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黑色人生:是精致还是雷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9.在钢筋丛林中度日

    有人曾在一首题为《童年:老爸与我》的短诗中写道:"老爸五岁时/蹒跚的脚、刻在阡陌上/爸爸的巴掌在迎接他/天蓝如海/蝌蚪同他对话/蚂蚁国大战由他督阵/夜间还梦着去了广寒宫/到我五岁了/关在十二平方米里看VCD/只有fuek You,听得懂/但不知啥意思/摩天大楼织成的峡谷/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便早早地开始叹息。"

    都市中由钢筋大厦构成的"丛林"里,没有广袤的田野,没有幻想的童年,没有自由天性驰骋的空间,人们匆匆忙忙,而又规规矩矩,似乎忘了四季更替与风雨阴晴。单元房里,大家自我封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再像大杂院里互相串门,更不像乡下邻里一家。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网络化的便利,电视的普及,各种现代娱乐的深入千家万户,尤其把每一个小家庭束缚得成了"独立王国",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们常常把现代化的城市比喻成"钢筋丛林",它从某一方面告诉我们:在现代都市里生活,其实与在热带丛林里生活一样充满了危险。只不过这种危险不是来自毒蛇猛兽,或者饥寒交迫的困窘。然而那些钢筋铁骨的,或是披着美丽外衣的怪物,并不怎么可爱。

    科技的进步是现代城市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科技也为城市生活的不断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我们现在以及未来都会长久地受益于科技。那些不懈地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人们也是我们所敬佩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科技的进步使得城市生活越来越"危险"。无限制的开采资源、工业废料、各种有形无形的污染,让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城市本身也吞下了自己酿成的苦果。真正受到影响的还是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个人,他们不知不觉走进了"钢筋怪兽"的阴影而难以逃离。城市生活科技化还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的科技化。许许多多划时代的科技产品已彻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在享受这些产品所带来的精致生活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下自身是否也在被物化。那些曾经是我们的工具的科技产品,如今已变得比我们自身更强大,甚至在一些方面还有可能控制我们。这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作为一个城市人,作为一个现代人,已无法把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从自己的生命中分割开去。但作为清醒的人,我们必须认识到我自己的处境,认识到在钢筋丛林中可能会有的危险情况......

    高科技与"现代病"

    高科技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妙的未来生活图景。但是,高科技的发展使工农业污染物大量排放。为了寻找原料,人类上天入地,使地球资源日趋紧张。这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自身的健康,造成大量的"现代病"。由于氟里昂的大量排放,大气臭氧层不断耗损,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2%,也使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长了2%。高科技产品对人身体的伤害,也是"现代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大哥大,这种现代通信工具是否会造成脑癌曾引起过争论。但毫无疑问的是,由它产生的电磁波肯定对人体有害。而高科技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这种所谓"现代生活方式",逐渐成了"现代病"的第3大病因。

    家庭中的污染

    家用电器也可能带来污染,而且是在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首先是噪声污染。一般说来,电视机、收录机产生的噪声为60~80分贝,组合音响在100分贝左右,电冰箱为34-50分贝,排气扇为70-90分贝。而65分贝就已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干扰;若长时问处在7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就会对人体产生很大损害。

    其次是生物污染。家用电冰箱如不及时清洗消毒,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极易繁殖真菌,它会随尘埃散布在空气中,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部,引起过敏性肺炎;洗衣机也是传播细菌的媒介,传染病和皮肤病患者的衣服与健康人的衣服混在一起洗,内衣内裤和袜子外衣一起洗,便出现交叉感染。第三是静电污染。电视机荧光屏表面及附近空气中带有相当高的静电,并携带大量微生物和变态粒子尘埃,极易吸附在人的面部皮肤,使之出现黑色斑疹。电热吹风机、洗衣机等外壳也携带较高的静电。经常接触,可使人产生焦虑、头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第四是放射性物质污染。电视机在正常工作时,显像管可放射出多种有毒气体。其中最多的是聚溴二苯呋喃。一个人若常年累月在通风不佳的环境中看电视,就可能慢性中毒,出现沮管堵塞、眼睛干枯、夜盲、肝胰炎症及动脉硬化等。

    第五是人工光源污染。日光灯中缺少红光波,光谱不连续,人长时间接受不完全光谱光线的照射,会扰乱正常生理功能,眼睛易出现疲劳感、患偏头痛等。

    第六是电磁辐射污染。室内的所有电器和导线都会放射出不同强度和波长的电磁波,并在其周围形成电磁场。这种电磁场,会使人头痛、疲乏、神经质、睡眠不安、精神消沉等。试验表明,电磁场会影响对人体生物钟起重要作用的激素和传递神经信息的激素,影响遗传体细胞质素,以至破坏细胞膜。

    身边的杀手

    现代文明让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先进;但是,这也把"杀手"请到了自己身边。

    消费者可能知道,用洗衣粉便可以将衣服洗干净。但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我们使用的洗衣粉全部是属于高磷配方。据《经济日报》报道:"最近几年,美、日、英、德的四大国际民用洗涤剂公司吞并了我国大部分大型洗涤剂工厂。他们生产的产品全部是高磷配方。这些洋产品中的磷正成为"江湖新杀手",在严重的污染我国宝贵的水资源。"据国家环保局信息透露,我国水体的丰富营养正日益受到挑战。太湖、巢湖、滇池、长江、淮河等流域,由于水中磷的成分日益升高,出现了蓝、绿藻类的异常繁殖,水质下降,溶解氧缺乏,鱼虾大片死亡,饮用水源严重恶化。

    水质中的磷从何而来?研究表明,封闭、半封闭水域,特别是城市湖泊中,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而洗涤性废水又是城市生活污水中磷的主要来源。有关部门对滇池的磷来源进行过测算,生活污水中由洗衣粉带入的磷每年约93吨,占滇池排入量的45%。我国每年消耗固体洗衣粉300万吨,洗涤剂l00万吨。这些可怕的"江湖杀手"正在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大片的水域被污染而恶化,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尽管我国在治理水源污染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其结果无法令人乐观。

    现在西方各国也都在开发推广新的洗涤用品,但是一来由于洗衣粉这种科技产品已经溶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来现在新开发的替代产品也并不能完全消除污染。想从根本上消除洗涤用品对水源的污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居室装修,隐形杀手

    新落成的住宅楼常给人以整洁气派、爽心悦目之感。但走进楼内,叮叮咚咚、重敲重打之声不绝于耳--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装修居室。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有关人士介绍,我们国家的家庭装饰兴起于80年代末,l991年的产值为60亿元,到1996年已达到400多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大大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住宅装饰已占普通居民消费开支的10%左右。装修成了目前国人的三大消费热点之一。在狂热的装修大潮中,安全问题一直很重要。人们试图以现代手段美化居室,但也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了隐患。

    一方面,在装修过程中,不少家庭只图漂亮、舒适,而置住宅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于不顾,随意破坏承重墙及墙体结构,盲目扩窗拆墙增墙,出现了破坏性装修的非正常现象。有的任意拆改墙体、在室内砌砖墙;有的在楼面加铺大理石、花岗石板材,或任意创凿顶板,多处钻孔,甚至打断受力钢筋;有的将支撑阳台的外墙打通......对房屋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伤,使自己的家居变成了危房,使整座大楼变成了危楼。漂亮的外表,却有脆弱的内质,不知哪一天就会坍塌。

    另一方面,装修也给家居带来了巨大的火灾隐患。而且,那些美观、别致的装修材料里含有的挥发性化合物,如苯、甲醛、萘、二氯乙烷、酯类化合物等,都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容易引发癌症、冠心病、肺病、皮肤过敏等疾病。

    装修热充分体现出在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日趋浮躁与虚荣的心理:科学技术可以不断翻新,那么住房乃至整个生活又为什么不可以不断翻新呢?现有的科技手段,加上盲目的热情,使得居室装修成了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城市现代病

    随着人类认识自然、驾驭自然能力的增加,都市人的生存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正由于人们生存所借助的科技力量产生了大量前所未闻的现代病,那么,这些现代病与城市生活及科技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以车代步

    骑自行车、摩托车,或乘地铁、公共汽车、出租车,乃至未来的种种交通工具,可以为现代人节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事实上,常年累月地以车代步对健康的损害相当的大,由此引发出许多的疾病。专家对坐汽车或步行超过20分钟上班的中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步行者心电图"缺铁性异常"的发生率较坐车者少l/3。实践表明,步行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是更理想的生理活力。它不仅可以改善增强心脏的收缩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但是我们却一再迷恋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快速方便,仍然不懈的去努力提高其速度,而不顾自身的健康。

    迷恋电视

    电视可以说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增长了人们的见识。然而,由于现代人长期沉迷于电视中,每晚久坐不起或躺着观看,尤其对青少年,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对健康损害极大。长时间观看电视,会使人因过度兴奋而难以入眠,或乱梦纷纭,次日起床头昏脑胀。长期迷恋电视,还会打乱人的饮食规律。许多电视机与带有荧屏的设备都引来了有毒气体,新机器则情况更为突出。一台电视机连续使用3天以后,在房问中所测得的"溴化二苯呋喃"含量相当于一个十字街头。可以说,迷恋电视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侵害我们。

    食不厌精

    现代都市人食用加工过的精细食品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会使机体内缺乏大量维生素,造成各种不良后果。例如,脚气病就与过量食用精制食物有关。人体长期摄入纤维素不足,可发生便秘、痔疮、腹胀、食欲不振、头痛、烦躁等。此外,低纤维素膳食还可能增加肠道肿瘤、血管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

    晚睡习惯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城市及其生活也愈加繁荣发达起来。人们为了适应这种现代生活方式,养成了晚睡的习惯,睡眠不足者越来越多。睡眠对人体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充足的睡眠,可使体内积累的代谢产物得到充分的分解和排除,保持精力充沛。如果为了玩乐而减少睡眠,头部会出现紧束感,耳鸣、复视、手抖、动作不准确等症状也会相继出现。

    "铁领工人",能让我们从此告别劳动?

