晋升为上校军衔。1981年2月离职休养,副军职待遇。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岱峰(1903~2005)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吴家寨子人。民国十五年(1926)十一月参加革命。民国十六年(1927)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杨虎城部队历任军事政治队第2中队(由中共陕西省省委掌握)队长,西安中山学院第2、第5大队大队长,中山学院党总支委员。民国十六年(1927)

    后在国民军第10军、第47军做兵运工作,任皖北太和国民军第10军训练营(军事学校)中共地下党营总支书记,组织并参加阜阳、确山等地的暴动,失败后继续从事兵运工作。民国二十年(1931)春,受中共山西省省委派遣,参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队晋西游击队,任红军晋西游击队副大队长、党支部委员。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月,游击队改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任第1支队第2大队副大队长。二月,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第2大队大队长、第3支队参谋长、中共陕甘游击队委员会委员。十月,任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兼照金苏区薛家寨后方总指挥。

    十二月,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26军,任红26军第2团连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陕甘边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参谋长,参与创办陕甘边苏区红军军政干部学校工作,并任军事部主任、副校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任红26军第3团代理团长,参加了解放陕北安定、延长等六县的战斗,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后任陕甘宁晋红军军政学校校长。同年十一月任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步兵营营长、游击营营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北路军参谋长、红2团团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月,任中共陕北西分区委员会常委、军事部部长,陕甘宁边区陕北西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教导营营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起,历任陕甘宁边区庆环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陇东军分区司令员、中共陇东地委常委。曾出席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代表大会。民国二十九年(1940)八月起,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陕甘宁边区警备区警备第3旅副旅长、三边警备区司令部副司令员、三边地委常委。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1950年1月任中共陕西省省委委员、省人民政府委员,后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检察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政法委员会委员。1955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员。1956年列席中共第八届代表大会。1965年1月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时期受迫害。是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5年离休。

    王贵云(1919~2005)子长县马家砭镇吴家圪堵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26军先锋连、红15军团第78师当战士,参加了东征和西征。民国二十六年(1937)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九月起,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34旅警卫员、侦察员、排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民国二十九年(1940)四月任八路军第3纵队司令部通信连连长,随黄克诚司令员向苏北转移,途中遇驻青丰县日伪军阻击、包围,王贵云机智地指挥部队掩护首长突围并安全护送到目的地。十月起,任新四军第3师通信连连长、苏北淮海第2支队第6团连长。在苏北阜宁县八滩镇攻打日军据点时,先后指挥两个连队担任主攻,经浴血战斗,攻克据点,受到黄克诚司令员的亲切接见和表扬。

    民国三十三年(1944)四月任新四军第3师特务团连长。在攻打苏青江时,带领连队担任主攻,歼灭日伪军一个团。民国三十四年(1945)后,调往东北途中,在义县被国民党军一个师包围,率部冲出重围。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起,任东北西满军区警卫营营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3分队警卫团团长等职。1951年起,任中南军区汽车团团长,广州军区后勤部司令部队列处处长,后勤第19分部司令部参谋长、副部长,后勤第21分部部长,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大校。

    1971年5月晋升副军级。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战争,并组织后勤保障工作。

    1984年1月离休。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8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牛占彪(1915~2005)子长县安定镇张家渠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参加革命。民国二十四年(1935)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北红1支队支队长、陕北红军游击师连长、陕北横山独立营营长、陕西省军事部警卫连连长、陕甘宁边区保卫四大队中队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九月,任关中分区独立营副营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三月,任第385旅第770团第1营营长、警卫第4团第3营营长、陇东分区独立团副团长、第4纵队骑兵第6师第3团副团长、第4纵队11师补训团团长。

    民国三十八年(1949)九月,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骑兵团团长、炮兵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高射炮兵学校一大队大队长、队列处处长。1955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8月转业,先后任西北国棉七厂党委书记,陕西省交通厅运输局副局长,陕西省宝鸡市城建局局长、党委书记,陕西省货运总站、陕西省机关企事业车辆管理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1983年12月离职休养。

    贺玉藩(1920~2005)子长县玉家湾镇武家崖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参加少先队并任中队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任赤卫队排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二月起,在延安保卫团第2连第7班、警备第4旅第11团1连1排当战士。民国三十六年(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七年(1948)十一月起先后在西北野战军第4军第12师35团1营1连、教导团政治队、公安部队第20师第9团1营1连、第9团团部任党支书、副区队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

    1952年4月调公安部队第12师速成小学任班主任。1953年7月起,任公安部队第3师8团3营副政治教导员、公安部队第20师司令部协理员、公安部队第3师8团2营教导员。1957年7月,历任公安部队第3师8团3营教导员、湖北公安总队第1直属大队政治委员、湖北公安总队第3支队政治处主任。1961年11月起,任武汉市公安大队政委、武汉市二米厂党总支书记等职。

    第二节人物录

    宜立功(1909~)子长县杨家园则镇贺家沟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参加革命,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赤卫军中队长、支队长。

    民国二十四年(1935)与陈克功、薛兰斌等创建陕北红军第20支队,任支队长,先后配合红26军、红27军、第9游击支队打击国民党军。在杨家园则战斗和马家坪战斗中消灭国民党军队两个营一个连,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受到表彰。后在薛兰斌、贺秉章的积极协助下成立秀延县东区游击队,任支队长,积极配合红军主力作战,战斗中多次负伤。民国二十七年(1938)七月起,先后任志丹县保安队干事、副大队长,警备第3旅警卫连长、副官,三边保安团营长,清涧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横山县独立营营长,绥德军分区四科科长,镇川独立营营长,第40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50年起,历任陕西省运输公司副经理、陕西省纺织工业供销公司顾问等职。

    郝占堂(1910~2002)子长县余家坪乡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参加红军。1964年8月离休,离休前任渭南军分区副司令,正师职待遇,铁道兵撤离后,交由省军区管理。2002年12月病故,曾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中国独立功勋荣誉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李赤然(1914~)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原名李宗贵,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十八年(1929)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瓦窑堡支部委员。翌年夏考入陕西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民国二十一年(1932)任安定县北二区区委书记。民国二十二年(1933)六月因张贴革命标语被捕入狱,几经酷刑。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九月任中共瓦窑堡党组书记。同年,任红1团第1连政治指导员,后任第3连指导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率一个连在延川县贺家湾附近突袭高桂滋部一个连,缴获捷克步枪80多支、轻机枪9挺、银圆1万余元及部分物资。五月,任红27军第84师第2团政委。

    参加了陕北红军第二次反围剿中的杨家园则、马家坪、延长、甘泉、安塞、靖边、保安、三皇峁、慕家园则、定仙墕等战斗。九月,红15军团成立,任第81师第241团政委,参加了劳山战役、榆林桥战斗。十月,调入师部负责党务工作,十一月任红15军团第81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直罗镇战役。

    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东渡黄河,攻占义蝶镇后包围石楼城,全歼前往石楼城解围的国民党军第405团。三月,参加兑九峪战斗。四月,第81师在稷山地区抗击汤恩伯部队五个师,圆满完成掩护军团主力回师陕北的任务。五月,任第81师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参加西征。十月底,奉命抗击国民党军第67军和骑兵军。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月入抗大二队学习。秋,任陕北红军独立第1师政委。八月,独立第1师改编为第120师特务营、警备第5团,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驻防延水关至泥金滩河防和汾川河经临镇、金盆湾、英旺镇、南泥湾到延安三十里铺一线边防,组织进行了清剿土匪。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二月二十七日,警备第5团进驻凉水岩,扼守马头关、凉水岩、泥金滩三个渡口。三十一日凌晨,驻山西日寇用炮火、机枪隔河向警备第5团猛烈射击,30架飞机投掷瓦斯弹掩护步兵登船强渡,当日军先头部队行进到河心时,突然遭遇警备第5团猛烈攻击,日军橡皮筏、木船30多只被击溃,毙日军100多人。

    民国二十八年(1939)一月,日寇在东西两面夹击下,于四日、五日相继向东撤退。警备第5团立即组织第5连突击队强渡黄河追击日军,在集宁、曲娥镇与日军激战三个多小时,毙日军80余人,缴获重机枪4挺,步枪40余支,马匹十多匹及防毒面具等大量物资。五月初,马头关战役共击毙日寇80余人,挫败了日军再次强渡黄河的企图。其间,与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摩擦斗争。

    民国三十年(1941)任留守兵团留训团团长兼政委,率团到晋察冀边区征兵,途中,留训团在滹沱河渡口完成了阻击300多名日寇的任务。民国三十一年(1942)六月十七日,带领留训团及800多新兵携带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筹集的300万法币冲破日寇13道封锁线,返回延安。

    二十二日赶回延长县警备团驻地,后该部整编为警备第3旅第8团。

    民国三十四年(1945)四月,出席中共“七大”。十月起,历任关中分区第3团政委、分区主任、联防军民运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关中军分区前敌指挥部政治主任。民国三十六年(1947)任骑兵第6师政委,先后参加了宜川瓦子街战役、西府战役。民国三十八年(1949)二月,第4纵队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4军,其任第4军第12师政委。七月十一日,配合第10师、第11师一举攻占罗局镇、眉县火车站等陇海线上要冲,于十四日晨解放西北工业重镇宝鸡。八月率部参加兰州战役,后部队负责肃清残敌,维护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4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12月,率部队进驻甘肃临洮,追剿马家军残部和散匪。1952年9月起,历任高射炮兵学校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校党委副书记、书记,高级防空学校政治委员、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9年11月任空军第2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62年10月任南京军区副政委兼副书记。1966年10月至1967年底遭批斗,后任南京军区空军“三支”主任。1969年12月被免职。1979年2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1982年5月离休,副兵团级待遇。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贺吉祥(1915~)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子长县玉家湾镇贺家湾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十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9支队,参加了张洪镇战斗、合水县战斗、枣树坪战斗。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8支队队长,九月,任红27军第1团2连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延川县清平川战斗、安定县吴家寨子战斗、马家坪战斗。被刘志丹授予“少年英雄红1团”荣誉称号。

    后参加张家圪台战斗、慕家原战斗、延长县战斗、安塞李家塌战斗、靖边县城战斗、老君殿战斗。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任红15军团第81师241团2营营长,参加了劳山战役、羊泉原战役、榆林桥战役、直罗镇战役。次年二月,任新1团副团长并参加东征。三月后任3团副团长、军委东区指挥部北路军1团团长。同年十二月,任独立师1团团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秋,入抗大三期学习。次年四月抗大毕业,被分配到延川县保安大队任大队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八月任保安第3营营长,驻防富县张村驿地区,参与指挥了店头突围战、马栏镇战斗、庙湾战斗、井村战斗、转角战斗、赖坡子战斗、老爷岭战斗、阎家寨子战斗。民国三十年(1941)四月任保安2团团长,次年三月到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晋绥军区绥西分区任司令员。

