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慧玉证情-第 44 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皇阿玛的话,他也忙忙的收拾起行装,装备充分利用在江南的日子得到黛玉的心。

    “还会有谁来求赐婚的旨意?”康熙坐在案前闷闷的想,正想着,李德全过来小声回禀,“启禀万岁,九阿哥求见。”

    “什么,胤禟求见,他今年才十岁,难道也要来求赐婚?”康熙不禁说了出来,反正这南书房里只有他和李德全主仆二人,说话也可以随便一些。

    听了康熙的话,李德全心里闷闷一乐,只候着皇上的旨意,康熙轻叹了一声道:“罢了,叫他进来吧。”

    胤禟进来磕头行礼,康熙也不叫起,只以手撑案的问道:“胤禟你有何事?”

    胤禟抬头看着康熙,娇美的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只说道:“回皇阿玛,儿子刚才出宫了,这会子才回来,便过来回皇阿玛一声,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面容一松,笑着说道:“嗯,站起来说话。”

    胤禟起了起来侍立一旁,笑着说道:“皇阿玛,儿臣刚才去了林二叔家。”

    一听这话,康熙不由又开始头疼,只皱眉看着胤禟,心中暗道,谁说儿子多是福气的,瞧朕这几个儿子,没有一个省心的。

    胤禟可不知道他皇阿玛在想什么,只笑道:“皇阿玛,儿臣想出宫。”

    康熙不解的问道:“朕不是已经许你们兄弟自由出宫了么?”

    胤禟忙摇头道:“皇阿玛,儿臣说的出宫不是您说的出宫,儿臣说的是出了北京城,到其他地方去。”

    康熙仍不解道:“胤禟,你今儿是怎么了,皇阿玛不是让你们随着你们林二叔去江南么,到时自是要出北京城的。”

    胤禟忙说道“皇阿玛只给了一个月的假期,可是儿臣想和小石头到全国各地走一走,考察各地的物产。”

    康熙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趣,招手笑道:“胤禟你过来细细说给皇阿玛听。”

    李德全搬过一只绣墩,胤禟谢了座,方才斜签着坐了,对康熙说道:“皇阿玛,儿臣刚才去二叔家,和小石头弟弟畅谈一番,小石头弟弟打算算先侍奉二叔回江南,再将家里的事情安顿好,便要带着几个得力的走遍全国,遍访全国各地的物产,儿臣想和他一起去。”

    康熙笑问道:“你们还谈了什么?”

    胤禟微有些不好意思,偷眼瞧了皇阿玛的神色,见他并无不悦之色,便大胆说道:“回皇阿玛,儿臣一直对做生意极有兴趣,难得小石头与儿臣志趣相投,我们约好了为大清聚累财富,让我们大清永远傲立于天下。”

    康熙心里美的不行,瞧瞧这儿子,多有志气,多好的儿子呀!因有了林海的劝说,康熙已经不再觉得做意赚钱是件多么下贱的事情,当年平三番时军费不足,连后宫都节衣缩食,省下钱粮供给前线,这样的事情康熙再不愿重演。无农,国不稳,无商,国不富。既然如此,那便让自己的儿子去行这富国之举。

    康熙决定了,便对胤禟笑道:“老九啊,你额娘已经替你求了多次,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你去经商,这前程可就……”

    胤禟明白康熙的意思,站起来一本正经的说道:“皇阿玛,儿臣心意已决。”

    康熙点头笑道:“好,胤禟你是好样的,皇阿玛答应你,许你出宫自由行走,不受宫禁限制,只记住一条,时常给皇阿玛和你额娘捎信回来,别让我们惦记着。”

    胤禟大喜,翻身跪倒在地,谢过皇阿玛的恩典,康熙笑道:“朕知道事越机密越好,你到底是皇家阿哥,出门在外要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才是。朕特别给你十名影卫,专职保护你和玉……小石头的安全。再让你额娘给你多多准备些银钱。嗯,朕还得给你一道便宜行事的特旨,你和小石头出门在外,难免遇上些事,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你可就近调动兵马,不过不可擅用。”康熙险些儿说漏了嘴,忙又拗了过来,胤禟听了低下头,眼中流出一抹笑意。

    得了康熙的特旨,胤禟开开心心的去了宜兰宫,向他的额娘宜妃细细说了一回,宜妃心中极为舍不得,可是她比康熙还了解胤禟,只拉着胤禟的手道:“胤禟,你打定了主意?”

    胤禟坚决的点点头,宜妃轻叹一声,放开胤禟转过身去,从多宝格上拿下一只小盒子,对胤禟说道:“这两年铺子里的收益不错,额娘怕你乱花,便没都给你,如今你要出远门了,便都带上吧。”胤禟做生意真是一把好手,只两年的时候,他便赚了近十万两银子,这还是在康熙和宜妃联手压制,他不能尽情施展的情况下,想着以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胤禟兴奋的几乎要跳了起来。

    宜妃瞧着胤禟脸上跃跃欲试的神色,不由伸指戳着胤禟的额头笑骂道:“真真是个小没良心的,这还没娶媳妇便忘记了额娘,只想着出去逍遥自在!”