    人们曾习惯于把制造业工人称作"蓝领",后来又把一般的公司职业阶层人士称作"白领"。而当本世纪60年代起,一批机器人出现在车间时,人们根据它们的特征,将其称作"铁领工人"。听上去,"蓝领"、"白领"、"铁领",好像是我们的三支奇兵,共同铺设着通往未来生活的道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铁领工人"们已能胜任各科工作,它们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发挥着巨大的威力。有人预测,到21世纪初可能出现"无人工厂"、"无人办公室";而到21世纪末,是否会由机器人来代替我们完成所有的工作?未得而知。

    从现在的情况看,机器人暂时还只是完成一些繁琐且工作量较大的任务;或在人类能力极限之外的一些领域里发挥着威力。然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由机器人来取代我们完成各项生产活动。到那时,我们真的会变得安逸而舒适吗?告别劳动的人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铁领工人无所不能

    "铁领工人"一机器人,目前已在各行业发挥着作用,它们神通广大且不知疲倦。由于技术的改进,现今机器人不仅能担任装配、焊接任务,也可代替导盲犬带领盲人上街,或代替消防员进入火场救火等。

    到90年代初,全世界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共57万台,其中日本占61%;据估计,全世界有70%的机器人是由H本制造的。目前在电子、电视或汽车领域的机器人,占全部机器人的62%,它们参与最普遍的工序如装配、焊接、切削、造模等。

    现在,大部分工业生产使用的机器人,是自动控制及可重新输入程式的多功能机器人,其可移动部分如我们的双手。他们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威力:

    农林业:收割农作物、修剪果树、喷撤农药、伐木及收集木材等。

    建筑:为建筑物安装加固支条、粉饰摩天大楼的内外墙、打磨地板、为隧道墙壁喷混凝土等。

    社会福利:照顾老弱病残者,可以充当其手足,或为盲人引路。

    救灾:在地震、风暴、水灾或森林大火后,不少气体燃料管会破裂,泄漏有毒气体,妨碍救灾工作。这时遥控机器人可以协助搜索被困人士及探测灾场情况。

    深海探测:许多深海建造工程、机械加工及海底的钻探工作,都可以用机器人来完成。

    太空工作:它们可以在太空兴造建筑物,在太空工厂工作,及帮助探索太空资源。

    采矿:为矿坑竖立支架,参与采矿工作,以及担任一般的装卸货物、灭火及拯救、搬运危险品、收集垃圾、保安等。原子能工作:处理核电厂的放射性废料,并负责仪器维修及定期测试工作,此外也可以协助拆卸核电厂。

    目前机器人的发展有两大趋势:在一般的制造行业,机器人能把以前由人干的工作用l/10时间完成,而且不犯任何错误。在其他领域,机器人又在人类不能涉足的地方大显身手;无论是深海、天空,还是火场、核辐射区,机器人的钢筋铁骨全都能够招架。再如现在已有一种微型机器人,可以插进人的动脉.在火手无法进穴的地蠹进行显微手术;或者把它们放进机器中进行修理或维护,而不必像过去那样拆开整台机器。

    现在,即使是医院、餐厅等原来机器人无法进入的地方,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由机器人完成外科手术已不是什么新闻。而由机器人"手工"制作的食品,也已有很多人品尝过了。

    下一个问题是:有什么机器人不能做的?

    的确,按目前的发展前景,我们能做的许多工作,机器人也能做并且做得更好、更快。许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它们也能做。那么,未来究竟是由机器人帮助我们呢,还是由我们帮助机器人?

    没有工人的工厂

    1961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生产线上装备了第一台机器人。到现在为止,美国制造业装备的机器人数以万计。"铁领工人"代替数量高出许多倍的蓝领工人,已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制造机器人是日新月异的行业。现在,机器人的使用途径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从前使用机器人的主要还是汽车制造商,而现在它们更多的服务于电气及电子工业。因为机器人必须承担比以往复杂得多的工作;比如,把细小的元件(如集成电路、线路板)拣起,并组装在一块。为了在工厂中完全用机器人代替工人,机器人必须变得更"聪明",更"能干"。第一代机器人是没有感觉的。而装配在生产线上的第二代机器人,则有触觉和视觉,能捡起错放的零件,也能对部件进行调整,并进行局部性的检查工作。

    新一代机器人则具有操纵能力。它们不是装备在秩序井然的生产线上;相反,人们要将它们安装在杂乱的环境中。譬如说,机器人要从存放着各式各样元件的备件箱中捡出所需型号 的电阻敷:三极管,然藉将冀引线插投弹刷电路叛警霞径很夺趟疲倦。

    机器人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信息的相互交换。目前,在一些工厂中装配了能相互交谈的机器人,它们可以互相告知生产中所出现的情况。因此,当生产线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后,由计算机控制的"监视机器人"会把信息传向全体机器人,在中央计算机的协调下,由控制整个车床或其某一具体环节的机器人及时做出反应,进行自动补偿,使生产正常化。

    为了使机器人能够自由活动,科学家们给它们装上了双脚,成为可以行走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它们可以根据监视器观察周围环境,再计算出绕开障碍且路程最短的最佳路径,同时在行进中及时调整修正,把生产环节中的运输传送时间减少到最低点。由于生产车间的机器人和自动行驶的运输机器人之间可以交换数据,当半成品加工好之后,运输机器人及时赶到,将其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的车间里;而那里的机器刚好完成了上一批工作,这时便可以装进新原料,而把成品运输走。这样一个全部自动化的生产制造系统,就是未来工厂的核心。其中没有一个工人,也没有一个工程师来指挥。

    不仅在制造环节中,就是在设计环节中,机器人也逐步成为主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1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了。其心脏是一台多功能电脑,能处理相当复杂的几何图形,能用光笔在终端屏幕上画图,也能将人所制作的设计图进一步改进。在工作站的存储器内还有许多标准图形,可以随时根据客户的要求调出所需图形。以前人工的繁杂工作顷刻之间便完成了。

    在整个生产流程当中,由于中心计算机对原料的消耗、工作的进度和产品的各项指标都了如指掌,如果再输入相应的市场价格报告,那么它完全可以为你进行成本核算,甚至替你订货。在将来的工厂之中,除了决策者之外,恐怕只有公关工作是机器人所不能干的了。

    其实也并不一定。由于互联网络的发展,个人计算机直接与厂家的工作站相连。计算机完全可以全方位的把产品有关信息送到每个消费者面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订购。而且,根据市场专家预测,未来的产品换代周期将大大缩短,电视机和汽车也可能有流行型号与过时型号之分。而有些用户想自己设计产品或对厂家提出各种要求,这些也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用户提供信息,厂家的计算机完成议。卜图,而车间里的机器人则根据图纸调整生产线,生产出用户要求的产品来。

    在整个过程中,工人完全成了多余的。无论是熟练的车工还是设计人员,都不能不被铁领工人们抢走饭碗。未来的工厂将会空无一人,而机器仍然运转自如。

    然而,没有工人的社会,不用人类工作的社会,还会运转自如吗?

    工作机会越来越少

    在几乎没有工人的未来社会中,人类将扮演什么角色?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使"蓝领"、"白领"成为历史名词。也许未来社会将朝两极发展:一方面,信息精英控制与管理全球的高科技经济;另一方面,在世界日趋自动化之下,失业人潮与日俱增。

    由科技主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逐步取代了各部门、各产业的工作;从制造、零售、金融服务业,到交通、农业、政府部门。新技术引进和企业改造的结果是生产力与获利提高,但工作机会却越来越少。以美国制造业为例。60年代,1/3工火从事制造业工作,现在则仅有17%。但是,美国依然是全球制造业的龙头,差别只是减少了工人而运用更多的机械设备。再以美国钢铁公司为例。他们在1980年雇用了12万员工,现今则只有2万人,却可以生产更多的钢铁。预测未来l0年,制造工人的比重将进一步降至12%。而在信息科技所导演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下,蓝领工作阶层将逐渐被高科技所取代。公元2020年,"蓝领工人"终将成历史。

    在过去,新技术被引进后,总会有新的部门产生,以吸收失业的工人。但是现在,从农业、制造业到服务业,三大传统产业都要面对科技的冲击,"白领工人"也不能幸免。

    服务业里的保险、银行、金融、零售业等白领工作领域,在企业减肥、中层管理工作中将一层一层地被删除。过去金字塔式的白领工作阶层,结构趋向扁平和精英团体化。例如:柯达公司以企业减肥改造来适应科技发展速度,在过去两年,管理阶层由13层减为3层。90年代的企业改造潮流,就是以修改企业组织来配合新的信息科技时代。制造业的目标是"无人工厂"。服务业成了由少数精英企业家与"及时"雇用的专业员工所组成的无纸张、全电脑处理化的办公室。

    问题在于,企业不断为适应科技发展而裁员,或其员工的薪水并未因生产效益提高而增加,结果是员工锐减,并将打击购买力。在失业有增无减的情况下,若无新的部门提供新的就业,潜在的危机是存货增加、经营迟滞。

    信息科技的再教育、再训练,虽然可以解决一些传统制造、服务业工作被淘汰的失业问题,但残酷的事实是,在未来的全球信息世纪,制造服务业的工人需求将大幅减少。在工业社会中,75%的简单、重复式生产早已面对现今电脑、信息科技的威潞。考虑到来来还在发展的更先进科技的影喻,城事生产和服务的人口将大幅减少。21世纪的员工将是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少数精英劳工,而大多数"蓝领、"白领"的工作将被高智能的机械设备所取代。那么,又该由谁来解决这些人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呢?