    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任晋绥六分区第40团团长。

    民国三十七年(1948)九月任华北独立第6旅旅长。1949年任第2兵团第4军11师副师长。1950年6月任第4军11师副师长、代师长。1952年5月任师长,同年8月,赴南京高级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3月毕业,任第50军副军长。同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军第1师师长、副军长。回国后,任第38军副军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3年6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1981年8月任辽宁省军区顾问。1985年3月离休,副兵团级待遇。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刘定华(1916~)子长县瓦窑堡镇刘家沟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二月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4团第1连副班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随部编入红28军,任第3团第1连第8班副班长,后随部队参加了东征。二月在佳县阎家岭战斗中双腿受伤,在神木治疗三个多月后,返回红28军,任归队团第1连副指导员,不久,随团进驻子洲县。

    十月随部进驻甘泉。西安事变后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独立师第3团第2连,任连文书,在南泥湾一带消灭多股土匪。民国二十六年(1937)六月随部进驻延长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部队开往延安安边县附近,消灭了进攻边区的国民党部队第11旅。民国三十四年(1945),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边区发起进攻,部队改编为司令部后勤处,任后勤处后勤科科长,到国统区以做生意的名义将短缺物资运回补充部队。

    民国三十七年(1948)随部队南下关中,参加扶眉战役、兰州战役,并负责后勤供养。1953年5月,国民党残匪在甘南制造民族分裂,西北军区骑兵团、步兵团开赴甘南,刘定华任独立团后勤主任,在进步土司、活佛的帮助下战斗两年多,直至平息叛乱。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由部队转业到地方。

    赵晓风(1916~)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参加革命,翌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抗大总校第3大队第3区队长,太行敌后军事助教,八路军前方总部巡视员组长,朱德警卫第2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赤峰军分区科长,林东分区警卫团副主任。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日军三角地带工作,受到二五分区(太行)地委的物质奖励。

    民国三十一年(1942)“五月反扫荡”结束后,获太行总部野战政治部“我党的好党员好干部”称号,奖20响快慢机枪一支。民国三十三年(1944)起,历任登城突击队队长、辽西蒙民骑兵支队政委、步兵独立第1团主任、第19兵团第583团主任、骑兵团政委。民国三十六年(1947)联合指挥骑兵团在苏支佛喇嘛寺聚歼梁匪。获“西北人民功臣”奖章和解放东北、华北、西北纪念章各一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广州招聘处处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归营团政委、志愿军第579团政委。1951年因在兵团完成近万人的二次赴朝,获“高度生动政治鼓励模范”称号,参加了保卫开城战役,荣获军功章两枚。1954年起,任总政治部政治学院政工教员哲学研究第2队队长。1955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获朝鲜战争祖国慰问团奖章两枚、朝鲜和平鸽奖章一枚、抗美援朝军功章一枚。1956年12月,获政治学院第一届先进教学工作者奖状。1980年离休。1985年,享受副军职待遇。2005年8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井志忠(1917~)子长县安定镇井家庄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参加革命。民国二十三年(1934)参加了包围安定县城、瓦窑堡战斗。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员。后任司令部通信班班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二月到延安抗大学习,学习期间,被评为学习模范,在中央直属机关奖励大会上由毛泽东亲自授予青年奖章。毕业后被分配到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特务团第1营2连任政治指导员。民国三十一年(1942)二月任连长,参加了岢岚、五寨三涧、韩家岭遭遇战,霸王山阻击战和石沸沟突围战等战斗。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随第一批派往东北的干部团到热河承德,任热东分区保安总队1大队政治指导员。十二月初任朝阳县支队总支书记。翌年任该支队副政委。民国三十六年(1947)九月,在辽沈战役中负伤。民国三十七年(1948)十一月,身体基本康复后返回冀察热河军区工作。民国三十八年(1949)二月起,先后任辽西军区卫生部政委、辽西军区教导大队政委、辽西军区军法处处长、辽西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4年调鞍山市兵役局任副政委。1955年1月任鞍山市军分区副政委。

    1964离休,副军职待遇。

    史梓铭(1917~)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中共定边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定边县县委书记、红军支队政委,参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西征及山城堡战役。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赴东北地区工作,历任北安(龙江)军区第3支队政委、龙江军区警备第3旅政委、中共北安中心县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49年赴中南地区工作,历任江西省九江专署专员兼九江市市长、中共九江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3年起任中共武汉市市委委员、武汉重型机床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武汉市委书记处书记。1970年任中国驻芬兰特命全权大使兼欧洲使团团长。1978年任中国驻布隆迪特命全权大使。1983年离职休养,后任中国苏联友好协会第一副会长。

    唐宗贤(1918~)子长县安定镇唐家川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加入赤卫队,任经济员。翌年参加保卫队,后任陕西省赤卫队第3分队经济员、补充红4团第3连司务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横山战斗、劳山战役、罗义口战斗、三交镇战役。五月调第28军军部任文书。参加了攻打安边县、定边县、盐池县等战斗。民国二十六年(1937),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文书、文书股股长,并参加了忻口战役。民国二十七年(1938)六月,参加了开辟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和昌平县战斗。后调第12支队第34大队任连指导员。不久返回任第34大队通讯参谋。

    十一月,任第4纵队司令部参谋。民国二十九年(1940)八月起,历任军委三局广播电台指导员,三局政治处组织干部、秘书,三局生产科商业股股长、合作社主任、生产科副科长兼合作社主任、总务科科长。

    1950年6月,任军委通讯兵部行政处副处长(准师级)。1953年3月调二机部第十局任基建处处长(行政十二级)。同年10月任第十局办公室主任,负责第一个五年计划内苏联援建的八个电子工厂的筹建组织工作。1976年3月调四机部第四生产局任副局长。1978年任局长。1982年离休,后参加《当代中国电子工业》卷“电子元件”的编写工作。

    马兆祥(1919~)子长县史家畔乡马家坪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三年(1934)初参加马家坪战斗,后随贾拓夫(陕西省省委负责人)到江西瑞金,进苏维埃红军大学学习,后到红1军团第2师5团任少年先锋连指导员。

    十月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在直罗镇战役中负伤,伤愈后进中央党校、红军大学第一期学员班学习。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随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总部从瓦窑堡出师东征,参加了观上村战斗、兑九峪战斗。

    后调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任干事,随部队西征。在曲子镇战斗中,腹部被敌枪子弹炸开碗口大的一个洞,肠子流出来又用手塞进去,被送往野战军医院治疗。伤愈后,历任红29军军部青年科科长兼八珠区工委书记、中共庆阳县县委委员、青年团书记兼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驿马关青年部部长兼宣传部部长、八路军驻西峰镇办事处秘书长兼驿马关县工委书记。

    民国二十八年(1939)八月任固原地区组织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后兼宣传部部长、工委书记。其间收编了马国潘、马思义农民起义队伍。民国三十三年(1944)九月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1游击队6大队1连1排任排长兼支部委员,十一月随部挺进华南。民国三十四年(1945)一月初,参加瓦岗寨战斗,后会同新四军第5师13旅在湖北礼山县(即大悟县)参加了三里城杨家寨战斗,留鄂、豫根据地工作,曾任中心县委书记兼指挥部政委。

    359旅、豫西纵队和新四军第5师中原会师后,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组建中原军区,马兆祥任中原局组织部干事、组织科科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中原局、中原军区分路突围,途中任第359旅第718团政委。在攻打荆紫关战斗中,率领两个营(约百人)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用手榴弹把荆紫关炸开一条通道,消灭了守军。民国三十六年(1947)六月,中原军区更名为华北野战军第12纵队,挺进大别山,任新组建的直属炮兵团政委。秋,接受开辟襄(阳)、枣(阳)、宜(城)新区的任务,同任子恒率独立团,消灭了盘踞在这一地区的“三幺”“三李”

    和“宋叫花”三股顽匪,重创在该区进行骚扰的阎平价、傅德安部,解放了全县十区三十六乡。带领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和完善区乡村基层政权。后任洪山专区江汉一分区地委秘书长兼副专员、后勤部和统战部部长、支前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孝感专区副专员、湖北省财经委副主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等职。1983年12月离休。

    薛棻(1919~)原名薛海银,子长县涧峪岔镇边家湾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加入赤卫队,参加了攻打安塞县沿河湾、李家塔、高桥等国民党据点的战斗。民国二十四年(1935)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参加劳山、榆林桥、直罗镇等战役战斗。民国二十六年(1937)第3支队和第4大队合并,驻守临镇,坚守黄河,从事生产,开展部队自给。民国二十八年(1939)任三边分区司令部独立营第1连第1排排长,先后参加了攻打盐池县盐池、三段地等战斗。民国三十二年(1943)随独立营编入警备第3旅,先后参加攻打内蒙、陕西靖边宁条梁、耳临川等战斗。民国三十六年(1947)胡宗南率部进攻陕甘宁边区,组织带领南区游击队进行阻击,配合西北部队参加羊马河战役。后任子长县警卫队队长。1949年起,任子长县北二区区长、安定区区委书记、子长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子长县县委副书记等职。1983年离休。

    李生忠(1920~)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一月在陕北参加工农红军。民国二十六年(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27军、28军战士、通信员,八路军第120师358旅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参加百团大战,后任陕甘宁警备区干部教导队队长,华北军区第7纵队第1师参谋长、政委,参加了解放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第一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多次立功,后负伤。1953年回国,任志愿军总部疗养院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岳文彬(1920~)子长县杨家园则镇贺家湾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参加革命,为红27军第1团先锋连战士,先后参加了杨家园则战斗、马家坪战斗,东征和红二、四方面军会宁大会师。“七七”事变后,随部前赴山西省,任第115师第344旅第687团政治处宣传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战斗中致残,后调延安联防军司令部副官处任副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兰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处会计科科长。后因剿匪调往甘南剿匪指挥部任后勤科科长。1954年转业到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行政处任处长。1983年离休,厅级待遇。