    胤禟摸着额头笑讨好的笑道:“额娘,儿子才不是那种人,儿子这一回出去,是给额娘争光的,等儿子做成了大事,额娘才知道儿子的一片心。”

    宜妃到底是舍不得儿子的,只将胤禟抱在怀中,哽噎道:“傻孩子,额娘不要你做大多的事,额娘只要你平平安安的。”

    胤禟反手抱着宜妃的腰,心里也有些酸楚,只闷声道:“额娘,您要保重,儿子会常回宫看您的。”

    宜妃轻叹一声,抚着胤禟极美的小脸轻声道:“胤禟,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你这张脸是九阿哥的招牌,可千万要当心,最好是扮上一扮,别那么轻易就被人认出来。”

    胤禟点点头,对宜妃笑道:“额娘放心吧,皇阿玛给了儿子十名影卫,安全上没问题的。”

    宜妃担忧的摇头道:“老虎尚有打盹的时候,胤禟,你可千万不能大意了。”宜妃将自己能想到的都细细叮嘱给胤禟,那泪珠儿就没干过,拳拳慈母之心可见一斑!

    得喜信贾琏外放到荣府薛氏存疑

    自皇下颁下圣旨,荣国府便成了京城里的笑柄,荣宁街上车马寥落,贾氏子弟出门都得溜边儿低着头走路。就在这样的低迷之中,荣国府大房的贾琏却有了一桩喜事。贾琏收到了吏部的文书,派了他实缺,迁为九江同知,不日便要上任。

    贾琏夫妻早就从林海处知道此事,因此心里虽是高兴,却并没感到意外。可贾母贾赦夫妻却惊喜异常,贾母再没想到荣国府现在还能有这般的好事,忙忙将刑夫人王夫人凤姐叫来,喜气洋洋的吩咐道:“琏儿放了实缺,可是天大喜事,琏儿媳妇,快快操办起戏酒,派了贴子,多请些人来好好的庆祝才是。”

    王夫人听了这话,满心酸的不行,刑夫人却笑得合不拢嘴,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她话也多了起来,只见她走到贾母面前笑道:“可不都是老太太的福荫,琏哥儿才得了这外放实缺,听说那九江可是个好地方,可见得万岁爷心里还是想着咱们荣国府的。”

    凤姐脸上略带为难之色的上前说道:“回老太太,如今官中只有一万三千两银子,又快发月钱了,实在是……”

    贾母听了这话不由皱了眉头,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王夫人则沉着脸责问道:“如何还剩下这么点子银两?凤丫头,你是怎么管家的?”

    凤姐心里也不恼,只说道:“年前为宝兄弟瞧病,整整花了四十万两银子,帐上原只剩下三万多两,请年酒又花了一万多两,再加上每日的开支,俱是有帐可查的。”

    贾母点点头,横了王夫人一眼,对凤姐说道:“这戏酒钱不动官中的,回头我叫鸳鸯单给你一千两,务必要办的热闹体面,不可让人小瞧了。”

    凤姐笑着应了,有银子谁不会办事呀,王夫人见了心里恨的什么似的,心中只将凤姐暗骂个不停。王夫人眼光低垂,只在瞧着凤姐腰间的荷包之时,那眼神才缓了缓。

    贾母出银子办戏酒,贾赦自是欢喜的不行,可是贾琏却一脸沉郁的找到贾赦,恭敬的说道:“老爷,这戏酒只请族中之人便也罢了,万不可大肆宴请别府之人。”

    贾赦因贾琏被放了实缺心里高兴,对贾琏也有了些笑模样儿,只和气的问道:“琏儿,你为何如此说?”

    贾琏上前低声道:“因着宝玉的事情,咱们荣国府已经成了四九城的笑柄,儿子只不过是个五品的同知,老爷您想,满京城随便甩根棒子都能砸着个五品官,这实在不值得大肆庆贺,没得让人说咱们眼窝子浅惹人笑话。”

    贾赦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四九城里都是爷,区区同知着实不算什么。嗯,这话我去说。”

    贾琏笑着应了,又对贾赦说道:“老爷,儿子此番上任想带着媳妇一起去。”

    贾赦听了这话脸一沉道:“你这没出息的东西,离了你媳妇不能活么,随便带几个小妾也就是了,你媳妇还得管家。”

    贾琏忙陪笑着说道:“老爷,儿子眼下只有大姐儿这一个,便带了小妾过去,也生不出嫡子,求老爷的恩典,让儿子媳妇一同去,三年任满,许给老爷抱回个大胖孙子,这岂不是比让她管家更好。”

    贾赦听了这话沉吟起来,他平日虽然荒唐,可是于子嗣上的事情却也不敢胡为,贾琏见了便又说道:“老爷您想,叔叔婶子已然成了庶民,总不能再当着荣国府的家,若是媳妇同儿子一起走了,这管家之权必然落在太太手中,到时候……”

    贾赦一听这话,昏花的老眼瞬时亮了,只拍着贾琏的肩笑道:“好个琏儿,你果然有长进,行,这事我答应了,回去叫你媳妇收拾起来,陪你一起到任上,早些给我生个嫡孙是正经。”

