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篇作品对于“作家”们易如反掌。大专文凭可以通过进修捞到,函授也很容易,一定数目的铜板,有能耐的公家报,有能耐的报一半,没能耐的自己付——反正日后,书中自有“黄金屋”。至于考试,绝不会卡脖子的。
某大学作家班,一芳龄二十的“女作家”在给编辑的信中写到:“今天我已跨入了大学作家学习班学习,正式成为中国女作家了。来信说我的作品要发表,能马上寄一样本看上吗?我还从未见过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是什么样子……”也许“作家”有些激动,言词之间不免完露出了本人素质的一鳞半爪。
他们大谈“性爱”,每个“作家班”都飘荡着荷尔蒙气息。清教徒式的生活总算可以得到一时解脱,有时如羞如遮面,有时如熔岩喷发,有时又如疯似傻……这也“文学”?“文”道难,难于上青天;“文”坛乐,乐坏人不点。不少徘徊于文学圣殿外的文人在角落里艰难的爬行,不停地写,不停地投,却总是杳无音信,如泥牛入海。
然而,有些大学生却得天独厚A女,22岁,未婚,作家。17岁即发表处女作,某大学曾撰文介绍,现为某市作协会员,家庭背景不详。B男,年龄不详,未婚,诗人。F大学中文系毕业,起初本人不想作诗人,其编辑母亲为他寄出作品并发表。C女,21岁,未婚,诗人。H大学中文学生,有诗集数本出版。家庭背景不详。一位在某报社工作的父亲说:“我偷偷将女儿的诗选了十几首打印出来,分送给几个诗坛前辈,未曾料到,女儿稚嫩的诗作,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毋庸置疑,他们天姿聪颖,才华出众,文笔潇洒。他们立志文坛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他们很快被举为文坛的新贵。他们也许会得意,也许会成为流星。今天他们在文坛娇艳的绽放,明天或许被扫落叶的秋风吹得苍白。
而那些在黑暗中酝酿生命的青年,他们致立于文学。一旦他们他们从不幸中走出,他们会发现他们的生命如朝阳般蓬勃,自己的作品将如他们的人格一样高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