    杨绍川(1920~)子长县杨家园则镇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参加红27军,为红1团先锋连战士,五月在攻打安塞战斗中头部受伤。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调入红15军团第78师任班长,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东征攻打汾阳县城时左肩受伤。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月,任八路军第115师689团特务连排长。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武香县盘龙镇消灭日军坂垣师团战斗。民国二十七年(1938)初,部队攻克日寇占据的河北省平山县城后,在战略转移时,右脚大拇指被打断,仍坚持随部队转移。后历任第115师34旅政治部保卫科侦察队队长、第688团特派员、新1旅教导队特派员。民国三十一年(1942)随部队从太行山出发,越过层层封锁,返回绥德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大队。民国三十五年(1946)任牡丹江军分区第15团营长。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调吉林省军区独立第1团任营长。在吉林省德惠县与国民党军交战时,右腿负伤,全歼国民党军1000多人。在国民党发动的冬季攻势中,两腿受伤。

    民国三十七年(1948)五月起,历任吉林省军区参谋处参谋、独立第3团参谋长、独立第4团参谋长,独立第4团改编为第171师炮训团后,任团长。1950年调东北军区司令部任干部科科长,后任军务处军务科科长。1952年调沈阳军区直属干部文化学校任副校长,后任沈阳军区动员科科长。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

    1956年晋升中校军衔。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任沈阳市人民武装部部长。1964年离休。1988年,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8月,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薛兰福(1920~)子长县李家岔镇崖窑沟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参加革命工作,为红15军团战士、通信员,十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月起,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班长、指导员,新四军第3师8旅旅部组织干事、供给部织布厂厂长、师供给部鞋厂厂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七月起,任东北西岗军区骑兵团供给股股长、第四野第7纵队20师58团供给处副处长、第44军131师供给部副部长。1951年1月起,历任中南空军第19师供应大队大队长,王家墩机场、遂溪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场站参谋长、副站长、站长,广州空军后勤部机营处副处长(上校军衔,行政13级)。1964年12月转业。1980年11月离休。

    杨凌昆(1921~)子长县杨家园则镇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参加红军,十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五年(1936)参加陕北省军事部教导队,在安塞县一带剿匪。民国二十六年(1937)任安定县东区自卫军副营长。民国三十年(1941)到延安八路军留守兵团军政研究班培训。后任定边警备第3旅参谋、第385旅参谋、新编第11旅供给部部长助理、三边军区司令部副科长、65军后勤部审计科科长、宁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参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各族人民代表大会,并被授予纪念章。1952年任抗美援朝志愿军后勤二分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56年调国家计委动员局任国民经济处处长。1959年任南京军区步兵学校校务部副部长。1969年调入第27军,在无锡“支左”。

    1970年任江苏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副军级顾问,参加了江苏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1983年离休。1988年7月被授予功勋荣誉章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红星章。

    贺应龙(1922~)子长县李家岔镇石家湾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六月参加革命,历任陕北工农红军横山第12支队队员、工农红军陕北省政府补充师教导队警卫员、第30军第262团第2连、八路军第115师留守炮兵营第1连、留守兵团第3团第1营通信员、八路军警备第3团、八路军第1旅第1团第3营第7连、八路军太行军区警卫营第2连、太岳军区第20旅第69团团部司号长、八路军太岳军区补充团第4连排长、第18兵团随营学校4队学员、第18兵团补充师师部参谋、温江军分区崇宁警卫营第1连连长。

    1952年4月起,任四川独立大队公安总队参谋长,四川茂县军分区内卫九营参谋长、营长,四川理县、灌县、温江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195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0月任四川省温江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正团职)。1964年5月任副师级副部长。1978年12月起享受正师职待遇。1983年6月离休。先后荣获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及其奖章、纪念章等。

    杨克(1923~)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子长县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毕业于中央看护学校,七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二十六年(1937)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央机关附属医院看护、看护班长,新四军第10旅门诊所长,华中淮阴休养所所长,华东第七野战医院第4队队长,特纵高干疗养队队长,炮兵第3师卫生处处长。

    曾参加红军东征、西征和莱芜、孟良崮、开封、豫东、济南、淮南、渡江、舟山群岛等战役、战斗。1952年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3师后勤处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34师后勤部部长、副师长,山西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山西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省军区副军职顾问。1964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先后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3年12月离职休养。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徐明贵(1924~)子长县南沟岔镇郑家湾村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延安中央红军通信学校通信员、勤务员,八路军第115师特务营卫生员,山东鲁南军区通信班班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山东鲁南军区第23团排长、连长,第8师第5团副营长、营长,第3纵第22军营长。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台儿庄、孟良崮、济南、淮南等数十次战役、战斗。1951年起,先后任山东省军区警卫团营长、参谋长,山东省公安第10团副团长。1960年起,任山东省军区烟台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山东省军区烟台军分区顾问。1981年离休。曾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冯文华(1926~)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吴家坪村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九月参加革命。民国三十六年(1947)一月,任延属保安分处外勤科科员、武工队员,参加了蟠龙镇战斗和真武洞祝捷大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二月,任警备第4旅第11团连政治副指导员。同年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八年(1949)五月,任陕西乾县军管会政法组副组长。八月,任第4军第12师第35团政治处保卫股副股长,九月任股长。在解放宝鸡和解放兰州战役中立三等功各一次。

    1950年10月起,任第4军政治部保卫部干事,保卫干部班主任、党支部书记,防空军高射炮兵学校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1956年4月任高射炮兵学校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校党委纪委常委。1950年12月获解放大西北纪念章和“人民功臣”奖章各一枚。1955年10月被授予大尉军衔。1957年8月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空军少校军衔。1965年,先后任空军雷达第39团副政委、成都郊区社教团工作队副队长、七机部第719厂军管会主任等职。1968年7月1日,在北京参加空军第三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1969年9月,先后任成都空军五七干校(师级单位)副政委、空军峨眉工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76年2月转业。1987年12月离休。2005年9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惠端峰(1926~)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吴家坪村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秋在延安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延安整风、大生产和扫盲运动。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任陇东军分区庆阳县游击队政治工作员。

    四月,任独立第1团第2营第6连副指导员,八月,调独立1团政治处任技术书记。十月,调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任会计。民国三十七年(1948)五月,随宣传队到关中部队演出,战时到前线抢救和转运伤员。

    1950年2月,在军政大学随贺龙司令员入四川。3月,任成都空军预科总队学生队指导员。1952年,任西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部营级助理员。1953年,任广州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部组织处营级助理员,荣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秋,任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部营级助理员。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先后被授予解放西北纪念章、解放西南纪念章、全国解放纪念章及解放战争勋章。1957年2月,调南京空军政治学校学习。1958年秋,任空军第23师飞行大队政委。1960年,参加西藏平叛。1961年夏,任空军第23师飞行独立大队政委。1963年,任空军确山县李新店基地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并被授予少校军衔。1964年6月转业。1985年10月离休。2005年8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白国瑛(1928~)子长县安定镇椿树砭村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七月参加革命。民国三十五年(1946)八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工作员、教员、宣传员、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指导员、组织干事、二级助理员、干部科科长、干部处处长、团政治处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61年晋升少校军衔。其间,因工作认真负责、作战勇敢顽强,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获模范工作者一次。荣获功臣奖章、解放奖章各一枚。1964年12月转业到中共贵州省省委组织部任巡视员(处级)等职。

    1985年离休,厅局级待遇。

    刘怀清(1928~)子长县寺湾乡刘家园则村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二月参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排长、排长、连指导员。先后参加了宜川瓦子街战役、扶风战役、黄龙战役、兰州战役和甘肃剿匪。1951年所属部队改编为中国铁道公安部,随部队驻郑州、杭州等地。

    1952年4月,任营教导员。1957年2月,任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58年4月,任教导大队政委。1960年,任陕西公安总队大队政委。1966年4月,任团政委。1969年10月,随部队调防甘肃,任师政治部主任。1970年8月,任师政治委员。1985年5月离休。

    张茂盛(1928~)子长县寺湾乡李家川村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八月入伍,任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副班长、参谋、股长等职。民国三十七年(1948)冬参加了荔北战役,在该战役中,冲破敌人火力封锁,连续两次完成爆破城楼城门的任务,荣立一等功,彭德怀司令员签发立功证书,荣获“爆破英雄”称号。1949年,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在兰州战役中曾炸开城门,为步兵开辟了冲锋道路,并带领工兵排除地雷和飞机炸弹1500多枚。同年被评为劳模参谋。1950年参加宝兰铁路建设,获兰州铁路通车纪念章。1952年荣立二等功一次。1953年荣立三等功一次。1955年随部队集体转业。

    冯文焕(1930~)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吴家坪村人。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二月参军,先后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陇东分区回民骑兵团第2连、陇东分区供给部任宣传员、会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冬在陕北参加土改。后任西北军区宣传队干事、政治部文工团乐队副分队长。民国三十八年(1949)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4月起,先后任西北野战军文工团乐队分队队长,志愿军第19兵团文工团乐队副队长,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组织科四级助理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政治处干事、解说员大队副教导员,解放军工人俱乐部管理处招待科副科长,兰州军区军乐队指导员。1956年被授予上尉军衔,获解放奖章。1960年晋升大尉军衔。1964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解放大西北“人民功臣”奖章,“西北军区优秀文艺工作者”奖章。1965年参加青海民和县社教工作团工作。

    1966年任兰州军区军乐队指导员。1969年在兰州钢厂参加“支左”。1969年起,先后任陕西省军区长安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长安县、旬邑县人民武装部政委。1980年任咸阳军分区后勤部政委。1981年任户县人民武装部政委。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1983年9月离休,副师级待遇。

    杨枫(1930~)子长县涧峪岔镇杨家老庄村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参加革命,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四年(1945),先后在第一野战军第1纵队、第2纵队、第4纵队后勤部、政治部任工作队党支书、指导员、军邮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甘肃武威地区、甘肃省军管会邮电组任军代表。1952年转业,在青海省邮电局、劳动局、合营工业局、省政府办公厅任副处长、副经理、处长、省政府专职秘书等职。

    是西延铁路恢复建设和开发陕北煤、油、气的倡导者。1993年离休。

    杨恩前(1930~)子长县马家砭镇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一月参军到延属分区司令部警卫连,历任通信员、连电话员、副班长、班长。翌年十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1月起,任公安第20师司令部警通副排长,内卫3师司令部独立通信连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连长。1958年4月进入武汉公安第一步校学习,任第4连第2排副排长。1959年5月,任延安公安处公安大队直属中队中队长,后调甘泉县中队任队长、政治指导员。1967年调入延安军分区政治组织科工作。1978年5月转业到地方。

