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挑战

    “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对现阶段的中国发展具有警示意义,它提出了中国在现阶段要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并且科学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科学发展,把发展建立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社会和谐、民主政治稳步推进的轨道上。具体而言,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也正是因为这些挑战,才出现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论断。

    1.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挑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发展面临两大挑战:其一,经济增长速度下调,由高速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甚至有可能落入中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下调是结构调整的结果,中国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发挥关键作用。因此,中国经济如何转换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建立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将会有助于提升资本回报率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

    2.资源环境挑战

    从长期来看,资源环境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性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长期以来的“加快增长”目标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过度工业化、过度重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的增长模式有关。

    3.人口老龄化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伴随的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

    人口老龄化只是中国人口状况的一个视角,中国人口还存在其他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1.未来中国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继续成为中国未来20年经济增长的支撑性因素。特别是,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2.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人力资本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人口红利”趋于消失,但是“教育红利”将成为促进劳动生产率上升的支持因素。

    3.就业人口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4.收入差距挑战

    收入差距过大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重的。

    首先,收入差距过大必将导致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不能发挥出来,进而使得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潜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经济增长依然难以摆脱依赖投资和贸易的增长。

    其次,收入差距过大也将对中国的社会凝聚力造成重大威胁。总体来说,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负面作用。

    尽管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开始出现缓解趋势。此外,随着中国不断完善各类社会保障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收入差距所导致的不平等问题。

    5.社会稳定的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流动性规模巨大。

    其次,社会结构朝着稳定型的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复杂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总体是稳定的,但是威胁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长期存在,局部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但随着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不断扩大,从总体上看,社会矛盾尤其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会有所缓解。

    6.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条件。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存在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政治稳定,难以保障政治发展;没有政治发展,也难以保障政治的长期稳定。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中国必须谨慎地选择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方式,既能顺应社会变革以及推进政治发展,但又必须要避免剧烈的社会冲突,防止政治动荡。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无论是党中央,还是人民群众,都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智慧,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促进中国发展的民主体制有利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进而使得政治发展成为国家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政治陷阱。那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构筑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

    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我们认为主要取决于五点:第一,是否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第二,是否实施了正确的宏观经济管理;第三,是否具备了持续增长的基本能力(例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第四,是否具备了持续的创新能力;第五,是否具备了应对外部冲击和风险的能力。从以上五点来看,中国完全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完成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跨越。

    1.经济体制稳步转轨与宏观经济管理日趋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日趋成熟,不仅适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保障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保持稳定,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总体来看,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阶段,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阶段。

    2.国家战略规划能力不断提高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规划”。作为发展的整体性安排,这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是一种有意识的发展治理,在明确规定了各个发展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战略以及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和协调发展,是基于发展目标的国家治理。

    3.基础设施现代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基础设施现代化加速阶段。2001年以来,交通、通信、能源三大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和先行基础部门。

    4.中国已经具备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条件

    从21世纪初到现在,中国正在逐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机制,高新技术相关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中国制造”快速向“中国创造”转变。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国正经历着从创新的追赶者到前沿创新者的转型,已经大大超过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设想。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可以预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显,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球创新版图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中国不仅将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也将成为世界创新的重要领导者。

    5.中国的绿色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公众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处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6.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化者变成了积极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经济全球化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驱动力,同时世界经济的发展受益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积极实施推动双边和多边自贸区战略。

    2.中国积极构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机制。

    与东南亚国家和拉美国家相比,中国也拥有应对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

    1.中国已经具有数量可观的世界级企业,这也成为中国应对外部危机的重要保障之一。

    2.中国拥有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这使得中国既不会发生像1998年东南亚国家由于短期资本迅速外流导致的大幅度货币贬值,也不会发生近年来部分欧洲国家所经历的主权债务危机。

    3.中国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

    7.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治保障

    中国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优势和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中国完全有可能通过前瞻性的、主动性的战略调整与制度建设,解决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从政治体制上来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具有独立自主的国家决策能力;其次,中央领导集体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在中等收入阶段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不断推进共享发展实现发展的公平正义目标。

    8.小结

    总体而言,尽管中国当前处于中高收入阶段,经济发展仍旧面临诸如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资源环境、人口老龄化、收入差距、社会稳定、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等诸多挑战,但是中国已经对这些挑战进行了积极有效应对。因此,上述挑战并不会导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