    "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一种新的事物正在走进你的生活中,并且它一定会影响并改变你的生活。

    这只是一张名片大小的小卡片,但是它却神通广大。

    这就是智能型信用卡,也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Ic卡"。自70年代起,IC卡这种新生事物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它独有的技术优势--比磁卡大得多的容量、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多的功能,在短短的20年来时间里,IC卡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金融、饮食、交通、医疗等领域。亿万Ic卡使用者自豪地说:"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所谓IC卡,就是一种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电子卡片。它的一般厚度为0.76~1.2毫米。其基片是由聚氯乙烯硬质塑料制成的,内装集成电路芯片。集成电路的英文全称是IntegratedCircuit,缩写为Ic。Ic卡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使用简捷,与多种终端设备连接使用,具有多种功能。

    普通Ic卡内装有8位数的微处理器,记忆容量为500~8000个文字,自身能加工演算,备有6~8个外部接头。每张IC卡的造价折合人民币6~12元。还有一种带存储器的IC卡,记忆容量可达几百万个文字,每张造价为300~500元。

    IC卡比磁卡先进得多,也优越得多。磁卡问世已20多个年头了。目前我国金融界正在推广应用的牡丹卡、长城卡、金穗卡和金龙卡都属于磁卡。邮电系统也在推行磁卡。磁卡的基片也是由硬质塑料制成的,表面印有浮凸形文字,贴有磁条,带有密码。它的记忆容量仅有70个文字,成本较低,每张造价不超过2元。但磁卡不甚安全,易被仿制伪造,易失窃,对较强磁场不能耐受,更不具备记忆和演算功能,容量较小,用途单.可以说,IC卡在其大家族中属于佼佼者。它准确性高,安全性好,保密性强,不易被仿造,用途极广,前途非常可观。

    IC卡的应用前景

    IC卡也叫做"智慧卡",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由于其大容量数据储存能力和强有力的安全性能,拓展了许多传统磁卡所无法涉及的领域:

    金融领域:IC卡可作信用卡、现金卡、证券或电子资金转账卡一~也就是所谓的"电子货币"。

    IC卡作为信用卡,可以存放最近几次的交易记录、现存资金数值和现行透支额度信息。它将认证与授权关系由中心数据库系统转移到终端设备上,而信息的安全性不变。这既方便了客户,又杜绝了利用网络进行恶性透支等犯罪活动的产生。金融Ic卡可用来提取现金、转帐消费、信用消费。从长远眼光看,IC卡可用来为企业和家庭服务。企业从办公室将银行授权的IC卡插入终端机,进入银行网络,从而享受为企业提供的高素质金融服务。IC卡还可用来进行股票交易。投资人把记有存款余额、股票数量、股票证券商资料的IC卡插入终端机,进行交易。IC卡还可用来居家购物和日动售货服务。

    交通领域:IC卡可取代现有的公交或地铁月票,并可改原有的当月有效限制为次数有效限制,为改善公交管理提供了合适的工具。Ic卡还可用于停车场收费和无人售票车上的收费。医疗保健领域:IC卡医疗保健系统主要由管理系统、收费终端、读卡电脑终端、医疗IC卡组成。IC卡里存有个人病历、近期诊断资料、用药处方等,可供医生参考。

    IC卡门锁:IC卡在门禁系统内以钥匙卡形式出现,使"锁"有了更新一个层次的概念。一旦门锁部分读取IC卡上的密码与原来存放的密码相同,则向电控门锁发出开门命令。IC卡食堂收费系统:由发卡管理系统和凭卡进餐系统组成。就餐者在发卡系统购得存有一定金额的IC卡后,可到餐厅凭卡进餐,餐费从Ic卡中扣除。

    商业及服务业领域:IC卡购物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一定的优惠,以长期性、随时性、真实性的购物方式吸引顾客。

    Ic电话卡:用Ic卡公用电话替代磁卡和投币电话,既可杜绝不合理收费等欺诈行为,又可省去携带零钱的麻烦。

    多功能管理:各大厂矿企业、大专院校可以利用IC卡,集证件、档案、考勤报到、食堂收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既减轻了管理者的重负,又使员工真正享受到多用途、快速度的现代化服务。

    电子货币,让你欢喜让你忧

    现金很重--20美元一张的钞票,10万美元1公斤有余。现金很贵--每年仅印刷、运输、保安、发行、收集、清点和防伪,就须耗资数百万美元。从技术角度看,现金已经很古老了,Vl袋里皱巴巴的钞票已显得很讨厌了,它终将消失。

    在市场申,电子货币开始崭露头角,各伞犬学、研究机构和大公司,都在试验和开发数字化支付体系。

    在人们的设想中,这些仅需要携带一张小卡的数字化货币是如此完美:它可以没有重量,且以光速流通;它不会被磨损、用旧或弄脏。

    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你随身带些现金,面对杂货店、加油站、自动售货机,你将发现钱已经花不出去了。对任何一个使用、储备、管理现金的人来说,挑战正在逼近。有的电子货币会保护隐私,有的则侵犯隐私;有的会使犯罪易如反掌,有的则使犯罪难上加难;有的甚至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信用卡的副产品,首先会成为数字化现金的主流。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Visa公司引进了Visa现金。这是一种嵌有芯片的塑料卡,其信息容量是信用卡磁条的80倍。与ATM取款卡不同,这种"智慧卡"不需要PIN密码。持卡人不必签卡,也无需出示身份证。他们只要把薄薄的塑料卡插进一台联网的读卡机里,如果顺利,一笔交易即告产生。如果你把卡弄丢了,到Visa央告也没用--从理论上讲,它就是现金。

    无接触技术也已出现。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栏杆附近,你挥一挥手中的卡,交费可以通过无线电自动完成。然而,新一代的小偷不必做别的,只需带着读卡机与你擦身而过,也很方便。

    Mondex,一种全球支付体系则别具特色。它假设世界上每个人的计算机和电话机都可以读写货币。l995年以来,试验一直在英格兰和瑞典进行。用Mondex卡能在几百家商场中和街头带有特殊屏幕的电话机上进行交易。

    美国圣路易斯的马克·吐温银行发行了一种新的货币:Digicash。由使用者把钱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中。这是该地一位密码专家的智慧结晶。

    Cybercash公司为网络上的商业交易,发行了一种数字化"钱包"。Internet上的E-Cash商店出售的日本风景画,1.5个电脑货币单位一幅。

    上面提到的几家公司,无不以赢利为目的。每做成一笔交易,他们都可以从卖方分一瓢羹,发行者还可以出售卡上广告。最近,新加坡的公民就在使用一种"迷你广告牌"来支付地铁车费。在研究中表明,使用智慧卡时,顾客的购物量比使用现金提高了四成。从大量购物记录中筛选出的信息,也可使信用卡公司赢利。

    再有就是预付款利息。你在某处存了一笔钱,拿利息的却是别人。旅游支票、地铁代币券、智慧卡的发行者,如果每天甚至每小时都能从预付款中支取利息,那么他们的收益将非常可观。

    货币进入了新时代,伪币也不甘落后。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智慧卡依靠软件,但软件总有缺陷。"这些设备是如此复杂,以至于一大批卡中的某一张有了点小毛病,都将是一笔飞来之财。"美国银行协会的支付专家如是说。

    有些人盼望着芯片出错。"芯片是物理产品",Visa公司资深副总裁盖林说,"安全人员告诉我们,任何物理的东西都会受到攻击"。一场"军备竞赛"已经剑拔弩张。一方在为电子化现金"装甲",另一方则专于"穿甲"活动。

    每有一个防伪妙法,就有另一个伪造高招紧随其后。从理论上讲,芯片可以被撬开,用一台电子显微镜就能够窥测其奥秘。制造商在硅片上增加氧化物和金属保护层,攻击者则可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腐蚀掉。制造商又注入氧活性腐蚀剂,在芯片被窥测之前毁掉它。他们还设置光敏电容,并让它按程序擦掉关键数据;而攻击者则可以在无氧、避光的环境下撬开芯片废除纸币,会使社会免于巨额的偷税、漏税。它还可能减少腐败、绑架、诈骗甚至抢劫等坏现象。所有这些犯罪,都有赖于现金这种不记名、不可跟踪的支付手段的存在。当然,无现金经济,也使社会在联网计算机的基础上追踪你的每次乘车、饮酒、租看录相带。这种可能性,要使那些注重私生活的人们打冷战了。

    对执法者来说,前景可能不妙。毒品贩子们的皮包里如果塞满了现金,日子也不会好过。他们是不会轻易放过半导体芯片制造商的,因为芯片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洗掉几百万美元。所以说,电子货币在让我们的支付方式更简单的同时,也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忧虑,比如牺牲掉自己的隐私。

    手持IC卡,能否走天下

    在目前,IC卡的使用中还存着种种的局限和不足。但在信息社会里,IC卡的趋势是一定的。

    IC卡正向高功能、大容量迈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多样化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终端,同一张卡片可以有相应的用途。比如,用于打电话时,可以插入与专用电话机配备的插孔和终端。把同一张卡插入车站的检票机,就可以用作乘车。

    IC卡也在向标准化发展。目前,各国、各行业的IC卡规格各不相同。而国际上已经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卡的标准化问题。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会有一种全球使用的"一卡通"式IC卡。到那时,便真的可以"一卡在手,走遍天下"了。

    但是,IC卡不过是科技发展的一种产物而已,它的自身也有着许多局限。特别是面对掌握同样高技术的犯罪分子,IC卡非但没有较好地保护使用者,甚至还可能出卖主人。由于伪造者的技术水平相当高,研制者、使用者之间关于卡的安全性能的较量还将延续下去。目前,我们只能说IC卡比已有的磁卡有更好的安全性能;但是,它绝不是万无一失、十全十美的。IC卡实用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将来真的能够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天下"的话,就等于把自己的全部资料信息,把自己的身分等档案同一张卡片等同起来。如果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你都必须用一张卡片来确认你的身分、付款,享受一切服务,那么当卡出了故障或被盗用,将势必出现"身分危机"。也许,一张卡里所记录的关于你的信息比你自己记得的还多。到那时,没有那张"智能卡",你怎能证明你就是你自己呢?一篇文章的题目也许概括了这一切:

    "你的未来是一张卡。"这是可悲还是可贺?