    1991年1月离休。曾荣获“解放奖章”、“人民功臣”奖章、“西北解放纪念章”、“献给共和国创立者”纪念章。

    高治厚(1931~)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参军,先后在警备第4旅第11团、西北野战军第11师当战士。1950年进入西安陆军学院学习。1953年任陆军第11师工兵营政治委员。1973年任四川省军区琪县人民武装部副政治委员。1979年任陕西煤建公司铁二处经营处处长。1992年离休。

    秦嘉祥(1931~)子长县瓦窑堡镇秦家塌村人。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二月在子长县中学入伍,参军到八路军联防司令部政治部学习电台业务。翌年底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电台工作,任报务员,随后转战陕北。

    194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兰州解放后,任兰州军区司令部电台台长,上尉军衔,获解放奖章。1958年转业。1991年离休,副师级待遇。

    崔治宝(1931~)子长县安定镇安定村人。1960年4月,出席全国民兵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获“全国民兵标兵”称号,奖励半自动步枪一支。1979年出席陕西省治安保卫积极分子表彰大会,获“陕西省治安保卫积极分子”称号。198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其“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任友志(1932~)子长县马家砭镇任家园子村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十月入伍,先后任延属分区战士、分区政治部宣传员、分区独立团战士,教导师16旅战士、班长。自民国三十六年(1947)起,先后参加保卫延安战斗、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榆林战役、瓦子街战役、陕中战役、兰州战役等,多次立功、受嘉奖。民国三十七年(1948)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进新疆开荒、生产,在新疆第22团、第26团政治部宣传组历任干事、副指导员、指导员。

    1953年起,任农8师俱乐部副主任,宣传科副科长、科长,石河子总场政委,第115团第一政委,第143团政委。1980年8月,任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副经理。1983年任农8师师长。

    1993年任生产建设兵团政研室调研员。在新疆50多年,参加了新疆农垦事业的全过程。同时,主编反映军垦事业的文学作品《老兵歌》。为业余作曲者,创作过几百首歌曲,出版歌集《不断的歌声》。1998年离休。

    姜聚华(1933~)子长县安定镇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六月入伍,为延属军分区卫生部直属医疗队护士。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任警备第4旅卫生部直属医疗所护士排排长。民国三十八年(1949)五月任助理军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光复延安,解放西安、宝鸡、兰州等战役。1950年2月,入徐州市人民医院外科学习。1952年任军医。1954年1月,任卫生连连长兼主治军医。1955年被授予上尉军衔。1961年,任陕西省军区独立师医院内科主任。1965年2月,任副院长兼医务处主任。

    1966年4月,任院长。1969年12月,任宝鸡解放军第三陆军医院院长。

    1978年7月,任兰州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医务部主任。1979年5月任院长。

    由于各项工作成绩显着,在1984年全军医院大检查中,兰州军区总医院名列前茅,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兰州市精神文明单位。198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198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军队报》、《甘肃环境报》等媒体对兰州军区总医院进行了报道。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定为技术四级。

    在30多年的医院管理实践中,撰写论文40多篇,其中十余篇在全国、全军学术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参与院士葛宝丰教授主编的《创伤外科学》战地救治相关章节的编写。1993年9月离休。2004年被评为兰州军区先进离休干部。

    韩世文(1934~)子长县马家砭镇任家园子村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二月参军,先后在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第5旅第13团第2营第6连、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3军第9师第25团、空军第29师(抗美援朝)、空军军政干部学校工作。在保卫延安战斗中,参加了延清战役、宜川瓦子街战役、洛川战役、黄龙战役、澄合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后转战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安西、玉门、敦煌等地。参加了祁连山南北和内蒙古西北剿匪。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主要从事战场伤员的转运、救护、医治。

    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司药、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科长、处长等职。1958年转业到北京,从事国防技术兵种训练。1960年调北京市体委工作。

    魏锦祥(1936~)子长县玉家湾镇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六月入绥德师范学习,十一月在绥师入伍,先后在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后勤部任战士、学员、见习科员,参加解放兰州等战役。1952年部队整编,调入西北军区空军(后改为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历任财务处科员、科长、副处长、处长、后勤部副部长。大校军衔,正师级。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3月离休。

    魏东(1936~)原名魏三原,子长县安定镇魏家砭村人。民国三十八年(1949)八月入伍,为陕北联防司令部战士。1952年任延安军分区干事。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起,历任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延安大队中队长、大队长(团级),延安军分区作训科科长、黄陵县人民武装部部长。1980年转业到延安卷烟厂任副厂长。1995年7月离休。

    张学英(1936~)子长县安定镇廖公桥村人。1956年2月入伍,为陕西省军区内卫第2团战士、副班长。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12月内卫第2团改编为武警总队第2支队,历任小队长、文书、分队长。1963年1月始,任陕西公安总队第2支队内卫参谋、总队(1964年11月改编为陕西独立师)司令部作战科参谋。1969年5月,独立师改编为甘肃军区独立师。1970年10月起,历任作训科副科长、科长,独立师第3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兰州守备2师副参谋长,甘肃省军区定西军分区参谋长。1988年转业。1991年被评为高级政工师。1997年退休。

    张建新(1938~)子长县瓦窑堡镇李家沟村人。1960~1969年任冯家屯公社人民武装部部长。1964年,通读《毛泽东选集》1~4卷,记笔记达138篇8万余字,经常给烈军属、残疾人担水、打柴、买粮等,并捐款127元、粮票281斤。1964年6月,赴延安学习,正遇东关油库爆炸,他不顾生命危险,赶赴爆炸现场,背沙运水,几次窒息昏迷,清醒过来继续投入战斗,激战两小时,直至火势扑灭。同年11月,被陕西省军区授予“五好积极分子标兵”称号。

    白兴胜(1941~)子长县瓦窑堡镇人。1958年12月入伍。196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先后任陆军第11师第33团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参谋长、参谋长、团长等职。先后参加过西藏平叛战斗、中尼边境反回窜斗争、中印边境战争。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曾出席西藏军区、成都军区先进代表大会。1970年当选西藏自治区首届党代会代表出席会议。1984年转业到陕西省轻工业厅供销处任书记、处长。1987年调陕西食品工业总公司任党委书记。1992年调轻工业部西安机械设计研究所任党委书记。2001年退休。

    李金满(1943~)子长县玉家湾镇人。1964年12月入伍,到陕西礼泉县中队当战士。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3月起,历任富县人民武装部政工干事、科长,洛川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甘泉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党委书记、县委常委。1993年1月,任延安地区(今延安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03年12月退休。

    李茂林(1945~)子长县余家坪乡羊马河村人。中国共产党员,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学历。1963年8月起,先后任西安装甲兵工程学院战士、班长,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兰州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1992年10月,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正师职创作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全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国家文学创作一级,技术四级。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塞上浪漫曲》《往事》《艰难的燃烧》《血祭三八线》《邓小平在太行》等十余部,其中《路漫漫》《祁连山的回声》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分获1981、1984年度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承制的《三八线上的女兵》获2000年电视电影百花奖,由影视频道承制的《到中国西部的西部》,被列为十六大十部献礼片之一,并获2003年电视电影百花奖。创作的电视文学剧本有《8·15的汾州》(三集)、《这不仅仅是回忆》(两集)、《解放海南岛》(二十集)等数部,其中《天路魂》获1992年全军电视剧二等奖。创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有《黄河》(十三集)、《重读延安》(十五集)等数部,其中《长征——生命的歌》(十集)、《长征——英雄的诗》(十集)分获中央电视台1986、1996年电视节目一等奖,《和平备忘录》(四集)获广电部1992年社科类二等奖,《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十集)获中央电视台2005年电视专题一等奖,创作电视片《地下600米》等数十部,其中《啊!巴丹吉林》获中央电视台1998年专题节目一等奖,《祁连山,中国西部之神》获总政1992年对台湾宣传一等奖。电视专题片《无形的战线》和《新南泥湾工程纪实》均由江泽民题写片名。

    创作发表短篇小说数十篇,其中代表作有《绿海红浪》《复活》《主人》。

    出版长篇纪实文学《李润虎》,个人影视作品精选《军旅往事》。长篇报告文学《马背上的共和国》获1997年全军新作品奖。影视作品评论集有《李茂林影视文学创作讨论集》。个人传略收入《中国当代青年名人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

    因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2005年12月荣获“甘肃省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杨志忠(1949~)子长县史家畔乡杨家河村人。1969年2月入伍。

    1970年起先后任咸阳市中队战士、班长,市人民武装部政工科干事,市中队政治指导员。1974年8月起,历任咸阳市人民武装部、旬邑县人民武装部、志丹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1983年6月起,任安塞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甘泉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甘泉县县委副书记(正处级)。1998年2月调延安市劳山林业局任党委书记。

    张来晓(1949~)子长县瓦窑堡镇上冯家庄村人。1969年10月入伍,为第86138部队警通连战士,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和学习毛主席着作积极分子。1974年6月起,历任排长,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

    在任连副指导员期间,由于工作活跃,成绩显着,团支部的工作经验材料被北京空军政治部转发全军。198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学院政治部组织处先后任青年干事、纪检干事和学院党委秘书。1985年2月,任空军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同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校军衔。1992年3月,晋升空军上校军衔。在学院工作期间,多次受到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党员,荣立三等功一次。1993年4月,任空军工程学院七系政治委员,6月增补为空军工程学院党委委员。1996年5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96年9月~1998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第六期领导干部函授本科班学习。1999年12月任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基础部政治委员。

    井卫国(1950~)子长县安定镇井家庄村人。1968年1月入伍,历任第64军第191师第572团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师教导队副队长等职。1978年起任大连陆军学院射击教研室教员、副主任、主任,正团级,上校军衔。1993年转业到辽宁成大集团任部门经理。

    阎金柱(1951~)子长县瓦窑堡镇人。1968年2月入伍。197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3月~1973年5月在上海第七军医大学(现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上学,获大学专科文凭。1986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6医院外二科主任。1987年3月,任外二科主治医师。1990年10月,任第546医院业务副院长。1992年12月,任外二科副主任医师。

    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卫生管理专业函授学习,获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3月,任解放军第546医院院长。1996年12月,任外二科主任医师。1998年3月,担任546医院外科专家。2001年11月退休。

    从医以来,一直从事泌尿、普外、烧伤专业临床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获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退休时为大校军衔,技术五级,正师级。撰写论文20余篇,并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杨海防(1952~)子长县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人。1968年2月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司令部参谋(副营职、营职、副团职),中校军衔。

    1990年8月转业到地方,9月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处级干部。1997年8月,任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办公厅市场司调研员。

    李志达(1952~)子长县安定镇三十里铺村人。197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伍,为汉中地区城固县公安局消防中队班长。