    贾琏满心欢喜的应了,退出房赶紧回家找凤姐通报这一好消息,贾赦瞧着贾琏走了,只坐了下来,自言自语道:“这事透着古怪,琏儿早几年捐了个同知,这二三年都没动静,怎么这会子突然得了实缺,还是个肥的,这小子莫非有什么门道?”贾赦平日里荒唐归荒唐,这脑子却也不笨,有的时候看问题还是很一针见血的。想了一会子,贾赦忽然笑了起来,只见他站起身拍拍手道:“管他呢,反正琏儿是我的儿子,他有出息我这做老子的也光彩,走了,找老太太去,先拦着,没的四处丢人现眼。”自从二房被贬,这贾赦便有些变了,虽然好色依旧,可是也开始问些正事了。

    贾母正满心欢喜的同刑夫人凤姐说话,无形当中便已冷落了王夫人,王夫人心中暗恨,只垂眸瞧着自己身上黯淡的深紫色衣裳。庶民穿着自有规矩,再不能穿用官用绸缎,李德全那日又特意说了一句,所以贾母便命丫环去买了寻常的民用绸缎,给二房做了好些新衣裳,将原来那些官用缎子上用缎子做的衣裳尽数收了起来。民用绸缎既稀且薄,手感又粗糙,王夫自出生以来,还是头一回受这等罪,心里的恨意真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

    王夫人正暗恨着,小丫环便进来跪下回禀:“老太太,大老爷求见。”

    贾母只笑呵呵道:“快叫他进来。”

    贾赦进房行了礼,便对凤姐笑道:“琏儿媳妇,刚才我瞧着琏儿正四处找你,你快家去瞅瞅,别再误了他的事。”

    贾母一听忙说道:“快去吧,不用在我这里立规矩了。”

    凤姐行了礼,笑盈盈的退了下去,带着平儿回了自己的院子。贾琏一见凤姐便上前拉了她的手笑道:“凤儿,刚才老爷已经答应了,让你陪我一起到上任。”

    凤姐惊喜道:“真的么?”

    贾琏做摇头得意状,“自然是真真的!”

    凤姐惊喜的攀着贾琏追问道:“老爷怎么会答应呢?”原来大家子里的规矩,哥儿外放只带妾室,正室是要留在家中伺候公婆的,故而凤姐有此一问。

    贾琏将手放在凤姐的腰间,往怀里一带在她的脸上偷了个香,方才在凤姐耳畔低语几句,凤姐听了连耳根子都羞红了,轻啐了贾琏一口,难得见凤姐如此妩媚,贾琏心襟摇荡,只拥着凤姐往床边儿走,凤姐羞的不行,贾琏却说了一句:“凤儿,这可是老爷吩咐的,是正事呢?”

    贾琏凤姐正是少年夫妻,感情又好,不免上了床行那周公之礼,凤姐的丫头平儿只守在房外,听着房里的动静,亦羞得脸儿通红。

    再说上房之中,贾母听了贾赦的分说,连连点头道:“到底是你们想的周到,那便只请族中之人热闹热闹,日后琏儿高升了,再好好庆祝。”贾赦谢过贾母,又说道:“老太太,琏儿作亲三年,如今只有一个大姐儿,儿子想着这一回让琏儿媳妇跟着到任上,也好早些给老太太生个重孙子。”

    听了这话,贾母的眉头皱了起来,如今可着荣国府上下人等,也找不出一个能接替凤姐的人。王夫人听了这话急了,忙开口道:“大老爷此言不妥,大家子的规矩,做媳妇的理当留在家里伺候婆婆,琏儿那里让他带几个丫头便也是了。”

    贾母虽未说话,却也是轻轻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二太太的意见。贾赦见了便不乐意起来,只反唇相讥道:“二弟倒是还有个环儿,只是二太太几曾把他当成正经儿子,前儿我瞧着那孩子鞋邋遢袜邋遢的,着实不象话,似这般的庶子生得再多有什么用,到底不比宝玉是个嫡子。”

    王夫人心里恨的不行,她就是不想让大房里生下嫡孙才会百般阻挠,可是这话又无法摆到明面上,贾母听了贾赦的话,沉思了一阵子说道:“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可是家里这一大摊子都是琏儿媳妇在管,她若一走,让谁来管家?”

    贾赦也滑头,只躬身道:“琏儿媳妇只是孙子媳妇,老太太正经还有两个儿媳妇呢,却也不是非琏儿媳妇不可。”

    贾母忖度着,看了刑夫人一眼,见刑夫人头戴暖帽,正中点翠嵌珠,发髻上簪着一只镶红宝石大金凤,身上穿着深玫瑰紫团花风毛滚边长袄,下着牙黄五彩马面裙,倒将素日里惯常带出来的小家子气去了几分。再看看二太太,头上只簪了几枝普通的钗环,往日里常用的凤钗再不能戴出来,身上也只是黯淡的深紫色寻常绸缎衣裳,亦不能以皮毛镶滚,两个人一比,这二太太便在气势上很输了一城。

    想了一会儿,贾母只能点头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