    电子宠物--情感的游戏

    一种新奇的玩具近来风靡了全球,这就是"电子宠物"。当第一只电子鸡在日本"破壳而出"以来,它就一直是人们的注视焦点。一方面,它的销售量连创纪录,令以往的所有玩具望尘莫及;另一方面,它又受到了强烈的批评和抵制。这种毁誉参半的小东西究竟是怎么样的?它为何产生而又为何流行?我们对它应持怎样的态度?从电子宠物的风行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

    席卷全球的电子宠物热

    电子宠物现在已经成了全球玩具商的"宠物"。他们正不遗余力地宣传这种高科技玩具,同时大把大把的赚钱:自1996年底以来,率先推出电子鸡的万代公司已售出550万件产品,但仍供不应求,以至于其一辆满载的货车被劫。一开始,它的定价是2000日元,而在黑市上则卖到了2~3万日元。其热潮也早已推进到全世界。在香港,电子宠物自1997年4月5日始上市销售。开始定价为130一250港币,后来则升至3000港币。即便这样,仍有许多人买不到正版的电子鸡,只能退而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在美国,电子鸡从1997年4月25日开始进军夏威夷,2天内首批来货全告售罄。纽约在1个星期后公开发行,一日之内售出10000个。在英国,5月10日开始销售,大多数商店在数小时中售卖一空,货源要在2周后才能补给。而在中国,电子宠物热潮同样成功登陆。作为北京第一家出售这种玩具的贵友大厦,第一批进货l0天内全部售完,半个月时间即卖出近2000只。而全国唯一的专营玩具店--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玩具商店,最多时每天能售出上万只。

    那么,这种风靡全球的小玩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电子宠物,日文名为Tamagotohi,原意为"可爱的小蛋",是一种蛋型的电子玩具。它上面有一块荧光屏,还有一些按钮,被设计得像真实的生命一样有"生老病死",会吃饭、会睡觉、会生病、会拉屎;按照商家的说法,还会"激起你对小动物那种喜怒哀乐等一切人性化的想象","唤醒人类爱心、责任心"。然而,这一切都只是通过"游戏"来完成。游戏的开始,就是新生命的诞生。游戏者需要通过显示屏和按纽来"照顾"它的生长,所获得的报偿就是看到小宠物一天天地健康发育,活泼可爱。然而,这个小生命像所有的生命一样都会结束;宠物的死亡就是游戏的完结。这时,你可以重新开始,再饲养一只新的宠物......这种电子宠物与以往的玩具不同之处在于,游戏者需要随时随刻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否则它就会发出呼叫,甚至会因为你照顾不周而患病死去。

    孤独中的伴侣

    这种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电子玩具,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说起来,这种玩具的发明人并不是什么科学奇才,也并非洞察现代人心态或谙熟消费者心理的市场专家,而只是一位个子娇小、清纯害羞的少妇。这位电子宠物之母名叫真板亚纪,今年不过30岁。真板亚纪原本是推出电子鸡的万代公司中一名小职员,负责收集社会信息和进行市场研究。她发明电子宠物,只是纯业余的消遣。正是周围人的普通生活,给了她这个灵感。原来她注意到,日本的小孩子对于饲养动物非常感兴趣;很多民众都想在家里饲养易于料理的动物,如天竺鼠、迷你狗等。然而,日本人的居住环境大多很局促,不可能有太多地方腾出来让动物活动。所以,需要某种替代品以满足其简单愿望。而在此之前,日本的高校女生携带手提电话及传呼机蔚然成风。所以她设想:如果能针对这些女学生的心理来设计一种产品,一定会获得她们的欢迎,满足她们饲养属于自己宠物的小小愿望。于是,到l995年,她尝试着开发了"电子鸡"。没有料及的是,她的这个发明竟然会引起如此的抢购狂潮。她自己也感叹道:"我觉得好像制造了一个超级巨星。"

    也许,电子宠物的产生有其明确的针对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它的迅速风行并不简单。在这表面现象之下,有着再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它与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紧密相联。

    电子宠物风行的基本背景是日本。甚至在目前中国的大城市里,也存在着一个有闲而年轻的阶层。由于科技的发展,生产乃至生活中许多劳作逐渐为机器所替代,家务劳动变得轻松起来。那种沉重的生计负担,也在逐渐减轻或不复存在。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压力较小,负担较轻,经济基础较好,有大量空闲的时间供自己支配。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孤独感和精神上强烈的空虚感。科技化社会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生活速度的加快和生存空间的缩小。由于生产方式的进步,通讯交通方式的发展,行业竞争的激烈,令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都在疲于奔命。这种生活的速度完全与物质的速度联系在一起,世人像被绑在一个不断加速的车轮上,难以自己。同时,由于人和人竞争的加剧,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难以避免的拥挤,使得人们的生存空间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不断缩小。因而,人们常常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个人与环境、个人与他人相疏离。每个人都像机器里的一个部件,必须在与其他部件的磨合之中共同推动整台机器的运转。同时,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在情感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慰藉他们干涸的心灵,让他们重新找回爱的感觉。

    电子宠物之所以以青年人为主要销售对象,是因为他们从小就享受着父母无私而不求回报的爱护,又生活在一个什么都有标价的时代,其特有的与人交往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恰恰缺少了关于"爱"的一环。实际上,他们也需要在对他人(和外界)的关注中获得自身的价值。

    从上可见,电子宠物是一种"孤独中的伴侣"。在这个普遍功利化、数字化的世界,它能给情感留一片空间,让人们重新去体验爱、体验责任感。然而,它本身又是一种科技产品,只能通过科技手段来模拟人的情感。这会不会适得其反呢?

    复制情感

    电子宠物从一开始出现就受到了非议,这种意见主要来自教育界。电子宠物风靡校园,许多学生都携带它们去上课,有时在课堂上它们也会发声呼叫,大家不得不停下课照顾这些小生命。教育界普遍认为,电子宠物进入校园后,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了学生听讲,分散注意力。一些国家也开始对这一现象重视起来。最近韩国在学校三令五申,禁止电子鸡入校。而泰国教育部副部长则亲自下令,要求教师没收这种电子宠物,防止它登上课堂。实际上,单从这一方面考虑,电子宠物与其他受孩子欢迎的玩具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也许过上不久,这阵热潮就会逝去的。

    另有一些人士指出:电子宠物之所以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只因为它创造出了完全假想的空间,让生活其中的人们去获得虚拟化的感受。这必然使他们混淆真实和虚构,甚至漠视真正的生命。这其实反映出了"电子宠物"对现代社会的强烈冲击力量。

    由于现代社会从根本上讲是由科技控制的,而科技又很难为个人所驾驭,故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种生活不可把握不可捉摸的无能为力之感。相反,这种"虚拟化"的生存方式却容易把握,可以在一套游戏规则中去体验生活,去得到那些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的感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家金盛华教授指出,由于电子宠物最终不过是一种游戏,所以其结果与初衷即广告上的宣传往往是"南辕北辙"。比如,有的人在自己的宠物第一次"死"去后会伤心落泪;而重新来玩它们,死了两三次后,就不再有任何感觉了。这种三番五次的游戏,反而使人变得麻木起来。在电子宠物的广告上有这样的提法:饲养它们可以"培养爱心和责任心"。可实际上,如果人类的爱心和责任心需要机器来培养的话,岂不是很可悲么?

    目前的电子宠物热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它针对人们对于"爱心"这类字眼的敏感,和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来造成轰动以倾销自己的产品。与以往的魔方等玩具相比,电子宠物并不具有开发人类智慧、启迪思维的作用。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如果说其成功有什么秘密的话,这正在于它符合了方今时代的"虚拟化"、"复制化"特征,也符合了"游戏"者的心理。"虚拟化"其实一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也体现了人类比一般动物在大脑智力上的优势。它反映出人类不仅对物质有所关注,对物质之外的精神因素也非常重视。但是,当生活中的某些领域被虚拟化之后,这并非意味着进步。从另一个角度说,科技一直是"虚拟化"的重要手段。但当人类的情感都可以被"虚拟"时,人们就要好好反省一下自身了。这并不是意味着人们能够超越自己的有限情感,不仅爱家人、爱朋友,还能进一步热爱动物、甚至电子化的动物;恰恰相反,电子宠物这种"虚拟化"情感方式的流行,反映出我们已失去了爱的能力,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和情感,只有在一块数平方厘米的小小显示屏上去体验那本该在生活中体验的东西。

    "电子宠物"也代表了一种"情感方式",一种在这个复制的时代里被复制了几百万份的"情感方式"。所有的人都遵循着同样的游戏规则去表达情感。也许,这样下去我们会忘记如何传达自己的情感,而只能通过按几个键钮,从触觉上体验一下所谓的"爱心"。

    科学神话,情感游戏

    "电子宠物热"是一个神话,一个科学的神话。其实它揭示出的,正是由于我们的时代因过分科技化,而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孤独与空虚,渴望情感交流。然而,电子宠物这种手段本身又是一种科技的产物,彻底体现了现代科学的一系列特征。而我们要去寻找心灵寄托之时,又绕回到科技的圈子。结果是:我们因为科学压抑了情感而寻找情感,在寻找情感的同时却又用科学的虚拟代替了情感。

    电子宠物也十足体现了生存在高科技时代的人们所具有的游戏心态。这种"情感游戏"的操作简单,却又可以调动人们浅显而简单的情感因素;它完全适应了那种有所付出、有所成就但又不愿过分投入、过分受累的心理一一"游戏心态"。通过科技的"虚拟化手段",也许能"体验"到人类所有的幸福经验。但这就足够了吗?我们没有付出而换来的这些电路里的"爱",可以相信吗?

    电子宠物,一个让我们感到沉重又感到空虚的话题。电子宠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0.被科技奴役的教育

    教育原本是一种循序渐进、宽松活泼、需要发挥受教育者本人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可是,在科技奴役下的现代教育,却显得过分的急躁、迫切,把好端端的自由天地禁锢了起来,岂不是弄巧成拙?