    1977年1月任中队副指导员、支部书记,主持中队工作。1983年消防部门转为武装警察部队后,于1986年调入汉中地区消防支队。1988年10月,被授予少校警衔。1989年任城固公安局消防科科长,同年经省消防总队考试任助理工程师。1992年晋升为技术九级(副团职)。1994年考入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后取得本科文凭。1995年晋升为工程师。1996年晋升为技术八级(正团职)。2002年底晋升为七级(副师职)。同年9月被聘为陕西省消防协会火灾调查委员会委员。1986年在灭火战斗中荣立三等功一次。

    199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吴光辉(1953~)子长县瓦窑堡镇人。1969年2月应征入伍。

    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第二炮兵某部无线电技师,总参谋部第51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解放军卫星定位总站用户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从事军事通信工程及卫星导航应用工作。199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历任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专业技术五级(副军职)。工作中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获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总装备部“军三星”工程建设先进个人。2003年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是国家卫星导航专项专家组成员。

    杨建雄(1953~)子长县玉家湾镇杨家沟村人。1969年2月入伍,同年4月在西藏军区第1578团第8连服役,6月参加西藏尼木县平叛剿匪。

    197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任西藏军区教导队教员。1979年4月起,任西藏军区第53师第159团第5连连长、第2营副营长,西藏拉萨军分区教导队队长、独立营营长。1987年起,任西藏山南军分区第1团营长、副团长、团长,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1995年3月起,任西藏拉萨军分区副司令员,日喀则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96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同年8月任山地步兵第52旅旅长。1999年8月,任西藏军区副参谋长。2005年12月,任西藏拉萨警备区司令员。1997年,个人捐款5万元帮家乡建桥一座。

    杨中强(1953~)子长县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人。1969年2月入伍,为第28军炮团战士。197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7月起,任北京军区后勤部第6分部机要科见习参谋,炮兵第16师机要科参谋,炮兵第16师第61团机要股长、第1营教导员,太原军分区老干办干事。1988年6月起,任吕梁军分区生产办主任、第二炮兵装备技术部生产办太原办事处主任、北京军区后勤部生产部处长、北京军区联勤部房管局副局长。1992年8月被授予上校军衔。

    贺协年(1953~)子长县安定镇人。1970年冬入伍,在新疆军区陆军第8师某部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教导员等职。参加了新疆独山子-库车天山公路的修筑和独山子玛依塔吾阵地建设。任指导员期间,带领连队完成了乌鲁木齐军区7810工程建设,参加军区举行的建制步兵连军事比武,荣获全军区第二名。

    1982年出席军区召开的“双先”代表大会。1985年调陕西省军区工作,先后任黄陵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富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灞桥区人民武装部政委。1998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先后参与了黄帝陵整修工作、1994年富县8·31洪灾抢险和1996年张村驿洪灾抢险的组织指挥工作。在他主持工作期间,黄陵县人民武装部和灞桥区人民武装部先后被兰州军区和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民武装部。2001年4月退休。

    郭福义(1953~)子长县马家砭镇人。1969年11月入伍,为河北省定兴县空军第6飞行学院第3团战士。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4年4月,任河北省涿州市空军第6飞行学院机要科参谋。1974年、1978年在空军第6飞行学院荣立三等功一次。1978年12月任机要科副科长。1984年6月任机要科科长(副团职),中校军衔。1985年4月参加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学习,获大专文凭。1993年10月,转业到河北涿州市石油勘探局研究院,历任研究院离退休办公室党支部书记、政工师、办公室主任、党总支书记。2002年5月内部退养。2000年9月起,任北京民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成教学院班主任。

    井卫平(1954~)子长县瓦窑堡镇人。1969年12月入伍,为第61野战医院战士、护士。1979年起,历任第215医院护士、护士长(正团级待遇,技术八级)。1995年3月退休。

    冯燕屏(1954~)女,子长县杨家园则吴家坪村人。1970年12月入伍,在云南空军技术勤务第6团工作。1981年调入西安空军通信学校任教。2002年调西安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任教。硕士研究生学位、教授、正师职。

    吉志军(1954~)子长县瓦窑堡镇人。中共党员。1972年12月入伍,为陆军第47军第139师417团3连战士、班长、代理排长。1977年3月退伍,任子长县民政局干事。1982年8月任共青团子长县县委副书记。

    1984年1月任共青团子长县县委书记,同年12月任中共子长县县委常委。

    其间,两次到陕西省青年干部学院进修并出席陕西省第七次团代表大会。

    1985年9月~1987年8月在中共陕西省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进修学习。1989年4月任中共子长县县委常委、子长县公安局局长兼子长县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办公室主任。5月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1991年11月任中共子长县县委常委、子长县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

    1996年4月县人民武装部收归部队建制后,任子长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同时被授予陆军上校军衔。1996年12月,出席陕西省军区第十次党代表大会。1997年5月,出席陕西省军区军人代表大会。1998年1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8年起,先后任吴旗县、安塞县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2002年4月,任宝塔区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2004年退休。

    白怀智(1956~)子长县瓦窑堡镇白家枣林村人。1973年12月入伍,在空军工程兵第7总队直属连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从事机械装备使用与管理工作。1983年5月起,在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工作,曾历任学院院务部助理员、科长、副部长,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通信系副主任。空军上校军衔。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田方(1956~)女,子长县杨家园则镇人。1970年12月入伍。

    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8月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82年7月毕业后,在兰州军区总院临床实验科任军医,从事临床免疫和科研工作。1988年晋升主治医师。其间,多次获得嘉奖并被评为先进个人,发表论文两篇,主持的“血清甲状2微粒替抗免疫荧光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1989年考取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免疫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黑素瘤单克隆抗体应用课题研究。1992年8月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后继续该课题研究,该项目获1994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8月考取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免疫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新的活化T细胞抗原PTA1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分布的研究工作。1997年8月毕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8月,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肿瘤耐药和转移的研究工作。1999年8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生物学研究室晋升为副研究员,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方向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以副主编身份所着的《细胞和分子生物研究进展》一书(研究生教材),获2004年度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第三作者)。2005年3月,获美国加州CEDARS-SINAIMEDICALCENTER助理研究员。

    吴中定(1956~)子长县涧峪岔镇边家湾村人。1973年12月入伍。197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干事、秘书、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等职,在部队主要从事政治工作,研究生学历。在担任团政治委员期间,所在单位连续三年被兰州军区空军评为先进党委。在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马占民中将的秘书期间,多次跟随首长赴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机飞行保障任务。2005年任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通信指挥系政治委员(副师职),大校军衔。

    徐燕乘(1956~)子长县安定镇人。1963~1969年在北京读小学、中学,后因父母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而随家到西安市及兴平县生活、学习,并完成初中、高中学业。1976年其父落实政策后,回京,3月入伍,先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207师警卫连和坦克团修理连战士。1978年3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坦克武器、光学仪器专业学习,取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大学本科文凭。在校期间,受到装甲兵技术学院政治部的嘉奖。1982年6月,分配到618厂军事代表室工作,先后在总装、甲板、热处理、精铸、机加、钣金、锻造、铸钢等车间任军事代表,担任过加工组副组长、组长。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当选为党支部委员。

    1995年任某军事代表室业务组组长。多次受到装甲兵军代处的嘉奖,被评为本系统优秀军事代表和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荣立三等功。

    纪根亮(1956~)子长县瓦窑堡镇张家沟村人。1974年12月入伍,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子长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6年4月,县人民武装部收归部队建制时二次入伍,任子长县人民武装部后勤科科长。1997年4月,任子长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先后受到嘉奖六次。2000年7月转业。

    乔林生(1956~)子长县瓦窑堡镇人,笔名林声、延军、好蕴等。

    1973年12月入伍,曾在青藏、陇东高原服役。1983年5月,调北京解放军报社,任空军记者组记者。1984年7月,调编辑部任总编室编辑,负责一版要闻的编发工作。2000年5月,任政治工作宣传部副主任。2005年5月,任时事新闻部主任。着有纪实散文集《军旅人生》、长篇报告文学《九八中国大抗洪》、新闻作品集《真实地记录历史》、人物特写《记温桂琴》等。其中《九八大抗洪》获全军抗洪救灾优秀作品奖,《记温桂琴》入选高中语文辅导教材,新闻作品曾获首届中国新闻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新闻二等奖、第五届“五四”新闻一等奖等十多个奖项。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

    刘仲江(1957~)子长县安定镇人。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军到陆军第19军第55师第165团服役。1978年底考入西安陆军学院,获学校嘉奖一次,获全校“国庆大比武”第一名、“特等射手”。

    1980年7月毕业,后任步兵第165团排长、团司令部侦察参谋、副连长、团后勤处营房助理员等。1985年9月,任兰州军区某部特种营连长,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中越边境战争,参加两百余次战斗,负伤后隐瞒上级不下火线坚持指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所带连队被云南前线作战指挥部授予“模范阵地连”“火线模范党支部”称号。1987年10月,任延安军分区教导队教导员、队长和司令部参谋等职。1992年兼任延安军分区八一饭店经理、延安地区民兵训练中心主任。先后三次被中共陕西省军区委员会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4月起,任子长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延安军分区动员科科长、安塞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先后受嘉奖30余次,荣立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一次。先后被评为中共兰州军区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中共陕西省军区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军区“九五”期间“爱国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先进个人”等。2002年2月与政委吉志军一同被陕西省评为团级单位“一对好主官”。是陆军第19集团军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和延安市第一次党代会代表。

    阎国成(1958~)子长县瓦窑堡镇阎家枣林村人。1978年2月入伍。1982年5月入党。1997年2月,任空军峨眉仓库主任(正团),空军上校军衔。1998年起,任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军械处副处长,成都军区空军装备部军械通用装备处工程师(技术6级、正师职待遇),空军大校军衔。

    曾六次荣立三等功。

    李永生(1959~)子长县热寺湾乡七甲里村人。1978年冬入伍,任战士、班长、代理司务长。1981年考入西安陆军学校学习,任区队长兼班长。1982年9月起,任司务长,副政治指导员,团组织股股长,师、军政治部干事。1988年6月,任集团军党委秘书、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1992年11月,任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团职秘书。1995年起,任总参谋部办公厅正团职、副师职秘书,总参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2002年8月,任总参谋部政治部编研室主任(正师职),大校军衔。

    高增强(1959~)子长县安定镇塌崖沟村人。1978年3月入伍。

    1979年12月入党。1981年9月在空军后勤学校上学。1984年在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学习。1986年,任第二飞行院军需科助理。1987年12月,任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第二训练团场站军需股政治指导员。1989年任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第二训练团场站军需股股长。1991年部队转隶总参任陆航直升机训练团军需股股长。1992年6月,任陆航直升机训练团场站站长。1996年6月,任陆航通州场站参谋长。1998年2月任陆航通州场站副站长。

    1999年8月任陆航通州场站站长,其间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利剑2000军事演习和“神舟”飞船保障工作。被四总部联合授予全军“菜篮子”工程先进个人。2004年7月,任总参陆航研究所副所长(副师职),大校军衔。

    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

    杨清忠(1960~)子长县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人。1978年3月入伍。1979年3月赴越作战,同年11月入党。1984年7月,毕业于成都陆军学校军事指挥专业。1988年1月~1989年8月再次赴越作战,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

    倪凤岗(1960~)子长县安定镇倪家沟村人。1978年12月参军,历任59181部队战士,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教导大队学员,59180部队教导大队一队代理司务长,教导大队政治处干事,89870部队政治部组织处干事、党委秘书,国防科工委政治部纪检部调研处干事、总装备部政治部纪检部干事、调研组组长。2002年12月,任总装备部政治部纪检部副师职干事。2004年1月,任总装备部政治部纪检部副部长。大校军衔,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先后参加中国常规武器、战略导弹、卫星、“神舟”飞船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中的政治工作,多次受到嘉奖,两次荣立三等功,六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次被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郝秋凤(1961~)女,子长县余家坪乡郝家川村人。1978年12月入伍。1981年5月入党,大专文化程度。入伍后曾荣立三等功一次,获嘉奖11次。1991年3月转业到子长县县委办公室工作,曾任瓦窑堡镇党委副书记。2005年任子长县妇女联合会主席。

    在工作中她始终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办,先后为失学儿童赠送学习资料26册,各种学习用具19件,衣物、被20多套,累计捐款2800余元。还带领群众走致富路。1998年,她负责的高家枣林村为全镇村级企业发展示范村,帮助该村建起机砖厂4个,煤矿2个,焦化厂1个,塑料原料厂1个。2000年,村里农业总产值176万元,人均纯收入2312元,比1998年翻了一番。郝秋凤在负责纪检工作后,自1998年起先后查办违纪问题16起,上缴财政违纪资金1.2万元,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6.2万元,先后给予12名党员干部党纪政纪处分。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县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1年5月,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5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等人的亲切接见,并由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亲自为她颁奖。

    白云(1961~)女,曾名白小云,子长县安定镇椿树砭村人。

    1978年11月入伍,先后在59180部队教导大队、吉林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党校学习,大学学历。1984年6月起,任89872部队科技处保密档案助理,89870部队电话站副站长,89872部队情报资料室主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七级(副师职),大校军衔。在情报资料室担任领导期间,单位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及上级九次评为先进集体,本人被总装备部、上级机关和本部队多次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1995年被国防科工委聘为档案工作达标考证员,被评为“八五”期间国防科工委档案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被聘为总装备部第一届档案专业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参加制定编写《国防科工委科技档案管理办法》《基地档案制度汇编》,先后有30多篇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

    焦宏发(1963~)子长县瓦窑堡镇后桥村人。1982年10月入伍,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汽车第19团战士。1984年8月进南京工程兵指挥学院学习。198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起,历任总后勤部兴平武器仓库助理员,延安军分区后勤部助理员,黄陵县人民武装部后勤科科长,延安军分区后勤部战勤科副科长、科长。2004年2月,任陕西省志丹县人民武装部部长,上校军衔。1993年12月、1995年12月、2003年12月先后荣立三等功。

    王小兰(1963~)女,子长县瓦窑堡镇人。1979年在子长中学毕业,考入兰州军区军医学校。1982年毕业,分配到延安解放军513医院工作。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调入西安解放军323医院工作,后任该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学士学位,技术八级。

    李世金(1963~)子长县安定镇三十里铺村人。1982年11月入伍,先后在59243部队42分队任战士,第四军医大学警卫连任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学员五大队副教导员、教导员,生物医学工程系干事。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进西安政治学院学习,获本科学历。2004年8月晋升为正团职,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2005年为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2005级硕士研究生队政治委员。曾荣立三等功两次。

    赵生江(1964~)子长县安定镇张家岔村人。1982年11月入伍。

    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0月,任延安军分区军务动员科科长。2002年3月,任碑林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2004年转业。

    何继军(1965~)子长县史家畔乡史家畔村人。1984年12月入伍,为陕西消防部队战士。1988年3月进省消防总队教导队学习培训。

    1989年3月起,任华县消防队排长、副队长、中队长、指导员,大荔县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1995~2002年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曾被陕西省消防总队评为“双争双学”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消防警官,优秀警官。2005年1月,任陕西省渭南市公安消防支队消防处处长。

    史雁(1965~)子长县玉家湾镇人。1983年10月入伍。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6月,先后任志丹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科长、延川县人民武装部军事科科长。2004年12月起,任延长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第三节革命英烈名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4~1937.7)

    瓦窑堡镇(14人)

    刘子祥李登栓李芳春李玉春郝根保郝新民郝保善

    薛巨升赵仰奎强保正张福英杨长江何九华杨彦娃

    安定镇(43人)

    石畔村:强怀发

    白杨树坪村:南开五白才白三来

    魏家砭村:魏世有

    崖堤村:白玉征

    张家岔村:阎进岐

    孙家畔村:刘道八

    王家沟村:柴三

    唐家川村:石怀章江根柱

    强家湾村:强海红强海成

    塌崖沟村:霍起红周来福

    董家沟村:张启发

    李家沟村:高尚维

    三十里铺村:刘生礼张宗福孙作清

    二十里铺村:唐金娃徐齐娃姬世飞

    张家渠村:曲万登

    周家圪台村:徐兴中

    十里铺村:白延胜石铜镇

    田家鶺村:白万苍

    王家庄村:孙休则井志清贺二换吴风歧

    新庄村:苏生兰高怀义薛元金薛宋娃冯柱娃石美娃石万有

    廖公桥村:张宝玉张维录景顺娃

    安定村:刘九娃

    杨家园则镇(40人)

    蜜蜂峪村:潘仲州野满兴封国珍野丕生

    柳家坪村:张怀珠

    任家山村:刘进财

    杏家湾村:黄平安杨望云王世清杨井西张仲华张仲旺刘保儿杨凌汉杨随召马其儿

    王家坪村:白怀玉

    吴家寨子村:任改过白百姓吴遂梁怀山黄天贵

    吴家坪村:白成荣吴生德

    好坪沟村:吴山川杨彦亮杨旺山

    贺家沟村:贺德胜刘满年

    徐家沟村:马士雄徐随成朱恩荣

    新庄村:张来源杨善良黄门强董招财

    山庄子村:王怀清

    马家沟村:艾绳飞李树华

    麻柴沟村郝焕章

    玉家湾镇(87人)

    杨家沟村:王作爱焦才英杨志立王海杨延林苗林则王明泽王作富

    赵家台村:刘生泉武吉举赵应月

    黄家川村:黄义候

    王家沟村:杨玉才王孝增刘长明

    刘来沟村:刘杨保

    贺家湾村:王保娃贺长英

    路家寺村:李富贵路文昌刘折保黄校刚黄玉昌黄林则

    席子沟村:路建明薛七刘随英王保

    古家河村:贺治武

    柳树沟村:李如秀贺德仁李克富

    张家鹤村:黄应武薛兰芳赵张路延川

    墩儿鹤村:曹尔福胡立明薛晓华

    宜家坪村:慕生旺宜九德

    峁底村:王玉俊张俊义袁志英叶:在张金怀马月明拓动富

    刘家沟村:李根应

    阳岸村:高加才高兰对

    桥儿沟村:景远保景怀高景从娃李来则景向华

    景家坪村:曹稳则景东山曹应书景应景忙景何任瑞林马九财

    苏家鹤村:杨国庆苏谈作白生云

    枣林庄村:汪怀胜

    张家河村:崔召生张毛娃张凤成

    路家坪村:景齐涧

    玉家湾村:魏思真魏随庄魏铁毛马金奎魏瑟连魏才娃景白栓路应娃路应柱王世平魏友民魏治连

    村籍不详:薛茂昌薛其昌刘命娃

    李家岔镇(64人)

    枣树坪村:谢绍斌杨有旺谢才娃谢占元谢福玉谢德惠杜福云

    郭家坪村:许布江

    东沟村:南振江

    新庄墕村:张世华

    西河塌村:党玉山张玉山张起珍

    窑则峁河村:李福成

    龙嘴河村:沈玉树白海宽李生荣李长娃冯富娃白水娃

    南沟村:牛巨岐

    周家崄村:高生荣

    教场坪村:吴艳魁

    李家岔村:姬升元王如正白有才

    孙家河村:郭维清宋满斗

    徐家砭村:郝文德李福娃

    边儿条沟:谢满娃

    刘家圪崂村:刘世珍田玉川王兆儿

    崖窑沟村:白贺娃

    南家新庄村:南崇文

    谭家崄村:高姬生

    湫潭沟村:杜考则

    灯盏湾村:杜良元刘彦刘玉清

    西沟村:薛金牛

    阳道峁村:周步祥

    兔儿河村:张四

    徐家鹤村:刘光明

    店儿坪村:南丕胜

    李家砭村:李双娃

    麻家河村:王卖娃

    胡家鶺洼村:惠娃娃

    小沟村:白志生

    碑坪村:南福华

    柳树坪村:褚文汉

    榆树梁村:折金贾大晓谢克清折应兴贾二子

    谢家园子村:谢峰祥

    村籍不详:王福应南丙娃薛连则刘英李保娃贺福镇

    石家湾管委会(17人)

    石家湾村:冯亭富

    阳台村:李照杨六娃李生应

    石窑台村:薛兰洲

    贺家湾村:李尚德杨义清

    华里沟村:周双应

    平树梁村:李占喜

    椿树峁村:李六

    石嘴村:贺杨镇

    王家河村:姬忠昌

    井杨家河村:杨茂春

    余家峁村:康贵山

    柏山寺村:李海红

    村籍不详:马鸿义冯重德

    南沟岔镇(44人)