    不错,教育也需要科技的改进。可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发智力,使他们好奇、天真、活泼、充满幻想的天性受到压抑,一味地背诵单词、弹钢琴、练书法、做数学题......这种"填鸭"式教育,岂不是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不错,教育的趋势是走向科技化、家庭化,尤其是电脑式教育。教师将要失业,学校将要停办,图书馆将要取消。大家呆在一个面积极有限的房屋内,面对一个l8英寸的屏幕,仿佛什么都解决了。可是,人际交流、大自然的熏陶、社会工作经验......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学问,岂能不要?"教师"、"学校"、"图书馆",永远不会是历史名词。

    科技应该是为教育服务,而不是奴役教育。人既要受教育,又要保持心理、精神、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仅靠一台电脑,那种畸形状态,绝对不可取。

    学校、图书馆将成为历史?

    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是与知识储存、信息传播的媒介及方式的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在两者的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之中,传统知识系统的物质基础被动摇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学校、图书馆都将成为历史......

    把图书馆搬进衣袋吗?

    人类知识与文明的发展始终与信息存储媒介的发展紧密关联:从结绳记事到竹简刻字,从古埃及的莎草纸到中国的蔡伦造纸;而印刷术的发展则彻底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活字制版印刷术都被当成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纪念着。它使得知识的传播在机械的推动下不断加速,不断蔓延,以致颠覆了孕育它的旧时代,创造了新的文明。那么,近20年来新的信息储存方式的出现,是否也意味着一场新的大变革正在酝酿之中呢?不要匆忙下结论,还是先让我们所谈论的主人公出场吧!

    这种新一代记录媒体,其实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它就是光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激光唱片和激光电视唱片,今天我们把它叫做CD和VCD。

    光盘是在70年代出现的。它的直径有300毫米,厚度通常为1.1毫米,基体是塑料圆盘,上面涂覆一层铝质反光表面,铝膜之上又有塑料保护层。在铝膜之上是一圈圈宽不足1微米、深仅0.1微米的由凹坑组成的纹迹。一张光盘上有5.4万条纹迹,共有260亿个凹坑,信息就存储在这些肉眼难以分辨的凹坑上。使用时激光束照在铝膜之上,凹坑使激光束反射回光电探测器产生出信号,我们就可以读取到所需的信息了。

    这种光盘可以存取活动图像,也可以存取一般数字信息。存储视频信息的,也就是所谓VCD,一般可以存5.4万幅图像。与磁带录像机相比,其图像质量更好、简单而成本低廉;其最大优点是可以从任意一帧图像开始放映,不需倒带。另一种储存数字信息的光盘,通常供计算机使用,其存储器比一般的纸张和缩微胶片要大得多。电视屏幕上最多只能识别l500个英语字符,而每页打印纸(21厘米×30厘米)可打出4000个字符。一张小小的光盘,一面可以存储l00亿比特(bite)信息,相当于12.5亿个字符,大约30多万张打字纸。在不断革新之后,光盘存储技术更可达到每平方毫米lo兆比特的水平。这样,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l800万册图书可以仅存入100张光盘。而一般的一部百科全书,一张光盘就绰绰有余。其重量、体积与造价相比,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科学家近几年的研究方向,是使光盘应用技术进一步实际化,具体而言就是让可写可擦可读的光盘得以广泛使用。他们提出了相变型光盘、磁光型光盘和热塑型光盘三种方案。目前刻录光盘的成本还很高,技术难以普及。但最新的可读可写可擦光盘已经逐步进入了市场,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即可走进千家万户。到那时,每个家庭的面貌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本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比纸张存储容量更大、使用更方便的知识载体。从微缩胶片到磁盘再到光盘,人们一步步逼近了自己的目标。同时,这种发展与信息的膨胀是同步的。全世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一年出版图书超过70万种,期刊超过l 5万种,并且还在不断增长。这些都刺激着人们继续让存储媒质具有更大的容量,以便可以用装入口袋的一片塑料盘就存储全世界所有的知识。究竟信息存储技术的革新是否赶得上人类知识的增加还不得而知,但是,知识的价值永远在于给后世一个可以望得更远的平台。如果我们不能把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的万分之一、哪怕百万分之一装入自己的大脑,变成精神财富,那么,就算把全部图书馆的藏书都装入衣袋里,也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信息库代替图书馆

    人们一提到知识分子和科学研究,就想起在图书馆里抱着一大摞书,埋头苦读的形象。而在衡量一个大学、一个国家的文化科研水平时,其图书馆的藏书量和珍本数也常常是一个重要的硬指标。而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有另外一幅图景展现在人们面前:坐在一台计算机面前,敲进几个字符,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全部信息。用信息库来代替图书馆,这已是一种早在实行之中的尝试。

    由于信息的膨胀,学科门类的划分也越来越细,想在当代社会产生文艺复兴或启蒙时代的通才已不大可能。一位学者希图阅读完本专业的全部著述,已经非常困难。更何况,知识量还在不断增大,不断有新的著作产生,不断有新的研究和发现。所以图书信息的检索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即使在古代社会,也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著述。所以,高科技进入知识领域的第一步,就是把图书检索从原先的卡片手检变成了自动机检。

    现代化图书馆里都会开辟出一个专门的计算机检索房。你只要有一些基本的信息,就可以找到所需的书籍或文章,比如作者姓名、书名、关键字、主题等任何一种方式。随着馆际交流的加强,你甚至可以用这种方法从大洋彼岸的一座图书馆里找到并获取所需的书籍。

    但这只是第一步。计算机将取代的不仅是图书馆中的卡片柜,还要取代整个图书馆。由于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人们设想能否把书籍里面的知识直接存储起来以供人们查询。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知识库所容纳的不仅是书本上印刷的文字知识,可能还包括图片、声音、图像甚至复杂的互动式教学软件。其实这种想法早就有过尝试。比如,用录像带来指导进行模拟的化学实验,或者领略地理课本所不能展现的自然风物。然而,信息存储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这种方式完全取代从书籍中获取知识。

    这种知识库还可以容纳很多实用技术。比如,外科医生可以查出并观摩一个复杂手术的录像;机械师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应用在教育上,可以让学生如同使用自动售货机一样获得所需的信息。

    然而,这种知识系统还是需要人来制成规则。如同我们建立一个信息库时,输入孔子的生卒年(?~前4-79),同样要告诉计算机许多"规则":其生年不确定;一个人的生年一定要早予其卒年,否则池就人在出生之前死去;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生年;如果他还健在,则不必有卒年......这些规则在我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常识,然而在电脑那里便成了疑难。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转化为信息存储起来的。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而信息库里可能只有chin yd dfincu6一串字符,其中的韵味便没法传达。这些毕竟不能从自动售货机里学来,正如我们不能从它们那里买到感情一样。

    这柙信息库的建立,对于科技知识来说也并非完美的方式。我们知道,科学有很多拇则是一种公设性的东西,在常识状态下使用。正如牛顿力学:由于相对论的出现,其真理性即变成了有限度的。而这种限度有时正是不能精确表述的。对此信息库无法处理。

    科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创新,信息库无疑把知识系统给僵化了。客观存在的书籍和知识被纳入一个"整齐"的系统中,其实是依靠了人为的、外在的规则。使用者被动地接受了答案,而不能接受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本身。正如我们可以在小孩学会乘除法甚至乘开方运算之前教会他使用计算器,自然他每次都会给我们正确的答案,然而他依旧没有计算能力。更何况,科技研究往往要求人们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即使可以把已有的方法教给计算机存储起来,也可能还有近乎无限的新方法没法被存储。

    由于智力和思维的复杂性,人的知识系统内常常包括了很多非精确性、常识性、不确定性、无限度性的知识。这用一个信息库是无法囊括的。如果我们用这种知识库来构建下一代的知识体系,其结果将是可怕的。信息库的存在本身,就是把一种确定性、可数字化的知识当成知识的全部,而不够数字化的知识则或为"非法的"。这无疑会弓i导入"种单向、枯燥的精冲世界。

    我们看到,信息库的存储和检索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确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始终不应成为传播知识的唯一方式。毕竟,学习的另一种说法是"读书",而不是"机器检索"。

    没有围墙的电子学校

    上学读书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校和教师也~直被当作知识与灵魂的化身。无论是未脱童萌的稚孩,还是钻研学术的莘莘学子、准备踏上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退休赋闲的老人,都想走进学校,坐在教室里,面对黑板听老师讲课。对于人类,这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高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校园和教室的面貌。昨天我们使用幻灯机来演示图片,今天就已经能欣赏录像带里的教学节目,明天或许就是交互多媒体。

    高技术带来的另一种巨大突破是"远距离学习"。其实,这种方式早在70年代就有过尝试。当时是借助了卫星电视的手段,以广播、电视学校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远距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使那些由于地理的、环境的、物质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受到所需教育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从70年代开始,已有几十个国家通过电视来传播知识。中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就数以百万计。然而,这种远距离学习仍有很多缺陷。首先,它还是通过老师亲身讲授为主的方式,只不过师生之间不是面对面,而是隔着一层电视屏幕,也隔着干山万水。其次,它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指导,有可能无的放矢。第三,学生的主动性仍然有限。从时间上说,电视学校仍是固定的,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自己无从决定。这种特点使它无法帮助小学生建立基本的学习经验,培养学习技能,而只能应用在有过传统学校教育经验的人的进一步学习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可能会把"没有围墙的学校"这一设想进一步变为现实。现代的"远距离学习"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电视教育方式的一些不足,但它仍然有一些无法摆脱的缺陷,并带来了新的问题。