    石窑湾村:张武华折可荣

    双牛湾村:路张镇薛顺兴

    砖窑峁村:徐桂生

    薛家渠村:薛应时薛思聪薛应选薛海艳

    路坪村:薛治耀薛义元薛应元

    南河沟村:路三元王登艮高占山路清荣路安艮路:角

    封家沟村:加兴旺封治元封治昌

    应则沟村:马奎元张九才李树堂路俊川

    庙鹤村:刘三毛

    如则台村:郝志仁

    冯家渠村:杨俊年

    刘家沟村:薛贵才

    李家山村:崔应书高永祥

    王山目村:曹侯竹

    中塌村:贺玉旺杨茂池李贵仓

    郑家湾村:陈怀亮路贵川王生治

    南家鹤村:魏光生纪成业贾布金贾布艮纪成海

    田家沟村:路思明

    马家砭镇(64人)

    中庄村:雷模爪焦鱼杜仓惠生富

    界石堡村:王召有王怀治王风歧

    郭家河村:郭丕郭兴胜郭秦有

    吴家河村:吴玉芳

    兴庄村:强龙彪强吴娃马金柱

    刘家坪村:宜德富吴任芳

    老庄鹤村:任树业

    泥塌沟村:宋海元马占元王风银张增录陈镇录张宏祥

    韩家砭村:李生随

    任家寺村:任欢喜任占业任九付刘士功王士功王九州任占银

    水园子村:王真厚贾仁娃王安国

    蒿岔峪村:王胜业王俊业韩占业宫玉祥

    赵家鹤村:任李其任招拴赵全柱

    任家园子村:任苗台任增胜

    强家沟村:强石台强起全

    任家河村:赵生智

    西沟村:雷才阎宏彦阎年娃

    景家河村:景义景云民

    东沟村:阎来贵

    宜家畔村:宜治中宜爱胜

    白家河村:白风祥白风荣

    阳岔村:马福胜李拖王占富

    焦家河村:焦镇江

    赵家崖堤村:杨生军

    背塌里村:任合柱

    西河岔村:高树堂张荣毕

    史家畔乡(75人)

    郝峪岔村:周保顺张交王召定何大元慕尚忠

    芦家砭村:王四仁王居珍

    冯家岔村:袁向宝王世清刘万胜张行周冯赵栓惠招回

    郭家沟村:阎赵仁李怀珍

    杨家沟村:杨治信杨保山杨当儿杨蔡光杨德春

    杨家河村:杨其俊杨斗娃杨风西杨过年杨顺儿

    史家沟村:史全

    王家崖村:郝叶娃

    高家沟村:白生歧何万金

    马家坪村:马福祥马惠刘栓

    史家畔村:史埃财史庭兰史庭祥史富贵

    金盆湾村:魏志温

    花岩坪村:徐进全李吉钱马富吴赖娃李文焕

    高家岔村:梁存治康风义

    旧庄鹤村:田向沈张永功马德有

    马家鶺村:高树同高文祥高树旺

    老庄村:何万录

    湫滩沟村:马明川

    苏家河村:苏胜义王崇贵

    丹头村:杨海元高云丁杨常贵孙志善杨居才孙三马二小杨福林杨江孙福娃李毛杨合杨娃杨富杨四杨辽刘治富芦奎孙谋

    任家畔村:任德功

    冯家嘴头村:冯有中

    热寺湾乡(22人)

    热寺湾村:贺道有贺福全王战友贺俊秀马占海

    稍卜河村:周智和徐生录

    湫沟村:段元堂

    芦沟村:李埃

    中庄村:马状对

    冯家岔村:张福财

    徐家岔村:常兴贵

    王家沟村:王如金王文岗贺来拴寇正榜寇正奇

    姜家坪村:李树元刘套阎振录李四娃

    散岔树:宜有福

    高台管委会(16人)

    杨渠村:杨宗山薛贵祥

    南草湾村:南侯仁南士成刘成业

    赵圈村:郭占贵

    另山村:郭顺才牛贵旗马三白风仁郭瑞

    车道鹤村:高栓郭思如南步林郭六

    高新庄村:梁文有

    涧峪岔镇(40人)

    方家河村:杨生党杨俊岑毛战昌

    毛家河村:薛振艮薛正贵薛方满张旺

    红崖鹤村:申重和霍守军李学智

    南家峁村:薛治瑞杨怀雄南风武田玉军杨照万李福胜

    郭家渠村:路志平

    边家湾村:薛泽亮

    张家山村:薛巨才

    白家岔村:折进红赵三

    迷家河村:南来娃王大刘六

    稍鹤村:张双宝

    刘家坪村:南丕富

    贺家峁村:李镇

    东良村:王九功何志年薛来则

    杨家老庄村:马九周杨成良杨四

    杨家河村:郭录

    吴家湾村:吴天柱吴凤雷崔有树

    高台村:刘根儿

    折家老庄村:折明安

    李家塌村:薛云爱瑞

    栾家坪乡(37人)

    中庄村:冯文明

    郭家河村:武孝成

    张家沟村:张五

    黑马山沟村:汪占岗

    辛家坪村:艾丕花辛世功

    强家坪村:刘鱼娃常有财

    杜家坡村:白双成

    徐家坪村:景随贵

    道园树坪村:郝存龙

    韩家崖堤村:孙万金李生玉强增荣

    孙家沟村:孙希明

    十里铺村:孙召对贾财娃

    边家沟村:边保娃边占亮

    徐家鶺村:徐怀清

    强家湾村:强龙志强士英

    栾家坪村:栾丕娃白丕娃白铁贵栾醉娃强换娃

    强家洼村:强民岗

    冯家沟村:景齐东何生瑞

    甄家沟村:高五娃

    黑圪塔村:李俊明

    余家峁村:白尚

    齐家河村:刘岗海刘生元

    齐家圪村:王占堂

    郝家沟村:张占光

    冯家屯乡(57人)

    寨子沟村:郝友娃牛存定

    冯家新庄村:薛满银冯德胜

    老婆鶺沟村:郝居光

    冯家屯村:高顺

    稍木则沟村:高重祥刘向先张德胜李随根

    张家沟村:胡小毛徐福才张丕

    薛家沟村:郭迎春薛阎虎魏德胜

    湫沟台村:薛狗子

    刘家沟村:张双成郭八娃刘居才李成东

    张家峁子村:王元张福才

    李家沟村:李荣春李荣旺

    郭家楼村:阎光耀

    水沟坪村:郝子元

    磁窑村:姚生富

    冯家石嘴村:冯德圣

    新庄库村:李高升韩金山

    驼儿巷村:石二花脸

    石家川村:石养贵魏二海

    后桥村:薛居安侯改艮侯老四白随胡招儿薛居荣薛居仁薛居华薛士秀薛士林赵二应赵大应赵赖娃赵美胜李度娃李保娃王拴

    西门坪村:阎天才

    郭家崖窑村:赵应应

    齐家湾村:吴虎臣

    枣湾村:刘更维

    中湾村:郭环

    芽坪村:李迎春

    余家坪乡(7人)

    郝家川村:郝三毛

    崖头村:李郝贵李当才

    强家峁村:薛生荣

    新庄库村:刘巨才

    禾草沟村:李维则

    二进沟村:张发财。

    寺湾乡(10人)

    后滴哨村:伍有娃

    李家川村:李全娃

    桑树坪村:惠思忠

    凉水湾村:李刘肖井殿军张生成李交财

    山神峁村:贺从录

    王家圪崂村:杨生枝

    穆家塌村:高金卫

    子长籍乡(镇)村不祥的革命烈士(49人)

    胡海侠刘明锐杨春旺孙秀平苏高胜高九胜阎中全惠泽东谢德恩李有娃孙兰福侯凤来杨玉娃南宗玉谢德恩魏五李齐儿郝子厚郭三渠潘三娃李艮四史翟兰曹鸿番付贵升邓万祥吴锡昌南深安薛子忠阎九良高等福黎汲薛开元侯凤祥何史元贺光胜张汉汉贾鸿义贺凤翔杨成杰刘木盖郝库朱长明冯应奎卢济生孔子华刘富贵路志明史呈祥拓能录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瓦窑堡镇(5人)

    阎鸿鹏杨春吴买则吴登吴登江

    安定镇(13人)

    南河沟村:刘金娃

    贾家沟村:李开芳

    新庄村:冯根柱

    安定村:强岐山

    崖堤村:贺怀有

    三十里铺村:杜清信

    廖公桥村:景保成

    魏家砭村:王海明

    清水沟村:孙光花高二丑

    张家岔村:阎志玉

    王家庄村:孙狗

    石畔村:柴福俊

    杨家园则镇(15人)

    杨家园则村:黄国亮杨云山杨富贵高永章华丽

    王家坪村:白怀银

    任家山村:张屯屯杨志飞

    新庄村:李永旺

    蜜蜂峪村:魏安厚潘仲贵唐世仁

    高家河村:高振山

    柳家坪村:张随保

    吴家寨子村:吴岱营

    玉家湾镇(20人)

    杨家沟村:杨植本

    赵家台村:武占安

    刘家沟村:谷乾应

    黄家川村:黄应武郝善成

    王家沟村:崔文排崔文桃

    贺家湾村:贺光银

    路家寺村:路治宽

    席子沟村:薛勇

    霍家沟村:薛雷昌

    柳树沟村:李景成

    墩儿鹤村:张生旺

    路家坪村:刘长江刘长海

    峁底村:王起祥张荣镇

    桥儿沟村:景怀亮景茂生

    黑窑沟村:黄月明

    李家岔镇(17人)

    龙嘴河村:张申武

    水晶沟村:贾年娃

    小曹湾村:杨生秀

    护林沟村:叶长文

    杜渠村:井修旺

    坪庄村:杜明章

    阳台村:杨保山

    胡家圪崂村:杜德胜贺加录

    李家岔村:车有德

    刘家圪崂村:李登财

    周家崄村:周生万周印则

    胡家鶺村:郝文富

    湫潭沟村:王新成

    谭家鶺村:惠永贵

    村籍不详:刘生云

    石家湾管委会(3人)

    石家湾村:冯福德

    柴家河村:魏王羔

    村籍不详:王志贤

    南沟岔镇(8人)

    南河沟村:路占国

    应则沟村:路占荣徐登旺

    陈家山村:陈齐正

    薛家渠村:薛应满

    石窑湾村:折可华

    刘家沟村:徐世礼

    村籍不详:封智满

    马家砭镇(9人)

    兴庄村:宜丕江

    赵家鹤村:赵国辉

    蔡家沟村:蔡林

    景家河村:景高升

    东沟村:阎九亮阎登贵

    宜家畔村:宜光胜

    白家河村:武生银

    老庄鹤村:梁存银

    史家畔乡(20人)

    郝峪岔村:何作功张凤银

    郭家沟村:郭维增郭有金

    杨家沟村:呼振东杨兴其

    杨家河村:杨玉本

    阎家坪村:阎长太

    冯家嘴头村:乔金新冯迎祥乔兴彪

    史家畔村:史向川史怀忠

    金盆湾村:魏志忠魏树花

    花岩坪村:景世明雷二全

    高家岔村:贾思明

    马家鶺洼村:高振有

    湫滩沟村:杨永池

    热寺湾乡(8人)

    前圪塔村:徐文忠

    冯家岔村:樊树何

    芦沟村:宜啦叭

    何家岔村:李桃林

    常新庄村:张德胜

    姜家坪村:景天明姜兴胜

    强家畔村:阎锡年

    高台管委会(3人)

    南草湾村:高增春

    车道鹤村:郭如义乔俊保

    涧峪岔乡(7人)

    郭家河村:薛启海

    毛家河村:王志贵

    迷家河村:南志昌

    稍鹤村:高贵解

    李家鶺村:李茂成

    吴家湾村:刘克仁

    杨家老庄村:张明俊

    栾家坪乡(13人)

    辛家坪村:辛世年

    窑台村:强丑

    石子沟村:贾宝鱼

    杜家坡村:白成发白成功

    景家坪村:景志荣

    栾家坪村:贾习娃栾牛

    王家河村:张福前

    郭家坪村:南应王交娃

    王家沟村:王双富

    徐家坪村:郝生智

    冯家屯乡(12人)

    阎家畔村:王三星

    郭家崖窑村:郭毛娃

    齐家湾村:孙志胜

    稍木则沟村:郭志成强丁娃

    冯家屯村:白万银王世松

    芽坪村:冯毛娃邓国

    石家川村:石九成

    黑豆地沟村:石随娃

    陈家鶺村:刘玉英

    余家坪乡(12人)

    岔沟坪村:郝仓郝宝明

    寺沟村:曹玉亮

    禾草沟村:李来科李贺保王随则李黑娃

    胡家塌村:王随

    郝家川村:王德成

    老沟村:李满全

    崖头村:李树枝

    村籍不详:李嵩则

    寺湾乡(12人)

    刘家园则村:吴登民

    新庄库村:王万仁

    红旗村:李养俊

    碾沟村:白如亮

    刘家崄村:石梅山

    石家坪村:张交齐

    寺湾村:石光财

    老草湾村:刘尚德

    红岩村:折志德

    西山沟村:石海元

    穆家塌村:贺从红宜德云

    子长籍乡(镇)村不详烈士名录(5人)

    郝花堂高腾霞张国良邵国玉李桂芳(女)

    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9)

    瓦窑堡镇(12人)

    强金牛温其祥李和刘宝则王福昌吴库娃贾俊儒

    陈宏某营翠郁张如亮李振东张振邦

    安定镇(21人)

    椿树砭村:白战武

    王家沟村:张家章周生正

    孙家畔村:马志荣

    王家庄村:汪玉福

    三十里铺村:张海山

    李家岔村:白有财

    唐家川村:徐玉保南志仁刘生财李树凡

    张家岔村:白丕娃徐金贵

    张家渠村:牛世昌王万有

    安定村:白志荣

    周家圪台村:杨海艮

    清水沟村:高有才

    高家沟村:杨成东

    石畔村:冯顺新

    齐家渠村:白憨子

    杨家园则镇(14人)

    高家河村:孙米

    徐家沟村:吴光周徐占华

    柳家坪村:吴连功

    麻柴沟村:张满红马海林

    吴家寨子村:吴志英白信毛营治忠吴奋有

    好坪沟村:惠爱有吴保真

    新庄村:常泰李永旺

    玉家湾镇(16人)

    杨家沟村:杨树枝杨俊仁

    赵家台村:阎德胜

    折张家河村:王守义王守堂

    肖家河村:路思镜

    刘来沟村:陈文海刘育江

    阳岸村:高德富

    张家河村:薛七娃

    张家鹤村:王占礼折风山

    玉家湾村:路六小魏克福刘应娃

    峁底村:景双印

    李家岔镇(14人)

    袁则湾村:刘埃则

    牛家山村:任尚官

    乔家岔村:陈焕军

    崖窑沟村:李义保

    孙家河村:郭海亮姬化瑞

    徐家砭村:李侯娃

    谭家崄村:南永贵

    榆树湾村:薛有贵

    周家崄村:周发仁

    杜家渠村:雷福亮

    任家峁村:艾丕祥艾西川

    坪庄村:刘合合

    石家湾管委会(5人)

    石家湾村:冯宗仁

    降家峁则村:刘增理

    柏山寺村:李生元

    石窑台村:王新

    贺家湾村:鲁向增

    南沟岔镇(20人)

    薛家渠村:李三周薛治和

    路儿坪村:张树生薛旺元

    封家沟村:封树升封思导封树凡刘满元

    南家鹤村:薛俊山魏志满

    郑家湾村:路生金

    中塌村:乔俊贵

    砖窑峁村:徐海元

    李家山村:高俊杰曹占会

    庙鹤村:刘永贵

    田家沟村:路怀川

    应则沟村:路德仁

    南河沟村:薛兰秀

    冯家渠村:薛位

    马家砭镇(17人)

    界石堡村:王风厚

    刘家坪村:李生富

    寨则岸村:杨万朝杨万兴

    西沟岔村:高增胜

    任家河村:郭福庄

    景家河村:周明武

    陈家沟村:景录

    东沟村:阎麦贵阎贵堂

    东山村:马士高马福智

    井儿湾村:王应兰王银祥

    阳岔村:王狗娃李养江

    赵家崖堤村:王玉生

    史家畔乡(19人)

    郝峪岔村:何占全

    郭家沟村:李怀保郭福录

    王家崖村:武世杰

    薛家沟村:王在堂

    李家沟村:李应忠

    马家坪村:马生荣马德荣

    湫峪沟村:赵勤章赵生江

    湫滩沟村:马加乐

    金盆湾村:魏成祥

    花岩坪村:刘憨憨雷恩田折池银

    高家岔村:冯金玉何步祥

    旧庄鹤村:张金玉

    马家鶺村:高镇儿

    热寺湾乡(8人)

    芦沟村:苗宝娃

    冯家岔村:樊进财

    徐家岔村:徐忠福

    大寨村:徐孝达折丰年

    姜家坪村:姜涛李腾辉

    圪塔村:周福财

    高台管委会(2人)

    石嘴梁湾村:柳池发

    高新庄村:杨光山

    涧峪岔镇(17人)

    壕子鹤村:刘志明

    毛家河村:高风德

    折家老庄村:折明山

    白家岔村:姬成录

    迷家河村:安向则安清治胡林财郭万海

    康家坪村:霍树枝

    吴家湾村:冯建成吴温则

    稍鹤村:高贵仁张来桐张天才

    李家鶺村:钟风楼

    前杨家河村:杨如艮

    杨家河村:杨如荣

    栾家坪乡(10人)

    黑圪塔村:邵有峁

    石子沟村:景成仁

    窑台村:李春金

    十里铺村:贾连英

    栾家坪村:白仓娃白九娃栾国仁

    石咀村:何富才

    甄家沟村:甄福财甄国胜

    冯家屯乡(23人)

    冯家屯村:阎明友

    稍木则沟村:高合常成刘铁娃

    芋则湾村:张树之张云花

    张家峁则村:曹文焕

    李家沟村:张光国李生春

    冯家庄村:李家才

    桃树鶺沟村:张同仁

    白家窑则村:王德成

    陈家鶺村:景德胜

    河东村:王保贤

    后桥村:薛世昌赵学锋

    磁窑村:高德元

    秦家塌村:秦延年秦恩贵

    芽坪村:李同娃秦白英

    黑豆地沟村:石长忠

    齐家湾村:薛应全

    余家坪乡(19人)

    郝家川村:郝生治郝廷玉

    寺沟村:曹玉忠

    老沟村:李金才李江治

    黑山子沟村:郭立强

    麻家塌村:李怀亮

    胡家塌村:刘学治贺行娃

    郝家沟村:石文斌

    流泪坡村:王廷贤

    余家坪村:郝士才

    强家峁村:刘治胜

    杨家圪台村:杨凤春

    新寨河村:左云亮张占海

    崖头村:景月仁

    岭湾村:张华昌

    禾草沟村:高占海

    寺湾乡(6人)

    后滴哨村:高举文

    中庄村:石元海石如福

    刘家园子村:任忠华

    石家坪村:郝三元

    老草湾村:胡德义

    乡村籍不详(6人)

    鲁孝增李好星聂树俊位治川白三对余少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0~2005.12)

    瓦窑堡镇(16人)

    周福成赵世兴陈宏德杨兴旺贺乔年南兆堂慕向宁

    侯凤高李合合张行行

    佛殿村:李启胜

    刘家沟村:南凤池

    冯家庄村:张怀林

    石家沟村:石郝存

    郭家崖窑村:张子廉

    后桥村:李树贞

    安定镇(5人)

    周家圪台村:王如义

    张家岔村:张学明

    三十里铺村:谷家义唐生富

    王家庄村:田双

    杨家园则镇(3人)

    杨家园则村:马保定

    吴家寨子村:王建新

    好坪沟村:吴世贵

    玉家湾镇(4人)

    路家寺村:路全瑞

    玉家湾村:魏明选

    马家沟村:韩步俊

    任家砭村:李长胜

    李家岔镇(5人)

    茨圪塔湾村:周文明

    枣树坪村:谢占元谢才娃谢福玉

    刘家圪崂村:刘满

    南沟岔镇(4人)

    如则台村:方生富

    薛家渠村:薛生荣薛安礼

    双牛湾村:路:强

    马家砭镇(2人)

    东沟掌村:高明榜

    马家东山村:马自福

    史家畔乡(7人)

    郝峪岔村:苗凡江

    杨家沟村:杨清瑞

    东沟村:陈光年

    金盆湾村:康风翎

    高家岔村:冯志刚

    湫峪沟村:赵生源

    阎家坪村:阎海荣

    热寺湾乡(1人)

    芦沟村:李建有

    高台管委会(1人)

    李家坪村:李俊秀

    涧峪岔镇(3人)

    吴家湾村:万金祥

    折家老庄村:姜秦镇

    崖靠山村:景存军

    栾家坪乡(2人)

    侯家园村:侯海生

    甄家沟村:侯交娃

    余家坪乡(3人)

    郝家川村:郝宪文

    王家鶺村:王生治、孙国清

    寺湾乡(3人)

    红旗村:郝向富

    安家嘴村:高德仁

    穆家塌村:张成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