    电子学校使"远距离学习"变为可能,是建立在以下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多媒体技术、信息库系统(前文提及)与网络通讯、信息高速公路。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外部设备,能够提供文字、图表、声音、动画片、影像、数据和其他信息。多媒体系统可以让学习更加有趣。上地理课时可以体验到热带雨林里的感受,见识一下亚马逊河上的风光;上历史课时可以经历甚至指挥一场重大战役(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体会一下历史人物的感受。信息库系统则把知识组织起来,供学生随时查询所需的内容;网络技术使学习能通过任意一台终端机进行,而不需要迈入校园。

    电子学校的特点在于:无论何时何地,一旦需要,即可以开始学习,不用教师到场。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其教学方式也摆脱了传统的口头传授,使用多种手段来完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交互技术还可以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测,及时调节。

    目前,美国大约有l00万儿童靠这种家庭学校的方式接受教育。同时,由于生病、气候恶劣或特殊条件而无法上学的儿童,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多媒体系统作为学校与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向老师请教或讨论问题,而学校也获得了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电子学校的远距离学习方式,也适合于那些渴望扩大知识面的成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充电",以适应技术的新发展。

    然而专家们指出,电子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缺乏至关重要的人与人的接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Pratt教授认为:"没有东西可以取代课堂里的对话。"电子学校的信息库总是有限的,学生的需求不可能始终得到满足。

    从更深的角度讲,如果学生总是通过与不会说话的机器打交道以获得知识,像使用自动触摸系统一样获得一个简单的答案,这种非人性化的计算机网络将会逐渐失去神圣感。一旦老师这个知识守护神的角色被机器取代了,那么,一切知识、科学文化的尊严和价值都会被实用摧毁得荡然无存。这是一种可怕的前景。当文明彻底沦为工具的时候,其实人自身也逐渐成了工具。创造力、判断力和审美能力,都被计算机操作所代替。从实际一点的角度来看,电子学校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对于一个没有相关经验的学生,这种学习可能是盲目的。学生们并非像电子学校的发明者所说的那样,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多种技能。学习技能是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获得的;仅仅知道了问题的标准答案,还远远不够。一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职业教育的手段,电子学校可能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据说,它使学习时间减少了50%,费用下降了50%,而记住的东西增加了80%。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多媒体教学的确把学习变成了一种娱乐,有可能增加其求知欲,符合孩子的天性。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恐怕课堂教学的地位还是不可取代的。很少有人仅想通过远距离来完成学习。电子教育只是一种正规学习的补充而已。但无论如何,目前的学校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教育成为更为重要的活动,获得和传播知识的技术将渗透到每个家庭、每个工作场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由知识网络联系起来的、随时可供学习的现代社会,才是一个极大的"没有围墙的学校"。

    超前教育能制造神童吗?

    未来的世纪,是一个以脑力资源相竞争的世纪。任何谁,没有更好的知识素质和学习能力,都是无法生存的。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站在更远的起跑线上,就不得不重视超前教育这一话题。然而,目前的超前教育中却存在着太多的误区.

    神童的背后

    多少年以来,人们常常把具有独特天才和能力的儿童叫做神童。莫扎特7岁做曲,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3岁就能阅读希腊文书籍。他们后来都成了本领域的大师。但也有许多神童,成年后却碌碌无为,方仲永一般。

    心理学家加德纳和弗尔德曼对许多有天赋的儿童进行追踪调查后发现,人类具有相对独立的智能,包括语言、逻辑、数学、音乐、空间、躯体运动、情感理解力等几个方面。一般而言,神童只需在某专一的方面取得成就,其他能力可以相对较差一些。

    音乐、语言与数学方面的神童出现比率较高。除了生理原因之外,还因为这些领域有着清晰无误的规律和标准可循,不需要宽广的生活经验就能驾驭。一些专家指出,一个神童能否真正有所作为,其决定性因素还在社会文化方面。

    比如,在犹太人中出现了像耶胡迪·梅纽因、贾沙·海菲茨这样世界闻名的小提琴家,是与其民族守纪、用功的传统美德分不开的。而亚洲血统的少年神童比率很高,也应归功于其家庭教给孩子的行为道德。

    要成为神童,往往得克服许多障碍。因为他们的能力与所处环境有着较大的差距。要么在同龄人中找不到知音伙伴,要么总得和年长的大朋友们一起生活。有时,这会给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而且,智力与心理的早熟会使他们在年纪轻轻时就具有异常复杂的情感。这一切都使得到成年时仍能保持天资不弱的人少而又少。所以,对智力有特长的孩子一定要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地发展,给予其全面的关注。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往往比成为一个"神童"更为重要。

    早期教育的误区

    近年来,有关超前教育、早期智力开发乃至所谓"零岁方案"的书籍,大为热门。这些理论以科学或非科学的方式让人们相信:只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制造出"神童"来。某些实例还被描写得神乎其神。一时间使人觉得,"神童"也可以用流水线批量生产。科学家却明确指出,一个孩子的智力状况是由其遗传基因与成长环境共同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遗传基因在胎儿成形之后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所谓的"胎教",只能通过外在刺激来促进部分神经节的生长,对提高胎儿的智力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外在环境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说则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因素。但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做得并不好。他们往往忽略了,全面发展才会利于健康成长。

    日前,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和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筑波大学共同对几百名中日幼儿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所谓的"学前教育",使得幼儿大脑发展失衡。由于过早、过多地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学前教育,使得幼儿在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方面发展较快;而在运动、组合、空间转换等方面则存在着严重缺陷。前述几个方面一般是由左脑主导,而后边一些方面则由右脑主导。可见,由于过度的"早期教育"。使得幼儿的左脑发展远远超过了右脑。任何一个能够在高速发达、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正常生存的人,都需要平衡发展的大脑。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纵使是天资超群的神童,也并非个个都能成才。那种通过"填鸭式"的早期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智力发展的一小部分而已。

    指导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原则是"自然而然",切忌"揠苗助长"。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要记住,平常我们脑子里的所谓认字、算术的智力,都只是智力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过分违背儿童的天性,令其快速但畸形地发展。

    "智力厌食症"

    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往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千方百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开发智力的条件,对有益幼儿智力的玩具、图书,更是认为"多多益善"。但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有时却事与愿违,孩子们对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大兴趣。于是,很多年轻的父母感叹孩子就是"不长进"。

    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孩子的性格不够稳定;也可能是家长只为孩子创造了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引导。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家长过量的"智力投资",反倒引起了孩子的"智力厌食症"。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智力发展环境是完全必要的。家长也都懂得,给孩子的食物过多,什么都让他吃个饱,会使他们出现挑食、偏食、消化不良甚至厌食。德国儿童学专家内特尔认为,在智力培育中,过多给予孩子被动刺激,会造成知识集中、饱和的状态,甚至出现"厌食症",即对求知缺乏兴趣、求知欲减弱。因此,家长在给孩子们智力刺激时,也要注意数量和质量,既要让孩子吃饱,又要让他们感到还"很想吃",使其在学习当中保持一定的"饥饿感",这才有利于激发求知的兴趣。

    家长在选择图书、玩具时,应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不在于多杂,而在于适宜,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给孩子讲故事是种较好的智力刺激,但也有个艺术技巧问题。德国大文豪歌德的母亲给小歌德讲故事,每次总是在最关键的地方停下来,让他自己去想情节是怎样发展的,第二天再继续讲下去。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小歌德的想象、判断、推理等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他产生了一种迫切了解故事发展的心理需要,有一种"饥渴感"。而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则缺乏这种艺术。不管其反应如何,讲了一个又一个,使他(她)对故事由兴趣浓厚到感到乏味,甚至成了催眠曲。还有些家长,不分场合,动辄给孩子来点"智力刺激"。甚至吃东西之前,还让其必须答对一道算术题。试想:孩子看着面前香气诱人的食品,因为算不出丽吃不成,他还会对计算保持兴趣吗?

    在给孩子智力刺激、创造教育条件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适度适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电脑神童"是忧虑还是欣喜在目前的信息时代,家用电脑不断普及逐渐成为儿童生活和学习中无法缺少的"冷伙伴"。但是,一些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儿童使用电脑一定要有良好的引导,方可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越来越多"电脑神童"的出现,应当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儿童从小学会运用电脑,可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电脑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对于好动而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大量涌现的"教育娱乐软件",就是针对儿童的特点,寓教于乐。有些软件,还可以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编写程序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儿童的成长发育,需要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包括与大人进行密切交流,接受大人指导,与小朋友相互游戏等。而这一切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过分沉湎于电脑当中,将导致孩子的被动性增强,创造力下降。

    与电视、电子游戏相比,电脑具有更大的潜在教育功能。许多家长对孩子们过多地看电视、玩游戏机横加干涉,但是对其玩电脑却不反对,甚至把他们"托付"给电脑管理。可是,电脑的教育功能将取决于软件。软件不好,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目前,市场上有大量专门针对儿童的教育软件,但75%左右谈不上有多少益处。软件制造商在制作这些软件时,主要考虑的是销路;因此他们往往过多地强调要易于操作,娱乐性强,能吸引孩子等,而忽略了思想性、知识性、启发性。

    比如一种叫做"兔子读书"的学习软件,通过兔子的故事教育孩子认字念字,很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然而,当地的儿童教育专家在对4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对比研究中发现,他们使用"兔子读书"及类似软件6个月,创造力下降了60%,而阅读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专家们指出,问题在于儿童独立使用这些软件时,只是凭兴趣敲打键盘,进行机械性操作,注意力并不在学习方面,而是在游戏上。这样一来,电脑成了游戏机,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发挥。

    可见,无论多么先进的电脑,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思维,更不可能代替人的教育。对某个问题,教育软件只能是预先给出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的标准答案,这样会限制儿童的想象力;久而久之,儿童的思维发展便被电脑所左右了。相反,即使像蜡笔和空白纸这种最原始的学习工具,也能任儿童的思维与想象自由驰骋。因此,有关电脑专家建议每天儿童玩电脑的时间不宜超过半个钟头,更不宜过早地参加各种电脑学习班。到小学三、四年级时再开始少量接触电脑;也许会更有效果。许多人在大学时代才开始接触电脑,却同样成了电脑专家。童缺乏必要的自制力,沉溺电脑游戏之中而放弃与自然亲近,与同伴游戏的机会,对其成长有百害却无一利。

    未来的教育

    未来教育的理论基础方面,将把"学习"、"接受教育"作为人的本质特征。教育的价值不再依附于外在的政治及经济,而是独立出来,以人类自我潜能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作为客观标准。由于知识的增值与老化,它将具有超前选择的倾向,而不是对人类文化遗产和当时的一切应用科技成果都予以肯定。从教学目的上说,人们不是为增长知识和生活需要做准备,而是提供创造性、分析性和预测性并重的科学新成果,以及立竿见影、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将有以下变化:

    教育对象全民化。所有参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成员,都纳入受教育的范围。高速度知识更新,大力促进了终生教育。随着人口老化的趋势,老年教育将会上升到重要地位。

    学校体制多样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普通教育、科技职业教育、英才教育相互沟通。

    教学方式高科技化。由于通迅和视听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师生固定关系将有突破性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教学生获取已有知识,而是帮助他们获得创造发明和利用智慧应付社会变迁的能力。其具体变化是:多媒体技术引发的声光化电脑辅助教学和网络通讯技术产生的远距离学习。

    此外,传统教育本身的形式主义痼疾受到冲击,"升学主义"思想被否定,学历只是"装饰品",知识与技能才是关键。在未来社会,随着企业向教育的渗透,对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生产者的培训,都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科研、教学与生产三者之间的距离将进一步缩小。

    高技术中的校园

    作为培养高级人才基地的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浪潮之下受到的冲击更大。从当今大学里由信息技术推进引起的学习方式的革命,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校园的雏型。由于学习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这场革命将关系到下一个世纪人类方方面面的生活。

    在大学,学生们不必去系里排长队等待申请资金,也不必为一篇作业而去跑图书馆。他们只需使用上网的个人计算机,按几下键盘,几分钟内即检索到所查的资料。目前,信息技术以"在线授课"、"网上班级"、"课程主页"、"电子帐户"等各种新方式改变了大学校园中的每个教学科研院所。

    以院系为单位生活与学习的在校生,不必亲临现场就可以参加在不同地点的各种校园活动。校园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资料,也为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由于信息的进步,不在校园内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通过远距离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并得到校方针对性的计划安排。教师们也认为,高新技术使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他们采用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并通过E-mail与学生进行交流。但总体而言,目前多媒体视听技术在课堂上只起到辅助作用,师生间面对面的教学依然占主导地位。远距离学习不过是一种补充与展望。

    当然,在大学校园中对信息技术也有两种鲜明的意见:一种认为,这次革命是可取的,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种认为,这些变革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只能作为补充。信息化教学不但无益还可能有害。

    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应用还是有着比较广阔的前景。但是,考虑到上面我们列出的种种知识技能的具体情况,有些仅仅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无法掌握的。

    高等教育科技化后的反思我们先不妨看几则材料:日本《每日新闻》调查表明,该国百姓阅读书报的时间正

    逐年减少。现在每天人均阅读50分钟,较1996年少了8分钟。在年轻一代中,阅读时间更少。这导致了70%日本人感到,自己的语文水平大大降低,而其书报出版却越来越多。

    在信息社会,我们往往被知识爆炸的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人们用于学习的时间正不断减少。这一现象与技术化的知识检索方式不无关系。由于计算机检索的直接有效性,人们仅仅满足于屏幕上所打出的信息,而不愿再进一步阅读学习,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另一则报道是,一位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由于不会铺床叠被,室内一片狼藉;又不会洗衣服,只好一月回家数次;不打水、不拖地、不参加集体劳动,遭到同学们的奚落。

    其实,这并非个别现象。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都市中学生中,82%从不做或仅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而19.1%则主动逃避劳动。劳动意识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十分淡薄,其劳动技能更是一片空白。劳动技能的丧失,或许与家务现代化有关;但如没有劳动意识,则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有问题。

    近日报端又出现一条新闻,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因与某领导发生矛盾,竞残忍地将该领导杀死。据说此生为人处世过于敏感,经常怀疑别人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很少与同事交谈或参加集体活动,而最终因一点点纠葛萌生了报复杀人之念。这与几年前发生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那场悲剧何其神似:中国留学卢刚,因嫉妒过度而枪杀了自己的导师与同胞。

    若论科技素质与能力,这位博士是一流的。但在为人处事方面,他是低能的。实际上,长期学习科技,整个知识结构呈单向发展,很难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如今,校园里不断传来有人因学习或生活不如意而自杀的现象,心理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我们发现,教育体系中极重要的德育一环被大家忽视了。仅有科技能力与高智商,能算一个完整的人才么?最后,是一位博士生导师所反映的事实。他带的研究生写家信时错字连篇;写论文时语句不通,难以卒读。人文素质的缺乏,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这与大学传统的学科格局不合理,基础教育片面的发展,及最近过份强调科技作用的狂飙都有很大关系。

    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种种的弊病;这非但是科学技术的革新所不能解决的。甚至有的还是科学技术自身派生出的副作用。总体而言,信息技术渗透进校园后,有两种明显的倾向: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工作及生活的高速化。在这背后,还隐藏着强烈的功利主义观念。这使得大学生(同时也代表了未来社会的基本成员)在四个方面的严重欠缺:

    (1)心理调节与人际交往能力;(2)学习兴趣与主动创造能力;(3)劳动观念与劳动技能;

    (4)人文素质与基础读写能力。

    如果这些教育科技化的副作用不能被消除,那么未来的劳动者都将是畸型的,整个社会也无从发展了。所以在今天,我们必须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以避免单纯追求学习高科技化而造成的人性危机。我们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心理与生理都健康的人,然后才是做一个拥有高科技的人才。

    11.复制的时代

    这是一个可以复制一切的时代。

    新技术不仅可以复制我们的基因,也可以复制我们的智力、复制我们的情感、复制我们内心中的微妙感受--以至于激情。在这个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社会里,个性被取消,感情不过是像各种工业产品一样被批量生产。一切都不会引起惊奇,一切都仿佛是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之中。

    没有创造力的艺术只能是无生命的艺术。没有激情的文化只能是无生机的文化。没有情感的生活只能是无意义的生活。在这样的信息时代,这样的复制时代,到处充满着替代品,而缺乏真正的灵魂。情感可以有替代品,但那只是一种商品。而现代社会的人们所需要的,远比这些复制的情感、没有创造力的艺术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

    花瓶人生,虽精致而雷同,虽美观而缺乏生机、个性。这莫非就是我们的"理想"?

    没有作者的艺术品

    电子计算机对当代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科学计算到企业管理,从辅助设计到办公室自动化,从气象预报到发射空间飞船......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到处充当着人类的帮手,作为人脑的延伸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一切需要用脑的领域,如果高科技都能发挥威力的话,它对文学艺术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它的出现,是仅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还是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呢?

    从作家换笔说起

    过去一段时间里,作家换笔曾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报刊杂志上不断有文章分析。有的说这意味着中国的文学迈进了新的时代,而有的则认为文学已面临着挑战......

    其实,作家换笔不过是高科技对文学艺术所产生的第一步影响。现在正发生变革的,还只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中介--作品的传播媒介。

    在这一层次上,计算机对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利用电子计算机研究传统的文学艺术。

    这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将《红楼梦》的有关信息输入电子计算机,经过"红楼梦研究专家电子系统"的处理,我们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这是经过电脑加工运算的。有人将达·芬奇的自画像与其名画《蒙娜丽莎》皆输入计算机,经过加工、处理、识别,得出结论:达·芬奇是按照自己的长相创造出蒙娜丽莎形象的。电子计算机也可以用来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

    第二阶段:对传播媒介的影响。

    音乐、戏剧和舞蹈这些需要中介的艺术形态,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敏感的。以音乐为例。自从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后,人们就可以通过唱片欣赏歌曲和乐曲了。无线电技术使音乐的传播范围更广远;收音机、组合音响使听众得到了更多的福音。我们也不难想象出电子计算机对艺术欣赏媒介的影响。今后,附有电脑的录像机,将是人们欣赏戏剧、舞蹈和电视剧等节目方便而有效的工具。利用计算机阅读小说或观赏电影,更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了。

    第三阶段:改变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方式。

    我们知道,绘制动画片的艺术家从使用电子计算机中受益匪浅。而文学家也会借助计算机来创作。过去,有些老作家也借助纸笔之外的东西进行写作;比如对着录音机讲述自己构思的小说,然后由助手整理录音磁带,形成文字。而现在,他们就可以购置电脑来充当帮手了。

    音乐也可以进行与上述类似的工作。他们把自己创作的歌曲和乐曲初稿让电子计算记录下来,利用"音乐家智能软件系统"进行加工识别并输出乐谱,再由音乐家自己进一步润色精化。如果制作电子琴与计算机联机的电脑作曲系统,这一环节会完成得更好。

    作家与音乐家都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的创作工具,它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声音的识别、加工和转换系统的需求。目前这种系统正在研究之中。画家的计算机辅助工具暂时不需要声音一一文字转换器,而是对图形、色彩的接受、表达、加工功能。一对美国夫妇集中研究了画家迪本考恩的几十幅作品,归纳出42条代表该画家风格的基本原则,再编制成计算机程序,通过它画出了两幅画作。当画家本人一见到这两幅作品时就觉得神似。计算机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可以分析、归纳某画家的风格,"画"出足以乱真的"作品"。

    电脑时代的新艺术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普及,磁带或磁盘形式的小说逐渐出现。它的好处是体积小、容量大。磁带或磁盘可以重复录制不同的作品,而避免一部畅销书在图书馆借不到的弊病。快速复制出一部剧本,可以回到家中送进计算机里阅读,也可以由打印机打印出来再阅读。对于特别需要的读者,还可以由计算机的"文字~声音转换系统"将故事朗读出来。这种磁带或磁盘小说更便于"选择艺术"或称"交互艺术"的发展。它的出现,势必对出版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其繁重任务将让位于简单的快速复制。

    计算机绘画不仅可以对中国画、版画、油画乱真,还可以产生全新的绘画形式--计算机画。它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可以通过画面缓慢的间隔交替,或者画中部分景物的运动,收到传统的静止画所不具有的动态效果。但是,这不是动画片那种模拟真实动作的快速画面。许多传统的画家,毕生都必须在造型基本功上努力。要么基本功很好但缺乏创新才能,要么有创新才能但基本功不足,所以有贡献的画家仅占少数。计算机具有准确的辅助作画功能,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代替画家技术上的修炼,使画家腾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去追求构图、意境、气氛、主题等需要艺术才华的东西。"人一机交互系统"有助于画家迅速构图,选择较佳方案;而图形多方位立体显示功能,对雕塑家的构思、创作可以提供各种的便利。

    在音乐方面,也有许多新的事物。现在"Midi作曲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由一个人演奏的功能丰富的电子琴,可以产生由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演奏的效果。这样,电子琴和电子计算机联机的装置,在"音乐家智能系统软件"的条件下,就可以完成下述工作:作曲家只须将头脑里所构思的乐曲直接演奏即可创作。他可以将第一流演奏家或交响乐队的演奏技巧与规律总结成条目,编制成智能系统程序,丽出现没有演奏中介的作品。作曲家将该创意输入计算机,便能"生产"出完全无人演奏的新型计算机音乐来。

    复制时代的"无人艺术"

    现在,计算机技术不仅在文字处理、信息传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在绘画方面也显示出其特别的技能。艺术家可以将画像输入计算机,然后以新方式处理之,从而创造出一种"电子抽象拼贴"的新艺术品。使用重叠技术,将一个人的头部照片叠在另一个人的照片上,能够创作出看起来完全真实的组合图像。同样,图像也可以经过处理而产生出在现实中不可能有的情景。

    交互艺术也是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到那时,作者和欣赏者已没有了完全的界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事创作。比如,决定小说中主人公的下一步行动。这一切都是在一套计算机智能软件的控制之下完成的。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作者。

    艺术界还可能产生一种"剽窃艺术"。许多艺术家不再进行自己的独立创作,而是将过去某部著名的作品片段通过复制而组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成果"。

    由于新艺术的基础是虚构和复制,这对人类整个的艺术观念将产生冲击。

    通过技术创造"人工现实",这肯定会导致更广泛的玩世不恭。它将使人们更加怀疑照相、电影和视频影像的真实性。图像不仅容易有多种解释,而且容易被篡改。由于不能与现实相区分的虚构情节13益增加,结果将导致我们对真实世界感到很不可靠。

    新技术所"创造"的一切,要么只是复制的虚假产品,要么更是"尽善尽美"的谎言!

    信息爆炸,不亚于原子弹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信息化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其代表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而且,一种乐观化的情绪正在部分人当中蔓延,认为有了"信息高速公路",有了奔腾机,有了E-mail,有了Fax,就可以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可以让人们时刻感到幸福。这种想法不是太简单了吗?

    计算机、网络并不是一切。它们完全有可能给中国、给全世界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严肃思考信息化社会在现代、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它对技术、文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信息化作为一种世界性大趋势,对各国的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影响。然而,其危害也是巨大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信息时代与技术

    信息时代最典型的特征便是"信息爆炸"。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交换和使用大量的信息流。信息按照指数规律增长,呈现出爆炸的势头。人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报纸、计算机网络等途径上感觉到信息的冲击;邮箱里堆满的大量广告、宣传品、商品目录,也是信息爆炸的表现。

    大量的信息迅速产生出来,其中有许多未经筛选,可靠性差,甚至是虚假的消息。许多信息已经随时间的推移而失效,却因各种原因难以清理而成为"信息垃圾",挤占信息存储空间,妨碍人们更有效地吸收有用信息,甚至造成污染与危害。

    大量的信息汹涌而来,人们缺乏足够的时间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判断、综合,无序的信息使人难辨真伪、难以取舍。信息量的巨大,未能消除人们认识当中的不定性,反而使人无所适从。

    电脑联网,使得人们能够容易地获取、使用他人计算机里的信息;也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窃取他人、企业、机构、国家要害部门的个人、商业、军事、政治机密,造成信息失窃和对安全的威胁。

    同时,利用信息网络从事高科技犯罪活动也屡见不鲜。如利用电脑联网贩卖色情,窃取银行的现金,进行经济诈骗,甚至传授组装炸弹的知识,以及使他人的系统失灵,使机构运转瘫痪。

    而信息的地区贫富差距将加大。信息产业是高投入产业,贫穷国家由于资金缺乏,很难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托夫勒于《权力转移》一书中认为,在超级信息时代,世界将分裂成高速国家和低速国家。高速国家的高速经济产生财富与权力要比后者快得多,低速国家则进一步削弱了竞争优势。

    信息时代与文化

    信息时代会给文化带来哪些难题呢?

    (1)电视权威的形成。在信息化社会中,电视权威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由媒介组织的政治家、思想家、信息专家、艺术家、企业家等社会群体构成,通过电视屏幕,或直接或间接、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干预大众的思想倾向、政治态度、艺术情趣和生活方式等。电视的覆盖面广、形象直观而生动,都使这种权威增加了份量。电视权威所带来的危险是:通过极少数人不断影响着大众,大众只得等待着别人替自己说话。人们可能完全取消自我,而接受电子传媒文化对自己的重新定型(文化强制)。这是一种与现代民主极不协调的局面。

    (2)殖民文化的入侵。在西方国家,向第三世界输出影视作品、广告、艺术品、互联网络等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输出其文化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其中就包含着直接的殖民意识。

    电子文化强化了西方中心意识,它使世界一体化实则是欧美化了。人们常说的"按国际惯例办事",实际上指在国际交流、经济、信息等活动中都要按发达国家的"规则"行事。例如ASCⅡ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成为国际通行的信息标准;在Internet网上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

    (3)保存民族文化成为难题。人们通常认为,文化的丰富性来自于地域文明的区别,即各民族的独特性。但随着信息化的扩张,这一命题受到了挑战。电子文化把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到世界最偏远的角落,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时尚为世界各国的人们所熟知、所羡慕,并竞相模仿。而他们自己那古老的民间风俗、传统的生活习惯、纯朴的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等民族文化,被同化、瓦解了。文化的差异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球一体化"。

    (4)高雅文化消失,大众文化泛滥。信息化的另一个特征是此起彼伏的社会流行现象。流行现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创意的扩散过程,大众媒介则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媒介要面向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具有极强的大众特征。同时,高雅文化日益被冷落。

    (5)人文科学陷入窘境。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一切都能数字化。各种知识不再是可供批判的体系,而是全部变成数字式的可操作性工具。一切不能数字化的知识,都不再受到重视。这样,无法精密化、电脑化的人文科学,其命运就不妙了。学者利奥塔指出:"现今的知识是以一种彻底"外在化"符号的方式,淡化道德灵魂的修养而奉行商品世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6)专家治国论盛行。由于信息技术的高科技特征,工程技术专家(特别是电子信息方面的专家)成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威。技术专家进入国家的权力中心,与各级国家机关及社会经济管理部门树立起了至上的榜样。

    (7)信息歧视。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派"信息至上"的氛围中,"信息能力"成为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信息就意味着权力与财富。掌握信息的人就具有了对他人的支配能力;不掌握信息的人则受到歧视,被称作"信息盲",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

    信息时代与社会心理

    信息时代的社会心理有各种各样的误区:

    (1)信息焦虑症。"信息焦虑症"指由信息泛滥所导致的对自身处理、了解、控制信息能力的忧虑。现代人每天被大量的、日新月异的信息所包围、淹没,过量的信息令人精神紧张、敏感、记忆力衰退、焦躁不安、不能忍受挫折、不能理性判断事务,更可能造成行为错乱,产生信息恐惧,丧失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意愿。

    (2)"数字化"人。在发达国家中,已形成了于计算机环境里长大的"数字化的一代"。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年龄在l8-29岁之间;对各种形式的技术能迅速作出反应;逃避现实,尽可能避免人际交往;生活优裕,但对未来抱有悲观态度永远寻求着多样化、大量的新信息;价值观:念为浪漫主义和漠不关心、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约束和反约束之间的摇摆不定。

    (3)个性的消失。信息技术要求实现标准化、一体化、规格化,人的个性和行为方式都受此影响,个人独特的面貌、性情、文风等都在隐退和模糊,变得无关紧要、整齐划一,带有冷冰冰的技术色彩。

    (4)消费心理盛行。信息的变动性,使人们在心理上体验到了强烈的易逝性和瞬间性,而历史感随之消失。过去乃至未来都变得不再重要,只有今天才是唯一可以把握的实体。这便造成消费心理盛行,"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消费爱情、消费生命等观念都随之而形成。

    (5)信任危机。储存在计算机中的信息,较之印刷型文献、纸纪录信息而言,容易消失,毁坏和篡改。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与"信用"有关的活动(电子货币、支票、帐单、金融、报表、报价等)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因此,"信用危机"必将成为信息社会中需要认真考虑并解决的一个迫切性问题。随着信用危机的蔓延,又引发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6)人与人关系的疏离。对未来信息化社会的美好憧憬,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人们学习、工作、开会、购物等,都不必再相互直接打交道,只需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交流。网络成为未来社会的模式。其直接后果,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情感的淡漠。

    (7)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信息联网,使得人们无密可保,还经常受到各种信息垃圾的侵扰,个人的隐私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揭示出信息时代的巨大影,并不是要否定与阻止社会的信息化进程(那也不可能),而是提醒人们避免盲目乐观,避免信息化在各个层面上所造成的危害,以清醒的心态面对未来。有人说,"信息爆炸不亚于原子弹",确有一定的道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